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甸園計劃創辦人提姆.司密特爵士盛讚:「這是我所見過寫得最好的致樹木的情書。」
★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葉綠舒審訂
★ 本書詳介世界各國代表性的植物。從植物為起點,探究該地的自然、人文風土、歷史與文化社會,每種植物背後的故事,使人深思。
★ 法國插畫家綠西兒.克雷克繪製的插畫,細緻呈現到了每一種植物的特色,使本書更具收藏價值。
一粒沙一世界,每棵樹裡也有一整個世界
每個跟植物有關的故事,都屬於另一個更廣泛的,與動物或人類有關的故事
世界的樹種變化多得令人吃驚──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至少有六萬種不同的樹種。樹沒辦法拔腿逃離喜歡吃它們的動物,只好製造難聞的化學氣味來驅逐侵略者。它們會滲出樹膠、樹脂、乳膠,用以淹死、毒死、癱瘓昆蟲和其他敵人,並且阻絕真菌和細菌。這些防禦機制賜給我們口香糖、橡膠、以及世界上交易歷史最悠久的奢侈品:乳香。有些樹木,比如赤楊木,已經適應了生長的多濕地區,發展出防止在水中腐爛的木質,威尼斯就是靠著這類樹木才得以奠下城市基礎。然而,樹木的演化並非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幾百萬年來,它們靠著適應不同的外在環境條件來自我保護、確保後代能持續存活繁衍。適應得最好的樹木就能產出較後代,擴大分布範圍。
作者強納生.德洛里,在本書裡以樹木的特性和種類為基礎,選出八十個故事,描繪出樹木與人類的互動寫照,有熟悉的日本染井吉野櫻與漆樹,愛美女子的摩洛哥堅果,有些人不敢恭維的榴槤,經典畫作中的主角歐洲黃楊……儘管只是世界植物中的一小部分,就已令人目不暇給。
(增訂新版邀請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葉綠舒審訂)
作者簡介:
強納生.德洛里(Jonathan Drori)
強納生.德洛里是伊甸園計劃的信託基金董事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使,曾經擔任九年皇家邱園和林地信託基金會的董事。他也是林奈協會和倫敦動物協會會員,曾任BBC紀錄片製作人。他並於二○○六年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綠西兒.克雷克(Lucille Clerc)
法國插畫家,取得ENSAAMA職業藝術應用學校視覺傳達專科的高級應用藝術文憑,接著攻讀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傳播設計碩士文憑。她的主要工作領域為傳媒設計,但是也涉獵室內設計和藝術裝置專案。在過去兩年間,她陸續和貝魯提Beluti、迪奧Dior、DC漫畫出版社DC Comics、法羅與包爾Farrow & Ball彩漆、福南梅森食品百貨Fortnum & Mason、巴黎旅館連鎖Hôtel de Paris、馬莎百貨M&S、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溫莎與牛頓繪畫用品公司Winsor & Newton、以及皇家歷史城堡基金會Historical Royal Palaces。她以手工繪畫和絹印創作,大部分的個人作品靈感來自於倫敦市,以及自然與城市的關係。
譯者簡介:
杜蘊慧
