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代的文物考古,
出土了大量的織物、飾品、陶銅金銀玉器、壁畫和畫像石刻等等,
炫麗的色彩得以重現在世人的眼前,
使我們有機會捉捕到兩千年前的真實光影。
歷史現場的炫麗,雖然可能只是部分恢復,
但是我們可以用想像去填補失色的部分,
再現歷史風華。
今天的歷史研究和書寫者,很多忽略顏色,只習慣專注於文字材料。這不是他們對顏色無感,而是文字本身無形中造成了無意識的習慣和局限,將色彩排除在思考和關注以外。
邢義田院士多年來親身接觸秦漢考古出土的原始文物和圖畫,繽紛、炫麗、鮮活的文物,讓人感覺到兩千年前的世界,離我們並不遙遠和冰冷。《古月集》收錄他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並採用一千三百餘張珍貴圖片,一方面為文字論述作證,一方面也拉進讀者和秦漢的距離。
全著分為四卷:卷一是「漢代的簡牘」;卷二是「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卷三是「皇帝、官僚與社會」:卷四是「法制、行政與軍事」。四個主題收錄一起,方便讀者一探在其他固守傳統研究領域和方法的論文裡被忽略之問題和面相,為認識古代中國社會、思想和文化找到新的可能。
卷二「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收錄有關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和壁畫的研究和評論,分為「概說」、「個論」、「資料與評論」三個部分。古人留下文字或圖畫,是以不同的形式和語言在傳達所思、所感,信息豐富多彩,大量的墓葬畫像石磚和壁畫,生動地反映了地方官僚的集體心態和價值觀,也反映了文獻中見不到的漢代社會。
作者簡介:
邢義田
美國夏威夷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訊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古代中外交流史、羅馬史。出版有《今塵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文化流播卷一:古代文化的上下及中外流播》、《今塵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文化流播卷二:秦至晉代的簡牘文書》、《今塵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文化流播卷三:簡牘、畫像與傳世文獻互證》、《秦漢史論稿》、《西洋古代史參考資料(一)》、《古羅馬的榮光》、《天下一家》、《地不愛寶》、《治國安邦》、《畫為心聲》、《立體的歷史》、《畫外之意》等。
章節試閱
漢代壁畫的發展和壁畫墓
一、漢代以前墓葬的裝飾藝術
要追溯漢代墓葬裝飾藝術的淵源,除了先秦文獻中的片語隻字,不能不依賴豐富的先秦墓葬和文物。最少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墓葬本身以及墓中的石器、陶器、青銅器、漆器、玉器或其它材質的器物,不論器物本身的形狀或其上的紋飾,都成為可供研究裝飾藝術的對象。本文在有限的篇幅內不可能全面追究,只能就和漢代裝飾墓相關的部分略作探討。
漢代的裝飾墓以畫像石、畫像磚和壁畫裝飾為主,本文要特別追溯的是壁畫藝術。由於漢墓裝飾的若干母題、表現形式和紋飾早已見於先秦的石、磚和壁畫以外的建築或器物上,如漆器和青銅器,因此以下的討論在必要時也會兼及其它。
