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走踏過的那些地方,
曾經越渡的時間與空間,
同時也穿透了心靈,留下無形的印記。
邱坤良(作家)
胡晴舫(作家)
陳雨航(作家)
張新丕(畫家)
楊 澤(詩人)
羅智成(詩人)
——一致推薦
旅行,可說是人類自古永恆的內在驅力之一,彷彿「遠方」總是對我們發出某種召喚;因為這股持續湧動的遠行欲望,人類得以留下歷史文明的軌跡,以及豐厚的文化積澱。
然而在個人的層次上,除了回憶,旅行又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想像與潛化?法國文學學者吳錫德教授,透過一篇篇文章,細細回望人生不同階段發生的旅程。乃至於每一趟走踏在其家族生命長河中的意義,以及在當下時空背景所呼應的時代,皆有其深刻的反思和省察。
作者以一位老台北人的視野出發,追索他世居的城市如何在島上無數移人過客接續的努力下,一點一滴被洗刷出截然不同往昔的面貌,最終令自己成為故鄉的異客。作者也藉此爬梳整個家族在台北盆地移徙流轉的記憶,同時掇拾了他與摯愛的家人在台灣各地留下的種種足跡,是為一冊真情至性的生命散文。
從學生到教授,他對淡水陽明山一往情深;他走南澳東河豐濱大武;他航旅蘭嶼澎湖金門馬祖。中年陪愛女單車環島,退休獨自機車環島……短程或長時,旅行或浪遊,盡皆個人風格。這麼多年的身體移動,陪伴著的是親情友情和一期一會的邂逅,尋求的是心靈物我契合的一刻。
旅記融入了作者青春的回顧和刻骨銘心的家族記憶。旅人有情。
陳雨航/作家
錫德當過記者,跑過新聞,談起時事,寫起文章,兼有新聞記者的敏銳度以及 歷史寫作的景深,也充滿國際視野與人文關懷。他的著作涵蓋面極廣,從歐洲 文明、法國文學、文化創意到法語教學,顯然巴黎多年的學習、工作與生活, 確實讓他的編譯與創作源源不絕。
最近錫德又把一些生活遊記結集成《時空旅人》一書,這四個字一如他外型與 性格的寫照,見書如見人。很高興老友退休後的生活依然璀璨,也樂意為他的 新作說幾句話。
邱坤良 / 作家
作者簡介:
吳錫德
台北市人,教書、著書為業。
著有:《旁觀者輕》、《認識新歐洲》、《閱讀法國當代文學》、《法國製造》、《我反抗,故我們存在》等及評論文章近百篇。
淡江大學法文系榮譽教授。
章節試閱
台北隨想
做為一個老台北人真的很悲哀,每年只能在農曆春節五、六天假期,當眾多新台北人轟然出城歸鄉團聚淨空之後,我才感覺到一種舒暢,一種台北人的尊嚴……
我家世居台北盆地(昔稱「大佳臘」,「凱達格蘭」之略語,意為「沼澤地」),在台北舊城東郊,今復興南路、瑞安街口。這一帶昔稱「大灣」,想必有過一條河川(即瑠公圳運河)在此拐了個大彎,後來改為雅音「大安」(即大安區)。記得小時候曾問過祖父 :我們住的地方為何叫「大安」?阿公語帶神祕地回我:「就是二個小孩『大冤』(「大打出手」之意,閩南語諧音),三個大人拉不開。」。其間除出國念書外,一直棲息在南台北,四十多年來心中絕少有過所謂的「台北人」意識。直到有一回搭計程車與司機閒扯,這位運將是個年過半百的新台北人,倚老賣老地吹噓某某攤子的鯊魚煙有多好吃!我順口回他:隔壁巷底的那家更道地。他心底認同,瞧我這副年輕模樣,問我怎會知曉?我洋洋得意回說:我是台北人呀!司機悶了半晌,不等我收起得意笑靨,便頂我一句:「真是稀有動物!」接著他還一本正經地說,他做運將拉客也有二、三十年,已經很少能載到「正港」台北人!
