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慈濟基金會文史處
定價:NT$ 620
優惠價:79 折,NT$ 489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慈濟,聞名國際的臺灣本土NGO,
五十年前,
只是花蓮偏鄉小小的佛教慈善團體。
一群來自其他縣市的人
相信年輕的證嚴上人,
募會員、扶弱勢、助災民、建醫院……
他們匯集各地善的力量,
是大愛擴散全臺的重要推手,
也是慈濟走向國際的奠基者。
【證嚴上人開示】
留史映心 莫忘克難慈濟路
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做對的事,就是智慧。慈濟在今年(二○二三)已經進入第五十八年,回顧過去,真的是人能夠成就一切,有許多慈濟事都是認定應該做,就對大家說;人人聽了,就是把握當下,用心投入。因為每一位慈濟人的信任與付出,慈濟才能從臺灣東部的花蓮,延伸到全臺北、中、南,乃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地區都有我們的慈善援助足跡。而這些還要感恩早期的資深委員,有他們的鋪路與傳承,才有後來不斷累積的感人故事。
慈濟最早的名稱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創辦之初,我和常住還借住在普明寺裡,租地務農、做手工自力更生,生活相當艱困,經常無米下鍋。但我始終堅定要濟貧救苦的信念,有錢沒錢?不管,就是認定這件事是對的、需要做,我就會很堅持,做就對了。所以到了每月照顧戶發放日那天,總是希望讓他們中午吃飽才回去,於是向普明寺借米、借油來煮鹹粥。
在克難中,我們承接的第一個照顧戶,是八十幾歲、孤老無依的林曾老太太。接獲提報之後,我親自和委員到她家訪視,住屋非常破爛、簡陋又昏暗,還沒有進門,就聞到一股很不好的味道;進到屋裡,空間很狹窄,老人家躺在床上,整個床舖都是排洩物,看了很令人鼻酸。我們幾個人把她扶起來,讓她坐在門外的椅子上,屋裡幫她清一清。
慈濟人到照顧戶家裡幫忙打掃,這樣的畫面,在現今的大愛臺常常可以看到,但其實早在五十幾年前,我們就是這樣在關懷。不過,那個年代要做慈善工作,真的是很辛苦,只是時代在變,空間也在變,現在的人很難去體會。所以我一直跟大家提「盤點生命」,就是要把握現在,也要了解過去,看看過去的用心,一路過來都是很有價值的畫面,精神、方向都一致,沒有偏差。
而每逢過年前夕,我們都會為每一家照顧戶辦年貨,吃的、用的都有。雖然那個時代,慈濟很坎坷,自己都很窮,但總是要去為他們全家量尺寸,大小都給他們穿新衣。尤其是孩子,那個時代,學生只要上學就要穿卡其學生服,慈濟給孩子們卡其服還要給「太子龍」,就是比一般的卡其還要更好。慈濟要給的,都是給自己很歡喜,不是隨便選的。
又想起過去搭遊覽車巡迴全省複查個案和下鄉義診,臺灣頭到臺灣尾,我是都走得很透。我帶委員、醫生搭遊覽車,不是去遊覽,是一村一村去義診。那個時代,花蓮與臺東的交通有部份是鐵公路共用橋,遊覽車是開在鐵軌兩側邊緣,要是有一點閃失,輪子就會卡進鐵軌;橋上還有設幾處行人或腳踏車的避車空間。若是以現代來看,花蓮、臺東,感覺是很近,但在過去是很不容易啊!
