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法中最重要的氣脈修法-中脈開啟秘法!
▌完整集結呼吸方面的修法偈頌、口訣及心要內義,幫助學人迅速開啟中脈、成證佛身,不可思議的密意方便。
中脈並非人類生理上的氣脈,而是斬斷無明,現證空性、無常後才能顯現之智慧脈。因此修學開啟中脈的方法,正是令學人迅速去除身心氣脈障礙、現觀空性、悟入實相的直捷方法,可謂是「借假修真」的甚深方便。
本書將佛教密法中最深秘的中脈修持法,總攝為偈頌法本與修持法要,並詳細解說中脈內義,更進一步討論「佛身」、「中脈」與「呼吸」這三者的關連,闡明如何從心的理趣,開展出佛身境界的過程。顯教的修行者,可由此書對佛身的建構建立正確知見,進而將大悲心、般若智轉化為其身心結構,迅速獲得成就;於密法的修行者,不僅內外兼修,亦能去除修證過程中的許多執著,成證佛身。是有心開啟智慧中脈、修鍊氣脈明點、修學本尊觀、佛身觀的人,不可不了解的甚深秘法!
作者簡介:
洪啟嵩,為國際知名禪學大師。年幼深感生死無常,十歲起參學各派禪法,尋求生命昇華超越之道。二十歲開始教授禪定,海內外從學者無數。
其一生修持、講學、著述不輟,足跡遍佈全球。除應邀於台灣政府機關及大學、企業講學,並應邀至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俄亥俄大學,中國北京、人民、清華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演講。並於印度菩提伽耶、美國佛教會、麻州佛教會、大同雲岡石窟、廣東南華寺、嵩山少林寺等地,講學及主持禪七。創辦南玥覺性藝術文化基金會、印度菩提伽耶全佛公益信託,現任中國佛教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大學講座教授、台灣不丹文化經濟協會榮譽會長。
畢生致力以禪推展人類普遍之覺性運動,開啟覺性地球,2009與2010年分別獲舊金山市政府、不丹王國頒發榮譽狀,2018年完成「世紀大佛」巨畫,獲金氏世界記錄認證「世界最大畫作」(168.76公尺X71.62公尺),2020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歷年來在大小乘禪法、顯密教禪法、南傳北傳禪法、教下與宗門禪法、漢藏佛學禪法等均有深入與系統講授。著有《禪觀秘要》、《通明禪禪觀》等〈禪觀寶海系列〉,《密法總持》、《現觀中脈實相成就》等〈密乘寶海系列〉,《楊枝淨水》等〈觀音傳十萬史詩系列〉、《開悟之前》、《白話華嚴經》等,著述主編書籍近三百部。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現觀中脈實相
這首偈頌是我在西元二○○一年寫的。偈頌的落款寫著「佛曆二五四五年,庚辰年十二月諸佛歡喜之日」,後面附註:
「以圓頓密意心血,法界摩尼流明,金剛空鍊妙光,寫於法爾虛空中;是諸佛血脈,見者自取,得證無上菩提,法界有情,咸證佛果。」
這是我在當天早晨一醒過來,忽然間想寫東西,就順手拿起在床邊的紙和筆,直接寫下來了。
很多人看我寫了許多偈頌法本,都會好奇的問:「老師,您寫這些偈頌法本是不是先打好草稿?」基本上我寫東西都不打草稿的,跟講話一樣,東西只是借我手的因緣而寫下,但我不認為是我寫的,當然也不會是別人寫的,只是借我手的因緣直接寫的。
為什麼說我不認為是我寫的呢?由於不透過我的分別心,所以不算「我」寫的,但既然不是「我」寫的,當然也不會是「他」寫的。那麼這篇怎麼寫下來的呢?就是這樣直接寫下來的,寫完就完成了。寫完之後感到很歡喜,所以篇末所附註的這段文字是很歡喜所寫的,這篇可說是我闡明中脈修法究竟利益的代表作。
此外,就中脈修法的心要來看,這篇也是十分值得一讀的。當然,有許多偉大的成就者對中脈的修法也有很深入的著述,但是當大家看完許多有關中脈的著作之後,再回過頭來看這篇〈甚深中脈義〉,還是會有另一層感受。