曾幾何時,台北人已淪為故鄉的異客!「台北人」成了一個既抽象又罕見的族群。首先,因為他們被稀釋了。當今,以台北為新故鄉的新台北人早已超過生於斯長於斯的老台北人。其次,除老舊社區的台北人仍依然守著破舊的經濟生活圈外,大部分都給快速的都市規畫搞得四處離散,尤其被居高不下的房價給趕出台北。再者,有錢的台北人,或台北「田僑」(靠高價出售祖產致富者)不是遷往郊區華宅,就是移民美利堅去了。這種情形像極了我所熟悉的巴黎,它就像是每個國際都市的宿命一樣,大都會通常只能容納最富有和最貧窮的兩種人,而所有的人都身不由己地不以它為故鄉!
發現童年的老台北
唯有親眼見識過都市蛻變的人,才夠資格談論這座城市。小時候,學校「家庭經濟狀況」欄裡皆不假思索地填上「小康」兩個字。除了為拚選舉找到「三級貧戶」外,幾乎沒有哪個孩子願意在這個節骨眼輸給別人。但那絕對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在那個時代幾乎是找不到不貧窮的人!小時印象裡,有好一陣子早餐飯桌上只有菜脯米(醃曬過的白蘿蔔乾)和稀得不能再稀的粥。台北況且如此,鄉下更不消多說了。
那時的窮是遍及全台的一種普遍現象。至於白先勇筆下《台北人》那種生活,簡直活像一部「域外小說」,描寫一批流亡台灣的大陸人,自動住進台北「隔都」的生活。一群我所不熟悉的台北人面孔!那種感覺像在觀賞六○年代史蒂夫麥昆主演的那部好萊塢黑白名片《聖保羅砲艇》。背景是你再熟悉不過的自個家(淡水鎮),上演的是與你毫不相干別人的故事。那種有點兒親切,又很疏離的感受。或許白先生在開時空錯置的玩笑吧!直到現在我還認為他「僭用」了「台北人」這個字眼。只有極少數國民黨高官權貴和避難來台的上海殷商能過那樣的台北生活!
想我小時住眷村的同學,原籍江蘇的劉子傑住建國南路邊的大安新村,在美軍顧問團第二營區(之前台北信義路三段美國在台協會)正後方。不過,他都是從安東街三三八巷進出。所以我們倆乃志同道合的小兄弟!一路同道的小湖南人熊允中,他住和平東路上的成功新村,也都一貧如洗地過活。尤記得小時因家中無人伴讀(不是不識丁、就是得出門打工),放學後最愛到子傑家一起做功課。因為他母親極為親切,和一位小姊姊可就近請教。他們家雖住二層樓,但一層的面積恐怕也只有十來坪上下。我們的書桌就是他們的飯桌。一邊寫功課還一邊聞得到與我家口味完全不相同的飯菜香。至於新生南路那一端,我的母校龍安國小對面,住日本宿舍的外省籍同學家,因動線不同、交情不夠,也就無緣窺視。本來統治階層(不管日本人或外省人)的居住空間自然會有所區隔。
到了六○年代末期,台灣經濟開始有點起色。台北市首任民選市長高玉樹做了一些都市規畫,我才見識到都市的快速易容。先是小時候愛去探訪的迷宮林安泰古厝被迫搬遷,好開出一條敦化南路。接著,安東街(今瑞安街段)沿街的小溪(大圳溝)給加蓋了,並且被斜斜腰斬,好增闢一條復興南路。但不知何故,這條新路的二段處,就在我家祖厝巷口不遠處,一直被一棟日式豪宅擋在路中央,至少有兩、三年的光景。之後,台北便瘋狂地蛻變。七○年代末,我大學畢業做兩年記者,當時已買得起二手偉士牌機車代步,繞行台北,穿梭大街小巷,有時還會被突如其來的整建工程給弄迷路。至於北邊的台北,那就更陌生了。只稍深入一點兒,就彷彿到了異地。記得有一回步行進入迪化老街,行走其間,親切異常,簡直就像一趟「發現之旅」。心底直喊:台北我的故鄉怎麼竟也有這樣傳統的閩南原鄉味!
