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獎心靈好書入圍肯定!
本書英文原版入圍「2023年新世代獨立書獎 Next Generation Indie Book Awards」心靈類獎項
#這是「秋吉林巴大伏藏傳承持有者」帕秋仁波切第一本中文專書。
在利他的天空中翱翔,除了悲心與智慧的雙翼,
還需要拍動翅膀的大力——源自心性尊嚴的威德力量 。
仁波切以開放、坦率並溫暖的傳法風格,平易清新地深入探索「尊嚴」這個主題,引領我們把覺知帶入內在的轉化,為探見心性並修持本具尊嚴,提供深廣見地、探索與座上修漸進引導,幫助尋找道途者親見清淨本性並增盛本具尊嚴。趣入自心本性而開啟尊嚴大力的本源,這是根本療癒人生困惑與苦惱的珍寶大藥。
「自我」是一個演員,總是在演戲。
發現心性本具尊嚴而信任自心時,
就不用再演了,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利益世界。
此時,只要當無執而真實的自己——
充滿悲智與尊嚴的自己。
秋吉林巴廣大伏藏傳承持有者
新生代生活與佛法融匯實修引路上師——
帕秋仁波切親自指引
開啟心性尊嚴寶藏的起點書
為什麼內心的喜悅如此難以維持?為什麼總是輕易地被自疑、信心不足、恐慌所佔據?為什麼覺得自己不完整、憂慮自卑、自我憎恨、自戕成癮、恐懼衰老與死亡?這些痛苦與不堪的起因是什麼?
「尊嚴」是對於真實本性的堅定信心。即便生活中充滿缺憾,我們都可以時時轉心向內,注視自心的真實本性,心性的本具尊嚴功德一直都在,所暫時迷失的是自己與佛性之間的連結。
本書汲取藏傳佛教的智慧傳統,教導「自心佛性尊嚴」是眾生本具的特質,本來完整且圓滿。在覺照煩惱與分別念的剎那,妄念就開始式微,心也不再黏著,不論環境起了什麼樣的混亂,都能安住於本淨心性的莊嚴明晰之中,保任深刻且金剛不壞的安定力量,這是發展利他發心與重啟內心力量的必要基礎。
書中以三個部分反映出「尊嚴」作為一個概念的發展進程,以及修習「尊嚴」的次第。第一部指出心與真如心性,而我們必須明瞭「心」本就是清淨且豐盛的。第二部把焦點放在瞭解障蔽本淨心性的習氣與迷惑,以及加以對治的方法。第三部則著眼於這個過程的結果——甚深且深植的信任與信心,轉化了我們與自己、他人、世界之間的關係。
認出真實心性,並且懷著確信而加以保任的時候,就擁有了尊嚴的力量,且能於生命進程中任運展現。帕秋仁波切十分強調生活與實修的覺證,故本書除提供概念認知之外,也給予一套思與修的漸進練習「尊嚴座上修」,幫助讀者與本具的佛性連結並加以實際修持。我們必須由直接親身經驗去認識自心,這份認識是穩固尊嚴並且讓生命充滿深刻意義的關鍵所在。
關於與本書相關的活動訊息,請參見網址:www.awakeningdignity.org。_
推薦語
▍證悟傳承的薪傳者
帕秋仁波切是一位大放異彩的佛法傳承者,他師承本世紀最偉大的上師,為佛法與西方哲學思想創造對話,付出許多的努力,備受讚揚。
——宗薩欽哲仁波切
▍掃清習氣,直趨尊嚴
帕秋仁波切在本書中探究無畏尊嚴的本質,從親身經驗出發,來教導我們按部就班地清除層層的習氣與障蔽。仁波切引導大家認識自心的真實本性,也提供修習各種善巧方便的要訣,以穩固洞見與見地,用覺知、智慧與尊嚴的力量來對待自他。對於所有希望尋得幸福與滿足的人,我衷心推薦本書。
——詠給明就仁波切
作者簡介:
帕秋仁波切
帕秋仁波切是一位深受學生愛戴的佛法導師,其作風獨特、有活力與充滿魅力。他出生於西元1981年,是寧瑪派秋吉林巴廣大伏藏傳承的持有者,剛滿一歲時,即被認證為達隆噶舉主要傳承上師之一 。
仁波切是祖古烏金仁波切之孫、慈克秋林仁波切之子、二世頂果欽哲楊希仁波切之兄。他誕生的家族承襲了八百多年無間斷的禪修傳統,有許多證得圓滿成就禪修大師。
仁波切自小從頂果欽哲法王、敦珠法王、貝諾法王、楚璽仁波切等眾多偉大上師座前接受無數灌頂、口傳、導引,並由根本上師祖古烏金仁波切、紐修堪仁波切處接受直指心性教授。
仁波切是一位博學者,於23歲完成傳統藏傳佛教教育後,便一直往來於世界各地的佛學中心與大學,教授佛法哲理與實踐之道。
執筆者
中文審定
吳淑錦(Sophie Shu-chin Wu),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取得中國思想史的博士學位。她目前在艾格尼斯史考特學院(Agnes Scott College)擔任副教授一職,教授包括佛教在內的亞洲歷史與哲學。中國與西藏的獨立電影以及觀照教育(contemplative education)是她的學術研究焦點。她不但是一位資深的佛學弟子,也是帕秋仁波切所主持之機構的董事會成員與禪修指導老師。她與夫婿居住於美國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市。在她(想像的)空閑時間中,淑錦喜歡旅行,品嚐自家烘培的咖啡,健行於山光水色間。
譯者簡介:
項慧齡,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學碩士。從事佛法翻譯多年,譯有《我可以更慈悲》、《如是》、《沒事,我有定心丸》、《如是,我能見真實》、《立斷》等書。目前與家人定居西雅圖。
章節試閱
第一章心的明鏡
就佛性尊嚴而言, 必須先認識自心,
心是所有經驗的基礎。
為了改變世界,我們必先改變自己。
為了療癒世界,我們必先療癒自己。
唯有透過自己的心,才能夠真實地看見;
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安東尼聖修伯里
「寧傑,這個可憐人。」
有一天,我坐在位於紐約州庫柏斯鎮(Cooperstown)閉關中心的門廊上,一位學生問我:「仁波切,我有一大籮筐的過失,我怎麼可能擁有尊嚴呢?」多年來,這位年輕男子每年都來參加年度夏季禪修閉關,他身強體壯、心思敏銳,事業蒸蒸日上,並且在最近與他的真命天女結為連理。從一般的標準來看,他擁有一個非常成功的人生。儘管如此,在這個場合,他卻帶著一絲絕望地提出這個問題。儘管他愛情事業兩得意,卻對自己的價值毫無信心。
