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寬育
定價:NT$ 380
優惠價:88 折,NT$ 334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一本關於攝影的書,唯一的附圖是一幅銅版畫,到底在想什麼?
這本書所收錄的文章,發表於2018年至2022年之間,以國藝會「現象書寫:攝影評論研究與書寫計畫」的寫作成果為基礎,進一步擴充與發展,是作者近三年藝評寫作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全書主要由「攝影評論的研究與書寫」、「藝評作為創作?寫作實驗數種」,以及「邊角料:閱讀紀事與隨筆」等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份是對攝影評論文章之蒐集、閱讀與再書寫。「藝評作為創作?寫作實驗數種」系列是作者的藝評實踐,也是與藝術領域中不同的專業工作者合作、對話、彼此激發所生產的文字作品。「邊角料:閱讀紀事與隨筆」,則是伴隨著藝評寫作者的日常而生的隨記、閱讀筆記,以及捕捉一些萌生的點子。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以業餘者的視野從攝影專業領域汲取許多資源並獲得藝術寫作的動力,只是,它的真正的意圖,更多的是自我暗示的藝術寫作狀態之開創。
作者簡介:
◎
曾任藝文雜誌記者與編輯,策畫或參與過幾檔展覽,現為獨立藝評人。近年關注攝影、繪畫與視覺文化。2022年成立「蔚島工作室」,想像擁有一個能將思想與書寫自我組裝的後勤維修工作基地,實踐理想中「以藝評寫作支持藝評研究,反之亦然」的工作模式。
名人推薦:
◎
思想與光的無盡重褶:讀陳寬育的攝影書寫及其概念布置
文 王聖閎(藝評人,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異獸藏身處的精靈:藝評召喚術》是藝評人陳寬育近年寫作成果的一次重要集結。以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所支持的長篇專論計畫為基底,這本書充分展露他對臺灣攝影論述新貌的豐富想像,以及他對藝評寫作本身的實驗性探索。其中,作為主力的十篇攝影評論專文有著縝密的佈局結構,各篇的主題看似獨立卻又相互支應,共同交織出一塊論理清晰的當代攝影知識圖景。這一系列的文章讀來不僅令人耳目一新,同時也相當系統性地呈現其研究書寫的整體關懷。
從選題的角度來看,陳寬育的寫作涵蓋戰爭攝影、事件後攝影(late photography)、街頭攝影、網路攝影文化、動物攝影、廢墟攝影等面向,並且漸次從攝影與標本、檔案、圖像的有形關係、逐步推進至攝影與記憶、死亡、泛靈,以及非人(the impersonal)的辯證;從參照文獻和理論運用的角度來看,其閱讀除了集中梳理約翰.塔格(John Tagg)、大衛.坎帕尼(David Campany)、厄里奇.巴爾(Ulrich Baer)、羅絲瑪莉.霍克(Rosemary Hawker)等攝影評論家的研究成果,也交叉參照了《十月》(October)期刊藝評群,如羅莎琳.克勞絲(Rosalind Krauss)、克雷格.歐文斯(Craig Owens)的經典文章,同時廣泛汲取包括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列夫.曼諾維奇(Lev Manovich)、賈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喬治.迪迪―于貝爾曼(Georges Didi-Huberman)、吉奧喬.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等當代思想家的分析觀點。猶如撐開一張纖細敏銳的蛛網,陳寬育的評論文字不斷擄獲來自文化研究、媒介理論、人類學、地理學、哲學,乃至於倫理學領域的思想資源,積極嘗試在既有的攝影論述路線之外開發新的研究取徑。