之後,台北更像渾身是勁的少年郎,那樣奮不顧身地追求現代新玩意,也像初識花花世界的村姑,那樣迫不及待地褪下身上的舊衣裳。此時,我選擇負笈海外。換言之,我的台北經驗隨之凍結。但我知道台北早已是脫韁之馬,我錯過了第一家麥當勞速食店、第一家7-11 便利商店,朋友從國內寄來一捲他們在KTV歡唱的錄音帶,我和內人像極了鄉巴佬百聽不出個所以然!更有趣的是,有一次回台省親,還多虧一位選擇定居台北的法國友人帶我到西門町,去見識那傳聞中的「紅包場」。
我是從法國歸來後才開始重新去發現台北—我的故鄉。我們的故居依在,不過再過個把月它將被新地主鏟平,這座祖父母親自監工的閩南宅院將化為灰燼,永遠只能留在記憶中。出洋見識過後才知珍視自己周遭的一切。每回外出,我幾乎都抱著像民俗學家或古蹟瞻仰者那樣的心情,去檢視每個路段、來回品鑑每個幽靜巷衖。深怕下一回再見,早已面目全非,或根本見不著了!因此,每個印象,不計美醜、不管協致與否,我都恨不得將它們烙印在我的腦海,像數位攝影機那樣一掃全錄,然後再伺機一一篩選儲存。
尋找台北,我的原鄉
在這當中無意間讀到舒國治的〈水城台北〉一文,這位以閒逛為業的作家,早我幾年生於台北,雖是外省第二代,卻比我更熟稔台北的天文地理。有一回我們天南地北地閒聊,從瑠公圳到延吉街路面底下的支流,從新生南路底下的大圳溝到坡心,還有大安森林公園(日據時代七號公園預定地)的前世閩南古厝、亂葬崗、外省眷村……好不暢快。這種歷史神遊只能與同鄉人共享。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文昌街(昔信義路四段)二七八巷住家前有一座與我同庚的「信義路八號橋」,一邊加蓋,成了鄰近大廈的專用停車場,另一邊很難得的露出河面,它應是流經台北東區,銜接大灣寮與港仔嘴,新生南主流與延吉支流的一段。台北市府還會定期派人來疏濬整理。最近因宣導環保有成,河面不再那麼惡臭,才吸引我駐足觀看。有好幾回驚見三五隻白鷺鷥在水面上覓食。我才恍然大悟,不久前台北盆地還是一片沼澤,水煙漫漫,一片翠綠。候鳥白鷺鷥憑著遺傳基因,還記得這段飛行路線。是我們人類侵略了牠們的生存空間!
最悲慘的莫過於有一回在報端看到一則小新聞:剛完工不久的台北體院運動場在一場大雷雨過後,平白從加蓋的排水溝洞口冒出好幾尾活潑亂跳的土虱。這種淡水魚頭型扁平,生性勇猛,但不夠機靈,經常棲息在田間圳溝邊。夏天晌午,我最愛趁大人午睡時分,頂著烈日到今開平高中旁的田地或菜圃「巡邏」,獨享酷陽罩頂,萬蟲齊鳴的寧靜。偶爾只稍做個小陷阱土虱便入網,好攜回家當燉品。那一夜,在公家醫院任職一向沉默寡言的父親,一定眉開眼笑地喝起小酒,我們則在一旁貪婪地聞著酒香,不覺醺醺然。
從七○年代末期起,台北便已完全走了樣,至少已不是老台北人生活經驗中的城市。台北變大了,變得更寬宏大度,像大海容納百川那樣;從空中鳥瞰,整個台北盆地更像一座大湖,收容來自四面八方的魚蝦蟹蟲,以致於台北人不再擁有自己的容顏!直到綠色執政,先是宜蘭,再來台南、屏東,各地方政府拚本土化,紛紛找回它們的地方文化。這時台北才猛然驚覺它竟是一個沒有文化特徵的大都市,這多少令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台北人汗顏。從台北水鄉澤國一路到台南人阿扁市長的「台北新故鄉」,甚至到小馬哥市長,這位在台北已住了近五十年的外省市長身上,似乎少了一根聯繫!這或許正是台北人的悲哀吧!
