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不愛妳,只是不知道如何當母親
她如何造就了現在的妳?妳要如何造就未來更好的自己?★Amazon暢銷書籍,1500則讀者留言熱烈回應
★開創「母愛飢渴」(Mother Hunger)議題的經典著作
★首倡母愛三元素:養育、保護、指引
★終止代間複製,給未來媽媽的心靈先修課
寶寶需要母愛,就像植物需要水
當母親沒有給予我們所需的愛
我們只好用其他的方法來填滿這份原始需求
妳有以下的狀況嗎?
・總期待從伴侶身上獲得無條件的愛與安撫?
・總是在關係中過度付出照顧?
・常用兇悍的自我防衛,提醒他人自己不好惹?
・不斷拿自己與其他女性比較,很難與女性建立真摯情誼?
・過度表現,渴望得到小時候欠缺的母親關注與認可?
・對食物、糖、酒精、藥物、性愛有成癮現象?
「母愛飢渴」是作者獨創的詞彙,指涉一種心靈上的創傷,源自於童年早期,母親不當的養育、保護、或指引所形成的心靈缺口。它可能在嬰兒時期或語言形成之前便開始了,影響著一個人未來如何感受愛。
我們背負著母親的期望長大,許多人不知不覺承襲母親匱乏的心理狀態,而創造出反映母親而非自己價值觀的人生。透過書中的練習,我們可以看清並接納自己的童年,重新看待自己錯過的養育、保護與指引,對人生再次感到豐足。
本書匯總心理學與大腦神經研究結果,審視童年依附及其持久的影響,幫助我們療癒與超越自己的過去,突破自我貶抑毀滅的循環,去除因缺乏母愛而帶來的羞恥感、自我否定,並提供了一條療癒的路徑。
【成長必需的母愛三元素】
1養育:
養育是一種非語言的表達,告訴新生兒:「我愛你而且我在這裡。」
當母親養育不當,孩子會產生內隱的信念:「沒有人想要我。」
兩歲半前,至關重要,養育包括:觸碰、擁抱、餵食、安撫、梳理、回應。
2保護:
如果沒有母親的保護,寶寶可能會在成長過程中錯失「安全感」。
欠缺保護的孩子易呈現: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焦慮、過度需要取悅。
三歲前,是安全型依附關係的養成期,寶寶特別需要善解人意的照顧。
3指引:
沒有適當的指引,女兒們只能任由社會文化建構其女性氣質與自我價值感。
母親可能因與女兒爭奪伴侶的關注、自身未療癒的課題,無法給出愛的指引。
有些母親甚至可能重男輕女,促使女孩追尋錯誤的自我形象與未來發展。
作者簡介:
凱莉.麥克丹尼爾(Kelly McDaniel)
德州聖瑪麗大學心理諮商碩士,美國國家認證諮商師(NCC)、心理諮商師(LPC)及性成癮專門治療師(CSAT),專注於女性自我成長與母女關係等議題。首位提出「母愛飢渴」概念,來名狀部分女性在關係中匱乏愛的根源,並提供自我療癒的建議;時常開設工作坊並接受媒體採訪,向全美民眾講述「母愛飢渴」,著有《準備好療傷》(Ready to Heal)、《童年母愛缺欠》等書。
網址:kellymcdanieltherapy.com
譯者簡介:
非語
熱愛心靈與命理的專職翻譯人,譯有:《寵物與你的靈魂契約》、【自然元素魔法系列套書1-4】、《龍族守護能量全書》、《指導靈全書》、《獨角獸能量療癒》、《死後會發生什麼事?》、《大通靈家:艾德格.凱西靈訊精要》、《八的力量》、《活出當下的平靜》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林世媛╱諮商心理師
張家齊╱臨床心理師
許妮婷╱諮商心理師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盧美妏╱諮商心理師、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推薦】
「在我的實務工作上,見過不少在和母親的互動中感到困惑無助的案主。相信此書的描繪與指引,會對有類似經驗的人帶來幫助!」
────林世媛,諮商心理師、《當我開始成為母親:心理師媽咪的腹內話》作者
「這本書是必讀之作。凱莉.麥克丹尼爾巧妙地引導讀者穿越微妙且往往危險的依附創傷領域。麥克丹尼爾沒有暗示任何父母的責備或羞恥感,她慈悲地為這個時常被忽略的主題提供亟需的資訊。」
────布莉特.法蘭克(Britt Frank),身體經驗創傷療法認證執行師
「當女性無法從母親那裡找到自己需要的安全、連繫、或無條件的愛時,她們往往感到心碎或受到無可彌補的傷害。凱莉解釋了典型的創傷重現導致低自尊、包括愛和性的上癮問題,以及因為這個主要的依附課題而發生的持續傷害。」
────卡洛.尤爾根森.席茨(Carol Juergensen Sheets),執業臨床社工
「憑藉三十多年的女權主義研究,加上數十年治療女性依附創傷的經驗,麥克丹尼爾具有撰寫本書的獨特資格。《童年母愛缺欠》詳盡周全、清楚易懂、滿懷深度的慈悲,它是一封情書,寫給期待找到回家之路的女性。」
