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與新冠疫情碰撞,
將如何改變教育的未來?
推動「學習共同體」教育改革的日本教育大師佐藤學,
在他的新作≪學習的革命2.0≫當中提出,
對這一代的孩子們而言,疫情帶來的最大威脅是學習損失,
這將對他們未來的生活造成極大的風險!
「生生有平板」的數位化教育並非根本的解方,
提供創造性、探究思考與協同的學習才是!
教育的發展脫離不了世界經濟、國家發展的脈胳,
繼《學習的革命》、《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後,
佐藤學解析了AI與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與國家發展的衝擊,乃至於如何影響個人幸福的能力。
他梳理、整合各種最新的教育、經濟研究報告,
並在≪學習的革命2.0≫一書中提出未來教育的深遠藍圖──
提供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性、思考探究、協同學習的教育沃土。
佐藤學給台灣教育界的深刻提醒
➤當心教育的扭曲變形
疫情催生了線上學習需求,「教育IT企業」大舉進入公共教育系統,
當把握住教育「大生意」與公共教育的界線。
➤數位的階級落差造成的學習損失
全世界孩子的未來生涯薪資將損失高達17兆美元,
經濟能力在後50%的孩子,因為損失學習機會,每3人就有1人存在失業風險,
即使有工作,也將損失27%-34%的生涯薪資。
➤線上學習不利創造性、協同、探究式學習
2015年OECD調查,不論在閱讀、數學、科學測驗,使用電腦學習的時間越長,學力下滑越多。
想用線上課取代一般實體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線上學習讓學習變成了個人化,但真正的學習,必須題透過協同合作,
同儕間感受彼此的「不懂」,進而合作學習。
佐藤學對未來教育的探問與思索
Q:工業4.0帶來的技術革新大大影響孩子未來的工作內容,為培育因應未來的人材,教育政策、學校教育目前有什麼樣的調整?
Q:公共教育V.S.教育產業間的界線是否愈漸消融?
Q:當公共教育與商品化教育服務兩者界線遭到破壞,該如何才能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Q:在IT產業的助長之下,教育產業將更加蓬勃發展?
Q:「人的能力」的「人材」V.S.「人力資本」的「人材」?
Q: 教育的「大生意」所標榜的「博愛主義」口號是為引起關注?
Q:ICT教育披著迎向未來夢想與科技神話的彩虹羽之,真能提高孩子的學習品質嗎?
作者簡介:
佐藤學
1951年出生於日本廣島縣。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
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日本學術會議第一部(人文社會科學)部長、日本教育學會會長、全美教育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會員、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ERA)榮譽會員。亦曾擔任墨西哥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教授,哈佛和紐約大學客座教授。
其日文著作不計其數,其中已出版中文版的有《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課程論評︰走向公共性的重建》、《教師的難題︰走向反思性實踐》、《教育改革的設計》、《變革課堂,學校改變︰從綜合學習到學校課程的創造》、《教師的挑戰》《學習的革命》、《學習共同體的構想與實踐》、《學習革命的最前線》、《學習革命的願景》、《邁向專家之路:教師教育改革的藍圖》等。
譯者簡介:
黃郁倫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日本東京大學教育學碩士。日本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候選人。曾任日本東京中華學校教師,日本東京電機大學講師。現任日本法政大學講師,日本社會事業大學講師。中文譯作有:《學習的革命》、《學習共同體的構想與實踐》、《學習革命的最前線》、《學習革命的願景》、《邁向專家之路:教師教育改革的藍圖》
章節試閱
台灣版特別收錄〈專文一〉
如何化解線上學習困境?數位工具應該是課堂上透明的存在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推動學習共同體的佐藤學談論他看到疫情對課堂學習的挑戰,還有日本「一人一機」新政策的影響。佐藤學教授建議,課堂上不用刻意注意數位工具本身,使用它們應該像用一枝鉛筆、原子筆那麼簡單。
日本在二○一九年十二月提出 GIGA School構想,期望活用網路資訊技術和數位設備,培養學生因應未來社會的能力。重要指標就是讓全國公私立國中、國小學生「一人一機」,這和台灣目前推動的「生生用平板」政策相當類似。
佐藤學看到疫情的挑戰和對於教育的影響。他寫了一本新書《後新冠時代的學習再革命》,這本書很薄,看起來是一本小冊子,但是佐藤學就是希望這樣輕薄的內容可以快速的傳播,讓大家一起深思,科技將對教育帶來了挑戰。
佐藤學今年七十歲,是日本教育界的大師級人物。他針對日本教育中孩子失去學習動機、不知為何而學、從學習逃走的問題,提出以「學習共同體」為目標的改革做法。
和一般大學教授不同,佐藤學不僅建立理論基礎,更親力親為,每週參訪兩、三所學校,直接和中小學的學生、老師、校長面對面討論、改進,四十二年如一日,累積了超過一萬間教室的現場感。
二○一二年《親子天下》出版《學習的革命》,也越洋報導日本學習革命的現場,因為日本面臨的教育挑戰以及社會結構和台灣如此相近,於是也在台灣掀起學習共同體的教改風潮。至今包括新北市、台北市、宜蘭縣各地都還有老師實踐以學習共同體的教改。
今年三月東京大學舉辦的學習共同體國際論壇,因為疫情,世界各國的學者專家沒有辦法親臨現場,但是佐藤學仍舊用他的手機當鏡頭,帶著全世界的老師進入日本小學的教室,從老師的視角看見學生的學習。
新冠肺炎疫情長達兩年的侵擾中,全球教育系統曾幾近失能也急速變貌。數位學習潮流下,「學習」與數位工具之間最好的距離是什麼?如何善用數位工具,帶動學生思考、活用知識能力,而非走回「鍛鍊短期記憶」的老路?佐藤學在《親子天下》專訪中,精闢解析。
Q:線上學習、數位產品因疫情加速進入孩子的學習日常,科技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是什麼?