近年已有人將中國壁畫的開始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山西襄汾的陶寺、陝西神木的石峁古城、遼寧牛河梁女神廟壁畫殘塊或甘肅秦安大地灣的地畫。這些殘畫或為花紋或有具體物象,但所餘殘跡或甚小如石峁幾何形紋殘畫出現在東北門門道內側牆壁,最大者不過 30 公分見方,據說在「內甕城」東、西、南三面牆體內側也發現了成層、成片分布的壁畫殘塊,唯尚不足以見原壁畫全貌。進入歷史時期,情形好不了多少。1975 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北兩座半地穴式房基的遺址中,發現一塊殷商晚期長 22、寬 13、厚 7 公分,塗有白灰面牆皮。牆皮上繪製了帶有圖案意味的紅色花紋和黑圓點。可是殘塊不大,花紋又甚殘缺,所繪是否如報導中推測是壁畫「主題中的輔助花紋」,或僅僅是某種紋飾,而紋飾是否曾構成整面的壁畫,都並不能十分肯定。不論如何,從新石器時代到殷晚期,即使已有了壁畫,壁畫仍在發展的萌芽階段。
一直到西漢,除了宮室或宗廟,壁畫裝飾並未形成普遍的風氣。傳說中古代君王的宮室都極其樸素,所謂「采椽不斲,茅茨不翦」,一般平民的居室可能更簡單,以白堊粉牆即屬講究。白堊粉壁之俗已見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殷人承之。1973 年,在安陽小屯南地發現的房屋基址(編號 F4)中就有白灰面的牆壁殘片。前述殷代的壁畫也出現在白灰面的牆壁上。《韓非子.十過篇》說殷人「四壁惡墀,茵席雕文,此彌侈矣」。
殷、周以降,經濟生活不斷提升,居室漸趨複雜,裝飾亦必更見講求。然而從古人的記述看來,建築修飾的重點似乎一直在於梁柱的雕飾,而不在壁畫。《國語.魯語上》說:「莊公丹桓宮之楹,而刻其桷。」《漢書.貨殖傳》說:「周室衰,禮法墮,大夫山節藻梲。」周代貴賤有等,居室隨之而異。差異之一即在梁柱的雕鏤刻畫。山節指刻飾成山形的斗拱,藻梲指梁上的短柱繪有紋藻。據《禮記.明堂位》山節藻梲乃「天子之廟飾」。因此,當魯大夫臧文仲僭用此飾,即遭孔子批評。楚靈王為章華之臺,伍舉進諫,以為不應以「土木之崇高,彤鏤為美(注:「彤,謂丹楹;鏤,謂刻桷」)。」由此可知,周禮未墮之時,諸侯和士大夫的屋室都有一定分寸。他們既不能任意雕梁畫棟,更不可彩繪屋壁。目前所知西周時期的居室遺址,不見壁畫的痕跡,有些頂多像殷人的住屋一樣,或以細泥塗牆,再抹一層白灰面而已。
春秋以後,開始有了諸侯壁畫的記載。《左傳》宣公二年(西元前 607 年)提到晉靈公「不君」,其中一項罪狀是「厚歛以彫牆。」杜預注:「彫,畫也。」楚國的葉公子高據說好龍,竟在屋牆和其它各處畫滿了龍。葉公畫龍顯然是出於一己之好。晉靈公不知為何而畫?畫了些什麼?他被斥為「不君」,可能是因為厚斂傷民,也可能是因為所繪不符合時人認可的題材和功能。
壁畫,像音樂一樣,在中國從很早就成為為宗教或道德服務的工具。《孔子家語.觀周篇》有這樣一個故事:
孔子觀乎明堂,睹四門,墉有堯、舜之容,桀、紂之像,而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誡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負斧扆,南面以朝諸侯之圖焉。孔子徘徊望之,謂從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鏡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
自從和《孔子家語》類似的殘篇在漢初墓中發現,證實今本《家語》實包含有極多漢以前的傳聞軼事。不論孔子觀乎明堂的故事是否真實,最少在傳說中,從周代之初已經利用壁畫作為道德教訓和政治宣傳的工具。另一項常為人引用的記載是《楚辭.天問》王逸的〈章句〉。屈原遭放逐時,據說曾「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瑋僪佹,及古聖賢怪物行事」。從壁畫的內容看,其目的顯然也在於宗教和道德教訓。儘管今本《孔子家語》和王逸的〈章句〉都為時甚晚,卻不約而同揭示出古代中國的壁畫,從一開始就不單純是賞心悅目的藝術,而是和宗教信仰、政治或道德的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從以後的發展看,這些需要仍然是壁畫繼續存在的基礎和發展的動力。
