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連憲升,沈雕龍
定價:NT$ 580
優惠價:88 折,NT$ 51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本書記錄曲盟歷史與七位作曲家創作心路,瞭解臺灣現代音樂必讀!
◎本書以口述史方式訪談許博允、温隆信、賴德和、潘皇龍、錢善華、潘世姬、呂文慈等七位臺灣當代重要作曲家,這七位作曲家曾先後擔任「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簡稱曲盟)負責人,在不同時期扮演著台灣現代音樂推動者的角色。閱讀本書,除了讓我們從這幾位作曲家和曲盟領航人身上看到不同的藝術姿態和音樂典範,從他們的敘述也可以得知台灣現代音樂歷史的多重面向與幽微轉折,擴展我們的藝術視野和文化觀照。
作者簡介:
◎
連憲升:巴黎索爾邦大學「二十世紀音樂與音樂學」博士,梅湘《我的音樂語言的技巧》中譯者。曾任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2014年出版《音樂的現代性與抒情性─臺灣視野的當代東亞音樂》(唐山),其論述廣受海峽兩岸和華語世界肯定。重要音樂作品有室內樂曲《連雨獨飲》、《難以忍受的單純》、《晨河,這潺潺的溪水》、合唱曲《風中的微笑》和管絃樂曲《南鯤鯓》、《遊天河》。曾任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系主任,目前為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暨台灣作曲家協會理事長。
沈雕龍: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職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副秘書長。研究領域包括德語浪漫歌劇、冷戰與音樂、二戰後臺灣音樂、音樂史書寫理論。曾獲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獎學金、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傑出人才基金會獎助、國藝會獎助、春之清華獎助、E.T.A. Hoffmann Gesellschaft\ 獎助。以中文、英文、德文出版學術專書、期刊論文、專書論文、書評之外,也從事面向社會大眾的文字工作,撰寫超過三十篇對當代音樂表演的中英語樂評。
名人推薦:
◎推薦序—黃冠閔
聲音多樣性中的風格化
音樂是在時間序列上的展開,但不是任何一種時間序列展開都有意義;通過人聲吟唱、樂器演奏製造出有意義的聲音,採用簡單的或是複雜的組織方式啟動一連串的聲音,則是人類文化表現中核心的一環。音樂如同語言、詩或繪畫、造型都傳遞了意義的表達,它既是極為個人的,也是集體的,具有共通性的溝通特質,同時跨越了時代,塑造文化群體的集體記憶。音樂的溝通跨越個人、時代、種族,但也經常被個人、疆域、時代所限制。有音樂上的相互了解,就也會有音樂上的互不理解、乃至誤解。在音樂上促成相互理解,乃是文化溝通的一個重要基礎。然而,音樂透過演奏、吟唱、聆聽、現場的參與,展現的是聲音層面的身體感官、情感表現,十分不同於語言陳述、概念推演的理解方式,呈現了感性的層面。即使在感性層面上,聽覺作用也不同於視覺的感覺介入。因此,音樂的獨特性便在這種感性基礎上擴大了「理解」作用,感性溝通是人類社群互動上具有核心地位,在理性溝通的範圍外有更觸及基本存在處境的滲透力;相對地,感性上「不理解」的阻礙上也標示了人生觀、宇宙觀、文化觀上產生差異的界限。
