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全民的永續引路指南——
帶你全面解鎖21世紀公民與企業必備的「永續素養」
從生活到職涯、從社會實驗到商業創新
引領你聚焦當代問題、形塑生活提案、進行跨域共創
以社會創新創業(Social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力量
驅動永續未來的全新解方!
本書由暢銷經典《社企力》作者社企流
攜手願景工程基金會
帶你探索當下最重要的變革力量
打造全方位的永續力!
【本書特色】
★一次掌握熱門永續新知&關鍵字
→ SDGs創新、ESG治理、影響力投資、SROI社會投資報酬率、B型企業、淨零碳排、
利害關係人主義、SASB永續會計準則、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責任消費⋯⋯等
★呼應SDGs、善用ESG 治理→創造環境/社會/經濟三贏
★精選32組國際、20組台灣的社會創新創業案例→解析可持續商模與影響力
★為公民、企業、社會創新組織引路→培力永續思維與專業、促進跨域共創合作
★成為最被需要的人才→青年世代呼應永續價值、追求利己也利他的「影響力職涯」
★知名主持人吳姍儒、萬秀洗衣店vs零廢棄夫妻、氣候少女vs唐鳳分享永續行動
★獨家收錄「給企業的永續行動指南」
【本書簡介】
★永續素養,21世紀公民與企業必備的關鍵能力
當今世界面臨許多挑戰:糧食短缺、戰爭衝突、貧富不均、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氣候變遷…為回應環境與社會問題、維護星球永續繁榮,聯合國制定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作為各國政府、社會、企業部門的共同指引。
以一句話精簡解釋「永續」,意即當代經濟成長需要兼顧社會包容性、環境永續性,在追求發展的同時亦不可犧牲未來世代的生存需要——為建立一個資源生生不息、人人皆享平權與福祉的未來,每個人都需要具備基本「永續素養」並採取行動。
這樣的永續素養(Sustainability Literacy),本書稱之為「永續力」——它是 21 世紀公民與企業的必備能力,反映了三個構面:
◎ 全球共通趨勢:從國家、企業組織到公民,呼應SDGs價值,攜手打造循環與共善的永續生態系
◎ 企業生存關鍵:落實ESG(Environmental 環境、Social 社會、Governance 公司治理)是企業社會責任,更是組織核心能力與永續經營的關鍵
◎ 人才核心價值:新世代青年呼應永續價值,欲效力於能解決環境、社會問題的雇主
★「社會創新組織」是促進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接續社會企業在全球掀起「做好事也能獲利」的正向力量,近年,社會創新及創業 (Social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更深化成一場新的公民自覺與自發的運動,不僅呼應SDGs理念,更積極透過創新思維、資源整合、跨域共創,為當代問題尋找解方,以期達成經濟、環境、社會兼容且永續的願景。
為回應世界發展趨勢、強化台灣永續素養,本書介紹最熱門的永續新知、關鍵字,更針對「SDGs創新」「ESG 治理」等趨勢精選 32組成功國際案例,分析其化風險為商機、打造可持續商模、開創永續藍海的軟硬實力:
→ 南韓Yolk年度最佳發明「太陽能牛」助孩子重返校園、家庭不再缺電
→ 美國Embrace「買一捐一」串起全球性互助,嬰兒保溫睡袋,拯救超過三十五萬新生兒
→ 英國Faber Futures、荷蘭Living Color倡議永續時尚,研發「微生物染料」取代化學物質
→ 巴西AKQA在伐木機裡安裝「良心」,防止亞馬遜森林遭濫砍
→ 荷蘭The Ocean Cleanup史上最大海廢清淨行動,「海洋吸塵器」成功捕捉太平洋垃圾⋯⋯
★聚焦台灣的社會創新創業5大趨勢、名人分享永續行動
在台灣,也有許多社會創新組織、企業持續深耕,本書聚焦「食農永續、教育創新、環境/環保、社會兼容、城鄉發展」五大趨勢,精選17組涵蓋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CSR企業之指標型案例,解析他們如何覺察問題、尋找解方、永續經營:
→ 食農|甘樂文創接住弱勢少年,發展地方文創與豆品事業,為三峽打造永續社區支持系統
→ 環保|配客嘉 PackAge+設計循環包裝袋,減少大量一次性包材產生、打造永續網購生態系
→ 永續|綠藤生機倡議照顧肌膚也友善環境,五度蟬聯B型企業「對世界最好」環境大獎
→ 能源|陽光伏特家透過群眾募資、公益方案,將綠電種在閒置屋頂,為能源轉型找出新解方
→ 教育|School 28社會創新人才學校,以半年精實計畫,培育社會使命型人才
→ 社會兼容|若水國際進軍雲端科技產業,打造身障者全新職種⋯⋯
書中也特別收錄知名主持人吳姍儒、萬秀洗衣店張瑞夫vs零廢棄夫妻、氣候少女vs唐鳳的專訪和對談,展現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中實踐永續美好生活。
★利己也利他的時代來臨!呼應永續價值,青年世代追求「影響力職涯」
在這波永續風潮中,社會創新組織不僅在產品、服務上提供更好的消費選擇,也提供青壯世代具有使命感、永續性的工作機會;企業越來越重視企業社會責任(CSR)與永續發展,對接永續採購與供應鏈、責任消費、綠色金融的CSR部門、永續長等全新工作角色,也隨之而生。
而根據本書作者社企流、願景工程基金會策劃的《青年世代X未來職涯大調查》,揭示兩大呼應永續價值的新工作趨勢:
◎ 超過 9 成的新世代青年,認同企業除了以獲利為目標,也應創造對環境與社會的正向影響
◎ 超過 7 成的新世代青年,希望透過工作去改變或回饋社會,開啟利己也利他的「影響力職涯」(Impact Career)
當永續發展漸成顯學,本書引領身為地球村公民的你,在生活中深化相應的「永續素養」;也為個人與企業引路,以「332立體人才觀」培育新世代工作者必備的關鍵能力、正向態度與跨域經驗,一起攜手打造全方位的永續力!