A:日本有很多人認為,疫情停課,但上線上課就好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二○一五年OECD的調查指出,使用電腦的時間愈長,學力下滑愈多。不論在閱讀、數學、科學測驗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也就是說想用線上課程取代一般實體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主要的理由是,線上學習讓學習變成了個人化, 但是真正的學習,必須是透過協同合作,才能提升學習效果。
檢索資訊、查詢知識時,電腦或網路非常有效。一堂五十分鐘的課程內容,在網路上可能只要花一分鐘就可以查完。但要活用這些知識情報,進一步探究,需要面對面的協同學習,光是用電腦是辦不到的。
Q:老師和學生能不能在線上課程的學習中,進行協同學習和探究呢?
A:我必須要說,有非常大的限制。
雖然許多線上視訊軟體都可進行分組討論,但效果還是有限。例如數位分心的問題,如果是社會經濟背景比較差,或是父母必須外出工作的孩子,沒有父母在旁監督,孩子可能會一邊上課一邊打電動,在日本確實有很多這樣的狀況。
要期待線上授課也能夠有像面對面上課時的對話、溝通,我想這是非常受限。大人要透過線上軟體進行資訊交流和對話並不困難,但對孩子來說,他們並不只是交換情報、交談。他們需要情感面、情緒上的交流連結,感受到彼此心靈上的相互牽絆,這都是需要透過面對面才能擁有的。情感上的交流在疫情下更形重要,但在網路上是不可能的,我想特別指出這一點。
學習共同體很重視彼此能共感他人的「不懂」,帶領孩子一起探究別人的不明白之處,這應該是日本教師很特別的能力,是一個很寶貴的寶物。但這在線上課程來說是非常難進行的。因為所謂的「共有不理解」,重點在於後面大家的共同探究。如果無法面對面進行這樣的探究,就失去了意義。
Q:孩子們會不會在課堂上一直分心,只顧玩這些資訊設備,而忘記去學習呢?
A:這不是數位產品的問題,而是教室裡還沒讓孩子養成學習的方法、習慣。
在日本採行學習共同體的學校中,有一百所已經開始導入數位產品。但沒有任何一間學校的孩子,會在上課的時候一直去玩設備。
但日本政府導入「GIGA School」、「一人一機」一年多來,我很深刻發覺,數位產品用得愈多,孩子們的學習就愈個人化,協同學習會被干擾。有些老師已經體認到,這時,最好盡可能減少孩子使用這些數位工具。而學生交作業時,是紙本比較好,還是用電腦上傳電子檔比較好,老師自己可以判斷取決。
Q:該如何正確的使用數位技術、資訊產品來學習?
