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念頭的加工廠。
你有一條什麼樣的生產線,就會加工出甚麼樣的產品。
◎我們有甚麼樣的心,決定了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佛法認為,心是無常、無我的,這一特徵,決定了我們可以對心進行改造。
◎德行是基礎,身心健康是關鍵,外在條件是輔助。建立在這些基礎上的幸福才完整。
我們的內心每天會自導自演地播放小劇場,但會不斷重複的都是我們最在意的事。因為我們對內心缺乏觀照,所以這種重複往往是被動的,是不自覺地被串習推動。我們看到喜歡的人,不由自主就高興;看到討厭的人,不由自主就起了瞋心。但我們該想一想,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緒?這些情緒是否健康?是否會使心陷入貪著或對立中?如果不加以觀察,這些情緒就會隨串習自動複製,就像電腦自動複製的病毒,最後發展到難以控制的程度。
當我們把念頭當做「我」,就會被念頭所糾纏,使之成為生命的主宰。但我們要知道,念頭終究是虛妄、沒有根。如果我們對念頭保持觀照、保持距離,它就無法影響我們了。濟群法師於本書告訴我們:把向外的目光收回,轉而向內觀照。當我們張開眼睛時,可以看到天地山河,看到目光所及的一切;而當我們有能力打開心眼時,就能像佛陀那樣,對宇宙萬有了了分明。因為心和宇宙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只有認識心性,才能如實了知世界。
佛法就是心法,一切都是立足於心來認識的。隨著科技發展,人類的很多工作正被人工智慧所取代,許多人感到危機重重。其實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生而為人,無法被取代、被超越的是什麼?找到這個寶藏,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能安身立命,自給自足。心,正是那個具足一切的所在。抓住這個根本,我們才不會被外在的世界所轉,真正看清「我是誰」,並由認識心性,而能了知世界真相,解脫生死輪迴,找到生命意義,最終成就佛菩薩那樣悲智圓滿的品質。
作者簡介:
濟群法師
童真入道,出家四十餘載。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斯里蘭卡佛教與巴利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1980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隨後於閩南佛學院、戒幢佛學研究所等地任教。從事教育幾十年來,對如何有效修學,有著深入的觀察、思考和實踐。由此,提出修學五大要素,創建三級課程體系,令無數學人蒙益。
1992年起,面向社會及高校舉辦講座,開中國內地弘法之先,法音流布海內外。同時筆耕不輟,出版「智慧人生、修學引導、以戒為師」等叢書四百多萬字。以純正的佛法知見,剖析社會問題,釐清修學盲點,提出切實的解決之道。
相關著作:《經營企業與經營人生》《造就美好的自己》《我們誤解了自己》《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高僧與哲人的對話》
章節試閱
一、認識心性才能看清「我是誰」
1. 斯芬克斯之謎
西方有個著名典故,叫作「斯芬克斯之謎」。斯芬克斯是人面獅身的怪獸,牠守在古希臘忒拜城外的山頭,向每個過路者提問:什麼東西早上四隻腳,中午兩隻腳,晚上三隻腳?如果路人答不出,就會被怪獸吃掉;如果有人答對,牠就得自殺身亡。在很多人因為不知答案而喪生後,俄狄浦斯王子揭開了謎底──那就是「人」。人嬰兒時趴在地上手足並用,是四隻腳;長大後站立行走,是兩隻腳;老年後撐起拐杖,是三隻腳。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如果生而為人,卻不瞭解人是怎麼回事,將付出慘重代價。
「認識你自己」,也是古希臘阿波羅神廟門楣上鐫刻的神諭。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是每個生命必須面對的終極問題。想一想,如果我們不知道作為人特有的意義,即使創造了再輝煌的物質文明,還是活得不明不白,不知來處、不見歸處。
怎樣才能認識自己?究竟認識什麼?不是我們的身體,不是外在的身份、地位、財富,也不是內在的想法、情緒、觀念,這些都是緣起、無常變化的,不能代表「我」。我們真正要認識的,是人心和人性,這才是生命本質的存在。佛法所說的明心見性,正是抓住了這個根本。
2. 明和無明
每個生命內在都有無明和明兩種力量。所謂無明,即凡夫現有的懵懂狀態。就像身處漆黑的暗夜,什麼都看不清,只能隨著感覺向外抓取。因為看不清「我是誰」,就會產生錯誤設定,把身體、身份、地位當作我,把情緒和想法當作我……進而產生依賴,害怕失去。把身體當作「我」,就害怕我會隨著死亡消失,不知身體只是供自己暫時使用的工具,期限一到就會報廢。把情緒當作「我」,遇到逆境就會陷入焦慮、恐懼、仇恨、憤怒,使情緒成為主宰,不知這是將主權拱手相讓。可以說,人生一切煩惱都來自無明,以及對自我的錯誤認識。
