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克勞斯.克倫普
定價:NT$ 1800
優惠價:79 折,NT$ 1422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即時庫存=1
德國工業設計之父,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
本書為台灣第一本Dieter Rams專書,277個經典設計,302幅彩色照片
長達73年的永恒設計
「Dieter Rams:對Apple深具影響的傳奇設計師。」——CNN
「Rams的作品及帶給我們的啟發,稱得上是設計之本。」——Jony Ive,前蘋果首席設計長
此作品全集與Rams本人密切合作,是了解Rams,這位史上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產品設計師之終極參考書。
六十多年來,Rams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消費品定義了外觀、感覺和功能。他將「好設計十原則」做為一種理念和實踐,以更全面、更負責任的方式讓這個領域變得更好,也讓他建立了享譽全球的聲名。
這本書是Rams一生中所有設計產品的詳細目錄,是對他在工業和產品設計領域開創性貢獻的真正紀念。書中包括302幅彩色照片,按時間順序編排,且每件產品都附有說明和規格明細。
Dieter Rams是德國著名的工業設計大師,1932年出生於德國威斯巴登,1947年,進入威斯巴登藝術學院(Werkkunstschule Wiesbaden)攻讀建築和室內設計。1955年,投身德國家電企業Braun,隔年開啟與家具品牌Vitsoe合作的契機,1961年成為Braun首席設計師,1981年受聘為漢堡設計學院教授。他領導百靈設計部門超過三十年,產品橫跨咖啡機、電腦、收音機、視聽設備、家電產品與辦公室用品,經典作品如留聲機SK-4、D系列幻燈片投影機、RZ57模組化家具系統、606通用貨架等,為世界各地博物館收藏。
“Less, but better” (少,卻更好)是Rams一生追求的設計理念,可謂當代極簡主義和新功能主義的設計大家,與日本最重要的工業設計師、GK 設計集團創辦人榮久庵憲司志同道合。拉姆斯認為好設計是創新的、實用的、具美學價值的、簡單明瞭的、不突兀炫耀的、克制的、經久耐用的、周密的、環保的、愈簡單愈好的;他提出的好設計十原則,被奉為設計最高準則和美學典範,強調功能、以實用為核心,乾淨俐落、簡約優雅的設計,對前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深澤直人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德國20世紀中後期的工業設計,給予21世紀成功電子產品一個無可取代的靈感來源,而Rams顯然是最重要的靈魂人物。
本書堪稱Rams的設計生涯全紀錄,以五大時序呈現,從1947年的手繪草圖拉開序幕,到2020年最新一版的606通用貨架,277個作品、300餘張高清全彩照片,彙集了他長達七十三年的永恆設計。透過珍貴的收藏與研究資料,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國際設計大師的創作歷程、設計哲學與標準典範,也盡窺前半世紀世界工業設計領域的潮流變遷。
譯者序
初步探討Dieter Rams的設計哲學
從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到整合設計(Integrated Design)
何謂設計? 設計的定義為何? 設計初學者、設計老鳥、設計教育者對此問題通常有不同見解。這是一個歷久不衰的設計話題。其中我喜歡的一個說法是,設計一詞的英文Design可看做De-sign,也就是decoding signal。簡單而言,設計是一個如何把信號或是訊息重新排列組合(curate)的過程。
迪特. 拉姆斯(Dieter Rams)是大家所尊敬與熟悉的工業設計大師。他的作品與設計思考不僅是Braun的一個重要設計里程碑,也是引領當時工業設計與產品設計的典範。Rams的設計能充分體現如何運用設計達到水過無痕的訊息創意重組過程。
ㄧ、Braun與設計研究
我自己開始使用Braun的產品與體驗可以從高中時代家人所贈的一台百靈電動刮鬍刀說起。Braun給我的整體感覺是一種工業感強、科技感重、精準、簡潔俐落的設計風格。在翻譯《Dieter Rams: The Complete Works》之前,我和Braun品牌之間已經建立起了私人的情感聯結,巧的是,我的大學畢業設計作品Nursing Kit還在當時入圍了學生類別的Braun設計獎(Braun Design Award)。
