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正向心理治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一個多世紀以來,心理治療一向聚焦於案主討論心理困擾問題。每年,成千上萬的人們,求助各式各樣的勵志講座、工作坊、療癒營、課程,還有更多人購買勵志自助書籍、數位應用程式或工具。傳統上,諸如此類的心理治療,焦點乃是立基於如後假設:心理治療的功能,就是要去挖掘童年創傷,解開糾纏惱人的錯誤思維,或是恢復功能失調的情感關係等等。這種聚焦負向的心理治療取徑,直覺來看,似乎言之成理;然而,身為本手冊的作者,我們相信,臨床治療師卻也因此忽略了正向層面(positives)的重要性。傳統負向聚焦的心理治療,發揮良好功能時,固然可以紓解案主的憂鬱和焦慮,但是案主的福樂安適或美好生活(well-being),並不是此等取向之治療的外顯目標。與此相反,正向心理治療(Positive psychotherapy,簡稱PPT),則是立足於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簡稱PP)的一種治療取徑,目標是要通過增強福樂安適或美好生活,從而紓解心理症狀的壓力。
在章節體例組織上,本臨床治療師手冊,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提供PPT的理論架構(theoretical framework),探索性格正能量。最後,總結提出正向心理治療的作業(practices)、過程(processes)和改變機轉(mechanisms of change)。
第二部分,逐一介紹十五個PPT療程(sessions),每個療程都包含核心概念(core concepts)、實施指南(guidelines)、技巧(skills)和練習此等技能的作業單(worksheets)。再者,還包括一節的適應與彈性變通(fit and flexibility),讓治療師根據案主的具體情況,提供PPT實務得以順利進行的各種方式(而不損其核心元素)。最後,還有至少一篇專欄小故事(vignette),以及跨文化的蘊義啟示(cross-cultural implications)。
第一節 什麼是正向心理治療?
正向心理治療(positive psychotherapy,簡稱PPT),是新興的治療取徑,廣泛立基於正向心理學原理。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簡稱PP)研究個人、社群和機構福樂興盛(flourish)的條件和過程。正向心理學探索,什麼是可能發生效用的、什麼是適切的,以及什麼是可能培養的(Rashid, Summers, & Seligman, 2015)。正向心理學對於心理學各領域的影響,可以從一項廣泛的系統化回顧評論得到肯定(Donaldson, Dollwet, & Rao, 2015),此項回顧涵蓋1999至2013年發表的1,336篇論文。其中,超過750篇的論文實證檢驗正向心理的理論、原則和介入或處遇(interventions)。
PPT是PP在臨床或治療領域的分支。PPT將心理症狀與正能量、資源與風險、價值觀與弱點,以及希望/樂觀與遺憾,諸如此類的心理正向、負向兩方面加以統整綜觀,從而採取正向、負向平衡的方式,來理解人類經驗的內在複雜性。在不排除或最小化案主憂慮問題的情況下,PPT臨床治療師透過同理心的態度,陪伴案主理解創傷關聯的傷痛;在此同時,探索、辨識與培養心理成長的潛在能量。我們不認為PPT是全新的心理治療類型;與之相反,我們是將其看作心理治療方向的重新定位(therapeutic reorientation),以「建立心理正能量」模式(“build-what’s-strong” model),用來補充傳統的「修復錯誤」取徑(“fix-what’s-wrong” approach)(Duckworth, Steen, & Seligman, 2005)。
PPT並不是只限於正向層面。身為PPT臨床治療師,我們沒有暗示說,其他心理治療法都是負向的。事實上,PPT也並不是要取代既存的各種心理治療法。反之,PPT是一種漸進的變化,用以平衡傳統心理治療聚焦缺陷的失衡取向。對於心理困擾的案主而言,如果能教導他們使用最高的資源(包括個人資源(personal resources)和人際資源(interpersonal resources)),那就可以更妥善來理解和服務他們,協助更有效面對人生的諸多挑戰。認識我們的個人心理正能量、學習培養正向情緒所需的技巧、強化正向情感關係、注入生活意義與目標,諸如此類的正向取徑可以大幅增益激勵、賦權培力和療癒的效能。PPT的終極目標,是要協助案主,學習符合個人需求的具體、適用技能,將他們的心理正能量發揮最佳利用,從而追求積極投入、充實滿足和有意義的人生。要達成如此的目標,PPT將心理治療師的角色予以擴展,從傳統診斷缺陷的規範權威人士,進而增添了積極協助案主促進心理成長(growth)、復原(resilience)、福樂安適美好存有(well-being)等正向層面。