特別是面對臺灣仍以紀實攝影為當然核心的強盛書寫傳統,這系列的文章顯然有意另闢蹊徑。例如在第二篇〈關於街頭攝影〉一文裡,陳寬育透過戰後法國商業街頭攝影歷史的回顧,點出公眾攝影史(或攝影產業史)的重要性:「…我認為在『大師的攝影史』之外,更應關注那些交纏著法律、產業、工會、通俗文化、觀光、所有權面向的影像文化史,那是種真正深入生活與日常的社會脈絡體現方式…。」此般視野,頗能提醒當前臺灣攝影論述潛藏的某種盲從與躁進,特別是在建構自身歷史的文化趨力下,不免被「大師敘事」(名家列傳式的敘說模板)之便利性所迷惑。
也就是說,這條思考軸線一方面抗拒「大師的攝影史」的誘惑,對之有所警覺。另一方面則將焦點拋向更為遼闊(且充滿匿名性)的數位網路時代的攝影實踐。因為在沒有真正開始與結束的網絡根莖生成模式中,所謂的「攝影之思」早已不限於某個偉大靈魂苦心孤詣的影像框構。正如第三篇〈攝影的琥珀隱喻、移動性與網路影像文化〉循著學者達米安‧薩頓(Damian Sutton)與曼諾維奇的研究思路,清楚表明當代攝影文化早已捲入一場無止盡的電訊風暴,那是一個無數情感、思念、沉思及日常衝動的細瑣軌跡,全都永恆地即生即滅的影像宇宙。因此,有別於上個世紀的攝影論述止步於影像機具(與技術)如何改變攝影實踐的問題層次,當前的評論書寫顯然有必要擺脫「專業攝影家vs. 業餘大眾」的舊式框架,才有可能在當代背景運算、監控機制、社群媒體設計,以及網路影音資料庫的快速變革中,為攝影史重新找到符合這年代的主體情境的書寫策略。或許可以這麼問,如果攝影論述不必在兩種過於簡化的端點之間選邊站:一邊是無庸置疑的大師敘事,另一邊是時髦但往往欠缺深入觀點的「諸眾」(multitude)概念的快速套用,那麼是否存在一套恰當的評論語言與研究架構,幫助我們更細膩的梳理介於個人和集體之間的攝影實踐光譜?
即使是面對主流的攝影評論課題,例如具有強烈情感召喚力的廢墟攝影或災劫影像,這些文章在評述視角的選擇上也相當斟酌。譬如將第一篇〈戰爭攝影與事件性:對幾個戰爭攝影事例的初步探勘〉與第六篇〈廢墟攝影的案例寫作〉合併閱讀,不難發現陳寬育始終秉持一種沉靜的語調。對他來說,面對暴力、戰爭與重大劫難的畫面,或者攝錄廢棄戰場、軍營、碉堡、監獄等帶有複雜歷史和政治意涵的影像時,當代攝影論述反而應該留予讀者更充裕的思考空間。如同許多「事件後攝影」的攝影家力圖在報導攝影的固定修辭語法之外,創造一種能保有事件與其事物狀態(état de choses)之豐富性的實踐方法,陳寬育也不斷在他的寫作中調校一條攝影評論應當採取的冷冽路徑。理由別無其他,正因為攝影具備捕獲殘酷、闇黑、荒涼與陌異之物的強大力量,我們反而需要一種卸除不必要的浪漫化/崇高化/憂鬱化凝視的分析模式,並且在閱讀作品時,持續關照事件場景、生命記憶,以及創傷經驗本身的多面性。
借助大衛.坎帕尼、多納.衛斯特.布雷特(Donna West Brett)、莎莉.米勒(Sally Miller)等人的研究,陳寬育進一步指出「事件後攝影」與廢墟攝影的積極意義並不只是確認事物曾經的「有」與「在」,同時也是為了透過事物的破壞與喪失,特別是生命記憶的殘缺或歷史經驗的抹消,進而啟動影像的治癒潛能。而其中蘊含的反芻性力量同樣不是基於表面上的情感與道德訴求,而是如其所言:「在回應缺席與在場、破碎與整體、可見與不可見等二元性結構中,攝影能展現其複合辯證性」;作品的意義不只是揭示表層議題的迫切性,而是能幫助我們返回最根源性的提問:「什麼才是『看見』的意義?」這意謂著,從戰爭攝影、災劫影像到當代廢墟美學的真正要旨,除了是對當下生命政治的敏銳覺察,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秉持的觀看實踐之反思。因為駐足這些影像之前的我們會不停地思考:還有什麼是應該顯影,但未被顯影的?
