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編年體的方式深度還原秦末到漢朝建立的八十年。不僅詳細介紹了該時期的關鍵人物,也展示了中原民族對抗匈奴的軍事戰略,更深入剖析了幾位皇帝的政治運作、外交手法等,突顯出智慧決策的能力。這些特點共同勾勒出漢朝建立及早期的重要里程碑,顯現出兩個朝代的盛衰興替、帝王將相的英雄氣概和運籌帷幄。
在歷史的浩瀚長河中,秦末漢初八十年波瀾壯闊;
這是一個由英雄書寫的時代,人才輩出、智謀紛呈。
漢興八十年,一幅展現歷史巨變的壯麗畫卷
作者透過生動的筆法刻劃史實,帶領讀者一覽大漢傳奇風貌!
▎借鑑史實展露盛世風華
這本書以歷史為基石,講述了秦末亂世、楚漢相爭至漢朝建立的八十年光景,從宏觀的政治變遷到微觀的人物命運,以史為鑑,展現了這段激動人心的歷史時期。藉由歷史的敘述,我們能夠了解到這段時期政治、軍事、人文等方面的發展和變革,呈現了漢朝建立及早期的重要里程碑。
▎人物與故事彰顯英雄氣概
這本書突顯了秦漢時期的重要人物,以及他們在時代洪流中所展現的英勇和智慧。其中包括了國家領袖如秦始皇、漢高帝,以及諸如韓信、項羽等英勇的將領,還有晁錯、蕭何等智勇雙全的謀士。他們的奮鬥、犧牲、謀略與智慧,突顯了真正英雄的氣概,也成就了歷史的轉折與重塑。
▎戰役與政治交織呈現波濤壯闊
書中詳實描述了當時的戰役,從白登之圍到龍城大捷,每一場戰役背後都有各方勢力的較量和人性的鬥爭。這些戰役既展現了當時軍事戰略的巧妙,又突顯了政治意圖的重大。透過戰役與政治的交織,呈現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力戰匈奴展示抗敵氣魄
漢興八十年間,漢朝多次與北方強敵匈奴發生戰爭,而書中對這些戰役進行了生動描述。漢朝的皇帝們面對匈奴的威脅,展現了強烈的抗敵氣魄與軍事實力。他們不畏強敵,果斷出兵,最終穩定了北疆,確保了國家的安全。
▎政治運籌與國家穩固
除了戰爭,本書深入剖析了當時政治內外的運作,展現了漢朝的治國策略和政治智慧。晁錯、蕭何等謀臣的智謀,以及漢高帝、漢文帝、漢武帝等帝王的明智決策,讓漢朝能夠在內外交困中穩健前行,顯示了強大的政治運籌能力。整合內外因素,巧妙應對,為國家的穩定與繁榮奠定了基礎。
〔本書特色〕
本書以編年體的方式深度還原秦末到漢朝建立的八十年。不僅詳細介紹了該時期的關鍵人物,也展示了中原民族對抗匈奴的軍事戰略,更深入剖析了幾位皇帝的政治運作、外交手法等,突顯出智慧決策的能力。這些特點共同勾勒出漢朝建立及早期的重要里程碑,顯現出兩個朝代的盛衰興替、帝王將相的英雄氣概和運籌帷幄。
作者簡介:
軒轅之秋,原名賈昊昊,大學畢業於經濟管理學院。畢業後前往偏鄉擔任一年的教育志工,在此期間萌發了寫漢史故事的想法,著有《赤龍九歌》、《陳楓傳》等以漢代為背景的小說,現以軒轅之秋為筆名在網路平臺發表作品。
章節試閱
第二十章 天下命運,決於鴻門
范增屢次勸說項羽出兵不成後,只好把剷除劉邦的希望全部寄託在這場鴻門宴上。
范增和項王事先約好要在席上斬殺劉邦,以擲杯為號。
劉邦來了鴻門以後,百般解釋的同時也百般討好和奉承項羽,說:「我和將軍一起反秦,將軍在黃河北,我在黃河南,沒想到自己居然先進了關中,得以在這裡和您見面。我防守函谷關,只是為了防備一些盜賊和特殊情況罷了,根本沒有要攔住將軍您的意思,這裡面一定是有小人在搬弄是非。」