喜愛親近自然,接觸不同語言及文化,立志一輩子保持好奇心。在法國求學之後由於無法安安分分只做一種工作,現於美國南加州從事品牌創作及行銷、英法文翻譯、植物插畫、語言和繪畫教學工作.閒暇時在國家公園擔任原生植物復育義工。譯作包括《環遊世界八十樹》、《焦慮的人》、《為了你,對上全世界》、《終將破碎的我們》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北鳥-自然美學時光 巫佩璇
生態藝術工作者 黃瀚嶢
植物插畫家 王錦堯
植物科普作家、插畫家 胖胖樹 王瑞閔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自然作家 范欽慧
作家 番紅花
財哥專業檳榔攤
作家、主持人 曾寶儀
《環遊世界八十樹》是一本寫樹的書,光從畫工精細的科學繪圖來欣賞,就足以讓人愛不釋手,更讓人讚嘆的是,原來「樹」只是一個開端,這本書讓你按圖索驥,由一棵樹來橫跨一段自然史與人文史的脈絡,正如書中所寫要的一句話,「一棵樹裡包含了一整個世界」。──自然作家 范欽慧
台灣介紹樹木的書籍已相當豐富,然而真正呈現出「觀景窗」理想的卻仍寥寥可數。《環遊世界八十樹》,示範了實踐的可能──雖然與台灣未必直接相關,但此書以一種世界性的角度,綜覽各地有名的樹種,或許更接近一種帝國的視線,又或者,普世的關懷。──生態藝術工作者 黃瀚嶢
他們(樹)與我們人類的生活,不管是歷史經濟醫療建築各個方面共生共長的愛恨情仇,再加上法國插畫家綠西兒克雷克(Lucille Clerc)精美的插畫,讓這本書可以是教科書也可以是輕鬆的自然讀本,「那棵樹裡有一整個世界,每一棵樹都是。」──作家、主持人 曾寶儀
媒體讚譽
看書名讓人想起十九世紀晚期的暢銷作品《環遊世界八十天》,以西方視角描繪了世界。本書不僅可以認識樹的再現,也可見自然與人文的知識關聯。──Open Book短評
「這是我所見過寫得最好的致樹木情書。」──提姆.司密特爵士,伊甸園計劃創辦人
「最頂尖的自然寫作,將科學和傳說有技巧地交織在一起。」──查爾斯.戈佛雷爵士/教授,皇家科學學會院士
「引人入勝的樹木傳記。每一張紙頁因為自然世界多樣化的神奇光芒而閃閃發光。」──理查.德佛瑞爾,皇家邱園園長
「我這輩子都是愛樹人。能夠了解它們生命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在我們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令人興致昂然的事。」──茱蒂.丹契女爵士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北鳥-自然美學時光 巫佩璇
生態藝術工作者 黃瀚嶢
植物插畫家 王錦堯
植物科普作家、插畫家 胖胖樹 王瑞閔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自然作家 范欽慧
作家 番紅花
財哥專業檳榔攤
作家、主持人 曾寶儀
《環遊世界八十樹》是一本寫樹的書,光從畫工精細的科學繪圖來欣賞,就足以讓人愛不釋手,更讓人讚嘆的是,原來「樹」只是一個開端,這本書讓你按圖索驥,由一棵樹來橫跨一段自然史與人文史的脈絡,正如書中所寫要的一句話,「一棵樹裡包含了一整個世界」。─...
章節試閱
日本
漆樹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漆樹的樹脂提供我們製作精美手工藝的媒材,卻有一段令人不安的歷史。它能長到二十公尺(大約七十呎)高,樹幹筆直,樹冠優美地具對稱型態。它在海拔三千公尺(一萬呎)的山丘和高山森林裡長得最茂盛。漆樹的樹葉是大型複葉,背面生有絨毛,豌豆尺寸的果實顯得皺巴巴的;樹齡增加後雖然不難看,但也不太優雅,六十幾歲的漆樹光禿禿的,說不上是棵美麗的樹。