作者簡介:
共同作者|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創新創業推動平台,致力於透過推廣、連結、支持社會創新創業的精神與行動,促進永續發展。透過媒體、專案、育成3大服務,讓此概念在台灣從一個相對陌生的名詞,到如今3人中就有1人了解。
2012 年社企流中文版網站上線,2017年推出國際版網站,10年來累積超過5千萬網站訪客、10萬名社群追蹤者、5千篇文章與超過20個深度專題,提供讀者國內外最新的社會創新相關趨勢、案例、評論,亦出版《社企力》、《讓改變成真》、《開路——社會企業的十堂課》等3本專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構社會企業、社會創新與永續發展趨勢。
●社企流網站 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臉書 www.facebook.com/seinsights
共同作者|願景工程基金會
獨立、非營利的新聞倡議組織,以「為改變發聲、讓改變發生」為使命,持續耕耘氣候變遷、環境永續、公路正義、社會企業、偏鄉教育、弱勢關懷等重要議題。深信因議題而起的行動,將讓台灣的正向改變不斷發生。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唐 鳳|數位發展部長
林鑫川|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
實戰推薦
朱永光|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合夥人
周俊吉|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
李吉仁|台大名譽教授、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
李霈瑜|金鐘主持人、演員、永續生活實踐者
林冠廷|台客劇場導演
陳美伶|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簡又新|大使、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鄭志凱|活水影響力投資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
蘇小真|家樂福永續長暨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依姓氏筆畫序)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唐 鳳|數位發展部長
林鑫川|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
實戰推薦
朱永光|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合夥人
周俊吉|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
李吉仁|台大名譽教授、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
李霈瑜|金鐘主持人、演員、永續生活實踐者
林冠廷|台客劇場導演
陳美伶|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
簡又新|大使、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鄭志凱|活水影響力投資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
蘇小真|家樂福永續長暨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依姓氏筆畫序)
章節試閱
第一部 SDGs: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15 陸域生命|
永續利用,讓陸域生命生生不息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五項為「陸域生命」(SDG 15:Life On Land),邀請全球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恢復退化的土地及森林,並確保生物多樣性。
SDG 15.1 永續利用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
根據聯合國統計,二十年來,全球森林面積佔總土地面積下降〇•七%,相當於損失近一公頃的森林;不過,各國正竭力終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二〇二〇年,全球物種及其棲息地最豐富的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Key Biodiversity Area),包括陸地、淡水和山林等,相較過往,已平均增加十四%被納入保護區,禁止人類破壞。
為了提高森林面積、維護淡水生態系統,聯合國呼籲各國保護及永續利用森林、沼澤、山脈、旱地,及其相關服務。在歐洲,便流行於都市中種植面積小但密度高的迷你森林,它的生長速度是傳統森林的十倍、生物多樣性是傳統森林的一百倍。
SDG 15.2 終止森林伐木,並恢復退化森林
由於人們不斷擴張農耕地,導致林木快速減少,每一年至少會有一千萬公頃的森林遭到破壞。為此,聯合國希望各國能落實永續森林管理(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確保經營者在以林木獲取利潤時,能不犧牲森林資源、生態系統或影響社區。
擁有「地球之肺」稱號的亞馬遜森林,其自然保護區緊鄰開墾區,因此常有保護區的樹木遭到砍伐。為此,創意公司AKQA推出程式碼「Code of Conscience」,只要它追蹤到伐木者進入自然保護區,便會自動停止砍伐機運轉,讓樹木不受破壞。
SDG 15.3 防止沙漠化問題,並恢復退化土地
據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基金「全球環境基金」指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正在退化中,若情況越來越嚴重,屆時人們可能無法再透過土地取得充足的糧食、乾淨的水源及清新的空氣,因此,防止沙漠化現象、恢復退化的土地,包括受乾旱與洪水影響的地區,是各國政府共同面對的關鍵問題。
身為農業大國之一的印尼,欲恢復一千四百萬公傾的退化土地,他們在一種名為「水黃皮」的植物中發現機會。水黃皮可適應乾旱與潮濕的土地,若將它種植在退化土地上,其固氮的功用,有助於提高土地質量。
SDG 15.4 保護山區生態系統,並維護其生物多樣性
截至二〇二〇年,全球仍沒有停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為此,聯合國呼籲各國應保護山區林木,並維持生物多樣性,包括規劃保護區、停止非法森林砍伐等行動,並提升其永續發展的能力。
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奪走全球二十億公頃的森林,導致大量土地退化面積。英國新創公司Dendra Systems設計一套無人機工具組,具有土地資訊蒐集、育種、土地監測的功能,不但能種樹、改善氣候變遷問題,還能協助提升生物多樣性,復育自然系統。施行無人機種植技術以來,已完成八百六十七萬粒種子的施種,觸及上百公頃的土地。
