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為台灣城鎮建立在地敘事學的Mook
●12個你熟悉卻不了解身世的台灣地方故事
●不論地方創生,或者漫遊台灣,都要從地方敘事學出發!
●非虛構 X 歷史與訪談 X 雜誌美學
●深入探索12座我城:①三重②台中(舊城區)③大甲④西螺⑤鹿港⑥嘉義市⑦民雄⑧頭城⑨永和⑩林口⑪苑裡⑫礁溪
●王浩一(作家)、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陳美伶(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梁薑薑(拍謝少年貝斯手)聯合推薦
過去幾年,地方創生成為改變台灣的重要力量,但地方創生需要有地方的敘事(narrative)和在地知識(local knowledge)為根基。《我城我鎮:走入台灣十二座小城的故事》嘗試進行一種非虛構寫作的文體。一方面是主觀而抒情的:我們邀請當地出身,或和當地有關的作者,書寫自身對於這地方的連結與情感,但另一方面也必須是客觀的:他們必須書寫地方簡史,並且採訪報導3個以上長年守候於此,或者返鄉洄游的人物或團體。
本書挑選《VERSE》雜誌「My Town」單元5曾經報導的12座城鎮故事,分為「Roots」、「Migration」兩部分。「Roots」篇的作者出生成長於當地,他們的生命歷程與城鎮密切連結,歷經求學工作離開家鄉的斷裂與重返,從其再回望的視角中,刻印著城鎮時代變化,以及與地方風土緊密相連的氣味,勾勒出不同於大眾印象中城鎮樣貌。
「Migration」篇的作者因為移民、移居、工作等因素,在生命某個階段與一座小城相遇。他們注視城鎮的目光不同於原生居民的習以為常,有著新鮮探索的視野,抑或含有與其心中位於他方的「我城」比擬相較的意味,從另一種視角為城鎮賦予新觀點。
每篇城鎮故事的文末皆附有「散步指南」,整理文章中報導及採訪的景點,並特別邀請作者推薦與其自身情感記憶相關的餐飲小吃或者特殊景點,收錄成為「作者推薦私房景點」。這些五花八門的景點,可能是當地人才知道的三角點、藏在市場中的魚丸店,或者是小時候常玩耍的廟宇……蘊含著獨一無二的眷戀情感,等待著你去探索。
台灣有368座鄉鎮,無論是如何平凡的小城,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等待著被書寫。
作者簡介:
吳緯婷x林秀芃x施清元x郭振宇x郭 璈x陳湘瑾x張嘉祥x温伯學x黃銘彰x葉濰毅x廖偉棠x蕭玉品
《我城我鎮:走入台灣十二座小城的故事》為《VERSE》雜誌自創刊以來的固定單元「My Town」精選集結。邀請20位橫跨20至40代的青年世代作者、攝影師,以採訪報導的形式,紀錄拍攝城鎮的模樣,作者群包括VERSE編輯群、文學獎作家、文字工作者、地方創生工作者等。
章節試閱
這座黑色的城市,黑裡透光
TEXT by 郭璈 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用一些網路鄉民的刻板印象來敘述三重:混亂、黑道、8+9(八家將/pat-ka-tsiòng的諧音哏),聽起來還滿「黑色電影」(Film Noir)的吧。
三重的確是黑色的,但那個黑並不邪惡,是來自家庭工廠裡師傅黑手們的黑、是昔日全台最大宗黑膠唱片生產地的黑,還有滷肉飯最重要的精華來源——醬油的黑。這種黑有一種深度,埋藏著經濟移民的生活育樂樣貌。Noir,通常也被視為非主流的B級片,但非主流亦有其迷人美學,只要稍加觀察,便能窺探其光。
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中國用語「北漂」一詞被大量泛用,形容那些從外縣市遠赴台北打拚的外鄉人。但其實早在1960年代,台灣中南部青年的北漂群像就已集結成冊,這些離開家鄉舒適圈的中南部子弟,有人隻身前來、有人攜家帶眷,像是駐紮在台北市外圍般,為戰後台灣第一波「經濟移民」揭開序幕。