當代音樂的作曲活動則有一極為理性的基礎,透過精細的音列分析,以數學、物理計算的程序來探索音響現象的各種表現及其界限。從作曲的角度來思考音樂活動,當代音樂更像是連結理性和感性的特殊綜合,藉著音色的安排重新測試聲音世界的合理性,探索音列組合的諸多可能性,也挑戰著聆聽者對聲音序列的期待、感性需求。
「亞洲作曲家聯盟」是在二十世紀特殊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它帶有當代音樂的前衛特性,又結合了民族音樂的地方性感性品味,展現一個特殊視角下的國際性。臺灣作曲家參與「曲盟」的不同時代經歷也交織著二十世紀後半葉以降至今的臺灣歷史條件,這一種歷史斷片是一個特殊的取樣,但也反映著多層次的美學撞擊。以口述史的方式呈現,在現身說法的形式上呈現出言說跟肉身處境的種種複雜層次,使得閱讀者很快地進入一種圈內人的氛圍。雖然,從外表看來,這是一個機構的歷史回顧,但讀者不必關心編年史的流水帳、大事史的事件構造、重要人物的性格癖好,而是沈浸在口述者視角下的氤氳調性之中。
作曲家的口述材料無疑是一種特殊檔案,因為,作曲家有兩種層次的作品,一是出自其手的總譜,這是書寫系統的作品,以記號的方式流傳於世而被「閱讀」,二是根據曲譜而安排的演出,這是聲音系統的作品,以現場表演、錄音再現而被「聆聽」;然而,作曲家的口述既不是專門針對作品的剖析、註解,也不是創作歷程的再現,它作為第一手口語紀錄,是在特定題目(曲盟)、特定回憶機制下的個人特徵標籤,如同腳踏車輪輻一般,散開而連結到諸多不在場的其他人。由於個人經歷是獨特的、無法重複的,當讀者讀到各種奇異的歷史軌跡時,正同時被捲入作曲家的個性、人格存在之中。
不可忽略的是,在作曲的世界性上,連結到學院的當代音樂創作時,新的音樂概念、新的譜曲方法不斷地在曲盟發展歷程中被標示著,每一個個別作曲家的艱辛歷程都是一種朝向新領域開拓的生命嘗試。個人史鑲嵌在群體史之中,臺灣五十年來政治經濟的歷史階段,也都具體展現在口述的刻畫之中。以台灣如此的蕞爾小島,面對繁複豐沛的音樂思潮,進而找到獨特的聲音探索及表現,每個時刻都有不小的挑戰。但重點是,在政治經濟的歷史條件下,領略這些作曲家的作品及經歷解說,必須同時回到最基本的音樂構成條件上,音樂的美學意義如何更新並啟迪不同的世代。這就是在世界性之外的另一種亞洲性的條件,至少,是在臺灣地理條件下的亞洲性,也可說是獨特的在地性。在地性不僅僅在臺灣的中國傳統樂器、南北管、戲曲、原住民民族音樂,也可對比於日本能樂、印尼甘美朗音樂、印度西塔琴、韓國、菲律賓等多元的差異。以民族音樂為基底,追求具有代表性的聲響,但又在世界性的引導下,尋找新音樂的尖端品味,在地性和世界性兩者間的拉扯是心中耳朵的迴盪盤旋,也是靈魂的拷問。這不是調性或無調性之間的選擇題,而是在構成的歷程中逐漸探索成形的聲響音色世界觀。每一個風格的形成也就是這種世界觀的呈現,極為個人風格的探尋也會是非常開闊的世界經驗。
閱讀《傳承與開創,從臺灣到亞太》這本曲盟口述歷史,我是以圈外人、外行人的角色來欣賞,始終好奇於作曲家所揭露的具體感性經驗。作曲家在公共領域的事務參與穿插入作品的生產歷程之中,既是公共的、也是私人的,而又是如何地是音樂的?我從聲音現象的角度切入觀察時,發現到作曲的跨域特徵,跨越單一在地的局限性、連結多重的在地性,更具體地融入多種聲響樂器,製造大跨度的音色差異。作曲家尋找音樂中的溫暖,身處於世間中的多重聲囂,體驗到各種人格身影交疊、人際關係交錯。不過,在各種不同的敘事軸線之外,還有一條條的聲音線隱沒其中,作為更大的、更深遠的背景。除了將這份口述史視為歷史回顧,我也會關注美學特色、風格的獨特性,但也被引導到音樂的感性理解上。作曲家們提出問題的方式極為不同,透過音樂的感性材料啟動身體經驗的介入,嘗試撼動人們聆聽聲響音色時的意義結構。也許正是這種風格化的作用穿梭在時代之中、在個人的身影之中。
