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貢獻不該被世人忘記
他們的足跡不該被歲月抹去
每一位被介紹的大師都是一段驚人的故事
每一故事都反映了其所處時代的文化、科學和哲學
以嚴謹學術研究和生動敘事風格,將古今中外的偉人生平娓娓道來
▎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巨星
本章開啟了這場穿越時空的旅程,讓讀者能夠一窺西方哲學的黎明,並理解這些思想如何奠定了後世學術與科學研究的基石。從泰利斯的自然哲學到蘇格拉底的倫理學,從畢達哥拉斯的數學理論到亞里斯多德的邏輯體系,這些內容不僅講述了他們的學術貢獻,更展現了他們如何以非凡的智慧解讀世界。
▎中世紀時期的燈塔
在這個時期,歐洲的學術氛圍相對封閉,但在伊斯蘭世界,學問卻如燦爛星空般熠熠生輝。本書透過對韓愈、劉禹錫、伊本.西那等人的介紹,揭示了中世紀不同文明間的知識交流,以及這些交流如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此外,中國的科技發明,如活字印刷術,以及哲學思想,如宋明理學,也在本章得到了深入的探討。
▎文藝復興與地理大發現時期的巨匠
本章則展示了人類如何步入現代科學的黎明。從但丁的《神曲》到達文西的全能才華,從哥白尼的日心說到伽利略的天文觀測,這一時期的人物不僅重塑了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認知,也開啟了新的思想與藝術風潮。此外,地理大發現打開了世界的新篇章,哥倫布、麥哲倫的航海探險,不僅是勇氣和好奇心的展現,也為後世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礎。
【希波克拉底】
讓西醫走上正道的人,讓醫生從醫前宣誓的人。
【阿里斯塔克斯】
最早提出日心說的人,比哥白尼早1800年。
【埃拉托斯特尼】
設計出經緯系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
【劉徽】
知道劉徽的人不多,但聽說過《九章算術注》的人不少。
【海什木】
海什木是首位採用科學方法的人,被視為「第一位科學家」。
【哥白尼】
虔誠的天主教徒,用科學的觀察和計算否定了地心說。
➔不僅僅是部歷史偉人傳
本書希望使本書知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並存,力圖寫出大師間的恩怨情仇,以及他們受時代和社會的影響。這也決定了它不會是讀起來輕鬆,讀完後放鬆的一本書。
➔篇幅不一,長短不限
長的數千字,濃墨重彩;短的僅數百字,輕描淡寫。有的僅按年序簡單地記錄大師們的生平,或貢獻,或聲音,或文字,有的卻盡可能記述他們的時代以及彼此的關係和影響。眾多歷史事件或一些關聯人物也盡可能附在最早出現的某位大師後面。
本書特色:《顛覆者,大師的足跡》是一部綜合性介紹近3,000年來各領域230位巨人的豐碑之作,本書為系列三部曲的第一本,內容涵蓋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及地理大發現時期的偉大哲學家、思想家與科學家。透過生平敘述和精彩故事,不僅闡述了這些天才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更展現了他們生活中的苦與樂,為讀者提供了全面而生動的歷史視角。
作者簡介:
陳志謙,理學(物理)博士,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出版有《材料的設計、模擬與計算》、《大師的側影》、《大師的發現》等。
陳樂濛,專職編者。
章節試閱
1 泰利斯(西元前624年—西元前547年)
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
泰利斯(Thales),出生於愛奧尼亞的米利都,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建立了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也稱愛奧尼亞學派),古希臘七賢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留有記載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
泰利斯出生於古希臘繁榮的港口城市米利都,據說他有希伯來人或猶太人、腓尼基人血統,他的家庭屬於奴隸主貴族階級,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泰利斯早年是一個商人,曾到過不少東方國家,學習了古巴比倫觀測日食和月食的方法以及測算海上船隻距離等知識,探討萬物組成的原始思想,知道古埃及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規則等。他還到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那裡學習了數學和天文學知識。後來,他從事政治和工程活動,並研究數學和天文學,晚年研究哲學,招收學生,創立了米利都學派。
泰利斯在多個領域都有所建樹。在哲學方面,泰利斯拒絕依賴玄異或超自然因素來解釋自然現象,試圖藉助經驗觀察和理性思維來解釋世界。他提出了水本原說,即「萬物源於水」,是古希臘第一個提出「什麼是萬物本原」這個哲學問題的人。
在科學方面,泰利斯曾利用日影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數學上的泰利斯定理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天文學方面,泰利斯對太陽的直徑進行了測量和計算,他宣布太陽的直徑約為日道的720分之1,這個數值與現在所測得的太陽直徑非常接近。他在計算後得知,按照小熊星座航行比按大熊星座航行要準確得多,他把這一發現告訴了那些航海者。透過對日月星辰的觀察和研究,他確定了365天為一年。
他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正確地解釋了日食的原因,並準確預測了西元前585年發生的日食。人們很好奇泰利斯是怎樣預知日食的?