那個時代能夠這麼做,就是靠那群資深委員,每一次不是靜智(陳貞如)開車,就是靜慈(吳玉鳳)僱計程車幫我繞全臺;還有張有傳、張澄溫、黃博施等幾位醫師,每週兩天來(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之外,還輪流幫我去鄉下義診。想到那個時候自己是那麼渺小,卻能夠有這麼多社會善心人士,願意這樣相信我,陪伴我一步一步走,所以我說命中有福田,生命中遇到都是很多的福田,都是菩薩。
回憶過去的歷史,一路走來,實在是步步艱難,就像是在走田埂路,一個人走在前面,一個兩個跟在後面;跟的人慢慢增加,路也被走得變寬一些,可以三四個人橫排前進;彼此再互動分享,邀集整群的菩薩連結在一起,才走出了後來的大道。這條大道,是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人人用心,分分寸寸用愛鋪設而成。共同創造這麼多人間善事,歷歷都在我的記憶中,都是很有價值的文史資料,我也感覺到這一輩子不後悔,很有福。
而這些豐富的文史資料,源自最初的一念心,要讓這些成章、成文,一定要有人有心,下功夫去整理。文字就是永恆的歷史,對於寫歷史的人,就是珍惜自己生命的見證。一篇文章、一篇報導,上面的作者是誰,這也是為自己留歷史;這個時代、這個事情,是這個人寫的,這個人的如是我聞,或者是如是我見,都是很有價值,都是我們生命的珍藏。
期待大家也要發揮生命的價值,把握因緣,我們現在的責任,就是要把慈濟為人間所做的蒐集好,尤其是要真。資深委員還在的,我們也要趕快去拜訪,將寶貴的歷史記錄詳細,而且整理到字字珠璣,出版了,讓這些真實的故事流傳於世,就是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留歷史,為人間立典範。
【封面故事】
平等、尊重的愛
慈濟從一九六九年起,每年農曆十二月舉行冬令救濟發放日,邀請照顧戶到會所來圍爐,同時領取生活物資和補助金。
證嚴上人曾言,救濟不只是給予物資,更重要是精神上的安慰,要像對待自己家人般對待照顧戶,給的東西必須也是自己喜歡、願意用,才是做到平等心;而過年前訪視的最大目的,就是為照顧戶拍全家福照片,為他們一家大小準備適合的衣服和日用品,這就是尊重。
因此,早期委員每到冬令發放的前一個月,必定挨家挨戶訪視照顧戶,而且隨身帶著布尺為大家量身,作為準備衣服的依據。本書封面的檔案照片,即是翻拍自委員訪視時留下的「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資料表」,上面的數字,各是肩寬、袖長、背長、上圍、腰圍、下圍與褲長等尺寸;詳實記錄的背後,是那分源自平等、尊重的愛。
照片中的三個弱勢家庭都來自花蓮縣鳳林鎮風信里,政府在一九七三年七月停止了對他們的補助,於是里長在一九七四年一月提報給慈濟,慈濟於二月開始全家、全人的濟助,直到他們的生活能夠自立,或是往生為止──
黃木榮是退役軍人,妻子喑啞,平日他在外打零工,妻子在家照顧兩個子女。女兒兩歲多時,妻子突然精神失常,且三子出生後,發病情況更加劇烈,無法照顧嬰孩。黃木榮為了照顧妻小,無法離家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慈濟志工訪視調查後,開會決議每月補助白米;一九八○年二月,慈濟依案家需求停濟白米,改為生活補助金;一九九六年五月,案家兒女皆能自力工作,且政府補助金足夠夫妻生活,於是停止補助。
停扶後,慈濟志工仍是持續關懷黃家,於二○○九年一月,為他們打掃住家;二○一五年十二月,在鳳林聯絡處為黃木榮舉辦百歲生日祝壽活動……直到二○一七年十一月底黃木榮往生,妻子也在幾個月後離世,才結束長達四十三年的陪伴。
張壽南是黃木榮的退役朋友兼鄰居,他患有關節炎及腎臟病,身體虛弱,無法出外工作,而妻子身有殘疾且智能不足,三位子女年紀最長僅五歲,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慈濟志工訪視後,開始每月濟助白米;一九八八年六月依案家需求改為生活補助金。
