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政教授為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並曾擔任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等職,研究領域包含臺灣史、方志學等。本書為黃秀政教授口述訪談紀錄,共分十一章,分別為黃秀政教授出生與國校/初中階段(1944-1960)、省立嘉義師範與實習/服務時期(1960-1966)、大學與實習/服役時期(1966-1973)、從碩士班到博士班時期(1973-1987)、興大歷史學系主任時期(1987-1993)、興大主任秘書/臺中夜間部主任時期(1993-1998)、興大專任教授時期(1998-2001)、興大文學院院長時期(2001-2004)、興大院長卸任之後時期(2004-2009)、興大教授退休之後時期(2009─)、斷弦餘生(2019─)與附錄等,以黃秀政教授人生各階段與職務的轉變進行劃分。從中可看到黃教授對待人生的態度始終為「與人分享,全力以赴」,其不僅僅在學術與教育場域盡己所能、無私奉獻,更無畏艱難,為中學臺灣歷史教育奠定基礎,並為地方史留下豐富的志書。
作者序
館長序—無私奉獻.杏壇之光口述歷史為歷史研究重要資料,透過口述訪談可以彌補與驗證文獻檔案之不足。受訪者或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推動社會發展的先驅、各行各業引領風潮與獨創偉業者,亦或為庶民百姓,其豐富的人生歷練,是值得發掘的史料,亦是歷史本身。
本館前身為 1948 年 6 月 1 日成立之臺灣省通志館,後改組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積極推動志書纂修、文獻史料採集與調查,並且本館出版的刊物《臺灣文獻》,是 1949 年以後官方唯一以臺灣研究為主的季刊,從戒嚴時期至今,數十年來為臺灣史研究重要的發表園地。此外,本館亦積極進行口述史料的採集,先後有 1991 年《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1996 年《傳統技藝匠師採訪錄》、2001年《臺灣地區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2006 年《傷痕血淚-戰後原臺籍國軍口述歷史專輯》、2009 年《臺灣省政人物口述訪談》、2014 年《歡喜收藏-文物收藏的故事》及 2021 年《跨界築夢 - 臺灣新住民口述訪談》等,並出版眾多鄉土史料紀錄、各類人物口述訪談專書,留下珍貴的文獻史料。
戰後初期,受到政治氛圍影響,學者們對於臺灣史研究只能寄身於民俗、古蹟,或作為中國地方史區域研究。楊雲萍教授 1947 年於臺大歷史系開設臺灣史課程,但各大學開始設立臺灣史課程則要到 1970 年代中後期,由黃秀政、吳文星等新一代學者在大學教授臺灣史課程,作育無數英才,臺灣史研究在這群學者、教授的帶領下,逐漸成為顯學。
黃秀政教授自 1963 年投入國校教職,靠著自身努力逐步往上求學,並先後擔任中山醫學院共同學科講師、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與文學院院長等職。除了在大學領域培育歷史研究人才,黃教授於 1993 年擔任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認識臺灣科歷史篇研訂小組」召集人,與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科歷史篇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從課程標準的研訂到教科書的編審,實際參與。其所研訂與編審之「認識臺灣(歷史篇)」為政府遷臺後,臺灣本土歷史首度成為國民中學社會科的正式教學科目,是第一本有系統教導臺灣歷史的教科書,在中學歷史教育的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使學子對臺灣歷史的認識不再空白。另外,黃教授也投入志書纂修工作,先後於 1994 年擔任《鹿港鎮志》總主持人、2003 年《臺中市志》總主持人、2006 年《臺灣全志 ‧ 文化志》與《臺灣全志‧教育志》主持人、2011年《新修彰化縣志》總纂等,並在2010年擔任《續修臺北市志》總纂,歷時 7 年完成《續修臺北市志》的纂修與出版,對臺灣志書的纂修具重要貢獻。
本書共分十一章,分別為黃教授出生與國校 / 初中階段(1944-1960)、省立嘉義師範與實習 / 服務時期(1960-1966)、大學與實習 / 服役時期(1966-1973)、從碩士班到博士班時期(1973-1987)、興大歷史學系主任時期(1987-1993)、興大主任秘書 / 臺中夜間部主任時期(1993-1998)、興大專任教授時期(1998-2001)、興大文學院院長時期(2001-2004)、興大院長卸任之後時期(2004-2009)、興大教授退休之後時期(2009--)、斷弦餘生(2019--)與附錄等,以黃秀政教授人生各階段與職務的轉變進行劃分。從中可看到黃教授對待人生的態度始終為「與人分享,全力以赴」,其不僅僅在學術與教育場域盡己所能、無私奉獻,更無畏艱難,為中學臺灣歷史教育奠定基礎,並為地方史留下豐富的志書。
