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青年團的成立,意味著菩提種子的播撒。不要看輕一粒種子,將來它會茁壯成長;不要看輕一點因緣,將它傳播,也會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相信佛教青年的未來,無可限量。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
佛光青年團成立至今,已走過四分之一世紀。在這九千多個日子裡,一代一代青年薪火相傳,譜出生命精采樂章。
遍及五大洲,影響各階層,無數人因佛光而改變。生命,因學佛而精采;人生,因利他而成就。夢想,就從這裡開始!且看58位青年,心靈壯遊的勇氣之旅。
信仰的步伐未曾停止,佛青的故事還在延續……
作者簡介:
關於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
為了培育佛教弘法人才、造就德行兼備的時代青年,1996年於馬來西亞舉辦的「國際佛光會第二屆第一次理事會」上,與會大眾鼓掌通過成立佛教青年社團的提案,一個隸屬國際佛光會的國際性青年社團於焉產生(原名「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部」,後改為: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
「世界佛光青年總團」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指示,以推動青年學子認識人間佛教為要,並揭示五大宗旨:
一、以人間佛教建立生活方向,
二、以組織社團培養領導能力,
三、以參與活動拓展生活領域,
四、以教育訓練深植佛教信仰,
五、以服務社會提升生命價值。
現今全球上百個青年分團正在各國家地區發揮極大影響力,且規模持續發展壯大中。佛光青年期盼透過「菩薩的心」與「青年的力」,發揮自利利他、己達達人的精神,將善美的品行帶進校園、將服務熱忱融入社會、將創新公益轉動國際,共同建立人間淨土。
章節試閱
青年的力,菩薩的心 星雲大師
「青年」和「菩薩」雖是兩個不同的名詞,但實際上意義是一樣的。因為所有的菩薩,都是青年,所有的青年都可以成為菩薩。譬如佛教的四大菩薩,觀音、地藏、普賢、文殊,每一位菩薩都是沒有鬍鬚的青年;釋迦牟尼佛經過出家、6 年苦行,31 歲證悟,成就正等正覺;唐朝玄奘大師,26 歲時孤身跋涉,越過沙漠,到達印度求取佛教經典,沿途還記錄整理著作《大唐西域記》萬餘言,至今仍是研究絲路、西域及當時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那也是他正值青年的黃金時代。
世間各種人都想表現他的力量。例如,年幼的小孩,以哭鬧發洩情緒,表現他的力量;婦女以容貌、撒嬌來表現他的力量;男人或以權勢,或以地位,或以財富為力量;修行人則以道德、忍耐、慈悲來表現他的力量。
青年人也有他的力量。《佛光菜根譚》裡有一句話:「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
青年也不是以年齡來論,有的人儘管年齡已經不再是二、三十歲,可是他們內心的奉獻熱忱,比起青年更加熱烈,可見得不管年紀有多大,只要你有菩薩心、有創造力,你就是青年。只要大家肯學習菩薩道,都可以成為青年,更何況古人也說:「人生七十才開始。」
既是青年,我認為青年人應該要具備四種力量和四種心:
一、要有承擔的力量 二、要有辨別的力量
三、要有自制的力量 四、要有鼓勵的力量
要成為一個菩薩,要具備多少承擔、辨別、自制、鼓舞的力量,甚至還要有發心的力量、忍耐的力量⋯⋯佛教青年從年輕的時候就應儲備良好的精神力量。精神道德力的基礎,在於因地的發心。有了青年的力,接下來就要有深遠的菩薩心,才能使力量穩固,永不退墮。怎樣發菩薩的心呢?
