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十五講》為“名家通識講座書系”之一,對道教文化作了詳細的介紹。 《道教文化十五講》的擬想讀者主要是青年,適合社會上一般讀者作為提高文化素養的普及性讀物;如果用作大學通識課教材,教員上課時可以參照其框架和基本內容,再加補充發揮;或者預先指定學生閱讀某些章節,上課時組織學生討論;也可以把《道教文化十五講》係作為參考教材。 道教是紮根國土的宗教,它由多元復合併枝繁葉茂。 它有著獨特的信仰、經籍、養生精神、煉養方技、法術禁忌、科儀符號等,並影響著相關的文學、藝術、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者簡介:
詹石窗,哲學博士,1954年生,福建廈門市同安人。 現任廈門大學哲學系主持人,廈門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客座主持人、福建省閩台交流學會高級學術專員、福建省中國哲學史學會秘書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等職。 主要著作有《道教文學史》、《南宋金元的道教》、《道教與女性》、《生命靈光》、《易學與道教文化》、《道教與戲劇》、《道教術數與文藝》等;主編有《道教文化新典》。
目錄
大學素質教育通識課系列教材》總序
前言
第一講紮根國土的道教文化
一認識道教的偶然機緣
二道教認識途徑的一點思考
三道教與道教文化的定義
四道教文化的基本特色
五道教文化研究的意義
六道教文化研究的學術原則與方法
第二講多元復合的道教淵源
一從伏羲到漢易:道教符號基石
二道家黃老之學與方仙道:道教淵源之大宗
三儒墨兼用:傳統倫理在道教中的神學變遷
四兵家與道教修煉法門
五兩漢讖偉神學在道教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六佛教中國化及其對道教的影響
第三講枝繁葉茂的道教派別
一從《太平經》到符篆派道教
二《周易參同契》與金丹派道教
三魏晉南北朝社會政治與道教
四隋唐社會政治與道教的發展
五宋元以來北方新道派
六宋元以來南方新道派
第四講隱喻深遠的神仙信仰
一先民超越生存局限的生命津動
二神仙:道教的理想典型
三道教組織與神仙體系
四道教神仙譜系的結構
五神仙功能的專門化
六從神仙功能的擴展看生命意識
第五講別具一格的道門經籍
第六講心通玄機的哲學探究
第七講重道貴生的倫理思想
第八講救己濟人的醫學法脈
第九講我命在我的養生精神
第十講多彩多姿的煉養方技
第十一講消災祈福的法術禁忌
第十二講生生不息的科儀符號
第十三講包容廣闊的道教文學
第十四講率情任真的道教藝術
第十五講魅力無窮的洞天福地後記
大學素質教育通識課系列教材》總序
前言
第一講紮根國土的道教文化
一認識道教的偶然機緣
二道教認識途徑的一點思考
三道教與道教文化的定義
四道教文化的基本特色
五道教文化研究的意義
六道教文化研究的學術原則與方法
第二講多元復合的道教淵源
一從伏羲到漢易:道教符號基石
二道家黃老之學與方仙道:道教淵源之大宗
三儒墨兼用:傳統倫理在道教中的神學變遷
四兵家與道教修煉法門
五兩漢讖偉神學在道教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六佛教中國化及其對道教的影響
第三講枝繁葉茂的道教派別
一從《太平經》到符篆派道教
二《周易參同契》與金丹派...
商品資料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8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