對壁畫從殷商晚期到戰國時代的發展,目前所知道的仍然很少。1957 年在洛陽小屯村東北,漢河南縣城東北城角外發現一座有彩繪的戰國墓葬。這座墓葬殉葬豐富,甚至出土一件墨書「天子」二字的石圭。墓葬形制龐大,墓坑長 10 公尺,寬 9 公尺,深 12 公尺餘,墓道長 40 公尺,是洛陽附近有墓道的戰國墓中最大的一座。報告者相信這即使不是天子的陵寢,墓主也必是個貴族。在墓壙四周牆壁和墓道兩壁上有紅、白、黃、黑四色繪製的圖案殘跡。據發掘報告的作者觀察,認為「這種彩繪應該是具有著帷幕和畫縵作用的壙壁裝飾」。可惜有關此墓的報導中,既無照片,也無摹本。要討論它在壁畫發展上應有的意義和地位,還有待進一步資料的發表。在目前眾多出土的戰國墓葬中,壁上殘留有彩繪的並不多見,有些報導中稱為壁畫的並不能算是壁畫。主要原因是這時以土坑豎穴為主的墓葬形式,除了棺槨和陪葬物可以加繪上彩,或在槨壁飾以彩帛,棺槨外即為墓葬填土,沒有其它建築空間,也就沒有所謂的「壁」可以容許壁畫存在。
不過近年幸運地發現了戰國時代地上建築的壁畫殘跡。秦都咸陽第一和第三號宮殿建築遺址,據碳十四和熱釋光年代測定,年代應在距今(1980)2290±80 年或 2340 年左右,也就是最晚不晚於秦一統天下前夕,早則可早到秦統一天下以前一百七十年。一號建築營建的時間較早,其中發現壁畫殘塊四百四十餘,能辨識的有一些幾何紋的邊飾。三號遺址和一號相連,三號遺址的壁畫主要出於廊東和西坎牆的牆壁上。在建築倒塌的堆積中也有一些壁畫殘塊。壁畫的內容包括車馬、人物、麥穗、建築以及幾何圖案。壁畫雖然十分殘破,已足以看出其在夯土的牆上先以白粉(蛤粉)打底,再加線描和設色,描繪出連壁大面積的畫面。這一發現已毫無疑問證實秦咸陽宮有壁畫裝飾。戰國時代的秦在東方大國眼中是以質樸著稱,其宮室尚且以壁畫裝飾,當時東方六國宮室如何裝飾就不難想見了。2011-2013 年在秦始皇帝陵的 K9901 遺址,陵寢第一組和第二組建築中部與邊廊相連的小房間壁面上發現了壁畫殘跡。報導附圖僅見粉白壁面上簡單的墨線條,沒提尺寸,應不大。這一發現為我們提供了研究秦代地上建築壁畫的另一件標本。
漢代壁畫的發展和壁畫墓
一、漢代以前墓葬的裝飾藝術
要追溯漢代墓葬裝飾藝術的淵源,除了先秦文獻中的片語隻字,不能不依賴豐富的先秦墓葬和文物。最少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墓葬本身以及墓中的石器、陶器、青銅器、漆器、玉器或其它材質的器物,不論器物本身的形狀或其上的紋飾,都成為可供研究裝飾藝術的對象。本文在有限的篇幅內不可能全面追究,只能就和漢代裝飾墓相關的部分略作探討。
漢代的裝飾墓以畫像石、畫像磚和壁畫裝飾為主,本文要特別追溯的是壁畫藝術。由於漢墓裝飾的若干母題、表現形式和紋飾早已見於先秦的石、...
作者序
自序
為歷史稍稍上色
《古月集》四卷是聯經版《今塵集》(2021)的姊妹篇。這又是一套難脫硬邦邦嫌疑的秦漢史研究論文集。這類古史論文集通常只有文字,沒有圖畫,更沒有黑白以外的顏色。長期以來,依據傳世和出土文獻而書寫的史學論文,基本上並不考慮歷史上人物和人世間原本存在的色彩。這兩套書但願稍稍有點例外。
真實的世界原本多彩多姿,有聲有色,猶如我們每一天睜眼所見。如果我們稍稍挖掘一下自己的記憶,也許會赫然發現記憶中的人和事常常如同一張張黑白照片,並沒有人物或場景該有的顏色。怎會這樣呢?大家也許曾注意,也許像我一樣根本沒想過。
依據當代認知與知覺神經生理學的一大發現,在神經通路上視覺神經對圖形和色彩訊息的傳遞是先拆開圖形和色彩,而後於較高階的腦區組合。圖形與色彩組合成功以後,進一步做記憶、語意分析並賦予意義。如果視覺神經接收到的訊息不包括有色光譜中的色彩,則腦中存檔的記憶也就沒有色彩。