SDG 15.5 保護及預防瀕危物種滅絕、減少棲地破壞,終止生物多樣性喪失
全世界有越來越多生物正面臨滅絕的危機。根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已有超過三萬種瀕危物種。
為了追蹤每一個瀕危物種個體,微軟攜手致力於對抗物種滅絕的非營利組織Wild Me,協助他們進行開源專案「Wildbook」,了解動物的遷徙習性,並建立稀有生物資料庫,致力保護稀有生物。
SDG 15.6 確保基因資源公平分享,促進適當的使用管道
聯合國呼籲,各國應公平公正地分享、使用生物的基因資源及其產生的利益。
國際半乾旱熱帶研究所建立樹豆的基因資料庫,並選育一批新品種樹豆在許多國家推廣應用,因它營養價值高與耐乾旱的特性,成為亞洲、美洲等發展中國家的重要糧食之一。
SDG 15.7 消除受保護的物種遭盜獵及走私
根據二〇二〇年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發布的《全球野生物種犯罪報告》(World Wildlife Crime Report)指出,當野生動物自棲地被偷獵、屠宰和非法販售,不僅造成生物的生存危機,加劇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情形,更影響人類健康。
非法販運的物種,未經任何檢驗等衛生控制,將增加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意即由從動物傳播到人類的病原體引起的疾病傳播的可能性增加。報告指出,位居野生哺乳動物走私之冠的穿山甲,被確定為冠狀病毒的潛在來源。
該報告指出,在一九九九至二〇一九年間,緝獲了近六千種物種,包括哺乳動物、爬行動物、珊瑚、鳥類和魚類。常見盜獵物種包含紅木、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鱗片等。
「在此報告中,有不少壞消息,但也有些好消息。」UNODC研究主任Angela Me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我們看到象牙與犀牛角的交易量逐步下降,然而,仍有其他物種如穿山甲、紅木、歐洲鰻魚等,非法販運的情況持續發生。」
曾經飽受盜獵者所苦的肯亞,正逐步遏止偷獵行為,他們開發一款手機app「SMART」,讓巡護員可以此追蹤與記錄野生動物的地理位置、狀態及周遭的可疑人物,並協助檢察官拼湊犯罪現場,有效逮捕盜獵者。
SDG 15.8 防止外來入侵種影響生態系統
若是外來入侵種在一處停留下來,便會與當地的原生物種搶奪食物、棲息地等,甚至直接消滅原生種,擾亂原有的生態系統。因此,各國需採取措施以防止引入外來入侵種,大幅降低它們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影響。
在台灣,一旦發現外來種入侵,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便會依據「是否危害主要糧食物種、經濟作物」與「是否傷害人類」兩因素判斷,若是對農作物與人類的危害嚴重,便會由發生地的縣市進行監測與防治。而最重要的仍是做到事前預防,不任意將外來動植物攜帶入境、棄養或放生,降低入侵種進入自然生態的機會。
在美國,已有超過五萬種外來入侵種,造成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而面對外來種議題,美國一名日籍廚師則突發奇想,選擇把外來入侵種入菜,將其變成美味料理,掀起一場另類的飲食潮流,有望降低外來種帶來的環境影響。
SDG 15.9 將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價值納入國家及地方發展規畫
聯合國建議各國,應整合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價值,並納入國家與地方規畫及發展進程中。
台灣為了回應此細項目標,除了計劃在二〇三〇年前,將生物多樣性價值,納入專注於記錄自然環境保護的「綠色國民所得帳編製報告」中,也將生物多樣性評核,納入公共建設計畫審查機制,以及中央對地方政府環境領域補助計畫的評核要項,盼能有效達成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
為了鼓勵生產者與在地居民友善管理土地,農委會林務局於二〇二一年開始給付「生態薪水」給符合條件者,盼能攜手全民一同愛護自然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你可以這樣做——
改變日常選擇和習慣,守護陸域生命
二〇二〇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足不出戶,野生動植物也在干擾減少下獲得喘息,但此舉並非達成SDG 15的根本解方,我們應從日常生活的選擇與習慣做起,守護地球豐沛的陸域生命。
1. 減少紙張浪費,並選擇具永續認證的木製品,例如,購買具有永續森林管理(FSC)認證的產品。
2. 優先選擇友善土地的農產品,不讓土地因為過度利用而退化,例如,選購不使用化學農藥的蔬果。
3. 不購買違法的野生動物製品,避免瀕危物種絕跡。
4. 維護在地環境,給予野外的動植物一個乾淨的棲息地,例如,爬山、露營時妥善處理自己製造的垃圾、主動發起或參與淨山活動。
5. 支持關注友善土地、生物多樣性議題的組織,讓他們有足夠的資源維護陸域生命,例如,擔任志工、捐款給相關團隊。
SDG 15 陸域生命
美國|The Nature Conservancy
大自然版Airbnb!
閒置稻田化為候鳥棲地,讓農耕與保育共享空間
美國非營利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與在地農民合作,運用私人土地創造共享空間,以滿足自然的需要,讓農耕與野生動物得以共存。
隨著世界的人口不斷增加,對於土地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寸土寸金的現代社會,要保護瀕臨絕種的生物以及保護森林等自然環境的代價,也就相對提高。
有鑑於此,環保人士想出了一個創新的解方,運用Airbnb「共享經濟」的模式,在大自然中創造出「共享空間」。
在美國,非營利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是將共享經濟概念帶進環境保育領域的先驅,他們自二〇一四年開始,在加州沙加緬度河谷(Sacramento Valley)與農民合作,將稻田變成候鳥們的暫時性濕地。
在淘金熱之前,加州的中央谷地就像一個浴缸,河流充滿了水,通過自然濕地慢慢散開,為遷徙的動物——從海洋往返的鮭魚、從阿拉斯加和阿根廷飛來的鳥類——創造了豐富的食物。但隨著二十世紀農田、水壩、房屋和道路的發展,加州損失了超過九十%的天然濕地,也威脅了野生生物的生存。
在中央谷地的北方地帶——沙加緬度,擁有一片完美平整的稻田,這裡的稻米產量相當高,僅次於產量第一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該協會造訪此地,採訪第四代農民Josh Sheppard時,Sheppard談起他種植的Calrose壽司米,充滿詩意地說:「在溫暖的夜晚,可以看見植物正從水中生長;隔天早上,稻米紛紛探出水面,完全改變了田地的景觀,令人感到驚豔又滿足。」