一、要有大願心 二、要有清淨心
三、要有慈悲心 四、要有般若心
談到「青年的力,菩薩的心」,青年的力,主要是希望青年們有承擔的力量、有辨別的力量、有鼓勵的力量、有忍耐的力量。菩薩的心,則是要我們擁有菩薩情懷,發揮大願心、清淨心、慈悲心、般若心。擁有青年的力及菩薩的心,
未來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節錄自《星雲大師全集.佛教與青年》
輯一
從細節開始的修行 陳貝兒
說到我的學佛因緣,非常感謝我的父母,因為他們都是佛教徒,所以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了佛教。
在我幼年時,全家就移民溫哥華,母親在佛光山溫哥華講堂做義工,常帶我們幾個小蘿蔔頭參加法會。當時的住持永固法師,引領我接觸青年團。在溫哥華讀書那段時間,我一直在講堂當義工,也認識到很好的朋友。
小時候很期待每個禮拜可以到講堂做香燈義工,除了喜歡寺院的梵唄外,由於講堂平日都有許多外籍人士蒞臨參觀,我們還會幫忙翻譯。
有次,星雲大師來到溫哥華,難得有機會能與大師面對面請益。大師很關心我的未來規劃,問我有沒有去過本山,或是參訪過其他不同別分院,我那時從沒去過佛光山,也沒有機會認識佛光山不同階段的發展,大師很慈悲,幫我安排整整一個月的旅程。跟隨大師回台,到各地別分院參學,除了見識到人間佛教在台灣的弘法盛況,也看到大師如何待人接物、怎麼樣去教導信眾⋯⋯。我覺得,大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是菩薩的化身,甚至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那段期間,我隨侍在大師身邊學習,無論是接待客人或端茶水,我都親身體會到,落實人間佛教就該從最微小的事情做起!不要因為只有說一句話、端一杯茶,就輕視這個動作。因為每個動作都是一個身教,足以影響到周遭的人事物。
此次經歷是我這輩子最難能可貴的學習旅程。當然,我也請示大師:我能否跟隨大師出家修道?但是遭到大師的拒絕,當時令我有點沮喪。不過,現在我明白大師當初的心意,無非是希望我以在家眾身分發展我的事業,去幫助更多人了解信仰人間佛教的好處。
大學畢業後,我回到香港,在佛香講堂滿蓮法師和佛光道場永富法師的帶領下,一有空閒我就前往道場擔任義工,持續走這條人間佛教的道路,以不同的角色在這輩子修學我的人生功課。
非常感恩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改變了我的人生,讓生命有了正確的方向。我想,這條人間菩薩的道路不僅只走一輩子,而是生生世世都要跟隨著大師的理念,秉持一師一道精神,發心為大眾服務。
輯二
願做眾生的阿難 妙光法師
1980∼1990 年初期,移居異國他鄉的我們,面對文化衝擊,承受當地人的排斥,拚了命學外語,努力融入西方文化,當時心靈最溫暖的慰藉,就是佛光道場為移民華人敞開的大門。在道場裡,不僅能接觸到早已刻進骨髓裡的鄉土情懷、生活習俗及飲食文化,更有一批正和自己經歷著同樣的掙扎與成長背景的青少年。
被組織成青年團的我們,每週末隨同父母前往道場服務、聚會,上中文班、佛學課便成了移民生活常態的一部分。從行堂打菜、接待招呼、歌唱表演到策劃活動、招募成員,透過歡喜奉獻以及從做中學,認識領悟佛門的慈悲、平等、無我。
有些人會說,人間佛教都是活動與服務,與修行沒什麼關係,更與成佛之路相隔了一個永恆。但是,相信所有曾經或是正在經歷佛光青年時代的任何一人都明白,在這些無數「活」與「動」的因緣際會之下,我們與佛之間的距離,只隔了一念「發心」而已。