────亞歷珊卓.凱特哈基斯(Alexandra Katehakis),《性愛成癮對失調的影響》(Sex Addiction as Affect Dysregulation)作者
「我讀了《童年母愛缺欠》,彷彿它是神聖的經文────每一個字詞都揭示並闡明我知道內心最深處存在但卻無法命名的本質。凱莉轉譯了母女之間最明顯、最有力、最影響深遠的印記,有力量及時治癒我們,同時也為在我們之前和之後來到人世間的人們提供療癒。」
────南希.萊文(Nancy Levin),《設置界線將使你自由》(Setting Boundaries Will Set You Free)作者
「凱莉優雅清明地引導讀者覺知到養育、保護、指引在我們的發育過程中起到的巨大影響,而且在那些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她滿懷慈悲地看待我們尋求替代品的行為。凱莉嫻熟地概述了療癒的步驟,邀請讀者進入成長和希望。這本書是強而有力的資源啊!」
────珍娜.李默斯馬(Jenna Riemersma),「亞特蘭大關係療癒中心」(The Atlanta Center for Relational Healing)創辦人兼臨床主任
「凱莉的《童年母愛缺欠》將會讓全世界鬆一口氣,因為世界各地的女兒們終於有言語可以描述困擾她們的人生和關係的心痛失落。所有母親在努力做好為母育兒的工作時都面臨難以置信的挑戰,而《童年母愛缺欠》帶著慈悲的理解面對這件事,它提供一把亟需的鑰匙,解答母愛缺失可能造成的隱性衝擊,並指出通向療癒和完整圓滿的道路。」
────蜜雪兒.梅斯(Michelle Mays) ,執業心理諮商師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林世媛╱諮商心理師
張家齊╱臨床心理師
許妮婷╱諮商心理師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盧美妏╱諮商心理師、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推薦】
「在我的實務工作上,見過不少在和母親的互動中感到困惑無助的案主。相信此書的描繪與指引,會對有類似經驗的人帶來幫助!」
────林世媛,諮商心理師、《當我開始成為母親:心理師媽咪的腹內話》作者
「這本書是必讀之作。凱莉...
章節試閱
第1章 為「母愛飢渴」命名(節錄)
缺失的母親照護
「母愛飢渴」(Mother Hunger)是我創建的詞語,為的是描述在沒有印記著情緒價值和關係安全的為母育兒品質下長大是什麼感覺。「母愛飢渴」感覺就像靈魂中的空虛,很難描述,因為它可能在嬰兒時期或語言形成之前便開始了,而且成為你始終感覺到的一部分。「母愛飢渴」這個詞語捕捉到對愛非常強烈、無法滿足的期盼──我們夢寐以求但卻無法找到的那種愛。許多人將「母愛飢渴」誤認成渴望得到浪漫的愛。但實際上,我們渴求的是在成長的時刻、月分、年分期間沒有得到的愛。
母親照護的基本元素為準備好要建立連繫,並好好學習的強壯、健康的大腦提供環境。寶寶需要可靠、體恤的人類親密關係,大腦才能發展人際連結的必要社交區。我們的第一份愛,也就是母親的愛,教導我們未來會如何感受愛。「今天,當父親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參與撫養孩子時,母親角色是獨一無二且無可取代的想法看似過時了。然而,有大量證據顯示,生物學對男人和女人的養育方式不同有著巨大的影響,而且最新的研究已經顯示,母親獨一無二的臨在對孩子早年的情緒發展和心智健康至關重要。」
渴望依附
如果你正在閱讀本書,很可能有時候你會感覺到瘋狂、羞愧或破碎──但你其實不是這樣的。「母愛飢渴」被深深地誤解了,而且沒有母愛飢渴的人們根本無法領略愛飢渴的感受。當然,這使我們感到孤獨,帶著所有令人困惑的情緒和行為。
在二○○八年,我使用流行的臨床語言將「母愛飢渴」描述成某種「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我後悔用了「依附障礙」這個詞,因為「母愛飢渴」並不是障礙(disorder),它是傷害(injury)──它是一種心碎,源自於在早年發育時期,母親不當的養育、保護或指引形成的。「傷害」貼切地描述「母愛飢渴」,因為(始終)帶著它生活是很痛的。它就跟悲慟一樣,複雜的悲慟來自於你獨自一人背負著不被承認的無形負擔。
小時候,假使母親養育和保護的基本元素缺失,你會不停地愛著母親──你根本沒有學會愛自己。這是「母愛飢渴」的本質。母愛飢渴是一種心碎,觸碰到在你的世界中的一切,尤其是你與他人的關係和你自己的價值感。在本書中,我將會從許多視角(生物學的、情緒的、心理學的)解釋這個概念,讓你不再感到困惑、瘋狂或孤獨。
