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當人類與異種相遇的怪談經典,
古典文學中最獨樹一格、個性與娛樂性兼具的奇幻故事!
精選1800年來最光怪陸離21部志怪典籍
從《搜神記》、《太平廣記》到《聊齋誌異》、《夜譚隨錄》等
搜遍近10000則傳奇記載
寫就最異色、最奇想的經典中國怪談■不哀、不怨、不恨的中式怪談精選集
1. 在驚奇中給予慰藉的奇幻故事
從撫慰孤獨的影子到收集月光的術法,從海底鮫人報恩的珍珠淚,為水獺生子的深情,無邊無際的想像力帶給讀者前所未有的驚奇,並以跨越物種的友誼、情愛、扶持情誼等,道盡中式怪談的溫柔與善良。
2 人類與異種相交,傳遞有情的世界觀
全書從不同情感類型:從蒼穹到幽冥,從動物靈到小精靈,及至人心渴望的寄寓,看到人在身不由己的時代下仍懷抱著希望,透過想像力抒發苦悶,或追求超脫或尋求自由,以最奇幻的手法審視人類自身,也傳達對這個世界與萬物的愛。
3.神級的說故事能力,將古籍原文轉化為奇幻短篇小說
志怪典籍原文大多短小精簡,甚至只是吉光片羽的描寫,作者以高超的說故事能力,重新演繹原文,延展成有頭有尾、有情節推演、有人物對白的故事,結構完整,敘事細膩;並以小說筆法重現故事情境,填補時代背景細節,深入刻畫人物內心轉折,使本書儼然成為一部歷史奇幻小說集。
歡迎來古人的怪奇世界作客,
直擊妖獸鬼怪的非日常派對!
◆
■中國古代也有毛茸茸的小黑球精靈,名叫「褦襶 (ㄋㄞ、ㄉㄞ、)」!它的兩眼雪亮,只會發出「呦呦」的聲音,喜歡依偎在主人身旁,為他排解孤獨寂寞。它是那麼可愛、天真,也那麼無知、不曉事……
■人體中寄居著小小人,有住在眼睛裡的「瞳中人」,還有住在耳朵裡的「耳中人」,它們會趁一個人在打坐時跑出來玩耍……
■唐朝時桂林有一個術士,將月光舀入籃中,在無月的夜晚盛出來照明,一時夜明如晝,等到聚會結束,術士又將月光收入籃中,頓時夜色闃黑如故。
■唐朝秀才柳成宣稱不施筆墨就能改正〈竹林會〉這幅畫的匠氣,當眾人笑他癡人說夢,柳成竟然在眾目睽睽下肉身入畫,讓畫裡原本神情嚴肅的竹林七賢之一阮籍頓時變得唇角含笑、姿態恬淡閒適。
■書生在沙灘上救了被龍宮流放的鮫人,它有卷曲的髮鬚、一雙碧綠的眼。當書生因為湊不出娶妻所需的一萬顆明珠而一病不起,悲傷的鮫人簌簌落下的眼淚,瞬間化為一顆顆珍珠。
■敦厚的農人真心愛上美麗的狐女,甚至在術士即將收了她的最後關頭為她求情開脫。農人後來因過度思念狐女而命危,他心心念念的情人又來到床前,這次她為了報恩而蓄意現出可怖的狐狸原形,幫助他看破皮相與情執……
繼《搜妖記》之後
跟著微博最會說妖怪故事的博主白龍
再次一起悠遊古代奇幻世界中 人與妖的多重宇宙!
一、風雅篇:當妖怪風雅起來
從山間的野獸和鳥類化身為人,唱和音律悠美的詩詞,到沉醉於笛音而忘了吃人的虎頭人,連兒時的玩具經久不用也成了精,聚在月色下暢談飲酒。妖怪們生活在人間,不免也沾染了人的習氣,附庸風雅起來!