而當Sheppard要展示充滿水的稻田時,更像是一場賞鳥導覽,他指出白鷺、蒼鷺、沙丘鶴、麻鷸、朱鷺以及無數的鴨與鵝,遍及整個稻田。「牠們將這些稻田當作替代濕地,」Sheppard解釋:「大部分天然濕地已經被開發殆盡,這些稻田便成為完美的替代品。」
以稻田替代濕地供候鳥棲息
透過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贊助,Sheppard和其他農夫們得以增加田中的水量,或是放慢排水的速度,讓沙加緬度成為一個棋盤式的「仿造濕地」,如此便能讓候鳥們有更多補給時間。有些鳥類喜歡含水的田地,有些則喜歡在水坑中找蟲子,不同的棲地吸引著各式各樣的鳥類,牠們在此為了接下來的長途飛行補充能量。
其實,儘早釋放田中所有的水,才是讓整個農耕季更有效率且風險較小的做法,Sheppard表示:「讓田裡的水保持久一點,一開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有點陌生的概念。」
Sheppard描述他參與一場會議的情況:一群鳥類保育者與水稻種植者聚集在一個有白板的房間,他們談論讓鳥類繁榮的方法,並談及農夫該如何在收成後讓沙加緬度成為適合候鳥休息之處。
「當我們真的了解到這件事情真正的益處時,我們就決定要這樣做。」而且這些環境保護組織會補貼農民勞動力及水費的成本,「為什麼不做?」Sheppard說道。
當設立專門的自然保護區困難重重,這項創新計畫便展現了土地如何實踐雙重責任,運用私人土地創造共享空間以滿足自然需要,讓農耕與保育的需求得以並存。
案例小檔案
●組織:The Nature Conservancy
●網站:https://www.nature.org/en-us/
●問題與使命:保護瀕臨絕種的生物以及森林等自然環境。
●可持續商模:運用私人土地創造共享空間,滿足自然的需要,讓農耕與保育的需求並存。
●具體影響力:保護超過1.25億英畝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台灣創新實踐篇
綠藤生機|
純淨保養,倡議照顧肌膚也友善環境,
五度蟬聯B型企業「對世界最好」環境大獎
綠藤生機是台灣的純淨保養品牌,也是亞洲唯一、連續五度獲得「對世界最好」環境大獎的B型企業。產品內容物皆優先選擇天然來源,外包裝也盡可能循環再利用,還推動「綠色生活21天」等計畫,呼籲各界一同友善環境。
二〇一〇年,鄭涵睿、廖怡雯、許偉哲三名台灣青年共同創辦綠藤生機,將環保永續視為企業的DNA,為台灣保養品界開啟全新篇章。
綠藤的起心動念是,希望在加重環境負載的資本主義下,能找回消費行為的本質,並為環境永續找到解答。他們深信,總有更好的方式能善待自己,以及我們所生存的環境。
因此,他們提倡「多,即是少」(More is Less)的概念,堅信只要擁抱更多知識,擁有更多透明、表裡如一的選擇,便能有更少的衝動、浪費、非必要以及不確定性,為肌膚與環境帶來更好的選擇。一直以來的堅持與努力,讓綠藤成為亞洲唯一、連續五度獲得「對世界最好」大獎的B型企業。
從裡到外力求永續,照顧肌膚也照顧環境
截至二〇二二年八月,綠藤共推出二十二款產品,涵蓋洗髮、沐浴、保養、防曬等多種用途,不變的是,它們皆緊扣「純淨」的精神,捨棄保養過程中不必要的步驟,以及不必要的成分。為此,綠藤的產品避免使用超過二千九百種非必要成分,優先使用天然萃取物,盼打造出友善肌膚與環境的產品。
在包材瓶器上,綠藤於二〇二一年底推出全新品牌識別「Nature’s Code自然密碼」,一改過往清新風格的包裝,取而代之的是質感墨綠色的主視覺,象徵往永續更邁進一步。「美妝保養界的最大問題就是『過多』,其中包括過多難以回收的瓶瓶罐罐。」綠藤共同創辦人廖怡雯說。
因此,除了以易回收的再生材質、回收用紙或FSC認證用紙為優先選擇,他們還與全台最大回收玻璃企業春池玻璃合作,以五十%再生玻璃製造新品牌視覺的瓶器,讓用畢的玻璃瓶經過回收再製後,能有下一段生命旅程。
產品的內容物與包材,是綠藤實踐永續的行動之一,近幾年,他們也著力於環境教育與倡議,推動各式各樣的計畫,為環境永續打拚。包括邀請消費者將用畢的瓶器送回櫃位回收的「空瓶回收計畫」、呼籲各界於世界地球日當月共同落實永續生活的「綠色生活21天」等,期盼能鼓勵消費者、同業等利害關係人一同重視環境議題,並採取對世界更好的行動。
「有一次,我們碰到一位消費者拖著行李箱,裝滿上百支綠藤產品的空罐前來櫃位回收。」廖怡雯笑著分享。足見消費者已隨著綠藤重視環保、力行改變。
此外,綠藤也自發性地加入國際組織「1% for the Planet」,每年將企業營收的一%捐給環境組織,希望能提供資金讓他們得以持續維護環境的倡議和行動。
創立逾十年,以人為本應對挑戰
如今,綠藤已創立逾十年,從最初投入生鮮芽苗到研發不同系列保養品,銷售管道從最初的線上販售為主到現在進軍百貨零售店,回望這一路的歷程,廖怡雯坦言曾面臨不同面向的挑戰,「不管是商業模式的轉變、如何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以及該怎麼帶領綠藤成員在組織的不同階段有更進一步的成長等。」
尤其二〇二〇、二〇二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除了人們減少外出,綠藤實體門市受到影響外,為了防疫,公司內勤成員也需在短時間內改為遠距工作。該如何照顧專櫃夥伴,同時凝聚組織文化與團隊向心力,都是不小的挑戰。
對綠藤來說,員工是最重要的「顧客」,因此在疫情爆發的一週內便提出「保障獎金」及「不減班」的承諾,讓夥伴在工作及收入上無後顧之憂。除了寄出「零食箱」和主管們的手寫卡片,將關心與溫度傳遞到第一線之外,也透過視訊會議與線上課程的安排,讓夥伴們了解公司狀況並持續學習。
而面對遠距工作的調整,綠藤則透過各式線上、視訊軟體,如Slack、Google Meet、Gather Town等,安排全綠藤的線上文化活動,包含跨部門的午餐時間,讓夥伴即使在家工作,仍能透過螢幕面對面交流。「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綠藤在面對變化下,除了快速就位、順利完成工作之外,也仍能維持團隊凝聚力。」廖怡雯語帶驕傲的分享。
純淨保養擴散改變,超過九千人採取綠行動
綠藤推動純淨保養、環保永續的理念,也一點一滴地改變消費者的觀念與行動。
二〇二〇年,他們發起「純淨保養調查」,在超過一萬八千份問卷中,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填答者每天的保養步驟不超過三個,九成的填答者認同保養品不只該為肌膚好也該與環境共好。這讓怡雯看見,綠藤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卻真的能發揮影響力,改變消費者的認知。
二〇二二年,綠藤攜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B型企業協會等組織第六度舉辦「綠色生活21天」,邀請民眾透過二十一個綠行動開啟永續生活,另外還有二十一個品牌與組織接力倡議。活動最後共吸引超過九千位網友完成二八八九二個綠行動,六年下來共為台灣累積了超過二十二萬個綠色行動。響應者與參與者可說是逐年增加中。而後綠藤也捐出超過三十萬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綠藤在人才培力上也不遺餘力。他們從二〇一三年、尚未有豐沛資源的時候,就開辦「綠藤實習生計畫」,盼讓學生透過實習機會站上不同的職場舞台發揮,累積至今,有三分之一的歷屆實習生正式加入綠藤轉為正職員工。而今,綠藤也成為台灣首個培育社會使命型人才的組織「School 28」的夥伴組織,其共同創辦人鄭涵睿更擔任學員的職涯導師,希望讓更多青年人才進入社會創新組織工作、開啟影響力職涯,為更好的世界盡一己之力。
