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藝術的創作方法、媒材形式皆越趨複雜且多元的現在,美術館如何透過一次次不同的展覽內容及策展想像,重新探索白盒子空間的可能性,甚至透過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將他們對環境的觀察及自身經驗,轉化為可被觀眾進一步閱讀與感受的語言,並以此展開彼此的對話?嘉義市立美術館自成立以來,一直藉由館內相關計畫的策動、主
題策展的規劃,以多元的展演活動內容回應不同的問題,同時也在藝術家的作品、民眾的參與中進行雙向思考。2024 年,嘉義市立美術館以「感知:世界」為本年度主軸,以感知作為認識世界的方式,
讓藝術成為一種朝向外部的積極行動與回應,並在多樣媒材及表現方式中,重新進行詮釋與創造。
作者簡介:
嘉義市立美術館自籌備期起即以「保存及發揚畫都嘉義之精神與榮光」、「結合美學、藝術及文化創意扎根於生活與教育」、「豐富嘉義地區人文城市內涵」等多元藝術發展為主要基礎,形塑本館作為一座城市美術館的重要特質。
章節試閱
本次在嘉義市立美術館一到三樓展間與戶外庭院空間推出的「天天上演」主題展,由策展人王韓芳、馮馨共同策劃,邀請八位藝術家參與展出。此次展覽始於一組彼此扣連的問題:「在視覺藝術的脈絡下,我們該怎麼理解現下的現場藝術或表演?或是如操演性或現場性等因應著越趨開放與跨域的各式邊界,供深度討論需求所衍生的各種抽象化形容詞?我們該以一種藝術創作的媒材去理解,抑或是一種作品的類型?還是我們該以什麼『不是』現場/表演來思考?」本次的展出作品,皆企圖打開與實驗在過往既定脈絡中被排除的空間,在這些具現場/表演狀態的作品中,美術館本身的公共性與功能,也在展期之間被再次定義與擴展。
本期專題以「天天上演」為題,觀察這些連接著人們日常經驗的現場/表演作品,在〈日常經驗的操演及微型烏托邦〉一文中,獨立策展人莊偉慈從行為藝術、參與式藝術、關係美學到現場藝術(或稱臨場藝術)的幾件經典作品,回看此類型的藝術作品如何具備與觀者產生連結,甚至回應當下社會系統的特質。本展策展人馮馨則以「經驗指南」的概念,回到藝術史的角度中逐步梳理、導讀這些伴隨著創作過程呈現、關係調動、時空塑造的作品情境,以及觀眾/參與者如何觀察自身與作品的關係。一如她在文章中所說,在這樣的展覽裡,「觀眾既可能是單純的觀賞者,也可能成為不自覺/有意識被觀看的演出者、作品的參與者與生產者。」
本次在嘉義市立美術館一到三樓展間與戶外庭院空間推出的「天天上演」主題展,由策展人王韓芳、馮馨共同策劃,邀請八位藝術家參與展出。此次展覽始於一組彼此扣連的問題:「在視覺藝術的脈絡下,我們該怎麼理解現下的現場藝術或表演?或是如操演性或現場性等因應著越趨開放與跨域的各式邊界,供深度討論需求所衍生的各種抽象化形容詞?我們該以一種藝術創作的媒材去理解,抑或是一種作品的類型?還是我們該以什麼『不是』現場/表演來思考?」本次的展出作品,皆企圖打開與實驗在過往既定脈絡中被排除的空間,在這些具現場/表演狀態的作品...
