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是日本小說的頂峰,即使到了現代,還沒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
――川端康成
多情公子光源氏,光與影交織變幻的一生,
紫式部筆下千迴百轉的愛恨痴怨,
彷彿聽聞怦然跳動的心房和美麗哀愁命運的絮語。
《源氏物語》敘述了夢幻般俊美人物源氏的一生。這位失去繼承帝位資格的皇子,才華洋溢不爭功利,卻因對已逝母親的憧憬,多情風流地深陷與女子的情感糾葛中。從此,欲望、愛、忌妒、孤獨和道德困境,成了生命中不可迴避的無常和感嘆。而在宮廷盛景和男女愛戀的故事表象下,潛藏的是政治角力、命運波瀾和仕途起伏,以及最終繁華落盡時洞悉人性和生命意義的透澈。
作者紫式部以女性細膩纏綿的行文,融合近八百首和歌,靈動刻劃人物的內心情感、女性對命運和地位的掙扎、物哀的宿世思想、人性的複雜深沉和貴族文化的日常剪影,展現了一幅千年前精彩的浮世畫卷,開創絢爛至極又清雅哀婉的日本文學風格。許多藝術著作、戲劇改編和影視作品均從中汲取靈感,不僅影響了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宮崎駿等各領域的創作者,也為平安時代留下濃重墨彩的翔實側寫,更蘊藏著超越時代的藝術價值,成為具有持久影響力和深遠意義的文學經典。
▍本書特色
✽資深日本文學翻譯名家林水福以優美雋永的筆法,引領讀者全新體會紫式部筆下哀婉動人的長篇故事!
✽日本古典文學的巔峰巨著,歷經千年啟發無數文學創作的靈感源頭,亦是理解日本文化底蘊不可錯過的名作!
✽一套六冊令人驚豔的封面組圖巧思,由書法名家杜忠誥題字,設計師謝佳穎操刀,以「人生如繁花秋葉」概念裝幀,極具典藏價值!
✽特贈限量精美桌屏,領略平安時代貴族遊藝之美。
好評推薦
「《源氏物語》是日本小說的頂峰,即使到了現代,還沒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
――川端康成(日本文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源氏物語》不僅僅是體現了『物哀』的深奧情感,比之更深刻的是隱藏在作品深處的生活之道。」
――井伊春樹教授(日本《源氏物語》專家,前國文學資料館館長)
作者簡介:
紫式部(973?—1021?)
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本姓藤原,名不詳,出身於貴族文人世家,幼時從父學習漢學,通曉音律和佛典。紫式部喪夫寡居後,同年秋開始創作《源氏物語》。三十六歲那年冬天,受召入宮侍奉一條天皇的中宮藤原彰子。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源氏物語》,作品描寫人物心理細膩,文字典雅,情節曲折,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説。另有《紫式部日記》,以日記形式記錄宮中生活及見聞。《紫式部集》收錄128首和歌,其中多屬贈答歌,較少獨詠歌及敘景歌。此三種著作可了解紫式部人物、生活、思考方式,及時代環境等等,無論在文學或史學上都有其巨大的價值及意義。
譯者簡介:
林水福