二、文字翻譯即是設計
在這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我深受本書作者Klaus Klemp的文字與Dieter Rams的設計作品啟發,同時也讓我獲得不少新的靈感。以下幾個方面我想要記錄並分享給這本書的讀者:設計教育轉型、智慧與人工智能以及工業設計師的角色變革。
三、設計教育大轉型與未來
書中看到Rams對於設計作品的直覺和獨到的見解,很大一部分和他的生長環境與生活體驗有關。很早的時候,因為家庭背景很快地就使用木材進行設計創作。這讓我想到當前的設計教育。
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從YouTube、Coursera、edX等線上平台資源學習到設計的硬知識(hard skills)。在市面上甚至還有設計補習班的服務,可以幫助你加強作品集與設計表達能力,例如:3D建模、渲染、手繪能力。
但是設計的軟知識(soft skills),例如:設計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發表與說故事能力、帶領提案的能力等,這些是相對比較難在線上平台直接獲得的能力,更多的是要透過在提案上的實踐體驗、同儕間的練習與實習應驗。
知識其實不應該被區分成硬知識和軟知識,應該是多視角地去了解知識的不同面向。我在IDEO工作四年期間,其中一位設計前輩給我一句終身受用的話:「設計師不是去學習,而是去體驗(experience)。」這裡的體驗是動詞而非名詞。Rams對於設計的學習來自他在日常生活中的體驗。
我們有許多方式去體驗設計,例如:運用校外的實習機會、拓展人脈去體驗在業界工作的方式與日常、練習溝通與領導力都是可以運用的方式。也可以走出舒適圈、出國走訪,讓自己能夠體驗設計在不同文化間所激發出的火花與潛力。
設計研究也是設計教育重要的一環。許多設計作品來自設計師對問題的想像。如果沒有經過嚴謹的設計研究,很容易陷入設計師自我感動設計的情境中。我們做研究不只是為了驗證我們的假設,也是為了找出一些使用者需求外的洞察與設計靈感。
設計教育的轉型在於我們不能只是「教」學生們如何做好設計,而應讓學生們有犯錯的機會和安全的平台去「體驗」設計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四、運用人工智能與拓展智慧
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並不代表智慧(wisdom)本身。AI是通過計算機演算來幫助人們更快更有效地達到預設目標。在設計領域中,AI或許可以幫助設計師產生更多的點子與想法。而智慧是經驗的累積,思維方式的轉變。設計師的智慧是對於人性的理解、使用者需求的洞察、和具備全方位觀點與不斷學習的態度。智慧的累積源於生活與工作。
2023年暑假在實踐大學開設的服務設計課程,是開放給具有設計背景與非設計背景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參加。設計挑戰是運用服務與系統設計的思維,針對樂齡(Design for Longevity)的方向,重新設計台北捷運體驗。
課堂上,我們教學生如何使用Fabrie平台,幫助設計師獲取更多的靈感與點子,暢享如何為樂齡社會重新打造一個更為人性化的捷運搭乘體驗。
Fabrie是一套結合現有的一些AI平台如ChatGPT與類似Miro board的線上協作平台。Fabrie推出的設計功能有Design Copilot、Fabrie GPT和AI on Canvas。即使你沒有設計背景,也可以放上草圖,Fabrie會根據你給的提示文字渲染圖片,非常容易上手。
回顧Dieter Rams的好設計十原則:創新、實用、美觀、易懂、低調、誠實、持久、完善、環保和簡單。將這十項設計原則放在設計與AI的框架下仍然受用。AI的產品、服務甚至是體驗仍然需要滿足人的基本需求。
另一個面向來看待AI其實是一種Anticipatory Intelligence。更像是一種預想與融入式的設計方法與思維。
我們需要創新、實用與美觀的產品,產品的設計能夠讓使用者易於了解與使用,產品設計在整個產品系統內是可以持久、永續與環保的。當下,我們更加需要針對這十個設計原則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一切追求效率、科技與客製化的時代下,人們真實的需求為何?我們如何透過AI與智慧讓我們的地球與社會更好?