第二節 為什麼我們需要正向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心理健康從業人員(包括:心理師、精神科醫生、社工、諮商師或輔導人員等等)的核心活動,汲取廣泛類型的理論方法(Watkins, 2010)。研究顯示,眾多模式的心理治療法都可有效紓解心理困擾(例如:Castonguay, 2013; Seligman, 1995)。心理治療的成效顯著優於安慰劑,而且從長期來看,對於許多病例,其療效也比單獨醫藥治療來得更好(例如,Leykin & DeRubeis, 2009; Siddique et al., 2012)。事實上,長久以來,許多研究已經顯明,心理治療的效果和許多實證驗證有效的醫藥治療方式同樣有效,包括:心臟病的各種醫療處置措施,例如:乙型阻斷劑(beta-blocker)、血管擴張術(angioplasty)、降血脂的史他汀類藥物(statins),以及老人醫學和氣喘的各種醫療處置措施(Wampold, 2007)。目前,已有許多實證驗證有效的心理治療法,可供選用來處置數十種的心理疾病,包括:憂鬱症(depression)、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多種類型的恐懼症(phobias)、恐慌症(panic disorder)、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s)等等(Barlow, 2008; Seligman, 1995)。美國的「藥物濫用與心理衛生服務管理署」(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縮寫SAMHSA),官方網站彙整列出145種程序化的治療法(manualized treatments),可供有效處置多達365種心理疾病當中的84種(SAMHSA, 2015)。心理治療當中,若干更精細的組成元素,都已有廣泛研究,譬如:治療同盟(therapeutic alliance)、治療溝通的幽微細節(nuances of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非語文的表達(nonverbal language)、治療師效應(therapist effects)、治療處遇過程(treatment process)、案主和治療師之間的雙向回饋過程等等(Wampold, 2001; Watkins, 2010)。
傳統上,心理治療的焦點多半是集中在出現問題的部分,其結果就是導致治療傾向紓解各種心理疾病的症狀。然而,我們相信,心理治療師強烈的負向聚焦,已陷入難以突破的僵局,亟需改弦更張、另謀出路:20%到30%的案主,在治療期間,只有些微的改變;另外有5%到10%的案主,明確感到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形惡化(Hansen, Lambert, & Forman, 2002; Lambert, 2013)。因此,我們認為,心理治療面臨重大的障礙,我們稱之為「65%瓶頸」(65% barrier),這意思是指,大約只有65%的案主可能從所接受的傳統心理治療獲益。我們相信,補充採用PPT這種心理正能量本位取徑(strengths-based approach),可以改善心理治療效能(effectiveness)的瓶頸困境,請參考以下四大努力方向:
1. 擴展心理治療的範圍;
2. 跨越醫療模式的界限;
3. 擴充心理治療的成效指標;
4. 減輕對臨床治療師的衝擊。
1. 擴展心理治療的範圍(Expanding the Scope of Psychotherapy)
臨床治療師的偏頗傾向,將注意力集中在心理治療的負向因素,乃是可以理解的。出於演化使然,人類大腦對於負向經驗,定向和反應程度都比較強烈;對於正向經驗,就相對比較沒有那麼強烈(例如:Baumeister, Bratslavsky, Finkenauer, & Vohs, 2001; Rozin & Royzman, 2001)。人類演化歷史進程中,這種天生的負向心性幫助人們取得安全庇護所、食物、配偶。人類的心思,花費不成比例的多數時間,來思考生活出了什麼問題,卻幾乎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考量生命當中有哪些美好或正向的地方。從本質來看,負向因素在相當程度上定義了心理治療的功能。負向因素固然在心理治療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此同時,也限縮了應該能夠發揮作用的更寬廣範圍。