據此,尚有有一條思考軸線貫穿〈思索檔案與攝影,一則自由式寫作〉與〈攝影與記憶:鬼魂的愛、逼迫與曖昧〉這兩篇的寫作,意即一方面關注「檔案轉向」浪潮下,攝影與知識生產框架、主體化歷程(subjectivation),以及權力布置(dispositif)之間的強烈連結。另一方面,儘管與生命政治有著極其複雜的關係,但攝影並不只是人們用來確認事實、標定細節,以及強固分類秩序的中性工具;其全部意義從來都不只是作為一部將世界無盡切割的機器或裝置,因此並不會是律法暴力(或廣義的邊界操作力量)的溫馴載體。針對這點,陳寬育試圖透過探索攝影的幽靈性(spectrality)特質,指出攝影實踐蘊含著逼近「再現的有限性」的深邃力量,繼而使得「模糊」、「缺席」、「非知」、「無居所」(placeless)、「無物」(nothingness)及一切難以名狀之物,最終都成為吾人思考的潛在對象。換句話說,攝影總是存在曖昧、游離、空白及意義未明的一面,避免世界因為不斷凝結為各種已知者/已建檔者/已指認者,繼而徹底失去了活力。用阿岡本的話來說,這意味著攝影其實也帶有搖晃一切邊界和框架的「褻瀆/渾濁化」(profanation)力量,因為它總是藉由「觀看與見證的不可能性」向我們揭露更多東西。
順此思路來理解,正如同攝影的真正力量並不源自它作為世界的說明性註解,思想的真正力量也不是奠基在已知事物或知識的固著化效果上。毋寧說,思想本就是一種無盡的摺曲(folding),是不斷探入未知領地,並且將趨於靜滯的「我思」拋入「他性」(otherness)的幽光閃爍處,企求在那看似徹底陌異的荒漠中發現「作為異己的我」。換言之,思想行動的真正關鍵就在於引發一場「我―非我」的摺曲風暴,而當下的「我」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凹痕,猶如深幽迷宮裡數不盡的轉角。
評論寫作亦然,總是涉及將書寫中激發的「我思」與藝術作品裡考掘出的各式洞見反覆摺曲,形成姿態萬千、型態各異的思想「重褶」(pleats)。如果書寫蘊含任何差異化的力量,那麼它首先便是將「我思」拋至它自身的最遠點來展示這種力量,並且永不止息地將這樣的運動模式視為一切思想事件的零度。我認為,這或許就是陳寬育構想其攝影論述取徑時所採取的基本策略。他不斷將自己「摺入」當代攝影評論家們的豐富論域,並且透過不厭其煩的詮釋與再評論,最終將他們的問題意識與概念叢集「摺回」自己的思想平面。
這般關於思想與「摺」之意象的連結,雖然是源自傅科與德勒茲的哲學洞見。但如果我們看向事物表面的微光行經影像機具的內部構造,最終落定於相紙上的重重軌跡,會發現那同樣是一種「摺」。據此,攝影評論始終具備雙重的意義:它既是關乎「光之摺疊/折射」的書寫實踐,於此同時,也總是思想之光與攝影之光的無盡重褶。而現在呈現在各位讀者眼前的這本《異獸藏身處的精靈:藝評召喚術》,便是一次以摺曲為方法而啟動的論述推進。
這是一位臺灣土生土長的藝評人,憑藉其多年的研究積累與多方閱讀,替攝影論述的未來所擘畫的預存知識圖景。毫無疑問,其所張開的知識蛛網仍不斷向外延伸、擴張,與世界上其他的攝影論述相互共振,並且持續凝結出屬於臺灣這塊土地的智慧露珠,等待更多思想、言說及實踐動力線的交會。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2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7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陳寬育
優惠價: 88 折, NT$ 334 NT$ 3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一本關於攝影的書,唯一的附圖是一幅銅版畫,到底在想什麼?
