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歐洲近代文化之子,我們在研究世界史時,應當提出如下的問題,即在西洋而且惟有在西洋,曾發現一些於世界史具有意義且有價值之發展方向之文化現象,這究竟應歸功於怎樣的因果關聯?
韋伯的這本經典名著解釋了為什麼資本主義只有從歐洲興起?透過導讀,可以引領我們認識現代社會的來龍去脈,韋伯清楚指陳:資本主義的「精神」並非「營利」,卻和基督新教的「入世制慾主義」有著因果關係。當然,韋伯絕不會忽略物質條件對於資本主義的重要性,他強調:
我們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具有自由勞動之合理組織的中產階級之經營資本主義之成立。
換言之,韋伯進行了包羅萬象的經濟史、文化史考察,期待讀者們從閱讀中得到滿滿的啟發。
作者簡介:
顧忠華
一九七八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學士,一九八四年獲德國雷根斯堡社會學碩士,一九八七年取得德國海德堡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主任及特聘教授,現已退休。研究領域包括:社會學理論、公民社會研究、風險社會學、經濟社會學、非營利組織社會學等。著作有《韋伯學說當代新詮》、《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顧老師的筆記書I:學習社會、繁盛》、《顧老師的筆記書II:公民社會、茁壯》、《顧老師的筆記書III:自由社會、願景》。譯著有《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韋伯著)及《超釋韋伯百年智慧:理性化、官僚化與責任倫理》(施路赫特(W. Schluchter)著)。
章節試閱
導論:《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面對的時代與問題
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現代的社會中,無論是政治、經濟、科技和生態的環境,都與以往大不相同。這種改變的力量從何而來?如果以人類行動的惰性來看,其實人們是不太願意主動地改變生活方式,很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和典章制度常常可以延續數千年,代表著「創新」的不容易。尤其有不少文化相當排斥創新,就像中國過去本來在技術上領先歐洲,但到了十五、十六世紀以後便被大幅超前,並且在十九世紀飽受西方國家軍事和政治上的侵略,方才出現一連串追求「現代化」的自覺運動。不只是中國,幾乎全世界現在都納入一個「全球化」的體系,不斷以現代科技的力量進行各種生產、消費、溝通、交換等活動。這一切的改變,歸根究底是發源於歐洲,那麼人們不免要問:歐洲人又是基於何種物質的、或精神的條件,才能創造出現代文明的雛型,及至全人類普遍地受其影響呢?
這當然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問題,我們在追本溯源的同時,會遇到無數個可能的線索,每一條線索又會牽連到其他條件,如果沒有一套清楚的指標,或能夠幫我們下判斷的理論構想,光是追蹤有限的因果關聯便足以讓人頭昏腦脹,遑論去評價世界歷史所發生的種種事件究竟孰輕孰重。而如果我們阿Q式的認識:每種因素都同樣重要,那根本違背了求知的原意,只能說又回到問題的原點,一步也沒有跨出去!另一方面,假使有人對這類問題一開始就預設立場,簡單地把西方現代文明的成就歸功於單一因素(如種族、地理或氣候因素),那又犯了過分簡化的謬誤,不僅對知識沒有助益,反倒容易引起偏見。總之,除非我們不去關心上述「世界史」的大問題,否則面對各種答案,我們必須慎思明辨,了解每一套理論鋪陳的論證脈絡,以及它所提供的歷史證據,以「真理愈辯愈明」的態度檢證不同的說法,再據以建立自己的判斷。畢竟在社會科學的領域裡,不見得能有「一加一等於二」這種清楚明白的答案,牽涉到愈多歷史發展和文化因素的問題,愈得依靠龐大的知識背景來思考各種可能的條件組合,即使到最後未必找到「正解」,但是這種解題的過程本身便是重要的思考訓練,它的樂趣和準備考試的學習方式完全不同,毋寧說是一種「知識探險」的活動,這一本導讀希望能夠帶來一些知性上的刺激,也期盼讀者能有興趣和耐心一起來從事這趟探險之旅!
