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科技公司的高階工程師
但伴侶在中年時罹患憂鬱症,狀況有時晴天、有時雨天
而她也因此學會如蜘蛛人一般的彈性與韌性……
「你可以容許自己出現任何感受,它們都沒有錯!」
「如何照顧憂鬱症的伴侶,也是我的成長課題。」──多琪.柯恩
沒有人天生就是照顧者,對多琪來說也是一樣。在丈夫罹患憂鬱症的初期,兩人對心理議題知之甚少,所以相處上常陷入緊張關係。更甚者,患者最常浮現的負面情緒,如羞愧、內疚、埋怨與恐懼,也慢慢地瀰漫到照顧者的身上。
為了跟伴侶一起度過難關,二十多年來,透過閱讀與參加成長團體,多琪找出照顧患者與發展人生的兼顧法,其重點在於,要求自己是全能的照顧者,或是渴望伴侶早點康復,只會讓彼此的狀況更糟。
書中有坦率而感人的記述,也有實用建議。她強調,照顧者總是被當成配角,但你還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一定要懂得關懷自己,並繼續維持個人的志趣和休閒。在某個意義上,你要學會成為「時間管理大師」。此外,照顧者應該設法吸收更多正向力量,並讓自己也成為被關心的焦點,或暫時抽離現實以細心傾聽內心的聲音。
最後她強調,我們不該放棄治癒的希望,但也要學會接受疾病就是日常。透過本書,她期待能幫助有同樣經歷的讀者,為他們打造心靈的避風港。當中的見解不僅針對憂鬱症,對於其他慢性病如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的家屬也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陪伴推薦
方億玲而立書店負責人
射手媽咪婷婷書評人
陳安儀親職教育專欄作家
曾心怡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作者簡介:
多琪.柯恩(DokiCohen),一九四八年生,在以色列長大。她是電腦專家,曾任系統分析師、程式設計師。此外,她曾在阿德勒學院學習親職教育,並帶領過許多家長團體,另著有《每個孩子都值得》(An Equally Worthy Child)。
譯者簡介:
劉宗為
中正大學哲學所博士候選人,譯有《逃避自由》、《當亞里斯多德遇上佛洛伊德》與《關係免疫力》、《超減壓的BMW身心自療法》、《記憶強化全攻略》、《妄想的力量》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走進憂鬱的迷霧中
根據字典的定義,憂鬱症是「心靈的破碎」。多麼生動的定義!人的精神——最堅強的內在結構——被打碎了。雖然這不是無法修復的狀態,但在憂鬱症發作期間,患者的心理層面確實是破碎的,而且其他的面向也跟著破碎了。
美國作家威廉・史泰隆在《看得見的黑暗》一書中談到,憂鬱症是一種難以描述的感受,未曾經歷過的人則更難體會。儘管如此,他仍試圖記錄下來:
在剛開始時,我所感受到的是一股莫名其妙、完全脫離正常體驗的恐怖灰霧,這是由憂鬱情緒所引起的,還會帶來身體上的疼痛。但是,這不是立即可以辨識出的疼痛感,並不是像肢體損傷時那麼明顯。若要準確地來形容這種絕望感,就好像是內在心靈對生病的大腦施加了某種邪惡的把戲,讓人彷彿被囚禁在極度過熱的房間中,感受到如身在地獄般的強烈不安。在這個大鍋裡沒有一絲吹動的風,受害者無法從此令人窒息的囚禁中逃脫,自然而然地,他逐漸感到自己將完全淹沒在其中。
在凱.賈米森所撰寫的《躁鬱之心》中,她提到:
患者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缺乏信心和自尊,無法享受生活,也無法正常行走、交談或思考。他還會常常感到疲憊、在夜間驚醒、白天也無法安心,人際關係因而受到侵蝕。對它沒有什麼好話可說,唯一的好處是讓你體驗到老去的感覺,嚐到老化、生病、垂死的滋味。它使人的思維變得遲緩,生活因此缺乏優雅、明亮與協調的一面。患者會變得醜陋,無法享受生活的多樣性,包括性的愉悅、音樂的美妙,甚至於沒有信心能使自己和他人發笑。
有些人自認為他們知道憂鬱是什麼感覺,因為他們經歷了離婚、失業或與某人分手。但這些經歷是帶有情感的。相反地,憂鬱是一種平淡、空洞且難以忍受的感覺。在你發作的時候,身旁的人也會感到厭倦而無法忍受,難以待在你身邊。雖然他們認為應該要繼續陪伴著你,也嘗試要這樣做,但他們知道,甚至連你自己也都知道,你已令人無法忍受到一個極點……
多麼精準的描述!