黃冠閔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研究員
二〇二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推薦序—翁誌聰
個人有幸獲得曲盟中華民國(臺灣)總會現任理事長連憲升教授邀請,為二〇二三年曲盟成立五十周年所籌畫出版口述歷史專書《傳承與開創》為文申賀,相信專書的出版,不只是曲盟「面對過去、迎向未來」的創新開端,更是具有劃時代、跨世代的不凡意義,期待更多關於曲盟的史料資產甚至是攸關臺灣音樂發展的重要寶藏,都得以持續更深入更全面的挖掘與整理。曲盟五十周年口述歷史專書的出版,個人能夠參與其中,深感與有榮焉,一來,是因為個人公職生涯曾服務於臺灣音樂館六年有餘,訪談人物大多與我都有公務上的互動,甚至因而建立深厚情誼,臺灣音樂館有些業務推動也多仰仗曲盟襄助排解。再者,我也曾擔任中華民國(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第二任理事長,即便卸任多年,得有機會推廣口述歷史,自當盡己所能。據連理事長所言,自二〇二一年初便開始系統性訪談,進行曲盟五十周年口述歷史出版計畫,以目前仍活耀於國內樂壇的曲盟歷來理事長和重要階段秘書長為對象進行口述史訪談,包括許博允、温隆信、賴德和、潘皇龍、錢善華、潘世姬和呂文慈七位師長。就我瞭解,連理事長是我這些年接觸音樂界中,少數兼具音樂創作與行政幹才的佼佼者,在諸多曲盟先進打下的基礎上,推動曲盟會務多所建樹。
半世紀以來,曲盟從創會至今,致力將臺灣作曲家與音樂家推向國際舞臺,以及凝聚國際音樂文化交流,有輝煌的成果與貢獻。近20萬字的訪談初稿,有幸先睹為快,感受不同受訪者從自己親身參與曲盟工作經歷,或者貼近許常惠、馬水龍老師處事甚至國際交流的第一手觀察,提出個人觀點,並搭配珍貴圖文照片,內容非常豐富精彩,其中有不少歷史過往,現今年輕世代已罕為知悉,甚至可說是樂壇秘辛。感佩連理事長及沈雕龍博士以近二年時間訪問、整理這些前輩口述及資料,有些訪談內容,細細研讀皆能還原曲盟發起緣由與發展脈絡以及相關人事物,有些甚至是過去未曾留下文獻的第一手資料,可信的,都是珍貴的臺灣音樂發展歷程紀錄,諸如許常惠老師之所以會發起不同音樂組織的背後原因;曲盟各國重要領袖與政府之間互動甚至兩岸關係的時代轉折;潘世姬老師憶往跟隨許常惠老師與周文中老師的互動,細膩生動溫馨讀者猶如身處其境;賴德和老師提及當年向日葵成員在劉德義老師家與黃友棣論戰的往事;錢善華老師對於曲盟從創立至今的觀察等等。有疑處,也可進一步交叉查證當事人的說法或參佐相關資料。
本書彌足珍貴之處以及價值所在,乃從橫跨各世代參與曲盟的代表人物口述中,交織譜寫半世紀以來曲盟重要的人事物。有人從還原歷史角度,剖析年會活動背後深層意義,甚至為他人抱屈講述自己的貼近瞭解,有人提及音樂家彼此之間不為人知情誼,有人願意親自分析自己作品,提供研究者及演奏家詮釋參考,有人分享臺灣音樂環境的變化觀察,有人評析音樂才華不必然等同音樂成就的因素等等,這些都彌足珍貴,可供後繼者對於相關議題,更深入的探究。此外,受訪者口述提及的、幾乎已被淡忘的音樂前輩,例如賴孫德芳(創作《海上進行曲》等中華民國軍歌)、鄧昌國、李哲洋、林道生、陳懋良、蕭滋等人,撫今追昔,都不禁讓人勾起回憶,尋思他們在臺灣音樂史發展中篳路藍縷的貢獻,以及感受到這些前輩的真誠與熱情。誠如沈雕龍博士於本書導讀所述,「大膽追問了許多作品表面之外的人間生命情景……捕捉受訪者對曲盟投射出的、甚至反射到自身的各種期許和情感。」、「許多不為人知的私領域,其實扭轉了一個人在公領域為人知的成就與形象。從這個角度來看,口述史其實可以讓我們意識到(就算還看不清)表面之外更多的幽微因果關係。」。