對於密法的整個修證過程而言,「中脈」跟「成佛」有著絕對性的關聯,所以對中脈正確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如果對中脈沒有正確的理解,那麼在密法的修證上將會是迂迴的。
現觀中脈即開悟
〈甚深中脈義─現觀中脈實相成就〉,何謂「現觀」?現觀是屬於比較唯識性的名詞,本身含有比較特別的意思,但我現在直接說明「現觀」的意義。所謂「現觀」,即是開悟之意,即現觀法界實相,得證般若,一個是講自心的智明,一個是講現觀法界的真實,而其實二者乃是一樣的,是同一件事。
灌頂的真義
密教行人經常到處受灌頂,到底什麼是「灌頂」呢?灌頂的起源,乃是古代印度的一種習俗,國王在認可王子將來要繼承王位,統領國土時,就會取四大海的海水為王子舉行灌頂的儀式,這是一種認可儀式。
而法王要為法王子灌頂,就是認可受灌者是法王子。而要成為法王子,並不是像世間的王子,頭上戴上皇冠就可以了,必須是「法王在心」,也就是你的心就是法王,所以灌頂是認可你是金剛薩埵,是如來給你金剛薩埵灌頂,你就是金剛薩埵。
灌頂乃是佛或法王要授與法王子的力量,所以灌頂並不只是外在的儀式,其究竟深義乃是「以心傳心」,所以,真正的灌頂是開悟的意思,但現在的灌頂,大多僅是「結緣灌頂」,已經成為開許行者修持某種法門的意思。
其實,真正的法王子的灌頂,是認可你已經成具了這個法,那當然是開悟了。這樣解說灌頂的真義,希望能對密教行人有所幫助,能了解什麼是真正的灌頂。
現觀即現空
「現觀中脈」,到底是誰能現觀中脈?誰有中脈?
中脈乃是開悟者所有,開悟的人才有中脈!因此,「現觀中脈」即是「開悟」的意思,開悟才能見到中脈。
在禪宗則是行者破黃龍三關的「初關」,曹洞宗五位君臣頌的「正中偏」,小乘行者得「初果」,緣覺乘者證「緣覺位」,大手印行者得「專一瑜伽」、見明體。這些證果之人都具有中脈,也因此,中脈又叫「空脈」,也就是無執之脈,無所得之脈,在《金剛經》中,則是無住生心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得見中脈。
我用這種方式說明中脈,可以讓大家很清楚的認識中脈,匯通各宗證悟的境界,因為一切都是佛法,我之所以先以綜攝的方式講授,是因為我擔心大家會被儀軌所縛綁,認為一定要照儀軌、法本這樣修才可以,沒有修這個儀軌就沒有中脈。
各位,「儀軌」是什麼?儀軌是一種幫助我們體悟實相的輔助工具。舉例說明:什麼是空?空是實相!實相者,事實就是這樣,名為實相,既然事實是這樣的話,那還須臆想分別嗎?無分別就可以得到實相;也就是事實是實相,即是空。
但是一般人能知道空,能看到實相嗎?不能,而成就者則能看到空、看到實相。然而成就者看到空,是必須要起一念心去分別觀空呢?還是他當下就現空?當然是當下現空,所以這叫現觀!所以成就者是現觀現空。
既然成就者是現觀現空,但一般未開悟者不能現觀時怎麼辦?那就只好分別作觀,也就是藉由觀想修觀而「觀空」。觀空是因為不知道什麼叫作空才起意作觀,而空是抓不住的。
什麼是「空」?空是不真,不真即空,不真者,一切不可得,無所得,一切不可得即是空,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常不斷,是名為空。
空者,「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一切是現空,一切法是緣起,緣起故不真,因緣所生故說不真,但一般人執著因執著緣,執著常執著斷,乃至執著一切法,所以落入有相。
