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與自然》是杜威的代表作,也是整個實用主義流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如果說皮爾士創立了實用主義的方法論,詹姆士建立了實用主義的真理觀,那麼,杜威則建造了實用主義的理論大廈,而而本書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石。在書中,杜威提出他的實用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並把它稱為“經驗的自然主義”或“自然主義的經驗論”。這種觀點反對把人與經驗同自然截然分開,主張確立“經驗與自然”之間的連續性,由此建立一個“統一的經驗整體”。
作者簡介:
約翰·杜威(1859—1952)生於美國佛蒙特州。在佛蒙特大學畢業後當過幾年中學教師,並自學哲學。1882年去霍普金斯大學跟隨霍爾學習,1884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密執安大學與明尼蘇達大學任教。1886年他出版了一本《心理學》課本,這是美國人所寫的第一本關於“新”心理學的教科書,頗受歡迎。1894年杜威赴芝加哥大學任哲學教授,同年安吉爾也來到芝加哥大學任心理學副教授,並主持一年前成立的心理學實驗室。在芝加哥大學哲學、心理學圈子中,以杜威年齡最大,而且憑著其聰明才智支配了其他人的思想,從而逐漸形成了一個有系統觀點的學派。1900年杜威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04年,杜威離開芝加哥大學去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在那裡一直工作到1930年退休。此間,他不再從事心理學研究,而轉向研究哲學和教育問題。傅統先(1910-1985)是一位老翻譯家,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主修哲學,兼學教育。1935年到暨南大學實驗學校任教。後在大夏大學、光華大學、東吳法學院和聖約翰大學講授邏輯和哲學課程。不久,被聘為聖約翰大學教育系主任兼哲學教授。1948的赴美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後進該校研究生院專攻哲學,1950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1952年在山東師範學院任教授,有關哲學和教育的譯作頗豐。
目錄
原序
第一章經驗與哲學方法
第二章存在是動盪和穩定的
第三章自然、終結和歷史
第四章自然、手段和知識
第五章自然、溝通和意義
第六章自然、心靈和主觀
第七章自然、生命和身心
第八章存在、觀念和意識
第九章經驗、自然和藝術
第十章存在、價值和批評
原序
第一章經驗與哲學方法
第二章存在是動盪和穩定的
第三章自然、終結和歷史
第四章自然、手段和知識
第五章自然、溝通和意義
第六章自然、心靈和主觀
第七章自然、生命和身心
第八章存在、觀念和意識
第九章經驗、自然和藝術
第十章存在、價值和批評
商品資料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6-01ISBN/ISSN:9787534365560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7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