在依附理論的語言中,「母愛飢渴」等於是重新命名「不安全型依附」(insecure attachment)。不安全型依附是煩人的標籤,因為它暗指你有問題以及你與他人的關係。沒有人想要被稱作「不安全」。但是不安全型依附不是性格弱點,它是基於研究目的而創建的詞語,將你與他人如何依附進行分類,也就是你小時候如何被養育和保護的直接結果。至少五○%的人口擁有不安全型依附風格(在下一章,我們會更仔細地探討這點),所以,假使你的早年使你擁有不受歡迎或不值得信賴的關係經驗,那麼跟你一樣的同伴大有人在。
當養育和保護的早年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就等於設定成母愛飢渴得以滋長。雖然許多成年人都患有母愛飢渴,但是每一個人的表現都不一樣。基於哪一種母親元素缺失、缺失了多久、程度如何,你的母愛飢渴可能輕微或嚴重。
母愛飢渴來自於可能發生在語言形成之前的事件,當時母親的照護是你的整個世界。為了了解這點,請將你的親生母親想成你的第一個家。她的身體、擁抱、情緒是你的第一個環境,與你的新生兒身體和情緒密不可分。對嬰兒來說,母親的身體是調節呼吸、體溫、睡眠節奏、心跳速率的天然棲息地。大自然的設計是讓母親待在身邊,讓你順利地發育成長。
當寶寶警覺到因飢餓、疼痛或分離產生的需求時,大自然的設計是需要母親的安撫觸碰和聲音,才能滿足那份需求。久而久之,由於母親有所回應,正向的互動增強了幫助我們信任他人和管理壓力的成長獎勵系統。因此,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日常互動和夜間安慰,「就是神經生物學的膠水,黏住所有未來的健康關係。」
假使基於不管什麼原因,你的母親沒有準備好要成為母親,或是如果跟許多人一樣,她並沒有覺知到我們即將在此囊括的概念,科學顯示,你可能會背負她所感受到的模稜兩可、恐懼或憤怒。她對你的需求的回應可能並不恰當,她在你身邊陪伴的時間可能並不夠多。雖然你對她的早年照護沒有明確的記憶,但你的身體卻記得很清楚。當母親照護的基本元素缺席時,結果是依附傷害,那成為未來思考和感覺的基礎。
內隱記憶
你的身體知道早年的愛的感覺。因此,本書的許多焦點將會放在人生的頭兩年,在記憶外顯以及認知存在之前,也就是當「思考」根本不在思考的時候──重點在於感覺。嬰幼兒的「思想」是奠基於身體且由早年環境告知的情緒體驗。
由於思考的大腦或大腦新皮質在三歲之後的某個時間發育(這時候,孩子經常開口問「為什麼?」),邏輯在那之前尚未成形。我們可以這樣想:對寶寶來說,感覺就是事實。如果寶寶害怕或飢餓,而某位善解人意的成人對寶寶的提示做出回應,那麼一切安然無恙。假使沒有人在,那麼一切就不太安好。與熟悉的照顧者分離意謂著危險。
情緒被儲存在身體內,創建出某個實相或信念體系:這個世界很安全,我也很安全,或是,這個世界很恐怖,而且我孑然一身。像這些被儲存起來的體受感成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跟有意識又有語言的「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不同,內隱記憶是無意識的,沒有任何語言。內隱記憶深深地駐留在腦部的邊緣結構內,竊竊私語著身體其餘部分的安全或危險訊息。早年的經驗透過感覺和體受感大大影響著發育中的中樞神經系統。於是,你「記住」的早年事物比較像是某種體受感,不是有意識的覺知。
在有或沒有母親的情況下,感覺從語言學習之前、認知形成之前的時刻便創建了內隱記憶。早年的情緒體驗如實地嵌入我們的腦部架構。當嬰兒脆弱的神經系統學會事物並不安全時,就跟早年的母嬰分離或不體恤的照護一樣,大自然召來恐懼回應。恐懼釋放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對發育中的腦部區域而言,那可能是有毒的。當恐懼沒有得到緩解且定期發生時,寶寶便在細胞中儲存恐懼的體受感,建立隨時應對危險的身體和大腦──渴求愛,但是對人際的連結謹慎小心。
理解內隱記憶解釋了為什麼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何那樣行事。我們無法看見活在自己體內的憂傷。早年的記憶是脫離意識的,但卻終生指揮我們的心情和健康。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醫師談到整合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重要性,讓你深入了解你的過去如何影響著你。你現在就做著這件事:承認「母愛飢渴」並學習如何治癒它。
人際的連結
每一個人體驗到的第一個環境都是我們的親生母親。在子宮內,她的情緒和營養讓我們知道我們正在進入的世界以及如何在其中生活。我們的歸屬感由此開始。人際的連結──我們與他人建立連繫以及信任他人的能力──首先在子宮內發展,然後在適當的主要關係中繼續成長,於是我們準備就緒,方便與他人建立社交連繫。