項羽真是傻得可愛,聽了幾句好話就信了,還直接把曹無傷給賣了,說:「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跟我說的,不然,我怎麼會到這裡來。」劉邦心裡恨得牙癢癢,當下就盤算好,如果能夠活著離開鴻門回到軍中,絕對不會放過曹無傷。
項羽就這麼出賣一個投靠自己的人,真是笨得出乎意料。本來已經和范增約定要殺劉邦的他,被劉邦灌了一些迷魂湯,優柔寡斷的毛病又犯了,怎麼也下不了殺劉邦的決心,范增反覆地舉起手中的玉玦,用諧音「決心」來暗示項羽,可都沒有用。
後來范增實在忍不住了,只好出去叫來項羽的族弟項莊,讓他在席間舞劍,然後找機會順勢砍了劉邦的腦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可是范增的如意算盤又沒打好,已經和劉邦穿一條褲子的奸細項伯也開始舞劍,並且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劉邦。
看著手下的人在酒宴間上演全武行,猶豫不決的項羽並沒有表示什麼態度,只是默許著手下這麼鬧。張良一看覺得不對,這樣發展下去劉邦太危險,就從帳外招呼樊噲,讓他闖進來搗亂,阻止混亂的局面愈演愈烈。
屠夫出身的樊噲一股蠻勁,根本不把威震天下的項羽放在眼裡,衝進帳內按照張良的安排一番慷慨陳詞,倒真把項羽給震懾住了,劉邦的危機也暫時消除。項羽向來喜歡壯士,所以他對樊噲也還算尊重。
酒宴過半,劉邦覺得自己不能再在這待下去了,范增肯定還會想出其他的辦法,於是他假裝如廁,獨自騎馬跑回了軍營。
從劉邦這個逃亡的例子,我們不難發現其心思縝密和心狠手辣。
劉邦來的時候帶了一百多騎兵,人人騎馬,可逃跑時卻把所有人馬都扔了下來,只是自己一人騎馬逃跑,帶的四個隨身護衛都是步行,其他人甚至直接扔在鴻門不管了,這樣做一是人少容易逃跑,二是萬一真有追兵,自己也可以騎馬跑,而那四個護衛因為沒有馬,就只能留下來給劉邦斷後。
另外,劉邦走的時候,沒有馬上讓張良進帳給項羽賠罪,而是讓他估算著自己已經跑得夠遠了才給項羽講這個消息,讓項羽沒有追擊的可能。
范增聽說劉邦已經跑了回去氣炸了,也不顧項羽的面子,大喊一聲:「豎子不足與謀!」估計此時的范增除了遺憾和無奈以外,更多的是對項羽的失望,他當初是投奔項梁而來,項梁對他言聽計從,可如今的項羽卻總是猶豫再三,優柔寡斷。
鴻門宴是反秦戰爭的結束,也是楚漢之爭的開始。從此,長達五年的鬥爭將在劉邦和項羽之間展開。
劉邦就這樣從鴻門逃出,經歷這一次驚心動魄的冒險,他意識到如果想要爭霸,他還得先藏起來。至少短時間內得避開項王的鋒芒。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必須做的,那就是殺了奸細曹無傷,項羽送的大禮豈能不要。
幾天以後,項王帶兵進了咸陽,和之前的劉邦完全不一樣的做法,不但沒有約法三章收買民心,反而對咸陽進行了屠城,先殺秦王子嬰,後放火燒了秦朝的宮殿,傳說中當時大火三月不絕,民怨沸騰,百姓對他大失所望。
屠殺完咸陽之後,項羽開始請示楚懷王,他的意思很明顯,雖然劉邦先進關中,可如今他實力強,劉邦不能做關中王。誰知楚懷王恨透了項家人,不甘心這樣一直當項家的傀儡,不甘心忍氣吞聲,他一點面子都沒給項羽,只回覆了兩個字:「如約。」
如約是什麼意思?不就是先入定關中的人做關中王嘛!項羽看了這個回覆之後大怒,說:「懷王是我們家族立的,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功績,怎麼可以一個人來作主約定?全國反秦的開始,只是暫時立過去諸侯的後代為王,方便討伐秦朝,但是這三年來披堅執銳、出生入死、消滅暴秦的人,是我和諸位將軍,和那些公子王孫有什麼關係?」