1953年生於雲林縣二崙鄉打牛湳村。詔安客。曾就讀埔里高中,南投縣是第二故鄉。畢業於板橋高中、輔仁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後赴日本深造,30歲獲日本國立東北大學碩士學位,回輔大擔任講師,33歲升副教授,37歲升教授,40歲獲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臺北文化中心首任主任、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副校長、外語學院院長、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梅光女學院大學副教授、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理事長、台灣日語教育學會理事長、台灣文學協會理事長、台灣石川啄木學會會長、台灣芥川龍之介學會會長。
著有《日本文學導遊》、《源氏物語的女性》、《日本不能直譯》(三冊)等;翻譯遠藤周作、谷崎潤一郎、佐藤春夫、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種田山頭火等多位作家之經典作品,為引介日本文學的前行推手。與是永駿教授、三木直大教授主編多本台灣現代詩日譯本詩集;評論、散文、翻譯散見各大報刊、雜誌。獲五四獎文學活動獎、南投縣玉山文學貢獻獎。
章節試閱
第一帖 桐壺
不知哪一朝天皇的時代,有一個深受天皇寵愛的女人。
後宮裡有許多侍候天皇的妃子,叫女御、更衣,都各自分配有自己的住處。
這個女人深受天皇寵愛,出身並不高貴,地位是比女御還低的更衣。
侍候天皇的女御們,當然認為自己才是適合得到天皇寵愛的;然而,天皇的寵愛卻被更衣獨占了。女御們當然視她為眼中釘,妒忌、憎恨她。跟更衣相當的,或者家世更低的更衣們更是焦慮不安了。更衣早晚受到天皇召喚,往返天皇的寢室,自然被其他女人視為眼中釘。
或許由於這樣的日子持續著,更衣常生病,回娘家臥床的時候也多了。
這麼一來更引起天皇的憐憫,完全不在意周圍的責難,疼愛她到心坎裡去了。上達部、殿上人的高官們對天皇過度的寵愛情形,無不側目而不敢正視呢。
大臣們紛紛議論著:「唐朝也發生過這樣的事,造成天下大亂。」
甚至舉出楊貴妃的例子,如此一來更衣的處境更為尷尬。然而,更衣依賴著天皇深深的愛情,繼續在宮中侍候。
更衣的父親官居大納言,卻早已亡故。母親出身名門,是有教養的女性。她用心不讓自己的女兒輸給雙親健在、世間風評好的妃子。可是遇到宮中有重要儀式時,還是覺得沒有靠山,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可能是前世也有很深的因緣吧!更衣生了世間少見的如玉男孩。
更衣回到娘家待產,天皇焦急等待生產的日子。一旦得到已經生產的稟報,馬上差人將皇子帶到宮中一看,是漂亮到不像是這世間的嬰兒。
天皇的大皇子是右大臣的女兒、弘徽殿女御生的男孩子。弘徽殿女御有強有力的後盾,這男孩子無疑的是儲君,受到世人重視;然而,終究比不上身為皇弟的小皇子的俊美。
天皇對大皇子的寵愛,只是一般的重視,而把小皇子當作私藏寶物,給予無限的呵護。
小皇子的母親更衣,本來不需像一般女官那樣侍候皇上左右,做些日常瑣事。她的品格高貴,與身分相當,受到世人的尊重。只是皇上過分寵愛她,幾乎片刻不離身邊。每逢管弦音樂的聚會,或其他盛會佳節時,皇上總是先宣召她,也有晚上與皇上過夜,第二天早上仍留在身邊陪伴的時候,別人眼中看來自然覺得更衣的舉止過於輕率。
自從小皇子誕生之後,皇上對桐壺更衣尤為重視,給予超出她身分的待遇。這麼一來,生下第一皇子的弘徽殿女御不由得感到不安,擔心這個小皇子是否會被立為太子?這個弘徽殿女御最早入宮,皇上對她也十分寵愛,還生了幾個公主,所以皇上對這個女御的疑忌感到煩悶不安,卻不能視若無睹。
更衣依靠著皇上無比的寵愛,然而,貶斥她、挑她毛病的人相當多。她身體孱弱,又沒有強有力的後盾,因此皇上愈寵愛她,她心中愈是憂苦。
更衣的住處名叫桐壺,位在距離皇上住的清涼殿最遠的東北角落。皇上經常臨幸桐壺殿,每次都要經過許多女御、更衣的住處。頻頻過門而不入,惹得她們的忌妒,也是當然的。
又桐壺更衣奉召到清涼殿的次數太多,她們就在她必須經過的打橋、渡殿撒些穢物,讓迎送桐壺更衣的宮女們的衣襬弄得髒亂不堪。