「八不中道」即是在說明因緣法,「不生不滅」乃是佛法的根本,亦即一切無生,無生故無滅。以不生不滅故,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也就是《心經》所說:「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有一切無量的名字,都是在顯現實相中道,而若一個人證得無所得、空的實相,即稱為證得「無生法忍」。「忍」是安住義,亦即安住於無生而不動,「無生」是實相,所以「無生法忍」即安住於實相而不動。
成就者安住於一切現空,亦即「智如如、境如如」,「智」是般若,現觀外境是空不可得,因此成就者不必「觀空」,而是「現空」,所以名「現觀」,但若未成就者則是「觀空」。
如果無法觀空,則透過《心經》解析空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來體解空。色空本一如,「色即是空」是小乘行者的體證,小乘行者依之而入涅槃,「空即是色」是大乘菩薩從空性中出生如幻三昧,大悲遍一切眾生。一般人未悟空者,則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修起,這四句偈其實是一種禪觀,是實修的指導,大家不要把它當單純的義理來解釋。
因此,「觀空」乃是未悟空時,對空的一種假想修習的方便,如果無法觀空,那就先唸「觀空咒」,這是不得已的方便,而不是說,觀空時非得先唸「觀空咒」不可,這是未能現觀現空時的替代方便,是用次第修習的方式趣入實相。
但實相就是實相,所以能現觀實相,現觀空性時,心即般若;心是般若時,即無所執著。心是空的,脈、身、境等亦無所執著,脈是空,空是脈,空是緣起法,脈為緣生法,心與脈在一起,心是般若,是空的,脈是境,境也是空的;初始修習中脈乃是假修,就好像身體沾滿塵垢時,先洗個澡,假修中脈也是如此,先去除將來中脈開發時的障礙。
脈與境
為何說「脈」是「境」呢?修持中脈的人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發覺中脈會變大,擴大到整個法界,所以說「脈」是「境」,脈就是法界,這是口訣,你們聽懂了,就是你們的了,口訣也就這樣傳出去了。
中脈是大而彌諸六合,小而退藏於密,大家不要把中脈限制住了,否則有一天你們修出中脈了,會很疑惑的說:中脈怎麼這麼巨大呢,或者說怎麼小的看不見?其實巨大或微小的中脈,在原來的修習上都是有的,就是中脈的廣觀跟斂觀,但一般平常的修習上僅作平常的觀想。
所以,脈是緣起法,是心、境相依的,於一切境不執著,中脈就會現起,脈會隨因緣顯現。為什麼說十方諸佛皆住於你的中脈裡面?因為你會在中脈裡面見到十方諸佛,從這中脈即可通到《華嚴經》的海印三昧。
中脈的根本義
「脈中也,不偏不倚,法界正中。」宇宙乃是依因緣而存在,其中有形有色,形有大小,色有青、黃、赤、白等等。
何謂形有大小?如何是大?如何是小?《金剛經》裏有很善巧的教導,《金剛經》中說:「所謂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又「若見一切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其實這兩偈都是關於成證如來身相的修證教導。《金剛經》讀得通達的人,中脈一定修得好。修密法的人如果能懂這兩首偈,特別能現觀中脈,如果不懂《金剛經》,建議要好好研讀。
什麼是「大」?「大而彌諸六合」的六合夠大吧!六合不夠大的人,覺得無限大才大,但,無限大有形狀嗎?有方圓嗎?無限大的中間在哪裡?是隨處都是!也是隨處都不是!然而無限小的中間又在那裡?隨處都是。所以,《金剛經》裏的「大」是什麼?請好好思維。
「脈中也」,「中」是一切建構恰恰然然的安立之處。我們再用另外一個方向來解說「中」。永嘉玄覺禪師有一首奢摩他頌:「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乍聽起來似乎跟「中」字八竿子打不到,但其實恰好正中「中」心。
所以「中」是當下義,而不是一種固定位置,是無心的「中」!