最後,提出以下幾點淺見或感言,謹供各界參考。
訪談中提及的延平南路實踐堂、信義路國際學舍等當年藝文展演空間,於今已然消失,似也呼應臺北市藝文、音樂發展紋理的進展與變化(政府資源投注興設兩廳院、士林臺北藝術中心、臺灣戲曲中心、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藝文場域生態失衡,此消彼長,箇中原因為何?這是非常值得探究的現象。
口述歷史彌足珍貴,往往可以補足文獻史料的缺漏,尤其是紀錄年事已高的受訪者,更需要跟時間賽跑,今日不做明日後悔,但也要注意相關人事物若只剩在世者的口述,而無旁證,有些過於吹噓,言過其實或者自相矛盾,則會流於自我吹捧,也恐會誤導讀者,「有聞」是否「必錄」,如何取捨,仍有賴專業判斷。或者出於口述者記憶有誤,某些訪談若較偏負面或與事實有所出入,其指涉相關人員若仍在世,也可能會引起不必要風波,拿捏不可不慎。
訪談紀錄中,屢屢看到不同受訪者回憶往事,提及有些事有些創舉,無論資源多寡,成敗關鍵往往在於在人,亦即「成事在人,不成也是人」。其中,有受訪者提及臺灣音樂中心此議題,這讓我也不禁深有所感,竊佔篇幅贅詞數語,我在臺灣音樂館服務多年期間,剛好是鄭麗君部長大力倡議重建臺灣藝術史,其中音樂史部分,很大的企圖是規劃成立國家級臺灣音樂中心,希將長年委身在傳藝中心的臺灣音樂館獨立擴編,並選址在板橋新板特區籌建,音樂界熱心人士也極力奔走。很可惜,過程中牽涉整併的機關首長或關鍵人物,每有不同想法,未有共識、自需磨合,磨合日久、日久生變,隨著蘇內閣鄭部長請辭,功敗垂成……,這也是我深深引以為憾,也期待好事多磨,國家級的臺灣音樂中心終能成立。
翁誌聰
二〇二三年三月於國家圖書館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連憲升,沈雕龍
優惠價: 88 折, NT$ 510 NT$ 5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本書記錄曲盟歷史與七位作曲家創作心路,瞭解臺灣現代音樂必讀!
◎本書以口述史方式訪談許博允、温隆信、賴德和、潘皇龍、錢善華、潘世姬、呂文慈等七位臺灣當代重要作曲家,這七位作曲家曾先後擔任「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簡稱曲盟)負責人,在不同時期扮演著台灣現代音樂推動者的角色。閱讀本書,除了讓我們從這幾位作曲家和曲盟領航人身上看到不同的藝術姿態和音樂典範,從他們的敘述也可以得知台灣現代音樂歷史的多重面向與幽微轉折,擴展我們的藝術視野和文化觀照。
作者簡介:
◎
連憲升:巴黎索爾邦大學「二十世紀音樂與音樂學」博士,梅湘《我的音樂語言的技巧》中譯者。曾任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2014年出版《音樂的現代性與抒情性─臺灣視野的當代東亞音樂》(唐山),其論述廣受海峽兩岸和華語世界肯定。重要音樂作品有室內樂曲《連雨獨飲》、《難以忍受的單純》、《晨河,這潺潺的溪水》、合唱曲《風中的微笑》和管絃樂曲《南鯤鯓》、《遊天河》。曾任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系主任,目前為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暨台灣作曲家協會理事長。