漆樹原生於中國中部,約於五千年前傳入日本。日本持續不斷改進漆器技術,將其打造成高級藝術,特別是在十七世紀期間。由於漆器工藝演變為極具價值的產業,所以直到1868年的明治維新時期,每一株用來收集漆液的漆樹都必須登錄在案。損傷漆樹或過於頻繁採漆者將會導致懲罰,若要移除一棵死亡的漆樹,其擁有者還必須政府單位申請許可。如今日本又回過頭來自中國進口生漆液。
製漆過程從仲夏開始,漆樹的樹皮會被劃出數道平行的傷口促使樹脂流出。一棵樹每年只收集少量高價的泥狀黃色樹脂,大約零點二五公升,如此持續三四年,接著便是該株漆樹的休養期。漆液在過濾之後經過加熱,加入磨碎的礦物粉末染色,比如猩紅色的硃砂、黑色的炭粉、或金屬粉末,然後不辭勞苦地塗髹於木器、竹器、或紙漿製作的內胎上,一層又一層,塗上新的一層之前都要先打磨乾燥。矛盾的是,漆器需要在潮濕的環境裡「乾燥」硬化──漆會在空氣中進行聚合作用,形成透明、堅硬、具防水性的表面。在現代塑膠還沒出現之前的時代,漆器幾可說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材料,而某些極精密的技術和添加物成分,直到如今仍被嚴格保密。
特別的漆器需要上十幾層漆,耗時數個月。金箔或糯米紙常常被用於製作細膩的花紋,許多漆器成品──樂器、屏風、首飾、置物盒和碗──都是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
然而如同漆樹的拉丁文學名,它也有不怎麼美麗的一面。漆樹樹脂裡有一種叫做漆酚的油質(漆酚〔urushiol〕,來自日文亮光漆〔urushi〕),是格外棘手的化學物質,深為北美居民所知並且懼怕,因為漆樹的近親毒常春藤也含有同樣物質。西元五世紀時,中國學者便已記錄了漆樹農民和其他製漆相關工作者的職業性皮膚病。漆酚液會引起嚴重的皮膚疹,就連其蒸氣也會使吸入者發癢,歷時可長達數月。然而一旦器物上的漆硬化後就可以安全使用,甚至能夠盛裝食物。
漆樹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應用歷史,當屬日本北部較為晦暗的佛教派別,其苦修僧侶為了成為肉身得道的即身佛採取的特殊修行方式。準備過程總共需要數年,剛開始是減少進食量,特別專注於種子、堅果、植物根類和樹皮的攝取。出於使肉身轉化為「不壞之身」的意念,僧侶們藉著飲用漆樹樹脂沖泡的漆酚茶,慢慢地使身體防腐,或木乃伊化。在他們變成駭人的脫水狀態,漸漸死亡的過程中,身體卻產生抗腐蝕性,毒性之高就連蛆都不願接近。他們的墓會在圓寂三年之後被打開,凡是肉身未分解的僧侶都會被視為達到了佛界。直到十九世紀末,這種修行方式才因為被視為協助自殺而不為法律容許。至今,幾所日本寺廟仍然公開展示保存良好卻望之怵目,據稱是自行木乃伊化的僧侶肉身。
印尼
箭毒木
Antiaris toxicaria
從中世紀到十九世紀,自東南亞歸來的歐洲旅人總是會提到一種具有恐怖毒質的樹木,就連看一眼也會受到嚴重的傷害。他們說停在樹枝上的鳥會因暴斃而落地,只要稍微接觸就能殺死動物和人類。透過知名的新聞報導,以及有名的作家如狄更斯和普希金,箭毒木被廣泛用於譬喻邪惡的危險和死亡。
箭毒木是壯觀的巨大落葉喬木,在熱帶雨林裡生長得最好。具有支撐根的樹幹筆直平滑,如同許多熱帶雨林裡的樹種,樹冠以下都沒有分枝──在光線不足的地方長葉子是毫無意義的。令人驚訝的是,箭毒木的名聲雖惡,鳥類、蝙蝠、以及哺乳動物卻會食用其果實,幫助散播種子,我們現在也知道當地人會毫不擔憂地將其韌皮部敲軟之後製作衣物。這樣聽起來,根本不像全世界最邪惡的樹。
然而,箭毒木的傳說伊始確實有那麼一點點真實性。在今日的馬來西亞和印尼語言裡,upas代表「毒」,該樹的乳膠的確含有致命的強心苷。若是這些化學物質進入血液中就會干擾心臟,使心跳減弱、不規律,進而完全停止心跳。乳膠被收集起來之後,能經過加熱成黏稠膏狀物,塗抹在當地土著仍然用來捕捉晚餐菜色的吹箭箭頭上。