每個台北人都是移民,每個台北人終究也只是這片土地上的過客。因為沒有歷史包袱,讓一大群不同世代的台北人前仆後繼地奮勇打拚,開創傲人的現代文明成就。但也因為衝刺太快,無暇回顧,也不願回首當年,久而久之,台北人成了最沒有面貌特徵的現代都市人。
初夏,到八德路頭的華山藝文特區(其實只是日據時代遺留的酒廠廢墟),聽一場文化創意產業的研討會。會中主講者或像傳道士那般敦促在場的每個人,要珍視有限的傳統文化生機。或像初登國際舞台的「改良」京劇演員,唱作俱佳地吹噓中華文化的國際品味。那是一場沒有交集,又幾乎無關痛癢的「文化教室」。走出大門外,是迎面襲人的熱浪,夾著瀝青熱氣,還有風馳電掣呼嘯而過的車輛,及恣意聳立毫無美感的樓群。
我朝新生南路方向走了一段,三十多年前那兒的瑠公圳應尚未加蓋,河堤兩岸細柳低垂,溪水潺潺。我這才猛然想起,方才那片廢墟不正是祖母口中祖父年輕時的工作場—樺山貨物驛!農餘充當苦力的祖父上下工,拉著板車,應打從這裡過。然後左轉鋪著礫石子的信義路,再右轉彎進有水道並行的安東街。那條圳溝在三十年前還河清見魚,水流清澈,水草隨波漫舞,魚蝦悠游其間。這段拉車將近五十分鐘的路程,走來應是既辛苦又愜意的。這座廢棄烏梅酒廠應是樺山貨物驛的腹地。而「樺山」不正是那位攻克台灣的首位日本總督樺山資紀?台灣人的歷史胸襟竟是如此地寬宏,大概只有文明程度落後的被殖民國,如菲律賓或其他亞非拉丁美洲國家差可比擬。當韓國人上下一條心,逐一敲毀日據時期的古建築物時,我們的總統府—日本的總督府(建於一九一九年),至今還是島內最高政治權力的象徵。我們的一票建築師或古蹟專家還不斷奔走,聲嘶力竭地呼籲國人要「搶救」古蹟!問題是:那是誰的古蹟?拿來紀念什麼事蹟?
統治者們的台北城
清廷的建設,尤其是劉銘傳的巨構擘畫,皆為日人所接收,要不就悉數摧毀。一位當代日本學者又吉盛清寫道:「一八九五年日軍攻進台北城後,即拆毀城內清國所有行政公署、廟宇,及文教設施。一九○九年,台灣總督府又假借市區重建名義,拆除舊台北城的城牆……這不僅拆毀中國傳統式建築而已,更是砍斷台灣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及對其精神生活的破壞。」日本據台五十年,成了許多殖民文化買辦唯一的參照。
我的祖父出生時已是日本籍,因無緣上學,從未聽過他講日語。一生大半輩子善盡台灣支那屬民的義務,還得養家餬口。當初清廷因戰敗割台,他的父親業已坐擁大佳臘大片田地,而放棄內渡。之後卻染上鴉片癮,害得祖父十六歲那年就得自立門戶,打拚求存。他一生從未在我們面前提過日本人什麼的,但他卻曾與他的叔叔到日本橫濱經商數年,只說過日本時代治安比較好。倒是祖母經常提及每年收成時都得暗藏食糧,躲日本警察的稽查。歷史書上總是太少留下這些平常百姓的記述,有的只是那些操書寫大權的上層階級那些意氣風發充滿霸權的宏論,或當道者迎合「政治正確」令人啼笑皆非的觀點。
連橫是寫台灣史的第一人,姑不論嚴謹如何,其動機卻是令人欽佩:台灣人不可無史!每個台北人都有一段該留下來的歷史。只有當千百萬個見證交織融合在一起,台北才有史,台北人的文化才有交集,台北人的形象才會浮現。總之,台北真的需要一部新的撰述,而非只是一部大歷史,或斷簡殘篇式的野史,它應是由眾多市民,不論出身,不分畛域,不管省籍族群,共同撰寫的史詩。
台北擁有許多傲人的現代成就。歷史給了它許多機會與優勢,但也少不了許多折磨。台北真是個開放的城市:東亞的要衝、大陸的門戶、人文薈萃、資源厚實,還擁有最多元的文化、匯集最多樣的思考及創意。它也是一個穩定、高素質的民主國度,深具活力與開創精神的上升社會,及資訊發達且普及的國際都會。此外,台北還繼續保有移民社會的特徵,一個真正的「希望之邦」(Promised Land)。台北的社會流通堪稱世界第一,只要肯打拚, 我們可以隨時製造千百個白手起家的企業鉅子,也可以出現三級貧戶出身的大總統。這已遠比美國的「 花生總統」、「 演員總統」來得傳奇。但文化的事卻不能急就章,且現階段台北的優勢並不會永遠屬於台北所專有。台北還沒找到它的身分,台北應放慢腳步,想想過去,並思考未來。
