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2003年至2023年臺灣女性藝術發展為題,但並非以時間線性為書寫軸線,而是以藝術家作品議題與思想脈絡為章節安排。本書從臺灣的歷史、政治、社會、文化以及全球經濟主義的觀點,來分析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創作在形式與議題上的多樣性與異質性。本書收錄135位二十一世紀臺灣女性藝術創作,論述議題包含:歷史敘事、離散美學、族群認同、日常生活、性別政治、編織與纖維藝術、抽象藝術與精神探索、後人類與數位女性主義。
作者簡介:
陳明惠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成大藝術中心視覺與表演藝術總監,英國羅芙堡大學藝術史及理論哲學博士。曾任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長,擔任臺南市與嘉義市公共藝術審議會委員;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高雄市立美術館與臺南市美術館典藏委員;文化部、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教育研究院、藝術銀行等機構委員。
以中英文出版多本學術專書與多篇學術文章,包含《Visual Culture Wars at the Borders of Contemporary China》(Palgrave Macmillan,2022) 、《當代策展藝術及實踐:身體、性別、科技》(五南,2018)、《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典藏,2015)。已執行超過40場國際與國內展覽策畫,包含《你正在工作嗎?》(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當海洋相遇》(蕭壠文化園區,2023~2024)、《[不]可見的維度:2019臺南新藝獎》、《後人類慾望》(臺北當代藝術館,2013~2014)。
章節試閱
導論(節錄)
臺灣女性藝術的重要性,不僅止於揭示性別議題,而是同時以藝術作品展現臺灣當代文化的混雜性(Hybridity)與臺灣女性生活的不同面向。因此,研究臺灣女性藝術,必須從臺灣的歷史、政治、全球與區域經濟發展、數位文化甚至全球藝術發展來分析,解讀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創作在形式與議題上的異質性,除了臺灣過去400年來受到不同殖民文化的影響,1987年解嚴之後不論藉由媒體、出版或是出國留學而帶來的「西化」的影響,臺灣女性藝術家創作總是涉及種族、文化與性別等社會議題。因此筆者研究臺灣女性藝術發展主要以兩大觀點進行:一是臺灣女性藝術創作如何呈現臺灣當代藝術面貌,尤其臺灣社會與文化深受過去殖民歷史的影響;一是臺灣女性藝術創作如何呈現臺灣文化、歷史、經濟、社會階級與性別議題。
筆者進行臺灣女性藝術家介紹與分析之前,必須先說明「女性藝術」並不等同於「女性主義藝術」,因為並非所有女性藝術家都有很強的女性意識與自覺,也不盡然都會關注女性受壓抑、父權或是性別政治議題,因此本書所探討的臺灣女性藝術家創作,並不一定皆具有明確的女性主義思維與創作意圖,也並非每位臺灣女性藝術家作品皆對父權思維進行批判。因為本書篇幅有限,而臺灣女性藝術面貌多樣,本書無法含括全數臺灣女性藝術創作者,僅能就筆者規劃的議題上挑選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進行分析與介紹。
臺灣的女性藝術運動從1980年代開始醞釀,至1990年代萌芽發展,女性藝術家謀求與以男性為主的強權社會之共存方式。在1990年代的美術館與畫廊,除了舉辦女性藝術家的相關展覽之外,媒體的開放使得女性藝術的相關報導、專欄、文章等有顯著的增加,無形之中亦推動了臺灣當代藝術的發展。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台灣女性藝術協會(TWAA)於2000年1月23日正式成立,並且積極展開各項推動計劃,包括展覽、講座、出版、研究案、作品討論會及成長營等,希望透過展覽、論述與研究的建立、串連以及整合,喚起臺灣女性藝術家對自己生存狀態的關注與自覺,逐步讓「女性藝術」成為一種意識存在。在過去二十年多間,女藝會的活躍成員策劃了多場極具代表性的當代女性藝術展,並在環保議題、政治語言、日常生活、旅行勘查、自我探索、性別討論等議題皆有所論述,並積極參與臺灣女性藝術資料收集、調查、整理、分析與出版,以具體藝術展演行動,擴展臺灣女性藝術家國內與國外的展演舞台。
陸蓉之於2002年出版的《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1945-2002》,她以大量收集第一手與第二手文獻資料的研究方法,地毯式地整理1945¬年到2002年臺灣女性藝術發展資料,成為全球華語出版界第一本以臺灣女性藝術為主題的專書。然而,隨著1990年代網際網路與科技發展所賜,臺灣社會與價值觀在過去20年經歷很大的轉變,且隨著西方1980年代開始發展的「後女性主義」與「第四波女性主義」思維對於臺灣文化界、學術界與藝術界的影響,臺灣女性藝術家在過去20年所創作的藝術作品在議題、技術、媒材與思維上,已經形構成一個與2002年之前非常不同的世代與風貌,需要再被研究、分析,進而書寫與出版,而這也是本專書在學術上的重要研究貢獻。本專書的研究期程,以2003年為起始點到2023年為止,並以非時間線性為分析書寫方式,而是以藝術家作品議題與思想脈絡為作品分類,再進一步介紹、分析作品。