所謂明,即眾生本具的般若智慧。但在凡夫狀態,這個智慧是被遮蔽的,雖有若無。這就需要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從而點亮心燈,照見身心內外的一切,看清其中究竟有些什麼。佛陀在證悟後告訴我們,五蘊身心是緣起的,其中並沒有作為本質的「我」。
「無我」的觀念,是佛法和其他宗教、哲學的最大不同。很多人聽到無我會不解——難道「我」不存在嗎?那現在這個能說能動的是什麼?其實,無我並不是否定我的存在,而是去除對自我的錯誤認定。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認定的,用身體、情緒、想法、身份和地位等材料堆砌的「我」,是不存在的。
《楞嚴經》的「七處徵心」也是讓我們尋找:心到底在哪裡?在身內?在身外?潛在根內?在內外明暗之間?在隨所合處?在根塵之中?在無所著處?很多時候,我們就活在種種念頭中,被念頭支配並佔據整個心靈。難道這些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念頭,也不是「我」嗎?《楞嚴經》中,把這些稱為「前塵影事」,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留下的影像。其中蘊含著過去的生命經驗及相關情緒。我們現在的生命狀態,正是這些經驗、情緒的積累。這種積累由眾緣和合而生,本質上是虛幻的,並非真實的存在,不能把這些顯現當作「我」。
3. 從心找到自己
心念是什麼?當我們陷入情緒時,會覺得它無比強大,難以擺脫。可當我們有能力靜下心來審視,心念將被解構。就像我們曾經有過愛、恨、不捨,也有過逃避,但時過境遷,這些情緒又在哪裡?不僅過去的心念找不到,現在乃至未來的心念同樣找不到,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透過虛妄的心,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當年禪宗二祖慧可依止初祖達摩時說:「我心不安,乞師與安。」達摩的回應是:「將心來,與汝安!」二祖聞言反觀:這種讓自己不安的心到底是什麼?尋找的過程,意味著對妄心的深入觀照。在審視的當下,不安就被解構了。所以二祖發現,竟然「覓心了不可得」。
當瞋恨、恐懼、焦慮等種種情緒生起時,我們通常有兩種反應,一是逃避,無聊了就用娛樂消遣,恐懼了就找靠山依傍,但這些只能暫時轉移無聊和恐懼,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二是放大,起貪心時,找一堆理由感覺自己非要不可;起瞋心時,也找一堆理由感覺自己理直氣壯。於是,就讓開始的一念貪瞋在縱容下變本加厲。
所有情緒的源頭,都來自「我」。感覺「我」無處安放,所以無聊;害怕「我」受到衝擊,所以恐懼;為了證明「我」的存在,所以「我要,我恨」。這個假我製造了種種情緒,好讓自己顯得強大,但終究還是假的。所以解決情緒的重點不在於情緒本身,而是找到真心,找到究竟什麼代表「我」的存在,這才是一招制勝的終極手段。
禪宗的參禪,正是通過深入審視,不斷去除非我的部分,最終水清月現,看到心的本來面目──那才是真正的自己,也是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說,認識心性才能看清「我是誰」。立足於此,我們才能用好這個難得易失的人身,為生命發展做出正向努力。如果看不清真相,不論做什麼,成為什麼,在本質上都是對生命的消耗。
二、認識心性才能了知世界真相
1. 認識能力決定認識
怎麼認識世界?早期的西方哲學重視本體論,想要探尋世界的本體,十六世紀後開始重視認識論。因為哲學家們意識到,我們能認識什麼樣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認識能力,包括感覺、經驗、理性等。可以說,認識的高度、角度、廣度,都會影響人類的所知所見。
怎麼提高認識能力?我們知道,人的感覺其實很遲鈍,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觀性,甚至錯亂性,而經驗更是因人而異。相對來說,理性強調的是客觀,是通過合理的邏輯推導得到結果。佛法認為真理和智慧屬於人間,正是因為人有理性,能通過聞思修探尋人生意義和世界真相,由此導向覺醒。「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就是佛教對理性的高度讚歎。
但理性是雙刃劍,很多時候還受到文化、觀念等因素影響,並非我們以為的那麼客觀。比如東西方哲學對世界有種種不同解讀,但都是理性的結果,所以才會「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再如我們對事物的好惡,也會影響自己的判斷,而且能找到很多理由來證明這個判斷。如果我們接受不良文化,或是非理思惟,就會形成錯誤觀念,帶來一系列問題。人類在創造文明的同時,給地球帶來了種種災難,絕不是動物可以做到的。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人有理性,會想方設法地製造工具、利用資源,這就使得人類的破壞性與日俱增,甚至強大到可以毀滅地球。所以佛教也說「知之一字,眾禍之根」。
