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參同契》駁雜,《入藥鏡》純粹,兩者同參,才能真正做到丹道探源。
◎作者依據三階陽生的實煉經歷,潛心研讀古籍,嚴謹考據,博引旁徵,方才完成此書。
◎從無為法的角度出發,融合具實修價值的道法,逐句解析,條理分明,陪伴讀者拓展思路。
◎無為丹道之理念,以中觀、如實觀為基礎,性命雙修,參酌本書實修實證,踏上究竟法正道。
一氣劈開琉璃壁
如癡如醉乾坤易
三界誰知日月魂
與我共飲千古密
本書上卷《周易參同契》為東漢時期的著作,比唐朝初期崔希範的《入藥鏡》早了許多,可謂最早的丹道論述。若讀《周易參同契》有如揭開面紗後悵見殘跡之感,《入藥鏡》則補足了道學研究的完整價值。本書對其逐句解析,並將其收編於下卷。
★藍石老師丹道四書:
《無為丹道》
《悟真篇》
《呂洞賓的詩與道:仙詩與丹道修行之門》
《丹道探源:參同契入藥鏡與無為之道》
悟真參同最佳參考書。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4120.pdf
作者簡介:
藍石
網名藍石,從十九歲開始實修,接觸過的思想如下:南懷瑾佛道學說、印度瑜伽修行、新時代思潮、南傳禪修,自從三十四歲起,放棄有為法,改練無為法,經由自發功為入手階段,在實修上有所突破,後遂往悟眞參同等古丹道領域發展,與現今流行有為之搬運法丹道有所不同,故2014年開始於QQ網路社群宣導無為丹道教學。
章節試閱
大易總敘章第一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籥。
「乾坤」,就是陰陽,是易的門戶,陰陽是《易經》各卦變化的門戶,有了乾坤陰陽,才能產生四卦、八卦、六十四卦等等變化出來。
「坎離」是「匡廓」,外圍的輪廓,坎是水,離是火,水火是煉丹道尚未入門的前置作業,是基礎,所以稱為匡廓。
「轂」是車輪中心的圓木,就是介於車軸和幅木之間,幅木就是放射性連接到車輪的條狀木,古代的車都是馬車,車輪兩邊各一個,中間靠車軸連接起來,所以車軸如果歪了,就沒辦法順利運行車轂,所以說運轂需要正軸,這個正軸就是前面提到的乾坤,「牝牡四卦」,牝牡代表陰陽,這陰陽產生的四卦——乾坤坎離,這四卦就是為了要產生橐籥,「以為橐籥」,就是為了產生橐籥。橐籥是甚麼呢?風箱。好,這裡就誤會大了,一堆人只看到風箱當中的風,看不到風箱當中的空間,所以就直接把橐籥當成呼吸,這一來,丹道就被扭曲成搞呼吸氣功的東西了,這下子真是誤會大了。
橐籥的解釋不是風,而是空間,風箱當中的空間,所以這有點像是左手指月,看不見月,卻看見手指,以為手指就是月,同樣的誤會。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天地之間就像風箱一樣,這裡的風箱是說像風箱一樣的空間,虛空而不屈,動就會有風產出,所以風是風箱的產出物,風箱是這一個空間。
知道了橐籥的解釋不是氣,而是像風箱一樣的空間之後,再來看四卦坎離乾坤的運作,就是為了這個像風箱一樣的空間,一個虛空,可以產出金丹的虛空。這個虛空的產生,也就是二階段陽生,甚至在純陽之後,達到第三階段陽生。這個虛空的空間,就是坎離乾坤四卦運轉的目標。
乾坤,是易的門戶,眾卦的父母,跟馬車的車軸一樣,外圍的車轂是坎離,乾坤就跟車軸一樣,車軸要正,才能運行車轂,就像乾坤推動坎離運作,而這陰陽四卦——乾坤坎離,就是為了要煉出像橐籥一樣的虛空陽生。
實修的時候,坎離是外圍,坎離就是水火,水火在外圍,是第一個陰陽,乾坤是第二個陰陽,而整個陰陽則是推動這一切運行的基礎,沒有陰陽就沒有辦法運行。