在進入臺灣女性藝術家作品的介紹與分析之前,本導論將針對西方女性藝術發展作一概括式介紹,因為許多臺灣女性藝術家創作受啟發於西方女性主義風格,因此對於西方女性藝術發展的概論,有說明的必要性。
一、西方女性藝術發展概述
自1960年代晚期及1970年代初期以來,西方藝術界開始崛起,且以女性為關注對象之一連串活絡的藝術活動,作一個概括式的介紹。長年研究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發展的顧燕翎,她在2020年再版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專書的〈導言〉中指出:
「女性主義」一詞起源於十九世紀法國,意指挑戰男尊女卑傳統的婦女運動,因離經叛道,長期受主流社會冷眼相待,直到二十世紀才得以翻轉,受到較正面評價,而將終止女性的附屬地位或者建立女性主體性的種種作為統稱為女性主義。
儘管不同文化、區域與時空的女性有著不同的課題,但不可否定的,全球女性的處境有著跨時空、文化與地域的相似性。¬因此,藉由認識西方女性藝術發展脈絡,可以同時反思及關照臺灣女性藝術發展與議題。二十世紀女性主義的書寫,可以由英國的維吉尼亞.吳爾芙(1882-1941)的數本著作,與法國的著名女性作家波娃(1908-1986)之作品中看到女性意識之崛起。直到1960年代末期開始在歐美女性主義作家的著作裡,開始大量如火如荼展開、醞釀,其中更包含許多女性藝術家對於西方社會文化、政治環境,及男女均權思想的論述。自1960年代末期開始,藉著女性主義文學與論述的大量出版,女性藝術也同時蓬勃發展,本節將在眾多、龐雜的女性藝術發展中,將最具代表性的一些藝術家及其作品作初步介紹。
導論(節錄)
臺灣女性藝術的重要性,不僅止於揭示性別議題,而是同時以藝術作品展現臺灣當代文化的混雜性(Hybridity)與臺灣女性生活的不同面向。因此,研究臺灣女性藝術,必須從臺灣的歷史、政治、全球與區域經濟發展、數位文化甚至全球藝術發展來分析,解讀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創作在形式與議題上的異質性,除了臺灣過去400年來受到不同殖民文化的影響,1987年解嚴之後不論藉由媒體、出版或是出國留學而帶來的「西化」的影響,臺灣女性藝術家創作總是涉及種族、文化與性別等社會議題。因此筆者研究臺灣女性藝術發展主要以兩大觀點進行:一...
作者序
本書以「無窮的瞬間」為題,探討過去二十年(2003-2023)臺灣女性藝術創作在議題與媒材上的多樣性與多重面貌。筆者以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的瞬間,與精神靈光的瞬間乍現,以及藝術家創作當下的每一個身體勞動與聚精會神的瞬間,作為對形而上與物質性,關於生命、精神、藝術性與藝術形塑過程的每一個瞬間,提出一種崇高的敬意。
二十一世紀臺灣女性藝術創作並非是純粹的時間線性發展,「無窮的瞬間」反映當代臺灣女性藝術創作的多元性與異質性。自從全球網際網路從199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過去臺灣藝術家在1987年解嚴之前難以接觸到國外的藝術與文化相關資訊,但在1990年代之後,國際資訊的快速流竄使臺灣女性藝術的發展,經歷前所未有的瞬間變化。因此,本書名「無窮的瞬間」亦回應臺灣當代女性藝術發展的「快速性」與無止境的「無窮性」。儘管如此,在臺灣當代女性藝術的極度異質性特質之下,本書仍依據藝術家的創作概念與議題,梳理出三大主題與八章,期待將這些令人驚豔的藝術「瞬間」,依筆者的思想邏輯,整理出一個具條理性的章節結構。
本書含括女性在臺灣過去數百年的殖民歷史與政治變遷,與從上個世紀開始,因為自願或非自願性的跨國移動,透過藝術創作,進行對自我身分與認同議題的探索。本書亦探討關於性別、身體記憶,女性身體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成長並老化,女性身體孕育生命進而能傳承下一代的使命,且女性身體承載許多社會與文化賦予的諸多刻板印象,藉由臺灣女性藝術家的創作進行批判。本書更涉及臺灣女性藝術家在城市與生活空間的記憶、傳統與當代工藝,以及今日科技、網路等當代技術與數位文化洪流,對於女性生命的影響,如何進一步以藝術的方法進行詮釋。
本書集結過去20年筆者在臺灣女性藝術領域的研究與觀察,以及洞察國際藝術環境在女性與性別議題的發展,以筆者過去完成的科技部(現稱國科會)計劃成果為基礎,包含「從數位女性主義觀點探討自2000年以來臺灣科技藝術中的性別議題」(2016-2017)與「科技藝術中的性別意識及其策展研究」(2017-2019)。本書更集結筆者過去多年策劃的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展覽的研究與論述,包含:《無窮的瞬間:當代女性藝術展》(2021,成大藝坊)、《女藝。匯:女性主體與藝術創作展》(2019,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與《女潮:女性主體與藝術創作展》(2018-2019,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等。本書是集結過去二十年筆者在臺灣當代女性藝術領域的研究而完成的一本關於臺灣女性藝術研究的學術專書,期待以自身所學與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能對臺灣藝術史的建構提出一些貢獻。