又有時她們商量好把桐壺更衣必須經過的走廊兩頭鎖上,害她進退不得而困窘的時候也不少。
諸如此類的事,日益增多,使得桐壺更衣痛苦不堪。皇上看到這種情況,對她更加憐憫,就叫原本住在清涼殿西鄰的後涼殿的更衣搬到別處,把這地方賞給桐壺當作奉召時的休息室。這麼一來,被趕出去的更衣更是恨得咬牙切齒。
小皇子到了三歲那一年,舉行袴著儀式排場之盛大不輸之前舉行的大皇子,把內藏寮和納殿裡所有的寶物都拿出來了,盛大舉行。這件事也引起種種非議。然而,小皇子愈長大容貌愈漂亮,儀態優美,世間少見,誰也不忍忌妒他。
通情達理的人見了他不免瞠目結舌驚嘆道:「世間竟有這麼美好俊俏的人啊!」
這年夏天桐壺更衣老覺得身體不適,想告假回娘家養身子,可是皇上總是不同意。不料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短短五、六天之間急速衰弱。更衣的母親哭著向皇上祈求,更衣這才獲准回到娘家。
更衣即使這時候也擔心遭受羞辱,考慮自己不能在宮中陪伴皇上,因此決定把小皇子留下。
更衣本來是嬌豔的美人,如今竟是這般憔悴,心中似乎藏著千言萬語,卻又說不出口。皇上目睹更衣已經意識矇矓的情狀,終於不顧一切哭泣著在她耳邊重申往日的甜蜜情狀,許以未來盟誓。更衣已經不能回話,雙眼無神,似乎更為難過,昏昏沉沉躺著快要斷氣的樣子。皇上心痛之餘茫然若失,束手無策。
皇上破例下令輦車進入宮中接病人,一旦再進入室內,無論如何卻又不捨得讓更衣出宮。「我們不是約好了同赴黃泉嗎?妳怎麼忍心拋下我一個人先走呢?」聽到皇上這樣的話,更衣或許過於悲傷了,斷斷續續小聲說道:
「大限與君傷別離,
留戀今生盼命長。
早知道這樣的話……」
更衣還想繼續說下去的樣子,但由於過於痛苦,力氣也已經用盡了,說不下去了。
皇上這時喪失理智,想留她在這裡直到最後;可是在宮中死亡是禁忌的。皇上痛苦萬分,只得讓更衣離開宮中。
那一夜,皇上陷入深深的悲痛,無法成眠。長夜漫漫,待不到天明。沒等到派到更衣娘家的使者回來稟報,不安地喃喃自語。
在更衣的娘家,使者聽到娘家人哭著:「夜半過後就去世了!」
使者垂頭喪氣而回,據實以報。
皇上聽後,悲痛之餘茫然若失,一個人關在房裡。
皇上希望至少能將更衣留下的小皇子留在身邊,然而,母親亡故,服喪者留在宮中並無前例。小皇子也不得不到母親的娘家。
小皇子年幼無知,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看到女官們哭哭啼啼,連父皇也淚流不止,不可思議地望著。尋常人家的母子死別已夠悲傷了,看到小皇子一臉懵懂無知的樣子,更叫人悲痛不已!
桐壺更衣雖已逝,皇上的悲哀卻與日俱增,夜夜不肯宣召其他女御或更衣侍寢,終日以淚洗面。身邊的女官們看到皇上的憂傷情狀,也不禁淚濕衣袖。不知不覺來到夜露深濃的秋天。
只有弘徽殿女御看到皇上那樣子,依然毫不留情罵道:
「人都死了,還這樣讓人不愉快,皇上的寵愛也太過分了吧!」
皇上每次見著大皇子,心裡老是想起小皇子,經常派遣親近的女官或乳母到桐壺更衣的娘家探望小皇子的近況。
日月流逝,小皇子回到宮中了。這孩子長得愈發俊美,美到讓人覺得非世間所有。實在太美了,反而讓皇上擔心是否會有什麼不吉祥的事情發生?
翌年春天,到了立東宮的時候,皇上也有意讓小皇子越過大皇子,冊立為東宮,然而,又考慮到小皇子沒有強有力的後盾,又打破立長的慣例,世人恐怕不會同意,這樣反而對小皇子不利,於是打消念頭,不露聲色。
世人又議論紛紛:「儘管那麼疼愛小皇子,規矩畢竟還是要遵守的!」
弘徽殿女御總算放心了。
此後,小皇子留在宮中。到了七歲時舉行「讀書始」儀式,開始讀書,表現出無比的聰明,正規的學問經書、漢詩文寫作,自不必說,就連琴、笛等的演奏,音色也響徹雲霄,讓宮中人們驚訝不已。不僅如此,如果將小皇子的才能一一列舉,真的是沒完沒了,還會以為是信口開河呢!