於是項羽立楚懷王為義帝,遷到江南,像當年周天子一樣供起來。
然後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大封十八路諸侯,想恢復春秋時期的局面,各個小勢力林立,而自己當霸主。
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分別是:
第一路 盟主西楚霸王項羽
第二路 漢王劉邦
第三路 雍王章邯
第四路 塞王司馬欣
第五路 翟王董翳
第六路 西魏王魏豹
第七路 河南王申陽
第八路 殷王司馬卬
第九路 代王趙歇
第十路 趙王張耳
第十一路 九江王英布
第十二路 衡山王吳芮
第十三路 臨江王共敖
第十四路 遼東王韓廣
第十五路 燕王臧荼
第十六路 膠東王田巿
第十七路 齊王田都
第十八路 濟北王田安
項羽雖然是貴族出身,但骨子裡卻瞧不起那些因為家族而得到封地的人,比如楚懷王,他喜歡真正立功的戰將,所以在分封的時候多少會有些傾向。另外,這份分封名單裡面,個人的好惡也造成了很大的作用,項羽對喜歡的人就非常好,對討厭的人就非常差,隨著性子來。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這十八路諸侯。
第一路項羽和第二路劉邦大家都很熟悉了,後面我們再慢慢談。
第三路雍王章邯也是我們前文經常提的人物,秦朝大將,項羽居然沒有記恨他的殺叔之仇,果然封了他做關中王,不過不是他一個人,還連同他兩個手下司馬欣和董翳,一個封塞王,一個封為翟王,三個人共同分了秦朝原來關中之地。這也是後來關中另外一個稱號「三秦」的來歷。這裡項羽能夠盡釋前嫌,忘記章邯的殺叔之仇,還封他們在關中,目的就是要壓制蜀漢的劉邦。他們三人都是能征善戰的將軍,又是關中人,乍看之下還真的挺適合,但其實很有問題,具體的我們後面說。
第六路西魏王魏豹前面也提過,他的哥哥魏咎是陳勝手下周巿建立的魏國的傀儡君主,被章邯滅了之後,魏豹收復了一些失地,又復立了魏國。
第七路河南王申陽,這個人其實之前沒有什麼貢獻,就是項羽大軍渡過黃河去救趙國的時候,他主動帶兵迎接了楚軍,所以項羽特別喜歡他,還給他封了河南這塊好地方。河南為什麼好?天下商人最集中的、最富庶的洛陽在這片地上,你說好不好?當然這是從發展的角度來說,如果從爭霸的角度來看也不一定好,洛陽在天下之中,四處平原,無險可守,如果實力不夠,很容易被滅掉。
第八、九、十路都源自之前的趙國,張耳之前提過很多次,最早和陳餘一起協助武臣建立趙國,後來復立趙國成為實際控制者,項羽覺得他功勞大,乾脆直接封他為趙王,而改原來的趙王趙歇為代王,向北方移動了一點。趙國除了趙歇和張耳之外,還有第三個人封王,趙將司馬卬,因為他平定河內有功,所以也被封為殷王。司馬卬就是司馬遷的祖先,不過說實話,當時的趙國如果有第三個人要封王,那也應該是陳餘,他和張耳一直是趙國的左膀右臂,功勞不比張耳少,後來雖然鬧翻,但還寫信勸降章邯,起了很大作用。項羽居然疏漏了陳餘這麼厲害的人,是個很大的隱患,這個後面談。
第十一、十二路是項羽的親信,之前提過的翁婿二人,衡山王吳芮和九江王英布,他倆最早在項梁時期就投靠了楚軍,某種意義上而言也算是項家軍的一員,是諸侯中難得被項羽看重的人。
第十三路臨江王共敖是楚懷王的人,項羽給了一點面子,也封了他一個小王,同時把他從楚懷王身邊拉走。