在政治上,我們有「有夢最美」這樣動人的口號。在文化上,以及在做為人類的尊嚴上,我們應有「擁有記憶的人最幸福」這樣的堅持與追求。一座城市之所以偉大在於能找到它的市民。佛家有三世因果之說:「因為有過去,才有現在;因為有現在,才有未來。」不知過去的人,永遠活不出現在,也不可能享受未來。台北人的信心必須從它的歷史中發掘,歷史就是它的「內容」,就是它的文化。有了這些,屬於它的最異質的特色自然會脫穎而出。台北真的不需要太多摩天大樓、速成的娛樂場。台北的空間應是貫穿歷史的,台北的地理應是多維度的,台北的動力就實實在在踩在我們腳底下。每個台北人的首要責任,就是在他有生之年戮力尋找台北的過去,找回真實的台北。一座有血淚、有故事、有夢想的城市,比得上幾百座科幻虛擬、聲光效果、速成的遊樂城。
其實,做一個「台北人」也不算挺困難。只要你決定做台北的「定居者」,而非「過客」,然後隨時隨地能放慢腳步,你就能感知這座多姿多采的城市的新面貌,從而不斷發現它新穎可愛之處。換言之,只要能時時刻刻放慢腳步過活的台北人,都是「正港」台北人!
(二○○三年八月)
台北隨想
做為一個老台北人真的很悲哀,每年只能在農曆春節五、六天假期,當眾多新台北人轟然出城歸鄉團聚淨空之後,我才感覺到一種舒暢,一種台北人的尊嚴……
我家世居台北盆地(昔稱「大佳臘」,「凱達格蘭」之略語,意為「沼澤地」),在台北舊城東郊,今復興南路、瑞安街口。這一帶昔稱「大灣」,想必有過一條河川(即瑠公圳運河)在此拐了個大彎,後來改為雅音「大安」(即大安區)。記得小時候曾問過祖父 :我們住的地方為何叫「大安」?阿公語帶神祕地回我:「就是二個小孩『大冤』(「大打出手」之意,閩南語諧音),三...
作者序
〔序言〕
體驗旅行
人生無時無刻不在旅行,從匍匐爬行,探頭探腦,四處張望外在世界,到走出家門,在庭院街坊玩耍,或上學,郊遊,就業,出差,或找個花前月下,浪漫訴情,或東奔西跑,飛越洲際,繞著地球跑……。人因為是「動」物,所以一直都有所行動。若真的到了「動不了」的那一刻,也會興嘆:「人生如旅」。
日前讀著詩人瘂弦的回憶錄,提及他去探候一位老病纏身的文壇前輩,聽他說到「人生如旅」這句話,心底備感悵然。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到了生命終點,如果還有力氣的話,相信也一定會說出這句話。這不就印證著人類來到地球跑一趟,實際上也就是做了一趟旅行而已。瘂弦老師還說:「什麼人都可以寫(回憶錄),都有它的意義。」這裡的「回憶錄」不就是我們作為人類,做了一趟旅行的所見或所思。有人問法國第一任文化部長馬爾侯(André Malraux)何謂「文化」?他回答:「人死去時,回想這一輩子所做過的那些事。」原來,「文化」的界定這麼簡單,不就是我們做為「旅人」,在世短短數十寒暑中的所見所聞。
人生如旅
「旅行」可說是人類與生俱有的基因。人類跟許多動物一樣,到了成年就得分枝展葉,出外另謀發展。這項出門闖天下的衝動根本就是一種本能。數千年來,人類一直都在旅行,不分中外,無分貴賤,或好奇,或增廣見聞,或信靈,或娛樂,或出於社會壓力,英諺有云:「行遠多識」(He who travels far knows much.)。現代意義的觀光休閒旅行正是十八世紀末從英國興起的。再如,每年九月「開季」(la rentrée),法國人見面的第一眼便是瞧看對方是否曬成「古銅色」(bien bronzé),第一句寒暄話就是:「你去了哪渡假?」「旅行」根本也就是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古代西方世界最大規模的旅遊形式乃是「進香團」(朝聖)。根據基督教紀錄,及至十四世紀末,登錄在案的朝聖客已達五十萬人。而當時梵諦岡所在的羅馬城總人口也不及十萬人。同樣的,歐洲人出於好奇,成群結隊進行海外探險,最終發現了「新大陸」,就此改變了地球的命運。曾有學者研究發現,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的最初十年,那些冒險到新大陸考察的歐洲人,返國後都出現一種超級的優越感。換言之,「到新大陸旅行,不僅創造了歐洲人的新文化身分,也讓他們趾高氣昂,不可一世,因而鑄下毀滅拉丁美洲文化的帝國主義暴行」。