這本書所收錄的文章,發表於2018年至2022年之間,以國藝會「現象書寫:攝影評論研究與書寫計畫」的寫作成果為基礎,進一步擴充與發展,是作者近三年藝評寫作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全書主要由「攝影評論的研究與書寫」、「藝評作為創作?寫作實驗數種」,以及「邊角料:閱讀紀事與隨筆」等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份是對攝影評論文章之蒐集、閱讀與再書寫。「藝評作為創作?寫作實驗數種」系列是作者的藝評實踐,也是與藝術領域中不同的專業工作者合作、對話、彼此激發所生產的文字作品。「邊角料:閱讀紀事與隨筆」,則是伴隨著藝評寫作者的日常而生的隨記、閱讀筆記,以及捕捉一些萌生的點子。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以業餘者的視野從攝影專業領域汲取許多資源並獲得藝術寫作的動力,只是,它的真正的意圖,更多的是自我暗示的藝術寫作狀態之開創。
作者簡介:
◎
曾任藝文雜誌記者與編輯,策畫或參與過幾檔展覽,現為獨立藝評人。近年關注攝影、繪畫與視覺文化。2022年成立「蔚島工作室」,想像擁有一個能將思想與書寫自我組裝的後勤維修工作基地,實踐理想中「以藝評寫作支持藝評研究,反之亦然」的工作模式。
名人推薦:
◎
思想與光的無盡重褶:讀陳寬育的攝影書寫及其概念布置
文 王聖閎(藝評人,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異獸藏身處的精靈:藝評召喚術》是藝評人陳寬育近年寫作成果的一次重要集結。以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所支持的長篇專論計畫為基底,這本書充分展露他對臺灣攝影論述新貌的豐富想像,以及他對藝評寫作本身的實驗性探索。其中,作為主力的十篇攝影評論專文有著縝密的佈局結構,各篇的主題看似獨立卻又相互支應,共同交織出一塊論理清晰的當代攝影知識圖景。這一系列的文章讀來不僅令人耳目一新,同時也相當系統性地呈現其研究書寫的整體關懷。
從選題的角度來看,陳寬育的寫作涵蓋戰爭攝影、事件後攝影(late photography)、街頭攝影、網路攝影文化、動物攝影、廢墟攝影等面向,並且漸次從攝影與標本、檔案、圖像的有形關係、逐步推進至攝影與記憶、死亡、泛靈,以及非人(the impersonal)的辯證;從參照文獻和理論運用的角度來看,其閱讀除了集中梳理約翰.塔格(John Tagg)、大衛.坎帕尼(David Campany)、厄里奇.巴爾(Ulrich Baer)、羅絲瑪莉.霍克(Rosemary Hawker)等攝影評論家的研究成果,也交叉參照了《十月》(October)期刊藝評群,如羅莎琳.克勞絲(Rosalind Krauss)、克雷格.歐文斯(Craig Owens)的經典文章,同時廣泛汲取包括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列夫.曼諾維奇(Lev Manovich)、賈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喬治.迪迪―于貝爾曼(Georges Didi-Huberman)、吉奧喬.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等當代思想家的分析觀點。猶如撐開一張纖細敏銳的蛛網,陳寬育的評論文字不斷擄獲來自文化研究、媒介理論、人類學、地理學、哲學,乃至於倫理學領域的思想資源,積極嘗試在既有的攝影論述路線之外開發新的研究取徑。