二、友情篇:我有一個妖怪朋友
妖怪的世界,有報恩、有惜情、有相伴、有慰藉。淒冷的世道中,一隻老鼠精偷衣食,和討飯的老婆子相依為命;花園裡的花仙子送上成斗的桃花、李花給主人食用,保他延年益壽;田螺精化身為妙齡女子,為趕路的旅人送上美味大餐,事後才知道原來是黑忽忽的泥巴……
三、情愛篇:不如相忘於江湖
愛上一個女子,引導她讀經史子集、學琴、書法,成為才德兼備的女子,是狐精的浪漫;一隻水獺愛上每天去溪邊浣紗的少女,兩人恩愛逾恆,當女子產下三隻小水獺,他毅然帶著三子遠走他方……妖即使能幻化為人形,人與妖殊途,最終只能相忘於江湖。
四、日常篇: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與妖共處在塵世中不免偶然交會,不管是人類被邀請當妖界婚禮中的接待、老鼠精努力想升級為貓,或是住在寺廟中選擇吃素的壁虎精,人與妖的不經意接觸,妙趣橫生!
五、神仙篇:神遊天地外
神仙也是由凡人修煉而來,故成神後仍留有人的習性;有的會為了自己的祭祀跟凡人據理力爭;有的會因為凡人對他的三心二意而傷心鬧脾氣;還有的因為與凡人志趣相投而與之惺惺相惜……神仙這麽富有人情味,天界似乎也變得不那麼清冷無聊了。
六、幽冥篇:黃泉之下
鬼不必然與人對立,有水鬼為漁夫驅趕漁群,以報水酒之恩;也有等待千年,找尋前世知己的女鬼;鬼也能幫人驅鬼,護送行經墓塚的人安全回家……明白人鬼殊途,於是各自安好,是幽冥世界最後一絲的溫柔。
七、動物篇:萬物有靈
象群請獵人獵殺狻猊,野狼延請良醫看病,招財貓盜墓叼來貴重的首飾……自古以來,無法言語的動物也和人類建立深刻的情感,這是古代的鷗鷺忘機。
八、詭術篇:奇詭浪漫的術法
術法在志怪典籍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老人的通天繩技,讓童子攀爬直入雲霄;一只盈握的琉璃瓶子,能容納數十輛馬車,在瓶中都化為螞蟻般大小;口技術法可以吐出兩隻白鶴往來穿梭於煙圈中,還能吹出一座閣樓,雕梁畫棟的欄杆、窗戶歷歷分明……
九、精靈篇:古代「小精靈」目擊事件
在精靈的微形世界中,小人們也有相應的配件:小獵犬、小戰馬、小杯盤、小鎧甲、小長矛一應俱全……從新疆的深山、海邊、田間到僧院寺廟,甚至是皇帝的御書房,都有小人的蹤跡。
十、煢煢篇:亙古的孤獨
「形單影隻」形容人的寂寞莫過於只有影子相伴,但影子其實也能跟你對談,陪你排解孤獨;一個人喝悶酒,家中陳年的酒甕忍不住化身相伴,只不過它是個怎樣也喝不醉的酒友……
十一、不羈篇:敬自由
聶隱娘的傳奇是志怪小說中嚮往自由的寫照,一生不為世間規範所束縛,最後不知所終;山間機伶可愛的小鹿,化身為俊逸聰慧的少年拜師入佛門,待師父仙逝後,牠回歸鹿身,消失在山林深處。
■本書特色1.以情感串連11大主題,建構妖怪的溫情世界
作者從近萬則志怪典籍資料中精選出78篇故事,並打破以妖怪種類分類的慣例,改以神鬼妖怪和人類之間的細膩情感為主軸,分為11個主題,建構出妖狐鬼怪、幽冥異度空間的世界。本書裡,妖怪是助人的一方,是解憂的一方,在亂世中與人類相互扶持的真情更顯珍貴。
2.以豐富的知識含量添補故事細節,完美詮釋原典
志怪典籍原文晦澀難解,作者改以現代的語言重新講述,也以豐富的知識含量添補故事細節,並說明其中原由與當代背景。他平易近人生動的文字,描繪人物情感深刻入微,觸動人心,並附上古文相互對照,別有一番滋味。
