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謹獻給那些經歷流離的外省第一代,以及那些勇敢跨越差異與外省第一代男性形成結合,有相互扶持也有怨懟的台灣女性們。
從異性戀婚家的視角,本書呈現早期外省人的親密關係與認同經驗。文章內容讓我們看到離散與流寓者對繁衍的嚮往,多元與「適應性」的家庭實作,以及在不同的條件下營造出來的家園樣貌。影響的條件包括了早期的軍國制度,政治意識形態,性別與族群,父權與階級關係等交織形成的體制。本書將協助大家閱讀外省人來台「通婚」、「成家」、「不得成家」與「想家」的艱難與希望,突顯外省女性、台灣本地女性及中國婚姻移民女性,在各種壓力與法律規範之下所展現的生存策略與能動性,以及外省子女對於通婚父母親的觀看與反思。
作者簡介:
【關於編者】
沈秀華,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研究領域包括性別、親密關係、遷移、與邊境關係,中國與台灣為主要田野地點。以生產知識累積對社會現象的了解,相信也參與公民倡議的重要性,《查某人的二二八》為代表作之一。
推薦序
總編序 為「外省人」研究與台灣
◎張茂桂
為促進族群間的溝通與理解,「外省台灣人協會」(成立於2005 年)曾在「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的贊助下,發行三本和外省人研究有關的書籍,分別是《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2010,張茂桂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2010,李廣均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2011,張翰璧主編)。當時該協會以及編者群,特別邀請超過數十位的作者,請他們將自己學術研究的發現,改寫為普及大眾的文章,依主題集結成冊。當時的規劃者認為,社會上討論外省族群的文章雖然很多,但有時候有太多政黨立場,不乏特定統獨觀點,反而容易引起對立與誤解,故希望從學術探究出發,從不同的主體位置、視角,去描繪這個其實相當複雜而多元的群體,既建構圖像類型也解構偏見,目的還是要促進台灣社會的進步,拉近不同群體與個人間的心理距離。
除了上面三本書之外,當時規劃者心中還有兩個主題,一個涉及戰爭體制對於外省人的婚姻、家庭(人口與親密關係)的影響,而另外一個是關於外省人來台後的職業、階層流動與次群體分化問題。這五個主題,相互關連,彼此蘊含,構成了理解外省人,特別是第一代與第二代的生命歷程的重要維度。不過最後兩個主題的出版作業,並未能如預期完成,成為當時眾多參與者的遺憾。
2021 年 9 月的某天,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黃文彥總監來訪,討論新北投「中心新村」眷村的文資保存規劃,並表達了對於完成本叢書出版的期望,2又點燃了這個原來出版計畫再生的火種。其後編者們向「榮民榮眷基金會」(李文忠董事長)請益,並得到同意贊助其中的支持。這裡也特別要指出,「榮民榮眷基金會」和其他政府出資基金會不同,除有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捐助之外,它有很大一部份是榮民生前捐贈與過世後的遺贈,也因為這個特色,榮民前輩們「傳承」至後世責任的意義, 無形中又加重在我們的身上了。這裡要特別感謝上面兩個基金會,在出版「卡關」時對於復甦本出版計畫的有形、無形鼓勵, 帶動了再次的行動。
在原來的編者沈秀華教授、楊聰榮教授的參與下,各自邀請了新作者與徵詢原作者修訂,最後得到允晨文化的允諾,終於讓這兩本書的原稿,加上新稿,能重新得到出版問世的機會。從規劃至今,時隔十餘年,社會其實已經有很大改變。隨年長世代的凋零,「台灣人認同」更為普遍,且認同的多重性更為社會接受,至今在統計上願意自稱自己是「外省人」(單一指稱)的已經越來越少(有調查顯示,估計怕只有 5%左右)。而台灣「外省人」與「台灣人」的「族群問題」,也不像 1990 年∼2010 年間那麼直接而尖銳,但恐怕也不能說都已經消失。那麼重新整理這個「老」話題,談「促進溝通理解」,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一,方式與話術也許改變,但社會分類政治、記憶戰爭, 仍是進行式。不論是選舉競爭、公投,或者是層出的罷免行動, 從軍公教年薪改革到「轉型正義」,從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辯論到如何紀念「黃埔」精神,從如何面對中國大陸的武統威脅、和統壓力,一直到有關我國憲法的意涵,都可能觸及到和之前同樣的刻板分類與不信任。同時,和之前以國家為範圍的思考特別不一樣的,是來自境外的、區域的、國際的(特別是所謂大國的)角力的影響;例如,香港抗中問題、南海問題、俄烏戰爭問題等, 而產業鏈的分散、脫鉤、禁運與制裁,大國角力與台海第四次危機更是讓台灣直接捲入,都比以前更讓人們感受深刻。
