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我忘年為氣類,風義生平師友間】
清末民初、東西交流、思想衝突、文人境遇
在動蕩不安的年代寄情懷於文字,在新舊更迭中的矛盾哀戚
▎王國維思想學行傳論
說來也是靜安先生為學的幸運,早年致力於西方哲學和美學的時候,有《教育世界》供他不斷發表新作,如今在三代經典和小學研究,以及古史、古器物研究階段,又有《學術叢編》和《藝術叢編》為他提供馳騁的園地。這一時期繁雜事務雖然多了一些,但精研學問無一日或停。他的著名的「二重證據法」,就是在《古史新證》中提出的。
▎王國維的諸種矛盾和最後歸宿
有人比較順利,社會往前走,他跟著往前走。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不願意立即改變自己的準則,想看一看新東西是不是真好,或者壓根兒就認為所謂的新東西其實並不好,也許並不是新東西,而是舊東西的新的裝扮。王國維顯然是那種「賢者拙者」。這一重矛盾在王國維身上非常突出,所以當溥儀被趕出宮以後,他非常痛苦,痛苦得當時就想自殺。
▎陳寅恪的「家國舊情」與「興亡遺恨」
陳寅恪先生的詩篇和他的學術著作一樣,同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展讀之下有一股深淵磅礴之氣和沉鬱獨立的精神,充溢於字裡行間。《詩集》中最早一首寫於1910年,結束在1966年,時間跨度為半個多世紀,牽及百年中國眾多的時事、人物、事件、掌故,釋證起來,殆非易事。但《詩集》中有幾組再三吟詠、反覆出現、貫穿終始的題旨,這就是興亡之感、家國之思、身世之嘆和亂離之悲。
▎陳寅恪學術思想的精神義諦
陳寅恪的學術精神的旨歸,就是他一生之中一再表述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在《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中,最早提出這一思想。王國維1927年6月2日自沉於頤和園之昆明湖魚藻軒,是二十世紀學術思想史上的大事,百年以降,異說異是,不勝紛紜。豈知寅恪先生在觀堂逝後的第二年,就以為追尋「獨立自由之意志」而「殉之精義」,對此一課題給以正解。
本書特色:本書收錄了劉夢溪對王國維和陳寅恪的生平及著作的分析與探討。作者從留存下來的眾多信件與日記紀錄中,抽絲剝繭、層層縫製,為讀者重建在清末民初的動盪時代下,文人名士的日常往來和面對大時局的無奈與哀痛;詳細剖析了兩位文學史家在各自鑽研的領域中,花費畢生時間與精神創作出來的著作以及學術思想的建立。
作者簡介:
劉夢溪,文史學者,中國文化研究所創所所長、《中國文化》創辦人及主編。研究方向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學思潮和近現代學術思想。主要著作有《傳統的誤讀》、《學術思想與人物》、《紅樓夢與百年中國》、《中國現代學術要略》、《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陳寅恪的學說》、《當代中國之傳統與現代的變奏》、《馬一浮與國學》、《將無同:現代學術與文化展望》、《紅樓夢的兒女真情》、《學術與傳統》、《七十述學》、《中國文化的張力》等。
章節試閱
一 王國維與陳寅恪
1.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和王國維《頤和園詞》
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王陳關係最近,蓋因氣類相投也。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許我忘年為氣類,北海今知有劉備」句,即實寫此意。而《輓詞》中「風義生平師友間」,則是兩人關係的理則概括。四大導師的年齡,梁啟超生於1873年,王國維生於1877,陳寅恪生於1890年,趙元任生於1892年。梁最長,比王大四歲,比陳大十七歲。王比陳大十三歲。1925年清華國學院成立時,梁五十二歲,王四十八歲,陳三十五歲,趙三十三歲。吳宓生於1894年,當時是三十一歲,任國學院主任。吳對王讚佩禮敬而疏於交誼,對陳則視同手足,情牽夢縈,終生為友。