我們知道,人類健康和快樂的最大預測因子並不是財富或地位,而是我們擁有多少愛的關係。在人生的最初一千天期間,我們今生心理生物學上的幸福基礎便被建立起來了。依附理論的世界領袖艾倫.修爾(Allan Schore)博士強調最初一千天的重要性,包括從受孕到兩歲期間。他稱這些最初的日子是「早期形成主觀內隱自我的起源」。
神經科學告訴我們,大腦不會區分情緒痛苦與身體疼痛。身體無法區別骨折與心碎的差異。飢餓或寂寞的嬰兒感到疼痛。一旦沒有親近的照顧者替嬰兒緩解,疼痛便加劇。嬰兒的大腦無法告知他的身體為什麼痛苦。假使母親照護在頭三年期間受損,這樣的欠缺養育會令寶寶心碎。
科學是無可辯駁的:孩子需要早期照顧者的養育、保護、指引,才能發育出達成理想生活的必要大腦歷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確認,「安全、穩定、養育的關係」(SSNR, safe, stable, and nurturing relationships)是促進兒童健康社交和情緒發展的基礎。在SSNR的背景下,成人可以減緩兒童面對壓力源時的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這些關係進一步促使兒童得以優化正向的個人成長以及提升他們的社交技能。CDC將安全、穩定、養育定義如下:
●安全:兒童在其社交和物質環境內,免於恐懼和免於身體或心理傷害的程度。
●穩定:在兒童的社交、情緒、物質環境中,可預測性與前後一致的程度。
●養育:在善解人意與前後一致方面,兒童的身體、情緒、發育需求得到滿足的程度。
註:在為兒童倡導的同時,CDC也強調,成人需要與其他成人的SSNR(那往往被稱作「社會支持」或「社會資本」),才能維持與孩子的養育關係。「醫療保健策略中心」(Center for Health Care Strategies)解釋了何以「SSNR的一個關鍵結果是安全型依附。」
我們無法只因為自己不方便滿足嬰兒和孩童的需求,就期待他們沒有這些需求。忽略這些需求的代價太大了。誠如愛麗卡.柯米薩指出的:「我們想要根除兒童和年輕人的心智健康課題,例如抑鬱、焦慮、暴力,但是我們其實並不想太過深入地探究問題的根源。」假使我們看得太過仔細,就需要做出重大的改變,才能補救育嬰假和厭惡女性生命力的系統性課題,這些物化女性且剝奪女性的權力。我們將在第六章〈母愛的三個基本元素:(二)保護〉中更仔細地探究父權制。
歸屬感等於存活力
出生不應該感覺像離家。寶寶被設計成在身體上保持親近他們的親生母親,那是他們最熟悉的環境。母親是庇護所和養料。在生命的前六到九個月,寶寶無法區分自己與母親。這是大自然確保嬰兒存活下去的計畫。寶寶的腦部和身體是基於母親貼身照護建造的,那意謂著被揹著、抱著、哺育。寶寶的設計絕對不是基於長時間遠離他們的主要照顧者;呼吸、心跳速率、體溫、情緒安全感等不成熟的發育系統仰賴人類的觸碰和接近。
我想要媽咪是哀傷的幼兒被普遍認可的請求。我們聽到了這樣的哭聲。也許我們感受到了這樣的哭聲;那份請求在我們心中深深地迴響。當哭聲得不到回應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或是遇到惱怒、不耐煩的回應,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不再需要媽媽了嗎?絕對不是。久而久之,沒有母親的安慰,我們確實學會要埋葬那份需求。但是那份需求並不會消失。期待母親養育和保護的需求未被滿足,於是像發炎感染一樣化膿潰爛。身體保留著情緒疼痛的記憶,而且久而久之,可能衍生出慢性憂傷和不安全感。當憂傷成為常態時,它變得有毒。有毒的壓力引發生理性炎症,削弱免疫系統。因此,欠缺早年養育或保護是一種逆境,引發依附傷害。內在受到驚嚇或寂寞的幼兒跟隨我們進入成年期,大肆破壞著我們的身體、關係、事業。這顆早年破碎的心是「母愛飢渴」的根源。
男人、女人都有母愛飢渴
我時常被問到,男人是否也會承受母愛飢渴的折磨。簡短的回答是肯定的。所有寶寶都需要母親的養育和保護。如果這些缺失了,男孩和女孩都會體驗到母愛飢渴。但是隨著男孩日漸成熟,他們對指引的需求從母親轉移到父親。男孩通常轉向男人的世界,才能找到導師並融入文化上的男性理想。對於非主導型的男孩來說,這個過程非常複雜,但是「母愛飢渴」可能不是其中之一。
雖然各式各樣的典範也有助於女孩子的成熟過程,但是她們特別受益於母親不間斷的指引。事實上,正是透過母親的身、心、靈,女兒們定義了女性氣質、生物學、她們自己。
為母育兒的三個基本元素
為了理解、治療、撰寫「母愛飢渴」,我需要比「足夠好」更精確的框架來量化母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確認了三個有助於產生價值感和安全感的基本母性元素:養育、保護、指引。這些都是轉化成為母愛的照護元素。