特別是面對臺灣仍以紀實攝影為當然核心的強盛書寫傳統,這系列的文章顯然有意另闢蹊徑。例如在第二篇〈關於街頭攝影〉一文裡,陳寬育透過戰後法國商業街頭攝影歷史的回顧,點出公眾攝影史(或攝影產業史)的重要性:「…我認為在『大師的攝影史』之外,更應關注那些交纏著法律、產業、工會、通俗文化、觀光、所有權面向的影像文化史,那是種真正深入生活與日常的社會脈絡體現方式…。」此般視野,頗能提醒當前臺灣攝影論述潛藏的某種盲從與躁進,特別是在建構自身歷史的文化趨力下,不免被「大師敘事」(名家列傳式的敘說模板)之便利性所迷惑。
也就是說,這條思考軸線一方面抗拒「大師的攝影史」的誘惑,對之有所警覺。另一方面則將焦點拋向更為遼闊(且充滿匿名性)的數位網路時代的攝影實踐。因為在沒有真正開始與結束的網絡根莖生成模式中,所謂的「攝影之思」早已不限於某個偉大靈魂苦心孤詣的影像框構。正如第三篇〈攝影的琥珀隱喻、移動性與網路影像文化〉循著學者達米安‧薩頓(Damian Sutton)與曼諾維奇的研究思路,清楚表明當代攝影文化早已捲入一場無止盡的電訊風暴,那是一個無數情感、思念、沉思及日常衝動的細瑣軌跡,全都永恆地即生即滅的影像宇宙。因此,有別於上個世紀的攝影論述止步於影像機具(與技術)如何改變攝影實踐的問題層次,當前的評論書寫顯然有必要擺脫「專業攝影家vs. 業餘大眾」的舊式框架,才有可能在當代背景運算、監控機制、社群媒體設計,以及網路影音資料庫的快速變革中,為攝影史重新找到符合這年代的主體情境的書寫策略。或許可以這麼問,如果攝影論述不必在兩種過於簡化的端點之間選邊站:一邊是無庸置疑的大師敘事,另一邊是時髦但往往欠缺深入觀點的「諸眾」(multitude)概念的快速套用,那麼是否存在一套恰當的評論語言與研究架構,幫助我們更細膩的梳理介於個人和集體之間的攝影實踐光譜?
即使是面對主流的攝影評論課題,例如具有強烈情感召喚力的廢墟攝影或災劫影像,這些文章在評述視角的選擇上也相當斟酌。譬如將第一篇〈戰爭攝影與事件性:對幾個戰爭攝影事例的初步探勘〉與第六篇〈廢墟攝影的案例寫作〉合併閱讀,不難發現陳寬育始終秉持一種沉靜的語調。對他來說,面對暴力、戰爭與重大劫難的畫面,或者攝錄廢棄戰場、軍營、碉堡、監獄等帶有複雜歷史和政治意涵的影像時,當代攝影論述反而應該留予讀者更充裕的思考空間。如同許多「事件後攝影」的攝影家力圖在報導攝影的固定修辭語法之外,創造一種能保有事件與其事物狀態(état de choses)之豐富性的實踐方法,陳寬育也不斷在他的寫作中調校一條攝影評論應當採取的冷冽路徑。理由別無其他,正因為攝影具備捕獲殘酷、闇黑、荒涼與陌異之物的強大力量,我們反而需要一種卸除不必要的浪漫化/崇高化/憂鬱化凝視的分析模式,並且在閱讀作品時,持續關照事件場景、生命記憶,以及創傷經驗本身的多面性。
借助大衛.坎帕尼、多納.衛斯特.布雷特(Donna West Brett)、莎莉.米勒(Sally Miller)等人的研究,陳寬育進一步指出「事件後攝影」與廢墟攝影的積極意義並不只是確認事物曾經的「有」與「在」,同時也是為了透過事物的破壞與喪失,特別是生命記憶的殘缺或歷史經驗的抹消,進而啟動影像的治癒潛能。而其中蘊含的反芻性力量同樣不是基於表面上的情感與道德訴求,而是如其所言:「在回應缺席與在場、破碎與整體、可見與不可見等二元性結構中,攝影能展現其複合辯證性」;作品的意義不只是揭示表層議題的迫切性,而是能幫助我們返回最根源性的提問:「什麼才是『看見』的意義?」這意謂著,從戰爭攝影、災劫影像到當代廢墟美學的真正要旨,除了是對當下生命政治的敏銳覺察,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秉持的觀看實踐之反思。因為駐足這些影像之前的我們會不停地思考:還有什麼是應該顯影,但未被顯影的?