「我老是在工作,而且我不覺得自己應當休息。不論我多麼努力工作,仍然覺得自己不論是在職業生涯、私人生活、自我照顧、友誼等方面都有所不足。我也覺得自己未善盡造福世界的職責。不論我做什麼,都有所欠缺。我覺得自己必須把每件事情做得面面俱到,才會被愛,」他感嘆地說著。
聽了這番話之後,我在心裡默念:「寧傑(藏 nyingje),這個可憐人。」
在藏文裡,「寧」(nying)意指「心」,「傑」(je)意指「王」。「寧傑」,心之王,意指「悲心」。當我遇到受苦的眾生時,我常常默念這個詞。這是一種理解眾生痛苦,並且希望他們離苦的方式。
這個學生所說的話充滿了不滿與自我懷疑,令我感到特別驚訝。才不過幾天前,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衝進我的起居室,興高采烈地告訴我他的事業蒸蒸日上。現在,他看起來彷彿是在懸崖邊緣蹣跚而行,他的喜悅已經消失無蹤,自信心受到重創。然而,這種大起大落的欣喜與自信是極為常見的現象,並非他所獨有。我從親身經驗而瞭解這一點,而且我認爲,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這種狀況。
為什麼內心的喜悅是如此地難以維持?為什麼我們會如此輕易地被自我懷疑、信心不足、恐懼所誘騙?我們為什麼覺得自己不完整?這種痛苦的起因是什麼?如果有任何辦法的話,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你不孤單
老實說,這位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我的親身經驗沒有太大的差異。他成長於美國最大的都會紐約市,我則出身於一個位於南亞小國尼泊爾的佛教家庭。他接受公校教育,自行創業,而我則接受正式的寺院訓練,繼而教導佛教的禪修。儘管我們的出身背景不同,但是他的問題卻使我想起自己的恐懼和脆弱,疑慮和猶豫,尤其讓我想起年少時,對於「尊嚴」所產生的困惑。我深有同感!
這個年頭,「自卑」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話題;它意味著我們輕視自己,不讚賞自己。許多人都有這種覺得自己不夠好,辜負他人期望的感受,而且認為這是正常的。這種感受猶如站在一個搖搖欲墜的地基上,無能為力,不確定自己是誰,也不確定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漸漸分崩離析。我們所感受到的這種不安,通常是朦朧的低語,但是有時候卻會爆發成為一場令人極為不悅的風暴。這是一種欠缺尊嚴(欠缺對自己本具之佛性的信心),並且懷疑自己是否能夠擁有尊嚴的感受。
相反地,對自己本具的佛性深信不移,能夠讓我們在面對任何情境時都無可撼動。我們對自己的真實面目有深刻的理解,並且懷抱著一份堅定的使命感。但是,這種尊嚴是我們必須去實證的事物。
就某些方面而言,我對「尊嚴」的困惑,特別令我感到焦慮不安。人們以「仁波切」(Rinpoche)這個藏文詞語來稱呼我,它通常被翻譯為「珍貴者」(precious one),是稱呼一位備受崇敬的轉世上師的敬稱。當我仍在襁褓之中時,就被認證為藏傳佛教傳承的轉世喇嘛(reincarnate lama)或「祖古」(tulku)。在我的母語——藏文裡,「喇」(la)意指「生命力」,「嘛」(ma)意指「母親」。在我的文化之中,轉世喇嘛被尊崇為一位如母親般的人物,在之前的生世之中已實證了不可思議的修行成就,在這個生世,則應該理所當然地體現諸如尊嚴、悲心、智慧等善功德。因此,轉世喇嘛理應撫育、引導他人。但是,當我年輕時,我既害羞又忸怩,在社交場合很容易感到侷促不安。當陌生人前來拜訪我或家人時,我常常被這份不自在弄得不知所措而寧願躲起來,也不要與人接觸。當我被害羞與不安全感困擾得自身難保時,怎麼還可能去撫慰、引導他人?
然而,我現在已然成為一位周遊世界的導師。
在過去十五年期間,當我在美洲、歐洲與亞洲各地傳法開示的時候,人們一再地提出「如何生起尊嚴」這個問題。我所遇見的許多人,不論年齡、性別和背景,都因為欠缺尊嚴而飽受煎熬,並且表達了想要獲得尊嚴的渴望。許多人與我分享他們的故事:某某與朋友吵架失和,覺得自己遭到背叛,哀嘆彼此之間的信任破滅;另一個人因為家庭破碎與長年的家暴而受創;某某認為前妻妨礙他與兒子之間的關係而心懷怨懟。即使這些已是陳年往事,但許多人仍然被縈繞不去的痛苦、悲傷、恐懼、憤怒、難過等感受所困擾。他們在表面上 可能看起來太平無事,但是內心卻苦苦掙扎。即使那些觸發辛酸、沈痛等感受的故事有所不同,他們卻都對自己表達出類似的失望之情:他們指責自己在面對困境或艱難的情緒時「失去尊嚴」。
「我痛恨我自己。」
「我是個大笨蛋。」
「我不值得被愛。」
「我怎麼會做出那種事情(或說出那種話)?」
這些是失去內在尊嚴所常見的言行,但是,當我問他們究竟失去了什麼,以及他們所指的尊嚴是什麼,他們的回答總是模稜兩可。例如,他們告訴我,「尊嚴」意味著「敬重」、「自尊」、「自我價值」或「勇氣」。美國哲學家露絲.麥克林主張:「『尊嚴』是一個毫無用處的概念。它只不過意味著尊重個人或個人的自主權,除此之外無他。」 當金恩博士在費城的貝若特中學(Barratt Junior High School)發表演說時,他清楚地表達了他對「尊嚴」這個概念的崇敬之情:「在諸位的人生藍圖之中,首要之務應該是深信自己的尊嚴。」
這些話語既強而有力又激勵人心。對金恩博士而言,「尊嚴」並非一個可以被降格或貶低為「敬重」或「自尊」的模糊概念,也並非是抽象且瞬間即逝的。他用「尊嚴」這個字來表示一個重要的特質,而這個特質與「我們是誰」以及「在生命之中,我們有何作為」相關。我們之所以很難替「尊嚴」下定義,或許是因為它指出某件存在於內心的事物,而我們對這件事物不夠熟悉,所以無法加以形容。為了清楚地定義「尊嚴」是什麼,我們或許需要更充分地認識自己。