這些幫助設計的AI系統平台仍然只是一種輔助工具,雖然是更加方便、更有效果、更容易上手的設計工具。AI把「使用設計工具」的門檻變低了,但這不代表「設計」本身的門檻會降低。恰恰相反。真正好的設計與設計師仍然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與其真正的痛點之後,才能構思出需要解決的設計挑戰。
五、工業設計師的角色變革
工業革命以來,產品主要是以能夠量產為目標的方式進行設計,例如:設計是否能夠成功開模、如何能減低生產成本考量。隨著3D列印技術逐漸成熟,工業設計或是產品設計所追求的不只有量產,而是客製化的精準需求。
工業設計師或是產品設計師所關注的早已不僅僅是工業設計產品,更多的是一種整合設計(integrated design)與整合的過程。產品的定義也在不斷拓展,從實體的產品延伸至介面設計、流程服務與體驗規畫等。
整合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更為重大,特別是當人們的壽命更長、生活需求與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下。理所當然的,我們更加需要考慮樂齡設計與系統設計。
我們如何透過樂齡設計的視角,重新審視日常生活中的設計。Rams的產品設計仍然經久不衰,是因為他能精確地將設計中的雜質去除,留下其中最精華的也是使用者最需要的部分。
系統設計是讓設計師在聚焦的同時,不忘考量整體大環境的需求,同時也幫助設計師去推廣(scale)設計的解決方式與創意思考。
最好的設計是樸實無華、讓人無所覺察的設計。更精確的說,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細緻考量。
作者簡介:
克勞斯‧克倫普Klaus Klemp
1954年出生於德國。德國奧芬巴赫HfG 設計理論和歷史學敎授,也是法蘭克福應用藝術博物館的設計策展人,並曾任展覽總監和副總監。
自2010年起擔任迪特和英格博格.拉姆斯基金會(Dieter and Ingeborg Rams Foundation)管理委員會成員以及德國設計史學會顧問委員會成員。
克倫普曾參與多本拉姆斯作品的企畫編輯,包括《Dieter Rams: The Complete Works》、《Less and More: The Design Ethos of Dieter Rams》等。
譯者簡介:
李盛弘
設計師、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SA)董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研究員、實踐大學兼任副教授。曾任IDEO設計師、復旦大學兼任副教授、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評委。設計作品曾贏得包括IDEA金獎、德國百靈設計獎(Braun Prize)、美國Core77設計獎、德國紅點(Red Dot)金獎和德國iF獎在內的諸多國際獎項。擁有MIT管理與機械工程雙碩士學位,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和電機工程雙學士學位。目前正攻讀MIT服務設計與人類行為學博士學位,並擔任MIT AgeLab 設計師、MIT xPRO課程體驗設計師與MIT Office of Sustainability研究員。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2 |
6折 | 1 |
7折 | 3 |
作者:克勞斯.克倫普
優惠價: 79 折, NT$ 1422 NT$ 180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即時庫存=1
德國工業設計之父,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
本書為台灣第一本Dieter Rams專書,277個經典設計,302幅彩色照片
長達73年的永恒設計
「Dieter Rams:對Apple深具影響的傳奇設計師。」——CNN
「Rams的作品及帶給我們的啟發,稱得上是設計之本。」——Jony Ive,前蘋果首席設計長
此作品全集與Rams本人密切合作,是了解Rams,這位史上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產品設計師之終極參考書。
六十多年來,Rams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消費品定義了外觀、感覺和功能。他將「好設計十原則」做為一種理念和實踐,以更全面、更負責任的方式讓這個領域變得更好,也讓他建立了享譽全球的聲名。
這本書是Rams一生中所有設計產品的詳細目錄,是對他在工業和產品設計領域開創性貢獻的真正紀念。書中包括302幅彩色照片,按時間順序編排,且每件產品都附有說明和規格明細。
Dieter Rams是德國著名的工業設計大師,1932年出生於德國威斯巴登,1947年,進入威斯巴登藝術學院(Werkkunstschule Wiesbaden)攻讀建築和室內設計。1955年,投身德國家電企業Braun,隔年開啟與家具品牌Vitsoe合作的契機,1961年成為Braun首席設計師,1981年受聘為漢堡設計學院教授。他領導百靈設計部門超過三十年,產品橫跨咖啡機、電腦、收音機、視聽設備、家電產品與辦公室用品,經典作品如留聲機SK-4、D系列幻燈片投影機、RZ57模組化家具系統、606通用貨架等,為世界各地博物館收藏。