二十多年過去,張壽南已往生,女兒們已出嫁,兒子在中壢工作,只剩張太太住在家裡。這段期間,慈濟志工林瑛琚、鍾秋菊、簡美月、吳月桂、鍾仙妙、黎碧霞等接續長年關懷,張太太每次看到志工們都很開心,甚至手足飛揚、又跑又跳地迎接。一九九六年五月,慈濟志工評估張太太領有政府補助,且兒女都能盡孝道奉養,才決定停止補助。
最後一位楊石松是單親家庭,他因病半身不遂,無法外出工作,但妻子卻無法接受窮困生活而離家出走,留下他與三名仍在學的子女。楊石松的胞弟將他們接來同住,奈何自己是一位體弱且單眼失明的人,要支持兄長四口的生活也非常吃力。
慈濟志工在訪視後,同樣每月濟助白米,一九七六年十月起改為生活補助金。一九七七年楊石松的長子高中畢業,到臺北餅店當學徒,每月都會寄錢補貼家用,之後弟妹陸續完成學業並投入職場。一九八三年楊石松往生,慈濟志工見三個孩子皆能獨立自主,決定結案。
作者簡介:
慈濟基金會文史處
陳貞如等口述、沈昱儀等整理
本書十一位口述者都是投入慈濟志業四十五年以上,慈濟委員編號一百號以內的資深志工。當年認識堅毅修行、一心為佛教為眾生的證嚴上人時,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是閱歷豐富的社會人士、更不乏初入社會的青年,他們都被那位「自己生活很辛苦,卻隨時惦記貧困人家」的農場師父所感動。從此,延續他們與上人生生世世的師徒法親緣,展開行善造福、學佛聞法的慈濟菩薩道。
口述歷史訪談中,承擔記錄的是另一群志工,他們是「慈濟人文真善美」,平常負責記錄慈濟的社區歷史,此次他們經過口述歷史課程,在進行訪談、聽打、聽校、整稿及考據等實際歷練中,逐步完成歷史素材的採集、彙編,豐富慈濟史料的同時,也為人間留下美善篇章。
相關著作:《共善人間:慈濟五十五周年慈善見證》
名人推薦:
在克難中,做就對了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
一九六○年代,臺灣經濟還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特別是在被稱為後山的花蓮,在經濟上更是落後。當時全臺灣的慈善事業其實還非常薄弱,更何況花蓮這偏僻的一隅, 而證嚴上人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帶領許多家庭主婦跨出家庭的藩籬,親自走到苦難處,為苦難的人付出她們的心力。沒有任何早期的這些婦女、委員們受過專業的慈善訓練,能知道慈濟最終會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大團體;也沒有任何人想像得到,證嚴上人會成為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宗教領袖之一。
她們所秉持的一念心就是──做就對了!當時的學佛並不是趕經拜懺,也不是求往生西方淨土,而是在行善當中感受到人生的無常,感受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力量。
她們秉持的是對證嚴上人的「信」,相信上人對眾生的悲心,相信上人行的菩薩道。她們不只緊緊跟隨,還參與創造慈濟慈善的模式。包括《慈濟》月刊的成立,包括慈善的訪視模式。當時的慈善模式並沒有一定的法則,只要符合慈濟的慈悲利他精神,都可以自行的創發。
當年志工們透過自我的人際網絡,將上人的慈悲愛心傳遞到每一個他們能觸及的人士身上。在花蓮引起了五毛錢運動,從家庭到菜市場,大家沒有想過五毛錢也能助人。善的能量也擴散到全臺,在臺中、桃園、高雄、屏東、南投、臺北等地,陸續接引出慈濟委員。這是最早的眾籌,通過大眾的點滴愛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志工菩薩在助人當中豐富了自我的生命,也超越自我生命的各種障礙。桃園的楊金雪師姊十九歲就加入慈濟,是百號委員。金雪師姊在慈濟的慈善世界裡找到自我生命的自信,獲得自我生命的智慧。原本害羞、自卑的她,逐漸克服自我的負面觀點,成為桃園第一顆種子。不但自我成長,也帶動更多的志工投入,改變感恩戶的生命,也改變自我的生命。