西方人眼中的尊嚴
在探討本書的主題——「如何更充分地認識自己」之前,讓我們先稍稍思忖西方文化是如何看待「尊嚴」。「尊嚴」(dignity)源自拉丁字「dignitas」,意指「值得尊敬或欽佩」(worthiness)。因此之故,最早針對「尊嚴」所提出的問題是:「誰值得尊敬?是什麼值得受人尊敬?」對於這個問題,古希臘社會提出了以下的回答:「具有崇高社會地位的人值得受人敬重。」換句話說,在社會階級制度的透鏡之下,「值得尊敬或欽佩」這個見解很容易就被貶低為他人給予你的敬重。
當然,個人價值本就與社會階級制度無關,而且經過時間的推演,「尊嚴」的意義已經逐步發展演進,包含了「所有的人類都是值得的」的認可。儘管如此,直至今日,人們仍然把這份「值得」(或「尊嚴」)與來自他人的「敬重」等量齊觀。
對此,許多宗教與哲學的思想家抱持不同的想法,他們認為,相較於「敬重」,「尊嚴」含有更宏大的意義。舉例而言,在中世紀,重要的天主教思想家聖湯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認為「尊嚴」是與生俱來的價值,是上帝造人的一部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米蘭多拉(Giovanni Pico della Mirandola)在其名著《論人的尊嚴》(Oration on the Dignity of Man,1486年,中文書名暫譯)當中,把「尊嚴」與上帝相提並論。他臆斷,由於我們是依照上帝的形象而被創造,因此可以透過仿效上帝而變得有價值、有尊嚴。
十八世紀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從世俗的角度,把「尊嚴」詮釋為一種「人本身就是目的」的本具特質,具有無條件且無可比擬的價值。康德把「尊嚴」視為一種根本且重要的道德原則,並且發表了著名的宣言:「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人是目的,而非手段」,這句名言連結了兩個古老的、針對「尊嚴」的詮釋。何以如此?視人為目的,而非手段,這不但肯定了本具的尊嚴,也要求這份尊嚴透過社會與政治的公義而被敬重。今天,伸張人權與社會正義的社會運動份子,常常會援引聯合國於1948年頒布的「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裡的一則條文:「人人生而自由,享有平等的尊嚴與權利。」換句話說,我們全都擁有尊嚴。這個宣言也主張:「人類家庭所有成員本具的尊嚴,乃是世界之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 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尊重這本具的尊嚴。
這些只是在西方文化之中,人們以不同的方式來討論「尊嚴」的例子。關於「尊嚴」究竟是什麼,至今仍然進行許多辯論,但是一般而言,這些辯論大多繞著剛才所描述的兩個見解打轉:「尊嚴」存在於內心,並反映於行為;或者,它是一件存在於外界的事物,而且必須由他人授予。
最珍貴特質的守護者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以上兩個關於「尊嚴」的意義是密切相關的。舉例而言,我們本具的尊嚴(佛性)促使自己以尊嚴待人(視眾生皆具有佛性);在此同時,以尊嚴待人是一種確認並表達我們的本具尊嚴的方式。由此可見,佛教強調內在的尊嚴,並且把它視為尊嚴的所有表現的基礎。
沒有靈丹妙藥可以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然而,佛陀的法教雖然源自2600多年前,卻是以人類的真實狀況為基礎。我們知道在搭乘飛機時,如果發生緊急狀況,自己必須先戴上氧氣面罩,然後再協助他人。同樣地,身而為人的準則是,為了改變世界,我們必先改變自己。就佛教強調的自心佛性尊嚴而言,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先認識自心。「心」是所有經驗的基礎,唯有先瞭解自心,才能夠知道自己能夠為世界做出什麼貢獻。為了療癒世界,我們必先療癒自己。
心是什麼?
我們必先認識的這個「心」是什麼?在佛教傳統之中,「mind」(心、意)和「heart」(肉團心、真實心)常常被交替使用。例如,「質多」(梵:citta)的英譯是「mind」或「heart」。在此,「heart」所指的不是心臟這個器官;「mind」所指的並非二元心(藏:sem),而是指心的本淨自性(藏:rigpa,本覺)。由於此心(heart-mind)意味著悲心與智慧的雙運,所以它有時候被稱為「菩提心」。
根據佛陀法教所言,每個人無一例外地都有菩提心。菩提心是無限潛能與甚深功德之源,但是這些潛能與功德卻幾乎未顯。儘管如此,光是懷著信心地知曉自己本就具有菩提心的殊勝功德,就會對我們的經驗造成深遠的影響。這些殊勝的功德包括慈心、愛心、悲心、智慧與尊嚴。
佛慢
我成長於藏傳佛教的傳統之中,這個傳統使用數個藏文術語來描述尊嚴的經驗。在本書之中,我們以「佛慢」(藏 lha-yi ngagyal,讀音:拉以俄甲)來傳達「尊嚴」的意義。「拉」(lha)意指「本性」,「俄甲」(ngagyal)意指「驕傲」或「自信」。因此,這種尊嚴意味著「以本性為傲,對本性充滿信心」。或者,我們也可以說它是「堅定不移地信任自己的菩提心」。這迥異於把「尊嚴」理解為一種人權、道德準則或純粹的敬重。此處所指的「尊嚴」,與我們的體性與自性相關,它是生命的核心。
「拉以俄甲」有時候也被譯為「金剛慢」(vajra pride)。「金剛 」(梵 vajra )指的是鑽石,它是所有寶石之王。鑽石是如此堅硬,無法輕易將其壓碎。相反的,一般的「慢」是驕慢,不同於金剛慢,前者很容易被擊潰,它與奠基在膨脹自我上的煩惱有關。當自我膨脹時,就猶如氣球一般很容易被刺破。正因為自我是脆弱且不堪一擊的,我們才會投入大量的精力去保護並珍愛自我,而服侍「自我」這個角色的,也正是驕慢。
