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吃飯不要吃太飽,人生也只追求「八分」就好
往往拿得起卻永遠放不下?
明明也想這樣就給過,卻老是強迫症發作?
誰說好還要再更好?「適可而止」的活法才是王道!
人吶,牽掛太多,牽到後來就掛了
【魔鬼中的天使──欲望與克己的交織】
.欲望
目標是推進的動力,貪婪卻成為箝制自己的心魔,
欲望永無止盡,往往飛蛾撲火,終將使自身化作惡魔,
連一心求死的人,他都有欲望──即「死亡」。
.克己
想要跳得高,請先蹲低一點做準備,
以不爭為爭,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悄悄上位,
不要強出頭,懂得蟄伏再破繭,成功便形同囊中物。
【凡事爭強好勝、處處追求完美?那你會先完蛋!】
「小太宗」李忱裝傻,竟裝到登基為帝?
人群中那個不起眼的他,其實早已蓄勢待發!
執著找出那朵完美玫瑰,將錯過整座花園的芬芳,
本書不是讓你「抱憾」,而是教你「超越缺憾」,
別計較眼前的一時得失,應為長遠利益做打算!
【有點黏又不要太黏,與人交往的黃金距離】
一味討好累死人,張弛有度最舒心;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膩膩。
交友就像打排位戰,面對不同段位的人,要活用各種應對方法,
而不論與他人往來或與自己相處,都需要為彼此保留一點空間,
訂定時間跟自己約會,好好傾聽內心的聲音,才算真正活著。
【管理也求八分飽?不苛求下屬做到你眼中的「最好」】
權力一把抓,身體一定垮!學會下放權力,讓自己做更高產值的事吧!
什麼都要管、處處干涉員工的主管,只會培養出沒有感情的工作機器,
你剝奪了下屬成長的機會,導致他們面臨危機時只會盲目聽人指揮,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誰說你的意見就一定是最好的意見呢?
【凡事留點餘地,造物不能忌我】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對別人掏心掏肺,當心對方正是狼心狗肺;
為自己留下一手,免得最後被「衝康」!
★本書特色
本書以一篇篇小故事帶領讀者參悟「剛剛好」的人生哲學。凡事斤斤計較,只會活得卑微又讓他人疲憊;學會灑脫放下,練習恰到好處的生活方式,不僅令自己快活,同時也讓周遭人解脫。
作者簡介:
洪俐芝,新聞系畢業,曾任雜誌編輯、散文作家,現為自由工作者。是一位三十歲後半的幸福主婦,也是一對雙胞胎的新手媽媽。除了青豆幾乎不挑食,認為青豆跟蟑螂一樣,根本不該存在世界上。興趣是在半夜追驚悚美劇,經常透過IG與讀者分享簡單獨特的美好日常。
肖勝平,專職編者。
章節試閱
第四章 人生需要適當的認命
哲學家叔本華提醒世人說:「適當的認命,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準備。」這句話可以作為八分飽人生哲學的一個最佳注腳。八分飽人生哲學提倡人的奮進與不屈精神,但絕不鼓勵人盲目地與天鬥與地鬥。
不要盲目地與天鬥與地鬥
哲學家叔本華提醒世人說:「一種適當的認命,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準備。」這句話可以作為八分飽人生哲學的一個最佳注腳。八分飽人生哲學提倡人的奮進與不屈精神,但絕不鼓勵人盲目地與天鬥與地鬥。
大衛王是古代猶太以色列國王(約西元前一〇〇〇至前九六〇年在位),這個偉大的國王對美女有著深深的迷戀。一天,他從王宮的平臺上看見容貌甚美的婦人,頓時心旌搖曳。大衛王急忙打聽出她是誰之後,隨即差人將她接進宮中,和她發生了關係。這個美貌婦人叫拔示巴,是大衛王手下將領烏利亞的妻子。
和部下之妻拔示巴風流過後,拔示巴告訴大衛王自己懷上了他的孩子。大衛王便將拔示巴的丈夫烏利亞派去前線,並寫信給前線的元帥,要求他把烏利亞安排在陣勢最險惡的地方,希望借敵人的手將其剷除,使自己「合法」得到拔示巴以及拔示巴腹中的孩子。
大衛王的計謀當然是得逞了。烏利亞戰死在前線,而大衛王則如願以償地將拔示巴迎娶進宮,成為他眾多女人當中最為寵幸的人。然而大衛王借刀殺人、霸占人妻的陰險行為激怒了天神,天神耶和華讓他和拔示巴產下的孩子得了重病。
大衛王為這孩子的病懇求神的寬恕。他開始禁食,把自己關在內室裡,白天黑夜都躺在地上。他家中的老臣來到他的身旁,要把他從地上扶起來,他卻怎麼也不肯起來,也不與他們吃飯。
大衛王希望用這種方法,求得天神的原諒,降福於他的孩子。
然而,在大衛王的「苦肉計」進行到第七天時,患病的孩子還是死去了。大衛王的臣僕都不敢告訴他孩子的死訊。他們想:孩子還活著的時候,我們勸他,他都不肯聽我們的話,如果現在告訴他孩子死了,他怎麼能不更加傷心呢?