後人做過種種推測和考證,一般認為是應用了迦勒底人發現的沙羅週期。一個沙羅週期等於223個朔望月,即6,585.321124日或18年零11日(若其間有5年閏年則是18年零10日)。日月運行是有週期性的,日月食也有週期。日食一定發生在朔日,假如某個朔日有日食,18年零11日之後也是朔日,而日月又大致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因此很有可能發生類似的現象。不過一個週期之後,日月位置只是近似相同,所以能看見日食的地點和日食的景象可能有所變化甚至根本不發生日食。所以泰利斯推測出西元前603年5月18日會出現日食,可能只是僥倖猜對。
泰利斯首創理性主義精神、唯物主義傳統和普遍性原則。他是個多神論者,認為世間充斥神靈。泰利斯影響了其他古希臘思想家,因而對西方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些人認為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是泰利斯的學生。傳說畢達哥拉斯早年也拜訪過泰利斯,並聽從了他的勸告,前往埃及進行自己的哲學和數學研究。
泰利斯在數學方面劃時代的貢獻是引入了命題證明的思想。它象徵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這在數學史上是一次不尋常的進步。在數學中引入邏輯證明,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保證了命題的正確性;揭示了各定理之間的內在連繫,使數學構成一個嚴密的體系,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使數學命題具有充分的說服力,令人深信不疑。
他曾發現了不少平面幾何學的定理:
(1)直徑平分圓周
(2)三角形兩等邊對等角
(3)兩條直線相交,對頂角相等
(4)三角形兩角及其夾邊已知,則此三角形完全確定
(5)半圓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
(6)在圓的直徑上的內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這些定理雖然簡單,古埃及、古巴比倫人也許早已知道,但是,泰利斯把它們整理成一般性的命題,論證了它們的嚴格性,並在實踐中廣泛應用,構成了今天極其複雜而又高深理論的根基。
在數學上,泰利斯定理以他的名字命名,其內容為:若A、B、C是圓周上的三點,且AC是該圓的直徑,那麼∠ABC必然為直角。或者說,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該定理在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第3卷中被提到並證明。泰利斯定理的逆定理同樣成立,即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頂點在以斜邊為直徑的圓上。
據說,一年春天,泰利斯來到埃及,人們想試探一下他的能力,就問他是否能解決測量金字塔高度的難題。泰利斯很有把握地說可以,但有一個條件──法老必須在場。第二天,法老如約而至,金字塔周圍也聚集了不少圍觀的老百姓。泰利斯來到金字塔前,陽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過一會,他就要別人測量他影子的長度,當測量值與他的身高完全吻合時,他立刻將大金字塔在地面的投影處作一記號,然後丈量金字塔塔底到投影尖頂的距離。然後,他報出了金字塔準確的高度。在法老的請求下,他向大家講解了如何從「影長等於身長」推匯出「塔影等於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相似三角形定理。在科學上,他倡導理性,不滿足於直覺的、感性的、特殊的認知,崇尚抽象的、理性的、一般的知識。譬如,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並不是指我們所能畫出的、個別的等腰三角形,而應該是指「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這就需要論證、推理,才能確保數學命題的正確性,才能使數學具有理論上的嚴密性和應用上的廣泛性。泰利斯的積極倡導,為畢達哥拉斯創立理性的數學奠定了基礎。
泰利斯的哲學觀點用一句話來總結是「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水。古希臘七賢每人都有一句特別有名的格言,而他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
對泰利斯來說,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埃及的祭司宣稱大地是從海底升上來的,泰利斯則認為地球就漂浮在水上。
泰利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萬物有靈」。根據這一學說,連石頭也是有靈魂的生物。泰利斯向他哲學上的對立面畢達哥拉斯反覆強調:整個宇宙都是有生命的,正是靈魂才使一切生機盎然。這一說法在當時非常流行。