A:無論如何,數位技術都是必要的,這是一大前提。
數位技術在未來社會將非常重要,孩子們必須學會如何利用數位技術來繼續學習。但是我們必須很清楚知道,數位技術就是一項工具,它和所有的工具一樣,用得好它就是好的,惡用則為惡。
例如,保守的、強調背誦的教學方式,若採用了數位工具,教學就會更保守、更傳統、更強調背誦。相反的,革新的、探究式的教室裡加入了電腦,孩子的探究、協同學習也會更強。是好是壞,全依其本身的脈絡走向而決定。
例如,十五年前美國校園導入網路,原本就不太團結的老師、學生,愈發分散,原本就有較強的連結,協同就更強。
數位技術,運用在不好的脈絡上就會更壞,好的方向就會更好。
去年日本的大學實施一整年的線上課,我在學習院大學授課,一年後調查學生反應時,有一個很有趣的發現。授課老師若愈只以老師為主,教學就會愈走向單向。愈強調探究、共同的授課,學生小組就會探究更多。隨便的老師更隨便,備課時間只要原本的三分之一就夠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老師,卻得花上三倍的備課時間。
問題不在數位技術是好是壞,更決定性的關鍵是,老師本身的教學方式、教室內的氛圍以及孩子們的學習狀況。 工具和學習者之間的介面,必須透明,學生必須不帶有特別意識,很自然地去使用數位設備。
就像開車時,若刻意意識著方向盤在哪?按鍵、油門、煞車在什麼位置,如此緊張地開車,反而容易出事。如果老師們在教室裡一直下指令說,「好!現在全部把電腦拿出來」、「現在要做這個、做那個」,並不是好的方式。
我會建議,就把它當成文具來使用。就像是使用一支鉛筆、原子筆那麼簡單。
Q:您提到數位工具應該是學習的工具,而非教學的工具,為什麼?
A:電腦和教育之間的關係,五十多年來一直都存在著這樣的對立。
行為主義學派的大師施金納設計的學習機,有操作條件(如教材內容)、即時回饋(即刻得知答案是否正確)、小階段循序漸進(知識內容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讓學生個別學習。但這只能製造短期記憶。很可惜的,ICT教育裡所使用的軟體,大多是依照這種方式,把電腦當成教學工具而設計出的工具。
但LOGO程式語言開發者西摩爾・派普特,個人電腦先驅者艾倫・凱等人則對教育界指出,電腦是思考和表現的工具。
事實上,在沒有電腦時,孩子也能夠在內在自行對話。有電腦時,則像是對著電腦對話,做自己內在的對話,這就是思考。將自己的思考表現為圖、表、簡報,對外傳遞,讓思考可視化。
電腦最好的的方式,就是把它當成一支筆。學習共同體的實踐,也和這個觀念一致。像是在社會科時,孩子想多找一點資料,英文課時,想知道同一句話有哪些不同的說法,可以用平板電腦查,和大家一同共有。用法就像用文具一樣。
又例如,五年級的自然課裡出了兩個題目,一個是為什麼颱風總是在太平洋上形成?第二個題目是為什麼颱風從太平洋通過了日本海,到北海道時就會消失了?
孩子們並不是用電腦上網找到解答,就結束了。他們上網是找出了九到十月,包括日本、台灣、韓國等地的天氣圖,從天氣圖裡面去探究,找到答案。這種方式下,數位產品才會是學習的工具,是協同探究的工具。
Q:資本主義和公共教育是否出現了衝突?
A:教育已經成為大生意,ICT教育市場,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產業市場,這會帶來很多問題。
例如日本過去主管教育的是文部科學省(即台灣的教育部),現在因為要加入ICT教育,變成由經濟產業省(即台灣的經濟部)在主導。
在全球化趨勢下,許多國家缺乏國際競爭力,造成國債加重、財政赤字,無力支持公共教育,只好將公共教育外包或委託給民間私人企業。例如印度都會區有五成學校、農村三成的學校由私人企業接手,發展低學費私立學校。
但私人企業一接手,馬上有半數老師被解雇,畢竟學校人事費高達八成,是學校不可能有盈餘的主要原因,私人企業用電腦取代教師,可省下人事費,帶來巨大利益。瑞典有兩成公立學校是委託私人經營,美國也有很多由IC企業在公立學校背後主導的狀況,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亦是。
日本文部科學省過去非常保護公立學校教育,但現在經濟產業省介入教育,扶植ICT企業。二○二○年日本政府推動GIGA School,讓科技公司的營業額翻倍,因為政府在每一所學校投入的數千萬日圓,最後都流入科技公司。而且這不是用一般預算支出,而是以特別預算支應,設備不是出租,是直接買斷,四、五年後不可能再有經費支應,無法延續下去,非常危險。
政府以「個別最適化的學習」為方針,其實有種藉此以資訊設備替換、取代老師的氣氛,威脅已經來到眼前,非常危險。雖然教育界、文部科學省持反對意見,但經濟產業省和業界強行導入。
未來的公共教育,須倚賴教育企業、ICT企業結盟才能持續,但結盟的方式非常關鍵,地方政府須保有自主性,在能保護、發展公共性的方針下,來建立協力關係。如果只以經濟產業省、IT企業主導,公共教育會快速瓦解。(施逸筠採訪整理)