生而為人,我們無不希望生活充實,活得有目的、有意義(Duckworth, Steen, & Seligman, 2005)。隨著心理健康意識日益提升,心理疾病患者越來越能現身暢談親身經歷的生活,暢言訴說什麼可能幫助他們超越精神障礙患者的角色框限(Secker, Membrey, Grove, & Seebohm, 2002)。這類的案主企求的是全面的康復(full recovery),包括:恢復希望(hope)、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hips),以及追求有意義的人生(meaningful pursuits)(Secker, Membrey, Grove, & Seebohm, 2002; Slade, 2010)。心理治療提供無可匹比的機會,通過培養諸多心理正能量搭起心理鷹架,從而支持案主的個人發展;而且不應該只顧著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改善症狀(symptoms)或缺陷(deficits),否則就會浪費了這當中難得的寶貴機會。康復(recovery)並不只是改善或消除問題,另外也還包括衡鑑和提升心理正能量(strengths)、技巧(skills)、能力(abilities)、才華(talents)和性向(aptitudes)(Crits-Christoph et al., 2008; Le Boutillier et al., 2011; Rapp & Goscha, 2006)。
2. 跨越醫療模式的界限(Broadening Beyond the Medical Model)
長久以來,心理治療的運作始終遵循醫療模式(medical model),精神障礙被視為起源於神經傳遞物質失調(neurotransmitter dysregulation)、遺傳異常(genetic anomalies),以及腦部結構和功能的病變而引發的腦部疾病(Deacon, 2013; Maddux, 2008)。David Elkin(2009)和其他許多人都指出,把醫療模式套用在心理治療,其實頗有問題。在醫療模式中,醫生根據症狀做出疾病的分類診斷,然後施行專門設計來治療該類疾病的處置措施。相對地,在心理治療中,疾病和治療往往取決於人際脈絡特徵,這些跟醫療關係不大,然而醫療模式仍被當成主流的描述架構,因為這讓心理治療取得相當程度的文化尊重和經濟優勢,這些都是其他描述體系難以企及的(Elkins, 2009)。然而,與醫學疾病不同,精神疾病不能追溯到單純的致病因子(etiological agent)。
James Maddux(2008)指出,醫療模式對心理治療的影響,在心理治療相關領域的常用術語可以看得極為清楚,包括:症狀(symptoms)、功能異常(dysfunction)、診斷(diagnoses)、障礙(disorder)和處置(treatment)。這種影響宰制了臨床治療師的關注對象,不成比例的集中在障礙和功能異常方面,而沒能把相當比例的心力放在追求健康方面。我們並不是要求全面放棄心理治療的醫療模式,因為在心理治療的專業養成訓練、研究和專業組織中,此等模式早已根深蒂固;我們的建議是,在既存的醫療模式傳統之中,融入採用心理正能量本位取徑(strengths-based approach),以期使心理治療更趨正向、負向平衡。證據顯示,心理正能量可以成為治療諸多嚴重心理疾病的有效成分,例如:精神病(psychosis)(Schrank et al., 2016)、自殺意念(suicidal ideation)(Johnson et al., 2010)、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Uliaszek et al., 2016)。心理治療領域通過融入和整合心理正能量,可以豐富案主和臨床治療師雙方的經驗。Slade(2010)論稱,這樣的擴展也可提供機會給臨床治療師,讓他們得以挑戰心理疾病和治療遭受的汙名、歧視,以及促進社會福祉。然而,將心理治療模式從缺陷擴展到心理正能量本位模式,勢必也需要在心理衡鑑和處置方面做出改變。臨床治療師如此的角色轉變,在21世紀,大有可能變成常態,而非例外。Alex Wood & Nicholas Tarrier(2010)建議,臨床對於心理困擾程度的理解和處置,應該設法取得正向、負向的適度平衡,亦即投入等量齊觀的心力去關注正向的層面,他們舉出支持此等正向、負向平衡作法的理由,摘錄說明如後:
心理正能量可以發揮緩衝作用,緩解負向生活事件對於心理不安適的衝擊效應,並且有可能預防心理障礙的發展(Huta & Hawley, 2008; Marques, Pais-Ribeiro, & Lopez, 2011)。