3. 借妖言事,深藏人生智慧
作者融合湮沒於故紙堆的志怪資料,透過對故事箇中曲折的想像,演繹其中的深遠寓意。這些故事蘊含了古人智慧與當時的社會人心的投射,有對情慾的執著追求、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探索、對世道人心的不平之鳴、亂世中對和平的渴望、對動物的關懷,也有對奇詭異事的窺奇蒐錄等。
參考書目:
〈晉〉干寶《搜神記》、〈晉〉陶潛《搜神後記》、〈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唐〉牛僧孺《玄怪錄》、〈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宋〉李昉《太平廣記》、〈元〉陸友《墨史》、〈明〉鄭仲夔《耳新》、〈清〉樂鈞《耳食錄》、〈清〉袁枚《子不語》《續子不語》、〈清〉沈起鳳《諧鐸》、〈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清〉李慶辰《醉茶志怪》、〈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清〉吳熾昌《續客窗閒話》、〈清〉張潮《虞初新志》、〈清〉和邦額《夜譚隨錄》等古今志怪典籍21本。
作者簡介:
白龍(原名孫曉翠)
微博人氣博主。嗜妖愛怪,立志搜盡一切有趣之妖,寫盡所有將湮沒於歷史塵埃的奇談怪事。目前在微博號「妖怪檔案館」更新志怪故事,題材來源於《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耳食錄》、《搜神記》、《列仙傳》、《玄怪錄》、《酉陽雜俎》、《太平廣記》等。
章節試閱
◆百妖夜集
江西奉新縣的外史宋鳴璜,字蓀侶。他曾在廬山絕頂的寺廟裡留宿,時間是壬子年七月十五日晚上。
山頂的夜色極好,宋鳴璜喜歡這景色,乾脆覺也不睡了,出了門,在林間徐徐走著。當時正是半夜時分,月亮已經升到了天幕正中。
涼如水的夜風將林木的清香徐徐送來,天地間除了蟲鳴鳥叫,彷彿只剩他一個人,正暢快地享受著令暑熱消退的山間涼風,宋鳴璜忽然感覺有哪裡不對勁。
此時,風忽然變強勁了,一陣接一陣地颳過樹梢,從大風停留之處,也就是高聳入雲的樹頂,傳來一縷絲竹之音。宋鳴璜停下腳步,側耳傾聽。
那絲竹之音裡夾雜著歌聲、說話聲、輕而甜膩的笑駡聲。
有人!
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宋鳴璜撥開擋在面前一枝沉甸甸的羅漢松,眼前豁然開朗。柔如溪水的月光靜靜地流淌在整個森林中,借著月光,他能清楚地看到幾步之外有一塊平坦的草地。
草地上影影綽綽,晃動著許多人影。這些人以草為席,以樹為屏風,似乎在演一齣戲。隨著涼風送入耳中的絲竹之音,則是從高高的羅漢松頂傳出的。閉目聆聽片刻,宋鳴璜幾乎要讚嘆出聲。
他從來沒有聽過這首曲子,太優美了,簡簡單單幾個琴音,就幾乎穿透了他的靈魂。他不由得熱淚盈眶,人間的人哪能彈奏出這樣的樂曲呢?
宋鳴璜極力向不遠處的人群望去,十五的月亮將地面照得亮如白晝,他看清了,那些人都穿著戲服,正走著臺步,似乎是伶人。
宋鳴璜本就是一個會為了賞夜色而秉燭夜遊的風雅之人,因此,他鬆開樹枝,打算加入他們。但剛要邁步,他陡然想到:深更半夜,又是在人跡罕見的絕頂之上,怎麼會有戲班子唱戲呢?他們莫不是妖怪吧?