而我們在十多年前提出的這個「溝通理解」的工作,雖從來都不自認為是直接的解方,但相信一定能讓我們瞭解到台灣的歷史與當前的生存與爭議,可以有更長久的時間深度,更多人性與制度交錯的觀察視角;即使考慮晚近國際政治經濟的危機與大勢,恐怕仍然需要瞭解原來即存在於本土社會中若隱即現的矛盾、衝突與競爭的群體脈絡。
第二個意義是傳承與覺知的意義。本叢書探究的「外省人」,從世代身分來說,大部份是來台的第一代與 1949-1975 年間出生的第二代(佔大部份),而台灣的戶籍登記從 1992 年已經取消省籍,所以,這套書裡面所講的、所分析的人物、事件與議題,對於更年輕的後千禧年世代,相對是陌生的。然如同在十多年前,前三本書出版時,當時外省人內部也有世代、性別、階層與職業之間的斷層問題,或被自身社會化經驗所框架,其實也不一定理解這個「外省人」稱謂意涵的複雜性,甚至也有認定「與我無關」的心理。現在經歷了這些時間與變化,本書的出版,當然希望對於外省人的來時路,經歷過的人生,以及為何現在是這樣的緣由,可以有更多知性以及感性的認識;而記憶與傳承,對越來越不易識別的外省人後裔,或者更普遍的台灣社會大眾來說,這也是本書想要達到的文化與政治貢獻,至少可以成為以後人(大眾)要瞭解當時「大出逃」來台一群人的文本。
第三個意義是可以給以後的外省人研究提供素材,為外省人研究做一點貢獻。坦白說,直至今日,社會上對於「外省人」的成見或迷思仍存在,不但「非外省人」的主流論述圈不容易瞭解這些問題,就算「外省人」自己,有時候也很線性而狹窄。整體而言,隨光陰過往,我們社會其實需要有更具備研究基礎的來台「外省人」與其後裔的相關認識,例如有更多的歷史時間性、城鄉與省分的空間性,也有人性深度的詮釋觀點。晚近讓人鼓舞的是,包括史學者林桶法的《1949 大撤退》,龍應台的暢銷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還有能跨族群界限並引起多方討論,關於外省人創傷、記憶與認同的楊孟軒《逃離中國》,也包括了林孝庭的《意外的國度》等等。作者們用不一樣的風格筆觸,不一樣的手法,敘述了那個時代的混亂而複雜的場景與群體的生命經驗。至於個人回憶文體那就更多了,有老將軍的戎馬生涯,有老兵自己印的自述,政壇老將及流亡學生的傳記、日記等等;而文學界也有例如張拓蕪的《代馬輸卒》系列,瘂弦口述的《瘂弦回憶錄》,還有受到很多文學界人士所推崇的齊邦媛的《巨流河》等。上述經歷者的回憶、自述,其文字常是平實的,生活是日常的,但卻足以讓人感受到他們所處的時代,讓人驚心的經歷場景,以及內心的創傷與認同。
不過除此之外,加上一些以眷村保存為主題的文資研究,其他由下而上的探究,又能以普及方式出版的文字,似乎還是有些停滯。這導致一些重要的概念,像「外省人」是移民?難民?記憶共同體?還是台灣多元文化下的「族群」?這些名詞意涵都有不同,連帶也有不同的價值評論與研究行動以及自我定位。如果沒有充分的素材,供以後進一步的探究,我們其實還是很容易各有偏執,難以對這些提問做出解答的。
這兩冊書的內容,不論是「戰爭、家」這個主題,還是「社會階層」與族群營生圖像這主題,再加上之前出版的三冊,都可能觸動一些敏感神經而常被避諱的話題。這裡除繼續一本初衷, 希望能打破「外省人」群體刻板印象,反對將政黨口號予以盲目的道德化與純淨化,希望更幫助大家認識到 1947-1949 年的中國的內戰,1950 年代的冷戰與白恐統治,如何持續因為國家、權力體制、國際體系而繼續影響到我們現在不同世代的個人,又如何讓我們更能從情感、親密領域,一直到職業、階層與不平等分化等的各種素材,進行更深刻的認識。
最後要再次感謝所有關心這個計畫的贊助者、支持者,以及曾經參與過這個出版計畫的不同時期伙伴、作者、編者,當時如果沒有大家,就沒有這個起心動念,也沒有這個有意義的計畫。而蕭安凱博士對於這兩冊全部文稿的重整與潤飾,因為他的前後連貫、持續辛勞,使我們終於得以順利完成出版任務,這是要特別感謝的地方。
總編序 為「外省人」研究與台灣
◎張茂桂
為促進族群間的溝通與理解,「外省台灣人協會」(成立於2005 年)曾在「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的贊助下,發行三本和外省人研究有關的書籍,分別是《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2010,張茂桂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2010,李廣均主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2011,張翰璧主編)。當時該協會以及編者群,特別邀請超過數十位的作者,請他們將自己學術研究的發現,改寫為普及大眾的文章,依主題集結成冊。當時的規劃者認為,社會上討論外省族群的文章雖然很多,但有時候有太...