這時候有高麗人來日本,皇上聽說其中有一位看相非常精準。宇多天皇曾有外國人不得入宮的遺誡,皇上只得悄悄派遣小皇子到高麗人住宿的鴻臚館。平常有右大弁當小皇子的保護人,皇上教小皇子裝作是右大弁的兒子。
相士看了小皇子的面相,大為驚訝,頻頻歪頭注視小皇子的臉感到不可思議,說道:
「我看這孩子的相貌,應該是可以當一國之君。只是小皇子要是當了國君,國家恐會發生動亂,人民受苦。要是當朝廷柱石,輔佐天下政治之相看待,卻又與相貌不符。」
右大弁也是相當傑出的博學之士,二人的對話內容饒富趣味。彼此以漢詩唱和,相士說道:
「在這明日就要歸國的前夕,能夠遇到具有這麼稀少相貌人士的喜悅,反而讓人增添離別的愁緒。」
把離別的心境巧妙歌詠在詩中。小皇子也作了情趣深深的漢詩以為應答。相士對小皇子的詩大為讚賞,奉上許多珍貴的禮物。朝廷也賞賜相士眾多禮品。
這件事,皇上自己雖然沒說,卻自然在世間傳開來了,連東宮的祖父右大臣也懷疑道:「讓小皇子看相,究竟是何居心?」
其實,皇上思慮深遠,之前已經找日本的相士給小皇子看過相,內心已有定見,因此至今未曾給小皇子親王的封號。如今將高麗相士的話和自己的看法兩相比較,不得不佩服高麗相士的高明。
皇上不願意封小皇子為無品親王,免得在沒有外戚的後援下過著無依無靠的生活。也考慮到自己在位不知還有幾年,不如讓他脫離皇族賜為臣下輔佐朝廷,對小皇子的將來,這是最能安心的不是嗎?於是讓小皇子學習各方面的學問。
小皇子無論學什麼都顯得極為聰明,當臣下實在太可惜了;然而,要是封為親王,無疑的又會被懷疑是否要安排繼承皇位?也找了占星術達人占卜,得到的答案一樣。因此,皇上決定將小皇子降為臣籍,賜姓源氏。
儘管歲月流逝,皇上依然未曾片刻忘記桐壺更衣。有時為了稍解寂寞,宣召風評甚佳的美人進宮,卻徒增感嘆:
「難道這世上,沒有可以跟死去的更衣相比的嗎?」
就在這時,聽說先帝的第四個皇女(以下稱女四宮),貌美如花。母后小心翼翼養育著。有一位侍候皇上的女官典侍,常出入母后的官邸,從女四宮小時候就認識了。典侍奏道:
「我服侍過三朝,未曾見過容貌跟已逝更衣這麼像的人。只有這位公主,長大成人跟桐壺更衣像得不得了,簡直是一模子印出來的。」
皇上心動,預備厚禮懇請母后讓女兒入宮。母后猶豫著,下不了決心讓女兒入宮。不料母后患病,不久之後撒手人寰。留下女四宮孤苦伶仃過日子,這時候皇上誠懇差人勸說道:
「我會把女四宮當作自己親生的女兒看待!」
服侍女四宮的侍女們、保護者,連她的哥哥兵部卿親王也認為與其這樣擔心受怕過日子,不如進宮心情也較舒坦。所以就讓女四宮進宮。
她的住處叫藤壺,所以稱藤壺宮。這位藤壺,無論容貌、姿態都跟已逝的桐壺更衣像得不得了。身分又格外高貴,舉止行為高雅,其他妃子無法貶抑她。藤壺宮無論做什麼事,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因此,皇上可以毫無顧慮,盡情寵愛她。