大衛王見臣僕們彼此低聲說話、神色戚戚的樣子,就知道孩子死了。於是他問臣僕們說:「孩子死了嗎?」
臣僕們不敢撒謊,只得如實回答:「死了。」
大衛王聽了孩子的死訊,就從地上起來,沐浴後抹上香膏,又換了衣服,走進耶和華的宮殿敬拜完畢,然後回宮,吩咐人擺上飯菜,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臣僕們疑惑地問:「大衛王啊!你這樣做是什麼意思呢?孩子活著的時候,你不吃不喝,哭泣不止,現在孩子死了,你倒反而起來又吃又喝。」
大衛王說:「孩子還活著的時候,我不吃不喝,哭泣不已,是因為我想到也許天神耶和華會憐恤我,說不定還有希望不讓我的孩子死去;如今孩子都死了,怎麼也無法復活了,我又何必繼續用禁食、哭泣來折磨自己呢?我怎麼做都不能使死去的孩子回來了!」
這個故事只是傳說,但這其中傳遞了深刻的哲理:接受你所不能改變的。如果你努力過了、奮鬥過了、爭取過了,即使失敗,我們也沒有必要感到遺憾與悲傷,因為一切都已經無法改變,一切努力與悲傷都於事無補。有時候,我們就需要認命。
談到認命,「命運」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有些人一聽到「命運」,不是迷信到底,就是嗤之以鼻。其實,「命運」並不神祕,也不深奧,它是由「命」與「運」組成。其中,「命」是死的,是過去式,例如你生在何家,例如你被炒了魷魚,這些情況都是在發生後你才知道的,是不可更改的事實。而「運」是一個建立在將來時基礎上的現在時,你夢想成為富豪,你夢想擁有一份好的工作,你為這些夢想而運作、而運行、而運籌,你透過努力就有可能實現它們,這個過程稱之為「運」。「命」是死的,「運」是活的。有一個窮爸爸的「命」是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可以透過「運」來讓自己成為富爸爸;被炒的「命」已經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透過「運」來讓自己重新獲得一份更好的工作或乾脆當個不被老闆開除的老闆。
其實我們前面所說的「接受你所不能改變的」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叫:「改變你所不能接受的」。這不是什麼文字遊戲,而是兩句非常具有哲理的睿智之語。在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事物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無法改變的,因此我們只能選擇接受,只能去改變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事物當中的百分之八十。對百分之二十的坦然接受,就是叔本華所謂的「適當的認命」。
處世箴言
適當的認命,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準備。
適可而止,見好便收
在我的老家流傳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窮得天天喝稀飯的窮人,去一個煙火冷清的廟裡拜菩薩。他看見廟裡的窮和尚在敲著一個竹筒做的鐘,就向菩薩許願:如果菩薩保佑他三年裡賺了一千兩銀子,他就為寺廟鑄一口千斤鐵鐘。
三年後,這個窮人果然賺了白銀千兩,他沒有忘記自己當初許下的願,急忙鑄了一口鐘,送至寺廟,使寺廟得以不再敲竹筒代鐘。
變成了小財主的窮人,在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後,又跪在菩薩面前,再次許願:他希望自己在三年裡賺一萬兩銀子。這次,他對菩薩的回報是:願望實現後,給廟裡捐一口千斤重的銅鐘。
菩薩聽了,訓斥小財主說:有了一千想一萬,不記得當年吃稀飯!
小財主聽了,回覆菩薩道:有了鐵鐘想銅鐘,不記得當年敲竹筒!