作者序
主編序
戰爭體制與婚家:關於外省社群「家」的故事 ◎沈秀華
要理解 1949 年前後「逃離中國」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群體,有很多不同的觀察角度,而離開中國的「老家」到台灣成立「新家」的過往經歷,是值得當前再探究的議題。為什麼呢?如同本書作者的描繪,這實在是一個受時代影響很深刻,充滿個人掙扎且呈現生命能動的過程。在這些歧異的經歷中,我們不但看見那些時代大環境的制約力量,有戰爭的,有政治的,也有社會與人口的,也將看見它們如何交織,形成早年外省人社群的情感結構與認同核心,而且還影響到第二代與之後世代,並擴及於台灣整個社會,影響性持續至今。
最上層的制約影響,可說是持續的戰亂與黨政軍的集體「撤退」,以及隨之而來的「動員戡亂」,形成以「反攻大陸」為名的戰爭體制的延續。國家要維持政權,對來台外省人進行控制, 也必須用種種手段進行「安置」。這些「安置」的作法,除了動員其效忠,清除二心,建立一套規訓秩序與社會階層之外,同時得滿足來台者的基本生存與發展所需,例如他們的居住、就業、家庭與後代延續等的基本需求。而要在動員戡亂策略以及資源緊繃的惡劣條件下進行安置,其手段不但有族群、性別、階級的考慮,也有強迫的獎懲辦法。就本書而言,這些由上而下的影響, 在外省低階軍士官的身上,特別明顯。戰爭逼使他們離開中國, 親情失落,而來台後又因為各種限制,影響到他們成家與家族延續的慾望與實踐,然而這樣的問題,並不因為解嚴能返鄉探親而結束,反而因為移動於台灣與中國之間,又有不確定的開展。
除了戰爭體制以外,影響外省人「婚、家」的另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就是社會與人口。社會的是指外省人剛來台灣時,和台灣本土社會有著相當大的隔閡。原因包括彼此在歷史地緣經驗、語言、飲食、職業等的差異,其中涉及日治以及二二八的傷痕,是相互衝突的歷史感情結構關鍵。至於人口面向指的是突然湧入以軍人為主的外省群體。從 1945 年到 1956 年間,來台人數約百萬,其中軍人佔了將近一半,而軍人又以男性佔了絕大多數。據葉高華的推估,當時外省人的性別比是 3.75 比 1.00,比一般理論值高出 2.57 倍(通常說法為 1.05 比 1)。社會隔閡與人口性別比因素,直接影響了外省人的「婚」、「家」實踐策略。例如,來台後通婚的對象,絕大多數都是外省男與台灣本地婦女,不但雙方年齡相差較大,家庭人口數比較少,而且有向下婚(marry down)的現象。而外省男性難以結婚、「多元」成家、終身不婚,或者直到老後又和中國婦女結婚的也大有人在。
至於本書為何用「戰火陰影」為名呢?因為作者們的視角, 並不純然是由上而下、鳥瞰式的,更是水平的,或者由下而上的。作者們從人的生命歷程,從「家」對人的紛爭、牽絆、繁衍、歸屬的所在,展開外省社群的探究與書寫。實際上,對來台的外省世代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國的戰爭,以及持續到台灣的動員戡亂與反攻大陸的戰爭體制。戰爭,是最早導致外省人離鄉的原因,而戰爭體制則是導致他們之後與台灣本地社會隔離,以及無法重返中國家園的結構因素。但同時,外省社群也開展出生存動力,表現在他們對「婚、家」的嚮往與追求,希望在台灣能立身與延續家族傳承。他們的故事既看到大時代的決定性影響,也有個人在情境下的抉擇,有相對「成功」的,有「失敗」受挫, 或放棄的經驗。不但有歉疚與感恩並存的複雜情感,也有受創傷及有慰藉作用的親密關係。