數百年前,毒箭曾被用來對付入侵的外國人,主要是荷蘭人。由此可以理解當地原住民為何想保護毒液出處不讓歐洲侵略者發現,以期繼續保有箭毒木的傳說,或是至少將這個傳說渲染得更駭人。他們宣稱就算只是接近箭毒木,也需要特殊的防禦措施和護身配備,比如風必須從背後吹來,好將毒素吹走。有關箭毒木的各種既荒誕又恐怖的故事,正是旅人的鄉親父老們想聽的。這些故事被受過教育、有名聲的人覆述無數次之後,可信度漸漸增加,在四百年間幫助掩藏了真正的箭毒木出處。如同宣道者熟知,人們想相信無稽之談的意願是無遠弗界的。
印度
菩提樹
Ficus reliriosa
菩提樹的原生地區從巴基斯坦延伸至緬甸,在自然環境和文化上都深植於中印度和北印度的土地裡。它出現在數不清的小說和電影畫面之中,對佛教徒、印度教徒、耆那教徒都具有神聖的意義,因此每一座村落裡幾乎都見得到菩提樹,每株菩提樹腳下幾乎都有神龕。帶著詩意的「造訪菩提樹」是祈禱的委婉說法。
據報導,菩提樹可以活數千年,生長速度很快。年輕時,它的樹皮光滑,多半帶著淡淡的水平線條;但是年齡增加之後就會片狀脫落,出現深溝和凹槽。它的氣根在樹身外向下生長,為主幹提供支撐和穩定性,提供其他植物和生物棲身之所。菩提樹是落葉喬木,在冬季間會落葉。四月時長出生氣勃勃、鮮紅色、紅銅色、或粉紅色的新芽──這個特徵可見於許多樹種。昆蟲和其他草食生物喜歡吃嫩葉,因此在樹葉茁壯之前,許多樹種並不會將寶貴的葉綠素消耗在嫩葉上。因為缺乏葉綠素,初生的葉片營養價值相形較低,便比較不可能被吃掉;長出紅色系葉片雖然也需要使用養分,昆蟲卻不易看見──進一步減少被吃光的機會。菩提葉片成熟之後表面會變綠而且富光澤,淺色的背面卻不反光,具有鮮明的黃綠色葉脈,逆著明亮的陽光時看起來十分耀眼。葉片長成後大約如手掌般大小,幾乎呈三角形或心形。在每片葉子的頂端都有明顯的尖尾,能夠促使雨水迅速流下,避免具腐蝕性的礦物質或吸收陽光的水滴滯留。到了夜晚,葉片上有如皮質的質感和修長具彈性的葉柄,能在最細微的氣流運動中互相摩擦推擠,發出菩提樹特有的詭異耳語聲。
據信在西元前六世紀末,釋迦摩尼於菩提樹下坐禪悟道。如今在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的菩提迦耶──「悟道之處」──樹下,建有一座巨大的寺廟作為重要地標。一株聖樹「摩訶菩提」矗立於此,是斯里蘭卡阿努拉德勒普市的聖菩提樹後代。而該聖菩提樹又是取自當初那棵佛陀於其下悟道的原始菩提迦耶樹,在西元前二八八年培育而生。
印度教信仰三位主神:梵天、濕婆、毗濕奴,全都與菩提樹有密切的關聯。而吉祥天女能夠保佑生育和女性的福氣,因此印度婦女們會在星期六以線環繞樹身祈求賜福。當菩提樹和苦楝樹的枝幹恰巧糾纏在一起時,兩者的合體被視為格外吉祥的現象。人們會為兩棵樹舉行象徵性的婚禮,如果原本樹下沒有神龕,人們也會立刻打造一座嶄新的。
至於菩提樹的果子和其他榕屬(又名無花果屬)植物一樣,都屬於「隱頭果」,肉質的花托內有成千上萬的小花,經由榕果小蜂(又稱無花果小蜂)授粉。這些果實幾乎成圓球形,直接生長在枝幹上,沒有果柄,從綠色的生果慢慢轉成紫色,最後成為黑色。它們的尺寸類似櫻桃,唯有在饑饉時人類才會食用,卻深受椋鳥和蝙蝠的青睞。牠們將菩提樹種子散播於其他樹木潮濕的縫隙裡或牆頭裂縫。對於虔誠或迷信的人來說,當面對潛在威脅必須拔掉菩提樹幼苗時,意味著眼前的重要抉擇:根據傳統,「砍倒一棵菩提樹比殺死一位聖人還來得罪孽深重。」但願世界上更多樹種能夠受到這種禁忌的庇佑。
阿根廷
藍花楹
Jacaranda mimosifolia