以減少溫室氣體為首要任務,承諾達成可信淨零
綠藤不將自己侷限於保養品牌,他們從未停止思考如何能更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傷害,並祭出相關行動。最新目標是挑戰在二〇二五年前達成「可信淨零」(Credible Net Zero),意謂優先以溫室氣體減量(Reduction)為首要任務、碳抵銷(Offset)為次,以逐步達成淨零。
為此,綠藤訂定三個回應目標的路徑,包括「In the Bottle:將產品內容物的天然來源成分佔比提升至九十九•六%」、「On the Bottle:全數產品包裝挑戰達成零廢棄」,以及「Around the Bottle:組織碳排放減少六十%」,希望能透過研發更天然的產品配方、設計更減碳的商品包裝、運用綠電等方式,對抗氣候變遷問題。
「綠藤雖然規模還不大,但從空瓶回收計畫,到製作五十%再生玻璃瓶器等,都可以看見他們非常願意主動改變市場的認知,是保養品界很大的突破。」綠藤的合作夥伴之一、春池玻璃副總經理吳庭安談起綠藤時,給予極高的回饋。
邁向永續,永遠都要做得更多更好
二〇二二年下半年,綠藤將推出兩個全新品牌,一是他們深耕已久的生鮮芽苗,將以新的面貌與大眾相見。「這幾年綠藤被認知的可能是B型企業、純淨保養,但鮮少人知道最早的綠藤,其實是以種植芽苗起家,為的是讓更多真實營養回到餐桌。因此今年為了回應這份初心,我們將推出全新高營養蔬菜新品牌。」廖怡雯解釋,他們希望芽苗品牌能深入推動食農教育,讓人們更加了解芽苗的長效營養價值。
另一個則是香氛產品系列,綠藤觀察到市面上有許多香氛中的元素並不透明,甚至找不到不添加人工香料的香氛選擇,因此希望能提供消費者最真實氣味的香氛產品。
「我們做得還不夠,還可以更好。」採訪的過程中,廖怡雯不時提到這句話。在綠藤心中,只要與環境相關的事,永遠還有更多、更好的行動,只要問題仍存在,他們便會一直探索能帶領大眾邁向永續的方式,不會停歇。
●組織:綠藤生機
●網站:https://www.greenvines.com.tw
●問題與使命:「讓更多永續選擇在生活中發芽」是綠藤的使命,因為相信生活永遠有更好的選擇,綠藤以減法的純淨保養,挑戰保養慣例,透過減去非必要的保養程序、減去超過2900種非必要成分、加上必要的透明,讓每天的保養成就肌膚與環境永續的可能。
●可持續商模:
○優先選用天然原料,建制且持續更新超過2900個非必要成分清單,並將其排除於配方之外。
○產品的玻璃瓶器使用50%再生玻璃製造。
○推動「空瓶回收計畫」,將廢棄玻璃交給春池玻璃回收再利用,塑膠則送至大愛感恩科技回收再使用。
○每年發起「綠色生活21天」,呼籲大眾一同響應永續生活。
●具體影響力:
○支持迦納小農種植辣木樹,協助7千名小農提升收入4至10倍。
○自2017年開始,每年舉辦「綠色生活21天」,為台灣累積超過22萬個綠色行動。
○2020年發起的「純淨保養調查」發現,有9成的填答者認同保養品不只該為肌膚好也該與環境共好。
○亞洲唯一連續五度蟬聯「對世界最好」環境大獎的B型企業。
#SDG 3 #SDG 12 #SDG 13
第一部 SDGs: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15 陸域生命|
永續利用,讓陸域生命生生不息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五項為「陸域生命」(SDG 15:Life On Land),邀請全球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恢復退化的土地及森林,並確保生物多樣性。
SDG 15.1 永續利用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
根據聯合國統計,二十年來,全球森林面積佔總土地面積下降〇•七%,相當於損失近一公頃的森林;不過,各國正竭力終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二〇二〇年,全球物種及其棲息地最豐富的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Key Biodiversity Area),包括陸地、淡水和山林等,相較過往...
推薦序
【推薦序1】
讓我們一起當「a good enough ancestor」
文|唐鳳・數位發展部長,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執掌社會創新業務
社企流的相關文章,一直是行政院推動社會創新行動方案重要的訊息來源之一。社企流國際版網站上線當天,我個人也馬上先睹為快,並在隔天就與同仁分享。
過去數年,「社會企業」在台灣從一個相對陌生的名詞,到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認識,知名度與接受度的成長有目共睹。感謝社企流一路以來的辛勤耕耘,不論是串連民間資源,加強國際連結,還是與行政部門的分進合擊,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社會企業這個概念,是連結「關心社會公益者」與「關心企業獲利者」的新方法。當連結發揮作用時,各個公益團體都能知道怎麼去跟市場對話,每個企業也都知道要怎麼產生他們的社會影響力,如此一來,這個連結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而從「社會企業」到「社會創新」,兩者皆強調為社會問題尋找解方,只不過「社會企業」強調具有社會使命的營運模式,「社會創新」則更著重於運用創新概念及方式,改變各利害關係人的關係,並從中找出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在社會創新的框架下,無論是個人倡議,或是組織推動,都能共同發揮社會影響力。
時至今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標,各地對社會、環境、經濟發展的需求,都包含在這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裡面。宣導SDGs,不僅可以喚起大家對於共同問題的關注,也可以讓大家理解,從事社會創新、解決社會問題,不但可以養活自己,更能鏈結全球志同道合的社群,進而提昇我們的國際地位。
對我來講,永續就是要成爲「a good enough ancestor」(足夠好的祖先),身為政府代表,需在當下民主的價值,跟未來的福祉中間維持平衡。如同《甜甜圈經濟學》中提及的概念:若我們仍在追求短期的GDP,卻從後代子孫那邊透支資源,就是一種寅吃卯糧的展現,如此對人類的發展明顯無益。
如今,台灣的民眾對於永續的認知,展現在環保、公德心、社會責任等項目上。我建議想實踐永續者,若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可以先參考SDGs去理解各目標到底在做什麼,找出最有感的議題加以認識,並搭配《永續力》一書,從國際案例故事、台灣組織行動,獲得生活實踐靈感,就是很好的第一步。
【推薦序2】
集結眾人之力,共創美好未來
文|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 林鑫川