為什麼視覺神經接收的訊息常沒有色彩呢?除了視覺先天性缺陷或後天的病變,一大原因是我們習慣閱讀文字,經由文字形成我們對當下世界和歷史的認知和記憶。對視覺神經而言,文字是圖形。文字不論手寫、鉛印或電腦打字,如同黑白圖形,也就是非光譜色中灰階式的黑到白。原本多彩的歷史現場一旦化為文字,經閱讀,腦「記憶檔」儲存了僅有黑到白非光譜色的圖形。如果我們想從「記憶檔」搜尋和重建某些畫面,或許能組合出若干影像,影像必成黑到白不同灰階的狀態,也就像一張張黑白照片了。
自人類發明文字,文字成為傳遞訊息和記憶主要的載具以來,長期累積的經驗使我們很自然也不自覺地以為凡過去的一切都會隨時間而褪色。可是彩色攝影出現以後,不論照片、電影或電視,歷史現場的顏色得以保留。有趣的是從此影視導演常用影像色彩單一化的手法,不論是黑白或泛黃,去倒溯故事情節,引導觀眾進入一段過去的故事場景。當導演恢復銀幕上的五光十色,觀眾立即明白倒溯已經結束,回到了情節的當下。導演可以用「有色和失色」引領觀眾出入故事情節的當下和過去,正是因為導演和觀眾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和經驗—當下多彩,進入過去就等於進入一個色彩消褪、單一或失色的世界。
我們的視覺習慣其實是面對充滿色彩的當下世界。顏色幫助我們辨別和認識世上的種種,誘發我們的情緒,也激起我們觀看的興趣。過去的人和事會褪色,這無形中造成我們對過去一切相當的距離感,甚至隔閡。越古老的似乎越蒼白模糊,也越難引發我們的興趣。對今天許多人來說,兩千多年前的秦漢中國正是遙遠模糊,一張張蒼白乏味的老照片……這相當不幸。
長期以來人們對秦漢歷史文化的記憶主要建築在《史記》、《漢書》等四史的文字性材料上。文字或因司馬遷的生花妙筆,令今人仍樂於閱讀,可是讀史書畢竟像看一部黑白電影或一張張黑白照片,從視覺經驗來說,仍然存在難以跨越的距離。
彩色影視出現以後,影視導演用彩色攝影消除了視覺上有色和無色的隔閡感,恢復了歷史現場的絢麗。現在樂於觀賞七彩影視劇的人無疑遠多於喜歡閱讀二十五史的。影視劇裡趙飛燕、楊貴妃身穿華服,滿頭珠翠,或雙頰貼著花鈿,眉心點染胭脂,豔紅的嘴唇微微輕啟,激活了今人對漢、唐宮中風流的想像。其中原因當然非常非常多。我覺得最少有一部分是因為今天的攝影重現了歷史現場該有的五光十色。今天如何能去重現兩千年前秦漢的五光十色?又如何去想像古人的風采呢?靠出土文物。
近百年來,考古出土了大量秦漢時代的文物。織物、飾品、陶銅金銀玉器、壁畫和畫像石刻等等的色彩得以重現在世人的眼前,使我們有機會捉捕到兩千年前若干原本的絢麗光影。陝西漢景帝陵出土的帶彩女陶俑和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內漢墓出土的彩色壁畫都讓我們瞥見漢世貴婦和婢僕的花容月貌。歷史現場的絢麗雖然只可能部分恢復,用想像卻可從殘痕去填補失色的部分,再現歷史的風華。
就人世間繽紛多彩而言,古今本沒有什麼不同。顏色更是古今中外建立人間秩序的重要工具。遺憾的是今天的歷史研究和書寫者有很多忽略顏色,仍然習慣性地專注在文字材料上。這不是他們對顏色無感,而是文字本身無形中造成了無意識的習慣和局限,不自覺地將色彩一事排除在思考和關注以外。
這幾十年來我有幸接觸不少秦漢考古出土的原始文物和圖畫。它們的繽紛絢麗和鮮活生動讓我感覺到兩千年前的世界離我似乎不再那麼遙遠和冰冷。因此每每企圖將它們納入死硬的研究論述,一方面為文字論述作證,一方面也希望多少拉進今天讀者和秦漢的距離。讀者也許會發現,《古月集》和《今塵集》附有比一般為多的彩色圖版。利用古文物和圖像資料為秦漢歷史稍稍上色是我長久以來的願望。
因此我要特別感謝聯經出版公司不計成本,同意用全彩印刷這兩個集子。《古月集》和《今塵集》既然是先後出版的姊妹篇,為什麼開本大小不一致?這也必須感謝聯經慷慨同意我任性的要求。主要是因為《今塵集》出版以後,我希望《古月集》能有較大的版面,清楚呈現彩圖的細節。不少彩圖出自我幾十年中的走訪拍攝,當年親見的感動,希望能更好地傳遞給讀者,讓我們共同見證一個逝去時代的風華。