在十六世紀的百年中,歐洲一地所出版的旅遊手冊就多達一千種,是當時新興引進印刷術的最大宗,遠遠超過古典樂譜。幾乎在同一時期,中國明朝中葉,也大量出現由商人自編自印的商旅地圖,供作經營服務,水陸路引,經商須知之用。簡言之,人類大規模的旅行活動是從個人的好奇本性,到宗教的虔心嚮往,經商營利,才進入到當代的觀光休閒旅遊。
「旅行」的定義相當廣泛,從休閒旅遊、探險、流浪、遊學(留學),到商務旅遊、軍事遠征、外交出使、宗教朝聖、流放、移民等等皆屬之。這些對於提升個人見識,想像與創造力,增進文化交流,多元互重,乃至商務交易,互通有無等皆有助益。以孔子為例,他應是上古中國最偉大的「旅行家」。根據孟子的整理,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共遊歷九國、七都、十三縣、十八鄉,訪八座名山、九處文化遺跡、四個洞穴,拜會五十九位政要、文人及顯要。其他著名的旅行家,有司馬遷、玄奘等人。古代西方世界的「大旅行家」,則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莫屬。旅行讓這些歷史名人增廣見聞,也名留青史。質言之,驅動人類出外旅行的動因有別,目的迥異,惟其結果,則是創造了當今人類的文明,不論是好是壞,皆交由時間去做篩選。
人生如戲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生活就像一齣戲。它是演不完、道不盡的喜怒哀樂,讓我們嘗試著酸甜苦辣,只有經歷了這些,生活才有滋有味。莎士比亞在他所寫的名劇《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不也說出:「世界是座舞台,所有男男女女都只是演員。各有其出場和入場。每個人皆扮演著許多角色。」我們走過,必定留下痕跡。重要的是,如何記下我們粉墨登場時每個重要的、感動的時刻。
法國作家歐梅松(Jean d’Ormesson)說過一句名言:「人類戰勝死亡的唯一方法,就是即便你死去,有人還會記起你的名字。」所以,只要能做到「死後留名」,人就可以不朽,這輩子也就活得有意義。我們參加親友的告別式,或觀看電視轉播某某達官貴人的葬禮,心底總會想著,他(她)到底在人世間留下了些什麼?甚至還置之度外暗自私忖:「寧可活得精彩,也不要死得隆重」。人生這齣戲只不過是一個過場。態度就決定了你的高度。閩南語歌星陳雷的那首招牌歌〈歡喜就好〉(吳嘉祥填詞),不就訴說著:「人生短短,好親像咧迌」(人生短暫,就像是來遊玩)。我們如果抱定這種態度,不管榮華富貴,或度日如年,生活一定會過得既充實又幸福。
法國作家卡繆(Albert Camus)在《異鄉人》書裡,透過牢裡的主角說道:「一個人哪怕只生活過一天,也可以毫無困難的在牢裡過上一百年。」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也得出一個體驗:「一個人在家裡也可以過得很游牧。」還有十八世紀那位因比武犯禁的作家德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被處以四十二天的居家禁足,因而寫下了一本書《在自己房間裡旅行》。易言之,旅行並不是非得長途跋涉,強迫身體位移不可,只要你活過,思過,回憶過,想像過,旅行就在你心中,旅行就屬於你。
兩三個純樸且偉大的形象