西方哲學在重視理性的同時,同樣看到它的局限,開始重視直覺,認為直覺是一種未經知性或理性介入的自發性認知,是直接感知世界的認知方法。我們所說的靈感、第六感,就和直覺有關。事實上,所謂直接感知也是相對的。如果說理性會受到文化、觀念的影響,那麼直覺也會受到經驗、情緒的干擾,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這種直覺來自妄心,所以人們在接收資訊、做出反應的過程中,勢必會或多或少地受到染汙。想擁有純淨的直覺,必須通過修行去妄存真,才能徹底排除干擾。
在認識世界的問題上,佛教首先肯定了感官的作用。就像電腦硬體決定了它能運行什麼軟體,同樣,感官決定了我們能感知什麼樣的世界。六根就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六個視窗,有眼睛,才能看到顏色的世界;有耳朵,才能聽到音聲的世界。其中,眼耳鼻舌身前五根的認識為現量,屬於直覺。當感官出現問題,認識會隨之受限。
此外,佛教也很看重理性,即意識的作用。八正道的正思惟,就是讓我們在正見指導下正確思考。而「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四法行中,「如理作意」正是強調理性的重要性。親近善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聽聞正法,然後要通過思惟,用這種智慧重新思考人生,才能理解、接受、運用,進而法隨法行。忽略理性思考,導致不少學佛者或是盲修瞎練,或是停留在禮佛敬香等表面形式,或是不能把所學法義落實到心行,這樣人生觀和世界觀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因為我們對人生、社會、藝術等種種理性思考,才形成了人類文化。反過來,這些文化又影響著我們的思考。所以佛教強調理性,更強調智慧的文化,健康的理性。這就像給生命安裝軟體,決定了我們的認識能力,也決定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
2. 由止觀成就正遍知
但僅僅理性是不夠的,因為凡夫都是活在妄心系統中,活在意識、潛意識的作用中,活在欲望、情緒、觀念中。活在欲望時,就卡在欲望裡;活在情緒時,就卡在情緒裡。因為被卡,視野自然受限,如坐井觀天,所見所思所想都被禁錮在井內。所謂的區別,不過在於井的大小,再大也是有限的。
如何突破困境,成就佛陀那樣的「正遍知」?關鍵是開發心的潛能,這就離不開禪修。如果說理性可以擴大我們的認知範圍,那麼禪修就是通過止觀訓練,得定發慧,使心不再被任何念頭或執著卡住,徹底擺脫束縛。就像跳出井口之後,才能放眼十方,看見天地萬物。
生命有兩個層面,除了來自經驗、知識的有限層面,還有內心本具的無限層面。在這個層面,心和宇宙是相通的。印度各宗教普遍重視四禪八定,就是看到心的潛能,希望由禪定成就神通,了知一切。
佛教也有五眼六通。五眼,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這些都遠遠超出普通的感官認知。天眼通,能看到遙遠的世界;天耳通,能聽到遙遠的音聲;宿命通,能了知往昔發生的一切。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由甚深禪定開發智慧,證悟諸法實相,同時還成就五眼六通,對於大千世界的一切,乃至微塵,「悉得了知,如觀掌中庵摩羅果」。
當然神通不是佛法修行的重點,禪修的真正作用是由定發慧,開發本自具足的無限智慧。正是有了這樣的「正遍知」,佛陀在兩千多年前就對世界做出了令人驚歎的描述。
3. 宏觀和微觀都來自內觀
佛陀對宇宙萬物的認識,經中有很多記載。如果不是陸續被科學發現所證實,這些內容對今天的人依然像個神話。從宏觀世界來說,哈伯太空望遠鏡出現後,科學家們才發現宇宙中確實有恆河沙那麼多的星球。而在《般若經》《阿彌陀經》等大乘經典中,對十方恆河沙數世界的描述比比皆是。所謂恆河沙,是說明世界之多。因為這種沙又白又細,多得不可勝數。佛陀常在恆河兩岸說法,故以此為喻。如果說莊子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體現了浪漫主義的想像,那麼佛經對世界的描述可以說是超乎想像的。這種無限的視野,只有覺者才能具備。
近年有報導說,科學家發現了直徑約兩百萬光年的星系,距地球十億光年之遙。要知道,陽光照到地球不過八分鐘,那麼兩百萬光年和十億光年是什麼概念?面對如此浩瀚的宇宙,如果不知道生命有無限的層面,僅僅看到眼前有限、短暫的層面,是不是有種要發狂的感覺?因為身處其中的人實在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如果把生命完全投注在這個層面,活得和螻蟻有何區別?
