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從率先登場的土佐光吉及其源氏繪樣式的討論,入門大和繪自10世紀平安時代國風文化至16世紀下半葉桃山時代「破格之美」的發展,進而探討秉持粉本主義的狩野派在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寬永文化展現的過渡性格和轉折歷程。隨後焦點推移至以及時享樂、豪爽灑脫的庶民文化著稱的江戶時代,此時期的畫家擅長融會貫通各式新舊表現技巧,創作出帶有機智詼諧、奇思妙想的畫面。
進入明治時代後,伴隨各種「文明開化」的舉措,新式美術制度引進的西洋風氣席捲日本畫壇,繪畫範疇出現洋畫/日本畫之分;此時的繪畫作品,一方面成為庶民表現自身文化水準的擺設,另一方面因殖產興業政策致力於將日本傳統工藝推向國際市場,成為陶器、染織織品等工藝設計的參考圖騰,做為日本製品的象徵。經由高橋由一乃至青木繁等人的洋畫表現,可以察覺日本的文化意趣和美學意識與歐美繪畫技法及學理的融合;藉由柴田是真等藝術家的花鳥構圖,理解歐美人士對滿溢動植物生命力的華美畫面愛不釋手的原因;通過竹內栖鳳等人的日本畫形象,觀察受到西洋繪畫風尚刺激的日本畫逐漸掙脫江戶時代的模樣,在寫實的基調上注入古典、浪漫的情懷,並在官辦展覽的推波助瀾下百家齊鳴。
到了個人解放、民主主義、女性意識等思潮泛濫的大正時代以降,日本都市文化帶動現代消費社會的規模,各式刊物模糊純藝術與設計、工藝等實用美術的邊界。在調融異國情調的曖昧、飄渺、迷離氣氛裡,鏑木清方、上村松園等透過畫筆下群芳姿態內蘊的情感,剖白個人生命的感知和心聲;又或者像是川瀨巴水、奧村土牛等,在旅行中凝視日常,進而在畫面裡抒發哲思及眼界。
羅珮慈的書寫不僅止於知識的載體,她以彼時落筆的節令或個人經驗做為引子,筆下生命片段的來龍去脈,更能成為「逸遊」的指南,使讀者可以透過文字,踏尋這些已化作星辰的畫家影蹤,漫步於古今生命的浮光掠影交織而成的獨特日本藝文之旅。
本書分成①、②兩冊,四十二個畫家輪番上陣,按照出生先後順序排列,展現各自活躍的時代。這些日本藝術史上的名家傑作如何與作者當代的生活交集,也成為叩問歷史的一種對話方式。
作者簡介:
羅珮慈(LO PEI-TZU),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士,曾任「2015城南藝事――街道博物館:移動書報攤」特約撰稿人,曾將自己放置在日本東京進修語文,目前為《藝術家》雜誌執行編輯。
關注歷史與藝術實踐於生活的各種可能性,經常蒐集、觀察、踏訪日本藝文展演,並以文字承載對世界感知的「醞.蘊.韻」――醞釀生活詩韻,蘊藏生活韻味。
推薦序
看見他人,便能更為深入看見自己
我對羅珮慈《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世界》的讚美與期許
推薦序╱廖仁義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壹
臺灣美術的歷史既是這座島嶼世世代代自己創造而累積起來的藝術的歷史,也是世世代代包容與汲取四周各個國家的藝術影響而茁壯起來的歷史。
臺灣諸島浮出於太平洋西側,西向隔著臺灣海峽面對著中國,北向隔著東海面對著日本,東向隔著北太平洋遙望著美洲大陸。因此,臺灣做為南島語族文化活動的重要基地,雖然能夠長期處於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但自從16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便已進入世界地圖,成為國際強權角逐之地;在這個角逐的過程中,西方海權國家積極涉足之外,西鄰中國與北鄰日本也都不曾缺席。換個層次來說,在臺灣受到各種世界文化潮流衝擊的過程中,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都曾分別在不同的時期影響著臺灣。