有一天晚上泰利斯走在曠野之間,抬頭看著星空,滿天星斗,預言第二天會下雨,正在他預言會下雨的時候,腳下有一個坑,他掉進那個坑裡差點摔個半死,別人把他救起來,他對那個人說:「明天會下雨。」於是又有了一個關於哲學家的笑話,即哲學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而不知道腳下發生什麼事情的人。但是兩千年以後,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只有那些永遠躺在坑裡從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會掉進坑裡。」而泰利斯就是象徵著古希臘智慧的第一人。後來英國的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曾經說過:「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一些人還在仰望星空」。
學派
對某些自然或社會現象有著固定的和與眾不同的看法或觀點的一類群體。如最早的米利都學派,它認為萬物之源為水,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20世紀以波耳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為量子力學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以及普利高津(Ilya Prigogine)為首的布魯塞爾學派,其核心為耗散結構、負熵思想。
百家爭鳴(中國最早的學派之爭)是指春秋(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76年)和戰國(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
中國先秦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的「十家九流」就是從這裡來的。
古希臘七賢
古代希臘七位名人的統稱,現代人了解較多的只有立法者梭倫(Solon of Athens)和哲學家泰利斯兩人;其餘五人一般認為是契羅(Chilon of Sparta)、畢阿斯(Bias of Priene)、庇塔庫斯(Pittacus of Mitylene)、佩里安德(Periander of Corinth)、克萊俄布盧(Cleobulus of Lindos),但無法確定。
羅馬帝國時代的哲學史家第歐根尼.拉爾修(Diogenes Laertius)在其《哲人言行錄》(Live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首卷中即描述古希臘七賢,令人深思。結合西元3世紀羅馬帝國動盪的社會背景,可明白拉爾修意圖透過七賢高尚睿智的言行,為混亂黑暗中的羅馬人擎起一盞盞指路明燈。
1 泰利斯(西元前624年—西元前547年)
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
泰利斯(Thales),出生於愛奧尼亞的米利都,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建立了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也稱愛奧尼亞學派),古希臘七賢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留有記載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
泰利斯出生於古希臘繁榮的港口城市米利都,據說他有希伯來人或猶太人、腓尼基人血統,他的家庭屬於奴隸主貴族階級,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泰利斯早年是一個商人,曾到過不少東方國家,學習了古巴比倫觀測日食和...
推薦序
前言
在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數千年歷程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對科學的發展、文化的進步或思想的啟蒙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在這裡,他們被稱為大師。
還有一些人,他們具有卓絕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力比多」(原生覺悟),他們橫空出世,忽而在天空留下一抹驚豔。他們是天才。
大師往往天賦極高,很多大師是天才。天才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與生俱來,是無法透過學習得來的。但天才不一定成得了大師。除去天賦外,大師往往受過苦難與挫折,最後戰勝困難,或開啟一個門派,或建立一門學科,或登上頂峰一覽眾山。而天才往往像雨後的彩虹一樣,美麗但短暫,曇花一現,受不了苦難甚至挫折。一旦遭遇苦難,大多夭折。
本書所描述的大師、巨匠或天才,只是那些為人類做出積極的、極大的貢獻,在某個或多個領域有重大創造,其作品、著作或研究成果對人類文明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一個領域的整體面貌或者在科學領域掀起革命的歷史人物。
有的大師像路標,指引後人前進;有的像燈塔,照耀著文明進步的航道。本書無法敘述歷史長河中多如牛毛的巨星,只選擇了少數在思想、科學領域,特別是天文學、數學和物理學領域的大師或天才。