長久以來,心理正能量與若干幸福指標(indicators of well-being)息息相關,例如: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Proctor et al., 2011)、心理福樂安適(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Govindji & Linley, 2007);再者,幾乎所有的性格正能量,都有關聯到學業滿意度(academic satisfaction)、學業平均分數(grade point average)(Lounsbury et al., 2009),以及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Littman-Ovadia & Steger, 2010;文獻回顧評論,請參閱Quinlan et al., 2012)。
心理正能量本位介入(strengths-based interventions),可產生數量可觀的好處。在預測心理障礙方面,心理正能量因素的預測效力(predictive power),要比負向特徵或症狀等因素來得更高些(Wood et al., 2009)。研究顯示,心理正能量本位介入確實可帶來許多好處(文獻回顧評論,請參閱Quinlan et al., 2012)。
對於多元文化背景的案主,提升心理正能量的作法可能更有效率,而且也比較容易接受(Harris, Thoresen, & Lopez, 2007; Pedrotti, 2011)。
擁有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和善意(kindness)的性格正能量,對於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比較不會陷入汙名的困擾。心胸開放、思想開明(Open-minded)的人,比較不會責備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者,認為這些人應該為發生該等心理障礙負責(Vertilo & Gibson, 2014)。
3. 擴充心理治療的成效指標(Expanding the Outcome of Psychotherapy)
心理治療成效的研究人員強調,應該把生活品質指標(indicators of quality of life),以及心理福樂安適指標(indicator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納入康復的定義(Fava & Ruini, 2003)。Larry Davidson與同僚,採用術語「康復取向照護」(recovery-oriented care),來描述培養人生正向因素的處遇作法,對於培養諸如心理資產、心願、希望、興趣等正向因素,所付出的心力至少不下於投入改善和減少症狀所做的努力(Davidson, Shahar, Lawless, Sells, & Tondora, 2006)。
Le Boutillier與同僚,針對提供康復取向實施指南的30份國際文件,進行主題分析,研究結果建議,康復的概念應該擴充,跨越症狀緩解的範圍,補充納入福樂安適。建議事項還指出,康復應該包含心理正能量以及各種支持的衡鑑和運用,以茲提供相關資訊來輔助康復的評估、審查、照護計畫、目標擬定等等,還有照護和處遇應該積極運用該等心理正能量(Le Boutillier et al., 2011)。定義和擴充康復概念之餘,也擴展了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角色,更加強調與案主的夥伴關係(Slade, 2010)。Schrank & Slade(2007)通過概念化,將康復定義為獨特個人化的深刻變化過程,在這過程中,個人的態度、價值、感受、目標、技巧和角色都歷經變化。完全康復意味著,儘管受到心理困擾的限制,人們仍能活出充實而滿足的生活。完全康復還涉及超越心理疾病的災難影響,進而發展個人生命的嶄新意義和目的。
4. 減輕對臨床治療師的衝擊(Attenuating the Impact on the Clinician)
在本質上,心理治療需要臨床治療師,專注傾聽案主忍痛重述可能椎心泣血的駭人經歷,見證殘酷暴行在當事人心理(乃至身體)烙下的沉痛傷痕。如果,心理治療大量仰賴臨床治療師陪伴案主,去面對負向記憶(negative memories)和逆境經驗(adverse experiences),此等幽暗沉痛經驗的同理心投入(empathic engagement),長年日積月累,很有可能對臨床治療師造成負向影響作用。證據顯示,影響效應可能外顯呈現為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或譯自我感喪失)、缺乏個人成就,從而導致身心耗竭(burnout)與憐憫疲乏(compassion fatigue)(Berzoff & Kita, 2010; Deighton, Gurris, & Traue, 2007; Hart, 2014)。