但是,中國與日本對於臺灣的文化影響,卻有著一個值得好好爬梳的歷史脈絡。早在中國文化影響臺灣以前,唐代與宋代的中國文化就已影響日本,甚至日本至今仍然保存這個中國文化,反而這個中國文化早已被中國後來時代的文化覆蓋,只剩浮光掠影。中國文化真正影響臺灣,始於17世紀鄭氏王朝時期以及兩百一十二年的清領時期,日本文化真正影響臺灣則是始於1895年清朝將臺灣割讓給日本以後的時期;這個脈絡顯示,清代傳進臺灣的中國文化是滿族文化影響之後的中國文化,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傳進臺灣的日本文化,除了是大和民族的日本文化,也包含了受到唐宋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文化。綜合這些歷史脈絡,當我們要釐清臺灣文化受到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影響的層次細節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擺脫民族主義與意識型態偏見,才能獲得正確深入的歷史知識,進而持平反思,繼續創造未來的臺灣文化。
如今,我們強調重建臺灣藝術史的文化任務,在美術史的領域,我們便有必須敞開胸襟認識所有曾經影響臺灣美術的各個其他民族的美術。臺灣美術的歷史脈絡不但必須在這個島嶼的內部脈絡去找尋,也必須從外部脈絡去找尋。臺灣美術史的外部脈絡,包括中國、日本甚至美洲與歐洲,將來甚至澳洲、大洋洲、非洲與阿拉伯世界。
貳
便是基於這個關於臺灣美術史歷史脈絡的觀點,我要對於羅珮慈這部《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表達高度的讚美與期許。
羅珮慈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三年級的時候,曾經選修我開授的「美學」,表現認真優異,能說能寫,特別她也能兼顧理論與田野研究,我就鼓勵她來報考我專任教職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後來她以關於臺北當代藝術館教育活動為主題的論文,得到口試委員的高度賞識並且高分獲得碩士學位。畢業之後,她前往日本東京學習日語,扎下日後得以研究日本美術史的語文實力。就在她回國不久,藝術家雜誌社何政廣先生跟我詢問編輯人選,我不假思索就推薦羅珮慈給何先生。我推薦的考量,不但因為她文筆好並且具備藝術史與藝術博物館研究的基礎,也因為她能說流利客家話,能夠跟何先生用母語溝通,再加上家教嚴謹,她的品格讓我放心。
何先生不但給她一份能夠實現藝術夢想的工作,而且能夠因材施教,一方面讓她去採訪報導藝術家的活動,讓她能夠具體認識當今活躍的臺灣藝術家,二方面也鼓勵她研讀與撰寫日本近代美術以前的藝術家,特別是浮世繪的藝術家。就這樣,羅珮慈一步一步走進這條不在她規畫範圍的日本美術史的道路,她也就開始發生美學心靈的變化,成為一個我從未預料的愛徒羅珮慈。
在藝術史的教育工作中,我支持我的學生去選擇自己感到興趣的時代,但我希望他們不要盲目跟隨流行,我希望他們知道,任何一個藝術史的當代都是從古代經歷各個時代才表現出來的,即使是以革命的姿態表現出來,也都吃過古代以來各個時代的奶水。因此,雖然最初我自己是從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入門,但是三十年來我已經重頭開始,把古代以來的過去各個時代的藝術史爬梳再爬梳,因為,我清楚知道,藝術的歷史絕對不是一個單獨時代的藝術家建立起來的,而是一個前代奠基、後代反思再創造的過程。
我知道羅珮慈還想繼續從事美術史研究。我深信,既然她都能夠靜得下心專研這個屬於近代美術以前的時代,她絕對有能力也有謙沖的態度繼續深入研究日本美術史的各個時代。我向來也深信,我的學生只要能夠專精任何民族的美術史,不但就會對於美術史研究做出貢獻,而且也能夠對於臺灣美術史研究做出貢獻。畢竟臺灣美術史不是一個封閉島嶼的美術史,無論歐洲美術史、中國美術史、日本美術史,都是這座島嶼必須建立的視野。看見他人,便能更為深入看見自己。
感謝何政廣先生,感謝您用心栽培我的愛徒羅珮慈。
看見他人,便能更為深入看見自己
我對羅珮慈《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世界》的讚美與期許
推薦序╱廖仁義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壹
臺灣美術的歷史既是這座島嶼世世代代自己創造而累積起來的藝術的歷史,也是世世代代包容與汲取四周各個國家的藝術影響而茁壯起來的歷史。
臺灣諸島浮出於太平洋西側,西向隔著臺灣海峽面對著中國,北向隔著東海面對著日本,東向隔著北太平洋遙望著美洲大陸。因此,臺灣做為南島語族文化活動的重要基地,雖然能夠長期處於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但自從16世紀大航海時...