陳貞如師姊是一個自信、外向、樂觀的專業人士,她是記者,也是事業經營者。她加入慈濟,跟隨上人,對佛法的意義並不了解。上人要她多布施,她當時其實不解其意,就是去做就對了!她長期幫林曾老太太送飯,這是慈濟早期的個案,慈濟志工們一直照顧到林曾老太太往生。貞如師姊回憶,當時不知道布施的福報,上人總是告訴她,以後妳就知道。幾十年下來,她覺得自己福報很大,家庭和合,孩子都很成器,長子還是大學的院長。她最終明白了當時布施的意義,布施眾生功德,深植自我福德。
陳秀琴師姊從小是養女,過得並不幸福,沒受過教育的她,結婚後夫妻很恩愛,挑戰卻也很多。她加入慈濟之後,在面對每一個困境時她都以發大願來應對,孩子生重病了,她發願要捐更多的榮董。榮董圓滿了,孩子的病也好了。老公積下大筆的債務,她不只加倍工作還債,同時發願要捐更多的善款給慈濟。最終不只債務還清了,也捐了數百萬元給予慈濟救濟更苦的人。每一個生命的困難,秀琴師姊都聽從上人的教導,以發大願超越自身的苦難。現在,她的三個兒子都已結婚,都很孝順。她含飴弄孫之餘,還幫兒子的安親班小朋友們備餐。她的生命始終在付出,所面對的難關都是身邊的人,不是自己,但是她總是默默承擔,盡力地付出。這是菩薩心。秀琴是上人眼中從最命苦變成最幸福的女人。
每一位家庭主婦在慈濟都轉變了自身的生命,投入慈善讓她們豐富生命的價值,跟著上人學佛,淬鍊她們的人生智慧。這是慈濟早期的慈善歷程,是一群聚愛心與善心的婦女依循著上人的佛法,才開拓出今日的慈濟大道。
當時的慈濟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組織,但是內在的慈善人文在上人的帶領下已經逐步踏實地建立。上人自己仍借住在普明寺側屋,但是已經幫李阿拋老先生建空心磚房。「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上人以自身的典範,帶動每一位跟隨他的志工,感受到布施、慈悲、利他的喜悅。這種喜悅來自對於上人的信,來自對上人的佛法智慧的生活化。這是慈濟發軔的精神所在,這精神必須永恆地傳承下去。我們以本書紀念這群菩薩身形,也紀念慈濟發軔之初,那分無私利他、克難付出的精神典範。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慈濟基金會文史處
優惠價: 79 折, NT$ 489 NT$ 62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慈濟,聞名國際的臺灣本土NGO,
五十年前,
只是花蓮偏鄉小小的佛教慈善團體。
一群來自其他縣市的人
相信年輕的證嚴上人,
募會員、扶弱勢、助災民、建醫院……
他們匯集各地善的力量,
是大愛擴散全臺的重要推手,
也是慈濟走向國際的奠基者。
【證嚴上人開示】
留史映心 莫忘克難慈濟路
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做對的事,就是智慧。慈濟在今年(二○二三)已經進入第五十八年,回顧過去,真的是人能夠成就一切,有許多慈濟事都是認定應該做,就對大家說;人人聽了,就是把握當下,用心投入。因為每一位慈濟人的信任與付出,慈濟才能從臺灣東部的花蓮,延伸到全臺北、中、南,乃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地區都有我們的慈善援助足跡。而這些還要感恩早期的資深委員,有他們的鋪路與傳承,才有後來不斷累積的感人故事。
慈濟最早的名稱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創辦之初,我和常住還借住在普明寺裡,租地務農、做手工自力更生,生活相當艱困,經常無米下鍋。但我始終堅定要濟貧救苦的信念,有錢沒錢?不管,就是認定這件事是對的、需要做,我就會很堅持,做就對了。所以到了每月照顧戶發放日那天,總是希望讓他們中午吃飽才回去,於是向普明寺借米、借油來煮鹹粥。