我問過亞當,他會如何描述他的憂鬱感,是否可以用比喻的方式來表達或形容。以下是他的說法:
就像生活在黑暗無光的地方,例如地底下,我深知即使我想方設法要逃出去,也將在頃刻之間關上大門。那裡沒有光明,只有無盡的黑暗。儘管有人試圖說服我,地面上還有光線,但我就是只有感到一片漆黑……我就像踏入集中營,很清楚自己的下一步就是踏入毒氣室,卻完全沒有逃脫的辦法。
每個人都會經歷悲傷、空虛、無聊等不適的情緒,但不一定會患上憂鬱症。經歷到這些情緒時,我稱之為「沮喪感」,它雖然很擾人,但終會過去。憂鬱症的類型很多,但跟沮喪感完全不同。憂鬱症的發作可能持續好幾個月,在這段時間,患者會感覺自己生活在黑暗之中。
憂鬱症的發作可能導因於艱困的生活環境,例如失去親人、離婚、失業、或是在經濟上蒙受損失。出於這些情況而引起憂鬱症是相當自然的,如果有人經歷到這些事件卻絲毫沒有感到沮喪,他自己可能都會覺得很奇怪。然而,就算是面臨艱難的處境,也並非每個人都會患上憂鬱症。總有人會找到應對困難或悲痛的方式。
亞當在四歲時失去了他摯愛的母親,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母親是最重要的。也許在他成年後的某個時刻,幼年喪母變成憂鬱症的潛藏因子。
憂鬱症的成因並不總是清晰可見,甚至經常是無法追蹤的。這種類型的憂鬱症最容易復發,而有些科學家認為,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失衡便是與遺傳和基因有關。
在亞當的案例中,我們能確定他憂鬱症發作的起始點。我們認為這與他對財務的擔憂有關。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也意識到他的憂鬱症可能與基因有關,雖然並沒有明確的證據。
然而,在亞當尚未患上憂鬱症之前,生活上的各種困境——例如他摯愛的姊妹離世——並沒有擊垮他。但是在他染病確診之後,任何令人喜悅的事件——例如孫子誕生——都無法讓他走出陰霾。
除了憂鬱症之外,亞當還經歷了其他同樣擾人的疾病,儘管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憂鬱症仍是當中最艱困的挑戰。亞當患有癌症多年,因此接受過多次手術。他也曾經從梯子上摔下來而去開刀。在另一次手術後,他出現了併發症,因而在醫院住了七個月之久,甚至差點被截肢。儘管經歷了這一切,但在那段時間內我們所承受的壓力,仍然無法與憂鬱症所帶來的挑戰相提並論。
最大的難處在於,患有憂鬱症的人似乎沒有遇到什麼嚴重的身心問題。他有工作、有家庭,經濟上也還過得去。總的來說,一切看來都是正常的。儘管如此,他卻深陷苦痛之中。周圍的人並不總是能理解,所以往往對患者有類似的反應:「你為什麼這麼大驚小怪」、「振作一點」、「看看被解雇的約翰,他都還過得很好」等等。
這類勸告對患者沒有幫助,頂多只能發揮短暫的效用。患者甚至於感到孤單、被誤解,覺得自己在他人眼裡就只是在「小題大作、不斷抱怨」。
那麼,憂鬱症的特徵是什麼,它會產生哪些副作用?
