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門學問,一如學習做人一樣,需追求它的道理、規則、價值和技藝。怎樣才能獲得這些東西呢?我們一般要翻閱一些入門書,通過了解基礎知識來接近學科。可是了解和把握學科所需要的東西,比書本知識能告訴我們的多。人類學是一門特別注重體會和理解的學科。
作者簡介:
王銘銘
畢業於廈門大學,後留學英國倫敦大學,獲人類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著有《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 《逝去的繁榮》等,近作有Grass-roots Charisma:Four Local Leaders in China(與Stephan Feuchtwang合著)及《王銘銘自選集》。
目錄
閱讀說明
總序
開頭的話
1.人看人
1.1人怎樣成為人
1.2文化中的人
1.3一樣的人,不同的文化
1.4價值觀
2.他者的目光
2.1人的“發現”
2.2近代人類學
2.3不成功的轉變
2.4現代人類學
3.“離我遠去”
3.2從民族中心到現代中心
3.2奇異的生活方式
3.3 “川野”之所見
4.邁進人文世界
4.1親屬組成的社會
4.2互惠、分配與交換
4.3權力與權威
4.4信仰、儀式與秩序
5.生活的節律
5.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5.2時間就是社會
5.3曆法與秩序
6.“天”的演化
6.1變化的世界
6.2文化動態論
6.3 “大同人類學”?
7.看別人,看自己
7.1祖先問題的西行
7.2聖安德烈山
7.3山泉、牧場、民居、麵包窯
7.4天主與雪山聖母,“社”與“會”
7.5同與不同
7.6非我與我
8.人類學者的成年
8.1善待他人的學問
8.2成為人類學家
8.3認識與價值
9.富有意義的洞察
9.1人類學的人文主義
9.2人類學的用途
9.3人類學的“中國心”
推薦閱讀書目
閱讀說明
總序
開頭的話
1.人看人
1.1人怎樣成為人
1.2文化中的人
1.3一樣的人,不同的文化
1.4價值觀
2.他者的目光
2.1人的“發現”
2.2近代人類學
2.3不成功的轉變
2.4現代人類學
3.“離我遠去”
3.2從民族中心到現代中心
3.2奇異的生活方式
3.3 “川野”之所見
4.邁進人文世界
4.1親屬組成的社會
4.2互惠、分配與交換
4.3權力與權威
4.4信仰、儀式與秩序
5.生活的節律
5.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5.2時間就是社會
5.3曆法與秩序
6.“天”的演化
6.1變化的世界
6.2文化動態論
6.3 “大同人類學”?
7.看...
商品資料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06-01ISBN/ISSN:9787301056561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1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