我講密宗時聽起來很像禪宗,而講禪宗時,聽起來又像是密宗,其實這兩者本來就是一如的。
時間、空間有沒有「中」呢?無量的「中」是什麼?一般人講到「中」,就想到時間、空間的「中」,想到有一個固定點,卻不知時間、空間的「中」即是當下,是恰恰現成。
一般人都是把自家的事往外推,殊不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講的恰恰正是自己的事,不是他人之事。每一部佛經都是在講我們自家的事,但我們總是把自家的事推給別人,推給佛陀。
佛陀無心可用,所以他「開、示、悟、入」眾生,話講完了,又全部推翻,說自己未曾說過一字。這是什麼意思呢?這代表一切是我們自家的事,我們自心有煩惱,有許多的問題,要自己解決。如何解決?「中」!所以「脈中也」,時間取當下,空間取當體,大中至正,何謂「至正」?無所執著才能至正,一切無所得即是至正,亦名「至空」─一切不可得。
般若即是至中,般若無色無味,無形無相。
無生即是中,無滅即是中,不生不滅,不落於一切言詮。
緣起是中,因緣顯現是中,現觀實相就是中。
所以「脈中也」的「中」是心不落於分別,不落於固定立場,猶如水銀瀉地,粒粒成圓。有人讚美孔子為「聖之時者也」,佛陀更是如此,每一個當下,都是現成。《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中說:「若起不起,不起即是性起」,一切分別心不生起,不生起之時,即是寶王如來性起,如來性起中,一個是「如」,一個是「來」,如來是: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如中行來,如中行去。這就是「中」。
「不偏不倚」是沒有分別心,現觀法界而不執著,立場是無所得,是無分別,是般若,如此才能不偏不倚,顯現法界是一切恰恰現成,整個法界現成即是毘盧遮那佛。……
第一章 現觀中脈實相
這首偈頌是我在西元二○○一年寫的。偈頌的落款寫著「佛曆二五四五年,庚辰年十二月諸佛歡喜之日」,後面附註:
「以圓頓密意心血,法界摩尼流明,金剛空鍊妙光,寫於法爾虛空中;是諸佛血脈,見者自取,得證無上菩提,法界有情,咸證佛果。」
這是我在當天早晨一醒過來,忽然間想寫東西,就順手拿起在床邊的紙和筆,直接寫下來了。
很多人看我寫了許多偈頌法本,都會好奇的問:「老師,您寫這些偈頌法本是不是先打好草稿?」基本上我寫東西都不打草稿的,跟講話一樣,東西只是借我手的因緣而寫下,但我不認為是...
作者序
序
密法從現觀法界眾相的真實示現,迴證如來的究竟體性,其次第是內外一如的。其以空的實相為根本,以大定、大智、大悲,來圓法界體性妙智,廣度眾生。
所以,密法中的氣脈修證,也必然是以智慧與大悲為中心所開展出來的。沒有無常、現空的體悟,所修持的氣脈,還是世間的修證而已,縱然有了神奇驗證,也只是世間的成就,無法解脫。
密法中脈的開發,也必須安住於此種見地。因為中脈並不是人類生理上的氣脈,而是斬斷無明,體悟無常、現證空性之後,所產生的智慧脈,其中所流注的則是智慧氣。
中脈並非世間的有為脈,而是出世間的無為脈,惟有悟入實相,體證空性,才能顯現,因此,中脈即空脈也。而修學開啟中脈的方法,也正是令我們迅速去除身心氣脈障礙,現觀空性、悟入實相的方法,可說是「借假修真」的甚深方便。
本書中所講授的數篇中脈修持法要,是我平時隨手寫下,關於中脈修持的偈頌口訣,許多同修讀了之後,有很深的受用,因此請我將其中的口訣、修法,再加以詳細解說,因而有此書出版的因緣。
祈願有緣的朋友,能依此體證中脈的真實意境,迅疾成就金剛持位,圓證佛果!