相反地,金剛慢卻深植於我們的本淨自性之中。當我們生起金剛慢的時候,就會徹底地信任自己,既不必與人較勁或去證明什麼,也不會屈從於優越感或自卑感。「金剛慢」是一份根本且堅定不移的內在力量,了無「我慢」的各種希冀、需求與不安全感。這是為什麼「金剛慢」有時候也被稱為「佛慢」或「堅固佛慢」的原因。
堅定的內在大威力
在本書中,當我談及「尊嚴」的時候,我指的是那份源自明瞭「自心本聖,自性本淨」的大威力。我們是完整且圓滿的,這與自認有所欠缺、有所不足的感受恰恰相反。「尊嚴」不是一種短暫即逝的狀態,而是一份堅定不移的信任,它能夠保護我們免於生命的起伏,使我們看清情況,做出適當的回應。在尊嚴之中,我們了無不確定感與自我懷疑,反而能夠覺察自己的錯誤,並且加以糾正。它既是一種觀見之道,也是一種生活之道。
尊嚴或金剛慢具有大威力,能夠守護我們最珍貴、最殊勝的功德。一般的驕慢企圖去護衛脆弱、膨脹的自我,尊嚴(金剛慢)則保護我們最珍貴的本具功德,例如,慈心、悲心與智慧等功德。
我們藉由自心佛性的尊嚴而能夠如實地感知諸法,如實地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我們常常因為散亂與迷惑而質疑自己與自己的真如本性,而這份明見與智慧則能夠保護我們免於散亂與迷惑,繼而生起一份猶如鑽石般深刻又強而有力的穩固感受。
我們本自富足
身爲人類,我們無可避免地會犯錯,在一個小時、一天、一年、一輩子之間犯錯。當我們尚未生起金剛慢的時候,就很容易把這些錯誤放在心上,無法釋懷,並且產生一種深深的失敗感。如果錯誤是無可避免的,為什麼還要苛責自己,眼中只看到負面的情況,忘了我們最珍貴、殊勝的特質?與其憐憫疼惜自己,我們反而厭惡自己。有時候,我們是自己理解、體驗自心佛性尊嚴的最大路障。
藏傳佛教使用以下的隱喻來說明這種迷惑。我們猶如住在一間簡陋小屋內的窮人,覺得自己一文不值,必須出外冒險闖蕩,追求財富,卻不知道在小屋之下,埋藏著巨大的寶藏。這寶藏就在唾手可得之處,只需要找到一個取出寶藏的方法。
這個比喻顯示我們對自己的本性渾而未覺,一無所知。我們自認貧乏、不足與殘缺,這種想法阻礙我們認識自己以及本具功德的富饒。這種貧窮的心態使我們不斷地有所希冀與渴求,永不饜足。我們覺得匱乏不足,彷彿永遠做得不夠,更別提覺得足夠了。我們嚴苛地待己,沒有那份對待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的相同仁慈;這種心態源自於我們看待自己的錯誤方式。
兩面鏡子
一位身為心理學家的弟子告訴我一個被稱為「鏡像階段」的人類發展時期。在出生後六個月到十八個月期間,嬰兒或學步期幼兒發展出注視一面鏡子,並且連結自己與鏡中映像的能力。幼兒第一次在鏡中看見自己的映像時,他們興高采烈,但是唯一的問題在於,他們誤以為鏡中人——他們的映像——就是自己。在認同這個映像的過程中,他們也對「自己是誰」產生共鳴。
在之後的生命當中,其他人把他們的觀點「反映」到這些孩子身上:「你很好」、「你很壞」、「你很漂亮」、「你很醜」、「你很聰明」、「你很笨」等等。這些人的主觀判斷進一步地形塑了孩子的自我形象,並且支配他們看待自己與世界的方式。當他們拿這個自我形象與社會所創造的理想形象相比較的時候,前者總是相形見絀。難怪我們對自己完全失去信心與信任,難怪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有所不足。我們對自己的本來面目產生誤解。
佛教傳統談及一面不同的鏡子——看見自己的不同方式。這是一面心鏡,而心鏡反映了什麼?它反映了智慧之光,也就是具有明晰、清淨之力用與功德的本性。換句話說,這心鏡映現出我們的本性,顯示出我們的真實面目。這個真實面目超越我們對自己慣有的、既定的想法,也超越其他人對我們所產生的扭曲看法。在心鏡之中,我們直接且完整地看見自己,認識自己。第一面鏡子反映出自我,心鏡則映現出真我——本來的我。
我們全都能夠體驗並認識這個真我,在佛教傳統之中,這個真我被稱為「佛性」(buddha-nature)。「佛」(buddha)這個字意指「覺者」,它象徵某個人已從「我是誰」這個謬誤的見解當中完全覺醒或完全解脫。我們全都擁有這個潛能,而且這個潛能與我們是不是「佛教徒」完全無關。當我們總是能夠認出自己的真實本性,並且懷著全然的信心與決斷而加以保任,堅定不移的自心佛性尊嚴的功德就會伴隨著慈心、悲心與智慧而自然地現起。
倦鳥歸巢
既然這麼多人都在和殘缺感、不足感、心靈上的無家可歸感相搏鬥,我們怎麼還能夠觸及並實證本具的尊嚴?或者,如那位弟子所提出的問題:「當我對自己如此反感的時候,我怎麼還可能擁有尊嚴?」本書是一張引導我們回歸本然自性的地圖,虛心地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許多人在出城之後,使用衛星導航系統引導自己回家,但是衛星導航系統只指出正確的方向,我們必須自己踏上歸途。回歸真實本性的旅程亦是如此。因此之故,本書不著眼於理論或哲理,反而提供實際可行的教導,助你行走於回歸本具尊嚴的道途。
2004年,我首次造訪紐約市,在熙來攘往的城市街道上,我感到非常自由自在。沒有人知道或在乎我是誰,我喜歡那份匿名的自由!然而,回顧過往,我了解到,那份自由的感受並非源自隱身於一座大城市,反而大部分是因為我不再為了年幼時期的害羞或扭捏而感到有所殘缺。我的心感到更開放,連結更深,我感到彷如回家般的自由暢快。
那段從我被自己的情緒禁錮,到觸及內心之解脫自在的旅程,受到許多仁慈的藏傳佛教上師的指引。它已然成為「認識自己」(self-knowledge)之源,其結果遠比整個世界的財富更重要,更具價值。