在年少時聽到這個故事,是當笑話來理解的,覺得那個成了小財主的窮人,雖說貪心不足,但敏捷機智的栽贓工夫的確一流。稍大一點,覺得那個小財主的話也有幾分道理,儘管菩薩沒有貪心銅鐘,但他畢竟貪心過鐵鐘;因此菩薩訓斥貪心一萬兩的小財主,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再大一些,知道了菩薩是集美德於一身的神靈,而一個利用自己的法力來幫助他人以滿足自己的私欲的神靈,根本不配稱為菩薩。
當我自己在社會上歷練多年,再次想起這個故事時,我又有了一番新的認識,覺得故事中的菩薩絕對是大智慧的化身。佛祖是人,菩薩也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他們只是一些睿智的人,而一般的凡夫俗子才是些糊塗的人。既然是人,菩薩當然也有自己的欲望,不是說「佛爭一炷香」嗎?但是,我們切不可因為菩薩有欲望就否定他的偉大;因為,菩薩在欲望面前是清醒的,是有節制的。
故事中的菩薩,其實是在用行動來告訴世人,有追求並非壞事,但卻要適可知止,見好馬上收──這其實也是我們所倡導的八分飽人生哲學的精髓。
處世箴言
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興留不盡之意,則趣多。
上帝也只有八分飽
有個可憐的人死後進入天堂,上帝召見了他。這個人對著上帝哭訴了自己在人間的種種苦難,仁慈憐憫的上帝決定在這個人下一次投胎時,讓他過上美好的生活。於是上帝問他:「告訴我你下次投胎的願望,我將盡量滿足你。」
他回答:「我希望我很有錢,很有才華,長得英俊瀟灑,能獲得最高的學位,當上高官,成為有名望的人,別墅名車不能少,當然還要有一個美麗賢惠的嬌妻和一對聰明伶俐的兒女……」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上帝打斷了。上帝正色地說:「老兄,世界上如果有這等美好的事情,我還不如把我的位子讓給你,由你安排我投胎去那裡算了!」
──看來上帝過的也不是那麼如意的生活,他更無法給人一個事事如意的人生。
有很多時候,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滿足。對於前半生,我們會埋怨父母沒有把我們生養在富貴之家,對於後半生,總是抱怨子孫們不能個個如龍似鳳,對於我們所有的這些不滿足,其實還是來自於我們自身。
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說過:「俄羅斯人對於自己的財產從不滿足,而對於自己的智慧卻相當自信。」從這裡就說明了知足有其自身的雙重性。人們對於物欲的追求總會優於對精神的追求。一個人在精神上被滿足後往往無法在物質上得以滿足,這與人類的第一需求必須是溫飽有關。
知足與不知足實際上是一個量化的過程。我們不可能把知足一直停留在某一個水平線上,也不可能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個需求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生活經歷,知足與不知足的欲求總會相互轉化。窮苦的年輕人還是要不知足的好,唯有這樣,生活才會改觀;一夜暴富的暴發戶,對於知識的追求多一些也許可以提升生活品質。但知足的農夫從不會強迫自己當總統,安分守己的偏鄉教師會把按時領取薪水當作最大的慰藉。
知足使人感到平靜、安詳、達觀、超脫;不知足使人騷動、搏擊、進取、奮鬥;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為其難,勢必勞而無功;若知可行而不行,這就是墮落和懈怠。這兩者之間實際上是有一個「尺規」的問題。尺規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準,只有在合適溫度的條件下,樹木才能夠發芽,而不至於把鋼材煉成生鐵。《漁夫和金魚》中的那個老婆婆就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敗者,她錯就錯在沒有掌握好知足這個分寸。
在知足與不知足兩者之間,我們更多地傾向於知足。因為它會使我們心地坦然。無所取,無所需,同時還不會有太多的負擔。在知足的心態下,一切都會變得合理、正常且坦然,在這新的境遇之下,我們還會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欲望與要求呢?