養育:母親是我們的養育的第一源泉。她提供食物和安慰。她回應飢餓的能力,以及我們對親近的需求從生命的最初時刻,教導我們了解這個世界。從她的養育中,我們學到我們是否重要。我們了解愛的感覺。
保護:母親的保護是生存的基礎。保護緩減了否則會製造恐懼和焦慮的威脅,藉此增強發育成長。這些威脅可能包括任何事情,從缺乏庇護所到憤怒的兄弟姊妹或麻木不仁的成年人。保護開始於子宮,而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女兒需要母親的保護,才能免於貶低和侵犯女孩的勢力。
指引: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們觀察母親,尋找成為女性是什麼模樣的提示。女兒們從母親的尊重和照護中學會如何對待其他女性。女兒從母親的以身作則中,學習如何堅強而善良、溫暖而勇敢。然而,如果前兩個元素「養育」和「保護」缺失了,女兒不太可能會信任母親的指引。那樣的連繫確實太過脆弱。女兒反而可能會打破母親的規則、母親的風格或母親的心願。
提供這些基本元素的母親是人生風暴的避難所。當然,就連提供這些元素的母親也會在一路上犯下許多錯誤。幸運的是,錯誤並不會製造母愛飢渴。母愛飢渴來自於在養育、保護或指引方面造成未被承認的損害。體認到自己的錯誤並做出修補的母親保持連繫的建立安全無虞。任何一位母親為了做好這件事,她必須得到朋友的養育、伴侶的保護、家人的支持。如果沒有這些資源,母親可能需要專業的支持才能滿足為母育兒的要求。
第一份愛
無論是令人不安還是備受肯定,母愛都是我們的第一份愛,為你如何感受自己、他人、周遭世界播下種子。如果你的第一份愛的體驗很正向,那麼其他關係往往也很正向。假使不正向,那麼破損的母親依附便促成你人生中的所有其他關係。無論你感覺到照顧母親的情緒健康的負擔,還是無法得到母親足夠的關注,如此與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斷連會讓你感到不對勁或難受──而且容易上癮、情緒波動、孤立、有羞恥感。許多女性與我分享善意的朋友、靈性導師、心智健康提供者,如何不理解這種痛苦。事實上,某些人積極勸阻討論這點。難怪如果談到你母親的話題,你可能會感到不忠誠或忘恩負義。當沒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談論你的失落時,悲慟便卡在你的身體內。「母愛飢渴」沒有被看見,也沒有得到治療,它繼續影響你的心情和你所愛的人。理解你生命中第一段關係的本質,並不意謂著你忘恩負義或為自己難過。要把它想成邁向完整圓滿的一個勇敢步驟。體認到你擁有過什麼,和失去了什麼,可以指出邁向重拾你的需求的道路。
你的痛苦有名稱
帶著未經確認的母愛飢渴生活就像戴著眼罩過一輩子。你根本無法療癒你看不見的東西。在這些內容中,我們脫掉情緒的眼罩,才能確認哪些是不屬於你的撫養過程的母親照護元素。我們將會更深入地檢視為母育兒的三個關鍵元素,好讓你理解,當一或多項缺失時,成長發育會發生什麼事。理解為母育兒幫助你重拾失去的東西。
你的母愛飢渴體驗是你與母親的關係中特有的,然而這種極度的痛苦卻普遍存在。伴隨母愛飢渴而來的情緒包括悲傷、焦慮或困惑等常見的人類感受。這些普世的感受通常在與朋友和伴侶的關係中找到緩解。但是母愛飢渴使得與他人的連繫變得複雜,所以不幸的是,關係並不總能帶來解脫。因此,很容易卡住。母愛飢渴在寂寞、恐懼、羞恥的氣氛中茁壯成長並持續存在。這些壓力重重的情緒通常需要上癮來緩解,這就是為什麼對許多人來說,食物、性、愛、工作、鍛鍊或消費可以讓人上癮。我們將在第四章〈替代的安慰〉中討論這點如何發生。
儘管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話題,但是如果你正在確認「母愛飢渴」且從中療癒,我希望本書可以幫助你減少孤獨感。閱讀本章後,你知道你的痛苦有名稱,你的成長照顧環境中缺少了關鍵的東西。隨著你的身體的智慧接管,嵌入多年的情緒將會找到浮現的出路。由於你的心痛有名稱,新的力量即將到來。
第1章 為「母愛飢渴」命名(節錄)
缺失的母親照護
「母愛飢渴」(Mother Hunger)是我創建的詞語,為的是描述在沒有印記著情緒價值和關係安全的為母育兒品質下長大是什麼感覺。「母愛飢渴」感覺就像靈魂中的空虛,很難描述,因為它可能在嬰兒時期或語言形成之前便開始了,而且成為你始終感覺到的一部分。「母愛飢渴」這個詞語捕捉到對愛非常強烈、無法滿足的期盼──我們夢寐以求但卻無法找到的那種愛。許多人將「母愛飢渴」誤認成渴望得到浪漫的愛。但實際上,我們渴求的是在成長的時刻、月分、年分期間沒有得到的愛。
母親照護的基本...