如我將在下一個章節所做的說明,無數個偉大的禪修大師已透過這些法門而實證本具的尊嚴。我於本書中所分享的內容,源自我從上師處所領受的心要建言與禪修訓練,而我的上師們則是從前一個世代的上師處領受這些法教。這是一個不間斷的傳承,可一路追溯至佛陀。這些上師所教授的、關於自心佛性尊嚴的教導適用於每個人,而非只適用於佛教徒。雖然本書是以佛教的法教為依據,但是它並非是為了成為一本佛教書籍或宗教書籍而作,而是為了利益所有渴望助人,過著充滿尊嚴的人生的人而寫。
踏上旅程
我們該怎麼踏上旅程,返回「菩提心」這個真正的家園?本書提供「尊嚴訓練(」,藉以達成這個目標。幾乎每個章節的末尾都包含了「尊嚴訓練」,它是由一套「思」與「修」的練習所構成。使用這些工具而一再重複且規律地修持,將使你能夠親身且直接地體驗自心佛性的尊嚴,而非只流於概念上或智識上的理解。
為了體驗自心佛性的尊嚴,我們必須先修心。目前,我們的心是狂野不羈的,它被拉往這個方向或那個方向,完全取決於我們對自己所見、所聞、所想的一切所做出的慣性反應。然而,我們可能甚至未意識到這個狀況。時至今日,我們對智慧型手機暸若指掌,對於自己的心反而不太熟悉。「尊嚴訓練」提供了我們所需的工具,藉以認識自心,並且看見心運作的方式。如此一來,心將會變得寂靜、輕安且可供操作,繼而能夠清晰地看見自己。
起初,這個過程可能會令人感到惴惴不安。深入探究自我之後所得的發現,令我們緊張忐忑。但是,「尊嚴訓練」的目的並非在於去除我們不喜歡自己的部分,而是在於學習去完完全全地接納自己。當我們熟悉了自己慣性的反應模式,以及如何陷入這些模式的圈套之中,我們也就會了解到「自己並不是這些模式」。於是,我們開始認識到自己可以透過嶄新且更健康的方式,回應生活中的種種情境,包括以前促使我們生起煩惱的生活情境。當這個情況發生時,我們就已經展開了認出並實證本具尊嚴(佛性、本覺)的旅程。
在我們開始學習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體驗自心佛性尊嚴之前,我想要區分「訓練」(training,座上修)與「修持」(practice,座下修)之間的不同。人們常常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使用這兩個用語。在本書之中,「訓練」是指透過「思」與「修」而修心的正式過程。「修持」是把我們從正式的訓練所習得的一切,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本書提供了你從事座上修所需的工具,但是,是否把它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驗證你是否有所進展,則完全取決於你。簡而言之:
正式的修心是訓練,
把訓練應用於你所從事的每一件事情,則是修持。
我們以可用的時間來從事座上修,然後在日常活動的脈絡之中從事座下修。座下修的「成果」是心放鬆,並且覺察自己的一舉一動。「座下修」是更刻意地在善行與惡行之間做選擇;它是放下負荷,而非扛起重擔。剛開始,它似乎具挑戰性,但是最後,它會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在此時此地就開始從事尊嚴訓練。為了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經由運動而強健肌肉;為了擁有健康的心,則要透過禪修而鍛鍊自心的「肌肉」。但重要的是要記得,在尊嚴訓練之中,這整個過程是在我們的心中開展出來。現在是停止輕視自己,對真我生起全然信任的時機!
尊嚴訓練
檢視自己與尊嚴之間的關係
獨自安靜地坐著,
自然且柔和地呼吸數分鐘,
以使心放鬆。
在心中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不要尋求答案,反而任答案自行現起。
> 你如何用你自己的話來形容「尊嚴」?
對你而言,「尊嚴」意味著什麼?(請不要在網路上搜尋「尊嚴」的意義)
> 你對尊嚴的認知源自何處?
它是源自他人所言?源自你的心得?或源自他處?
> 你和尊嚴這個本具功德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你能夠理解它,與它產生共鳴嗎?
你何時擁有這尊嚴?你何時失去這尊嚴?
想想發生於生活中的特定例子。
> 開始在一整天當中,注意你和尊嚴之間的關係。
偶爾查看一下,問自己:「我當下的心境是什麼?我的尊嚴在哪裡?」
> 不帶評判,誠實地面對自己。
不帶評判,這是關鍵。你只為自己做這個練習,不必去取悅任何人,也沒有人認可你或不認可你。不論生起什麼情緒,只要溫柔以對,並且知道誠實與真誠是你唯一所需。答案沒有對錯之分。事實上,在整個尊嚴訓練的過程當中,你可能會想要回過頭來再做一次這些訓練,這時你肯定會發現你的體驗與感知已經有所改變。
我們藉由第一個尊嚴訓練,而漸漸發現修習、培養尊嚴的基礎。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必須始於現狀,並且知道改變是可能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唯有徹底地接受現狀,我們才能夠有所改變。因此,懷著慈愛與接納之心對待自己,以及你透過尊嚴訓練所得的發現。這發現本身,其實就是你的本具尊嚴的展現。
第一章心的明鏡
就佛性尊嚴而言, 必須先認識自心,
心是所有經驗的基礎。
為了改變世界,我們必先改變自己。
為了療癒世界,我們必先療癒自己。
唯有透過自己的心,才能夠真實地看見;
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安東尼聖修伯里
「寧傑,這個可憐人。」
有一天,我坐在位於紐約州庫柏斯鎮(Cooperstown)閉關中心的門廊上,一位學生問我:「仁波切,我有一大籮筐的過失,我怎麼可能擁有尊嚴呢?」多年來,這位年輕男子每年都來參加年度夏季禪修閉關,他身強體壯、心思敏銳,事業蒸蒸日上,並且在最近與他的...