黃教授對於臺灣史研究與推廣工作孜孜矻矻不曾中斷,雖已年近 80 歲,仍擔任本館《臺灣文獻》季刊編輯委員兼主編、臺北市立文獻館文獻委員、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賠償金申請案審查委員等職,並持續參與研討會、擔任研習講座等,其身影足為我們學習。爰於此書付梓之際,謹綴數語為之序。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 張鴻銘 謹識
2022 年 9 月
館長序—無私奉獻.杏壇之光口述歷史為歷史研究重要資料,透過口述訪談可以彌補與驗證文獻檔案之不足。受訪者或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推動社會發展的先驅、各行各業引領風潮與獨創偉業者,亦或為庶民百姓,其豐富的人生歷練,是值得發掘的史料,亦是歷史本身。
本館前身為 1948 年 6 月 1 日成立之臺灣省通志館,後改組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積極推動志書纂修、文獻史料採集與調查,並且本館出版的刊物《臺灣文獻》,是 1949 年以後官方唯一以臺灣研究為主的季刊,從戒嚴時期至今,數十年來為臺灣史研究重要的發表園地。此外,本館亦積...
目錄
館 長 序 無私奉獻.杏壇之 3
受訪人序 與人分享.全力以 5
第一章 出生與國校 / 初中階段(1944-1960) 17
一、出生 19
二、國校 / 初中階 21
第二章 省立嘉義師範與實習/服務時期(1960-1966) 27
一、省立嘉義師範階段 29
二、埔鹽國校實習 / 服務階 33
第三章 大學與實習 / 服役時期(1966-1973) 37
一、中國文化學院一年 39
二、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階段 41
三、埔心國中實習 / 服務階 46
四、少尉連輔導長一年 47
第四章 從碩士班到博士班時期(1973-1987) 51
一、臺灣師範大學碩士班階段 53
二、中山醫學院講師一年 58
三、中興大學講師 / 副教授階 60
四、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班階段 64
第五章 興大歷史學系主任時期(1987-1993) 75
一、推動系務改革 77
二、出版《《台灣民報》與近代台灣民族運動(1920-1932)》專著 81
三、參與《思與言》與《歷史月刊》的學術推廣 81
四、首度參加香港大學主辦「亞太地區地方文獻研討會」 83
五、規劃《興大七十年》的出版 85
六、代表興大訪問韓國兩所姊妹校 87
七、主辦「第三屆史學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89
八、籌設興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並擔任首任所長 90
九、擔任教育部國內大學歷史學系 / 歷史學研究所評鑑委員 92
十、獲頒教育部優秀教育人員獎狀 92
十一、擔任行政院版《「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研究員兼執筆人 93
十二、出版《臺灣史研究》論文集 96
十三、出版《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專著 97
第六章 興大主任秘書 / 臺中夜間部主任時期(1993-1998) 105
一、擔任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認識臺灣科歷史篇研訂小組」召集人 107
二、擔任興大主任秘書並籌設生命科學院 109
三、行政會議改革與首次校長遴選 110
四、擔任興大臺中夜間部主任並改革臺中夜間部行政業務 112
五、興大臺中夜間部學務分處增設學生輔導組 113
六、興大臺中夜間部單獨招生與增建闈場 114
七、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教師獎牌 115
八、擔任鹿港鎮公所《鹿港鎮志》總主持人 117
九、參加中國天津地方志辦主辦「海峽兩岸地方史志比較研究討論會」123
十、協助籌設興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班 125
十一、擔任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科歷史篇教科用書編審委員會」 主任 126
十二、協辦「海峽兩岸地方史志 / 地方博物館學術研討會」 138
第七章 興大專任教授時期(1998-2001) 141
一、擔任國立編譯館「高級中學歷史科教科用書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 143
二、出版《臺灣史志論叢》論文集 145
三、擔任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 147
四、出版《戰後大里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1945-1997)》研究報告 149
五、到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休假進修 150
六、接受日本朝日新聞特派員專訪 153
七、擔任香港珠海學院訪問學人 154