所以這裡如果要講清楚的話,其實是三個陰陽,兩個意思,第一個陰陽是大原則的陰陽,第二個陰陽是坎離,第三個陰陽是乾坤。第一個意思,在陰陽的大原則之下,先煉出外圍的坎離,再煉出核心的乾坤。第二個意思,陰陽跟車軸一樣是修煉的核心,沒有正確的陰陽,就沒辦法運行外圍的坎離,這第二個意思講的陰陽就是乾坤。乾坤是陰陽,坎離也是陰陽,但是乾坤是眾卦之母,這裡講的乾坤就是陰陽,所以這裡有點亂,我們先暫時把乾坤當成四卦之一,陰陽當成上一級的兩儀,這樣名詞不同,會比較清楚,也就是在陰陽的大原則下,產生四卦,四卦包含乾坤坎離,乾是陽,坤是陰;坎是陰,離是陽,乾坤坎離四卦是陰陽衍生出來的。這樣看就會很清楚,只是我們可能要把第一句的乾坤看成陰陽,這樣才不會把乾坤跟四卦裡面的乾坤混在一起。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坎離匡廓,運轂正軸」解釋成坎離兩卦就像是車軸的外圍,推動車軸的運行,「牝牡四卦,以為橐籥」,再加上乾坤兩卦,總共四卦,就是為了要煉出像橐籥一樣的虛空空間。但是這樣解釋,就忽略了前面的那段「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所以筆者的解釋傾向運行車軸是由坎離乾坤四卦所運行,而不是專門只有坎離而已,也就是煉丹道的一個四方價值觀,東西南北,東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這樣的四方位。這四個方位推動丹道實修,就是為了虛空陽生的產生,而這四個方位裏面,水火屬於外圍,水火生金木,金木為內層,這樣的丹道邏輯就跟呂祖和紫陽真人的五行顛倒完全符合了。
有些書把「牝牡四卦,以為橐籥。」分到第二段,跟坎離乾坤分開,變成了「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一段,「牝牡四卦,以為橐籥。覆冒陰陽之道,猶工御者準繩墨,執銜轡,正規距,隨軌轍」一段,這樣整個意義就完全被扭曲了,變成前面說的,是坎離兩卦在推動車軸的運行,而不是四卦坎離乾坤在推動了,所以分段也很重要。
此外,這樣分等於忽略了四卦的重要性,也把坎離當成乾坤,所以這一開頭,就等於忽略了丹道修煉當中四方位的重要性,直接省略變成了只有兩卦,也就是水和火,神和氣,這是我們在許多《參同契》註解當中經常會看到的誤解,以氣功角度來解釋,把四卦活生生省略成了兩卦,煉丹道就變成煉氣功了,誤會就很嚴重了。
覆冒陰陽之道,猶工御者準繩墨,執銜轡,正規距,隨軌轍。
車軸就像是陰陽之道,有了陰陽之道,覆冒就是覆蓋在陰陽之下,也就是在陰陽之道底下,就像是工匠有了繩墨能校準,駕車的人有了銜轡才能控制車,畫圖的人有了圓規和方矩才能畫圓畫方,駕車的人有了路上的軌跡才能知道路在哪裡,以前的路沒有像現在到處都是柏油路,以前有車走的路就有軌跡,沒車走的路就雜草叢生,沒有軌跡。陰陽就像是軌跡,有了軌跡,就知道道路的所在。
《易經繫辭》:「一陰一陽之謂道」,有了陰陽就有了依循的準則,道路也就出現了。
覆冒就是覆蓋,蓋上,意思就是在陰陽之道的大準則之下,就像是古代的工程師要拿繩墨來做為校準的工具,陰陽之道就是繩墨,一個被遵循的大原則。用陰陽之道這個大原則,就像是銜轡,掌控了銜轡,就等於掌控了坐騎馬匹,銜轡是掌控馬匹的工具,所以掌控了陰陽之道就等於掌控了丹道修煉。「處中以制外」陰陽是核心,掌握了核心修煉,才能夠制外,才能夠正確地實修。
處中以制外,數在律歷紀。
陰陽處在中間,以陰陽為核心準則,才能夠「制外」,產生正確的實修現象,這些現象規律地如同音律和曆法的數字。也就是以陰陽為核心的修煉,不管誰來煉,都會產生同樣的趨勢,例如產生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陽生現象,而這些陽生現象,不管誰來煉,都是差不多的,有一個規律的數據,跟音律和曆法一樣。