作者序
踏尋42名畫家生命影蹤
自序╱羅珮慈
都說「萬事起頭難」,但要我來說,回過頭來為有幸集結成冊的專欄書寫執筆一篇序文,好好地向讀者說明前因後果,反倒莫名讓我有種不得其門而入的躊躇。經過好一陣子的沉澱,尋尋覓覓下筆的靈感,我決定「坦白從寬」,用坦率直白的話語來從心所欲地寬暢抒懷。
分成①、②兩冊的《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彙集我在《藝術家》雜誌521期(2018年10月號)至562期(2022年3月號)「名家傑作」單元為文介紹的日本畫家,我想從最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來回溯這三年半時光的因緣及過程。第一個問題:「妳是怎麼挑選出每一期要介紹的畫家?」事實上,我並不是有計畫性地挑選所欲介紹的對象,而是逐月接受藝術家雜誌社社長何政廣提出的「挑戰」。之所以用「挑戰」來形容,是因為每個月拿到的專欄寫作主題就像是一道道開放式作答的申論題,從最初的溪齋英泉到告一段落的竹內栖鳳,我月復一月地帶著好奇心認識、研究由何先生擇定的考題主角,秉持自由心證的原則,思考該擷取其人其作哪個部分的片段,向當代讀者簡介畫家個人「游藝」所得的藝術修養,以及其進一步薈萃、具體呈現在作品之上的精神內涵。這個攸關交卷內容走向的思考便衍生了第二個問題:「文章裡提到的生活經驗都是真的嗎?」
常言道「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找尋寫作靈感的前置過程中,我經常發現筆下人物既往存在的痕跡與自己曾置身其中遊賞、生活的場域重疊,也可能和閱讀時光裡紙上字句描述的場景呼應,或者時不時從聽聞的日常閒談、時事議題聯結思緒。這些讓我靈光一閃的「宇宙力量」,召喚了我在「研之有物」網站上讀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熙遠受訪時所說的一句話:「我們日常生活中都不斷面對歷史積澱下來的東西,只是不知不覺。」於是,在何先生出題、我作答心得的「名家傑作」單元日本畫家系列連載期間,我暗自給了這個專欄一個定位,那就是期許自己的書寫不僅止於知識的載體,更能成為人們「逸遊」的指南,使讀者可以透過文章規畫一場踏尋這些已化作星辰的畫家生命影蹤的安閒旅程,進而讓歷史做為一種有知有覺的生活方式。所以,文章裡提到的生活經驗是真的,我一邊分享著這些日本藝術史上的名家傑作如何與我這個當代人的生活交集,一邊想像藉此帶著感興趣的讀者來趟不一樣的日本藝文之旅。
就如同作家陳柔縉的知名著作命題「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在我以彼時落筆的節令或個人經驗做為引子下,一期期輪番上陣的畫家展現各自活躍的時代。如今,分屬四十二個月的焦點人物於書中按照出生先後順序排列,雖然有些敘事的時間點和季節感可能因此顯得跳接,但各自精采的他們聚合拉出的時間軸,無疑使人能夠掌握日本藝術史流變的脈絡。我們可以從率先登場的土佐光吉及其源氏繪樣式的討論,入門大和繪自10世紀平安時代國風文化至16世紀下半葉桃山時代「破格之美」的發展,進而透過狩野山樂、狩野山雪和狩野探幽三位畫家,掌握秉持粉本主義的狩野派在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寬永文化展現的過渡性格和轉折歷程。說到以及時享樂、豪爽灑脫的庶民文化著稱的江戶時代,此時期的畫家擅長融會貫通各式新舊表現技巧,創作出帶有機智詼諧、奇思妙想的畫面,例如辻惟雄以「奇想畫家」概括的白隱慧鶴與曾我蕭白、讓寫生風格成為日本繪畫藝術主流的圓山應舉、江戶琳派開創者酒井抱一、八宗兼學的文人畫家谷文晁,以及世人耳熟能詳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歌川國貞、溪齋英泉和歌川國芳等。
進入明治時代後,伴隨各種「文明開化」的舉措,新式美術制度引進的西洋風氣席捲日本畫壇,繪畫範疇出現洋畫/日本畫之分;此時的繪畫作品,一方面成為庶民表現自身文化水準的擺設,另一方面因殖產興業政策致力於將日本傳統工藝推向國際市場,成為陶器、染織織品等工藝設計的參考圖騰,做為日本製品的象徵。於是,經由高橋由一、川村清雄、黑田清輝乃至青木繁的洋畫表現,我們可以察覺日本的文化意趣和美學意識與歐美繪畫技法及學理的融合;藉由柴田是真、渡邊省亭以及小原古邨的花鳥構圖,我們能夠理解歐美人士對滿溢動植物生命力的華美畫面愛不釋手的原因;通過竹內栖鳳、橫山大觀、下村觀山、川合玉堂等人的日本畫形象,我們得以認知受到西洋繪畫風尚刺激的日本畫逐漸掙脫江戶時代的模樣,在寫實的基調上注入古典、浪漫的情懷,並在官辦展覽的推波助瀾下百家齊鳴,開拓與眾不同的道路。