接下來我將區分出憂鬱症的特徵和副作用,並且列舉出憂鬱症患者的伴侶可能會感受到哪些負面情緒。
患者的五大感受:羞愧、內疚、嫉妒、恐懼與孤獨
憂鬱症患者的主要特徵包括:強烈的悲傷情緒、缺乏意志和欲望去做任何事情、食欲減退、入睡困難、無價值感和無望感——即使是經歷過憂鬱症並成功走出困境的人,也可能還會出現這些感覺。
憂鬱症有時是長期性的,會持續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在不少案例中,患者心裡會有想死的念頭,但除非病況很嚴重,患者通常不會實際去做。
當憂鬱症發作時,患者還可能出現以下這些情緒:
1. 羞愧
幾乎所有憂鬱症的患者都會生病而感到羞愧,進而不願與他人傾訴自身的狀況,或者只告知最為親密的人。儘管憂鬱症在近年來已較為常見,許多人都藉由服藥來幫助自己度過低潮,但出於某種原因,它仍然是我們不願意去談論或分享的狀況。其他疾病的患者通常樂意接受他人的同情並且關心其健康狀態,但憂鬱症的患者很容易感到孤單,而羞愧感強烈地加劇了他的痛苦。
亞當描述了他的羞愧感:「我對自己感到羞愧,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就像一塊破布,彷彿我帶有該隱的印記。每個人似乎都能看穿我正在感受到的這一切以及我的毫無自信。」
羞愧感似乎是憂鬱症患者的主要情緒,這意謂著,患者在與他人比較時感到自己的價值較低。病症會對患者的自尊造成直接的影響。我在我的第一本書《同樣有價值的孩子》中詳細探討了自尊這項主題,幫助許多人改善他們的自我價值感。
2. 內疚
許多憂鬱症患者都覺得自己給親愛的人造成痛苦,並因而感到內疚。我請亞當分享一下他對這種內疚感的想法。他說:「最大的內疚感是對我的後代子孫們。我有巨大恐懼和擔憂,害怕某個後代子孫會因罹患憂鬱症而受苦。一想到有人都是因為我才經歷到這種痛苦,我就十分痛苦。」
對亞當來說,內疚感另一個較輕微的來源,是想到我們花費時間在擔心和照顧他。我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試著改善他的憂鬱症。他覺得自己害了家人,因為我們為了他而拋下了正常的生活節奏。
3. 嫉妒
憂鬱症的患者往往會覺得,周圍的每個人都在繼續過正常生活,而他自己卻停滯不前。我問亞當,能否多描述一點這種感覺,他如此說道:
我嫉妒每個人。我走在街上,看著不認識的人,心裡想著,他的日子過得好輕鬆,即使生活辛苦也能自在應對。而我卻什麼都做不到。嫉妒是一種可怕的心情。朋友來訪時我很高興,但同時也會感到嫉妒。我看到他們多麼地忙碌,忙著工作和旅行,而我自己卻一事無成。
4. 恐懼
焦慮感的發作往往與憂鬱症同時出現,兩者同時出現時,情況便會變得極其糟糕。焦慮感會嚴重增加憂鬱症所帶來的深沉悲傷,患者會感受到某種對死亡的可怕恐懼。亞當描述說:
我感到迷失、驚慌和害怕。我覺得自己的生命毫無意義,一分一秒都如此難熬。我萬分驚恐,整個身體都在顫抖。這種經歷難以描述,是靈魂和身體的雙重痛苦。
5. 孤獨
每個人都很熟悉孤獨感,並且偶爾會出現這種感受。對於憂鬱症的患者來說,孤獨感是持續存在的感受,即使身邊有親人的陪伴。正如亞當所描述的:
我感覺自己好像在某場戰事中孤立無援。家人一直圍繞在身旁,給予我支持,但我卻還是奢求周圍的人能再給予我更多的支持和關心。我渴望他們問問我發生了什麼事,並且必須是出自於對我的真誠關懷。這樣一來,每當有人問及我的情況或前來關心,我才會覺得他們都是真心在乎我的人。
照顧者的六大感受:羞愧、怨天尤人、罪惡感、沉重的責任感、憤怒、悲傷
我接下來會花點篇幅來描述患者的伴侶會出現哪些感受,而我本身就屬於這個群體。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當父母之一患有憂鬱症時,孩子們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探討這類情況時,也必須將孩子們考量在內。然而,就受影響的程度來說,孩子與伴侶會有所不同。(以我自己為例,在亞當最近一次憂鬱症發作時,我們的孩子已各自擁有了家庭,他們所受到的影響,完全迥異於還住在家裡的時候。)
孩子們擔心身在遠處的父母親,甚至有可能比患者伴侶還要憂心。這是很自然的。但孩子只能忙於自己的生活,而伴侶一方面要處理自己的工作,還要承擔起另一份任務:照顧憂鬱症的另一半。