已逝的桐壺更衣,其他妃子不認同而憎恨她,偏偏皇上過度寵愛。皇上並非忘懷已逝之人,只是不知何時心意轉移到藤壺身上,心情十分開朗,這也是人之常情。
源氏片刻不離父皇身邊,即使皇上有時臨幸妃子們,源氏也隨行。其中,只有藤壺特別年輕又可愛。她感到害羞,不希望被源氏看到,極力躲著源氏,可是,在某種情況下自然被窺見了。
源氏完全不記得母親桐壺的長相,然而聽典侍說道:
「藤壺女御像極了已逝的母后!」
他幼小的心靈自然對藤壺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希望能夠常常到藤壺身邊,能有機會仔細瞧瞧她的容貌。
弘徽殿女御看到這情形,加上又與藤壺感情不睦,重新燃起對桐壺更衣的舊恨,甚至對源氏也湧現新的怨恨。
皇上眼中,源氏的美貌世上無雙,即使與世人評價高的藤壺容貌相比,源氏的俊美動人更勝一籌,因此世人稱呼他為「光君」。藤壺和源氏都是皇上特別寵愛的,稱藤壺為「輝日」。
皇上對於要將源氏可愛的童子裝扮,改變為成人的髮式,感到可惜,可是到了十二歲依照慣例必須舉行冠禮。皇上率先開始準備這儀式,事事躬親,又僅量鋪張。前年在紫宸殿舉行的東宮的冠禮,非常盛大隆重,這次源氏的冠禮絕對不能輸給那一次。
在清涼殿的東廂,擺設朝東的皇上御座,源氏和負責加冠的左大臣的座位則設在御座前面。午後四時儀式開始,源氏就座。
他的髮型梳成「總角」,臉色嬌豔可愛。現在要將他改作成人打扮,委實讓人感到可惜。
加冠儀式完成,源氏退回休息所,換上成人裝束。之後,他走下臺階在東庭行拜舞。皇上私下擔心:「這麼小就行加冠,風采會不會因此而遜色?」
沒料到加冠之後越發俊美可愛。
加冠的左大臣,他的太太是皇上的妹妹,二人之間育有一女,從小百般呵護。以前東宮有意迎娶,左大臣未能同意,其實是心裡早有準備要將女兒許配給源氏。這件事,之前左大臣向皇上打探意向,皇上回答:
「加冠之後就是成年人了,似乎還沒有照料他的人,就讓她侍寢當妻子好了!」
催促左大臣早做準備。左大臣也早有這樣的打算。
加冠禮畢,源氏退出到休息所。參列者之間的慶祝酒宴開始,源氏因降為臣籍,坐在諸親王的末席。他的旁邊坐著左大臣,席間隱約提及夜晚與女兒結婚之事。源氏正當害羞的年齡,沒有明確回答。
皇上遣內侍宣旨,召左大臣晉見。左大臣趨前晉見,御前命婦將這一天的犒賞品轉賜給他。依慣例是白色大褂一襲、衣裳一套。
皇上賜酒時隨口吟道:
「元服為君初束髮,
願二人永結同心。」
左大臣答歌道:
「真心為君繫髮髻,
但願深紫永不變。」
從長橋走下東庭,行拜舞。皇上又賞賜馬寮的馬、藏人所的鷹。並列在清涼殿正面階下的親王、公卿們各依身分得到賞賜。那一天儀式比東宮時盛大。
那一夜,源氏退出宮中馬上到左大臣官邸。左大臣為源氏舉辦的迎接女婿的儀式之隆重,前所未有。源氏稚氣未脫,左大臣覺得可愛,疼愛異常。新娘子覺得自己的年齡比較大,而夫婿看來真年輕,覺得不相稱,感到難為情。