第十四、十五路源於之前的燕國,韓成建立燕國的時間比較早,他從武臣那裡脫離出來以後就一直在北方,也沒有什麼大貢獻。各國救趙的時候,韓成命令將領臧荼帶兵和楚國一起去,結果項羽就看重立過戰功的,不顧韓成已經稱王好久,反而封臧荼為燕王,而遷徙韓成為遼東王,把他趕到了更加偏遠的地方。
第十六、十七、十八路是之前的齊國,同樣和臧荼一樣,項羽因為齊將田都帶兵和他一起救趙有功,就封他為齊王,反而遷徙原來的齊王田巿為膠東王。另外,田安在濟北攻下許多城後投降項羽,所以項羽也封他為濟北王。
項羽的分封完全憑藉個人意志,他喜歡的人就得到很多好處,他不喜歡的人就被欺負,甚至連王都當不了,許多諸侯心裡不太愉快。
項羽以為天下從此安定了,在他的霸權之下平穩了,殊不知亂世才剛剛開始。
第二十章 天下命運,決於鴻門
范增屢次勸說項羽出兵不成後,只好把剷除劉邦的希望全部寄託在這場鴻門宴上。
范增和項王事先約好要在席上斬殺劉邦,以擲杯為號。
劉邦來了鴻門以後,百般解釋的同時也百般討好和奉承項羽,說:「我和將軍一起反秦,將軍在黃河北,我在黃河南,沒想到自己居然先進了關中,得以在這裡和您見面。我防守函谷關,只是為了防備一些盜賊和特殊情況罷了,根本沒有要攔住將軍您的意思,這裡面一定是有小人在搬弄是非。」
項羽真是傻得可愛,聽了幾句好話就信了,還直接把曹無傷給賣了,說:「是...
目錄
自序
第一卷 嬴秦緣起
第一章 從秦國祖先講起
第二章 秦國六世之烈
第三章 秦皇一統,海內大同
第二卷 反秦戰役
秦始皇三十七年 西元前二一〇年
第四章 禍患常起於忽微
秦二世元年 西元前二〇九年
第五章 得天下難,失天下易
第六章 大澤鄉的隊伍
第七章 反秦大浪起,誰是弄潮兒
第八章 劉邦的身世
第九章 高祖斬白蛇
秦二世二年 西元前二〇八年
第十章 陳勝敗亡
第十一章 內亂紛擾
第十二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張良便化龍
第十三章 項家軍崛起
第十四章 秦王朝的內亂
第十五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秦二世三年 西元前二〇七年
第十六章 破釜沉舟楚霸王
第十七章 劉邦西進
第三卷 楚漢相爭
漢高帝元年 西元前二〇六年
第十八章 千古至寶和氏璧
第十九章 誰是關中王
第二十章 天下命運,決於鴻門
第二十一章 分封的問題
第二十二章 韓信出世
漢高帝二年 西元前二〇五年
第二十三章 詭計專家
第二十四章 彭城大戰
漢高帝三年 西元前二〇四年
第二十五章 韓信稱雄北方
第二十六章 眾叛親離
漢高帝四年 西元前二〇三年
第二十七章 韓信破齊
第二十八章 三分天下
漢高帝五年 西元前二〇二年
第二十九章 項王的隕落
第三十章 八大異姓王
第三十一章 五陵風流誰與共
第三十二章 郡縣與諸侯相結合
第四卷 高帝平亂
漢高帝六年 西元前二〇一年
第三十三章 車前力士擒韓信
漢高帝七年 西元前二〇〇年
第三十四章 匈奴民族的崛起
第三十五章 白登之圍
漢高帝八年至九年 西元前一九九至前一九八年
第三十六章 用女人換和平
漢高帝十年至十一年 西元前一九七至前一九六年
第三十七章 刺要一根一根拔
漢高帝十二年 西元前一九五年
第三十八章 英布,最後一根刺
第三十九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
第五卷 呂后當權
漢惠帝元年 西元前一九四年
第四十章 呂后的報復
漢惠帝二年至六年 西元前一九三至前一八九年
第四十一章 蕭規曹隨,低調對外
第四十二章 三公九卿制