Harrison & Westwood(2009)探索維繫臨床治療師福祉和卓越的因素,發現他們都擁有一種共通的取向,並且具體表現為三方面的信心:(1)臨床治療師對自己的專業素養深具信心,相信自己是足夠優秀的專家;(2)對治療改變過程(therapeutic change process)有信心;(3)相信世界是美好、有可能改善的(儘管現實確實有痛苦和折磨)。這三項特質是PPT的理論取向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會在PPT治療實踐全部過程中徹底推廣。
第三節 65%瓶頸
如本章稍早所述,若干案主並沒有從心理治療獲益,有些人(5%到10%之間)甚至在治療期間,明確感到症狀惡化(Lambert, 2007)。在這兒,讓我們舉最普遍的心理疾病類型—憂鬱症,藉此來討論此等障礙。憂鬱症有時也稱為「心理疾病的感冒」(the common cold of mental illness)。讓我們考量兩種有效的治療方式為例: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以及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譬如:百憂解(Prozac)、樂復得(Zoloft)、立普能(Lexapro)。這些治療法各自產生約65%的反應率,而且我們知道,反應率當中還包含安慰劑效應,範圍落在45%到55%之間(例如:Rief et al., 2011),安慰劑感覺越合乎現實,所產生的安慰劑效應就越大。類似的數據一再出現。最近,一項涵蓋30年抗憂鬱藥劑療效研究(隨機設計,校正安慰劑變項效應)的後設分析,報告指出,有相當高百分比的治療效果可歸因於安慰劑效應(Kirsch et al., 2002; Undurraga & Baldessarini, 2017)。
為什麼會有65%瓶頸?為什麼治療的效果如此之小?我們相信,這是因為行為改變對於一般人而言就相當困難。對於尋求心理治療的案主,可能缺乏動機,或是患有合併症,生活在不利於改變的不健康環境,諸如此類的多重不利因素雪上加霜,導致改變更是難上加難。因此,許多案主抱持根深蒂固和適應不良的行為,至於改變則被視為威脅,也不可能實現。
事實上,許多臨床治療師已經放棄了治癒的想法。管理式照護(managed care)和有限的預算,有時迫使心理健康從業人員不得不把時間、精力集中在救火,而不是用來防患未然。他們的焦點幾乎全部投入危機管理,以及提供表面化的照護。事實上,很多時候,心理照護只流於表面化,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65%瓶頸的出現(Seligman, 2006)。
傳統上,缺陷取向的心理治療(deficit-oriented psychotherapy),許多臨床治療師相信,要讓負向情緒(尤其是壓抑的憤怒)極小化的一種方式,就是將該等負向情緒表達出來,否則就會通過其他症狀顯現出來。心理治療的文獻,常可發現如後說法,譬如:「打枕頭」(hit a pillow)、「發洩怒氣」(blow off steam)、「釋放」(let it out),這背後隱含的就是情緒的液壓模式概念化(Seligman, 2002a)。然而,此也使得當前的心理治療,幾乎等同於受害者心理學(victimology),傾向把案主描繪為環境的被動回應者。驅力(drive)、本能(instinct)、需求(need),創造了無可避免的衝突,只能通過發洩管道來取得部分的紓解。在我們看來,發洩充其量只是表面化的補救(cosmetic remedy),更慘的是,還可能引爆怒火、怨恨,甚至心臟疾病(Chida & Steptoe, 2009)。
正向心理治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一個多世紀以來,心理治療一向聚焦於案主討論心理困擾問題。每年,成千上萬的人們,求助各式各樣的勵志講座、工作坊、療癒營、課程,還有更多人購買勵志自助書籍、數位應用程式或工具。傳統上,諸如此類的心理治療,焦點乃是立基於如後假設:心理治療的功能,就是要去挖掘童年創傷,解開糾纏惱人的錯誤思維,或是恢復功能失調的情感關係等等。這種聚焦負向的心理治療取徑,直覺來看,似乎言之成理;然而,身為本手冊的作者,我們相信,臨床治療師卻也因此忽略了正向層面(positives)的重要性。傳...