2002年陸蓉之出版了《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史1945-2002》,是筆者當時尚在學生時期重要的研讀資料,也奠定了筆者對於臺灣當代女性藝術的研究基礎。因此本書便以延續陸蓉之在此領域的研究,以2003年為藝術家作品取樣與研究的起始年份,到研究資料收集與書寫的截止年代2023年,剛好滿20年,正是一個不同的新世代。過去20年在國內與國際進行展演的臺灣女性藝術家,她們的成長背景與藝術養成,與過去1990年代崛起的臺灣女性藝術家非常不同,是一個藝術創作涉及更複雜的全球與在地議題的世代,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世代與文化。
(西方)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從1960年代末期開始至今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不論中西方的女性藝術家在創作的主題及媒材上都非常多元,且已經超越過去只單一針對性別的議題,女性藝術家所關注的面向,包含生活各層面:居住自然環境、飲食文化、政治話題、種族與認同、文化與差異、母親與家庭等等。另外,拜全球交通便利及網際網路迅速流通所賜,西方與東方女性藝術家的交流較以往更頻繁,這也同時促使臺灣女性藝術創作更趨多元性及複雜度。因此,本書在章節安排上以「議題」為作品選樣與分類的標準,而非依照藝術家的世代或是作品創作的年代為線性時間軸的書寫方式。另外,同一位藝術家的創作在不同時期所關注的主題不同,且同一件作品常常涉及多重議題,因此一些藝術家的作品章節分類並非絕對,而是具變動性的。
任何一個長期的計劃仰賴許多人的幫忙才得以完成,因此在書寫這一本書的過程,筆者收到許多學術界與藝術界許多前輩與朋友的鼓勵與協助,在筆者書寫的關鍵時刻,許多藝術家令人驚豔的作品引發筆者不同的想法,並且加深筆者視完成書寫這一本書為一種使命。筆者非常感謝書中所納入的135位藝術家同意授權我使用其作品圖檔,以及高雄市立美術館、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桃園市立美術館、臺南市美術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財團法人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洪建全基金會、大象藝術空間館、安卓藝術、水色藝術工坊、絕對空間、島人藝術空間與野桐工坊,非常慷慨地提供藝術家作品圖檔供本書出版使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姜麗華教授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林宏璋教授給予本書寶貴的修改建議。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現任理事長王玉齡、創會理事長賴純純,以及所有女藝會的夥伴們給予筆者溫暖的鼓勵與支持。感謝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編輯張毓芬,不斷溫馨提醒出版細節;審稿黃銀姝、封面設計楊靜怡與研究生郭凡夢,為這本書的出版與編審投注大量心力。更感謝助理兼美編吳懷珍,陪伴筆者整個書寫到出版過程。
最後,本書獻給一路給予我無盡的愛與支持的父母與家人:Colin、品諭與品甄。
本書以「無窮的瞬間」為題,探討過去二十年(2003-2023)臺灣女性藝術創作在議題與媒材上的多樣性與多重面貌。筆者以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的瞬間,與精神靈光的瞬間乍現,以及藝術家創作當下的每一個身體勞動與聚精會神的瞬間,作為對形而上與物質性,關於生命、精神、藝術性與藝術形塑過程的每一個瞬間,提出一種崇高的敬意。
二十一世紀臺灣女性藝術創作並非是純粹的時間線性發展,「無窮的瞬間」反映當代臺灣女性藝術創作的多元性與異質性。自從全球網際網路從199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過去臺灣藝術家在1987年解嚴之前難以接觸到國外的藝...
目錄
自序
導論
主題一 跨國女性主義與批判意識
第一章 歷史敍事、離散美學與社會批判
第二章 被遺忘的女人與族群認同
第三章 身體解構與性別政治
主題二 日常生活與陰性美學
第四章 拆解編織與纖維藝術
第五章 日常生活與女性特質
第六章 地方敍事與藝術觀察
主題三 虛擬與眞實之間的游移
第七章 抽象藝術與精神探索
第八章 後人類與數位女性主義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自序
導論
主題一 跨國女性主義與批判意識
第一章 歷史敍事、離散美學與社會批判
第二章 被遺忘的女人與族群認同
第三章 身體解構與性別政治
主題二 日常生活與陰性美學
第四章 拆解編織與纖維藝術
第五章 日常生活與女性特質
第六章 地方敍事與藝術觀察
主題三 虛擬與眞實之間的游移
第七章 抽象藝術與精神探索
第八章 後人類與數位女性主義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96頁開數:20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