佛陀十大弟子中的阿難尊者,擁有超人的記憶,佛陀所說的法都能完整收藏在記憶中。但是多聞第一的阿難,卻為何在佛陀入滅後,當大迦葉尊者召集弟子們結集經典時,被拒之於門外?難道是阿難不夠聰慧?其實不然。
阿難熱心助人的性格,總讓人如沐春風。不僅曾多次代眾請法,還懇求佛陀允許女眾在僧團裡能依正法出家,並協助佛陀勸導動念還俗的掘多比丘,讓他走回正道⋯⋯。阿難也是排難解憂的能手,更是佛陀關懷眾多弟子時最溫暖、低調的好幫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阿難尊者總是柔和以待。當眾生需要時,阿難一直都在。
為了不負正法久住的重要使命,阿難奮發向上,終於在最後一刻開悟證果。當阿難登上獅子座,誦出「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之時, 所有在座的大比丘如同再次親受佛陀法乳一般,涕淚交縱,感動萬分。或許,隨侍佛陀的阿難尊者並非不急於開悟,而是選擇了先將生命奉獻給在佛道上需要他的眾生吧!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我們或許沒有最上乘的根機能夠於此生參透佛法妙境,跨越生死大海。但請別忘了,阿難尊者那光明萬丈的背後,是生生世世用歡喜與發心所積累的善緣妙果,而我們最敬愛的師父上人所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讓我們能在生命的青澀之年,便早早踏上了同結萬人緣的菩提道路。
我成不了光芒照眼的金剛寶鑽,但願將自己揉成卑微的草紙,為眾生燃火、取暖。願每顆曾被佛光溫暖的青年心,都能做眾生的阿難,為人間留下一分光明美好。若能如此,此路足矣。
輯三
麥克風的六度法門 吳鴻明
「各位現場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佛光青年鴻明,很榮幸這次擔任主持人與您結緣,祝您有一個法喜充滿的感動旅程。」在佛光山,主持是我結緣的方式,也是大多佛光人認識我的原因。佛化婚禮、萬人音樂會、佛光會30週年、星雲文學獎、星雲教育獎⋯⋯每個深富意涵的活動典禮中,都是我實踐佛法的菩薩道場。
記得在一次展覽的開幕主持中,介紹貴賓環節時,報到處給我的名單中特別註明:「此次藝術家老師的母親,要特別加重介紹。」正當我說著:「讓我們歡迎藝術家老師的母親,來到現場!」這時台下出現了一個聲音:「那是他的老婆,不是母親。」
聽到當下心中無限生滅的過程反覆來回,但我必須即刻處理,於是我這麼說:「抱歉老師,是我口誤,樓上是佛堂,活動結束後我會去跪兩柱香,歡迎老師及各位貴賓,屆時上樓檢查!」話語一落,現場傳來陣陣笑聲,此次事件就此落幕。
會後有人問我,你反應為何這麼好,難道當下不會生報到組的氣嗎?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事實上,多年的主持過程裡,我總是用六度法門,來對應主持活動時可能遇見的各種狀況:
布施:用聲音鼓勵群眾,用語言善美人心。
持戒:適足準備,適當語言,合宜展現。
忍辱:遇到誤解把持情緒,遭遇挫折穩住心性。
精進:次次修正缺點,持續精進學習,虛心參考他人。
禪定:狀況發生時保持冷靜,突發情形時靜心思考。
般若:常念大眾所願所求,遇危機,佛法智慧處理。
將佛陀教法融入主持過程,不只完成活動,還能體證佛法。主持、佛法相結合,展現人間佛教的實踐性格。將近18 年的每一次主持,心懷感謝,充分發揮,因為這樣的發心,有了很多的意外機會,從廣播主持、電視台主持、公司行號授課、學校授課等,每一個機會,起源皆是義工主持種下的福德因緣,而這些因緣讓我心存感恩。