推薦序
〈序言〉
#充滿信心的尊嚴光彩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DMAN) 、泰拉.班尼特.高曼(TARA BENNETT-GOLDMAN)(二位是夫妻,也都是作家暨心理學家)
當我與妻子泰拉抵達紐修堪仁波切(Nyoshul Khen Rinpoche)位於不丹的家中作客時,將要接待我們一週的東道主人:紐修堪仁波切及其佛母丹卻拉,難掩雀躍之情,興奮地分享關於前一位訪客的種種。這位訪客剛剛在我們抵達之前離開,並且也師承紐修堪仁波切。
他的名字是帕秋仁波切(Phakchok Rinpoche)。
從童年起,帕秋仁波切即從多位偉大的藏傳佛教大師處領受法教,其中包括他的祖父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祖古烏金仁波切是最受尊崇的大圓滿禪修大師之一,於中共入侵時逃離西藏,前往尼泊爾。紐修堪仁波切博學專精,證量深遠,也是這群備受敬重的大師之一。
帕秋仁波切把紐修堪仁波切和祖古烏金仁波切所傳授的法教謹記在心,並且付諸實修於日常生活、悲心事業、閉關、傳法與研習之中。他的學業主要是在傳統的佛學院(藏shedra)內完成,投入多年的時間密集地沈浸於文本的研習,取得相當於博士的學位。
更重要的是,帕秋仁波切從事閉關多年,對於法教不僅有智識上的理解,也親身體現法教。他出身一個仁波切輩出的家庭,並且亦如家庭中的其他仁波切般流露出智慧、悲心與尊嚴的光芒。
多年前,我與妻子旅行至尼泊爾,在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座下學習時,就已經緣遇、結識帕秋仁波切,並且總是覺得他擁有超齡的智慧。如今,他已然成為一位傑出的上師,以清新脫俗且獨一無二的方式呈現傳統的智慧法教,使每個人,而非只有修持藏傳佛教的人,都得以親近法教。
在本書中,帕秋仁波切借助其弟子吳淑錦(Sophie Shu-chin Wu)洗練的文筆,分享他對「尊嚴」的甚深洞見;「尊嚴」是一份我們對於真實本性的堅定信心。仁波切解釋,即便是在轉化生活中的缺憾時,我們都可以轉心向內,注視自己的真實本性,猶如看見雲朵背後的清朗天空。
當新冠疫情爆發、世界大部分地區進入封鎖狀態之際,帕秋仁波切住進位於尼泊爾的一處聖穴,進行長期的閉關。在此期間,仁波切透過一位助理探問安危,令我們感動萬分。他的溫暖、愛心與超齡的智慧,使他成為這個時代啟迪人心的上師。
帕秋仁波切是體現他所傳授之法教與智慧的典範,即使面臨種種挑戰,他也能把覺知帶入內在的轉化,在在地閃耀出對自心佛性充滿信心的光彩。他開放、坦率、幽默的傳法風格,不但令人耳目一新,也深入聞法者的生活之中。
在西方弟子眼中,仁波切不但善於因材施教,也具有一份非比尋常的感性。這份感性或許歸功於仁波切的妻子諾布(Norbu)。她聰慧睿智,出身一個位於華盛頓特區近郊的著名西藏家庭。
本書提供了一個強而有力、清晰且平易近人的指引,以及一條通達真實本性的道途。藉由這些法教與修持,讀者將會看見是什麼障蔽了本淨的自性。
導言
與本具的尊嚴結盟
吳淑錦
本書英文版執筆作者與中文版審定
一個秋日,在尼泊爾加德滿都著名的滿願大佛塔(Boudhanath stupa)附近,我與幾位友人一起共進早餐,享用以尼泊爾香料調味的煎蛋捲,搭配熱騰騰的奶茶。在閒聊了一會兒之後,我們的話題轉向帕秋仁波切所傳授關於「尊嚴」的法教,以及這些法教所具有的深刻療癒力,為眾人的生命帶來正面且深遠的影響。我於是提議把仁波切針對「自心佛性尊嚴」這個主題所給予的開示彙整成為一本小書。我說:「這挺容易的,應該很快就可以完成。」至少我當時是這麼想的。本書即是當初那個想法的最終成品。時值 2016 年,我向仁波切提出這個建議,仁波切欣然同意,於是我著手進行。
很快地,這項工程開始失控,如滾雪球般越滾愈大,遠遠超過最初的構想,演變成為目前的形式。我從此而了解到,關於「尊嚴」的法教不只限於仁波切所給的幾個開示內容而已。事實上,不論是明示或暗示、直接或間接,在仁波切所傳授的所有法教之中,都呈現了「尊嚴」這個見解。因此之故,這項工程並非如我原先所想的那般,只要彙整幾場開示的內容即可,反而涵括了仁波切在十五年期間所給予的教授。原始資料的數量如此龐大,使我能夠把「尊嚴」這個主題放在更廣的脈絡之內。
我也試圖探討「尊嚴」這個主題的歷史意義與常見用法。「尊嚴」(dignity)並非一個嶄新的想法,一千年以來,在西方文化之中,它一直是一個令哲學家著迷、被政治學家與倫理學家反覆熱烈討論的主題。即便如此,「尊嚴」的確切意義仍然不明。我投入數個月的時間,廣泛地研究並閱讀許多思想家針對「尊嚴」這個主題所提出的看法,他們包括佛教大師、西方哲學家、神學家、律師、心理學家與社會運動人士。然後,我把這些發現拿去和仁波切討論。儘管這些研究的大部分內容未明顯地呈現於本書之中,仁波切卻准許我使用這些觀點和想法,繼而把他的法教放在一個更廣大且易於全球讀者理解的脈絡與架構之中。
在接下來的五年期間,仁波切和我在美國、亞洲各地以及Zoom上見了幾次面,討論本書的內容,腦力激盪,構思陳述的方法,以及之後的定稿。在這相同的五年期間,仁波切分別在新加坡、尼泊爾、日本、英國、奧地利、德國、美國各地,針對「自心佛性尊嚴」這個主題而給予更廣泛的教授。對於本書的問世而言,這些教授是寶貴且無價的。
1981年,帕秋仁波切出生於尼泊爾加德滿都一個由著名藏傳佛教大師所組成的家庭,這些大師包括他的父親、祖父與伯叔。年僅一歲時,他即被認證為第七世帕秋仁波切——前一世帕秋仁波切的轉世,以及藏傳佛教達隆噶舉(Taklung Kagyu)傳承的持有者,並於六歲時陞座。仁波切師承多位大師,並以祖古烏金仁波切與紐修堪仁波切為主要上師。二十二歲那年,在經過密集且正式的藏傳佛教哲理與實修的訓練之後,仁波切在位於印度比爾(Bir)的宗薩高等佛學院(Dzongsar Institute of Advanced Buddhist Studies)取得「堪布」(Khenpo,相當於佛學博士)的頭銜。此後,仁波切開始活躍地在世界各地教授佛教哲學、理論與實修。
仁波切橫跨兩個世界,他在傳統的藏傳佛教家庭與文化之中成長,同時(不像之前世代的藏傳佛教上師)也喜歡頻繁地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接觸。他極欲瞭解當代人所面臨的困難、擔憂與掙扎。不論仁波切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傳法,他總是問學員:「你們的疑問是什麼?」「你們的掙扎是什麼?」而他們的回答都是關於自卑、自我憎恨、自我懷疑、自戕、成癮、害怕衰老與死亡等普遍存在的問題。仁波切關於「自心佛性尊嚴」的法教,即是針對這些憂慮所作的回應。
仁波切汲取藏傳佛教的智慧傳統,教導「自心佛性尊嚴」是所有人本具的特質,它本就是完整且圓滿的。仁波切常常以「我們的自性本淨」這句話來表達這份理解。本書的宗旨在於讓每個人看見自己本就擁有「尊嚴」這個特質,只需要學習去調伏煩惱習氣,即可契入並重獲「尊嚴」。在面臨困境時,與其感覺無助和消極,與本具的佛性結盟,將能夠帶來一份力量與自主感。自心佛性即是力量,而我們本就充滿力量。