近年來,極端氣候與自然災害頻傳,社會資源的不平等也逐漸加劇,大家開始思考社會和環境如何共好,「永續」也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聯合國在二〇一五年宣布十七項永續發展的核心目標(SDGs),從此「永續」概念進入下一個里程碑。
在台灣,公私部門也合力,從制度面到執行面一同努力,星展銀行也積極參與其中,期許自己能發揮領頭羊的角色,建立生態圈並攜手客戶,一起邁向永續未來。星展銀行的三大永續方針,包含「負責任的銀行」、「負責任的企業營運」和「創造超越銀行業的影響力」,透過這三大方針,將永續的概念全方位融入我們的營運。
在金融業幾十年來,我深深感受到銀行可以在社會上所能帶來的改變。過去幾年,星展銀行將各項創新綠色金融服務和產品引進台灣市場,譬如透過永續連結貸款,鼓勵企業客戶提升永續相關表現;發行星展eco永續卡,鼓勵大眾減少日常生活的碳足跡。今年更首次在「星展基金會獎勵金計畫」中,將中小企業納入獎勵計畫對象,鼓勵中小企業永續轉型。我深信永續是需要眾志成城的,集結更多人的力量,才能做出實際改變。
另一方面,星展銀行也積極思考如何讓大眾每天都可以付諸行動,為永續盡一份心力,而食物就是一個很好的項目,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全球糧食危機和社會資源不均問題日益嚴重,所以星展銀行開始了食物零浪費的倡議行動。除了提升大眾對此議題的認知,並發起各項食物捐贈與認購行動。二〇二一年,星展集團於亞洲拯救的食物已達六十萬公斤,其中,在台灣將八萬多公斤的醜蔬果及剩食轉送給弱勢家庭和團體,受益人次超過五萬人。
一路走來,星展銀行在「永續」的領域中,累積了許多經驗與能量,都將收錄在《永續力》中,期盼能提供更多企業與公民作為參考。此外,本書同時收錄國際趨勢,更以組織和公民的角度,探討永續的議題。期盼每一位打開《永續力》的讀者都能更全面的認識這個議題,在後疫情時代裡找到實踐永續的各種角度,應用在生活中,讓「永續」不再僅僅是一個遙遠的概念,而是能夠身體力行的生活模式,一起為社會和環境的善循環做出改變。
讓我們更像為永續奮戰的鬥士,星展隨行。
【推薦序1】
讓我們一起當「a good enough ancestor」
文|唐鳳・數位發展部長,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執掌社會創新業務
社企流的相關文章,一直是行政院推動社會創新行動方案重要的訊息來源之一。社企流國際版網站上線當天,我個人也馬上先睹為快,並在隔天就與同仁分享。
過去數年,「社會企業」在台灣從一個相對陌生的名詞,到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認識,知名度與接受度的成長有目共睹。感謝社企流一路以來的辛勤耕耘,不論是串連民間資源,加強國際連結,還是與行政部門的分進合擊,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社會企業這個概念,是...
作者序
【作者序1】
邁向永續,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文|林以涵 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以二〇三〇年為目標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倒數中,新冠疫情導致各項指標落後——全球極端貧困率二十多年來首次上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約攝氏一•二度⋯⋯等,各項危機已經到來,未來十年將是關鍵時機。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涵蓋了地球上每一個人的生活福祉與需求,且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要打造更好的世界、促進更好的社會發展,需要每個人具備基本永續素養並採取行動。
在過去的十年,社企流發揮了「倡議推廣」、「創業育成」兩大平台功能,讓社會企業、社會創業這些在台灣原本相對陌生的名詞,變成如今三人中就有一人了解的概念。
除了長期協助社會創新組織(包含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站在第一線改善社會問題,社企流也接觸到更多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包括探索自身生活與職涯貼近永續的公民、期待開創與深化永續作為的企業、推動政策以促進社會永續的政府機構等等。
社企流二〇二一年年度策展,以溝通永續發展概念為主軸,累積近萬名永續素養調查填答者、上千位專題讀者及論壇參與者。從第一手調查數據與第二手議題研究等資料中,我們發現參與者普遍認為永續與生態相關,忽略永續發展也包含社會面向,也希望了解更多永續發展相關的實際案例。
為回應世界發展趨勢與強化台灣永續素養,社企流在十週年之際決定轉換過去以「社企力」為核心,為社會企業強化體質、倡議推廣的服務模式,擴大至「永續力」倡議的層次——為公民、企業、社會創新組織(含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培力永續思維與專業,促進跨域共創合作。
就如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執掌社會創新業務的唐鳳政委所言,所有在社會創新領域的耕耘者,就如一片片拼圖,無法自己成就自己,而是需要互相連結,才能拼出名為永續發展的共好未來。
二〇一二年社企流中文版網站上線,二〇一七年推出國際版網站,十年來累積超過五千萬網站訪客、十萬名社群追蹤者、五千篇文章與超過二十個深度專題,提供讀者國內外最新的社會創新相關趨勢、案例、評論,亦出版《社企力》、《讓改變成真》、《開路——社會企業的十堂課》等三本專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構社會企業。
感謝願景工程基金會、星展銀行(台灣)在推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的路上始終同行、不遺餘力,也由衷感謝讀者長期支持、公司同仁與業界夥伴在這條人煙稀少的賽道上晴雨共赴、同其甘苦。衷心期盼《永續力》,能作為台灣第一本探討永續發展的實戰聖經,獻給關注永續的民眾或是實踐永續的組織,一同擴大影響力,邁向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作者序2】
培養永續力不能等
文|羅國俊・願景工基金會執行長
2022 年入夏以來,全球熱浪、洪水等天災不斷,極端氣候威脅人類的生活環境,導致經濟與糧食損失,更衍生國家、種族與階級之間的對立與社會問題。
有如末世的天災人禍,使人們不得不重新省視現代經濟生活。「永續發展」因此成為近幾年來全球性的熱門關鍵字。
這可能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我們看見政府、企業、公民開始關注永續發展,「永續力」成為全球氣候危機下,人類嶄新的機會與共同目標。
願景工程基金會作為新聞倡議組織,專題報導對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前往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直擊全球暖化的最前線;參與聯合國氣候峰會,解析國際政策、向台灣政府提出建言。