一思及此,宋鳴璜不敢再輕舉妄動。他悄悄藏在面前這株巨大的羅漢松下,心想:姑且看看他們到底要做什麼吧。這群伶人載歌載舞,在荒寂的深山頂上足足演了十幾台戲,也咿咿呀呀地唱了十幾首曲子。
宋鳴璜向來對戲曲頗有研究,但今晚所見的戲,他之前從來沒看過,而聽到的曲子,也都是前所未聞的。對這群人的身分,他越發好奇了。
不久,這台戲不僅只有戲臺上的人唱,不知是誰起了頭,樹頂上、樹底下的人接二連三地唱了起來,歌聲嘹亮,震天撼地。他們這樣唱道:
吸日精,蝕月華,諸君妄意凌煙霞。煙霞墮地失顏色,但見玉水生桃花。桃花一萬片,飛入陳王家。仙人化作塵與沙,秋風吹雨打閒衙。南樓美人嗟復嗟!湖中不見東來楂,空山夜半啼棲鴉。
躲在羅漢松後的宋鳴璜暗暗將這歌詞記下。因為歌聲太過美妙,宋鳴璜沉浸其中,甚至不自覺地跟著輕聲唱了起來。
「呔!」一束金光忽地從空中直射而下,宋鳴璜被嚇了一跳。
他定睛一看,金光之中落下來一位模樣極其怪異的頭陀 。隨著頭陀落地,震錫一聲,駡道:「哪裡來的妖魔鬼怪,竟敢在此喧鬧?」剛剛還載歌載舞的眾人忽然驚慌失措起來,就地一滾,有的化為老虎,有的化為野狼,有的化為野豬,有的化為熊……一下全都倉皇地奔入了灌木叢中。樹上的人則化為了各色鳥兒,紛紛飛入了密林深處。轉瞬之間,原本歌舞昇平的森林歸於死寂。
原來,剛剛演戲的人乃是野獸所化,而負責伴奏的都是鳥兒。
宋鳴璜後來在京城住了三個月就去世了,在去世前的幾天,他曾多次心懷憧憬地講起這個故事。
森林中這些成了精的鳥獸,在無人的山頂輕歌曼舞,也不曾害過什麼人,也沒做過什麼惡事,只不過是自娛自樂,竟被突然出現的頭陀一棍子打散,真是掃興啊!
不過,讓我們想像一下吧,當晚該是怎樣的一種景致?淌過青石板的山泉彷彿引自月宮,它溝通了天與地,在如水的月光下,誰都不知道,密林深處藏著一群風雅的妖。
樂曲由擅長音律的羽族來奏,曼妙的聲音從樹梢處伴著月光傾瀉而下,向來粗俗的老虎或野狼,甚至膀大腰圓的熊,都不由自主地化為了舉止端莊的人。它們有的道行高深,完全化為了人形;有的只能將身子化為人身,仍頂著個狐狸腦袋,或者兔子耳朵。
但不管身為哪種動物、修煉到什麼程度,只要是妖,今晚,大家都可以穿上漂亮的戲服,身段窈窕地共唱雅致迷人的曲子。在這樣的夜,我想,就連靜默千年的森林都忍不住一起唱和。
不信你聽,那流水的潺潺聲就是它的和音。
◆鮫奴
茜涇有個姓景的書生,他在閩地住了三年後,準備坐船回老家。
經過一片沙灘時,他忽然看到沙灘上躺著一個人,那人體態僵硬,不知是死是活。
景生正打算救人,卻赫然發現,這人通體黝黑,鬚髮捲曲,一雙如湖水般碧綠的眼睛正盯著他看。
這也不像是正常人啊。景生大聲問:「你還活著嗎?你是人是鬼?」
那人還活著,起身回答道:「在下是個鮫人,曾為水晶宮的瓊華三姑子織紫綃嫁衣,因為不小心弄斷了九龍雙脊梭,所以被流放到了這處偏遠的沙灘上。現在,我漂泊無依,倘若能蒙先生收留,在下必定銜環結草相報。」