在早期的幾次會談之中,仁波切說道,本書應該以簡單、直接的語言來書寫,讓非佛教徒的讀者與經驗豐富的佛教修行者都能夠理解。他囑咐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完整且有系統地鋪陳主題。
本書依照仁波切的意思而規劃為三個部分,反映出「尊嚴」作為一個概念的發展進程,以及修習「尊嚴」的次第。
第一部指出心與真如心性,而我們必須明瞭「心」本就是清淨且豐盛的。
第二部把焦點放在瞭解障蔽本淨心性的習氣與迷惑,以及加以對治的方法。
第三部則著眼於這個過程的結果——甚深且深植的信任與信心,轉化了我們與自己、他人、世界之間的關係。
帕秋仁波切一再強調,對「尊嚴」這個主題所得的智識上的理解,其價值是有限的,而真正的轉化只會來自直接且親身的經驗。
仁波切強調實修的經驗,因此本書除了提供概念上的認知之外,也給予一套思與修的練習作為輔助。這套練習被稱為「尊嚴座上修」,有助於讀者與本具的佛性連結,並且加以實修。幾乎所有的章節都包含了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尊嚴練習。諸位讀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傾向與動機,於閱讀本書時從事這些修持,並且在閱畢之後繼續實修。
在面對人生的難題時,大多數人都傾向於尋求「OK繃」式的解決方案——最容易、最能夠應急的權宜之計。仁波切滿懷悲心,他瞭解有時候這種方法是必要的。但是,就我們與自己、世界的關係而言,這種思考方式不會帶來長久的改變。
在本書中,仁波切煞費苦心地引導我們去深入審視迷惑的根源,並且一再耳提面命,不論是處於順境或逆境,都要檢視自己。仁波切強調,我們從直接、親身的經驗而認識自己,這份認識是穩固尊嚴,並且過著充滿意義的生活的關鍵所在。
仁波切鼓勵我們檢視自我,這並非是要我們盲目地聽令行事,也不是在說了幾句激勵人心的話語之後,就任我們毫無頭緒地暗自摸索什麼是通達尊嚴的道途。仁波切具有許多獨特的特質,其中之一是他常常取自親身經驗而授法,公開地分享他所經歷的掙扎,以及他如何努力尋找克服之道。對於我們的種種經歷,仁波切感同身受,並且透過事例、言教與身教,讓我們看見自己也能夠斷惑而解脫。
我們從仁波切親身的學習過程而認可、理解自己的經歷,並且提振對自身能力的信心。本書包括了幾則仁波切個人的故事,以及仁波切的弟子與友人的事例。為了保護隱私,大多數故事人物的身份都已更改,並非真實姓名。
許多幕後功臣促成本書的出版問世,我由衷地感謝他們。喬書亞.福斯(Joshua Fouse)、尼師尊瑪蔣揚諄瑪(Ani Tsunma Jamyang Donma)、希拉蕊.赫曼(Hilary Herdman)與薇拉.梁(Vera Leung)提供仁波切教授與開示的錄音檔案與文字紀錄。史帝芬.孟(Stefan Mang)檢查考核所有藏文與梵文的專門術語。策帕仁津(Tsepak Rigzin)提供關於如何使用梵文與藏文專門術語的建議。瑪格麗特.迪文(Margaret DeWind)騰出時間進行全書的校對、文字編輯與審稿。瑪麗.蘇芬(Mary Sutphin)、瑪喬莉.萊恩(Marjorie Rhine)、安德雅.薛曼(Andrea Sherman)與凱文.郭利(Kevin Gormley)閱讀整本文稿,並提供反饋與建議。許多其他慷慨相助、無法在此一一列名的朋友們閱讀本書的提案或部分書稿,並且提供意見。
我非常感謝香巴拉出版社的編輯凱熙.坎普(Casey Kemp)冷靜且嫻熟地引領整個出版的過程,她在進行溝通時所展現的專業、仁慈、關注與明晰,使整個出版過程變得輕鬆愉悅。我感謝娜塔莎.基墨(Natasha Kimmet)的專業與精準的編輯功力,彼得.舒麥契(Peter Schumacher)與格雷琴.高登(Gretchen Gordon)於本書後製期間所提供的協助,使本書得以圓滿完成。
我特別感謝我的夫婿艾倫.波(Alan Pope),他在本書付梓的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付出是無法估量的。他審慎地編輯整本文稿,提供許多具建設性的建議,以及一路走來——包括我絞盡腦汁,也只能擠出幾行字句的日子——所給予的鼓勵與支持。沒有他,這個漫長的過程恐怕只會更加艱苦,少了幾分喜悅與充實之感。
最後,所有的言辭都無法適切地表達我對仁波切的謝意,他仁慈地把這個重任交託於我。
對我而言,在一位真實的佛教大師座下數年,盡情地吸取他所給予的心要建言,並且共同地把這些建言出版問世,獻給更廣大的讀者群,這是一份無法言喻的殊榮,我心中充滿深深的感謝。我也要感謝佛母諾布(Khandro Norbu Gyari)所提供的寶貴建議,她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給予我所需的所有支持與溫暖。
曾經親見仁波切的人都知道,語言文字無法傳達他活潑明快的風采,以及將心比心的傳法風格。即使在座的聽眾人數眾多,仁波切都能夠直接地與每位聽眾連結,讓他們覺得那是專屬於他們的法教。他眼中所流露出的仁慈與信心,他所自然散放出不帶評判的溫暖,隨興自然且俏皮的手勢與動作,這一切都遠遠超出語言文字所能夠傳達的範疇。儘管如此,我仍然竭盡所能地傳達仁波切的法教精髓。若有任何疏失或錯誤,皆是我的過失,我在此先行致歉。
在西方傳統中,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說:「認識自己(Know thyself)。」在本書之中,帕秋仁波切所做的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本書所包含的法教並非虛誇的言辭,亦非宗教信仰,而是真實靈動的智慧,並且齊備了必要的法門,藉以接觸、確信並修習們本具的尊嚴(自心佛性)。我希望自己在年輕時就已接觸這些法教,但是現在我很高興諸位讀者能夠得以趣入。當前世界所面臨的嚴重問題,例如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氣候危機、以各種形式呈現的極端主義等等,使得「深入檢視自心」、「重新評估什麼是生命中真正重要之事」等議題特別顯得急迫。我誠摯地希望,在這個探索、檢視的過程中,本書能夠提供所需的支持,並且利益你、你所摯愛的人與情器世間。
〈序言〉
#充滿信心的尊嚴光彩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DMAN) 、泰拉.班尼特.高曼(TARA BENNETT-GOLDMAN)(二位是夫妻,也都是作家暨心理學家)
當我與妻子泰拉抵達紐修堪仁波切(Nyoshul Khen Rinpoche)位於不丹的家中作客時,將要接待我們一週的東道主人:紐修堪仁波切及其佛母丹卻拉,難掩雀躍之情,興奮地分享關於前一位訪客的種種。這位訪客剛剛在我們抵達之前離開,並且也師承紐修堪仁波切。
他的名字是帕秋仁波切(Phakchok Rinpoche)。
從童年起,帕秋仁波切即從多位偉大的藏傳佛教大師處領受法教,其中包括他的祖...