主持是舞台上的角色,能夠被大眾看到,也帶著厚重的責任。每一個準備、每一句話、每一個情緒展現,都必須思考是否以眾為我,是否言語善美,是否符合佛法。遇挫折時,告訴自己,這是逆增上緣,這是空性展現,自己要有般若智慧,廣結善緣。每一次內省思考,都讓自己更接近佛法,更體會星雲大師的智慧。
謝謝佛光山讓我有因緣以主持結善緣,感謝大師引領我以主持學佛法,用佛法修智慧,祝福所有佛光青年,在每一個服務的角色裡,習得善法,結得善緣。
佛光青年,有您真好。
輯四
佛陀對我比OK 古嘉琦
回憶甫入職場時,身分從學生轉換為社會新鮮人,一成不變的上下班日常令人充滿迷惘,思忖未來發展時總是徬徨不安。當時是個即使無助卻一身傲骨的年紀,不斷外求不懂自省的在人生課題中患得患失。
這些無明與輪迴,在我有幸參加由中華佛光青年總團舉辦的「團體動力學種子講師培訓」課程後,撥雲見日。每週一次的課程中,結交了善知識,更認識了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自然且樸實的佛法逐漸解開我執的結,假日透過義工服務,創造了平日工作以外的自我價值,廣結善緣為我平凡的生命帶來許多機會。
佛光山各道場、各單位法師承襲了大師對青年教育的重視,始終鼓勵青年「發心就會有發展,承擔就會有成長」。當時的我們,什麼都不成氣候,光只是有勇氣,後來才明白,許多善美因緣的成就,都是三寶作為後盾在支持甚至善後。
2011 年佛館落成開幕的首週,每日都有一場主題典禮,典禮開始前有30 分鐘暖身節目,時任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的妙凡法師為青年們爭取了活動主持的任務。直至上場前我才意識到,活動現場約有五萬人參與,握著麥克風的手不斷出汗,硬擠著笑容的臉頰不由自主地抽搐著⋯⋯。
站在菩提廣場的我,充滿著煩惱,想起大師說的「有佛法就有辦法」,當下真的沒辦法的我,閉上眼默念《般若心經》一遍後,心中默默問佛陀:「我真的可以嗎?」那天陽光普照,當我睜開眼時,把大佛的蓮花指錯看成OK手勢,接著一個念頭出現:「這是佛陀的場子,佛陀有可能讓妳搞砸嗎?就把大眾當作是親朋好友一般來招呼吧!」
於是接下來的30 分鐘,我宛如與家人朋友歡喜相聚在一起恭逢喜事。這個轉煩惱為菩提的經驗,著實帶給我震撼教育,原來那些無明,是因為我太執著自己的表現才造成的,當念頭轉化,把「完美主持」的目標轉為「圓滿的把歡喜帶給大眾」,一切就自然波羅蜜多了。
多虧法師們的全力護航與慈悲成就,讓青年能有福慧雙修的學習,因此,向前有路,並持續向前,走著走著,當法輪不斷轉動時,要停下來也不容易了。
佛光山四大宗旨之一「以教育培養人才」,有福報能成為佛光青年的我被這樣地慈悲愛護著。曾與青年幹部們聊到佛教在生命中的影響,共同的心得都是:「如果沒有學佛,真不知自己會變成怎樣?」大夥兒心裡也都明白,到底是我們護持三寶,還是三寶護持了我們。
佛教需要青年,青年更需要佛教。儘管目前沒能像高僧大德那樣有「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發心,但我堅信,只要跟著大師與佛光山的腳步,心中有佛,目中有人,便不枉此生!
青年的力,菩薩的心 星雲大師
「青年」和「菩薩」雖是兩個不同的名詞,但實際上意義是一樣的。因為所有的菩薩,都是青年,所有的青年都可以成為菩薩。譬如佛教的四大菩薩,觀音、地藏、普賢、文殊,每一位菩薩都是沒有鬍鬚的青年;釋迦牟尼佛經過出家、6 年苦行,31 歲證悟,成就正等正覺;唐朝玄奘大師,26 歲時孤身跋涉,越過沙漠,到達印度求取佛教經典,沿途還記錄整理著作《大唐西域記》萬餘言,至今仍是研究絲路、西域及當時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那也是他正值青年的黃金時代。
世間各種人都想表現他的力量。例如,...