景生家貧,正苦於請不起奴僕,日常生活中又需要人手,他聽了鮫人的話,心想即使是帶回去當個僕人使喚也好,管它是不是異類,先救下再說。他向鮫人招招手,鮫人露齒一笑,上了船。
一路上,景生漸漸地把鮫人的情況摸清了:它沉默寡言,沒什麼愛好,也沒有謀生的技能,比景生這個書生還要無用。
回家之後,每次吃完飯,鮫人會先去池塘裡泡個澡,泡完澡就找個安靜昏暗的角落,規規矩矩地一蹲,不說也不笑,誰也不知道它在想什麼。
「這僕人當得……」景生覺得鮫人沒什麼用處,但見它遠離了大海,一個人孤伶伶的樣子,所以始終不忍心趕它走。
浴佛日這天,景生前去曇花寺遊玩,在寺裡,他邂逅了一個女孩。
當時,女孩隨著一個老太太,在佛像前虔誠祈禱。女孩一雙纖纖玉手猶如亭亭白蓮,細瘦的腰在跪下去的一刻如搖曳的柳枝,連影子都美得宛若輕雲吐月,景生一見傾心。
拜完了佛,女孩便隨著老太太走了。跟著一起走的,還有景生的魂,他跟隨女孩,不知不覺間進了一條窄巷。見女孩和老太太進了院子,景生癡癡地盯著門看了片刻,不一會兒,附近有鄰居出門,他趕緊上前打聽女孩的身分。
原來女孩是吳地人,姓陶,小名叫萬珠,年幼喪父,因為一直被鄰里欺負,實在是住不下去了,三年前才和母親搬到這裡。聽了女孩的身世,景生大喜,認為她們孤兒寡母,家裡窮苦,自己的條件雖然也不怎麼好,但只要花點錢,上門求親應該是沒問題的。
想到就做,景生馬上登門求聘。沒想到老太太聽了,驚愕片刻,冷笑一聲,竟拒絕了他。
景生以為是自己的誠意不夠,趕緊允諾會準備豐厚的聘禮,老太太依然不答應。景生萬萬沒想到自己會被拒絕,氣得口不擇言:「難道阿母想居奇不售,讓您的女兒當一輩子老丫頭?」老太太沒生氣,只是呵呵一笑:「就是拿藍田璧玉來,我都嫌聘禮少!更何況我女兒名為萬珠,一定得用萬顆明珠來求娶,才夠資格。否則,即使你想盡千方百計,也是徒勞無功。」
景生戀戀不捨地望瞭望內院,沒想到追求這位身世可憐的姑娘也困難重重,自己還不夠資格。他無計可施,只得失望地回了家。
回去之後,景生嘆道:「萬顆明珠,縱使我傾家蕩產,也沒辦法找到啊!」他終日躺著,白天長吁短嘆,夜晚則在夢中思念女孩。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十幾天,最後終於病了。
請來大夫看病,一番望聞問切之後,大夫搖頭道:「其他的病尚且能以藥石醫治,但相思病卻無藥可醫啊!」景生就這麼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看沒幾天就要死了。
沉浸於自我世界中的鮫人終於發現了主人的異常,它進門問主人到底是因何而病的。
景生痛苦地說:「我要為情而死了,只可憐你從天涯海角跟我回來,與我做伴,至今已有半年時間,倘若我忽然死了,你不就漂泊無依了嗎?」向來沉悶的鮫人其實也懂得人的感情,他聽完這番話,望著憔悴的景生,頹然趴倒在地,撫著床大哭起來。淚水一滴滴滾落在地,叮叮噹當,發出了金玉之音。
景生覺得奇怪,勉強打起精神探過頭去,只見地上晶光閃閃。,他好奇地撿起來一看,竟然是珍珠!