上面的問題和我們要介紹的經典作品《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有什麼關係?事實上,這部作品篇幅雖然不多,但是它在社會科學界激起的討論和受到的重視,不輸於馬克思的《資本論》。馬克思以唯物主義的歷史觀來解釋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強調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以及階級鬥爭的重要性;《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作者瑪克司.韋伯(Max Weber)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察資本主義在西方興起的原因,他發現到:人們在思想行動上不只會有物質利益的計算,也往往有「理念」上的利害考量,而在西方,尤其是中古時期的歐洲,這種理念上的因素以「宗教」最有代表性,並且能產生實際的導引力量。因此,韋伯不贊成馬克思把經濟因素當成人類歷史發展中「唯一」或「最終」的決定要素,他試圖從歐洲人在宗教態度的轉變上,為資本主義後來在西方能夠萌芽乃至茁壯的現象找出一套合理的解釋,這套解釋必須顧及到西方文化的「特殊性」,以便能夠說明「西方為什麼會成為今日的西方,而非別的模樣」,同時還要回答「為什麼資本主義只在西方產生,而不是在別的地區,如中國、印度、中東等古老文明區域?」。我們看到,韋伯的提問方式正是前面所謂的「世界史」大問題,他的解答更是獨樹一幟,成一家之言。也就是這個理由,我們將詳細地探討《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書中陳述的論點,讓大家評斷它的邏輯性和說服力究竟如何。如前所述,韋伯的觀點不一定要看作是「標準答案」,但是他開啟的討論空間十分寬廣,很適合作為我們理解西方文明、甚至回過頭來研究中國傳統和現代文化發展的切入點,對於《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部經典在知識啟發上的意義,讀者自己更可以進一步去發掘,在導論裡我們願意先歸納出三點,供大家參考。
導論:《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面對的時代與問題
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現代的社會中,無論是政治、經濟、科技和生態的環境,都與以往大不相同。這種改變的力量從何而來?如果以人類行動的惰性來看,其實人們是不太願意主動地改變生活方式,很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和典章制度常常可以延續數千年,代表著「創新」的不容易。尤其有不少文化相當排斥創新,就像中國過去本來在技術上領先歐洲,但到了十五、十六世紀以後便被大幅超前,並且在十九世紀飽受西方國家軍事和政治上的侵略,方才出現一連串追求「現代化」的自覺運動。不只是中國,幾...
作者序
本書想要為讀者導讀德國社會學大師瑪克司.韋伯的成名作《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通常我們讀書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能透過書中所提供的思想觀念,澄清一些心理的疑惑;而在終身學習的時代,每位個人都有種種生活經驗,促使我們去思考自己和社會的關係、文化的理想與價值觀、或者全人類的命運等等問題,特別是在快速變遷的時代裡,想知道社會文化生成變化原理的慾望更是迫切。我不敢說閱讀了韋伯這部著作,可以解開所有困惑,處於知識爆炸的今天,這根本是不切實際的期待,但《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本書寓意深遠,已被公認為是現代人自我認識的一個重要源頭,確實值得向大家推薦。
韋伯的立論基礎,來自於他對整個西方文化走向的深刻體會,他認為資本主義的興起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現象,其所呈顯的特徵反而處處和某一種宗教的倫理態度相互呼應,也共同構成現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譬如說以「職業」為生活的重心、講求理性計算、注重個人的成就表現等。此一論點,我們將嘗試在這本導讀的書中梳理得更仔細一些,幫助讀者理解韋伯整個論證的邏輯。由於韋伯的原著有很強的思辨性,我們的解說可能還是脫離不了學術的味道,但在敘述上也儘量使用淺顯的文字和實例,讓抽象的理論能和生活的現實經驗銜接在一起。