推薦序
每個人都渴望著母親的愛
母親在我十八歲的時候去世,當時我還是佛蒙特州境內一所小型文理學院的新生。十年後,我寫了一封信給她,這是每年她逝世週年紀念當天,我都會做的事。「親愛的媽,」我寫道,「您已經去世十年了。」這時的我已然泣不成聲,溫暖而晶瑩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
「這封信會跟其他的信不一樣,」我寫道,「事情再也不一樣了。我花了十年才終於開始關心自己。我從來沒有意識到我多麼討厭自己。我多麼害怕自己。去年一直是非常艱辛又極其美好的療癒。我現在獨自一人,孑然一身。不再有酒精,不再有男友,不再自我毀滅,不再躲避所有的痛苦。只有我,在這裡,一個人。我還是非常想念您。十年感覺好像一輩子。我不再是曾經的那個女孩……有媽媽的那個女孩。」
「可是我再也不想要這個樣子了。對您的過世念念不忘。我不希望我的一輩子都跟您有關。我很感恩,非常感恩,因為這次失去,我才變成現在的我,但是我再也不想要一輩子都繞著這件事打轉。」
「我再也不想要很糟糕地對待自己。我不想要躲藏。我再也不想要感到絕望或寂寞或仇恨。我想要大步向前。我想要逃避所有這些失落的沉重負擔。我想要把那一切扔掉,就像夏天時身上穿著的外套一樣。我厭倦了這一切。我想要只做我自己。為此,我必須讓您離開。」
「何況我認為,也許,只是也許,因為讓您離開,因為不是設法緊緊抓住您,我可以很平靜。媽,我一直不平靜啊。近十年來,我一直很痛苦。太難了。我再也不想要那樣了。可是媽,我也需要您放開我。」
「親愛的,您唯一的女兒,克萊兒。」
在她去世差不多二十五年後,現在的我還很難重讀這封信。我心碎,為撰寫這封信的時候那個年輕的我心碎。我也為母親心碎,她絕不會希望我感到如此痛苦。
寫了那封信三年後,我生下了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女兒。而且在女兒出生後的最初幾週和幾個月,我坐在育嬰室裡,抱著她流淚。婆婆擔心我得了產後憂鬱症。她說,她不記得她在孩子出生時有哭得那麼凶。
但那不是產後憂鬱,那是我意識到我沒有讓我母親離開,意識到我永遠不會那麼做,而且意識到我不必那麼做。把女兒抱在懷裡,我知道,我之所以如此想念母親是因為,在育嬰室裡和我自己的女兒在一起,我正在經歷同樣的事:那份原始的母女關係。我意識到這是一份深入骨髓的愛和連繫,只要是女人,都無法否認它的存在或沒有它。
十多年來,我一直是專門研究悲慟的治療師。我曾經與可能幾百位甚至幾千位女性坐在一起,陪著她們處理失去母親的經驗。伴隨母親缺席而來的深邃情緒頻頻令我驚嘆。無論是跟我一樣因為母親去世而失去母親的女子,還是因為各式各樣的被遺棄而失去母親的女性,那都會是一個女人終生難忘的體驗。
凱莉.麥克丹尼爾第一次告訴我她的書名叫做《童年母愛缺欠》時,我立馬知道這會是改變讀者人生的著作。雖然有許多談論失落的書籍,尤其是某些談論失去母親的著作,但是沒有一本曾經如此簡潔地闡述了這番體驗:渴求母親意謂著什麼。
在作為治療師的工作中,我見過許多失去母親的版本。我見過剛剛失去母親的女性以及幾十年前失去母親的女性。我見過因癌症、自殺、謀殺、事故、疾病而失去母親的女性。我也見過仍然有母親但卻因為遺棄、上癮、記憶障礙、精神疾病等等而失去母親的女性。有些失落比其他失落造成更大的創傷,但是伴隨這類失落而來的渴望體驗卻相同。這些女性攜帶的「母愛飢渴」(Mother Hunger)以獨特而持久的方式塑造了她們每一個人的樣子──凱莉在這本非常勇敢的著作中闡述了所有這一切。
但是在我看來,凱莉在《童年母愛缺欠》中完成的最重要事情是,證實失去母親的體驗確實存在。我從個案那裡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很難相信我還在處理這個問題。但是正如凱莉所闡釋的,期盼母親的體驗對女性的影響如此之深,深到不僅貫串女性的一生,甚至代代相傳。《童年母愛缺欠》不僅證實了這份巨大的影響,而且為我們提供了治癒的解決方案和途徑,在未來幾年必會帶來漣漪效應。
我花了好長的時間才原諒自己因為母親去世而大受影響,但是對於許多女性而言,擺脫失去母親的痛苦非但難以描述而且得來不易。凱莉的著作將會永遠改變這點。知道《童年母愛缺欠》在人世間曝光了,等待著最需要它的女性找到它,這使我的心放鬆下來,讓我生出希望,認為痊癒是有可能的。
假使今天要再寫一封信給我母親,我會告訴她,好多年以前,我並沒有放下她,我會告訴她,我絕不會停止愛她,然而我已經找到了在人生中平靜的方法。我希望所有讀過這本書的讀者也都跟我一樣。
──克萊兒.畢德威爾.史密斯(Claire Bidwell Smith)
執業臨床心理諮商師(LCPC)
《當焦慮來臨時:走出喪慟的情緒,踏上療癒之路》(Anxiety: The Missing Stage of Grief)作者
每個人都渴望著母親的愛
母親在我十八歲的時候去世,當時我還是佛蒙特州境內一所小型文理學院的新生。十年後,我寫了一封信給她,這是每年她逝世週年紀念當天,我都會做的事。「親愛的媽,」我寫道,「您已經去世十年了。」這時的我已然泣不成聲,溫暖而晶瑩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
「這封信會跟其他的信不一樣,」我寫道,「事情再也不一樣了。我花了十年才終於開始關心自己。我從來沒有意識到我多麼討厭自己。我多麼害怕自己。去年一直是非常艱辛又極其美好的療癒。我現在獨自一人,孑然一身。不再有酒精,不再有男友,不再自我毀滅,不...