對於微觀世界,佛陀同樣有不同尋常的認識。如「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是讓比丘在飲水時心懷慈悲,誦咒加持,否則就「如食眾生肉」。以前我們可能覺得這種說法未免誇張,將信將疑。現在只要用顯微鏡看一下,就知道水中確實有無數生命。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佛陀異乎尋常的認知力。
而佛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也被最新的科學發現所證實。經典物理學認為,原子是恆常、客觀的存在,有自身的存在規律。但量子力學發現,物質究竟以粒子還是波的方式構成,其實是不確定的,是人的觀察決定它以什麼方式存在。換言之,物質並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而我們在觀察世界時也不是單純的客體,心的參與會影響到物質的呈現。這就印證了佛法所說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科學家的認知是借助儀器得來的,通過望遠鏡看到宏觀世界,通過顯微鏡看到微觀世界,而佛陀的所知所見是來自心,來自大圓鏡智。這種智慧也是每個眾生本來具備的,關鍵是開發這種潛能。否則,以我們有限的認知去認識世界,是無法窮盡的。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對於認識來說,則是「吾知也有涯,而世界無涯」,同樣不能以有涯隨無涯。所以要把向外的目光收回,轉而向內觀照。當我們張開眼睛時,可以看到天地山河,看到目光所及的一切;而當我們有能力打開心眼時,就能像佛陀那樣,對宇宙萬有了了分明,「於一毛孔中悉分別知一切世界,於一切世界中悉分別知一毛孔性」。因為心和宇宙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只有認識心性,才能如實了知世界。
一、認識心性才能看清「我是誰」
1. 斯芬克斯之謎
西方有個著名典故,叫作「斯芬克斯之謎」。斯芬克斯是人面獅身的怪獸,牠守在古希臘忒拜城外的山頭,向每個過路者提問:什麼東西早上四隻腳,中午兩隻腳,晚上三隻腳?如果路人答不出,就會被怪獸吃掉;如果有人答對,牠就得自殺身亡。在很多人因為不知答案而喪生後,俄狄浦斯王子揭開了謎底──那就是「人」。人嬰兒時趴在地上手足並用,是四隻腳;長大後站立行走,是兩隻腳;老年後撐起拐杖,是三隻腳。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如果生而為人,卻不瞭解人是怎麼回事,將付出慘重代價...
目錄
序
心靈創造幸福
一、如何面對逆境
二、幸福要有福
三、提高認識,智慧沒有煩惱
四、多欲為苦,知足常樂
五、幸福來自心靈
心,人生的導演
一、心是什麽
二、心非常非斷
三.心的兩個層面
四、人心與人生
五、結說
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一、何為慈悲
二、慈悲的修習
三、慈悲在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佛法對心理問題的解決
一、心是什麽
二、如何改善心理
心理學視角的佛學世界
一、佛教心理治療的原理
二、佛教對心的認識
三、佛教對心理問題的解決
四、結 說
人心、人性與人生
一、認識心性才能看清「我是誰」
二、認識心性才能了知世界真相
三、認識心性才能解脫生死輪迴
四、認識心性才能找到生命意義
五、認識心性才能成聖成賢
六、結束語
解脫心理學
一、意識、潛意識
二、解脫的心理基礎
三、解脫的心理建設
四、解脫的心理障礙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
一、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
二、獲得幸福的方法
心靈環保
一、心的名稱及分類
二、心的特徵
三、心的環保
四、結束語
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邁出溝通的第一步
《六祖壇經》與心理治療
一、凡聖只在迷悟間
二、心理問題的根源──迷
三、心理治療的基礎認知
四、心理治療的方法
五、總結
交流討論
序
心靈創造幸福
一、如何面對逆境
二、幸福要有福
三、提高認識,智慧沒有煩惱
四、多欲為苦,知足常樂
五、幸福來自心靈
心,人生的導演
一、心是什麽
二、心非常非斷
三.心的兩個層面
四、人心與人生
五、結說
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一、何為慈悲
二、慈悲的修習
三、慈悲在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佛法對心理問題的解決
一、心是什麽
二、如何改善心理
心理學視角的佛學世界
一、佛教心理治療的原理
二、佛教對心的認識...
商品資料
出版社:橡樹林出版日期:2024-01-11ISBN/ISSN:978626721978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