漢惠帝七年至漢高后七年 西元前一八八至前一八一年
第四十三章 呂后時代
第四十四章 呂氏家族對抗齊王兄弟
第四十五章 平定諸呂,絳侯定天下
第六卷 文帝承前
漢文帝前元年 西元前一七九年
第四十六章 剷除異己 穩定朝局
第四十七章 千古一帝
漢文帝前二年 西元前一七八年
第四十八章 基本國策
漢文帝前三年至前五年 西元前一七七至前一七五年
第四十九章 大哉賈誼
漢文帝前六年至前八年 西元前一七四至前一七二年
第五十章 天才的悲劇
漢文帝前九年至前十二年 西元前一七一至前一六八年
第五十一章 晁錯,另一個賈誼
漢文帝前十三年至後二年 西元前一六七至前一六二年
第五十二章 文帝中葉
第五十三章 千古制衡
漢文帝後三年至後七年 西元前一六一至前一五七年
第五十四章 匈奴人的威脅
第七卷 景帝啟後
漢景帝前元年至前二年 西元前一五六至前一五五年
第五十五章 晁錯削藩
漢景帝前三年 西元前一五四年
第五十六章 兩個關鍵人物
第五十七章 十面埋伏的謀劃
第五十八章 為天下者,不顧身家
第五十九章 決戰的方式
第六十章 戰事全面爆發
第六十一章 戰局的轉機
第六十二章 追亡逐北
漢景帝前四年至前五年 西元前一五三至前一五二年
第六十三章 出將入相
第六十四章 選定儲君
漢景帝前六年至前七年 西元前一五一至前一五〇年
第六十五章 宮心計
漢景帝中元年至中二年 西元前一四九至前一四八年
第六十六章 「蒼鷹」郅都
漢景帝中三年至中六年 西元前一四七至前一四四年
第六十七章 血雨腥風
漢景帝後元年 西元前一四三年
第六十八章 下一個,周亞夫
漢景帝後二年至後三年 西元前一四二至前一四一年
第六十九章 後文景之治,盛世可期
第八卷 武帝出征
漢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 西元前一四〇至前一三九年
第七十章 武帝的兄弟姐妹
第七十一章 失敗的嘗試
漢武帝建元三年至建元六年 西元前一三八至前一三五年
第七十二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
漢武帝元光元年至元光二年 西元前一三四至前一三三年
第七十三章 馬邑之謀
漢武帝元光三年至元光四年 西元前一三二至前一三一年
第七十四章 田竇之爭
第七十五章 遺詔事件
漢武帝元光五年 西元前一三〇年
第七十六章 鳳求凰的騙局
第七十七章 開通西南
漢武帝元光六年 西元前一二九年
第七十八章 主動出擊
第七十九章 龍城大捷
第八十章 漢興八十年
後記
自序
第一卷 嬴秦緣起
第一章 從秦國祖先講起
第二章 秦國六世之烈
第三章 秦皇一統,海內大同
第二卷 反秦戰役
秦始皇三十七年 西元前二一〇年
第四章 禍患常起於忽微
秦二世元年 西元前二〇九年
第五章 得天下難,失天下易
第六章 大澤鄉的隊伍
第七章 反秦大浪起,誰是弄潮兒
第八章 劉邦的身世
第九章 高祖斬白蛇
秦二世二年 西元前二〇八年
第十章 陳勝敗亡
第十一章 內亂紛擾
第十二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張良便化龍
第十三章 項家軍崛起
第...
商品資料
出版社:沐燁文化出版日期:2023-11-08ISBN/ISSN:978626737211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74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