作者序
儘早解救母愛飢渴的自己
麗莎.多諾凡(Lisa Donovan)在她文筆優美的回憶錄《永遠飢餓的女士》(Our Lady of Perpetual Hunger)當中寫道:
我家族中的女人們深深地背負著彼此的痛苦。它就像一個額外的器官,一個我們沒有人知道該如何運作的破碎心室,阻擋著其他人的心做正常的事。
多諾凡逮到了那份心碎,也就是某些女兒從母親那裡繼承的「破碎心室」。在我撰寫你現在雙手中握著的這本書的時候,多諾凡的話是我的靈魂的良藥,那是承認祖先的心碎遺產,它是難以言說、難以書寫、也難以了解的主題。
在兩年的時間裡,我幾乎要停止撰寫這份手稿──部分原因是,經常有人提醒我,大多數的人們並不想要了解這個課題,但主要原因是,它實在太難了。我照例反問自己,為什麼這麼做呢?我基於一個原因繼續堅持:這是我年輕時候希望擁有的書籍。
我出生在一個女性動力十足、盡其所能撫養孩子的家族,但是我跟許多人一樣,有著痛苦的背景。儘管我得益於白皮膚、健全的教育以及其他優勢,但即使是特權的人生也無法保護一個人免於「母愛飢渴」之苦。
我的外曾祖母在我外祖母很小的時候就遺棄了她。外曾祖母帶著另外一個女兒離開了小鎮,與一位剛結識的男人住在一起,最終,這個男人成為她結婚又離婚的五個男人之一。她遺棄的小女孩長大後成為我的外祖母。
我很愛我的外祖母。我們一年只去她家一次,但是那些共享的時光對我來說卻很神奇。母親不太喜歡外祖母。毫無疑問,因為被遺棄,外祖母渴求得到我母親無法提供的某樣東西。身為外祖母的女兒一定是某種負擔。我不知道詳情,因為母親幾乎不太記得小時候的事,也不太討論這些事。
直到深入我自己身為母親的旅程和職業道路,我才完全理解「母愛飢渴」的概念。但是就連在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家族裡有什麼不對勁。事後看來,加上臨床的視角,我認為有母親照護的時候,獲得更多資訊對我不會有幫助;我太過忙著設法成為好女兒。我忙著生存。幸運的是,二十出頭時,我無意中走進了女性的研究課程,在那裡,我找到了令我大開眼界的相關指引,為我命名「母愛飢渴」提供了素材。時間快轉二十年,我的第一本著作《準備好療傷》(Ready to Heal)出版了,在此,我首度將「母愛飢渴」命名為令人上癮的愛的根源。從那時候開始,我一直在幫助女性理解和療癒因為早期依附貧乏所產生的心痛。《童年母愛缺欠》是從過去三十年來研究、實踐、學習搜集到的智慧集合。它是我寫給讀者的信(一個女兒寫給另外一個女兒的信),談到帶著心碎生活造成的後遺症,這類心碎一部分是生理的,一部分是心理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部分是靈性的。
儘管故事形形色色,但我發現,每一位患有「母愛飢渴」的女性都期盼同樣的東西:某種品質的愛──某種養育、安全、鼓舞人心的愛──我們認為是母愛的那種愛。我們需要那樣的愛才能讓人生有一個堅實的開始。它是一種無條件的愛,任何浪漫關係、友誼或生日蛋糕都無法取代。
許多人認為父親也可以提供這種獨特的愛。雖然體貼、善於養育的父親養大的女兒顯然有許多優點,但父親無法取代母親。命名為「母愛飢渴」並不是要忽略父親或其他主要照顧者的重要性,也不是要責怪母親沒有提供她們無法提供的東西。「母愛飢渴」是一個框架,幫助你確認母親照護的基本元素是什麼,讓你可以體認到你失去了什麼、同時重拾你所需要的東西。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會探討導致「母愛飢渴」的原因及其應對措施。在你閱讀這些內容且有所發現之際,體認到療癒的力量不會總是感覺美好,但它必會為你帶來嶄新的希望和更新的能量。請放心,即使你的母親實際上並不在場或沒有體認到你的悲傷,「母愛飢渴」還是可以被治癒。「母愛飢渴」並不意謂著你想要成為母親或需要親近你的母親。無論你是由親生母親、養母、寄養家庭的媽媽、父親、兩個母親、兩個父親、單親媽媽或多位照顧者撫養長大,「母愛飢渴」都可能會發生。與其說「母愛飢渴」是關於誰實際撫養你長大,倒不如說是關於你在成長期間缺少了哪些發育的需求。「母愛飢渴」命名了你帶著生活的渴望;期盼某種品質的愛。
以下章節是為了溫柔地支援你而安排的。在第一章中,我們定義「母愛飢渴」,讓你立即找到解脫。本書其餘部分將會詳細介紹母愛的三個基本元素。從「養育」(nurturance)的母親元素開始,我們將會向動物學習,討論依附(attachment),然後仔細研究母愛飢渴與食物和性的複雜關係。