藍花楹無疑是阿根廷北部最美麗的出口樹種,優雅的身影妝點了許多亞熱帶和比較暖和的溫帶城市街道。修長的枝幹形成細緻的葉叢,樹冠趨向圓形;晚春時節,還沒萌發新葉的樹會盛放出整樹的藍花,彷彿是怕開晚了會被新生葉片搶走風采。接下來的兩個月之間,樹上覆滿蜜蜂鍾愛的芬芳花團,花朵是薰衣草藍色的喇叭形,數量濃密得令人目眩神迷難以移開視線,心情為之振作。接著長出來的複葉很細緻,隨風擺動,給地面帶來溫柔的遮蔭,鮮亮的蕨綠色和花朵形成鮮活的色彩對比。在雪梨、普勒多利亞、里斯本、巴基斯坦、和加勒比海,受歡迎的藍花楹大量遍植於各處,為大道戴上藍紫色的項鍊;也帶給較狹窄的郊區街道紫晶色的頭冠。藍花楹的花瓣掉落後,會在樹下鋪起紫色的地毯──幾乎每個人都樂見其成,除了有潔癖的人和偶爾幾位脾氣不好的駕駛人抱怨花瓣弄髒他們的車子。
對於那些特別難討好的人們,我還有另一個說服他們的理由:行道樹其實應該視為有價值的投資。大量的研究顯示,行道樹能改善空氣品質、使城市變得比較涼爽、預防水災、促進心理健康和社區凝聚力:豐富的優點遠遠超過種植它們所需的成本。但是在種植混和樹種時必須謹慎,因為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地理特色和生態系統;但是假如你住的地方夠暖,為社區街道增添一兩株藍花楹不啻為一樁提高房地產價格的熱心善舉。
日本
漆樹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漆樹的樹脂提供我們製作精美手工藝的媒材,卻有一段令人不安的歷史。它能長到二十公尺(大約七十呎)高,樹幹筆直,樹冠優美地具對稱型態。它在海拔三千公尺(一萬呎)的山丘和高山森林裡長得最茂盛。漆樹的樹葉是大型複葉,背面生有絨毛,豌豆尺寸的果實顯得皺巴巴的;樹齡增加後雖然不難看,但也不太優雅,六十幾歲的漆樹光禿禿的,說不上是棵美麗的樹。
漆樹原生於中國中部,約於五千年前傳入日本。日本持續不斷改進漆器技術,將其打造成高級藝術,特別是在十七世紀期間。由於漆器工藝演變...
作者序
我是在皇家邱園植物園附近長大的。我的父母分別是工程師和心理學家,他們對植物的熱情啟發了哥哥和我兩人對植物之美以及植物學的認識。這種樹能做成致命的毒藥;那種樹能做巧克力;另外那種又能做成隔絕外皮,包覆縱橫整個地球的纜線。這種植物開的花在授粉之後會變色。我們用上所有的感官:舌頭舔罌粟花的乳汁是個特別有趣的經驗,尤其是當我們告訴朋友的父母時,看見他們臉上的表情。事實上,每個跟植物有關的故事,都屬於一個更廣泛的,與動物或人類有關的故事。當父親給我一小片戴粉葉葉片時,我還學到了駭人的奴隸交易:這種植物在美國被稱為「啞巴藤條」,因為它會對舌頭和喉嚨造成腫脹喑啞的效果。當年被用於懲罰殖民莊園裡熱中為同儕喉舌的奴隸。造訪皇家植物園,培養出我對植物以及它與人類關係的興趣,久久不滅。雖然我不記得曾經有任何人確切告訴我哪種樹究竟是什麼,但是當看見的時候,我們就是自然而然知道它是什麼樹。
在從事了一段製作科學紀錄片的職業生涯後,我又回到皇家邱園,這次是以信託管理人的身分。我也加入了林地信託基金會和伊甸園計畫的董事會,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使理事會,這些組織的宗旨都在於將公眾和自然連結起來。我汲取周遭人士的專業見解,並與自身的經驗融合。在幾場TED演說以及三百萬點閱率之後,我理解到大眾其實對跨領域的植物故事非常感興趣──因而促使我寫這本書。
除了幾條但書之外,樹的廣泛定義是具有長長木質莖的植物,木質莖能支撐植物本身,年復一年。植物學家們會辯論木質莖究竟應該有多長,才夠格被稱為樹。我決定不要過於嚴格:在這本書裡有些樹木,比如荷荷巴灌木,往往是灌木型態,但是在適當的外在條件下卻會依生長地點長高。再者,灌木不就是一棵小尺寸的樹嗎?