景生耷拉的嘴角往上一翹,猛地坐起身:「我好了!」 鮫人止住哭聲,驚訝地問:「主人,您沒事吧?」
景生捏著珍珠,轉頭緊緊握住鮫人的手,激動地說:「我之所以久病不癒,正是因為少了你這一場急淚啊!」鮫人一臉茫然,景生便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詳細說了一遍。
鮫人聽完,立馬轉悲為喜,趕緊俯身將珍珠一一撿起;但數完之後,發現數量遠遠不夠。鮫人轉頭嘆了口氣,道:「主人您生了一副寒酸討飯相,乍一得到寶物就高興成這個樣子,剛剛為什麼不緩一緩,讓我盡情為您哭一場呢?」
景生也懊惱得直捶胸,沉默片刻,他試探地問:「能再試試看嗎?」
鮫人搖了搖頭:「不行啊,我們鮫人一族不論是笑還是哭,都是發自內心的,容不得半點虛假。不像世間的人,動不動就以假面目對人。」見景生失望,鮫人趕緊安慰:「沒關係,明天我帶著酒,登上高樓望海,一定能為主人籌足一萬顆珍珠。」
景生欣然答應。
第二天一早,景生備好美酒,帶著鮫人登上高樓。
極目遠眺,一排排海浪隨狂風化為濃霧,濃霧逐波,水墨般氤氳,遙遠的海岸漸漸隱沒於其中。
就在這片煙波浩渺中,鮫人取來酒杯,一杯接一杯地喝了起來。酒意很快上湧,他踉踉蹌蹌,如魚龍戲舞,身體輕柔地舞動了起來。
鮫人的眼波隨身體流轉,將茫茫天地盡收眼底。家鄉近在咫尺,自己卻永遠無法回去,此刻,鮫人的前途宛如這渺茫的大海,茫然不可測。它長嘆一聲:「滿目蒼涼,我的家在哪裡呢?」嘆罷,鮫人奮力地一揮袖子,在吹過高樓呼嘯的海風中,袖子飽灌海風,發出陣陣沉悶的裂帛聲。一時之間,想要歸家的愁緒如浪潮般襲來,鮫人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般,一顆接著一顆簌簌落下。
景生大喜,趕緊蹲下身子將珍珠撿進玉盤中。
眼看玉盤中的珍珠成堆,足有一萬顆,景生趕緊叫停:「可以了,不要再哭了。」
然而那鮫人的憂思從內心深處迸發,悲傷的情緒難以克制,一時之間無法停止哭泣,最後它大聲號哭一聲,眼淚才止住了。
景生興高采烈地捧著珍珠正要和鮫人一起回家,這時鮫人卻忽然指著東邊大笑起來:「看哪!赤城霞升起來了,跨過黿鼉架成的橋梁,就是隱現的十二座蜃樓。瓊華三姑子今晚就要下嫁給珊瑚島的釣鼇仙史。這也表示我的流放之災也結束了。在下告辭了!」說罷,不等景生反應,鮫人縱身一躍,黝黑的身體瞬間隱沒在茫茫大海中。
景生望向東面,一片煙波浩渺,什麼也看不到;但他知道,這嚮往自由、思念家鄉的鮫人一去不復返了。在原地呆呆地站了片刻後,他抱著珍珠悵然而歸。
第二天,景生來到了女孩家。
他背著布袋,昂然而入。在老太太拿起掃帚準備趕人的架勢下,他將把袋子往桌上一放,打開袋口,請老太太來看。
老太太收起掃帚,看罷,拊掌一笑:「先生真是一個癡情人,我當初不過是用這個來試探一下您的真心罷了,怎麼可能真的賣掉自己的親閨女,厚著老臉求活路呢?」老太太婉拒景生帶來的珍珠,並把女孩嫁給了他。
後來,小倆口生了一個兒子,並取名為「夢鮫」,用來紀念促成這場姻緣的鮫人。
這世間還有比「鮫人泣淚成珠」更浪漫更悲傷的故事嗎?