左大臣深受皇上信任,而夫人與皇上又是同胞兄妹,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非常高貴的家世。如今又迎源氏為乘龍快婿,這麼一來,把東宮的外祖父,東宮即位時理應執掌朝中大政的右大臣的氣勢給壓了下去。
由於皇上時常宣召,源氏不離皇上左右,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時間待在妻子的娘家。他心中只愛慕藤壺一人,自覺她是舉世無匹的佳人,心中暗自思量:
「如果要娶妻,我就想娶這樣的美人。這世上應該沒有跟她相似的女人。左大臣家的女兒,姿色那是沒話說,感覺就像是小心翼翼養在深閨裡、氣質高雅的小姐,可是我總覺得我們個性合不來。」
他幼小的心靈裡只愛慕著藤壺,充滿著愛戀的煩惱。
源氏元服之後被視為成年,皇上不許源氏像往常一樣隨意進入御簾之內。源氏只能在絲竹管弦音樂會時,吹笛配合藤壺的琴聲,以傳達愛慕的心意。有時聽到簾幕內傳出藤壺的嬌聲細語,聊以安慰相思之苦。對源氏來說,宮中的生活有魅力。有時接連五、六天都在宮中度過,而在左大臣家只有斷斷續續的二、三天。
左大臣為這對新人精心挑選了才貌出眾的侍女侍候。又常舉辦源氏感興趣的管弦音樂活動,千方百計討源氏歡心。
宮中那邊,本來桐壺住的淑景舍,賜給源氏使用,以前侍候桐壺更衣的侍女們不讓她們分散,全部留下來繼續侍候源氏,這些當然都是皇上的特別考慮。桐壺更衣位在二條院的娘家住宅,皇上下詔命令修理職和內匠寮,將它改建成少見的豪華宅邸。這裡原有的庭園林木、假山造景,風景殊異,又將池子擴充,大興土木,改造得既美觀又有氣派。源氏看了之後,心中嘆道:
「這樣的地方,要是能夠迎接理想的女性一起居住該有多好啊!」
「光君」這名字,據說是高麗相士讚揚源氏而取的。
第一帖 桐壺
不知哪一朝天皇的時代,有一個深受天皇寵愛的女人。
後宮裡有許多侍候天皇的妃子,叫女御、更衣,都各自分配有自己的住處。
這個女人深受天皇寵愛,出身並不高貴,地位是比女御還低的更衣。
侍候天皇的女御們,當然認為自己才是適合得到天皇寵愛的;然而,天皇的寵愛卻被更衣獨占了。女御們當然視她為眼中釘,妒忌、憎恨她。跟更衣相當的,或者家世更低的更衣們更是焦慮不安了。更衣早晚受到天皇召喚,往返天皇的寢室,自然被其他女人視為眼中釘。
或許由於這樣的日子持續著,更衣常生病,回娘家臥床的時候也多了。
這...
作者序
代序
回首來時路,一切似乎都為翻譯《源氏物語》而準備
林水福
想到自己翻譯的《源氏物語》中文本,即將出版,一股莫名的興奮心情自然湧上心頭;同時,「這是真的嗎?怎麼可能?」的懷疑聲音,雖然微弱,有如低音主調,不時在耳邊響起,久久無法消失!
然而,回首來時路,從過往的學習經歷來看,又彷彿一切似乎早已為翻譯《源氏物語》悄悄地進行準備!