國家首都通常都擁有較豐富的生活機能與較多的就業機會,進而吸引人潮進入,與之相對的,則是更為嚴苛的居住條件、置產不易,此時緊鄰都會區外圍的市鎮單位,便成為外來人口的居住首選。1990年,林強那首石破天驚的〈向前走〉,講的就是遠赴他鄉、在台北打拚的青年故事,現在回過頭來看,歌詞裡這位主角,或許有很大的機率會住在三重。
三重,就是台灣近代最早具有北漂意識聚集地的衛星城市,想想這個「漂」字真有種苦悶的詩意,用英文解釋即是drift/drifter,漂流他鄉卻無所適從,住不進台北、卻又想在市區謀生的外來人口,像是先被篩子過濾般,通通匯流到「三重埔」(sann-tîng-poo),偶爾遠眺淡水河畔的另一端,那裡飄散著看得見但觸不到的台北夢。
「下港人」的韌性之城
在這座城市變成黑色以前,三重其實種滿白色的花。
台北盆地的開發,是從淡水河畔開始,所謂的三重埔,是閩南人口中的「河岸第三段沙洲」,肥沃的河埔地在清領時期用來種植柑橘、蔬菜等農作。隨著時代變遷,農產品的栽植選擇也有所不同。日治時期,繁華的大稻埕迎來國際化,當地茶商也讓台灣茶走向精緻化,每日需生產大量香片穩定外銷,隔岸的三重埔農地成為最快捷又方便的原料供應地,三重人開始種花,花開遍野的茉莉、黃梔點綴著三重日常,這些香料花種形塑了最初的在地經濟體系。
但光是種花吸引不了中南部人北上搏命的。1945年,來台的國民政府對台北市中心有著更密集、現代化的開發計畫,台灣的經濟政要重心也逐漸從南移北,僅隔一條台北橋便能到達首都的三重人口激增,從1947到1962年之間,人口從2萬6000人暴增至近12萬人,持續增長的人口數,讓這裡成為台灣首座由「鎮」單位改制升級的縣轄市,也是新北市(舊名為台北縣)的第一個縣轄市。
與日韓社會動搖國本的大型企業掛帥不同,台灣在70年代以後,靠著中小型企業單位支撐著經濟發展。1969年,時任省主席謝東閔宣揚「客廳即工廠」,三重也從經濟農作轉向輕工業發展,但與大型工業區不同,三重的工廠多擠身在鄰里巷弄民宅內,主打鑄模、車床、電鍍、螺絲製造等五金零件製造或半成品代工,許多離鄉背井的異鄉人在此黑手創業、白手起家,為家庭與事業拚搏。此時的三重,逐漸成為全台機械工業零件的主要供應基地。
「住在三重埔的都是『下港人』,要能住進台北,才會變成『頂港人』。」三重埔文史研究協會執行長洪希賢如此表示,這位《三重市志》主要編修者研究三重多年,他認為,這裡不僅是能解釋中南部北上移民生活的寫照,也是記錄台灣輕工業發展的重要切片。
除了小型家庭代工,許多知名大廠的源頭也都誕生於此:小美冰淇淋、華資粧業(資生堂)、歌林電器、中興紡織,和諸多醬油大廠如萬家香、味王、味全,這些國際級企業最初都以三重當作起點,努力打磨著「Made in Taiwan」的招牌,「下港人出品」的東西,包辦了食衣住行,不只能賣給「頂港人」,更能進軍國際。
庶民娛樂的代表性載體
所以三重被稱作「九橋之都」也不是一天造成的。承載台灣輕工業重任的三重,為了因應人口激增,政府單位在腹地內增設多處跨越淡水河的聯外橋梁,四通八達的交通中繼點,雖加速都市成長,也塑造出龍蛇混雜的生活環境,從而影響治安,造成混亂。洪希賢認為,北遷移民生活不易,面對工作認真賣命,對地盤意識也較為強硬,而三重的地理位置複雜,屬於城與城的邊界地帶,警務容易疏忽,變相促成黑道盤踞的可能性。
但三教九流聚集地亦能長出獨特的文化樣貌(例如日本新宿的歌舞伎町),尤其是娛樂層面。60年代的大台北地區,有兩個地方的娛樂產業是興起最快速的:一是中山北路至圓山一帶,那是服務權貴的上流世界,美軍駐台更促進西方文化匯集;其二就是三重重新路上的戲院街,長出屬於藍領與庶民階層的解憂方式,也是現代人類最基礎的兩項娛樂:看電影、聽音樂。
「天台影城」是三重娛樂文化的縮影。這座建於50年代的戲院出自李軟瑞之手,這位建材業老闆實在太愛看戲了,便在自家工廠二樓樓頂加蓋一座歌仔戲台,故名天台。天台看盡了台灣近代娛樂變遷。1966年,李軟瑞的工廠正式改建為天台戲院,放映電影,並陸續開設專演歌仔戲、話劇、歌舞團等不同類型的戲劇演出場域,圍繞著重新路戲院街的娛樂生態也逐漸形成,吸引其它戲院進駐,連動周邊市場,形成大型娛樂商圈。