《古月集》論文的寫作年代在《今塵集》之前。《古月集》所收文字十一年前大部分曾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限於當時的條件,印成黑白。現在調整編排,增刪篇目和內容,換補彩圖,希望彩圖帶給讀者較為鮮活的想像。為了鮮活性,《古月集》增添了幾篇當年在聯經《歷史月刊》上刊登的文字,例如〈趙高與秦的終結〉、〈漢武帝生命中的幾個女人〉、〈蕭何、田蚡、衛青、楊震—關說在漢代〉……希望讀者能感覺到「人」才是歷史的主角。有人,才有情緒、溫度和人世間的多彩多姿。
《古月集》較中華書局版《秦漢史論著系列》(2011)有增有刪。例如〈中國古代的天下觀與秦漢長城的象徵意義〉一文刪去,是因為已移入《Google 地球與秦漢長城》(2022)一書。所增則達十餘篇。另有若干篇因增補內容以致改動篇題。其餘也無不有或多或少的刪修和增補,所補多者至數百或數千言。小小心得當以新版為準。
個人精力十分有限,近年考古出土排山倒海,相關研究和出版大增,有太多太多來不及吸收。舊文又多失誤,現在不敢說修補完善。數十篇論文書寫在幾十年之中,如今無力完全統一體例,也是一個遺憾。有些是我刻意保留早期的體例,以見證論文寫作要求的時代變化。這都是須要向讀者說明或致歉的。
幾十年中幫助我的師長、朋友和學生太多,令我感恩難忘。尤其大學老同學黃榮村不久前贈送我他翻譯的諾貝爾獎得主艾力克.肯德爾(Eric Kandel)關於視覺神經和認知的經典大書,使我得以重新思考「歷史失色」的問題。他們的幫助帶給我治學莫大的快樂,使我明白知識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謝謝他們。
最後要謝謝長期默默支持我的妻維紅和一雙兒女。
原序(節錄)
秦漢以皇帝為核心的官僚體制如何出現?又如何運作?是我長久關注的主要課題。和世界其它古代文明相較,這套體制以及背後的價值觀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政治和文化經驗中的一大特色。
學者討論秦漢帝制的形成,每每從春秋戰國這「天地間一大變局」的角度出發,強調從周代封建制沒落到秦漢郡縣官僚制出現,中國在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思想各方面都發生了鉅變。這幾百年間確實有極大的變化。然而注意變化,有時不免會忽略了其中的不變,或變化不是那麼劇烈的部分。這些部分有的反而是中國歷史文化發展中更根本的「底色」。
以春秋戰國至秦漢社會最底層的農村聚落來說,在定居式農業、族人聚居、聚葬和職業世代相襲的基本生活形態上都表現出頑強的延續性。聚落內部尊老尚齒的倫理,歷經春秋戰國的鉅變也延續不絕。這是兩千年傳統中國農村一層重要的底色。春秋戰國以來,列國以鄉里什伍之制將鄉野聚落編組起來,加強控制。這並沒有破壞聚落的結構,甚至強化了原有的秩序和權力支配關係。此後,象徵國家徵兵、徵稅和司法的有秩、嗇夫、里正和代表鄉里聚落本身利益的父老,共同成為基層聚落的領袖。這本集子中的〈漢代的父老、僤與聚族里居—「漢侍廷里父老僤買田約束石券」讀記〉、〈漢侍廷里父老僤買田約束石券再議〉、〈從戰國至西漢的族居、族葬、世業論中國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和〈從出土資料看秦漢聚落形態和鄉里行政〉四篇都和探討這個主題有關。
這樣的社會又會產生出怎樣的統治體制和相應的價值觀?過去二十多年的探討主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注意社會特質和統治體制之間的關係。因此寫了〈從安土重遷看漢代的徙民和遷徙刑〉,指出不論就農民本身或統治者的角度,都不會也不希望農民輕易離開土地。漢代政府為了實邊或救荒,遷移人口每每須要提出鼓勵措施,而遷徙刑造成遷者離鄉背井,不得返葬,也往往會被認為是「更甚於死」的重刑。由於想到農民不輕意也不可能年年離開鄉里,因而寫成〈漢代案比在縣或在鄉?〉一文,分析農民日常可能活動的範圍、旅行的條件、地方行政的能力以及漢代縣、鄉面積等等因素,指出漢代每年八月案比,只可能在鄉里,而不可能在縣城舉行。