推薦序
人生最好的投資 心保和尚(佛光山寺住持)
佛光青年總團成立至今已邁入第25 年,在實踐及落實人間佛教歷程來說,一路走來,克服種種困難,傳遞慈悲與關懷,將佛光普照世間,實在難能可貴,更是佛光青年的里程榮耀。
星雲大師曾向青年開示:「佛教的歷史中,教主釋迦牟尼佛、中國的玄奘大師,也都是在青年時期投入,經歷多少的苦難,克服了多少的難關,才有如今的大成就,所以青年是佛教未來的希望。」這一席話,激發了青年對弘揚佛法及信仰傳承的使命感,佛教青年社團在全球萌芽茁壯,五大洲皆遍撒菩提種子,傳承佛光法脈,芬芳千萬里。
佛光青年團秉持師父上人提倡人間佛教的理念,落實三好、四給、五和之精神,積極展開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讓社會大眾因青年的發心,而對佛教產生信心及肯定,具體實現了「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精神胸懷。同時,也讓青年點亮人生的方向,擁抱希望、邁步向前,一展弘法的偉大抱負與理想目標。
青年是時代的先鋒,是佛教的未來,是興隆佛教的新希望,是佛門梁柱,更是法門龍象,這是佛教青年應有的自我期勉。青年團是佛教青年法身慧命及增進福德智慧的家,佛光青年齊聚一堂,開發般若潛能及長養慈悲心,共同為弘揚人間佛教精進努力。也因為信仰的力量,讓佛光青年能夠勇於面對與承擔,並跟上時代趨勢與脈動,求新求變,以自利利他、慈悲喜捨之精神理念,造福十方、圓滿成就佛道。
我常講,學佛是這輩子最好的投資,因為到下輩子都可以繼續用。「信仰」能給我們力量,也給我們很大的依靠。大家對自己有沒有信心?信心非常重要,因為有信心才會有力量。「信、願、行」力量很大,在任何時間都將自己的心
照顧好,在做好事以外加上慈悲與智慧,保證身心吉祥圓滿、輕安自在。
大家福德因緣具足,才能走得進來,一直向前邁進、往前進步就對了。就像大師說的,法水長流五大洲,我們都有一分責任與使命,讓全世界各地,都能佛光普照、法水長流,為人間帶來光明與希望,造就另一個不同的世界。
學佛是為了找到人生究竟的快樂,若能開啟般若本性,把內心的佛性完全展露出來,思想裡、行動中就是佛法。鼓勵青年樂於投資生命,透過潛能發展,如同水落石出般去除無明煩惱,展現智慧與能力;期望青年承擔弘揚佛法的責任,發揚人間佛教的理念,真正以行動實踐「佛教靠我」的精神。期許所有佛光青年以「菩薩的心,青年的力」,共同為推動人間佛教、實現人間淨土而共同努力。
佛教前途靠青年 慈容法師(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
1996年4 月23 日,在馬來西亞召開的「國際佛光會第二屆第一次理事會」熱烈掌聲中,通過「成立佛光青年團」之提案,一個隸屬於國際佛光會的國際性青年社團組織於焉產生,並在1997 年1 月1 日中華佛光青年總團於佛光山召開「第一屆佛教青年會議」後正式成立運作。至今屆滿25 週年,仍本著大師開示「佛教需要青年,青年更需要佛教」,積極以「菩薩的心,青年的力」之精神,遵循佛陀儀制教法,為實踐人間淨土而努力不懈,共同心手相連、邁步向前,推動及落實各項人間佛教理念。
經過25 年漫長的歲月,寒來暑往年復一年,佛光青年具足佛法、正知正見,參與各種弘法利生、利益有情的活動,充分展現青春、熱情的蓬勃朝氣,更為佛教帶來新願景、新希望,讓人間佛教看到光明與希望的未來。
這一路走來,佛光青年以「永不退轉、向前有路」之精神,邁開腳步,奔向佛光康莊大道。秉持「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更以團結合作、集思廣義,完成三好、四給精神及五戒心生活運動。結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慈心悲願,達到「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創新發展、傳燈萬方」為整體實質目標。今日你以身為佛光青年為榮,明日佛光青年將以你為榮。
近兩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全球人心惶恐不安及生活不便。為減低群聚帶來的感染風險,青年團將佛法傳播結合新科技,走向「智慧與創新」,透過e 化實施人間佛教線上研討會、會務宣導、周知訊息、聯誼交流及弘法布教等諸多活動,弘法目標未因疫情衝擊、嚴重影響而停歇,反而與時俱進,以新思惟走向嶄新里程碑。建構數位化平台,已變成後疫情時代的新趨勢,其意義深遠,在佛光青年團發展歷史上別具時代意義。