在這些大師或天才中,有的自成鼻祖,有的因為一個發現或發明照亮世界或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有的是少年成才,有的卻大器晚成;有的信手拈來便是發現,有的靠堅定、堅持、堅韌做出發明;有的低調嚴謹,有的刻板孤僻;有的過得像花花公子,有的活得像苦行僧;有的衣冠楚楚、儀表堂堂,有的相貌猥瑣、舉止扭捏;有的性情溫和、寬宏大度,有的敏感多疑、尖酸刻薄;有的門庭顯赫、終生富有,有的家境貧寒、遍嘗薄涼;有的慷慨大方,有的斤斤計較;有的好高騖遠,有的安分守己;有的重道,有的專術……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即他們都在所處的時代甚至整個文明史上登峰造極、踏石留痕。有些巨人的足印至今仍清晰可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有一些巨人的足印已經模糊不清。他們的貢獻不應該被世人忘記,他們的足跡不應該被歲月抹掉。我們小心翼翼地把他們的足印拓下來,有的採下一步,有的載下一串,無論多少,都值得珍藏。
這些大師、巨匠或天才,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靜靜地躺在歷史長河的沙灘上。我們小心地、一顆一顆地將它們撿起來,捧在手裡,卻總要掉落。作者只好用一根繩子,永恆的時間的繩子,將它們串成一條珍貴的項鍊。這樣,我們便可以把這串珍珠項鍊掛在脖子上,心滿意足地帶走了。
作者的願望是使本書知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並存,力圖寫出大師間的恩怨情仇,以及他們受時代和社會的影響。這也決定了它不會是讀起來輕鬆,讀完後放鬆的一本書。在書中,描寫各位大師的篇幅不一,長短不限。長的數千字,濃墨重彩;短的僅數百字,輕描淡寫。有的僅按年序簡單地記錄大師們的生平,或貢獻,或聲音,或文字,有的卻盡可能記述他們的時代以及彼此的關係和影響。眾多歷史事件或一些關聯人物也盡可能附在最早出現的某位大師後面,如泰利斯後面附上學派和古希臘七賢,希帕索斯後面附的是數學危機,王羲之後面附上顏真卿和柳公權,桑格後面附的是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書中人物眾多,記述的大師和天才共230多位,出現的有名有姓者達600多。早期(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大師和天才,他們的生辰可能不會太準確,但不影響他們的順序。閱讀時不妨分成一些有關聯的人物群,如:①畢達哥拉斯、亞里斯多德、歐幾里得,②老子、孔子、莊子,③阿里斯塔克斯、喜帕恰斯、托勒密,④韓愈、劉禹錫、柳宗元,⑤歐陽脩、王安石、沈括、蘇東坡,⑥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⑦虎克、牛頓、萊布尼茲,⑧尤拉、高斯、柯西,⑨普朗克、愛因斯坦、勞厄,⑩薛丁格、德布羅意、桑格等。這樣可從看似散亂的眾多人物中提綱挈領,也可從任一時期的某位大師開始閱讀,不必拘泥前後順序。
作者想像的讀者可能是這樣的。在一個下著小雨的下午,讀者走進書店,有緣地從書架上抽出這本書。看著封底的介紹,感覺內容有點多,但不明就裡,想知道到底有些什麼內容,於是就買回了家。晚上開始閱讀,覺得還有點意思,但不像一些休閒書籍讀起來那麼輕鬆,於是放下了。過幾天後又想起本書,再次捧讀,被大師們的事蹟、言論或語錄所吸引。手不釋卷,讀兩千多年來文明路上的潮起潮落;含英咀華,看大師巨匠的沉浮人生與絕代風騷。
前言
在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數千年歷程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對科學的發展、文化的進步或思想的啟蒙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在這裡,他們被稱為大師。
還有一些人,他們具有卓絕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力比多」(原生覺悟),他們橫空出世,忽而在天空留下一抹驚豔。他們是天才。
大師往往天賦極高,很多大師是天才。天才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與生俱來,是無法透過學習得來的。但天才不一定成得了大師。除去天賦外,大師往往受過苦難與挫折,最後戰勝困難,或開啟一個門派,或建立一門學科,或登上頂峰一覽眾山。而天才往往像雨後的...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篇 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巨星
篇首
1 泰利斯(西元前624年-西元前547年)
2 阿那克西曼德(西元前610年-西元前545年)
3 畢達哥拉斯(西元前580年-西元前500年)
4 老子(西元前571年-西元前471年)
5 孔子(西元前551年-西元前479年)
6 赫拉克利特(西元前535年-西元前475年)
7 希帕索斯(約西元前500年-?)
8 芝諾(西元前490年-西元前425年)
9 墨子(約西元前476年-西元前390年)
10 蘇格拉底(西元前469年-西元前399年)
11 恩諾皮德斯(約西元前465年-?)
12 希波克拉底(西元前460年-西元前370年)
13 德謨克利特(西元前460年-西元前370年)
14 默冬(約西元前450年-?)
