本文主要從“文史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入手,以五代、北宋“史臣本位”為問題考察的立足點,具體探討兩《唐書》採摭韓愈古文入史的考量因素,對比觀照《唐書》文史觀的“文體觀念”與“史料甄選”之異同,深入辨析兩《唐書》在中唐至北宋中期的“駢散文體之爭”中所扮演的實際角色,較全面地、準確地把握本階段文史領域的發展脈絡,進而拓展中國文史學科交叉運用的宏觀視野。
本文由“導言”、“正文”與“結語”三個部分組成。“正 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敘述了文史同源:對“韓文”與“史筆”的褒貶。第二章敘述了以“史學與經學的不同視野”為前提,辨析兩《唐書·順宗本紀》取材《順宗實錄》的不同考量因素。第三章以歷來研究者對韓食愈《平淮西碑》“碑辭不實”與“文成破體”的討論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第四章將以兩《唐書》採摭韓愈《論佛骨表》為切入點,深入辨析崇佛之間的文化思考。
目錄
序
師門問學錄(一)(2001年2月25日至2001年7月1日)
師門問學錄(二)(2001年9月9日至2002年1月20日)
師門問學錄(三)(2002年3月25日至2002年7月21日)
師門問學錄(四)(2002年9月7日至2003年1月5日)
師門問學錄(五)(2003年3月1日至2003年7月23日)
師門問學錄(六)(2003年8月9日至2004年1月5日)
兩《唐書》採摭韓愈古文之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提要)
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資料
附錄
日本《讀賣新聞》關於周勛初教授赴日講學的報導
扶桑正是秋光好——周勛初教授東瀛講學側記
多元文化的李白——周勛初教授的一度演講
聆教有感
後記
序
師門問學錄(一)(2001年2月25日至2001年7月1日)
師門問學錄(二)(2001年9月9日至2002年1月20日)
師門問學錄(三)(2002年3月25日至2002年7月21日)
師門問學錄(四)(2002年9月7日至2003年1月5日)
師門問學錄(五)(2003年3月1日至2003年7月23日)
師門問學錄(六)(2003年8月9日至2004年1月5日)
兩《唐書》採摭韓愈古文之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提要)
博士學位論文答辯資料
附錄
日本《讀賣新聞》關於周勛初教授赴日講學的報導
扶桑正是秋光好——周勛初教授東瀛講學側記
多元文化的李白——周勛初教授的一度演講
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