此刻正值25 週年之際,感謝佛光青年以「我在眾中、眾中有我」思惟及「佛教靠我」之精神理念,與青年總團相互勉勵。多年以來,佛光青年為實踐人間佛教,排除萬難、勇於付出,我要給予讚歎及鼓勵,爾後在菩提大道上,秉承
佛陀示教利喜本懷,共同為興隆佛教、開創歷史新局而努力,建構人間佛教美好的明天,迎向光明璀璨的未來。
熱情活力向前行 處事圓融最溫馨
佛教靠我轉法輪 慧燈永明佛法興
佛青25 薪火相傳 慧傳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
2022年是「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部」創團25 週年,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我們佛光青年如何慶祝呢? 25 歲這個年紀已是成年人了,他應該肩負養兒育女、繼承家業及社會責任!因而我們要以感恩歡喜的心情、佛教靠我的悲心、解決困難的慧心、信仰傳承的願心、勇敢承擔的決心,來慶賀「佛青25」!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一棵小幼苗到初具規模的樹木,青年團這些年的成長,在星雲大師的指導下,還有中華總會歷任祕書長、佛光山世界各地道場法師、佛光會幹部及護法信徒的支持下,從1997 年開始,我們在全世界已發展出一個總團(中華佛光青年總團),歷年共授證成立 218個分團、22 個大專院校及高中職所設立的三好學社。
為何短短的25 年,我們的青年團會受到世界各地的青年認同呢?因為青年團這個平台,讓佛光青年認識人間佛教、知道佛法真義、孕育品德內涵、學會佛門儀禮、培養領導能力、強化各項才藝,大家相互觀摩學習、激勵成長。也
因為有這個平台,佛光青年知道佛法的妙處,三好四給的實用,布施結緣、給人接受的重要,因而他(她)們欣然求受三皈五戒、菩薩戒,且有人參加短期出家,也會就近到佛光山道場服務,協助法師辦理社教活動,到校園宣說「生命教育十堂課」,還會到世界各地從事義工服務。
甚至,有些青年進入佛光山、佛光會、青年團、佛陀紀念館,及佛光事業體系(文化、教育、慈善)服務,為弘法大業做出貢獻。尤有進者,我們佛光青年,發菩提心就讀佛學院,最後跟隨著星雲大師出家,真正做到了「法脈傳承,捨我其誰」!
總之,我們佛光青年在這25 年,從吃喝玩樂到修持活動、從被動參與到主動發心、從要求別人到自我調適、從事不關己到護法衛教,這種轉變、成長,真是最值得慶賀。
另外,為了落實信仰傳承的使命,青年團特別重視幹部的培養,從2002 年開始,著手進行「白象、天馬、金獅幹部制度」的研擬與建構,期間經由洛杉磯、紐約佛光青年團及中華佛光青年總團等佛光青年的持續發心實踐,終於在「2008 年國際佛光青年會議」開幕典禮上,為4 位佛光青年頒發白象幹部證書,如今全球五大洲共588位獲證白象幹部,其中有8 位獲證天馬幹部。
此外,於2003 年大會上提出「佛光青年講師」案,也在2008 年的大會上正式為4 位善財(男眾)、妙慧(女眾)講師授證,截至目前共有73 位了。有了這批生力軍的加入,道場的活動更增添活潑的色彩,兒童、青少年的教育更有佛光青年揮灑的空間,從社區到學校,推動三好運動,讓品德教育從小扎根。
這25 年來,我們站在星雲大師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遠、開拓視野、成就發展,因而在未來的歲月裡,期許佛光青年們,跟隨著大師的腳步,做好人間佛教的行者,持續帶領更多青年加入佛光山的弘法行列,讓「信仰傳承」代代相傳、「佛教靠我」的精神永不熄滅!
祝福大家「處世無畏‧ 和平共存」!
人生最好的投資 心保和尚(佛光山寺住持)
佛光青年總團成立至今已邁入第25 年,在實踐及落實人間佛教歷程來說,一路走來,克服種種困難,傳遞慈悲與關懷,將佛光普照世間,實在難能可貴,更是佛光青年的里程榮耀。
星雲大師曾向青年開示:「佛教的歷史中,教主釋迦牟尼佛、中國的玄奘大師,也都是在青年時期投入,經歷多少的苦難,克服了多少的難關,才有如今的大成就,所以青年是佛教未來的希望。」這一席話,激發了青年對弘揚佛法及信仰傳承的使命感,佛教青年社團在全球萌芽茁壯,五大洲皆遍撒菩提種子,傳承佛光法脈,芬芳千萬...