15 柏拉圖(西元前427年-西元前347年)
16 第歐根尼(西元前412年-西元前323年)
17 歐多克索斯(西元前408年-西元前355年)
18 甘德(西元前400年-西元前360年)
19 亞里斯多德(西元前384年-西元前322年)
20 孟子(西元前372年-西元前289年)
21 莊子(西元前369年-西元前286年)
22 色諾克拉底(約西元前365年-西元前314年)
23 伊壁鳩魯(西元前341年-西元前270年)
24 歐幾里得(西元前330年-西元前275年)
25 阿里斯塔克斯(西元前315年-西元前230年)
26 荀子(西元前313年-西元前238年)
27 阿基米德(西元前287年-西元前212年)
28 韓非(西元前280年-西元前233年)
29 埃拉托斯特尼(西元前276年-西元前194年)
30 阿波羅尼斯(西元前262年-西元前190年)
31 喜帕恰斯(西元前190年-西元前125年)
32 董仲舒(西元前179年-西元前104年)
33 司馬遷(西元前145年-?)
34 波希多尼(西元前135年-西元前51年)
35 王充(西元27年-97年)
36 蔡倫(約西元60年-121年)
37 托勒密(西元90年-168年)
38 加倫(西元129年-199年)
39 張仲景(西元150年-219年)
40 劉徽(西元225年-295年)
41 丟番圖(西元246年-330年)
42 王羲之(西元303年-361年)
43 帕普斯(約西元330年-400年)
44 希帕提亞(西元370年-415年)
45 祖沖之(西元429年-500年)
46 酈道元(約西元472年-527年)
第二篇 中世紀時期的燈塔
篇首
47 韓愈(西元768年-824年)
48 劉禹錫(西元772年-842年)
49 柳宗元(西元773年-819年)
50 花拉子米(西元780年-850年)
51 拉齊(西元864年-924年)
52 海什木(西元965年-1040年)
53 比魯尼(西元973年-1048年)
54 伊本.西那(西元980年-1037年)
55 范仲淹(西元989年-1052年)
56 賈憲(約西元1000年-?)
57 歐陽脩(西元1007年-1072年)
58 司馬光(西元1019年-1086年)
59 王安石(西元1021年-1086年)
60 沈括(西元1031年-1095年)
61 蘇軾(西元1037年-1101年)
62 奧瑪.開儼(西元1048年-1122年)
63 婆什迦羅第二(西元1114年-1185年)
64 朱熹(西元1130年-1200年)
65 斐波那契(西元1175年-1250年)
66 秦九韶(西元1208年-1268年)
67 楊輝(約西元1210年-?)
68 培根(西元1214年-1293年)
69 阿奎那(西元1225年-1274年)
70 郭守敬(西元1231年-1316年)
第三篇 文藝復興與地理大發現時期的巨匠
篇首
71 但丁(西元1265年-1321年)
72 佩脫拉克(西元1304年-1374年)
73 薄伽丘(西元1313年-1375年)
74 鄭和(西元1371年-1433年)
75 烏魯伯格(西元1394年-1449年)
76 哥倫布(西元1451年-1506年)
77 達文西(西元1452年-1519年)
78 馬基維利(西元1469年-1527年)
79 王陽明(西元1472年-1529年)
80 哥白尼(西元1473年-1543年)
81 米開朗基羅(西元1475年-1564年)
82 麥哲倫(西元1480年-1521年)
83 拉斐爾(西元1483年-1520年)
84 卡丹諾(西元1501年-1576年)
85 李時珍(西元1518年-1593年)
86 吉爾伯特(西元1544年-1603年)
87 第谷(西元1546年-1601年)
88 徐光啟(西元1562年-1633年)
89 莎士比亞(西元1564年-1616年)
後語
參考文獻
時間軸
序
前言
第一篇 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巨星
篇首
1 泰利斯(西元前624年-西元前547年)
2 阿那克西曼德(西元前610年-西元前545年)
3 畢達哥拉斯(西元前580年-西元前500年)
4 老子(西元前571年-西元前471年)
5 孔子(西元前551年-西元前479年)
6 赫拉克利特(西元前535年-西元前475年)
7 希帕索斯(約西元前500年-?)
8 芝諾(西元前490年-西元前425年)
9 墨子(約西元前476年-西元前390年)
10 蘇格拉底(西元前469年-西元前399年)
11 恩...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05-08ISBN/ISSN:978626394254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98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