這裡想強調的是,韋伯雖然以西方的歷史作為考察對象,研究宗教和經濟的互動關係,看起來和我們有段距離。但事實上,他提出的許多觀察心得卻和台灣正在經歷的社會變遷過程息息相關,我們只要放眼望去,台灣的都市和鄉村到處改頭換面、新舊雜處,經濟生活的商業化無孔不入,「資本主義」已經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就在我們身邊,影響著社會中各種制度的運轉。如果純粹從事物的表面上看,資本主義常被等同於金錢遊戲,或加上一連串罪名,可是很少人真正能穿透表面,發掘到現代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這一套西方花了幾百年時間蘊釀出來的生活秩序,不僅僅是經濟和政治制度的綜合體而已,它還有著特殊的精神風格和文化意義,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揭開了隱藏在制度背後的精神力量,使我們得以更全面地來認識資本主義,給予它一個較公允的評價。在增進認識的同時,我們也就更能了解現代的世界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局面,這或許對個人找出自己所以困惑的理由,以及思索自處之道都有一些啟發的作用。
本書第一次出版於一九九六年,雖然年代相當久遠,但長銷至今,顯然仍有不少讀者有興趣理解韋伯的重要經典,因此我特地收回著作權,重新在開學文化出版社發行,並納入中研院黃冠閔教授策劃的「哲學之道:經典導讀」系列,以口袋書形式出版,以便讀者能方便攜帶及閱讀。
另外,在本書第壹章我即交代了韋伯一生學術志業的問題意識,他在一九一九年將《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文增訂並收入《宗教社會學論文集》時,特地寫了《導言》,開宗明義第一句便是經常被引用的「生為歐洲現代文化之子」,表明了自己的身分和立場。這篇《導言》十分具有可讀性,也是貫穿韋伯所有著作的主軸。讀者可參閱中譯的各版本。而在本書論及「基督教新倫理與儒家倫理──韋伯的文化比較研究」( 第捌章) 時,也必須因應時勢的變化,作出若干修正及補充,其他的文字修飾不致影響內容,茲不贅述。
時光荏苒,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很難看清楚自己究竟處在什麼樣的「因果關聯」之中,而韋伯則抽絲剝繭地理出了「理性化」的脈絡,解釋了「資本主義」為何能在幾百年內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發展方向。有人可以不同意他的論證,但在所謂的「全球化」時代,全人類有任何可能跳脫「資本主義」經濟系統的「宰制」嗎?為了追本溯源,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世界史以及世界宗教的大觀園,先來探索純粹源自宗教救贖的倫理動力,如何轉化為西方好幾代人的「資本主義精神」,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是為序。
本書想要為讀者導讀德國社會學大師瑪克司.韋伯的成名作《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通常我們讀書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能透過書中所提供的思想觀念,澄清一些心理的疑惑;而在終身學習的時代,每位個人都有種種生活經驗,促使我們去思考自己和社會的關係、文化的理想與價值觀、或者全人類的命運等等問題,特別是在快速變遷的時代裡,想知道社會文化生成變化原理的慾望更是迫切。我不敢說閱讀了韋伯這部著作,可以解開所有困惑,處於知識爆炸的今天,這根本是不切實際的期待,但《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本書寓意深遠,已被公認...
目錄
改版序
壹、導論:《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面對的時代與問題
貳、韋伯的生平和學術的成就
參、《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研究課題
肆、什麼是資本主義的「精神」?
伍、從路德的「天職觀」到喀爾文的「預選說」
陸、入世制慾主義的宗教基礎
柒、制慾與資本主義的精神
捌、基督新教倫理與儒家倫理──韋伯的文化比較研究
玖、《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貢獻與限制
拾、參考文獻
改版序
壹、導論:《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面對的時代與問題
貳、韋伯的生平和學術的成就
參、《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研究課題
肆、什麼是資本主義的「精神」?
伍、從路德的「天職觀」到喀爾文的「預選說」
陸、入世制慾主義的宗教基礎
柒、制慾與資本主義的精神
捌、基督新教倫理與儒家倫理──韋伯的文化比較研究
玖、《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貢獻與限制
拾、參考文獻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