除了關心環境生態,我們也關注階級、性別、種族的不平等,引領台灣讀者思考與對話永續社會的可能。
2021年,願景工程與社企流、星展銀行(台灣)攜手推出「甜甜圈星球:100個永續新生活行動」系列策展,並發起全台第一個「永續素養」大調查。這是一項為永續倡議的行動,我們希望能藉此為城市、組織、公民提供指引。
2022年,社企流與願景工程合作出版《永續力》,援引國際案例說明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內涵。接著放眼台灣,扣緊 SDGs 談本土教育、食農、環境議題,以及社會兼容與永續城鄉的人文脈絡。
書中收錄台灣企業一定要知道的關鍵字,如:ESG、淨零⋯⋯並集結永續經營的經典案例。我們相信,永續專業能力不只是完成一份 ESG 報告,而是要承擔社會責任,串連各界展開行動,共構永續生態圈。
追求 ESG 的表面數字,卻不追溯污染源頭、員工剝削等結構性問題,都稱作漂綠(Greenwash)。永續力不能靠短線操作,而要見樹又見林的創新工作流程、重整組織系統。若你渴望成為永續專業人才、好奇永續職涯發展,更不能錯過這本書。
「你們以為還有多久時間可以持續輕忽氣候危機、全球公平和屢創新高的排碳量,而不被追究責任?」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替年輕世代發聲。的確,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為了人類的華麗轉身,永續力的培養不能再等。
最後,感謝社企流持續發揮社會影響力,緊追國內外永續發展的新知與創新案例、投入資源進行調查研究,並舉辦大大小小的永續論壇與活動。
當代社會在 COVID -19疫情、極端氣候的陰影籠罩下,難免不安、徬徨;然而,我們有以永續為號召,為改變發聲的同行者。我們相信,讀這本書的你,也想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一起讓改變發生。
【作者序1】
邁向永續,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文|林以涵 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以二〇三〇年為目標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倒數中,新冠疫情導致各項指標落後——全球極端貧困率二十多年來首次上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約攝氏一•二度⋯⋯等,各項危機已經到來,未來十年將是關鍵時機。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涵蓋了地球上每一個人的生活福祉與需求,且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要打造更好的世界、促進更好的社會發展,需要每個人具備基本永續素養並採取行動。
在過去的十年,社企流發揮了「倡議推廣」、「創業育成...
目錄
推薦序
讓我們一起當「a good enough ancestor」 文|唐鳳・數位發展部長
集結眾人之力,共創美好未來 文|林鑫川・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
作者序
邁向永續之路: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文|林以涵・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培養永續力不能等 文|羅國俊・願景工程基金會執行長
導論 從社企力到永續力——獻給全民的永續引路指南
●3 個關鍵數字看永續為何重要
●當社會創新成為實踐永續的關鍵力量
●社創組織對永續發展的貢獻:3 影響面X10 影響途徑
●永續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永續力小辭典
第一部 SDGs: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1 消除貧窮|從社會實驗到商業創新,全球齊力解決貧窮問題
●巴西|QuesttonóxAmBev
從一款啤酒開始的扶貧計畫:以在地作物製造限定飲品,為小農創造破千萬收入
●南韓|Yolk
一隻會生產「電力」的乳牛:年度最佳發明「太陽能牛」,助孩子重返校園、家庭不再缺電
SDG 2 消除飢餓|五件日常行動 ,讓全世界年年有飯吃
●美國|Food Shift
讓醜蔬果在廚藝教室重生!走入貧窮社區,以烹飪課程培育居民一技之長
●墨西哥|Sistema.bio
老技術帶來新價值: 「生物分解器」提升小農耕種效益,還給婦女乾淨烹飪
SDG 3 良好健康與福祉|大疫時代的真切願望,促進世人健康與福祉
●美國|Embrace
「買一捐一」串起全球性互助:嬰兒保溫睡袋,拯救超過三十五萬新生兒
●泰國|Ooca
用科技支持心理健康:口袋裡的諮商心理師,讓諮詢服務更平易近人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公平且高品質的教育,提倡終身學習
●美國|Minerva
一所沒有校園的大學:不教應付考試的課程,將學習場域推向全世界
●荷蘭|Good Hotel
是旅館也是社企!「美好旅館」培訓失業者重返職場,成就更美好的生活
SDG 5 性別平等|六大實踐面向,終結當女生的那些鳥事!
●新加坡|Freedom Cups
一只助己又助人的月經杯:環保且經濟,改變偏遠地區女性就學求職命運
●美國|FreeFrom
打破受虐循環:助受家暴婦女自立創業,奪回生存自主權
SDG 6 潔淨水與衛生|許一個不缺水的未來,讓人人享有乾淨、可負擔的水資源
●英國/荷蘭|Faber Futures/Living Colour
永續時尚當道!研發「微生物染料」取代化學物質,改善環境污染
●墨西哥|Isla Urbana
雨水搜集系統解救缺水!改善居民用水不便困境,推進水資源管理觀念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能源發展知多少?確保人人享有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美國|BlocPower
年度十大能源新創:深入貧窮社區改善能源效率,為居民省下一年近四成費用
SDG 8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確保尊嚴就業與經濟健全發展,讓人人有一份好工作
●荷蘭|Tony’s Chocolonely
一片巧克力掀起零奴隸革命!由下至上倡議,為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力
●美國|Able
拒絕再為不平等買單!時尚公司於衣物標籤揭示「企業良心」,盼扭轉成衣工低薪困境
SDG 9 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發展基礎設施與產業創新,讓人人皆能擁有便利生活
●美國|Robomart
「無人車」新應用:買菜就像叫 Uber,新鮮蔬果直送家門讓你挑!
●美國|Google Map環保路線
Google地圖新功能:優先指引節能的「環保路線」,上路更低碳!