古人對這個故事也自有一番評價:鮫人被逼到窮途末路的一場大哭,竟幫貧寒的士人做了媒,真是神奇的法術啊!不過,更神奇的是女孩的母親。
一開始,老太太面對覬覦女兒的陌生男子,獅子大開口般索要萬顆珍珠作為聘禮;等真的收到了,她卻推辭不要,這樣一番操作之下,女兒的地位瞬間被提升到完全不同的層次,真是充滿智慧的母親!否則,即使是收下巨富之家的一斛珍珠,雖然看似提高了女兒的身價,但本質上跟賣菜的有什麼不同呢?
◆百妖夜集
江西奉新縣的外史宋鳴璜,字蓀侶。他曾在廬山絕頂的寺廟裡留宿,時間是壬子年七月十五日晚上。
山頂的夜色極好,宋鳴璜喜歡這景色,乾脆覺也不睡了,出了門,在林間徐徐走著。當時正是半夜時分,月亮已經升到了天幕正中。
涼如水的夜風將林木的清香徐徐送來,天地間除了蟲鳴鳥叫,彷彿只剩他一個人,正暢快地享受著令暑熱消退的山間涼風,宋鳴璜忽然感覺有哪裡不對勁。
此時,風忽然變強勁了,一陣接一陣地颳過樹梢,從大風停留之處,也就是高聳入雲的樹頂,傳來一縷絲竹之音。宋鳴璜停下腳步,側耳傾聽。
那絲竹之音裡夾...
作者序
寫給喜歡志怪故事的讀者
自從《搜妖記:中國古代妖怪事件簿》出版之後,我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準備「白龍志怪」第二彈,也就是本書──《志怪筆記:中國古典奇幻故事精選》了。
最早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翻譯和演繹古代志怪故事,是在二○一九年。因為工作性質,我面對過很多次生老病死,見多了,也難免會想:萬一自己忽然死了,這一輩子可真是白來了,必須做點真正熱愛的事情,才不辜負此生。
那該做什麼呢?很快,我便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翻譯和解讀傳統志怪故事。
之前的想法是等自己不為錢財所累時再開始寫,但人生苦短,誰能把握明天一定會到來?想做的事,還是快點做吧。於是就這樣開始了,一開始寫是很難熬的,怎麼個難熬法呢?就好比廚師精心烹製出一桌大餐,卻無人問津。讓我堅持下來的,是一個現在看來有些幼稚的想法:也許很久很久以後,有人偶然「刷」到我的文章,邊看邊樂,看完之後感嘆一句──這真是一個有趣的人啊。
挖掘有趣的故事,寫有趣的文章,做有趣的人──這是我的初心,也是讓我一直寫下去的動力。之後,在網友們的熱情鼓勵下,我越寫越多。再後來,出版社向我拋出了橄欖枝。
感謝編輯們的信任和幫助,我的第一本書就這樣誕生了。
詩文挑著古代文人託物言志的重擔,志怪小說尤甚;而對今人來講,板起來臉說教過於枯燥。我的身分,就是做一名「導遊」,帶著大家返璞歸真,品味故事中的雋永與趣味。
《搜妖記:中國古代妖怪事件簿》挖掘的是典籍中顛覆傳統形象又趣味十足的神鬼妖怪;《志怪筆記:中國古典奇幻故事精選》裡則不僅有神鬼妖怪,還有眾生。
因為古代的志怪宇宙太過宏大,我們這一「瓢」,只取浪漫。
神不總是泥偶一尊,只隔著繚繞的煙霧,遙望世人的心,衪們也可以大方又熱情地回應凡人的喜愛。這是古代志怪典籍裡神對人的浪漫。鬼也不總是可怖得令人生畏,它們也可以在化為黃泉枯骨後,依然愛著這世上的人,這是古代志怪典籍裡鬼對人的浪漫。
而說到妖狐鬼怪,人不要總是這麼自戀,以為天下妖精都「饞」我們的身子,可知它們也喜歡在靜美的月下暢快地舞蹈,這是古代志怪典籍裡妖的風雅。
除了這些離我們很遙遠的神鬼妖怪,還有鍾靈毓秀的萬物。正是因為有它們的陪伴,我們在這顆瑰麗的藍色星球上才不會那麼孤獨。
希望我這位「導遊」不是依葫蘆畫瓢,僅僅將文言文翻譯過來;而是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帶著大家在古代志怪宇宙中暢遊。