從那裡開始,我們將會繼續討論第二個「保護」(protection)的基本母親元素。回顧傷害女性的動盪文化勢力,將會對為什麼許多人有母愛飢渴的症狀產生慈悲之心。真實案例《髒鬼約翰》(Dirty John)說明當母親無法保護女兒時所發生的悲劇,而且顯示恐懼如何融入成為女性的結構中。
接下來,我們將會探討第三個「指引」(guidance)的基本母親元素:母親如何啟發女兒。然後,在接近本書的結尾時,我們將會探討一下「三級母愛飢渴」,那是關係的三級灼傷,可以摧毀女人的一生,好比茱蒂.嘉蘭(Judy Garland)和愛迪.琵雅芙(Édith Piaf)。最後,我們將會檢視蘊藏在「母愛飢渴」中的悲慟。
「母愛飢渴」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某些比較嚴重,某些不那麼嚴重,所以每一個人的療癒看起來都不一樣。有些人的母親已經不在人世,所以你們的道路將會與母親尚在人世的女性不同。無論你的母親是否健在,療癒都涉及取代你在成長期間失去的事物。並非本書的所有想法都適用於你作為女兒的經驗。但是在書中章節的某處,你可能會找到合適的字詞來形容長年煩擾你的痛苦。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全新的清明便會指導你與生俱來的療癒過程。
雖然你的復原路徑獨一無二,但是你可以期待某些共同的療癒跡象:情緒的安全感增加、比較容易做決策、焦慮減少、了解你的依附風格。你將會對你所做的抉擇(即使是你非常後悔的抉擇)滿懷慈悲,也會比較容易挑選善良和尊重人的朋友和伴侶。如果你有孩子,愛他們也會變得比較容易。
「母愛飢渴」並不罕見。但是沒有名稱的話,它便躲藏在祕密和羞恥之中。准許自己學習和談論這類關係傷害其實很激進,它是朝著重拾你所需要的愛邁出勇敢的一步。
如果你是母親,可能會很想要將這本書當作育兒指南或重溫你後悔的事。請儘量不要這麼做。請以女兒的身分閱讀本書。本書是關於了解你在成長期間錯過了什麼,讓你可以重拾自己溫柔的部分,那些是你為了贏得母親的愛或為了在她缺席的時候存活下來而犧牲掉的東西。隨著你拼湊出成為你的母親的女兒的故事,你將會為失去的養育、保護、指引找到新的資源。面對出現在你的人生中的心碎,可以打開喜悅和連結的機會。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在你搜集新的覺知之際,我會全心全意地支持你。
儘早解救母愛飢渴的自己
麗莎.多諾凡(Lisa Donovan)在她文筆優美的回憶錄《永遠飢餓的女士》(Our Lady of Perpetual Hunger)當中寫道:
我家族中的女人們深深地背負著彼此的痛苦。它就像一個額外的器官,一個我們沒有人知道該如何運作的破碎心室,阻擋著其他人的心做正常的事。
多諾凡逮到了那份心碎,也就是某些女兒從母親那裡繼承的「破碎心室」。在我撰寫你現在雙手中握著的這本書的時候,多諾凡的話是我的靈魂的良藥,那是承認祖先的心碎遺產,它是難以言說、難以書寫、也難以了解的主題。
在兩年的時間裡,我幾乎要停止撰寫...
目錄
推薦序:每個人都渴望著母親的愛
作者序:儘早解救母愛飢渴的自己
第1章 為「母愛飢渴」命名
第2章 依附理論與母愛飢渴
第3章 母愛的三個基本元素:(一)養育
第4章 替代的安慰
第5章 母愛飢渴的文化成因
第6章 母愛的三個基本元素:(二)保護
第7章 母愛的三個基本元素:(三)指引
第8章 三級母愛飢渴
第9章 療癒母愛飢渴
第10章 帶著母愛飢渴為母育兒
結語
推薦序:每個人都渴望著母親的愛
作者序:儘早解救母愛飢渴的自己
第1章 為「母愛飢渴」命名
第2章 依附理論與母愛飢渴
第3章 母愛的三個基本元素:(一)養育
第4章 替代的安慰
第5章 母愛飢渴的文化成因
第6章 母愛的三個基本元素:(二)保護
第7章 母愛的三個基本元素:(三)指引
第8章 三級母愛飢渴
第9章 療癒母愛飢渴
第10章 帶著母愛飢渴為母育兒
結語
商品資料
出版社:橡實文化出版日期:2023-08-03ISBN/ISSN:978626731327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1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