留學東北大學、研讀古典作品、撰寫論文
大三時受到恩師原土洋教授的影響,立志想當大學教授,一直憧憬著要是有朝一日能夠和老師同臺授課,講授日本文學的美、陰翳與幽微,該是多麼美好又幸福啊!那時,國內沒有日文研究所。擺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赴日留學。
一九八〇年,我終於踏上留學之路,到位在仙台的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是日本七所舊帝大之一,有著優良的傳統。尤其是「國文學系」自有一份堅持與傲氣,總認為外國人不容易了解自家的文學。所有外國人想進入「大學院」(碩、博士班之統稱)必須先當一年的「研究生」(旁聽生),除了打基礎之外,另有希望能熟習、融入特有的研究室文化的意思。
我申請入學的就是國文學系,在我之前,有包含臺灣去的外國人「研究生」,但沒有人進入大學院就讀。由於臺灣的大學生沒寫畢業論文,所以報考時必須提出一萬二千字的「研究生論文」。「研究生」那一年除了聽課,我的生活重心就是讀《伊勢物語》與《古今集》,與撰寫「研究生論文」。
東北大學圖書豐富,國文學方面的重要書籍,印象中沒有找不到的。我以小學館的《日本古典文學全集》和岩波書店的《日本古典文學大系》為主要版本,參考其他重要的注釋本,作筆記,記其大要,羅列其異同,作為複習與進一步深入研究之用。
研究生論文,我決定以較為熟悉的《古今集》為對象,探討其中的戀歌。研讀的另一作品《伊勢物語》,亦稱《在五中將日記》、《在五物語》,共有長短不一的一百二十幾段文章。多數文章簡潔描繪一般認為是在原業平的「從前男子」的戀愛與友情。說明男子的愛情、友情等的狀況之後,以和歌提高抒情,再以散文「解釋」實際情形。
入大學院,悠遊於燦爛輝煌的平安朝文學世界裡
翌年(一九八一年),僥倖考進東北大學國文學系的大學院,是外國留學生第一個叩關成功的。進了大學院,讀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作品,心中充滿「得其所哉」的幸福感。
上課方式可大分為「研習」與「特殊講義」二類,前者大都限制只有碩、博士生可修,採由修課生輪流發表的方式。後者則從大學部到博士生皆可選修,由老師講授。《源氏物語》與《竹取物語》都是由指導教授菊田茂男講授的。
一九八三年,完成碩士論文並取得學位。深感所學不足,報考博士班,幸獲錄取,本擬再讀二、三年(那時代,國文學系沒有人修完課程就能取得學位的。)後再回國。
哪知母校輔仁大學系主任山崎陽子修女寫信來,說現在人手缺乏,你要是不回來,以後就業的事我不管了。
獲主任青睞,要我回去任教,固然高興。可是這一來擾亂了我的計畫,感到困擾,舉棋不定。於是跟指導教授商量,得到的答案是:辦理休學手續,保留學籍,以後可以復學。先回去就職,幫主任的忙!
親炙《源氏物語》研究大家今井源衛教授,並發表論文
一九八六年輔仁大學外語學院舉辦「第一屆文學與宗教會議」,邀請王文興、遠藤周作、格雷安‧葛林做主題演講,另外邀請臺灣、日本、美國等研究三位天主教作家的學者、專家與會發表論文,歷時三天。這項國際研討會獲選為那一年文化界的十大盛事之一。大會總幹事康士林教授指派我負責日本部分,因此認識了遠藤周作、梅光女學院大學校長佐藤泰正教授等。承佐藤校長的好意,邀請我到梅光女學院大學任教二年。
在梅光,我旁聽三門課。佐藤校長的「日本近現代文學」、森田兼吉教授的「平安朝女流日記」、今井源衛教授的「源氏物語」。三位教授在各自的領域都有豐碩的研究成果,頗享盛名。
在梅光女學院大學任教期間,有幸參加在廣島、門司舉辦的「梅光女學院公開講座」,發表論文,與當地的校友交流,藉以吸引學生報考入學。雖也是一種招生的宣傳活動,跟臺灣的方式大不相同。佐藤校長將每年公開講座的論文集結成書,由笠間書院出版,不僅嘉惠學子,在學界亦廣受好評,列為重要參考書目。
我有幸在第二十五集《讀源氏物語》(一九八九年)撰寫〈《源氏物語》中國語譯相關諸問題──以〈桐壺〉卷為中心〉一文,尤其注意到豐子愷與林文月二位對和歌中譯,以及古今異義語的處理。
後來,我在今井卓爾、鬼束隆昭、後藤祥子、中野幸一編的《源氏物語講座九》「近代的享受與海外的交流」(一九九二年)也寫了一篇論文,題名〈中國語譯《源氏物語》〉。
我在結語歸納三點:其一,二人皆由現代語譯翻譯過來的。深切期待第三種由原典翻譯的版本問世。其二,以一定的形式,如能將和歌的旨趣適當翻譯,是最理想的;然而,如果不得已只能偏重一方時,應以忠實呈現原和歌的內容為要。其三,豐氏文體,偏向文言,較簡潔,是其優點,然而,對現代讀者而言,或有不易懂之處。而林氏文體,較容易接受,但有些地方傾向「意譯」。
第三篇〈《源氏物語》的外國語譯──以〈真木柱〉卷為中心〉(鈴木一雄監修╱仁平道明編集《源氏物語的鑑賞語基礎知識》,二〇〇四,至文堂)篇幅所限,只能簡略介紹。
三篇有關《源氏物語》中國語譯論文的撰寫,每一次都提醒我不能忘記《源氏物語》。日本友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仁平道明說,林桑既然論文這麼寫,自己再不翻譯說不過去哦!