八、出版《鹿港鎮志 • 沿革篇》志書 155
九、完成《臺灣中部林氏宗族的發展》研究報告 157
十、二度參加香港大學主辦「明清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158
十一、共同籌辦「紀念楊家駱教授九十冥誕論文發表會」 159
十二、擔任第十一任國立中興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 160
第八章 興大文學院院長時期(2001-2004) 163
一、爭取 / 分配經費 165
二、出版《台中縣海線開發史》研究報告 169
三、出版《臺灣史》(與張 / 吳合著) 171
四、擔任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叢書主編 173
五、擔任紐西蘭中華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學人 176
六、參加香港中文大學主辦「全球化下中華文化的發展學術研討會」 177
七、擔任中國廣州華南師範大學訪問教授 179
八、擔任中國南京大學訪問學人 180
九、擔任臺中市政府《臺中市志》總主持人 181
十、籌設興大臺灣文學研究所 185
第九章 興大院長卸任之後時期(2004-2009) 187
一、獲頒臺中市特殊優良教師獎狀 189
二、參加香港珠海學院主辦「亞洲婦女問題的檢視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 190
三、三度參加香港大學主辦「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192
四、出版《續修臺北縣志 • 政事志行政篇》志書 194
五、擔任《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研究委員兼執筆人 195
六、擔任兩場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196
七、擔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全志 • 文化志》主持人 199
八、四度參加香港大學主辦「羅香林教授百歲誕辰學術研討會」 201
九、擔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全志 • 教育志》主持人 203
十、出版《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實錄》研究報告(與陳靜瑜等合著) 205
十一、出版《台灣史志新論》論文集 210
十二、接受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專訪 212
十三、擔任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規劃委員 / 評鑑委 214
十四、擔任臺中市明台高級中學董事 215
十五、從國立中興大學退休 218
第十章 興大教授退休之後時期(2009--) 221
一、到美國賓州照顧孫子 223
二、擔任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續修臺北市志》總纂 224
三、擔任彰化縣政府《新修彰化縣志》總纂 230
四、擔任四場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234
五、參加國立臺灣大學主辦「《馬關條約》兩甲子」圓桌論壇 237
六、接受彰化縣文化局專訪 239
七、接受國立中興大學新聞社專訪 241
八、參加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之
回顧論 242
九、擔任《臺灣文獻》編輯委員兼主編 244
十、擔任臺北市立文獻館文獻委員 /《臺北文獻》輪值主編 248
第十一章 斷弦餘生(2019--) 253
附錄 266
一、大事紀要 266
二、學位論文 279
三、學術專書目錄 279
四、指導碩博士論文導生名單 280
館 長 序 無私奉獻.杏壇之 3
受訪人序 與人分享.全力以 5
第一章 出生與國校 / 初中階段(1944-1960) 17
一、出生 19
二、國校 / 初中階 21
第二章 省立嘉義師範與實習/服務時期(1960-1966) 27
一、省立嘉義師範階段 29
二、埔鹽國校實習 / 服務階 33
第三章 大學與實習 / 服役時期(1966-1973) 37
一、中國文化學院一年 39
二、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階段 41
三、埔心國中實習 / 服務階 46
四、少尉連輔導長一年 47
第四章 從碩士班到博士班時期(1973-1987) 51
一、臺灣師範大學碩士班階段 53
二、中山醫學...
商品資料
出版社: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日期:2022-09-01ISBN/ISSN:978626711961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3頁開數:26*19*1.4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