人生無處不旅行,關鍵在於如何體悟箇中的意涵。藝術家做到了,所以我們擁有精采絕倫、引人深思的文藝創作。史家也做到了,所以我們擁有綿亙不斷,璀璨美麗的文明。換言之,人類所有的創作及文明都與旅行有關,皆因旅行而生,尤其是文字書寫。卡繆說過,他是靠著「兩三個純樸且偉大的形象」來創作的。他提到有一次回阿爾及利亞老家探親,母親正和她的姊妹們聚在一塊聊天喝下午茶,年邁的姨媽們對映著牆上一幀她們一群姊妹青春年少的模樣,讓他揪心不已。如果說「人生如戲」,那麼最大的不同點是,這齣戲從沒有給出劇本,而且它也不允許暫停,任誰也不知道哪個時間點會劇終。當然,更不會有謝幕這樣的排場。我們能做的,不就是放鬆心情,步步驚魂地踏出下一步,然後小心謹慎地回憶過往。
我住台北文昌街已有三十餘年,離我們家不到五十公尺處,一棟狹窄的平房,住著一位清癯的長者。看不出他的實際年齡,也不知他的真實姓名。每天早早晨起,有一隻黑色土狗相伴。他孑然一生,應該是這條熱鬧家具街的老住戶。我們路過都會喊他:「伯伯好!」有時打從市場採買回來,也會塞幾個水果給他,他也會欣然收下。平時都靜靜地在騎樓下活動,寒暄幾句,也回收些紙箱賺點零用,然後叼根菸四處走走。屋裡有一台電視機,生活一切自理,偶爾會有社會局的志工過來探候一下。他為人真的夠低調。隔壁的財哥是他唯一的談話對象。年紀比我小的財哥告訴過我,他不回大陸探親,說那兒沒有親人了。直到有一天路過他家,赫然發現大門深鎖,上頭還貼了個封條。打聽之下才知道幾天前他已靜悄悄地走了。這麼一位無名無姓的無名氏,與我們毗鄰這麼多年,他的親切隨和,與世無爭,給我們太多的懷想。他那和藹的模樣,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另一個形象是我十九歲那年,與一群同學到新店坪林露營,在河邊拍下的黑白照片。那時我已「轉大人」,因平素有打工,體魄相當不錯。最近翻看才發現那年我已有六塊肌了!坪林是我們年輕時最常去玩水的地方。撫今追昔,這張照片喚醒我們的青春年少,那樣單純又自在,還有彼時的事事物物。有回騎單車環島路過小歇,看到舊橋依在,當年帶領我們玩耍的阿濱卻已不在,備感唏噓。還有每次搭車到礁溪,即將駛進雪山隧道前,我都會不自覺地探頭,張望那片有著我們許多嘻笑歡樂的河畔……
旅行讓我們記錄人生,也體驗生存。我們起而行,勝讀萬卷書;我們坐而思,可以馳騁古今,做個幸福的時空旅人。人生如旅,指的是生命的形式;人生如戲,說的是每個人自身所開創的內容。至於人生如夢,講的恐怕是生存的幻景,其實它也是生命的本質,也是一種恆久的真理,就是所謂的「神話」。
(二○二二年九月)
〔序言〕
體驗旅行
人生無時無刻不在旅行,從匍匐爬行,探頭探腦,四處張望外在世界,到走出家門,在庭院街坊玩耍,或上學,郊遊,就業,出差,或找個花前月下,浪漫訴情,或東奔西跑,飛越洲際,繞著地球跑……。人因為是「動」物,所以一直都有所行動。若真的到了「動不了」的那一刻,也會興嘆:「人生如旅」。
日前讀著詩人瘂弦的回憶錄,提及他去探候一位老病纏身的文壇前輩,聽他說到「人生如旅」這句話,心底備感悵然。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到了生命終點,如果還有力氣的話,相信也一定會說出這句話。這不就印證著人類來...
目錄
序言:體驗旅行
台北隨想
流浪到淡水
北投紀遊
育嬰偶記
草山踏青
南澳尋趣
中橫縱走
澎湖遊走
來去馬祖
蘭嶼行走
金門開門
單車環島
機車壯遊
後記:旅行是一種穿越
序言:體驗旅行
台北隨想
流浪到淡水
北投紀遊
育嬰偶記
草山踏青
南澳尋趣
中橫縱走
澎湖遊走
來去馬祖
蘭嶼行走
金門開門
單車環島
機車壯遊
後記:旅行是一種穿越
商品資料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22-11-14ISBN/ISSN:978986387617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