王國維1927年6月2日昆明湖自沉,陳寅恪寫有輓聯、輓詩和輓詞。輓聯為:「十七年家國久魂銷,猶餘剩水殘山,留與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籤新手觸,待檢玄文奇字,謬承遺命倍傷神。」上聯寫王國維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的己身處境,故最後之終局殊可理解,「累臣」顯系將王國維比屈原了。下聯是王先生遺囑「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的本事,茲可見寅恪先生對王之所托的看重。「謬承遺命倍傷神」一句,義理、情理、心理盡在其中矣。輓詩以《挽王靜安先生》為題,全詩作:「敢將私誼哭斯人,文化神州喪一身。越甲未應公獨恥,湘累寧與俗同塵。吾儕所學關天意,並世相知妒道真。贏得大清乾淨水,年年嗚咽說靈均。」第三句下有注:「甲子歲,馮兵逼宮,柯、羅、王約同死而不果。戊辰,馮部將韓復榘兵至燕郊,故先生遺書謂『義無再辱』,意即指此。遂踐舊約,自沉於昆明湖,而柯、羅則未死。余詩『越甲未應公獨恥』者,蓋指此言。王維《老將行》『恥令越甲鳴吾群』,此句所本。事見劉向《說苑》。」《輓詩》可以和輓聯互相印證,「湘累」、「靈均」云云,完全是以王國維的自沉和屈子的投汨羅相提並論。
而首句「敢將私誼哭斯人」,證實兩人的交誼非比尋常,「文化神州喪一身」則指茲事件於文化中國之影響和損失之大。五、六句「吾儕所學關天意,並世相知妒道真」,則慨嘆學者的因緣際會與當時後世的知與不知耳。昔王國維撰寫《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嘗說:「國家與學術為存亡,天而未厭中國也,必不亡其學術。天不欲亡中國之學術,則於學術所寄之人,必因而篤之。世變愈亟,則所以篤之者愈至。使伏生、浮邱伯輩,天不畀以期頤之壽,則詩書絕於秦火矣。」似可移來詮解「吾儕所學關天意,並世相知妒道真」句,蓋王、陳均為吾國的「學術所寄之人」。
《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稱得上陳寅恪韻體文字的大著述,寫法上很像王國維的《頤和園詞》。王詞長一百六十二句,作於1912年,隨羅振玉客居日本京都時期,並經羅氏手寫石印。王先生亦甚看重己作,認為「雖不敢上希白傅,庶幾追步梅村」。王詞所寫為清室的「末路之事」,陳之《輓詞》長一百一十二句,實系觀堂其人學問與政治命運的哀歌。《輓詞》第五、六句「曾賦連昌舊苑詩,興亡哀感動人思」,即指王國維寫作《頤和園詞》一事。孰料把頤和園的滄桑寫得如此哀感動人者,竟於二十五年之後,自沉於此園,終與自己推許的「昆明萬壽佳山水」為伴,可謂詩可成讖矣。故寅老《輓詞》以「豈知長慶才人語,競作靈均息壤詞」句及之。不過《輓詞》之主旨在於抒寫王國維的學問歷程和高才隆遇,包括張之洞入閣主持學部,經羅振玉舉薦充任學部圖書館編輯,此時之王國維專意蒐羅研究宋元戲曲;清帝退位後隨羅振玉東遊扶桑,日夜披覽羅氏「大雲書庫」之收藏,轉而研究金石古文和殷商古史,五年之期,學問為之大變;回國後之數年時間,學問果實江湧河瀉,而東西漢學巨擘繆荃孫、沈曾植、伯希和(Paul Pelliot)、沙畹(Edouard Chavannes)、藤田豐八(Fujita Toyohachi)、狩野直喜(Kano Naoki)、內藤虎次郎(Naito Torajiro)等,因傾慕相惜而相與切磋酬唱;1923年升允薦為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1925年胡適之薦為清華國學院之導師。此一系列人生變遷和事業隆替,並連同遷移變換之家國政治變局之背景,《輓詞》俱以清詞麗句編織結構而成絕唱。
《輓詞》中的名句多如過江之鯽,譬如「當日英賢誰北,南皮太保方迂叟」、「總持學部攬名流,樸學高文一例收」,是為寫張之洞,這和乃父陳三立對張的評價完全相同。「大雲書庫富收藏,古器奇文日品量」,則摹寫旅居日本的學術收穫。「當世通人數舊遊,外窮瀛渤內神州。伯沙博士同揚搉,海日尚書互倡酬」,寫東西大儒與之交往,寥寥數語,便躍然紙上。「南齋侍從欲自沉,北門學士邀同死」,寫馮玉祥逼宮時,王與羅振玉、柯劭忞的「同死」之約。「魯連黃鷂績溪胡,獨為神州惜大儒」,寫王國維的應徵清華,系胡適所薦。其實王開始並未依允此議,胡適託人說動遜帝,經溥儀下了一道「詔書」,王才前往就聘。「清華學院多英傑」,更是百年來不磨的名句了。特別是在寫到己身與王國維的關係時,寅恪先生寫下如下詩句:「鲰生瓠落百無成,敢並時賢較重輕。元祐黨家慚陸子,西京群盜愴王生。許我忘年為氣類,北海今知有劉備。曾訪梅真拜地仙,更期韓偓符天意。回思寒夜話明昌,相對南冠泣數行。猶有宣南溫夢寐,不堪灞上共興亡。」陳寅恪當時和梁、王相較,自是後進「小生」,故以「鲰生」自比,可謂合乎法度;但其積學之厚,亦足可與梁、王等「時賢」較量,也是寅恪先生自己未惶稍讓的。「元祐黨家」和「西京群盜」兩句,為自道家學來歷。清華國學院同為導師之前,王、陳並不相識,寅恪當然知道觀堂的大名,然觀堂卻不知世間有此一陳。所以《輓詞》以「北海今知有劉備」的「古典」來比擬王陳初交相識的「今典」。而一經相遇,無論在陳在王,都不禁有氣類相投之感。故「許我忘年為氣類」一句,可以說寫盡了王陳關係的深涵。有意思的是,王之《頤和園詞》以「漢家七葉鐘陽九」為起句,陳之《輓詞》則以「漢家之厄今十世」為起句,全詩結句,王為「卻憶年年寒食節,朱侯親上十三陵」,陳是「他年清史求忠跡,一吊前朝萬壽山」,繚繞之餘味亦復相同。