目錄
星雲大師 青年的力,菩薩的心
序文
心保和尚 人生最好的投資
慈容法師 佛教前途靠青年
慧傳法師 佛青25 薪火相傳
覺培法師 佛教靠我 捨我其誰
妙凡法師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如彬法師 力揮信仰之楫
有度法師 誓把無盡燈光耀人間
大事記:佛光青年 風起雲湧
輯1 佛光青年的力量
領航.落實佛教本土化:創新創意領先群倫
Marlon L. Ardiente 當天主遇上佛陀
鄭欣宜 深耕校園播下菩提種子
史庭如 唱響青年信仰力
葉蘇榮 成長到承擔
陳貝兒 從細節開始的修行
招君雄 勇敢走出去
詹鎧霙 攜手同緣在非洲
蘇德福 三好走進貧民社區
輯2 使命願景的實現
願力.突破挑戰:譜寫佛光青年歷史篇章
妙光法師 願做眾生的阿難
黃金寶 生命因學佛而精采
方耀祥 寫下歷史的聯合國會議
朱慧荃 不做「呷教」的信徒
知竺法師 直下承擔「佛教靠我」
姚忠輝 以佛光品牌為榮
張睿邗 職場中的佛法運用
慧屏法師 娑婆世界的清涼暖流
盧湧權 光大佛教為己任
陳澄慧 〈和諧〉傳唱世界
輯3 有情有義的義工行
服務.行菩薩道的典範:為社會創造幸福與安樂
之一.在學業上進步
李昱進 自主學習的基地
文榮勤 用影像與佛法連結
能威法師 圓沙彌之夢
王靖馨 挑戰不可能任務
吳鴻明 麥克風的六度法門
蔡蕙伃 發揮影音力結萬人緣
陳劭筠 教室外的學習舞台
之二.在事業上精進
李浩宇 學校沒教的功課
卓詡玲 修行是有「緣」人專利
邱泰維 用行動傳遞四給精神
洪卓恩 握住大師的手
陳則奇 無敵模式的超級瑪利
劉偉豪 修行從改變自己開始
彭寶珊 學習大師「給」的精神
闕曉菁 生命被佛光點亮
陳彥霖 將信仰帶進終極關懷
李雅萍 樂當義工 激發潛能
之三.在道業上成就
能中法師 詠唱美好希望
林禾禪 化困難為茁壯資糧
王人樓 讓慈悲成為善循環
張舫綾 化壓力為願力
陳玉霜 成就都是練出來的
陳贊欣 自覺才能化世益人
楊隆乾 始於初心,行在當下
Frances Garganera 素食美味度青年
輯4 永續發展的契機
轉型.持續不斷的學習力:精進學習打開新格局
陳俗均 創造教練式成長空間
古嘉琦 佛陀對我比OK
別程 接棒佛教聖火
周曼碩 打造青年團價值
林昭瑗 平凡的事不平凡
唐鈺原 多元學習的佛光大舞台
張雅閔 乘著人間佛教的慈航
陳妮斯 老幹新枝 世代交替
陳偉良 續寫佛青新篇章
彭子悅 教育著手讓愛流轉
黃志博 法律不足 佛法補足
黃鼎宸 佛光二代躍升弘法尖兵
楊秀蓮 走出去才知道自己有多強
鄭泳宏 接力布教使命
薛瑋瑩 傳播幸福與安樂
星雲大師 青年的力,菩薩的心
序文
心保和尚 人生最好的投資
慈容法師 佛教前途靠青年
慧傳法師 佛青25 薪火相傳
覺培法師 佛教靠我 捨我其誰
妙凡法師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如彬法師 力揮信仰之楫
有度法師 誓把無盡燈光耀人間
大事記:佛光青年 風起雲湧
輯1 佛光青年的力量
領航.落實佛教本土化:創新創意領先群倫
Marlon L. Ardiente 當天主遇上佛陀
鄭欣宜 深耕校園播下菩提種子
史庭如 唱響青年信仰力
葉蘇榮 成長到承擔
陳貝兒 從細節開始的修行
招君雄 勇敢走出去
詹鎧霙 攜手同緣...
商品資料
出版社:佛光出版日期:2023-06-30ISBN/ISSN:978957457708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21 × 14.8 × 2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