像筆者在網路上的教學,就是以日記作為教學的媒介,在陰陽的大準則之下,看學員所展現出來的現象,有沒有符合特定的趨勢,如果沒有符合,就能判斷出可能是哪邊出了問題。例如意土不清淨,心中有所執著;或者有所期待;或者有慣性而不自知,這些都會造成陰陽無法順利運轉功態。也就是以陰陽為大準則,出來的現象會有一定的規律和趨勢,而這些規律和趨勢就像音律和曆法一樣精確。
但是有些沒有領悟陰陽之道的人,就會被這些現象所迷惑,因而產生模仿現象的行為,並且把這些行為當成功法或者秘法,這樣就完全違反陰陽之道了,這些人並不是以陰陽為核心來修煉,而是追隨現象,模仿現象,例如某些派別知道有人煉出圓月,他就想像有一個圓月,並且把這種想像,當成是修煉。例如某些派別知道有人煉出光,他就想像自己有內在的光,還想像各種不同顏色的光產生,這就是追隨現象的偏差行為。除了「觀想法」屬於常見的偏差修煉行為之外,「導引法」也是,把注意力放在特定的位置,去導引產生特定的現象,這都是常見的偏差行為,但是卻普遍被認知為是正統修煉。因此希望本書的出版,能起到一小部分撥亂反正的力量,讓真正的修行回歸世間。
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兼並為六十,剛柔有表裏。
「五六」就是三十,意思就跟二八佳人一樣,代表十六歲。「節」就是一節一節,分成的意思,一個月分成30天。「經緯」的原意是織布的線,橫的線是經,直的線是緯,這個規律是「奉日使」,奉行太陽的使命,就是一個月三十天是因為太陽的緣故,因為後面提到「晝夜各一卦」,所以一個月共有六十卦,但是《易經》共有六十四卦,多出的四卦,就是把乾坤坎離扣掉,剩下的剛好配合一個月六十卦。
關於這個卦象的數字,呂純陽也說過,這個卦象沒有甚麼具體的意義,「莫違期,為則例,悟明真理須當契。若還執著爻象行,只恐勞神形蠹弊。」(詳見《呂洞賓的詩與道:仙詩與丹道修行之門》;無為丹道三),指的應該是《參同契》的這幾句話,我們要知道,《參同契》不是一個人寫的,而是經歷三個人寫的,第一位是《龍虎經》的作者,《龍虎經》已經失傳,第二個位是魏伯陽,第三位是淳于叔通。
《周易參同契》託名陰長生注本序云:「蓋聞《參同契》者,昔是古《龍虎上經》,本徐真人。徐真人,青州從事,北海(今山東昌樂)人也。後因越上虞人魏伯陽,造《五相類》以解前篇,遂改為《參同契》。更有淳于叔通,補續其類……叔通親事徐君,習此經。」
所以我們知道這裡面是三個人混雜寫出來的,也分不清楚到底誰寫哪一段,但是筆者初步推估,屬於實修大原則和內景的部分應該是原作者,也就是修行段數最高的那位,而屬於《易經》卦象的部分,應該是後面兩個人加上去的。因此這個用卦象去解釋的部分,我們看過就好,不用太認真,否則會「勞神形蠹弊」,產生浪費心神和體力的弊病。
「剛柔」是《易經》當中常見的概念,《易經》多次使用剛柔來作為陰陽的代名詞,例如「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子克家,剛柔接也。」、「既濟,亨,小者亨也。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每一卦共有六爻,上面三爻是「表」,下面三爻是「裡」,剛柔在表裡都有,不是說表就一定是剛,裡就一定是柔,上三爻、下三爻都各有剛柔。
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
「朔旦」是初一,乾坤是第一卦和第二卦,乾坤是用來定義陰陽,第三卦就是屯卦,就用來作為開頭了,所以初一是屯卦當值。但是到了暮色降下,天黑了之後就換成蒙卦,也就是第四卦。初一白天是屯卦,初一晚上換成蒙卦,晝夜各一卦,就這樣依照次序,跳過乾坤坎離,配合三十天,一天兩卦,剛好湊齊六十卦。