在克難中,我們承接的第一個照顧戶,是八十幾歲、孤老無依的林曾老太太。接獲提報之後,我親自和委員到她家訪視,住屋非常破爛、簡陋又昏暗,還沒有進門,就聞到一股很不好的味道;進到屋裡,空間很狹窄,老人家躺在床上,整個床舖都是排洩物,看了很令人鼻酸。我們幾個人把她扶起來,讓她坐在門外的椅子上,屋裡幫她清一清。
慈濟人到照顧戶家裡幫忙打掃,這樣的畫面,在現今的大愛臺常常可以看到,但其實早在五十幾年前,我們就是這樣在關懷。不過,那個年代要做慈善工作,真的是很辛苦,只是時代在變,空間也在變,現在的人很難去體會。所以我一直跟大家提「盤點生命」,就是要把握現在,也要了解過去,看看過去的用心,一路過來都是很有價值的畫面,精神、方向都一致,沒有偏差。
而每逢過年前夕,我們都會為每一家照顧戶辦年貨,吃的、用的都有。雖然那個時代,慈濟很坎坷,自己都很窮,但總是要去為他們全家量尺寸,大小都給他們穿新衣。尤其是孩子,那個時代,學生只要上學就要穿卡其學生服,慈濟給孩子們卡其服還要給「太子龍」,就是比一般的卡其還要更好。慈濟要給的,都是給自己很歡喜,不是隨便選的。
又想起過去搭遊覽車巡迴全省複查個案和下鄉義診,臺灣頭到臺灣尾,我是都走得很透。我帶委員、醫生搭遊覽車,不是去遊覽,是一村一村去義診。那個時代,花蓮與臺東的交通有部份是鐵公路共用橋,遊覽車是開在鐵軌兩側邊緣,要是有一點閃失,輪子就會卡進鐵軌;橋上還有設幾處行人或腳踏車的避車空間。若是以現代來看,花蓮、臺東,感覺是很近,但在過去是很不容易啊!
那個時代能夠這麼做,就是靠那群資深委員,每一次不是靜智(陳貞如)開車,就是靜慈(吳玉鳳)僱計程車幫我繞全臺;還有張有傳、張澄溫、黃博施等幾位醫師,每週兩天來(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之外,還輪流幫我去鄉下義診。想到那個時候自己是那麼渺小,卻能夠有這麼多社會善心人士,願意這樣相信我,陪伴我一步一步走,所以我說命中有福田,生命中遇到都是很多的福田,都是菩薩。
回憶過去的歷史,一路走來,實在是步步艱難,就像是在走田埂路,一個人走在前面,一個兩個跟在後面;跟的人慢慢增加,路也被走得變寬一些,可以三四個人橫排前進;彼此再互動分享,邀集整群的菩薩連結在一起,才走出了後來的大道。這條大道,是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人人用心,分分寸寸用愛鋪設而成。共同創造這麼多人間善事,歷歷都在我的記憶中,都是很有價值的文史資料,我也感覺到這一輩子不後悔,很有福。
而這些豐富的文史資料,源自最初的一念心,要讓這些成章、成文,一定要有人有心,下功夫去整理。文字就是永恆的歷史,對於寫歷史的人,就是珍惜自己生命的見證。一篇文章、一篇報導,上面的作者是誰,這也是為自己留歷史;這個時代、這個事情,是這個人寫的,這個人的如是我聞,或者是如是我見,都是很有價值,都是我們生命的珍藏。
期待大家也要發揮生命的價值,把握因緣,我們現在的責任,就是要把慈濟為人間所做的蒐集好,尤其是要真。資深委員還在的,我們也要趕快去拜訪,將寶貴的歷史記錄詳細,而且整理到字字珠璣,出版了,讓這些真實的故事流傳於世,就是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留歷史,為人間立典範。
【封面故事】
平等、尊重的愛
慈濟從一九六九年起,每年農曆十二月舉行冬令救濟發放日,邀請照顧戶到會所來圍爐,同時領取生活物資和補助金。
證嚴上人曾言,救濟不只是給予物資,更重要是精神上的安慰,要像對待自己家人般對待照顧戶,給的東西必須也是自己喜歡、願意用,才是做到平等心;而過年前訪視的最大目的,就是為照顧戶拍全家福照片,為他們一家大小準備適合的衣服和日用品,這就是尊重。