這種觀影娛樂風氣也連帶唱片業發展,隱藏在巷弄裡的小型工廠中,也包含黑膠生產項目,在卡帶逐漸取代黑膠前,台灣黑膠唱片的最大片源,都來自三重,當時全台的唱片工廠有7成都落腳於此。城市風氣是會形塑出地靈人傑的因果關係,鳳飛飛、林青霞、洪一峰、許不了⋯⋯以及台灣第一位女性導演陳文敏,這些改變台灣影視發展的巨人,在發跡前都住過三重,抑或與三重脫不了地緣關係——生長在這樣充滿刺激娛樂的都市裡,很難不對五光十色的演藝圈產生憧憬。
天台曾在1988年重建、於1992年年底重新開幕,戲院也從原先的百家爭鳴整合為一家現今仍存在的「天台影城」。90年代的天台廣場尤其風光,升級的複合式商場空間,其熱鬧程度並不亞於中興橋另一端的熱門青年聚落西門町,這裡的電玩街機廳(arcade)總是引進當時最新的遊戲機種,網路咖啡廳、提供過夜的漫畫出租屋,只要是當今最新的娛樂方式,都會在這裡率先發生。
可天台的繁華已今非昔比,有限的市區腹地終將無法容納更大宗的娛樂產業發展,隨著產業轉型,曾經撐起台灣輕工業半邊天的家庭工廠代工,最後也被外籍勞動力所取代。唯一不變的,就是在地居民的移動與勞動需求依舊,河畔那頭的台北永遠迷人燦爛,有如一盞明燈,每天吸引成千上萬的飛蛾前仆後繼通勤,再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巢。
當三重有了自己的鄉愁
但三重並非是個什麼都會煙消雲散的傷心地,越貼近人情味的細微事物,經常會因為時間的洗鍊而有了新的樣貌。單憑經濟移民發展的城市,或許鮮少具有地緣共感,對許多老一輩的人來說,也可能是跳板型的中繼站,面對居不易的台北城心,鄉愁則停留在中南部家鄉。白駒過隙,家鄉不在台北的三重人在此代代更迭,在地情誼也更迭出新的樣貌。
「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暨設計師徐景亭近年以「黑色聚落」名義,串連了中正北路193巷周邊的上百家工廠,透過策展、工作坊和影像紀錄等形式,述說三重家庭工廠的故事,試圖傳承小型代工廠文化。這些傳統代工廠擁有難以取代的經營模式,簡單有效率的產業鏈,蘊藏著長期積累的人文經驗。
1973年,知名醬油品牌「萬家香」在這裡設立當時集團最大的釀造工廠,讓醬油釀造從過往的家庭式生產,提升至工廠作業化流程。北漂移民與工廠生態改變了三重,三重埔的花香也逐漸變成醬油香。
提到醬油,則離不開三重最具代表性的滷肉飯。民以食為天,吃是能串起人情味的基本盤,台灣北部的滷肉飯,在南部被稱為肉燥飯(而在南部人口中的滷肉飯則是北部所稱的控肉飯),這是一種節省成本、節儉的料理手段,將一整塊奢侈鮮肉製成肉燥配飯。
對三重人來說,鹹香帶甜、肥而不膩的滷肉飯已是共感記憶——今大滷肉飯、店小二滷肉飯、黎記筒仔米糕、光興腿庫⋯⋯以及太多巷弄市場內的無名店家,串起了每個世代的味蕾。米飯、滷汁、肥瘦比例嚴謹的肥絞肉,說簡單又不簡單,這種直截了當、單純、吃得飽、方便又快速的餐飲結構,實在非常呼應這座由勞動階級所建構的城市生活型態。
叛逆與探險,是三重人的生活語言
昔日,每逢豪雨、颱風,三重市區必淹水的景象,絕對是老三重人揮之不去的惡夢。直到水岸與二重疏洪道經過多年整治,如今水災夢魘已不再叨擾,現在的疏洪道外側經過填河修治,已成為擁有面積424公頃的「新北大都會公園」,幾乎每日都有鄰近的家庭或幼稚園帶著孩童前來遊憩玩耍。
2018年,香港攝影師M. Chak以「台北橋機車瀑布」為主題所拍攝的「Motorcycle Waterfall」(機車瀑布)入選《國家地理雜誌》旅行攝影大賽,讓這個台北橋口通勤時分必然出現的驚人車流成為國際知名景觀。這座移民之城包容五湖四海,也勇敢度過每一次水災與現代化浪潮,或許過程中有失有得,潛藏於平民百姓日常間的常民美學與記憶卻不會改變,曾經習以為常的三重風景,在新的世紀裡也有了新的解讀方式。