SDG 10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與國家間的不平等,邁向平權未來
●菲律賓|Rags2Riches
從垃圾場中蛻變的時尚品牌:將破布化為設計單品,助千名女性發揮最大潛能
●美國|Second Chance Studios
每個人都有第二次機會:這間NPO推出數位媒體培訓,助更生人迎接就業春天
SDG 11 永續城鄉|從交通、居宅到古蹟,全球多面向發展永續家園
●美國|Connect Homes
讓無家者不再露宿街頭:模組化房屋省時省錢質優,打造庇護所新選項
●新加坡|Enabling Village
以通用設計打造兼容環境!全球首座為身障者設計的社區活動中心,建構生活自主權
SDG 12 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為更好的生活買單!實踐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瑞典|Renewcell
改變世界點子獎得主:瑞典新創攜手Levi’s,回收舊牛仔褲製新品
●德國|Grover
下一台筆電用租的吧!電子產品租賃平台「Grover」,減少電子廢棄物產生
SDG 13 氣候行動|展開永續生活第一步:採取對地球更好的氣候行動
●荷蘭|水患管理
順應「自然防洪」:荷蘭把土地還給大自然,打造不怕水淹的城市
●美國|Joro
你的「減碳小祕書」已上線!這款app為你估算日常碳排,個人減碳更簡單
SDG 14 水下生命|維護水下生命,掌握永續海洋的關鍵目標
●澳洲|Tangalooma度假村
生態旅遊正夯!南半球最大捕鯨站,現成海洋保育推手
●荷蘭|The Ocean Cleanup
我們抓到塑膠了!史上最大海廢清淨行動,「海洋吸塵器」成功捕捉太平洋垃圾
SDG 15 陸域生命|永續利用,讓陸域生命生生不息
●美國|The Nature Conservancy
大自然版Airbnb! 閒置稻田化為候鳥棲地,讓農耕與保育共享空間
●巴西|AKQA
擋不了人就擋機器!在伐木機裡安裝「良心」,防止亞馬遜森林遭濫砍
SDG 16 和平正義與制度|當人權亮起紅燈,落實和平正義迫在眉睫
●美國|Rebbl
問題的源頭在生計!這罐能量飲替亞馬遜居民建立在地經濟,讓人口販運案數掛零
●全球|Uncensored Library
線上遊戲對抗資訊審查!無國界記者打造Minecraft虛擬圖書館,收錄官方封鎖的歷史事件
SDG 17 夥伴關係|不遺漏任何人!全球團結合作打造永續未來
●美國|Tent Partnerships for Refugees
支持而非慈善:策動全球企業齊出力,助難民重回職場
第二部 台灣創新實踐篇|打造美好未來,開創永續藍海
[教育創新]
01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
培育跨領域人才,進入偏鄉學校任教
改變超過六千名孩子的學習歷程
02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全台最大非營利線上教育平台,結合科技促進公平教育
盼孩子都可成為終身學習者!
03 School 28社會創新人才學校
社會創新領域前輩領軍,打造半年精實計畫
培育社會使命型人才
[食農永續]
04直接跟農夫買
搭建支持平台,建立友善產銷連結
助超過十萬坪土地恢復生機
05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影響力概念店
打造影響力概念店,傳遞商品的永續價值
號召消費者用新台幣做出改變
06鮮乳坊
乳牛獸醫創立鮮乳品牌,助酪農永續經營
建構消費者信任、農民驕傲、動物健康的新食農生態
07台灣全民食物銀行
募集多餘糧食,分配至社福團體
致力減少浪費、終止飢餓
[環境•環保永續]
08綠藤生機
純淨保養,倡議照顧肌膚也友善環境
五度蟬聯B型企業「對世界最好」環境大獎
09配客嘉 PackAge+
設計循環包裝袋,打造永續網購生態系
減少大量一次性包材的產生
10馳綠國際
咖啡渣、矽晶圓、寶特瓶,都成製鞋好物
馳綠22製夢所實踐永續夢
11陽光伏特家
透過群眾募資及公益方案,把綠電種在閒置屋頂
為台灣能源轉型開創新解方
[社會兼容]
12若水國際
社企尖兵進軍雲端科技產業,打造身障者全新職種
開創身障者居家就業新契機
13 One-Forty
創立台灣第一所移工人生學校,策劃多元倡議行動
讓每個跨國旅程都精采值得
14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人老心不老!帶長輩組電競團、騎車環島
開啟精彩第二人生
15星展銀行(台灣)
樂當社企後盾,將永續融入企業營運
助力社會創新共好成真
[城鄉發展]
16甘樂文創
接住弱勢少年,發展地方文創與豆品事業
為三峽打造永續社區支持系統
17信義房屋
社區營造推手,綠色房仲領袖
支持全民打造永續家園
[名人觀點篇]
18主持人吳姍儒
永續是一種生活方式,盼把美好社會留給下一代
19萬秀洗衣店張瑞夫X零廢棄夫妻
永續不是犧牲,是生活品質的提升
20數位發展部長唐鳳X氣候少女王宣茹
公民力,就是你的永續超能力
第三部 在工作中回應永續,發揮影響力
[人才篇] 認識「影響力職涯」,成為最被需要的人才
01趨勢觀察篇
利己也利他的時代來臨!在工作中改變社會,開創職涯全新可能
02能力修練篇
成為「力世代」未來人才!開啟影響力職涯,社會創新組織是天然的修練場
03態度養成篇
成為人才而非匠才!三三二立體人才觀,從能力與態度淬礪職場內功
[企業篇] 給企業的永續行動指南
01 趨勢篇
ESG 治理:掌握商業真實價值的硬實力,真正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02新知篇
SDGs創新:化全球危機為商機的軟實力,從四種策略途徑點亮新局
03行動篇
從不同產業,看企業如何實踐永續力
推薦序
讓我們一起當「a good enough ancestor」 文|唐鳳・數位發展部長
集結眾人之力,共創美好未來 文|林鑫川・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
作者序
邁向永續之路: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文|林以涵・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培養永續力不能等 文|羅國俊・願景工程基金會執行長
導論 從社企力到永續力——獻給全民的永續引路指南
●3 個關鍵數字看永續為何重要
●當社會創新成為實踐永續的關鍵力量
●社創組織對永續發展的貢獻:3 影...
商品資料
出版社:果力文化出版日期:2022-11-09ISBN/ISSN:978626963803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3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