“Less, but better” (少,卻更好)是Rams一生追求的設計理念,可謂當代極簡主義和新功能主義的設計大家,與日本最重要的工業設計師、GK 設計集團創辦人榮久庵憲司志同道合。拉姆斯認為好設計是創新的、實用的、具美學價值的、簡單明瞭的、不突兀炫耀的、克制的、經久耐用的、周密的、環保的、愈簡單愈好的;他提出的好設計十原則,被奉為設計最高準則和美學典範,強調功能、以實用為核心,乾淨俐落、簡約優雅的設計,對前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深澤直人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德國20世紀中後期的工業設計,給予21世紀成功電子產品一個無可取代的靈感來源,而Rams顯然是最重要的靈魂人物。
本書堪稱Rams的設計生涯全紀錄,以五大時序呈現,從1947年的手繪草圖拉開序幕,到2020年最新一版的606通用貨架,277個作品、300餘張高清全彩照片,彙集了他長達七十三年的永恆設計。透過珍貴的收藏與研究資料,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國際設計大師的創作歷程、設計哲學與標準典範,也盡窺前半世紀世界工業設計領域的潮流變遷。
譯者序
初步探討Dieter Rams的設計哲學
從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到整合設計(Integrated Design)
何謂設計? 設計的定義為何? 設計初學者、設計老鳥、設計教育者對此問題通常有不同見解。這是一個歷久不衰的設計話題。其中我喜歡的一個說法是,設計一詞的英文Design可看做De-sign,也就是decoding signal。簡單而言,設計是一個如何把信號或是訊息重新排列組合(curate)的過程。
迪特. 拉姆斯(Dieter Rams)是大家所尊敬與熟悉的工業設計大師。他的作品與設計思考不僅是Braun的一個重要設計里程碑,也是引領當時工業設計與產品設計的典範。Rams的設計能充分體現如何運用設計達到水過無痕的訊息創意重組過程。
ㄧ、Braun與設計研究
我自己開始使用Braun的產品與體驗可以從高中時代家人所贈的一台百靈電動刮鬍刀說起。Braun給我的整體感覺是一種工業感強、科技感重、精準、簡潔俐落的設計風格。在翻譯《Dieter Rams: The Complete Works》之前,我和Braun品牌之間已經建立起了私人的情感聯結,巧的是,我的大學畢業設計作品Nursing Kit還在當時入圍了學生類別的Braun設計獎(Braun Design Award)。
二、文字翻譯即是設計
在這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我深受本書作者Klaus Klemp的文字與Dieter Rams的設計作品啟發,同時也讓我獲得不少新的靈感。以下幾個方面我想要記錄並分享給這本書的讀者:設計教育轉型、智慧與人工智能以及工業設計師的角色變革。
三、設計教育大轉型與未來
書中看到Rams對於設計作品的直覺和獨到的見解,很大一部分和他的生長環境與生活體驗有關。很早的時候,因為家庭背景很快地就使用木材進行設計創作。這讓我想到當前的設計教育。
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從YouTube、Coursera、edX等線上平台資源學習到設計的硬知識(hard skills)。在市面上甚至還有設計補習班的服務,可以幫助你加強作品集與設計表達能力,例如:3D建模、渲染、手繪能力。
但是設計的軟知識(soft skills),例如:設計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發表與說故事能力、帶領提案的能力等,這些是相對比較難在線上平台直接獲得的能力,更多的是要透過在提案上的實踐體驗、同儕間的練習與實習應驗。
知識其實不應該被區分成硬知識和軟知識,應該是多視角地去了解知識的不同面向。我在IDEO工作四年期間,其中一位設計前輩給我一句終身受用的話:「設計師不是去學習,而是去體驗(experience)。」這裡的體驗是動詞而非名詞。Rams對於設計的學習來自他在日常生活中的體驗。
我們有許多方式去體驗設計,例如:運用校外的實習機會、拓展人脈去體驗在業界工作的方式與日常、練習溝通與領導力都是可以運用的方式。也可以走出舒適圈、出國走訪,讓自己能夠體驗設計在不同文化間所激發出的火花與潛力。
設計研究也是設計教育重要的一環。許多設計作品來自設計師對問題的想像。如果沒有經過嚴謹的設計研究,很容易陷入設計師自我感動設計的情境中。我們做研究不只是為了驗證我們的假設,也是為了找出一些使用者需求外的洞察與設計靈感。
設計教育的轉型在於我們不能只是「教」學生們如何做好設計,而應讓學生們有犯錯的機會和安全的平台去「體驗」設計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四、運用人工智能與拓展智慧
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並不代表智慧(wisdom)本身。AI是通過計算機演算來幫助人們更快更有效地達到預設目標。在設計領域中,AI或許可以幫助設計師產生更多的點子與想法。而智慧是經驗的累積,思維方式的轉變。設計師的智慧是對於人性的理解、使用者需求的洞察、和具備全方位觀點與不斷學習的態度。智慧的累積源於生活與工作。