作者序
2024 年,嘉義市立美術館以「感知:世界」為本年度主軸,以感知作為認識世界的方式,讓藝術成為一種朝向外部的積極行動與回應,並在多樣媒材及表現方式中,重新進行詮釋與創造。在「感知:世界」的問題概念裡,也包含了自個體的角度去觸碰外界、重看機制、再次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等意義。藝術家的作品在此成為啟動思考與體驗的觸媒,在原有的公共場域中,重新延伸出具有開放性與多重詮釋空間的作品視角。本期專題中逐篇梳理了此次伴隨著日常經驗的作品演出,以及藝術家們如何藉由作品與觀眾的互動,將兩者的對話連結、延伸為可以被共享的關係經驗。
2024 年,嘉義市立美術館以「感知:世界」為本年度主軸,以感知作為認識世界的方式,讓藝術成為一種朝向外部的積極行動與回應,並在多樣媒材及表現方式中,重新進行詮釋與創造。在「感知:世界」的問題概念裡,也包含了自個體的角度去觸碰外界、重看機制、再次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等意義。藝術家的作品在此成為啟動思考與體驗的觸媒,在原有的公共場域中,重新延伸出具有開放性與多重詮釋空間的作品視角。本期專題中逐篇梳理了此次伴隨著日常經驗的作品演出,以及藝術家們如何藉由作品與觀眾的互動,將兩者的對話連結、延伸為可以被共享的...
目錄
004|以感知作為認識世界的方式 —陳佳琦
Perception as a way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Chen Chia-chi
010|日常經驗的操演及微型烏托邦 —莊偉慈
The Performative of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a Microcosmic Utopia. Chuang Wei-tzu
024|「天天上演」(的其中一種)經驗指南 —馮馨
Everyday Performing as an (or One of the) Experience Guide(s). Feng Hsin
038|當美術館的公共空間成為一場表演 —林怡秀
When the Public Space of an Art Museum Becomes a Performance. Lin Yi-hsiu
052|著手於壞的新東西 ── 關於藝術作品在博物館的兩組證明—張紋瑄
Working on Broken New Things─ Two Sets of Proofs about Artworks in Museums. Chang Wen-hsuan
060|臺北小馬尼拉區,那家從不關燈的店── 記「移動羅曼史」的進駐實驗與藝術行動 —許祐綸
The Shop in Taipei’s Little Manila that Always Has Its Lights On
─ Notes about the Residency Experiment and Art Actions of Not Just Love Stories. Hsu Yu-lun
070|藏在街頭巷弄的藝術空間── 走訪荷蘭Limestone Books 書店 —陳臻
An Art Space Hidden in Alleyways ─ Limestone Books in the Netherlands. Chen Jhen
078|眾聲齊鳴.走進時光隧道── 1997 年冬日裡的「臺灣裝置藝術展」—曾暐婷
Down the Tunnel of Time amidst the Voices of Multitude
─Installation Art in Taiwan in the Winter of 1997. Tseng Wei-ting
090|眾神之門── 范氏夢與她那座有無花果樹的農園 —郭俞平
The Gate of Gods ─ Phạm Thị Mỏng and Her Orchard with a Cluster Fig. Kuo Yu-ping
098|舒適自在的家── 拜訪越在嘉文化棧 —王瑀
A Comfortable Home ─ Visit to Khuôn viên văn hoá Việt Nam. Wang Yu
106|發現、感覺、放任想像奔馳── 小小觀眾養成指南計畫「我的身體是天線」—陳含瑜
Discovery, Feeling, and Untamed Imagination
─ The Little Audience’s Guide Project: “My Body Is an Antenna. Chen Hanyu
004|以感知作為認識世界的方式 —陳佳琦
Perception as a way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Chen Chia-chi
010|日常經驗的操演及微型烏托邦 —莊偉慈
The Performative of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a Microcosmic Utopia. Chuang Wei-tzu
024|「天天上演」(的其中一種)經驗指南 —馮馨
Everyday Performing as an (or One of the) Experience Guide(s). Feng Hsin
038|當美術館的公共空間成為一場表演 —林怡秀
When the Public Space of an Art Museum Becomes a Performance. Lin Yi-hsiu
052|著手於壞的新東西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線裝頁數:111頁開數:26*18.6*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