沈雕龍: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職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副秘書長。研究領域包括德語浪漫歌劇、冷戰與音樂、二戰後臺灣音樂、音樂史書寫理論。曾獲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獎學金、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傑出人才基金會獎助、國藝會獎助、春之清華獎助、E.T.A. Hoffmann Gesellschaft\ 獎助。以中文、英文、德文出版學術專書、期刊論文、專書論文、書評之外,也從事面向社會大眾的文字工作,撰寫超過三十篇對當代音樂表演的中英語樂評。
名人推薦:
◎推薦序—黃冠閔
聲音多樣性中的風格化
音樂是在時間序列上的展開,但不是任何一種時間序列展開都有意義;通過人聲吟唱、樂器演奏製造出有意義的聲音,採用簡單的或是複雜的組織方式啟動一連串的聲音,則是人類文化表現中核心的一環。音樂如同語言、詩或繪畫、造型都傳遞了意義的表達,它既是極為個人的,也是集體的,具有共通性的溝通特質,同時跨越了時代,塑造文化群體的集體記憶。音樂的溝通跨越個人、時代、種族,但也經常被個人、疆域、時代所限制。有音樂上的相互了解,就也會有音樂上的互不理解、乃至誤解。在音樂上促成相互理解,乃是文化溝通的一個重要基礎。然而,音樂透過演奏、吟唱、聆聽、現場的參與,展現的是聲音層面的身體感官、情感表現,十分不同於語言陳述、概念推演的理解方式,呈現了感性的層面。即使在感性層面上,聽覺作用也不同於視覺的感覺介入。因此,音樂的獨特性便在這種感性基礎上擴大了「理解」作用,感性溝通是人類社群互動上具有核心地位,在理性溝通的範圍外有更觸及基本存在處境的滲透力;相對地,感性上「不理解」的阻礙上也標示了人生觀、宇宙觀、文化觀上產生差異的界限。
當代音樂的作曲活動則有一極為理性的基礎,透過精細的音列分析,以數學、物理計算的程序來探索音響現象的各種表現及其界限。從作曲的角度來思考音樂活動,當代音樂更像是連結理性和感性的特殊綜合,藉著音色的安排重新測試聲音世界的合理性,探索音列組合的諸多可能性,也挑戰著聆聽者對聲音序列的期待、感性需求。
「亞洲作曲家聯盟」是在二十世紀特殊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它帶有當代音樂的前衛特性,又結合了民族音樂的地方性感性品味,展現一個特殊視角下的國際性。臺灣作曲家參與「曲盟」的不同時代經歷也交織著二十世紀後半葉以降至今的臺灣歷史條件,這一種歷史斷片是一個特殊的取樣,但也反映著多層次的美學撞擊。以口述史的方式呈現,在現身說法的形式上呈現出言說跟肉身處境的種種複雜層次,使得閱讀者很快地進入一種圈內人的氛圍。雖然,從外表看來,這是一個機構的歷史回顧,但讀者不必關心編年史的流水帳、大事史的事件構造、重要人物的性格癖好,而是沈浸在口述者視角下的氤氳調性之中。
作曲家的口述材料無疑是一種特殊檔案,因為,作曲家有兩種層次的作品,一是出自其手的總譜,這是書寫系統的作品,以記號的方式流傳於世而被「閱讀」,二是根據曲譜而安排的演出,這是聲音系統的作品,以現場表演、錄音再現而被「聆聽」;然而,作曲家的口述既不是專門針對作品的剖析、註解,也不是創作歷程的再現,它作為第一手口語紀錄,是在特定題目(曲盟)、特定回憶機制下的個人特徵標籤,如同腳踏車輪輻一般,散開而連結到諸多不在場的其他人。由於個人經歷是獨特的、無法重複的,當讀者讀到各種奇異的歷史軌跡時,正同時被捲入作曲家的個性、人格存在之中。