2.陳寅恪《輓詞》「序」的文化義涵
陳寅恪所撰之挽王國維詞的題目,為《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蓋在輓詞的前面有一長序,闡述作者的文化觀點暨王之死因。鑑於此序的重要,下面全文俱引在此:
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又說:
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Plato)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為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
夫綱紀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託,以為具體表現之用;其所依託以表現者,實為有形之社會制度,而經濟制度尤其最要者。故所依託者不變易,則依託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國古來亦嘗有悖三綱違六紀無父無君之說,如釋迦牟尼外來之教者矣,然佛教流傳播衍盛昌於中土,而中土歷世遺留綱紀之說,曾不因之以動搖者,其說所依託之社會經濟制度未嘗根本變遷,故猶能借之以為寄命之地也。
近數十年來,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會經濟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劇疾之變遷;綱紀之說,無所憑依,不待外來學說之掊擊,而已銷沉淪喪於不知覺之間;雖有人焉,強聒而力持,亦終歸於不可救療之局。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鉅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為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至於流俗恩怨榮辱委瑣齷齪之說,皆不足置辨,故亦不之及云。
陳寅恪先生此篇序言,不僅對王國維的死因給以正解,同時也是解開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與社會變遷謎團的一把鑰匙。「中國文化」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晚清和近代知識分子自我反省檢討傳統的用語,對中國文化本身而言,是「他」者的概括。所以上一個百年,這個概念雖被旋轉不停地給以討論給以解說,而終無結果。以至於晚年的錢鍾書先生,與來訪的學人開玩笑,說誰再講東西方文化,我「槍斃」他(說的時候他拿起一支筆)。這和陳寅恪《輓詞序》開頭所說「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屬同一義諦。
一 王國維與陳寅恪
1.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和王國維《頤和園詞》
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王陳關係最近,蓋因氣類相投也。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許我忘年為氣類,北海今知有劉備」句,即實寫此意。而《輓詞》中「風義生平師友間」,則是兩人關係的理則概括。四大導師的年齡,梁啟超生於1873年,王國維生於1877,陳寅恪生於1890年,趙元任生於1892年。梁最長,比王大四歲,比陳大十七歲。王比陳大十三歲。1925年清華國學院成立時,梁五十二歲,王四十八歲,陳三十五歲,趙三十三歲。吳宓生...