據此,尚有有一條思考軸線貫穿〈思索檔案與攝影,一則自由式寫作〉與〈攝影與記憶:鬼魂的愛、逼迫與曖昧〉這兩篇的寫作,意即一方面關注「檔案轉向」浪潮下,攝影與知識生產框架、主體化歷程(subjectivation),以及權力布置(dispositif)之間的強烈連結。另一方面,儘管與生命政治有著極其複雜的關係,但攝影並不只是人們用來確認事實、標定細節,以及強固分類秩序的中性工具;其全部意義從來都不只是作為一部將世界無盡切割的機器或裝置,因此並不會是律法暴力(或廣義的邊界操作力量)的溫馴載體。針對這點,陳寬育試圖透過探索攝影的幽靈性(spectrality)特質,指出攝影實踐蘊含著逼近「再現的有限性」的深邃力量,繼而使得「模糊」、「缺席」、「非知」、「無居所」(placeless)、「無物」(nothingness)及一切難以名狀之物,最終都成為吾人思考的潛在對象。換句話說,攝影總是存在曖昧、游離、空白及意義未明的一面,避免世界因為不斷凝結為各種已知者/已建檔者/已指認者,繼而徹底失去了活力。用阿岡本的話來說,這意味著攝影其實也帶有搖晃一切邊界和框架的「褻瀆/渾濁化」(profanation)力量,因為它總是藉由「觀看與見證的不可能性」向我們揭露更多東西。
順此思路來理解,正如同攝影的真正力量並不源自它作為世界的說明性註解,思想的真正力量也不是奠基在已知事物或知識的固著化效果上。毋寧說,思想本就是一種無盡的摺曲(folding),是不斷探入未知領地,並且將趨於靜滯的「我思」拋入「他性」(otherness)的幽光閃爍處,企求在那看似徹底陌異的荒漠中發現「作為異己的我」。換言之,思想行動的真正關鍵就在於引發一場「我―非我」的摺曲風暴,而當下的「我」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凹痕,猶如深幽迷宮裡數不盡的轉角。
評論寫作亦然,總是涉及將書寫中激發的「我思」與藝術作品裡考掘出的各式洞見反覆摺曲,形成姿態萬千、型態各異的思想「重褶」(pleats)。如果書寫蘊含任何差異化的力量,那麼它首先便是將「我思」拋至它自身的最遠點來展示這種力量,並且永不止息地將這樣的運動模式視為一切思想事件的零度。我認為,這或許就是陳寬育構想其攝影論述取徑時所採取的基本策略。他不斷將自己「摺入」當代攝影評論家們的豐富論域,並且透過不厭其煩的詮釋與再評論,最終將他們的問題意識與概念叢集「摺回」自己的思想平面。
這般關於思想與「摺」之意象的連結,雖然是源自傅科與德勒茲的哲學洞見。但如果我們看向事物表面的微光行經影像機具的內部構造,最終落定於相紙上的重重軌跡,會發現那同樣是一種「摺」。據此,攝影評論始終具備雙重的意義:它既是關乎「光之摺疊/折射」的書寫實踐,於此同時,也總是思想之光與攝影之光的無盡重褶。而現在呈現在各位讀者眼前的這本《異獸藏身處的精靈:藝評召喚術》,便是一次以摺曲為方法而啟動的論述推進。
這是一位臺灣土生土長的藝評人,憑藉其多年的研究積累與多方閱讀,替攝影論述的未來所擘畫的預存知識圖景。毫無疑問,其所張開的知識蛛網仍不斷向外延伸、擴張,與世界上其他的攝影論述相互共振,並且持續凝結出屬於臺灣這塊土地的智慧露珠,等待更多思想、言說及實踐動力線的交會。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7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2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