另外利用漢代居延和敦煌邊塞出土的大量習字簡、急就篇和九九術殘簡等,寫〈漢代邊塞士卒的軍中教育〉一文,指出由內郡各地徵調到邊塞守邊的士卒,原本不通文墨,即所謂「不知尺籍伍符」,在服役期間有機會學習文字、算術和國家法令,退伍後返回鄉里,即成為地方官員以外,較底層的知識文化群體,也成為帝國重要的一部分支柱。
〈月令和西漢政治〉是依據秦代武公時期更修〈為田律〉木牘、西漢東海郡功曹史墓出土簡牘和敦煌懸泉出土王莽月令詔條五十條,配合傳世文獻寫成。本文指出月令早已存在,系統多樣,漢以後逐漸統一,但漢朝自有「漢家月令」和經書月令不完全一致。王莽即使尊經泥古,也只能摘其可行者行之。王莽月令詔條清楚反映傳統政治不能違背,而且只能順應一個定居農業社會的生活秩序。這樣的原則自《夏小正》出現以來大概就不曾改變過。
〈從尹灣出土簡牘看漢代的「種樹」與「養老」〉一文則指出秦漢政府如何積極維護一個自古以來鄉里「尚齒」的傳統。〈秦或西漢初和姦案中所見的親屬倫理關係—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奏讞書》簡 180-196 考論〉一文從秦或漢初的一件和姦案辯論案例,指出以秦地風俗為背景的秦律有著和關東六國倫理上的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在漢代的意義。以五服制為核心的儒家倫理禮制雖經漢代循吏大力提倡,真正變成國家法律遵循的原則,並在中國社會生根,要等到晉代泰始律出現以後。由於服制成為法律的準則,借法律的力量強制推行,中國社會的儒教化從晉代以後向前大步邁進。
二是注意官僚人才的來源與訓練。前後寫了〈東漢孝廉的身分背景〉、〈察舉孝廉的年齡限制〉、〈論漢代的以貌舉人〉和〈秦漢的律令學〉等文,探討不同背景的地方精英,以什麼條件,通過怎樣的管道進入全國性的官僚體系。秦漢官僚大體上都是在以吏為師的傳統下,接受以律令為主的文吏訓練;如要升遷,就須進一步通曉儒經。漢代經師無論公私,幾乎都是在朝或退隱的官員,拜他們為師可以說也是以吏為師。章學誠早已指出,以吏為師是政教不分的封建老傳統,秦漢承之,足證秦漢去古之未遠。漢末王粲曾指出「吏服馴雅,儒通文法」是漢代官員品質的一大特色。這個特色到漢末魏晉才隨著士族的貴族化而漸漸消褪。
三是注意官僚體制運作的特色。〈從如故事和便宜從事看漢代行政中的經常與權變〉一文從漢代「如故事」和「便宜從事」這兩個公文套語,探討漢代官僚運作的基本依據和特質,指出祖宗故事、經義和律令是官僚行政的三大依據。官僚行政有因循保守的傾向,又因允許某種程度的便宜行事,而能保持彈性,不致僵化。為求了解秦漢行政的特色,曾注意秦漢地方公文書的形成方式、行文程序和保存。因此寫了〈從簡牘看漢代的行政文書範本—「式」〉、〈漢代書佐、文書用語「它如某某」及「建武三年候粟君責寇恩事」簡冊檔案的構成〉、〈湖南龍山里耶 J1(8)157 和 J1(9)1-12 號秦牘的文書構成、筆跡和原檔存放形式〉等論文。
談官僚體制運作不能不說官僚頂端,權力來源的皇帝以及皇帝制背後的思想觀念。這一部分離完成尚早,目前僅寫了〈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秦漢皇帝與聖人〉、〈漢武帝在馬邑之役中的角色〉、〈母權、外戚、儒生—王莽篡漢的幾點解釋〉、〈東漢光武帝與封禪〉、〈從古代天下觀看秦漢長城的象徵意義〉等文。
四是注意官僚士人的價值觀。過去有學者指出從戰國以後,封建時代的武士蛻化為文士,漢代儒家興起,變得重文輕武,或者說沒有了「兵的文化」。但我認為封建時代的某些價值觀,如《詩經》裡所說的「允文允武」,並沒有隨郡縣官僚制的建立而煙消雲散。〈允文允武:漢代官吏的一種典型〉一文從兩漢官吏的養成教育、仕宦過程、仕宦中的實際經歷、文官武吏都佩刀帶劍的服飾特色、墓葬畫像和碑志的讚頌、魏晉南北朝士人對當代及漢代的評論,指出秦漢官吏雖分文武,實則分際不嚴。一般官吏習騎射、知兵法,出入文武兩途。兩漢薦書每以「才兼文武」為言,漢末墓葬祠堂畫像充滿狩獵和戰爭圖,墓碑經常以文武雙全表揚死者。這些都反映出封建貴族的基本價值,一直到漢末沒有根本的變化。