推薦序
題敘
我的研究王國維與陳寅恪,始於一九八〇年代。當時想把錢鍾書和王國維、陳寅恪放在一起,探討一下現代學術這三大家的學術思想和彼此的異同。方法很原始,就是按部就班地讀他們的著作。最先讀的是錢鍾書,讀了一遍又一遍,筆記也積下好幾冊。然後讀陳寅恪。沒想到進入陳寅恪的文本世界,竟流連忘返,抽身不能。結果對三個人的研究變成了對陳寅恪一個人的研究。
研陳前後持續二十年,寫了三本書,一是《陳寶箴和湖南新政》,二是《陳寅恪的學說》,三是《陳寅恪論稿》。但陳和王的學術連帶實在太緊密,研陳的過程中無法不涉及王的思想和著作。涉及哪一個問題或哪一方面的著作,就找來閱讀,不單純為取資,而是讀就讀竟全篇或全書。1983年出版的《王國維遺書》,成了我的案頭必備。此書共十六冊,多年翻檢,不斷圈劃夾條,如今已膨脹得面目全非。還有《觀堂集林》四冊,雖然《王國維遺書》已收錄,為查找方便,仍備於手邊。包括各出版社印行的各種王著的單行本,以及文集、選集之類,也都是出來就買。港臺關於王的著作和資料,也盡量蒐集到手。1984年出版的《王國維全集》的書信部分,讓我大感驚喜,可惜從此再無下文,不免為之悵然有憾。
就是說,在相當一段時間,我的研陳變成了王陳同時閱讀、同時研究,寫陳的過程,也寫了多篇關於王國維的文章。老輩學者有稱本人為「王陳並治」者,蓋源於此也。錢鍾書的著作也多有涉王的話題,說明當初試圖將三人相提並論,不是沒有緣由。他們都是頂尖的學術天才,共同特點為一個「通」字,即他們都是通儒。分而論之,王是文史兼通,陳是文史會通,錢是文史打通。研治範圍和研究題域,則各有擅場。王方面廣,開闢多,每治一學,都有發明。早期介紹和研究康德(Immanuel Kant)、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隨即有一系列哲學、美學、文學的成果問世。繼而治詩學,則撰有至今洛陽紙貴的《人間詞話》。轉而治戲曲,又有後人無法繞行的《宋元戲曲史》。王的詩學、戲曲兩書堪稱不世出的經典。後治古史,著作之多,令人讚嘆。就中西學問而言,王、陳、錢都是中西兼通,而且認為「學」無須分中西,尤不宜自劃畛域。
他們都是學者兼詩人。要問誰的詩寫得最好,我未免囁嚅不敢言。詞當然靜安第一,因為陳、錢都不填詞,故沒有二三。詩就不好說了。王詩成就之高,陳、錢自不會否認,但若以一二三排序,他們不一定認可。據友人汪榮祖《槐聚心史》透露,錢對陳寅恪詩頗為讚許,倒是前此不曾想到。讚許歸讚許,不等於承認己詩在被讚許者之下。此無他,蓋王、陳、錢都是自視極高之人。陳的《王觀堂先生輓詞》,是為靜安立傳,猶稱尚無任何著作的自己「敢與時賢較重輕」。王自撰的《人間詞》甲乙稿序,更稱即使宋代的大詞家亦少有能與之比肩者。錢的高才絕世,更應該是「名下士無天下士」了。當然在詳實的證據面前,在真才實學面前,他們又都很謙遜。稱美和薦撥後進,不遺餘力不足以形容。他們追求的是真理,探討的是歷史的本真,但開風氣不為師。學術觀點容或不同,但絕無絲毫的門戶之見。他們都對劉歆在《讓太常博士書》中指斥的「黨同異,妒道真」的風氣深惡痛絕。而涉及道究天人、通古察今的洞徹高識,義寧之學又遠遠地站在了靜安之學和槐聚之學的前面。