不可忽略的是,在作曲的世界性上,連結到學院的當代音樂創作時,新的音樂概念、新的譜曲方法不斷地在曲盟發展歷程中被標示著,每一個個別作曲家的艱辛歷程都是一種朝向新領域開拓的生命嘗試。個人史鑲嵌在群體史之中,臺灣五十年來政治經濟的歷史階段,也都具體展現在口述的刻畫之中。以台灣如此的蕞爾小島,面對繁複豐沛的音樂思潮,進而找到獨特的聲音探索及表現,每個時刻都有不小的挑戰。但重點是,在政治經濟的歷史條件下,領略這些作曲家的作品及經歷解說,必須同時回到最基本的音樂構成條件上,音樂的美學意義如何更新並啟迪不同的世代。這就是在世界性之外的另一種亞洲性的條件,至少,是在臺灣地理條件下的亞洲性,也可說是獨特的在地性。在地性不僅僅在臺灣的中國傳統樂器、南北管、戲曲、原住民民族音樂,也可對比於日本能樂、印尼甘美朗音樂、印度西塔琴、韓國、菲律賓等多元的差異。以民族音樂為基底,追求具有代表性的聲響,但又在世界性的引導下,尋找新音樂的尖端品味,在地性和世界性兩者間的拉扯是心中耳朵的迴盪盤旋,也是靈魂的拷問。這不是調性或無調性之間的選擇題,而是在構成的歷程中逐漸探索成形的聲響音色世界觀。每一個風格的形成也就是這種世界觀的呈現,極為個人風格的探尋也會是非常開闊的世界經驗。
閱讀《傳承與開創,從臺灣到亞太》這本曲盟口述歷史,我是以圈外人、外行人的角色來欣賞,始終好奇於作曲家所揭露的具體感性經驗。作曲家在公共領域的事務參與穿插入作品的生產歷程之中,既是公共的、也是私人的,而又是如何地是音樂的?我從聲音現象的角度切入觀察時,發現到作曲的跨域特徵,跨越單一在地的局限性、連結多重的在地性,更具體地融入多種聲響樂器,製造大跨度的音色差異。作曲家尋找音樂中的溫暖,身處於世間中的多重聲囂,體驗到各種人格身影交疊、人際關係交錯。不過,在各種不同的敘事軸線之外,還有一條條的聲音線隱沒其中,作為更大的、更深遠的背景。除了將這份口述史視為歷史回顧,我也會關注美學特色、風格的獨特性,但也被引導到音樂的感性理解上。作曲家們提出問題的方式極為不同,透過音樂的感性材料啟動身體經驗的介入,嘗試撼動人們聆聽聲響音色時的意義結構。也許正是這種風格化的作用穿梭在時代之中、在個人的身影之中。
黃冠閔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研究員
二〇二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推薦序—翁誌聰
個人有幸獲得曲盟中華民國(臺灣)總會現任理事長連憲升教授邀請,為二〇二三年曲盟成立五十周年所籌畫出版口述歷史專書《傳承與開創》為文申賀,相信專書的出版,不只是曲盟「面對過去、迎向未來」的創新開端,更是具有劃時代、跨世代的不凡意義,期待更多關於曲盟的史料資產甚至是攸關臺灣音樂發展的重要寶藏,都得以持續更深入更全面的挖掘與整理。曲盟五十周年口述歷史專書的出版,個人能夠參與其中,深感與有榮焉,一來,是因為個人公職生涯曾服務於臺灣音樂館六年有餘,訪談人物大多與我都有公務上的互動,甚至因而建立深厚情誼,臺灣音樂館有些業務推動也多仰仗曲盟襄助排解。再者,我也曾擔任中華民國(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第二任理事長,即便卸任多年,得有機會推廣口述歷史,自當盡己所能。據連理事長所言,自二〇二一年初便開始系統性訪談,進行曲盟五十周年口述歷史出版計畫,以目前仍活耀於國內樂壇的曲盟歷來理事長和重要階段秘書長為對象進行口述史訪談,包括許博允、温隆信、賴德和、潘皇龍、錢善華、潘世姬和呂文慈七位師長。就我瞭解,連理事長是我這些年接觸音樂界中,少數兼具音樂創作與行政幹才的佼佼者,在諸多曲盟先進打下的基礎上,推動曲盟會務多所建樹。
