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大眾化的語言向管理幹部以及非大氣科學專業人士介紹大氣化學這門新興分支學科的發展進程、學科體系、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已經取得的主要研究成就、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和近期研究計劃。全卷共分八章,第一、二、三章系統介紹大氣化學基礎知識,第四、五、六、七章分別介紹大氣化學幾個重要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和重要科研成就,第八章旨在介紹大氣化學的發展方向和當前國際上的熱點課題,供讀者了解大氣化學在當前國際上許多重大環境問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簡介:
王明星,男,山東萊西縣人,1944年生,196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物理系,1976~1978在英國牛津大學大氣物理系進修。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中國顆粒學會副理事長、南京氣象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大氣輻射、氣溶膠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研究。在大氣輻射、大氣成分遙感探測、氣溶膠的物理化學特性和來源分析、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變化及其對氣候的影響等領域的研究中成績卓著,特別是在氣溶膠和大氣溫室氣體研究領域造詣較深。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大氣化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節大氣的組成
第四節大氣的結構
第五節地球大氣的形成和演化
第二章控制大氣化學成分的關鍵過程
第一節地表源
第二節微量成分的長距離輸送
第三節均相和非均相化學過程
第四節清除過程
第三章大氣微量化學成分的循環過程
第一節水循環
第二節氫循環
第三節碳循環
第四節氮循環
第五節硫循環
第四章大氣氣溶膠
第一節大氣氣溶膠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氣溶膠粒子的產生過程
第三節大氣氣溶膠的化學組成
第四節氣溶膠來源的判別和定量分析
第五節氣溶膠觀測實驗方法概要
第五章大氣化學組成的變化及其引起的氣候和生態環境的變化
第一節大氣化學與氣候
第二節大氣中主要微量氣體的測量方法
第三節觀測到的大氣化學組成的變化及其原因第四節大氣化學組成的未來變化趨勢
第五節大氣成分在地球氣候系統中的作用
第六節大氣成分濃度變化引起的氣候變化
第七節大氣成分濃度變化引起的其他環境問題
第六章大氣臭氧
第一節光化學基礎
第二節氧一氮大氣的光化學平衡理論
第三節平流層臭氧
第四節對流層臭氧
第五節臭氧觀測概要
第七章云霧降水化學
第一節雲霧降水基礎知識
第二節雲化學
第三節降水化學
第四節霧化學
第五節酸雨問題
第六節降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
第八章地球系統科 學和全球大氣化學
第一節地球系統科 學
第二節大氣化學研究的進展與展望
參考文獻
序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大氣化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節大氣的組成
第四節大氣的結構
第五節地球大氣的形成和演化
第二章控制大氣化學成分的關鍵過程
第一節地表源
第二節微量成分的長距離輸送
第三節均相和非均相化學過程
第四節清除過程
第三章大氣微量化學成分的循環過程
第一節水循環
第二節氫循環
第三節碳循環
第四節氮循環
第五節硫循環
第四章大氣氣溶膠
第一節大氣氣溶膠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氣溶膠粒子的產生過程
第三節大氣氣溶膠的化學組成
第四節氣溶膠來源的判別和定量分析
第五節氣溶膠觀測實驗方法概要
第...
商品資料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10-01ISBN/ISSN:7502940421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8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