王陳錢的話題,永遠也說不完。今次特從以往研陳和研王的文字中輯出十篇,都為一編,即以《王國維與陳寅恪》為書名出版。書稿早已於2019年8月排出清樣,封面也完成設計。我因特殊緣故,未能及時校核覆命。殆至庚子歲,又值大疫發生,越發延宕下來。而此時,迄今搜輯最齊全的《王國維全集》業已出版,《王乃譽日記》也影印刊行。購置後即情不自禁地翻檢瀏覽起來,不意有不少新收穫,足以補本書第二部分《王國維思想學行傳論》之所不足。此次等於將此章重寫了一遍,增加了很多新論述,特別對王國維之死的問題做了更為系統的梳理和考證,得出更加合理的死因詮解。此第二部分原稿只一萬八千字,現經過修訂和增補,已達五萬言之多,幾乎可以獨行單出。作為本書的作者,心情以此安適了許多。
敬請關心二十世紀現代學術的讀者,暨治王、陳之學的同道不吝指正。
題敘
我的研究王國維與陳寅恪,始於一九八〇年代。當時想把錢鍾書和王國維、陳寅恪放在一起,探討一下現代學術這三大家的學術思想和彼此的異同。方法很原始,就是按部就班地讀他們的著作。最先讀的是錢鍾書,讀了一遍又一遍,筆記也積下好幾冊。然後讀陳寅恪。沒想到進入陳寅恪的文本世界,竟流連忘返,抽身不能。結果對三個人的研究變成了對陳寅恪一個人的研究。
研陳前後持續二十年,寫了三本書,一是《陳寶箴和湖南新政》,二是《陳寅恪的學說》,三是《陳寅恪論稿》。但陳和王的學術連帶實在太緊密,研陳的過程中無法不涉及王...
目錄
題敘
第一章 王國維與陳寅恪和吳宓
第二章 王國維思想學行傳論
第三章 王國維與中國現代學術的奠立
第四章 王國維與中國現代學術的四重疑案
第五章 王國維的諸種矛盾和最後歸宿
第六章 陳寅恪的家學淵源與晚清勝流
第七章 陳寅恪的「家國舊情」與「興亡遺恨」
第八章 陳寅恪學術思想的精神義諦
第九章 陳寅恪的闡釋學
第十章 陳寅恪與《柳如是別傳》的撰述旨趣
附錄一 王國維先生學術年表
附錄二 陳寅恪先生學術年表
題敘
第一章 王國維與陳寅恪和吳宓
第二章 王國維思想學行傳論
第三章 王國維與中國現代學術的奠立
第四章 王國維與中國現代學術的四重疑案
第五章 王國維的諸種矛盾和最後歸宿
第六章 陳寅恪的家學淵源與晚清勝流
第七章 陳寅恪的「家國舊情」與「興亡遺恨」
第八章 陳寅恪學術思想的精神義諦
第九章 陳寅恪的闡釋學
第十章 陳寅恪與《柳如是別傳》的撰述旨趣
附錄一 王國維先生學術年表
附錄二 陳寅恪先生學術年表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4-03-20ISBN/ISSN:978626394066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94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