因此,早期委員每到冬令發放的前一個月,必定挨家挨戶訪視照顧戶,而且隨身帶著布尺為大家量身,作為準備衣服的依據。本書封面的檔案照片,即是翻拍自委員訪視時留下的「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資料表」,上面的數字,各是肩寬、袖長、背長、上圍、腰圍、下圍與褲長等尺寸;詳實記錄的背後,是那分源自平等、尊重的愛。
照片中的三個弱勢家庭都來自花蓮縣鳳林鎮風信里,政府在一九七三年七月停止了對他們的補助,於是里長在一九七四年一月提報給慈濟,慈濟於二月開始全家、全人的濟助,直到他們的生活能夠自立,或是往生為止──
黃木榮是退役軍人,妻子喑啞,平日他在外打零工,妻子在家照顧兩個子女。女兒兩歲多時,妻子突然精神失常,且三子出生後,發病情況更加劇烈,無法照顧嬰孩。黃木榮為了照顧妻小,無法離家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慈濟志工訪視調查後,開會決議每月補助白米;一九八○年二月,慈濟依案家需求停濟白米,改為生活補助金;一九九六年五月,案家兒女皆能自力工作,且政府補助金足夠夫妻生活,於是停止補助。
停扶後,慈濟志工仍是持續關懷黃家,於二○○九年一月,為他們打掃住家;二○一五年十二月,在鳳林聯絡處為黃木榮舉辦百歲生日祝壽活動……直到二○一七年十一月底黃木榮往生,妻子也在幾個月後離世,才結束長達四十三年的陪伴。
張壽南是黃木榮的退役朋友兼鄰居,他患有關節炎及腎臟病,身體虛弱,無法出外工作,而妻子身有殘疾且智能不足,三位子女年紀最長僅五歲,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慈濟志工訪視後,開始每月濟助白米;一九八八年六月依案家需求改為生活補助金。
二十多年過去,張壽南已往生,女兒們已出嫁,兒子在中壢工作,只剩張太太住在家裡。這段期間,慈濟志工林瑛琚、鍾秋菊、簡美月、吳月桂、鍾仙妙、黎碧霞等接續長年關懷,張太太每次看到志工們都很開心,甚至手足飛揚、又跑又跳地迎接。一九九六年五月,慈濟志工評估張太太領有政府補助,且兒女都能盡孝道奉養,才決定停止補助。
最後一位楊石松是單親家庭,他因病半身不遂,無法外出工作,但妻子卻無法接受窮困生活而離家出走,留下他與三名仍在學的子女。楊石松的胞弟將他們接來同住,奈何自己是一位體弱且單眼失明的人,要支持兄長四口的生活也非常吃力。
慈濟志工在訪視後,同樣每月濟助白米,一九七六年十月起改為生活補助金。一九七七年楊石松的長子高中畢業,到臺北餅店當學徒,每月都會寄錢補貼家用,之後弟妹陸續完成學業並投入職場。一九八三年楊石松往生,慈濟志工見三個孩子皆能獨立自主,決定結案。
作者簡介:
慈濟基金會文史處
陳貞如等口述、沈昱儀等整理
本書十一位口述者都是投入慈濟志業四十五年以上,慈濟委員編號一百號以內的資深志工。當年認識堅毅修行、一心為佛教為眾生的證嚴上人時,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是閱歷豐富的社會人士、更不乏初入社會的青年,他們都被那位「自己生活很辛苦,卻隨時惦記貧困人家」的農場師父所感動。從此,延續他們與上人生生世世的師徒法親緣,展開行善造福、學佛聞法的慈濟菩薩道。
口述歷史訪談中,承擔記錄的是另一群志工,他們是「慈濟人文真善美」,平常負責記錄慈濟的社區歷史,此次他們經過口述歷史課程,在進行訪談、聽打、聽校、整稿及考據等實際歷練中,逐步完成歷史素材的採集、彙編,豐富慈濟史料的同時,也為人間留下美善篇章。
相關著作:《共善人間:慈濟五十五周年慈善見證》
名人推薦:
在克難中,做就對了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
一九六○年代,臺灣經濟還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特別是在被稱為後山的花蓮,在經濟上更是落後。當時全臺灣的慈善事業其實還非常薄弱,更何況花蓮這偏僻的一隅, 而證嚴上人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帶領許多家庭主婦跨出家庭的藩籬,親自走到苦難處,為苦難的人付出她們的心力。沒有任何早期的這些婦女、委員們受過專業的慈善訓練,能知道慈濟最終會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大團體;也沒有任何人想像得到,證嚴上人會成為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宗教領袖之一。