作者序
前 言
正向心理學的臨床應用
長久以來,照章行事的心理治療始終沒明說、也從未檢驗證實的前提預設就是:只要鼓勵案主投入長時間談論自己的問題,就有可能恢復心理健康。相對於此,正向心理治療(positive psychotherapy,縮寫PPT),則另闢相反的取徑,鼓勵案主充分辨識個人生活正當、強盛、美好的面向,調度應用自身最好的心理正能量,以茲抗衡或緩解心理障礙。請考量以下例子:
.小艾,年輕女子,長年飽受創傷陰影糾纏折磨,鼓起勇氣發現,寬恕固然讓人痛楚難耐,但同時也有助於克服揮別陳年舊傷。
.卓先生,中年男子,患有憂鬱症,還有自殺念頭困擾,坐在精神科急診室裡,他注意到,診間裡幾乎每個人都比他更糟糕。他也意識到,自己擁有足夠的內在資源,得以應付麻煩。
.麥小姐,年近三十歲的研究生,視、聽方面有幻覺,始終無法確診到底是屬於何種類別的疾患,輾轉求診許多不同專科治療師,仍然未能就確切病名達到共識。
過去十五年期間,數以百計如前所述的人們,轉往求助正向心理治療,因為這種取徑不再只是將他們視為受傷的靈魂、疲憊的軀體,或是萎靡的心靈。相反地,PPT評估、賞識和放大案主的美好面向,將該等心理正能量用來作為療癒的槓桿;在此同時,也絲毫沒有輕忽他們承受的痛苦。
.當小艾做好準備,面對過往的創傷,PPT治療成為開啟理解寬恕之幽微細節的過程,幫助她釐清,哪些地方,寬恕可能有所助益;而哪些地方,寬恕也可能帶來傷害。她發現,寬恕的正能量乃是定義她的性格正能量,確認自己是善良、有同理心的好人。
.在PPT期間,卓先生發現,轉換觀點是自己的一項標誌性格正能量。運用此等觀點,他能夠觀察確定,其他人的狀況比他更糟糕,而此等理解給予他正能量,讓他能夠去檢視和運用生命中的各種正向的優勢。
.當問到麥小姐,是出於什麼理由,讓她會想要回來尋求治療(即便我們的診所沒有明確適合她的專科),麥小姐表示,這世界上,就只有PPT沒有把她看作除了傷痕累累的症狀之外,一無是處,而且還會真心賞識她的創造力和毅力,相信她有能力完成學業,取得學位。
心理治療,在很大程度上,已發展成為一種補救學科(remedial discipline),主要關切目標在於修復缺陷。在接下來的文章當中,你將會學習到,心理治療的中心任務,可以用來探索和培養真實的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性格正能量(character strengths)、意義和目的。本手冊呈現的【專欄小故事】(vignettes,案例)可以讓讀者見識到,儘管有悲傷、壓力、焦慮、矛盾或憤怒,但案主還是有能力,去發掘和調度應用自身的善意(kindness)、感恩(gratitude)、熱情(zest)、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還有最重要的,希望和樂觀(hope and optimism)。
本手冊講述這些故事,並構建系統化的結構框架,可供案主運用正向技能來緩解各種心理疾患。我們相信,本手冊描述了一種轉化過程,從中培養正向情緒,擴大品格心理正能量,追求意義,培養正向關係,努力邁向內在動機追尋的目標,這些都是案主與臨床治療師治癒和成長的關鍵。
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在運用本手冊時,可參酌許多臨床情況所需的靈活變通(flexibility)和文化考量因素(cultural considerations),適時做出調整。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奠定理論基礎;第二部分,引導臨床治療師逐步實施PPT各療程的實務作法。在每個療程末尾,以及本手冊最後的附錄,都有收錄相關的臨床資源。此外,還有線上附錄(網址:www.oup.com/ppt),其中收錄大量額外的PPT相關資源。
PPT目前仍是處於發展中的新興取徑,缺乏大規模確切定論的成效研究(outcome studies)。我們最高的希望是,經由本書拋磚引玉,能夠有助於促成未來對PPT所承諾之成效,展開全面而透徹的評鑑研究。
前 言
正向心理學的臨床應用
長久以來,照章行事的心理治療始終沒明說、也從未檢驗證實的前提預設就是:只要鼓勵案主投入長時間談論自己的問題,就有可能恢復心理健康。相對於此,正向心理治療(positive psychotherapy,縮寫PPT),則另闢相反的取徑,鼓勵案主充分辨識個人生活正當、強盛、美好的面向,調度應用自身最好的心理正能量,以茲抗衡或緩解心理障礙。請考量以下例子:
.小艾,年輕女子,長年飽受創傷陰影糾纏折磨,鼓起勇氣發現,寬恕固然讓人痛楚難耐,但同時也有助於克服揮別陳年舊傷。
.卓先生,中年男子,患有憂鬱...