九篇文章中,有以外省單身男性(有些已有妻兒在中國)為主題,描述他們是如何受到種種的國家體制,又如何嘗試穿過社會藩籬與台海隔離,建立起或無法建立起具有私密感情與生育繁衍功能的空間—在台灣的「家」;有以較少受到書寫與研究所關注的外省女性長輩為對象,記錄他們在台灣成家、持家的經驗;有從與外省男性建立婚家關係的本省漢人與原住民女性的視角,了解一些在地台灣女性與外省男人親密組合背後的辛酸與希望;也有從子女或二代視角切入,觀察與記錄第一代外省人對原鄉的離散與愧疚情感,以及對在台灣所建立的婚姻與家庭的期待與困境。透過多元書寫視角,將有助讀者看見來台世代的外省前輩們,他們離散的創傷、在台灣的生存機遇及建立新家園的掙扎與發展、與日後返鄉後的圓夢與再創傷,以及凸顯出與外省社群跨越隔閡而成家的本省女性的經驗。書中的故事既展現個人與社群能動力,但也清楚顯示各種國家、社會、制度力量的作用力。
整體而言,本書的重要意涵之一,是在暗示著外省社群的創傷情感可能一直在成婚、成家與無法「成家」過程及世代間,流轉與持續作用。這個和生存、繁衍、慾望有關的視角,是在有關外省群體的共同記憶與認同的公共論述中,所常遺忘的一塊拼圖。本書呈現來台世代外省遷移者對於失去的「家」的沒齒難忘,以及對於當下的「家」,「成家」的迫切問題,包括了家中二代對此的觀察記錄,也設法從不同性別的角度來觀看「婚、家」策略,企圖將「外省研究」和「性別研究」、「家庭研究」形成連結與討論。我們可分成下面幾個主題加以介紹本書蒐集的文章:
少小離家與戰亂流離
「我離家的時候,家裡頭的一切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很清楚呢,從村子到家裡的路,那裡住了什麼人,叫些什麼名字,那個家裡門口的大樹,牆上的磚啊門啊長得什麼樣,我也都記得清清楚楚。」(孫立梅一文)
「…我現在做夢老是夢到回家,找不到回家的路,或是交通工具,發生狀況,或者是搞錯了位置,或者是時間上趕不及了,喔,經常做這種的夢!」(張永安一文)
作者記錄第一代外省人前輩對家鄉、至親與「家」的「記憶」, 在他們離開家鄉數十年後,對很多情景仍歷歷如昨地回憶著、焦慮於無法回家的重複夢境,那種無法控制地長期思親思鄉之苦的煎熬,是很多人的共同經歷。
「我記得啊,35 年 7 月 13 日就離家了,在路上被捉起來的!」或「36 年出來,正月 16 日,剛過完元宵,15 歲。砲兵學校帶我們流亡學生到台灣來⋯⋯哪裡想到,離開家就再不能回去。」張永安記錄一些受訪者被迫從軍與流亡,清晰地記得當年離家的日期與情境,勾畫出了戰亂離家對外省第一代深刻的意義。而在中國戰亂中,許多外省人來到台灣前已在中國多地輾轉遷移流亡多時,如本書中鄭美里以外省女性書寫為分析對象的一文中提到,一位作者陳嘉德從孩童流亡到大學,從河南、四川、上海,一路「渡過小溪大河,爬過高山」、「行行重行行」,最後搭機來到台灣新竹。
雖是共享創傷,但外省社群內部不管是階級、性別或省分地區,本非同質,他們流亡與來台的途徑與經驗也有異質性。外省
男性的逃難與再安置,傾向以個人在公領域參與者或家族的主體身分來依附於軍隊(包括被迫從軍)、工作單位或優勢家族等組織與資源而運作,而外省女性的流亡往往只得以家屬身分依附於父兄或丈夫才得以成行與安置,並且在戰亂中女性流亡者會有遭遇性暴力以及生養小孩過程欠缺妥善照護資源等問題。其實以男性為主體的外省社群來台,以及之後記憶與認同的形式與過程, 都與性別息息相關,也在這本書中的故事與分析隨處可見。面對動輒就是生死之間的戰亂,人們往往顯得很無力,但個體也非完全沒有能動性,書中資料顯示有些男女利用戰亂流亡以逃離家族的控制與壓力,如有些外省女性利用戰亂的出走掙脫原來家裡婚姻的安排等。