目錄
目 次
[ 序言 ] 充滿信心的尊嚴光彩 / 丹尼爾.高曼與泰拉.班尼特.高曼 8
[ 導言 ] 與本具的尊嚴結盟 / 吳淑錦 10
第一部 自性本淨 17
第一章 心的明鏡 18
「寧傑,這個可憐人。」 19
你不孤單 20
西方人眼中的尊嚴 22
最珍貴特質的守護者 24
心是什麼? 24
佛慢 25
我們本自富足 26
兩面鏡子 27
倦鳥歸巢 28
踏上旅程 29
尊嚴訓練 檢視自己與尊嚴之間的關係 30
第二章 認識自己 32
佛陀醫師 33
老、病、死、解脫 33
找出痛苦的起因34
轉化心毒成為藥方 35
偉大的魔術師 36
大成就者的故事 36
徹底探究內心與世界 37
我的祖父:當代上師的鮮活典範 38
祖古烏金仁波切:生死一如的鬆坦自在 38
單純謙遜的一代大師 38
不可撼動的本性 39
「『我』是誰?」——學習去認識自己 40
困惑與瞋怒的考驗 41
紐修堪仁波切:180度大轉彎,直視瞋怒 41
從「為什麼」轉向到「誰」 42
當下的發心,未來的祈願 43
效法大師的功德 44
五種不同層次的發心 45
立志生起超越自利的菩提功德 46
尊嚴訓練 發願 47
三.超越美醜 49
蓮花裡的諸佛 50
煩惱的透鏡 52
你心中的世界 52
心與心性 54
認識自心 57
尊嚴訓練 新咒語 57
第四章 三位禪修上師 60
人師:善知識 61
內在的上師:正念 62
究竟的上師:心性 63
學習如何禪修 64
尊嚴訓練 禪修的姿勢 65
輕鬆地保持專注 66
第二部:你能夠作出改變 69
第五章 與「黏著心」為友 70
認識五毒:與煩惱為友的起點 73
瞋怒——一團火焰 74
驕慢——強烈的執迷 75
嫉妒——渴望與較勁 75
貪執——永不饜足的耽溺攀緣 76
無明——對本性一無所知 77
擁抱與轉化過失 78
哪裡黏住了?察覺黏著心 79
對治法:慈心、謙遜、隨喜、布施、勝觀 81
持續禪修 83
尊嚴訓練 以呼吸來恢復身心的平衡 83
調伏煩惱 84
第六章 觀照,但不起分別心 86
少一點批判分別:停止連鎖效應 87
從批判到失控 88
多一些內省觀照:覺察念頭 89
無須防堵,唯用覺察 90
貼上標籤——覺知卻不陷入 91
樸炯:於生起時立斷 92
心之眼的注視:看念頭本身,而非其內容 92
念頭的浪潮與消融 93
尊嚴訓練 直接注視念頭 94
直接注視煩惱 95
第七章 療癒分別心 96
分別心、五毒與我執的關係 98
愛是離於自我評判 99
對治批判分別心之藥 100
尊嚴訓練 禪修慈心與悲心 101
第八章 去愛的勇氣 104
沈著寂靜的心 106
以悲心柔軟自心 107
智悲雙運 108
瞭解問題的因緣 108
停止指責:生起真正的悲心 109
軟化層層的防禦 110
慈心 111
自己與眾生之間的關係 111
動中慈悲 112
隨喜的喜心 113
珍貴,但非特別——平等捨 114
四無量心密切相關 115
尊嚴訓練 禪修四無量 117
第九章 我是誰? 119
我究竟是誰? 121
審視五蘊:「我」的感受僅是概念 122
我是我的名字嗎? 123
我是我的身體嗎? 124
我是我的心嗎? 126
超越常斷二邊的我 126
離於我執 127
深入審查自我 130
尊嚴訓練 觀察修 132
第十章 起而行的悲心 134
醫學與佛教的悲心 137
悲憫疲勞:一種誤解 138
堅韌的悲心 140
驕慢:阻礙真悲心的障礙 142
化悲心為行動 144
穩固與包容 147
尊嚴訓練 施受法
三.生起信任與確然之心 153
第十一章 真實的力量 154
悲心、智慧、尊嚴 156
三怙主 158
尊嚴真的會喪失嗎?160
四種療癒的力量 162
追悔力 162
依止力 164
對治力 164
遮止力 165
決斷力 166
尊嚴訓練 通徹的覺知 167
第十二章 生死尊嚴 169
什麼是死亡? 170
有尊嚴地死去的真義 171
啟發人心的實例 173
頂果欽哲佛母 173
馬丁的故事 174
臨終的智慧 175
空性見地 176
菩提心 177
禪觀甚深空性 178
無常與無貪 178
源自那份認識所得的果 179
思量死亡的重要 180
尊嚴訓練 思量死亡 181
第十三章 自在無罣礙 184
修習自在無罣礙的三種方式 186
應用對治法 187
立斷 187
自解脫 187
大師的風格 188
在水上書寫 190
尊嚴訓練 放下,任其自然,安住 191
大樂禪修 192
十四. 繼續回家的旅程 194
三種層次的禪修覺受 196
第一層次 : 散亂且無所覺知 196
第二層次 : 看見念頭 196
第三層次 : 看見心性 196
求速速證果? 請精進恆修! 197
每日訓練與修持的戒律 198
安排你的日程 199
閉關的利益 200
設定你的進程 202
通達尊嚴的次第 202
第一次第 : 從我執邁向尊嚴 203
第二次第: 靠近尊嚴 203
第三次第 : 我即尊嚴 203
大成就者的祝福,我的願望 204
尊嚴訓練 206
目 次
[ 序言 ] 充滿信心的尊嚴光彩 / 丹尼爾.高曼與泰拉.班尼特.高曼 8
[ 導言 ] 與本具的尊嚴結盟 / 吳淑錦 10
第一部 自性本淨 17
第一章 心的明鏡 18
「寧傑,這個可憐人。」 19
你不孤單 20
西方人眼中的尊嚴 22
最珍貴特質的守護者 24
心是什麼? 24
佛慢 25
我們本自富足 ...
商品資料
出版社:眾生出版出版日期:2023-12-01ISBN/ISSN:978626971028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6頁開數:17*22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