「既未」,既卦和未卦,最後兩卦。「晦」,每個月最後一天。「爽」,這裡的意思是明亮,每個月最後一天月亮完全消失晦暗,到月亮又重新出現亮光,中間的過程就是晦爽。到了既卦和未卦最後兩卦,也就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天的晝夜,到了最終,又重新開始。
日月為期度,動靜有早晚。
有的書寫「日辰為期度」,不管是「日月為期度」或者「日辰為期度」都不影響意義,因為「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月同樣也是受日影響,所以兩者意義差別不大,都是以日為期度,期間度量,以日做為度量的期間,在一天之中,早晚動靜不同。《參同契》文章喜歡把文字顛倒過來寫,早晚動靜不同,寫成動靜有早晚,表裡各有剛柔,寫成剛柔有表裡。早上為動,晚上為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自然的準則。
以上內容節錄自《丹道探源:參同契入藥鏡與無為之道》藍石◎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4120.pdf
大易總敘章第一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籥。
「乾坤」,就是陰陽,是易的門戶,陰陽是《易經》各卦變化的門戶,有了乾坤陰陽,才能產生四卦、八卦、六十四卦等等變化出來。
「坎離」是「匡廓」,外圍的輪廓,坎是水,離是火,水火是煉丹道尚未入門的前置作業,是基礎,所以稱為匡廓。
「轂」是車輪中心的圓木,就是介於車軸和幅木之間,幅木就是放射性連接到車輪的條狀木,古代的車都是馬車,車輪兩邊各一個,中間靠車軸連接起來,所以車軸如果歪了,就沒辦法順利運行車轂,所以說運轂需...
推薦序
文/鄭克盛(法學博士、國貿碩士、物理學士,現為執業律師)
《周易參同契》對於關注道家學說的讀者而言,多認此書為千古丹經之鼻祖,卻又視為道學中最難研究的一本書。究其原因在於,其內容不僅有易經學說、治世之道、修仙之秘、宇宙開元之源相間,當有亙古之哲學與科學智慧隱含其中;然因其作者與版本不一的積累式著作特性,造成難以探知古人真意。故實是令後世望之如山攀之如茫的古籍存在。
欲探《周易參同契》之奧祕,以何種視角甚為重要。本書作者藍石老師,自我修行逾30年,一路堅持實修之路,於2011年首次演化至三階陽生,於2016年再次突破至三階陽生,此間所見大曼陀羅、圓月、金丹真人等內景,遍求身邊無可解者,可言者眾然真知者無,唯一之途乃鑽研於古人典籍智慧,從佛道二家之眾多經典,反覆對照實練成果,求證於典籍中之次第與描述,得無為法之真精義。藍師本於罕有之三階陽生實煉經歷,埋首古籍,嚴謹考據翻查博引,繼出版《悟真篇:無為丹道二》,為初修丹道者註疏解義後,再溯北宋紫陽真人張伯端之思想前源,以呂祖詩集為疇,萃取呂祖道法之機要,而成無為丹道三《呂洞賓的詩與道:仙詩與丹道修行之門》。今再溯呂祖之思想源頭,以丹道實修之角度,將《周易參同契》予以解讀註疏,並著重於分離出有實修參考價值的內容,其他後人加諸之見解,若與實修無關,藍師亦盡力將其分離開來,求以無為法的觀點,將有實修價值的內容帶給讀者,乃成此書:無為丹道四《丹道探源:參同契入藥鏡與無為之道》之上卷。
讀者暢讀此書,當可領略本書難能可貴之處在於:
其一,《周易參同契》作者相傳有魏伯陽、徐真人、淳于叔通等三人,然藍師初析即未拘於此,確定的是作者絕非一人,且重點為包含已失傳之《上古龍虎經》;應是經歷三個人所寫,第一位是已失傳之《上古龍虎經》作者,第二個位是魏伯陽,第三位是淳于叔通。而得由不同作者之前後加工軌跡以萃取出《上古龍虎經》真正丹道智慧。