半世紀以來,曲盟從創會至今,致力將臺灣作曲家與音樂家推向國際舞臺,以及凝聚國際音樂文化交流,有輝煌的成果與貢獻。近20萬字的訪談初稿,有幸先睹為快,感受不同受訪者從自己親身參與曲盟工作經歷,或者貼近許常惠、馬水龍老師處事甚至國際交流的第一手觀察,提出個人觀點,並搭配珍貴圖文照片,內容非常豐富精彩,其中有不少歷史過往,現今年輕世代已罕為知悉,甚至可說是樂壇秘辛。感佩連理事長及沈雕龍博士以近二年時間訪問、整理這些前輩口述及資料,有些訪談內容,細細研讀皆能還原曲盟發起緣由與發展脈絡以及相關人事物,有些甚至是過去未曾留下文獻的第一手資料,可信的,都是珍貴的臺灣音樂發展歷程紀錄,諸如許常惠老師之所以會發起不同音樂組織的背後原因;曲盟各國重要領袖與政府之間互動甚至兩岸關係的時代轉折;潘世姬老師憶往跟隨許常惠老師與周文中老師的互動,細膩生動溫馨讀者猶如身處其境;賴德和老師提及當年向日葵成員在劉德義老師家與黃友棣論戰的往事;錢善華老師對於曲盟從創立至今的觀察等等。有疑處,也可進一步交叉查證當事人的說法或參佐相關資料。
本書彌足珍貴之處以及價值所在,乃從橫跨各世代參與曲盟的代表人物口述中,交織譜寫半世紀以來曲盟重要的人事物。有人從還原歷史角度,剖析年會活動背後深層意義,甚至為他人抱屈講述自己的貼近瞭解,有人提及音樂家彼此之間不為人知情誼,有人願意親自分析自己作品,提供研究者及演奏家詮釋參考,有人分享臺灣音樂環境的變化觀察,有人評析音樂才華不必然等同音樂成就的因素等等,這些都彌足珍貴,可供後繼者對於相關議題,更深入的探究。此外,受訪者口述提及的、幾乎已被淡忘的音樂前輩,例如賴孫德芳(創作《海上進行曲》等中華民國軍歌)、鄧昌國、李哲洋、林道生、陳懋良、蕭滋等人,撫今追昔,都不禁讓人勾起回憶,尋思他們在臺灣音樂史發展中篳路藍縷的貢獻,以及感受到這些前輩的真誠與熱情。誠如沈雕龍博士於本書導讀所述,「大膽追問了許多作品表面之外的人間生命情景……捕捉受訪者對曲盟投射出的、甚至反射到自身的各種期許和情感。」、「許多不為人知的私領域,其實扭轉了一個人在公領域為人知的成就與形象。從這個角度來看,口述史其實可以讓我們意識到(就算還看不清)表面之外更多的幽微因果關係。」。
最後,提出以下幾點淺見或感言,謹供各界參考。
訪談中提及的延平南路實踐堂、信義路國際學舍等當年藝文展演空間,於今已然消失,似也呼應臺北市藝文、音樂發展紋理的進展與變化(政府資源投注興設兩廳院、士林臺北藝術中心、臺灣戲曲中心、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藝文場域生態失衡,此消彼長,箇中原因為何?這是非常值得探究的現象。
口述歷史彌足珍貴,往往可以補足文獻史料的缺漏,尤其是紀錄年事已高的受訪者,更需要跟時間賽跑,今日不做明日後悔,但也要注意相關人事物若只剩在世者的口述,而無旁證,有些過於吹噓,言過其實或者自相矛盾,則會流於自我吹捧,也恐會誤導讀者,「有聞」是否「必錄」,如何取捨,仍有賴專業判斷。或者出於口述者記憶有誤,某些訪談若較偏負面或與事實有所出入,其指涉相關人員若仍在世,也可能會引起不必要風波,拿捏不可不慎。
訪談紀錄中,屢屢看到不同受訪者回憶往事,提及有些事有些創舉,無論資源多寡,成敗關鍵往往在於在人,亦即「成事在人,不成也是人」。其中,有受訪者提及臺灣音樂中心此議題,這讓我也不禁深有所感,竊佔篇幅贅詞數語,我在臺灣音樂館服務多年期間,剛好是鄭麗君部長大力倡議重建臺灣藝術史,其中音樂史部分,很大的企圖是規劃成立國家級臺灣音樂中心,希將長年委身在傳藝中心的臺灣音樂館獨立擴編,並選址在板橋新板特區籌建,音樂界熱心人士也極力奔走。很可惜,過程中牽涉整併的機關首長或關鍵人物,每有不同想法,未有共識、自需磨合,磨合日久、日久生變,隨著蘇內閣鄭部長請辭,功敗垂成……,這也是我深深引以為憾,也期待好事多磨,國家級的臺灣音樂中心終能成立。
翁誌聰
二〇二三年三月於國家圖書館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