前言
本書所講授的內容,主要是以《息》一書為主。這本書完整的結集了我所造的關於呼吸方面的修法偈頌,其中有很多深秘的口訣和修法,本書的講授內容就是教導大家如何運用這些方法。
在密法中,中脈跟佛身有完全緊密的相關性。就顯教而言,佛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顯現,則是建構於大悲心及般若智慧的理趣上。
到底哪一種說法才對呢?我個人認為,其實顯教和密教之間並沒有截然的分野,顯、密佛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建構,都跟中脈有關。從中脈可以開展出佛身的生理學,也就是佛陀的報身建構的過程。
我們來看看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圓滿報身,是如何從大悲心、般若智,轉化成為其身心結構,進而顯現為外在的圓滿莊嚴相好。在我所造的這篇〈甚深中脈義〉中,也就是闡明如何從心的理趣,開展出佛身境界的過程。
〈甚深中脈義〉的內容主要是講授佛身與中脈呼吸的關係,並進一步將「佛身」、「中脈」與「呼吸」這三者之間的關連解說得更清楚。
對於顯教的修行者而言,可以通過這篇偈頌,對於佛身的建構有正確的認知,進而迅速獲得成就。此外,對於密法的修行者而言,也可以通過這篇〈甚深中脈義〉的闡釋,而去除密法修證過程中的許多執著。
這篇〈甚深中脈義〉,還有另外一種用法,就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讀誦,如果有時間,建議大家可以每天讀誦,讀不懂沒關係,先不必管它的意思,即使只是讀過,對身心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對身體健康也有助益。將來,也會以錄音的方式口傳下來,讓眾生得到更多的利益。如果大家也能共襄盛舉來大量倡錄的話,當然能利益更多眾生。
在我的修行過程中,有幾次特別的身心的經驗,與寫此篇〈甚深中脈義〉的緣起有關。
在大學時期,我曾有過一次特別的覺受:忽然覺得整個人空掉了,怎麼空掉呢?就是從皮膚先開始,整個皮膚飛離身體,飛到外太空去,消失掉了,接著下來是肌肉、骨骼、骨髓,以及五臟六腑消失了,到最後乃至整個心識全部都消失,空掉了,一層層的擴大到太空裡,消失了。過了一陣子之後,又從內到外一層層恢復回來。
更早之前,在打禪七的時候,也曾有一次特殊的經驗,即禪宗所謂「劈骷髏頭似的」體驗。
當時我下座禮佛時,忽然間,感覺整個人就變成為真骷髏頭,被利斧劈成兩半,結果第二天,我的禪修就進入另一層境界,在禪宗的典籍裏,也有記載古德「劈骷髏似的」境界。這兩次特別的覺受,讓我更加確立身心的進境,這是我對中脈認識的緣起。
而我所寫的〈甚深中脈義〉則是直接宣講中脈,希望大家能配合拙著《息》與《拙火瑜伽》交互參看。
從自性中漩流而出的法要
〈甚深中脈義〉中的每一段話,都是順著理趣自然寫下的。
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有時連自己也會有一種詫異感,就是它必然的內在邏輯,雖然是隨手寫出來,但第一個,它一定是扣緊自心,從法性中流出;第二個,它內在的邏輯是一環、一環、一環的迴旋性,其內容不是一種從思辨邏輯上出來的東西,但一定有很強力的內在邏輯性。
我在大學時代就寫過很多的詩文,但第一次讓我真正明確感覺到從心而出的偈頌,是在我閉關的時候,見到阿彌陀佛的現起時所流出的。從那時開始,我才了解佛經上的偈頌是怎麼來的。
那次親見阿彌陀佛的緣起,要追溯到我高中的時期。高二時,因為靜坐控制心跳過度而差點死亡,經過那次的死亡經驗之後,我就不怕死了,但我告訴各位,不怕死之後,並不是什麼事都沒有了,不怕死之後,事情還很多,比如會不會怕人誤會自己?會不會擔心面子問題?分別心還在否?