學會知足,我們才能用超然的心態去面對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間功利的奴隸,也不為凡塵中各種攪擾、牽累、煩惱所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斷得以昇華;學會知足,我們才能在當今社會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撩亂、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態面前神凝氣靜,才能夠做到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執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學會知足,就能夠使我們的生活多一些光彩,多一份感覺,不必為過去的得失而感到後悔,也不會為現在的失意而徒生煩惱。一個人若能達到此境界,將會從此擺脫虛榮,寵辱不驚,心境達到看山心靜、看湖心寬、看樹心樸、看星心明……
知足是極高的境界。知足的人總能夠做到微笑地面對眼前的一切。在知足的人眼裡,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渡不過去的河,沒有跨不過去的坎,他們會為自己尋找一條合適的道路,而絕不會庸人自擾。知足的人,才是快樂輕鬆的人。
知足是大度。大「勝」能容下天下紛繁之事。在知足者的眼裡,一切過分的紛爭和索取都顯得多餘,在他們的天平上,沒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裡平衡了。
知足是對他人的寬容,對社會的寬容,對自己的寬容。只有做到如此才能夠得到相對寬鬆的生存環境,這實在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知足者常樂,說的就是如此。
知足最可貴的地方是能夠戰勝自我,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唯有知足者才能夠正視現實、善於打拚、善於總結教訓、善於學習他人、謙虛謹慎、不卑不亢,不會在社會的座標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們懂得自己人生中的真正價值,從而使自己的人生充滿熱情,希望常在。
知足者常樂。但願每個人都能夠戰勝自我,少一些固執,多一些靈活,少些抱怨,多些真情,讓生活充滿溫馨的陽光。
處世箴言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第四章 人生需要適當的認命
哲學家叔本華提醒世人說:「適當的認命,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準備。」這句話可以作為八分飽人生哲學的一個最佳注腳。八分飽人生哲學提倡人的奮進與不屈精神,但絕不鼓勵人盲目地與天鬥與地鬥。
不要盲目地與天鬥與地鬥
哲學家叔本華提醒世人說:「一種適當的認命,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準備。」這句話可以作為八分飽人生哲學的一個最佳注腳。八分飽人生哲學提倡人的奮進與不屈精神,但絕不鼓勵人盲目地與天鬥與地鬥。
大衛王是古代猶太以色列國王(約西元前一〇〇〇至前九六〇年在位),這個偉大的國王對美女...
推薦序
前言
(一)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怪獸,牠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巨大的頭和一張碩大的嘴。牠十分貪吃,逮著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饕餮最後被撐死了。
我們大都知道:飯不宜吃得過多,最好是吃八分飽。其實,我們為人處事也應該遵循八分飽的分寸。所謂人生的八分飽,指的是為人處事有分寸,屈伸合拍。北宋哲學家邵雍曾云:「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行於其所當行,止於其所當止;屈於其所當屈,伸於其所當伸。對自己不放縱、不任意,對別人不挑剔、不苛求,對外物不貪戀、不沉淪。該享受則享受,當勞累便勞累,依理而行,循序而動。如果必須,做得天下,若非合理,毫末不取。
放眼四望,能做到八分飽的人實在不多。在當今社會的各個角落,被撐死或被撐壞的饕餮式的人處處可見。破產的企業家,入獄的官員,這些所謂的「菁英」在名、利、色的誘惑之下,貪婪地索取著,直到「撐死」。菁英尚且如此,平常人又豈會高明到哪裡去?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欲不可縱,縱欲成災。酒飲微醉處,花看半開時。貪婪者往往被物所役而利令智昏,而深味八分飽者卻能役物。一個人只有役物,才能在物欲橫流的滄海中冷靜進取、保持一種高蹈輕揚的人生態度。
(二)
蝜蝂是一種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只要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這種小蟲還喜歡往高處爬,再苦再累也不肯停下來,最終精疲力盡跌倒摔死在地上。
都說天道酬勤,付出總有回報。但像蝜蝂式的勤勞與付出,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濃墨鋪滿的畫並不好看,畫國畫要講究「留白」,即要求畫畫時不可滿紙著墨,要適當留些空白。在沒有筆墨的地方,顯水天之空靈,突畫意之深遠。此謂之「留白天地寬」。