她們所秉持的一念心就是──做就對了!當時的學佛並不是趕經拜懺,也不是求往生西方淨土,而是在行善當中感受到人生的無常,感受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力量。
她們秉持的是對證嚴上人的「信」,相信上人對眾生的悲心,相信上人行的菩薩道。她們不只緊緊跟隨,還參與創造慈濟慈善的模式。包括《慈濟》月刊的成立,包括慈善的訪視模式。當時的慈善模式並沒有一定的法則,只要符合慈濟的慈悲利他精神,都可以自行的創發。
當年志工們透過自我的人際網絡,將上人的慈悲愛心傳遞到每一個他們能觸及的人士身上。在花蓮引起了五毛錢運動,從家庭到菜市場,大家沒有想過五毛錢也能助人。善的能量也擴散到全臺,在臺中、桃園、高雄、屏東、南投、臺北等地,陸續接引出慈濟委員。這是最早的眾籌,通過大眾的點滴愛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志工菩薩在助人當中豐富了自我的生命,也超越自我生命的各種障礙。桃園的楊金雪師姊十九歲就加入慈濟,是百號委員。金雪師姊在慈濟的慈善世界裡找到自我生命的自信,獲得自我生命的智慧。原本害羞、自卑的她,逐漸克服自我的負面觀點,成為桃園第一顆種子。不但自我成長,也帶動更多的志工投入,改變感恩戶的生命,也改變自我的生命。
陳貞如師姊是一個自信、外向、樂觀的專業人士,她是記者,也是事業經營者。她加入慈濟,跟隨上人,對佛法的意義並不了解。上人要她多布施,她當時其實不解其意,就是去做就對了!她長期幫林曾老太太送飯,這是慈濟早期的個案,慈濟志工們一直照顧到林曾老太太往生。貞如師姊回憶,當時不知道布施的福報,上人總是告訴她,以後妳就知道。幾十年下來,她覺得自己福報很大,家庭和合,孩子都很成器,長子還是大學的院長。她最終明白了當時布施的意義,布施眾生功德,深植自我福德。
陳秀琴師姊從小是養女,過得並不幸福,沒受過教育的她,結婚後夫妻很恩愛,挑戰卻也很多。她加入慈濟之後,在面對每一個困境時她都以發大願來應對,孩子生重病了,她發願要捐更多的榮董。榮董圓滿了,孩子的病也好了。老公積下大筆的債務,她不只加倍工作還債,同時發願要捐更多的善款給慈濟。最終不只債務還清了,也捐了數百萬元給予慈濟救濟更苦的人。每一個生命的困難,秀琴師姊都聽從上人的教導,以發大願超越自身的苦難。現在,她的三個兒子都已結婚,都很孝順。她含飴弄孫之餘,還幫兒子的安親班小朋友們備餐。她的生命始終在付出,所面對的難關都是身邊的人,不是自己,但是她總是默默承擔,盡力地付出。這是菩薩心。秀琴是上人眼中從最命苦變成最幸福的女人。
每一位家庭主婦在慈濟都轉變了自身的生命,投入慈善讓她們豐富生命的價值,跟著上人學佛,淬鍊她們的人生智慧。這是慈濟早期的慈善歷程,是一群聚愛心與善心的婦女依循著上人的佛法,才開拓出今日的慈濟大道。
當時的慈濟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組織,但是內在的慈善人文在上人的帶領下已經逐步踏實地建立。上人自己仍借住在普明寺側屋,但是已經幫李阿拋老先生建空心磚房。「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上人以自身的典範,帶動每一位跟隨他的志工,感受到布施、慈悲、利他的喜悅。這種喜悅來自對於上人的信,來自對上人的佛法智慧的生活化。這是慈濟發軔的精神所在,這精神必須永恆地傳承下去。我們以本書紀念這群菩薩身形,也紀念慈濟發軔之初,那分無私利他、克難付出的精神典範。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