所以,後來我到山上閉關時,雖然已不怕死了,但卻還怕一種東西,就是怕蛇。為什麼?因為牠們冰冰冷冷,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竄出,我閉關時是在一個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深山工寮裡,沒有水電,只能點油燈,飲山泉,自己炊煮,山中無人,大約一個星期才偶有原住民打獵經過。
有一天半夜,我正要起床如廁時,在油燈昏暗的燈光下,偶一抬頭,突然看見老舊工寮橫樑上,垂掛著一條長形蛇蛻。古人說:「見煙即知有火」,見到蛇蛻即知有蛇,山裡經常有百步蛇出沒,此時夜半四下無人,樑上垂蛇,床前地面一片黑暗,我遲疑著不敢伸腳下床,不知床下或鞋子裏是否藏著蛇。
於是,我就繼續坐禪,並開始參究我怕什麼,我已經不怕死了,為什麼還怕呢?就這樣持續參了三天三夜。
很多人以為不怕死就什麼都不怕了,不是的。有些不怕死的人,你如果罵他一句,他可能會氣得跳起來。很多殺手或恐怖份子,他們也以為自己不怕死,但其實他們是不在乎死,而不是不怕死,因為他們有錯誤的觀念,以為死後可以到更好的世界去。
各位,修行人不畏生死,但不是不在乎生死,不在乎生死的人,是不在乎別人的生死,但修行人不畏生死卻是超越生死,並且在乎別人的生死。
在山上閉關時,由於對蛇的恐懼,讓自己在三天三夜當中不斷地參究:「怕的到底是什麼?」我持續不斷的觀察、破除,破除、觀察,到底在怕什麼?最後,忽然間我發現,根本沒什麼好怕的,所有的恐懼都破除了。從此以後,我不怕蛇了,所以後來當我去印度或泰國旅行的時候,碰到弄蛇人展示蛇,我可以自在的把蛇拿起來,環繞在脖子上。當然,那蛇是沒有毒的。如果是毒蛇的話,我還是一樣不會碰,為什麼?因為我對毒蛇不了解。
有些學佛的人可能會認為,只要對佛法有信心,一定會受護法的保護,所以就算你把毒蛇拿在手上,牠也不會咬你,這其實是迷信的想法;確實,有些修行者會降虎,也有些修行人會降蛇,但能降虎的不一定能降蛇,這要看你跟這些動物之間是否有良好的關係存在,不然的話,為什麼號稱神通第一的蓮花色比丘尼,最後會被毒蛇咬死。
學佛修行的人,不能滿腦子不負責任的想法,動輒就想:「我到山上閉關不會餓死的,因為護法會保護我,會幫我送飯,我到印度求法,護法會跟隨保護,就像護持玄奘大師一樣。」其實,去印度求法的修行者,不知有多少人死在途中,像玄奘大師一樣平安回來的人有幾個呢?既然自己決定走這條路,自己就得有死的準備,雖然我們會祈請佛菩薩守護,但不能事情發生時,就怪罵佛菩薩不幫忙,承擔跟幻想的態度兩者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現在心裡面對蛇這件事情不怕,但我還不想死的時候就不會去碰毒蛇,這是我的基本態度。
當時我在山上閉關,因為對蛇的恐懼,參究三天三夜,當我看到怕蛇的事實之後,忽然間整個阿彌陀佛就現起了,遍滿無邊的虛空。就在這一剎那間,我也了解佛經中的偈頌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因為那時候自然而然從心中,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句句如法,奔流出無量讚頌阿彌陀佛的詩偈。