目錄
目次表
前言
致謝詞
第一部分 緒論與理論基礎
第一章 正向心理治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第一節 什麼是正向心理治療?
第二節 為什麼我們需要正向心理治療?
第三節 65%瓶頸
第四節 傳統心理治療的另類出路
第二章 正向介入和理論預設
第一節 正向心理介入的歷史觀點
第二節 正向心理介入和正向心理治療
第三節 正向心理治療與幸福理論
第四節 正向心理治療:理論假設
第三章 心理病理學:心理症狀vs.心理正能量
第一節 心理症狀
第二節 心理病理:心理正能量的失調
第四章 性格正能量的核心地位,如何運用於正向心理治療
第一節 性格正能量和心理症狀居於同樣核心地位
第二節 性格正能量融入正向心理治療
第三節 心理正能量融入正向心理治療:技巧和策略
第五章 正向心理治療的作業、過程和轉化機制
第一節 作業和過程
第二節 正向心理治療的改變機轉
第三節 執行PPT時應注意的限制
第四節 正向心理治療的結果成效研究
第二部分 正向心理治療的十五療程實務
第六章 療程、作業和心理治療過程
第一節 正向介紹心理治療的取向
第二節 治療過程
第七章 療程一:「正向介紹」和「感恩日誌」
核心概念(第1部分)
療程中的作業:「感恩日誌」
第八章 療程二:性格正能量和標誌性格正能量
核心概念
第九章 療程三:實踐智慧
核心概念
第十章 療程四:較佳版本的自我
核心概念
第十一章 療程五:開放記憶和封閉記憶
核心概念
第十二章 療程六:寬恕
核心概念
第十三章 療程七:追求極大化抑或追求知足
核心概念
第十四章 療程八:感恩
核心概念
第十五章 療程九:希望與樂觀
核心概念
第十六章 療程十:創傷後成長
核心概念
第十七章 療程十一:慢活與賞味
核心概念一:慢活
核心概念二:欣賞品味
第十八章 療程十二:正向關係
核心概念:正向關係
第十九章 療程十三:正向溝通
核心概念
第二十章 療程十四:利他
核心概念
第二十一章 療程十五:意義和目的
核心概念
附錄A 身心鬆緩和正念靜思操
附錄B 「感恩日誌」書寫格式
附錄C 正向心理治療量表
附錄D 建立你的心理正能量
附錄E 正向臨床心理學網路資源
附錄F 《案主作業簿》目次表
參考文獻
目次表
前言
致謝詞
第一部分 緒論與理論基礎
第一章 正向心理治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第一節 什麼是正向心理治療?
第二節 為什麼我們需要正向心理治療?
第三節 65%瓶頸
第四節 傳統心理治療的另類出路
第二章 正向介入和理論預設
第一節 正向心理介入的歷史觀點
第二節 正向心理介入和正向心理治療
第三節 正向心理治療與幸福理論
第四節 正向心理治療:理論假設
第三章 心理病理學:心理症狀vs.心理正能量
第一節 心理症狀
第二節 心理病理:心理正能量的失調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