世界的樹種變化多得令人吃驚──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至少有六萬種不同的樹種。樹沒辦法拔腿逃離喜歡吃它們的動物,只好製造難聞的化學氣味來驅逐侵略者。它們會滲出樹膠、樹脂、乳膠,用以淹死、毒死、癱瘓昆蟲和其他敵人,並且阻絕真菌和細菌。這些防禦機制賜給我們口香糖、橡膠、以及世界上交易歷史最悠久的奢侈品:乳香。有些樹木,比如赤楊木,已經適應了生長的多濕地區,發展出防止在水中腐爛的木質,威尼斯就是靠著這類樹木才得以奠下城市基礎。然而,樹木的演化並非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幾百萬年來,它們靠著適應不同的外在環境條件來自我保護、確保後代能持續存活繁衍。適應得最好的樹木就能產出較後代,擴大分布範圍。
我最喜歡聽到的樹木故事,就是某一小塊植物科學對人類產生驚人交叉影響的故事。松節油樹和單單一種蛾的幼蟲之間的關係,就能大幅提升幾百萬南部非洲人的營養補充。萊蘭柏的雜交過程是少有的植物學事件,充分說明英國人看待隱私的態度。我基於樹木的特性和種類,在這本書裡選了八十個故事,事實上它們只不過描繪出一小部分樹木與人類的互動寫照。
我現在仍然會以攝影師的身分參與植物和種子採集之旅。在本書中,我就像儒勒.凡爾納故事裡的福克,從我位於倫敦的住所向東行。在那個方向,有關樹木的介紹比較粗略,並且是以地理區域來分群討論。樹木扎根於土地,和生長地點的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聯,而每一塊區域中的土壤水文、人類、樹木,都有不一樣的互動關係。在英國人眼裡,椴樹(或萊姆)以及山毛櫸再常見也不過,但是德國人對這些樹的喜好幾乎到了神祕的程度。在又熱又乾的非洲南部,猴麵包樹為了尋找水源以及儲水,能夠生長到極高大;中東炙熱的陽光下,能找到一顆多汁的石榴解渴,足以令人開懷大笑。落葉松在它物種多樣的北極原生地裡,對寒冷產生不尋常的適應能力;而雨林的潮濕高溫也支持了精密的物種關係,比如馬來西亞榴槤和蝙蝠。許多澳洲物種,譬如尤加利屬的植物,會分泌樹脂和精油,保護它們免受草食物種的啃食;夏威夷的樹木沒有來自原生的草食哺乳動物的威脅,便不需要發展出尖刺和難聞的化學物質。在加拿大,氣候使得楓樹葉在秋天轉成美麗的顏色,但是回到歐洲,同樣的樹種相較之下卻單調無趣。
但是,並不光是地理位置。樹和其他生物之間也有精細得令人讚嘆的關係。比較常見的是:為了授粉祭出的聰明把戲、為了散布種子而談的交易、甚至和它們敵人的敵人聯手。為了講解這一點,我在談某些樹種時,會跳著講另一個樹種。當然,還有其他許多關聯可談,也有不同方法可以用樹木環遊世界。我相信這些旅程和類似的想法能鼓勵讀者思考各位遇見的樹。
生物間複雜的關係也是令地球暖化成為一大威脅的因素之一。比如說,當花朵今年比去年綻放得更早,而樹木仰賴的授粉者在那段時間裡還沒出現,那麼該樹種也許就沒辦法繁衍,或者造成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植物或動物仰賴的昆蟲失去食物來源。
對氣候變化抱持的懷疑也值得一提。出於有意或被誤導,對氣候科學的不信任對許多樹種的存活造成衝擊。有些人認為氣候變化跟信仰或個人意見有關,就像對政治或藝術。但是科學原則與政治或藝術是完全不同的。科學家們對世界做出假設,然後研究尋找證據來支持或推翻那些假設。在他們將努力研究的結果公諸於世之前,會先向其他科學家揭露,邀請專業社團找出研究原則、論點、以及結論的問題。假使結果令人感到吃驚,其他的科學家會試著進行同樣的實驗和觀察,將他們得出的結果再次公布於同儕眼前。這種重複驗證的態度非常耗時,也令人感到渺小,但正是科學特殊之處。當同儕檢閱過的論文告訴我們,地球正經歷一場迅速的氣候變遷,而人類活動正大幅加劇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聽進去。科學奠基在疑問和證據上,而不是政治或信仰。我們這個物種應該要從生活中學習,順應環境改變自己的行為。