最後,我要感謝大家,感謝你們熱情的支持。
我能回饋給你們的,是盡我所能,將那些湮沒於古籍中的故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它們用更親切的面貌重新與大家見面。
另外,為方便大家閱讀,依然與前本書一樣,我將書中所有佚名的角色統一取名為「張子虛」或「李烏有」,取意「子虛烏有」。
白龍
二○二二年六月一日
寫給喜歡志怪故事的讀者
自從《搜妖記:中國古代妖怪事件簿》出版之後,我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準備「白龍志怪」第二彈,也就是本書──《志怪筆記:中國古典奇幻故事精選》了。
最早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翻譯和演繹古代志怪故事,是在二○一九年。因為工作性質,我面對過很多次生老病死,見多了,也難免會想:萬一自己忽然死了,這一輩子可真是白來了,必須做點真正熱愛的事情,才不辜負此生。
那該做什麼呢?很快,我便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翻譯和解讀傳統志怪故事。
之前的想法是等自己不為錢財所累時再開始寫,但人生苦短,誰能把握明天一定...
目錄
壹、風雅篇:當妖怪風雅起來
百妖夜集
月下賞笛的虎頭人
消失的玩具
貳、友情篇:我有一個妖怪朋友
東倉使者
以石為友
掃帚精
鮫奴
助人為樂的田螺
狐財神
東風惡
華山客
參、情愛篇:不如相忘於江湖
水獺的愛
皮相之愛
無相之相
妙畫代良醫
虎夫君
一隻狐狸的浪漫
長鬚國
肆、日常篇:君子之交淡如水
住在天花板上的八卦貓
壁虎精
亭亭
做人還是要務實一點
上進的老鼠精
伍、神仙篇:神遊天地外
神由人興
不准對保護神三心二意
仙界最親民的偶像
齊天大聖
狐祖師
理數之爭
露水情緣神
襪公子
風從哪裡來
陸、幽冥篇:黃泉之下
王六郎
為生民立命
一念之善
千年知己情
情可跨幽冥
冷秋江
柒、動物篇:萬物有靈
檐生
象的報恩
狼請醫
有勇有謀俏八哥
以德服妖
義猴傳
為主人操心的狗
義犬四兒
伏波灘義犬
招財貓
虎友
捌、詭術篇:奇詭浪漫的術法
集月光
通天繩技
煙戲
瓶裡乾坤
入畫
奇人葛玄
玖、精靈篇:古代「小精靈」目擊事件
長翅膀的小精靈
小獵犬
小官人
紅柳娃
瓜田月下
以露為食的小精靈
魚骨化精靈
花娘子
墳中怪
白老
鼠婦
蟻精
黑松使者
海和尚
鼠怪
耳中人
瞳中人
拾、煢煢篇:亙古的孤獨
沒有影子的人
何以解憂
狐友
褦襶
拾壹、不羈篇:敬自由
聶隱娘
鹿少年
壹、風雅篇:當妖怪風雅起來
百妖夜集
月下賞笛的虎頭人
消失的玩具
貳、友情篇:我有一個妖怪朋友
東倉使者
以石為友
掃帚精
鮫奴
助人為樂的田螺
狐財神
東風惡
華山客
參、情愛篇:不如相忘於江湖
水獺的愛
皮相之愛
無相之相
妙畫代良醫
虎夫君
一隻狐狸的浪漫
長鬚國
肆、日常篇:君子之交淡如水
住在天花板上的八卦貓
壁虎精
亭亭
做人還是要務實一點
上進的老鼠精
伍、神仙篇:神遊天地外
神由人興
不准對保護神三心二意
仙界最親民的偶像
齊天大聖
狐祖師
理數之爭
露水情緣神
襪公子...
商品資料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出版日期:2023-01-11ISBN/ISSN:978986489729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4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