1980 年後期透過返鄉運動,許多外省人終於等到回「家」探親的機會,但記憶中的家鄉大都人事已非,許多被迫面對在中國的親人歷經如文化大革命等生死折磨的經驗後,對留在中國的父母、甚至倖存妻孩者,有很多的自責與歉疚。男性作為父權家族傳宗接代的主體,因為無法履行照顧、保護家人與維護宗族等責任,失職於作為家庭、家族主體的男性自我認同,導致返鄉不但無法療癒,反而增加了原來的傷痛。
楊孟軒在《逃離中國》有關外省社群的創傷、記憶與認同研究一書中,所指認外省人來台所經歷的第一個社會創傷,是被趕出中國,而根據本書的故事與分析,離家離鄉是這個逃離中國的核心問題,尤其是在之後發現原以為台灣只是他們「行行重行行」的暫時轉停站,他們將只是台灣的過客,在蔣介石以軍事反攻大陸的口號下,他們很快就能返回中國。然而反攻無力,又在美國政府施壓下,蔣介石在「八二三砲戰」後開始放棄以武力主動進攻、反攻大陸的聲明,讓外省社群經歷返鄉希望破滅的第二個創傷時刻,疊疊層層的思親與鄉愁創傷就成為外省社群以家族口傳、口述歷史、媒體報導、小說、詩詞、戲劇、學術研究等形式所傳承的社群記憶核心。
主編序
戰爭體制與婚家:關於外省社群「家」的故事 ◎沈秀華
要理解 1949 年前後「逃離中國」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群體,有很多不同的觀察角度,而離開中國的「老家」到台灣成立「新家」的過往經歷,是值得當前再探究的議題。為什麼呢?如同本書作者的描繪,這實在是一個受時代影響很深刻,充滿個人掙扎且呈現生命能動的過程。在這些歧異的經歷中,我們不但看見那些時代大環境的制約力量,有戰爭的,有政治的,也有社會與人口的,也將看見它們如何交織,形成早年外省人社群的情感結構與認同核心,而且還影響到第二代與之後世代,並擴及於...
目錄
總編序 為「外省人」研究與台灣 張茂桂
主編序 戰爭體制與婚家:關於外省社群「家」的故事 沈秀華
流離中的父權婚家體制與認同
夜來幽夢忽還鄉—第一代外省男性的「家」 張永安
家、記憶與認同:外省第一代的身分與國家認同 孫立梅
戰爭體制下的「婚」與「家」
眷村的「家」 施麗雯
單身榮民的非家之「家」:我在花蓮榮家的田野故事 廖如芬
國家安全與基本人權之爭:老榮民與大陸配偶 鍾建國
外省社群中的女性故事
被隔離的她者:第一代眷村婦女的性、戰爭與流亡記憶 周思諾
外省/女性的流離記憶與生命書寫—以《遇合》一書為例的文本分析 鄭美里
嫁「入」外省家庭的原住民女性 賴錦慧
外省第二代女兒對家的經驗與記憶:芋仔與番薯的婚姻及母女關係 張芫榕
總編序 為「外省人」研究與台灣 張茂桂
主編序 戰爭體制與婚家:關於外省社群「家」的故事 沈秀華
流離中的父權婚家體制與認同
夜來幽夢忽還鄉—第一代外省男性的「家」 張永安
家、記憶與認同:外省第一代的身分與國家認同 孫立梅
戰爭體制下的「婚」與「家」
眷村的「家」 施麗雯
單身榮民的非家之「家」:我在花蓮榮家的田野故事 廖如芬
國家安全與基本人權之爭:老榮民與大陸配偶 鍾建國
外省社群中的女性故事
被隔離的她者:第一代眷村婦女的性、戰爭與流亡記憶 周思諾
外省/女性的流離記憶與生...
商品資料
出版社:允晨文化出版日期:2024-02-17ISBN/ISSN:978626981052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0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