這樣從心中直接流出的法偈,單獨的一句本身就是完整的,二句也是完整的,甚至倒著唸也是可以,就像迴文詩一樣,橫著唸、跳著唸、倒著唸,還是完整的。四句偈可以用來修行,十句偈一樣是修行。我建議大家可以把密勒日巴祖師的歌集再拿起來看一下,你會發現其中也具備了這種迴文偈的特質。
所以,這種從胸臆中泉湧而出的法偈,必然具備二種理趣,第一,是完全從心性中如法而漩出;第二,本身的次第是清楚的,大處是大圓,小處是小圓。像〈甚深中脈義〉偈頌中的頭一偈:「脈中也」,便是一個根本理趣所在,「不偏不倚,法界正中」是解釋「中」義,「恰恰現成」是解釋當下性,「一切圓滿」是講它的當體性。「其性至柔,隨順如來覺性」是中脈的性質,隨順了就如來覺性。「其力至大,如那羅延」是講中脈的力量,像執金剛一樣;「能猛不壞,能斷金剛」,猛、斷也是形容中脈的威力。以上是說明偈頌流出的源起。
序
密法從現觀法界眾相的真實示現,迴證如來的究竟體性,其次第是內外一如的。其以空的實相為根本,以大定、大智、大悲,來圓法界體性妙智,廣度眾生。
所以,密法中的氣脈修證,也必然是以智慧與大悲為中心所開展出來的。沒有無常、現空的體悟,所修持的氣脈,還是世間的修證而已,縱然有了神奇驗證,也只是世間的成就,無法解脫。
密法中脈的開發,也必須安住於此種見地。因為中脈並不是人類生理上的氣脈,而是斬斷無明,體悟無常、現證空性之後,所產生的智慧脈,其中所流注的則是智慧氣。
中脈並非世間的有為脈,而是出世間的無為...
目錄
目 錄
出版緣起
序
前言
第一篇 甚深中脈義
第一章 現觀中脈實相
現觀中脈即開悟
中脈的根本義
中脈修證圓滿的境界
第二章 中脈的特性與樣貌
中脈的特性
諸家不同的氣脈系統
中脈的相貌
悟入空性中脈自顯
安住於中脈法身
第三章 中脈現成圓滿佛身
與諸佛同一鼻孔呼吸
金剛鍊光所成的佛身
身體的放鬆、放下、放空
放鬆輪脈的方法
空與無我的體會
第四章 一切自在現成
圓滿的金剛身
從自身到外境皆是金剛微佛所聚
法界萬有的虛幻性
檢驗中脈修持的方法
第五章 諸佛現成的海印三昧境
遍一切處的法界中脈
一切眾生都是圓滿的佛陀
第二篇 關於中脈呼吸的修法
第一章 中脈呼吸法
利用睡夢開啟中脈
解開心的執著
什麼是中脈呼吸
自性中脈呼吸
什麼是法界呼吸
安住中脈法位
二六時不離中脈呼吸
增長世界光明的中脈呼吸
第二章 納吐淨息甚深訣
欲實反虛,欲有還空
放下分別的心念
真空妙有成就金剛身
第三章 中脈淨息光明語
帝諾巴大師心要傳承
原來中脈呼吸是清淨光明
自然引生的拙火
沒有執著自然通達
大樂的呼吸
第四章 光明呼吸導引
光明呼吸導引修持法
目 錄
出版緣起
序
前言
第一篇 甚深中脈義
第一章 現觀中脈實相
現觀中脈即開悟
中脈的根本義
中脈修證圓滿的境界
第二章 中脈的特性與樣貌
中脈的特性
諸家不同的氣脈系統
中脈的相貌
悟入空性中脈自顯
安住於中脈法身
第三章 中脈現成圓滿佛身
與諸佛同一鼻孔呼吸
金剛鍊光所成的佛身
身體的放鬆、放下、放空
放鬆輪脈的方法
空與無我的體會
第四章 一切自在現成
圓滿的金剛身
從自身到外境皆是金剛微佛所聚
法界萬有的虛幻性
檢驗中脈修持的方法
第五章 諸佛現成的海印三昧境
遍一切處的法界中脈...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15*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