人生也需要留白。有些心懷大志的人,為了珍惜人生的光陰,習慣於將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左手與右手不停工作,左腳與右腳不停奔波。即使再累,也得支撐著。這種老黃牛式的精神一度被不少人所推崇。但正如國畫需要留白一樣,你的人生也需要留白。《菜根譚》裡有一句話: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大意是說,盡心盡力去做事是很好的美德,但是過於辛苦地投入,就會失去愉快的心情和爽朗的精神。人若失去了愉快的心情和爽朗的精神,還有什麼生活的樂趣呢?所以,我們在奮力做事時,別忘了為你的生活留白。
(三)
索取不要過飽,付出不要過多。凡事且求八分飽。
《周易.豐卦.彖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意為事盛則衰,物極必反。而《菜根譚》中有云:「天道忌盈業不求滿。」告誡人們事事要留個有餘地,如是則「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反之,「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值得聲明的是:作者在此倡導的八分飽人生哲學,並非為無原則的「心靈淡定說」。歷史的前進,社會的和諧,光靠「淡定」是無法達成的。我們需要思考的事情很多,需要付出的也不少。八分飽的人生哲學,講究的是一種和諧的、有彈性的生活方式。
八分飽的人生哲學從不會認為自己所提倡的是絕對的真理,「沒有絕對」是八分飽人生哲學的世界觀。八分飽的人生哲學只是在努力地接近生活的內核,並希望能窺探到八分真相。因此,八分飽的人生哲學,本身就是一種「在路上」的哲學。
編者
前言
(一)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怪獸,牠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巨大的頭和一張碩大的嘴。牠十分貪吃,逮著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饕餮最後被撐死了。
我們大都知道:飯不宜吃得過多,最好是吃八分飽。其實,我們為人處事也應該遵循八分飽的分寸。所謂人生的八分飽,指的是為人處事有分寸,屈伸合拍。北宋哲學家邵雍曾云:「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行於其所當行,止於其所當止;屈於其所當屈,伸於其所當伸。對自己不放縱、不任意,對別人不挑剔、不苛求,對外物不貪戀、不沉淪。該享受則享受,當勞累便勞累...
目錄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自然合理的八分飽人生哲學
我們是否「吃」得太飽
有欲望並不是一件壞事
昌家之道留餘忌盡
「過」不如「不及」好
八分飽需要一顆平常心
最適用於人類的自然法則
第二章 淹死的大都是水性好的人
善游者死於梁池
有能不逞真英雄
出頭之前要三思
我是弱者我怕誰
能而示之以不能
裝傻的人有「傻福」
第三章 有些缺點你完全不必在意
不刻意掩飾缺陷的人更真實
勇於不如人的人是明智的人
只要知道揚長避短就行了
完美是戕害我們心靈的毒物
第四章 人生需要適當的認命
不要盲目地與天鬥與地鬥
適可而止,見好便收
上帝也只有八分飽
人生需要用減法
制定與追求人生目標的八分飽
該放手時要捨得放手
中篇
第五章 忍讓兩分的人不是懦夫
忍一時風平浪靜
小不忍則亂大謀
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理也須讓幾分
趨福避禍唯吃虧
過分忍讓不可取
第六章 有點糊塗的人其實聰明
做人不可太精明
不必刨根究柢太固執
學會健忘好處多
就著糊塗來下酒
第七章 力莫用盡,要留餘地
留白天地寬
東野稷為何敗馬
善事不要做盡
臨危不亂,處變不驚
人生不是瞬間的奇襲作戰
不勉強自己就是八分飽的實踐
第八章 話忌說滿,八分正好
說話也需要留有個餘地
實話有時候不必實說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含糊應對,不留把柄
不要輕率地許下諾言
留個角落隱藏自己的祕密
要黃金法則還是白金法則
尖酸刻薄的話傷人害己
下篇
第九章 職場如何運用八分飽哲學
要想高成,須得低就
明槍要躲,暗箭需防
上級下級,適當距離
脖子再長,不能過頭
不爭為爭,以退為進
第十章 當領導者如何運用八分飽哲學
用人不必求全責備
寬嚴尺規要適中
別抱著權力不放
指示下八分即可
八分飽的決策方式
第十一章 婚戀生活的八分飽守則
不愛那麼多,只求八分飽
愛情與婚姻有時需要將就
愛情的力量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
家庭的精神給予不可忽視
第十二章 結交朋友的八分飽藝術
清濁兼容為正道
做事做過頭惹人厭
來者不拒沒必要
人情透支要杜絕
突然十分熱情需提防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自然合理的八分飽人生哲學
我們是否「吃」得太飽
有欲望並不是一件壞事
昌家之道留餘忌盡
「過」不如「不及」好
八分飽需要一顆平常心
最適用於人類的自然法則
第二章 淹死的大都是水性好的人
善游者死於梁池
有能不逞真英雄
出頭之前要三思
我是弱者我怕誰
能而示之以不能
裝傻的人有「傻福」
第三章 有些缺點你完全不必在意
不刻意掩飾缺陷的人更真實
勇於不如人的人是明智的人
只要知道揚長避短就行了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2-11-01ISBN/ISSN:978626332825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8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