其二,《周易參同契》版本眾多,選擇上本屬難題,藍師從諸多版本中選取陳致虛版為主,並博引比對不同版本間之差異。例如於《二土全功章第十一》「呼吸相貪欲,佇思為夫婦」之解析時,即旁徵最早的後蜀彭曉版(註解亦不同版本)、蔣一彪版及朱熹版外,進而分析其他版會改成「呼吸相含育」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搬運法以呼吸為修煉主體,因謬認有誤抄而擅自修改內容。此種以實修為基礎,邏輯為論,還原古文真意,實屬精彩。
其三,《周易參同契》最早的彭曉版就已有錯簡之情形,不知道是彭曉故意亂排,抑或說到了彭曉手上就已經錯簡了,例如《晦朔合符章第十八》「六五坤承,結括終始。」,應該要先提到上九再來提六五,故當屬錯簡。又如《金丹刀圭章第十四》「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火二與之俱。三物相含受,變化狀有神。」,亦有錯簡而導致順序錯亂的問題。藍師考據甚嚴,多處提出錯簡問題,以避免誤解前後文意,此番研究精神令人敬佩。
其四,本書最為精采之一即釐清《周易參同契》中《易經》與《上古龍虎經》之糾結。藍師於《周易參同契》中有關《易經》部分,逐一就掛爻為說明,例如就月相與方位八卦天干的關係尚整理列表;整理《說卦傳》方位表,另搭配洛書再為制表說明,再如於《君子居室章第十七》就京房納甲圖為分析。然藍師明確指出或為《周易參同契》之某位作者喜歡引用當時的知識,這些知識不見得和丹道有關;更建議讀者基本上除了陰陽關係之外,其他的八卦天干地支,都宜忽略不計,以免浪費時間。再以《龍虎兩弦章第九》「火記不虛作,演易以明之」為例,藍師推估《火記》應該在漢朝時就已經失傳了,所以《周易參同契》的其中一位作者才會在內容中加入大量的《易經》概念。然藍師認這位作者所描述的《易經》概念,與丹道修煉的實務關係不大,更證《周易參同契》中《易經》部分跟實修部分之作者並非同一人。因《上古龍虎經》已經失傳了,故閱讀《周易參同契》時,只要把有關《易經》的東西丟了,剩下的部分是《上古龍虎經》的機率就很高了。
其五,藍師特別點出,莫以《周易參同契》某位作者之五行說法來解釋丹道,例如《男女相須章第二十七》「金化為水,水性周章,火化為土,水不得行。」,而應回歸呂洞賓的五行顛倒架構較能有完整之理解。將閱讀本書的重點放於丹道的精華,例如《養性立命章第二十》「變而分布,各自獨居。」、《流珠金華章第二十四》「太陽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華,轉而相因,化為白液,凝而至堅。」等。
本書上卷《周易參同契》屬於東漢的著作,比唐朝初期的崔希範《入藥鏡》還早了許多,等於是最早的丹道論述,但是《周易參同契》的駁雜已如上述,《入藥鏡》則為純粹的丹道論述,若讀《周易參同契》有種揭開面紗後悵見殘跡之感,那《入藥鏡》更具道學研究之完整價值,藍師特逐句解析,並收編為本書下卷,實屬近代罕見之註疏大作。
宗教與佛學、道學等之重大差異在於是否「無條件相信」,無為丹道之理念,本於中觀、如實觀為本,故期望各位讀者在閱讀古人與作者智慧之際,切莫盡信,而應自行驗證其真偽。然而驗證,並非僅流於思想、邏輯或哲學之推演,唯有憑藉自身不斷實修之過程予以反覆實證,方能在古人所勾勒超越意識的世界,拓樸前行,修成正道。
文/鄭克盛(法學博士、國貿碩士、物理學士,現為執業律師)
《周易參同契》對於關注道家學說的讀者而言,多認此書為千古丹經之鼻祖,卻又視為道學中最難研究的一本書。究其原因在於,其內容不僅有易經學說、治世之道、修仙之秘、宇宙開元之源相間,當有亙古之哲學與科學智慧隱含其中;然因其作者與版本不一的積累式著作特性,造成難以探知古人真意。故實是令後世望之如山攀之如茫的古籍存在。
欲探《周易參同契》之奧祕,以何種視角甚為重要。本書作者藍石老師,自我修行逾30年,一路堅持實修之路,於2011年首次演化至三階陽生,於2016...