回首前塵,如上述,一路走來有幸蒙受諸多師長的提攜、指導與照顧,才能走到今日。現在,我懷著戰戰兢兢的心理,迎接這輩子最想翻譯的作品問世!
代序
回首來時路,一切似乎都為翻譯《源氏物語》而準備
林水福
想到自己翻譯的《源氏物語》中文本,即將出版,一股莫名的興奮心情自然湧上心頭;同時,「這是真的嗎?怎麼可能?」的懷疑聲音,雖然微弱,有如低音主調,不時在耳邊響起,久久無法消失!
然而,回首來時路,從過往的學習經歷來看,又彷彿一切似乎早已為翻譯《源氏物語》悄悄地進行準備!
留學東北大學、研讀古典作品、撰寫論文
大三時受到恩師原土洋教授的影響,立志想當大學教授,一直憧憬著要是有朝一日能夠和老師同臺授課,講授日本文學的美、陰翳與幽微,該是多麼...
目錄
第一冊
代序――回首來時路,一切似乎都為翻譯《源氏物語》而準備/林水福
第一帖 桐壺
第二帖 帚木
第三帖 空蟬
第四帖 夕顏
第五帖 若紫
第六帖 末摘花
第七帖 紅葉賀
第八帖 花之宴
第九帖 葵
第二冊
第十帖 賢木
第十一帖 花散里
第十二帖 須磨
第十三帖 明石
第十四帖 澪標
第十五帖 蓬生
第十六帖 關屋
第十七帖 絵合
第十八帖 松風
第十九帖 薄雲
第二十帖 朝顏
第二十一帖 少女
第三冊
第二十二帖 玉鬘
第二十三帖 初音
第二十四帖 蝴蝶
第二十五帖 螢
第二十六帖 常夏
第二十七帖 篝火
第二十八帖 野分
第二十九帖 行幸
第三十帖 藤袴
第三十一帖 真木柱
第三十二帖 梅枝
第三十三帖 藤裡葉
第三十四帖 若菜(上)
第四冊
第三十四帖 若菜(下)
第三十五帖 柏木
第三十六帖 橫笛
第三十七帖 鈴蟲
第三十八帖 夕霧
第三十九帖 御法
第四十帖 幻
第四十一帖 雲隱
第四十二帖 匂宮
第四十三帖 紅梅
第五冊
第四十四帖 竹河
第四十五帖 橋姬
第四十六帖 椎本
第四十七帖 總角
第四十八帖 早蕨
第四十九帖 宿木
第六冊
第五十帖 東屋
第五十一帖 浮舟
第五十二帖 蜻蛉
第五十三帖 手習
第五十四帖 夢浮橋
後記――致謝,多年來深藏內心的宿願得償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冊
代序――回首來時路,一切似乎都為翻譯《源氏物語》而準備/林水福
第一帖 桐壺
第二帖 帚木
第三帖 空蟬
第四帖 夕顏
第五帖 若紫
第六帖 末摘花
第七帖 紅葉賀
第八帖 花之宴
第九帖 葵
第二冊
第十帖 賢木
第十一帖 花散里
第十二帖 須磨
第十三帖 明石
第十四帖 澪標
第十五帖 蓬生
第十六帖 關屋
第十七帖 絵合
第十八帖 松風
第十九帖 薄雲
第二十帖 朝顏
第二十一帖 少女
第三冊
第二十二帖 玉鬘
第二十三帖 初音
第二十四帖 蝴蝶
第二十五帖 螢
第二十六帖 常夏
第二十七帖 篝火...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12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