以上相關論文共三十八篇,收入本書卷三、卷四。這些可以說是我思考中國古史發展的若干切片。思考的主軸如同前文提到,是有意在王夫之所說「戰國者,天地一大變革之會」或趙翼所謂「天地間一大變局」之外,揭示自周至漢變局中較為少變或不變的一面,也企圖說明所謂變革或變局的特色,也許可從封建貴族制向社會下層擴大和延伸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詮釋。今後還有多少機會說清全部的故事,不可知。以下再簡單說說這三十八個「切片」所源自的思考主軸。
自序
為歷史稍稍上色
《古月集》四卷是聯經版《今塵集》(2021)的姊妹篇。這又是一套難脫硬邦邦嫌疑的秦漢史研究論文集。這類古史論文集通常只有文字,沒有圖畫,更沒有黑白以外的顏色。長期以來,依據傳世和出土文獻而書寫的史學論文,基本上並不考慮歷史上人物和人世間原本存在的色彩。這兩套書但願稍稍有點例外。
真實的世界原本多彩多姿,有聲有色,猶如我們每一天睜眼所見。如果我們稍稍挖掘一下自己的記憶,也許會赫然發現記憶中的人和事常常如同一張張黑白照片,並沒有人物或場景該有的顏色。怎會這樣呢?大家也許曾注...
目錄
卷二 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
概說
漢代壁畫的發展和壁畫墓
漢碑、漢畫和石工的關係
漢代畫像內容與榜題的關係
個論
格套、榜題、文獻與畫像解釋——以一個失傳的「七女為父報仇」漢畫故事為例
漢代畫像中的「射爵射侯圖」
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像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
漢代畫像胡漢戰爭圖的構成、類型與意義
漢畫解讀方法試探——以「撈鼎圖」為例
貊炙小考——漢代流行烤肉串,還是烤全羊?
趙津女娟渡趙簡子?——河南安陽曹操墓「津吏」畫像考釋
赫拉克利斯(Heracles)在東方——其形象在古代中亞、印度與中國造型藝術中的流播與變形
「猴與馬」造型母題——一個草原與中原藝術交流的古代見證
資料與評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漢代石刻畫像拓本的來歷與整理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寶應射陽孔子見老子畫像拓本記略
漢代畫像項橐考
漢畫像「孔子見老子圖」過眼錄——日本篇6
武氏祠研究的一些問題——巫著《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和蔣、吳著《漢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讀記
信立祥著《中國漢代畫像石の研究》讀記
陝西旬邑百子村壁畫墓的墓主、時代與「天門」問題
卷二 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
概說
漢代壁畫的發展和壁畫墓
漢碑、漢畫和石工的關係
漢代畫像內容與榜題的關係
個論
格套、榜題、文獻與畫像解釋——以一個失傳的「七女為父報仇」漢畫故事為例
漢代畫像中的「射爵射侯圖」
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像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
漢代畫像胡漢戰爭圖的構成、類型與意義
漢畫解讀方法試探——以「撈鼎圖」為例
貊炙小考——漢代流行烤肉串,還是烤全羊?
趙津女娟渡趙簡子?——河南安陽曹操墓「津吏」畫像考釋
赫拉克利斯(Heracles)在東方——其形象在古代中亞、印度與中國造...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724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