到了個人解放、民主主義、女性意識等思潮泛濫的大正時代以降,日本都市文化帶動現代消費社會的規模,各式刊物模糊純藝術與設計、工藝等實用美術的邊界。在調融異國情調的曖昧、飄渺、迷離氣氛裡,鏑木清方、上村松園、北野恒富、竹久夢二和東鄉青兒透過畫筆下群芳姿態內蘊的情感,剖白個人生命的感知和心聲;又或者像是川瀨巴水、奧村土牛、東山魁夷等,在旅行中凝視日常,進而在畫面裡抒發哲思及眼界。
在敘說了這本書裡的四十二篇日本藝術生命片段的來龍去脈後,我最後想說的是:能夠彙編成冊,仰賴許多幕後功臣。感謝何政廣社長給予的砥礪和信任,讓我自由構築敘事;感謝廖仁義教授的引薦,勉勵我這個皮皮的學生綿延修行;感謝藝術家雜誌社編輯團隊的專業,使得文章有圖文並茂的美好版面;感謝我的家人和摯友在感性生活的支持與分享,讓我心靈富足地大膽探險及嘗試。
踏尋42名畫家生命影蹤
自序╱羅珮慈
都說「萬事起頭難」,但要我來說,回過頭來為有幸集結成冊的專欄書寫執筆一篇序文,好好地向讀者說明前因後果,反倒莫名讓我有種不得其門而入的躊躇。經過好一陣子的沉澱,尋尋覓覓下筆的靈感,我決定「坦白從寬」,用坦率直白的話語來從心所欲地寬暢抒懷。
分成①、②兩冊的《游藝.逸遊:日本名畫家の世界》,彙集我在《藝術家》雜誌521期(2018年10月號)至562期(2022年3月號)「名家傑作」單元為文介紹的日本畫家,我想從最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來回溯這三年半時光的因緣及過程。第一個問題:「妳...
目錄
推薦序 2
自序 6
桃山時代土佐派畫家
土佐光吉/Tosa Mitsuyoshi
源氏繪中的細緻與豪放 8
京狩野之祖
狩野山樂/Kano Sanraku
濃墨重彩下的爽澈抒情 28
京狩野二代
狩野山雪/Kano Sansetsu
在回歸原典中實驗造形 48
江戶狩野之祖
狩野探幽/Kano Tanyu
留白意識下的灑脫淡泊 68
禪畫大師
白隱慧鶴/Hakuin Ekaku
意喻深遠的稚拙機智 88
江戶時代的奇想畫家
曾我蕭白/Soga Shouhaku
痛快狂想的奇情異致 108
寫生繪畫圓山派始祖
圓山應舉/Maruyama Okyo
開創追求真實的新時代 128
浮世繪畫家
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
森羅萬象的畫狂老人 148
江戶琳派的開創者
酒井抱一/Sakai Hoitsu
雅俗間的清新奔放 172
江戶時期文人畫家
谷文晁/Tani Buncho
八宗兼學下的心象山水 194
美人畫達人
歌川國貞/Utagawa Kunisada
百媚千嬌的生活時尚 216
日本浮世繪畫師
溪齋英泉/Keisai Eisen
頹廢美感中的細緻 236
奇想的畫家
歌川國芳/Utagawa Kuniyoshi
江戶男兒的灑脫氣概 256
19世紀日本的巨匠
柴田是真/Shibata Zeshin
漆藝與畫藝的互文 276
日本近代洋畫的開拓者
高橋由一/Takahashi Yuichi
潤透意識的寫實質感 296
異才浮世繪師
月岡芳年/Tsukioka Yoshitoshi
血與怪奇的詭譎風格 316
花鳥畫家
渡邊省亭/Watanabe Seitei
感性日常的風物詩畫 338
日本近代洋畫先驅
川村清雄/Kawamura Kiyoo
和洋折衷的前衛表現 362
近代京都畫壇巨匠
竹內栖鳳/Takeuchi Seiho
一生一硯的執著 382
日本近代洋畫之父
黑田清輝/Kuruda Seiki
以自由的心折衷表現 404
日本國民大作家
夏目漱石/Natsume Soseki
文學與藝術的迴圈 336
推薦序 2
自序 6
桃山時代土佐派畫家
土佐光吉/Tosa Mitsuyoshi
源氏繪中的細緻與豪放 8
京狩野之祖
狩野山樂/Kano Sanraku
濃墨重彩下的爽澈抒情 28
京狩野二代
狩野山雪/Kano Sansetsu
在回歸原典中實驗造形 48
江戶狩野之祖
狩野探幽/Kano Tanyu
留白意識下的灑脫淡泊 68
禪畫大師
白隱慧鶴/Hakuin Ekaku
意喻深遠的稚拙機智 ...
商品資料
出版社:藝術家出版日期:2022-12-06ISBN/ISSN:978986282309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4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