樹木的樣貌和種類讓我們在想到它不可計量的價值時,只能得到一個結論。我最早的記憶是一棵在我們老家附近的,壯觀的黎巴嫩雪松。一個冬天早晨,我們發現它死了,樹幹和樹枝散落一地,正被鋸開分解。它是被閃電擊中的。那是我第一次看見父親哭。我以為那棵巨大、沉重、美麗、已有數百歲的物體是無法摧毀的,但事實不然;而我一直以為面對每一件事情都能自持的父親,亦非如是。我記得母親說,那棵樹裡包含了一整個世界。我聽了一頭霧水。
母親說得沒錯。那棵樹裡有一整個世界,每一棵樹都是。它們值得我們感激,其中多數值得我們保護。
我是在皇家邱園植物園附近長大的。我的父母分別是工程師和心理學家,他們對植物的熱情啟發了哥哥和我兩人對植物之美以及植物學的認識。這種樹能做成致命的毒藥;那種樹能做巧克力;另外那種又能做成隔絕外皮,包覆縱橫整個地球的纜線。這種植物開的花在授粉之後會變色。我們用上所有的感官:舌頭舔罌粟花的乳汁是個特別有趣的經驗,尤其是當我們告訴朋友的父母時,看見他們臉上的表情。事實上,每個跟植物有關的故事,都屬於一個更廣泛的,與動物或人類有關的故事。當父親給我一小片戴粉葉葉片時,我還學到了駭人的奴隸交易:這種植物...
目錄
前言
北歐
倫敦梧桐(二球懸鈴木),Platanus x acerifolia,英格蘭 12
萊蘭柏,Cupressus x leylandii,英格蘭 14
草莓樹,Arbutus unedo,愛爾蘭
花楸樹,Sorbus aucuparia,蘇格蘭
垂枝樺,Betula pendula,芬蘭
榆樹,Ulmus spp.,荷蘭
白柳,Salix alba,比利時
歐洲黃楊,Buxux sempervirens,法國
歐洲椴,Tilia × europaea,德國
歐洲山毛櫸,Fagus sylvatica,德國
歐洲七葉樹,Aesculus hippocastanum,烏克蘭
南歐和北非
西班牙栓皮櫟(軟木橡樹),Quercus suber,葡萄牙
摩洛哥堅果,Argania spinosa,摩洛哥
冬青櫟,Quercus ilex,西班牙
歐洲栗,Castanea sativa,克羅埃西亞,法國
挪威雲杉(歐洲雲杉),Picea abies,義大利
赤楊,Alnus glutinosa,義大利
榅桲,Cydonia oblonga,克里特島
月桂,Laurus nobilis,希臘
東地中海
無花果,Ficus carica,土耳其
地中海柏木,Cupressus sempervirens,塞浦路斯
椰棗,Phoenix dactylifera,埃及
黎巴嫩雪松,Cedrus libani,黎巴嫩
油橄欖,Olea europaea,以色列
非洲
吉貝木棉,Ceiba pentandra,象牙海岸
可樂樹,Cola nitida,迦納
猴麵包樹,Adansonia digitata,波札那
蝴蝶樹/松節油樹,Colophospermum mopane,辛巴威
旅人蕉,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馬達加斯加
金合歡/皂莢樹,Vachellia drepanolobium Acacia drepanolobium,肯亞
乳香樹,Boswellia sacra,索馬利亞
索科特拉龍血樹,Dracaena cinnabari,葉門,索科特拉島
海椰子,Lodoicea maldivica,塞席爾
中亞與南亞
石榴,Punica granatum,伊朗
野蘋果,Malus sieversii,哈薩克斯坦
西伯利亞落葉松,Larix gmelinii Larix sibirica,西伯利亞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印度,果阿邦
孟加拉榕,Ficus benghalensis,印度
檳榔,Areca catechu,印度
印度苦楝樹,Azadirachta indica,印度
菩提樹,Ficus reliriosa,印度
東亞
川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中國
白桑,Morus alba,中國東部