2023年暑假在實踐大學開設的服務設計課程,是開放給具有設計背景與非設計背景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參加。設計挑戰是運用服務與系統設計的思維,針對樂齡(Design for Longevity)的方向,重新設計台北捷運體驗。
課堂上,我們教學生如何使用Fabrie平台,幫助設計師獲取更多的靈感與點子,暢享如何為樂齡社會重新打造一個更為人性化的捷運搭乘體驗。
Fabrie是一套結合現有的一些AI平台如ChatGPT與類似Miro board的線上協作平台。Fabrie推出的設計功能有Design Copilot、Fabrie GPT和AI on Canvas。即使你沒有設計背景,也可以放上草圖,Fabrie會根據你給的提示文字渲染圖片,非常容易上手。
回顧Dieter Rams的好設計十原則:創新、實用、美觀、易懂、低調、誠實、持久、完善、環保和簡單。將這十項設計原則放在設計與AI的框架下仍然受用。AI的產品、服務甚至是體驗仍然需要滿足人的基本需求。
另一個面向來看待AI其實是一種Anticipatory Intelligence。更像是一種預想與融入式的設計方法與思維。
我們需要創新、實用與美觀的產品,產品的設計能夠讓使用者易於了解與使用,產品設計在整個產品系統內是可以持久、永續與環保的。當下,我們更加需要針對這十個設計原則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一切追求效率、科技與客製化的時代下,人們真實的需求為何?我們如何透過AI與智慧讓我們的地球與社會更好?
這些幫助設計的AI系統平台仍然只是一種輔助工具,雖然是更加方便、更有效果、更容易上手的設計工具。AI把「使用設計工具」的門檻變低了,但這不代表「設計」本身的門檻會降低。恰恰相反。真正好的設計與設計師仍然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與其真正的痛點之後,才能構思出需要解決的設計挑戰。
五、工業設計師的角色變革
工業革命以來,產品主要是以能夠量產為目標的方式進行設計,例如:設計是否能夠成功開模、如何能減低生產成本考量。隨著3D列印技術逐漸成熟,工業設計或是產品設計所追求的不只有量產,而是客製化的精準需求。
工業設計師或是產品設計師所關注的早已不僅僅是工業設計產品,更多的是一種整合設計(integrated design)與整合的過程。產品的定義也在不斷拓展,從實體的產品延伸至介面設計、流程服務與體驗規畫等。
整合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更為重大,特別是當人們的壽命更長、生活需求與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下。理所當然的,我們更加需要考慮樂齡設計與系統設計。
我們如何透過樂齡設計的視角,重新審視日常生活中的設計。Rams的產品設計仍然經久不衰,是因為他能精確地將設計中的雜質去除,留下其中最精華的也是使用者最需要的部分。
系統設計是讓設計師在聚焦的同時,不忘考量整體大環境的需求,同時也幫助設計師去推廣(scale)設計的解決方式與創意思考。
最好的設計是樸實無華、讓人無所覺察的設計。更精確的說,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細緻考量。
作者簡介:
克勞斯‧克倫普Klaus Klemp
1954年出生於德國。德國奧芬巴赫HfG 設計理論和歷史學敎授,也是法蘭克福應用藝術博物館的設計策展人,並曾任展覽總監和副總監。
自2010年起擔任迪特和英格博格.拉姆斯基金會(Dieter and Ingeborg Rams Foundation)管理委員會成員以及德國設計史學會顧問委員會成員。
克倫普曾參與多本拉姆斯作品的企畫編輯,包括《Dieter Rams: The Complete Works》、《Less and More: The Design Ethos of Dieter Rams》等。
譯者簡介:
李盛弘
設計師、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SA)董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研究員、實踐大學兼任副教授。曾任IDEO設計師、復旦大學兼任副教授、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評委。設計作品曾贏得包括IDEA金獎、德國百靈設計獎(Braun Prize)、美國Core77設計獎、德國紅點(Red Dot)金獎和德國iF獎在內的諸多國際獎項。擁有MIT管理與機械工程雙碩士學位,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和電機工程雙學士學位。目前正攻讀MIT服務設計與人類行為學博士學位,並擔任MIT AgeLab 設計師、MIT xPRO課程體驗設計師與MIT Office of Sustainability研究員。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2 |
6折 | 1 |
7折 | 3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