作者序
《參同契》作者有的相傳是魏伯陽一人,有的相傳是魏伯陽、徐真人、淳于叔通三人,另外相傳《參同契》中包含《古文龍虎經》,各家說法不一,最早的版本是後蜀彭曉的《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歷代註解也大多以彭曉版為主。
但是在明朝之時,寫《臨江仙》的楊慎聲稱發現了古文《參同契》,《古文參同契集解》:「掘地得石函中有古文《參同契》,魏伯陽所著,上中下三篇,敘一篇,徐景休箋註亦三篇,後敘一篇,淳于叔通補遺三相」,聲稱彭曉版將原本的三人作者打散,造成見解混亂,原文與後人註解混雜難以區分,因此聲稱三篇古本原文,可將原文與註解區分開來。
原楊慎版已經失傳,目前採用楊慎版留存下來的最早版本是蔣一彪版,而劉一明也採用蔣一彪版作為註解。然經北京大學教授余嘉錫於《四庫全書提要辨證》考證,在與楊慎同時代的蔣謂,於《青藤書屋集》聲稱此楊慎版的《參同契》乃是道人杜一誠所作,故《參同契》作者究竟是誰又陷入羅生門,但可以確定的是《參同契》作者絕非一人,最起碼其中包含《古文龍虎經》,因此筆者的閱讀重點不在於區分哪一段是哪位作者,而在於分離出有實修參考價值的內容,至於其他後人加諸其上的個人見解,若與實修無關,筆者也盡力將其分離開來,將有實修價值的內容,以無為法的觀點帶給讀者。
目前的《參同契》因為排序的關係,共有三種不同的排序方式,第一種是彭曉版,分成九十章,第二種是陳致虛版,分成三十五章,第三種是楊慎版,分成三章,筆者採用的是陳致虛版,原因是筆者認為彭曉版分得太細,造成有些章節內容不連貫,因此採用每章比較多文字的陳致虛版。只是原始的排版順序到底如何已無從得知,不管如何排,總難與原來的相同,筆者只能盡力將與實修有關的部分,還原丹道面目,至於《易經》部分,非筆者所長,若有錯解,還請讀者告知,感謝。
《參同契》作者有的相傳是魏伯陽一人,有的相傳是魏伯陽、徐真人、淳于叔通三人,另外相傳《參同契》中包含《古文龍虎經》,各家說法不一,最早的版本是後蜀彭曉的《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歷代註解也大多以彭曉版為主。
但是在明朝之時,寫《臨江仙》的楊慎聲稱發現了古文《參同契》,《古文參同契集解》:「掘地得石函中有古文《參同契》,魏伯陽所著,上中下三篇,敘一篇,徐景休箋註亦三篇,後敘一篇,淳于叔通補遺三相」,聲稱彭曉版將原本的三人作者打散,造成見解混亂,原文與後人註解混雜難以區分,因此聲稱三篇古本原文,可將...
目錄
推薦序
◎上卷.周易參同契
前言
大易總敘章第一
乾坤設位章第二
日月懸象章第三
聖人上觀章第四
君臣御政章第五
煉己立基章第六
明兩知竅章第七
明辨邪正章第八
龍虎兩弦章第九
金返歸性章第十
二土全功章第十一
同類合體章第十二
三聖前識章第十三
金丹刀圭章第十四
水火情性章第十五
陰陽精氣章第十六
君子居室章第十七
晦朔合符章第十八
爻變功用章第十九
養性立命章第二十
二氣感化章第二十一
關鍵三寶章第二十二
傍門無功章第二十三
流珠金華章第二十四
如審遭逢章第二十五
奼女黃芽章第二十六
男女相須章第二十七
四者混沌章第二十八
卯酉刑德章第二十九
君子好逑章第三十
聖賢伏煉章第三十一
法象成功章第三十二
鼎器妙用章第三十三
補塞遺脫章第三十四
自敘啟後章第三十五
◎下卷.入藥鏡
入藥鏡
參考書目
附錄.如何參與線上學習課程
推薦序
◎上卷.周易參同契
前言
大易總敘章第一
乾坤設位章第二
日月懸象章第三
聖人上觀章第四
君臣御政章第五
煉己立基章第六
明兩知竅章第七
明辨邪正章第八
龍虎兩弦章第九
金返歸性章第十
二土全功章第十一
同類合體章第十二
三聖前識章第十三
金丹刀圭章第十四
水火情性章第十五
陰陽精氣章第十六
君子居室章第十七
晦朔合符章第十八
爻變功用章第十九
養性立命章第二十
二氣感化章第二十一
關鍵三寶章第二十二
傍門無功章第二十三
流珠金華章第二十四
如審遭逢章第二十五...
商品資料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08-01ISBN/ISSN:978626364412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