現在的三重已不會再淹水了,唯通勤時段巨大車流擁堵依舊,好像只要東方魚肚白時,三重人就要拚了命地往外鑽、往台北鑽,前往彼岸追尋夢想。現在捷運三重站甚至還能通往國際機場了,三重人的台北夢一定也更大更遠。
我離開三重很久了,我是在搬離三重後,才意識到外地人對這裡的刻板印象。外人口中的三重埔像是個充滿混沌的瘋狂世界,但如果這些刻板印象屬實,至少我的童年也是在這座黑色城市裡完熟。我永遠記得90年代天台廣場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父母叮嚀你別獨自前往(要有大人陪)的電動街機廳,但你還是在某天下課後選擇與三五好友成群結黨前去探險。現在回想起來,這種小小的叛逆感,就很三重人——勇於冒險、探索,只為前往心中那座滿載夢想之地。
詩人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說:「所有的探索都將回到起點,無論從何而來,三重人的鄉愁最終還是會回到三重,或者,重新看見三重的光。」
這座黑色的城市,黑裡透光
TEXT by 郭璈 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用一些網路鄉民的刻板印象來敘述三重:混亂、黑道、8+9(八家將/pat-ka-tsiòng的諧音哏),聽起來還滿「黑色電影」(Film Noir)的吧。
三重的確是黑色的,但那個黑並不邪惡,是來自家庭工廠裡師傅黑手們的黑、是昔日全台最大宗黑膠唱片生產地的黑,還有滷肉飯最重要的精華來源——醬油的黑。這種黑有一種深度,埋藏著經濟移民的生活育樂樣貌。Noir,通常也被視為非主流的B級片,但非主流亦有其迷人美學,只要稍加觀察,便能窺探其光。
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中國用語「...
目錄
008 推薦序 謝仕淵 以身為度、以物為量的小城敘事
010 總編序 張鐵志 為台灣建立小鎮敘事學
1/ROOTS
016 新北三重 郭 璈|這座黑色的城市,黑裡透光
028 台中(舊城區) 郭振宇|一座傾頹的舊王國
040 台中大甲 陳湘瑾|圍繞信仰而生的海線小鎮
052 雲林西螺 温伯學|紅色大橋邊,隱隱脈動的百年小鎮
064 彰化鹿港 施清元|在老街中尋覓我們的歷史與生活
076 嘉義市 黃銘彰|阿里山腳下,那個發光的緩慢之城
088 嘉義民雄 張嘉祥|王梨田、鵝肉街、鬼仔厝以外,蓄力轉變的藝文培養皿
100 宜蘭頭城 蕭玉品|不只是老街、衝浪,還有新生命力
2/MIGRATION
116 新北永和 Mion |在蜿蜒的城市裡,孵育夢想
128 新北林口 廖偉棠|同溫層與苦苓林之間
140 苗栗苑裡 林秀芃|藺草之外,自我認同的編織與創造
152 宜蘭礁溪 吳緯婷|千年時光流轉,氤氳祝福之地
166 編後語 在成為高雄人之前,我先是成為了左營人
008 推薦序 謝仕淵 以身為度、以物為量的小城敘事
010 總編序 張鐵志 為台灣建立小鎮敘事學
1/ROOTS
016 新北三重 郭 璈|這座黑色的城市,黑裡透光
028 台中(舊城區) 郭振宇|一座傾頹的舊王國
040 台中大甲 陳湘瑾|圍繞信仰而生的海線小鎮
052 雲林西螺 温伯學|紅色大橋邊,隱隱脈動的百年小鎮
064 彰化鹿港 施清元|在老街中尋覓我們的歷史與生活
076 嘉義市 黃銘彰|阿里山腳下,那個發光的緩慢之城
088 嘉義...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一頁文化出版日期:2024-10-22ISBN/ISSN:978626963307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6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