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日本
染井吉野櫻,Prunus x yedoensis,日本
東南亞
橡膠樹,Havea brasiliensis,泰國
榴槤,Durio zibethinus,馬來西亞
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印尼
古塔波膠樹,Palaquium gutta,帛琉
大洋洲
尤佳利樹,Eucalyptus marginata,澳洲西部
瓦勒邁杉,Wollemia nobilis,澳洲
圓果杜英,Elaeocarpus angustifolius,澳洲
多蕊欖,Pycnandra acuminata,新克里多尼亞
考里松,Agathis australis,紐西蘭
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東加
相思樹,Acacia koa,美國,夏威夷
南美
智利南洋杉,Araucaria araucana,智利
藍花楹,Facaranda mimosifolia,阿根廷
金雞納樹,Cinchona spp.,祕魯
輕木,Ochroma pyramidale,厄瓜多爾
巴西堅果,Bertholletia excels,玻利維亞
巴西紅木,Paubrasilia echinata,巴西
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
鱷梨,Persea americaba,墨西哥
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墨西哥
沙盒樹,Hura crepitans,哥斯大黎加
麵包樹,Artocarpus altilis,牙買加
癒創樹,Guaiagum officinale,巴哈馬群島
北美
海灘松,Pinus contorta var. latifolia,加拿大
柯木,Notholithocarpus densiflorus,美國
加州鐵杉,Tsuga beterophylla,加拿大
海岸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美國,加州
荷荷葩,Simmondsia chinensus,美國
響葉楊,Populus tremuloides,美國,猶他州
黑胡桃樹,Fugland nigra,美國,密蘇里州
代茶冬青,Ilex vomitoria,美國
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美國
紅樹,Rhizophora mangle,美國,佛羅里達州
臭樁,Ailanthus altissima,美國,布魯克林
北美喬松,Pinus strobus,美國
糖楓,Acer saccharum,加拿大
前言
北歐
倫敦梧桐(二球懸鈴木),Platanus x acerifolia,英格蘭 12
萊蘭柏,Cupressus x leylandii,英格蘭 14
草莓樹,Arbutus unedo,愛爾蘭
花楸樹,Sorbus aucuparia,蘇格蘭
垂枝樺,Betula pendula,芬蘭
榆樹,Ulmus spp.,荷蘭
白柳,Salix alba,比利時
歐洲黃楊,Buxux sempervirens,法國
歐洲椴,Tilia × europaea,德國
歐洲山毛櫸,Fagus sylvatica,德國
歐洲七葉樹,Aesculus hippocastanum,烏克蘭
南歐和北非
西班牙栓皮櫟(軟木橡樹),Quercus suber,葡萄牙
摩洛哥堅果,Argania spinosa,...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天培出版日期:2023-02-27ISBN/ISSN:978626965779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