照顧患者的最沉重負擔是落在其伴侶的身上,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情感上。沉重、擔憂和悲傷等情緒籠罩著整個家庭,負責照顧的伴侶往往會產生複雜而矛盾的感受。擔心、恐懼、壓力、憤怒、悲傷、羞愧、指責……有時甚至是憎恨,籠罩著患者伴侶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出於關懷、同理心和憐憫之情,伴侶也會持續地支持和幫助患者。
我分析自身的感受後,因而意識到,每當亞當的憂鬱症開始發作時,我就會感到恐慌。我知道日常生活即將發生改變,將開始進入一段不知道要持續多久的波動。但亞當的憂鬱症發作頻繁越高,我的負面感受就會降低,而同情的感受則會變強。
恐慌減少了,我知道即將發生哪些狀況,也感受到孩子們對我們的支持。我知道我有能力應對,也明白這只是暫時性的狀況,美好的日子總會到來。
患者伴侶會出現的主要負面情緒,我親身感受到的有:
1. 羞愧
不光是患者,伴侶自己也會感到很羞愧。
我記得,亞當第一次憂鬱症發作時,我感到很難為情。亞當不再是我所嫁給的那個男人。有些好朋友知道他的狀況,但和他們在一起時,我感到很難受。大家都在開心說笑,而亞當則是沉默不語且感到不自在。對於不知道他情況的朋友,我擔心他們會意識到哪裡不對勁。我還擔心,這種丟臉的感覺彷彿證明我們的婚姻是失敗的,在發生危機時無法互相扶持。我還忍不住懷疑,我們根本就不適合彼此,他不是我想要共度餘生的伴侶。
2. 怨天尤人
人們習慣於相互指責,當伴侶患有憂鬱症時,更容易去指責或怪罪對方,比如:「看看你讓我們陷入了什麼局面」或者「這一切都是你的錯」。日常生活因伴侶的病被打斷、無法完成原本計畫好的事情,就很容易將矛頭指向對方。
3. 罪惡感
內疚感是難免的,這是世間的常態。憂鬱症發作時,患者伴侶的心中可能會浮現某些想法,例如:「他會變成這樣也許都是因為我,是我扮演了某種催化的角色?如果真是如此,那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這情況?」
4. 憤怒
憤怒感經常都會出現,而且往往來得很突然、毫無預警。我可能在平靜、寧靜的時候,突然間憤怒湧現,並引發出某些想法,比如,「你妨礙到了每個人的生活」或「周圍的每個人都在為工作操煩,但你卻只沉迷於自我」等等。
5. 沉重的責任感
有時候,我感到這種負擔對我來說太沉重了,著實令人難以承受。與此同時,我又希望別人注意到我、關心我,詢問我的狀況,理解並愛護我。
6. 悲傷
身邊的人正遭受到痛苦,而我們卻無法幫助他,這一樣令人相當難受,也連帶地引發了自己的悲傷、憂愁和痛苦。伴侶憂鬱症的發作期間越長,這些感受更加令人難以承受。
我為亞當如此受苦而感到悲傷。孩子們看到他一蹶不振,想要讓他開心卻又無能為力,而我在一旁看得很不忍心。對於自己,我也感到痛苦。我喜歡日子充滿快樂和歡笑,但亞當憂鬱症發作的時候,我不知道是該克制自己的愉快心情,或是要表現出輕鬆子在的樣子。事實上,我在他身邊時,很難感到快樂,但又擔心這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導致他的負面情緒更加嚴重。
第一章走進憂鬱的迷霧中
根據字典的定義,憂鬱症是「心靈的破碎」。多麼生動的定義!人的精神——最堅強的內在結構——被打碎了。雖然這不是無法修復的狀態,但在憂鬱症發作期間,患者的心理層面確實是破碎的,而且其他的面向也跟著破碎了。
美國作家威廉・史泰隆在《看得見的黑暗》一書中談到,憂鬱症是一種難以描述的感受,未曾經歷過的人則更難體會。儘管如此,他仍試圖記錄下來:
在剛開始時,我所感受到的是一股莫名其妙、完全脫離正常體驗的恐怖灰霧,這是由憂鬱情緒所引起的,還會帶來身體上的疼痛。但是,這不是立即可以辨識出的...
目錄
目錄
序言有時狂風暴雨、有時風平浪靜
第一章走入憂鬱的迷霧
第二章照護者的九項自助原則
第三章照護者的九大雷區
第四章互換角色的練習
第五章早安,憂鬱
第六章照顧者的每一天
第七章生死的思索
第八章伴侶的病也是我的人生課程
附錄1:亞當在憂鬱症發作期間所接受的治療
附錄2:強化自我意識的有效方法
附錄3:找回閃閃發光的自己
目錄
序言有時狂風暴雨、有時風平浪靜
第一章走入憂鬱的迷霧
第二章照護者的九項自助原則
第三章照護者的九大雷區
第四章互換角色的練習
第五章早安,憂鬱
第六章照顧者的每一天
第七章生死的思索
第八章伴侶的病也是我的人生課程
附錄1:亞當在憂鬱症發作期間所接受的治療
附錄2:強化自我意識的有效方法
附錄3:找回閃閃發光的自己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76頁開數:32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