台灣版特別收錄〈專文二〉
創造能安心說出「我不懂」的教室,拯救疫情下的「學習損失」
今年三月初,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佐藤學再度主持開放觀課,讓二十多個國家都能看到「學習共同體」的上課樣貌,還有孩子們如何毫不怯於表達自己的困惑。佐藤學也強調,學習共同體這項改革,最核心的推動者其實是孩子。
「哇,這數字好大,要怎麼分啊!」小學一年級的男生抓抓頭,和教室裡二十多位同學一起兩兩分組,努力想著如何將三二四張色紙,平分給六個人。這群沒學過除法、連十進位概念都還很模糊的小一生,面對「越級打怪」的數學題,雖有不安,卻滿是躍躍欲試的熱情。
這是日本埼玉縣井泉小學,實施「學習共同體」的教學現場。
日本歷經六波新冠肺炎疫情高峰後,三月初「學習共同體」的教室再度開放觀課。在滿場目光包圍中,孩子們毫不怯於說出自己的困惑,積極向同學求助,彼此聆聽、確認腦中的那團迷霧為何。
從教室裡用手機開直播,讓數百位來自台灣、韓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的線上訪客,終得一探教室實況的,是在日本國內外推動「學習共同體」超過四十年,如今已是七十歲高齡,仍站在教育現場,大力推動改革的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佐藤學。疫情停課,曾讓佐藤學擔心,學習共同體的推動恐怕得重頭來過。但令他驚訝的是,全日本三千多所實施學習共同體的學校,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學校喊停。甚至,孩子們回到校園後,積極實踐學習共同體的熱切姿態,反而成為教師們繼續堅持的強心劑,來自日本國內外,希望推動學習共同體的聲音也不減反增。不過,佐藤學仍看見疫情下全球教育環境裡的危機四伏,憂心不已。
「比起眼前染疫的可能,疫情帶來的更大威脅,是因學習損失,而對孩子們的未來生活帶來極大風險。」佐藤學接受《親子天下》越洋專訪時指出。
佐藤學認為,疫情下學習落差加劇,學習損失將為學生未來生涯發展埋下隱憂。加上工業四‧○推波助瀾,資本主義順勢涉入公共教育領域,教育面臨私人化風險。疫情帶動線上授課、數位產品大舉進入學生日常,「一人一機」的政策,也讓學習將走向個人化。「但真正的學習,是必須投過協同合作,才有效果的。」「這不是任何方法、SOP,而是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不讓任何孩子、老師被孤單拋下的願景。」佐藤學認為,學習共同體是一個彼此關照的共同體,相互聆聽,共享彼此的思考和疑惑,而帶動真實的學習。他指出:「教師不再是單向的授課,而應是一個學習的設計者、協調者和反思者。」
以井泉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課為例,導師工藤直美刻意選了超出範圍的題目,是希望刺激孩子們動手畫圖思考,也培養學生的耐心和願意挑戰的積極態度。「如果給了太簡單的題目,孩子很快就會開始聊天、分心。」佐藤學解釋。
「他覺得好難的地方,你也這麼覺得嗎?」、「他的解釋,有沒有人聽不懂?」比起誰最快答對,工藤老師更重視孩子們是否都是「聆聽達人」,能理解別人的不了解之處,溫柔地對待他人的疑問。
新冠肺炎疫情長達兩年的侵擾中,全球教育系統曾幾近失能也急速變貌。數位學習潮流下,「學習」與數位工具之間最好的距離是什麼?如何善用數位工具,帶動學生思考、活用知識能力,而非走回「鍛鍊短期記憶」的老路?佐藤學在《親子天下》專訪中,精闢解析。
Q: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多數學校停課。學習共同體強調學生互動和學習,長期停課對學習共同體的推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A:二○二○年一月疫情爆發初期,我即預測這將對世界帶來大混亂。
世界各地有許多學校的學習共同體,才在導入初期,就因疫情被迫停擺,當時我已有覺悟,最壞的狀況就是得重新來過,沒想到事實並非如此。
在日本,包括三○○所前導學校,實施學習共同體的學校共有三千多所,沒有任何一所學校喊停,學校數甚至有增加的趨勢,許多海外國家也希望推動學習共同體,讓我非常驚訝。
我們一直大力疾呼,就算學校被迫停課,也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老師落單,絕不要走回傳統齊一式授課方式。正因為這樣的非常時期,更要疾呼推動學習的創新,強調以探究和協同合作為中心的學習方式。
這次疫情讓我學到,學習共同體這項改革,最核心的推動者其實是孩子。學校復課、重啟學習共同體時,看到孩子們非常開心。他們非常熱心的投入學習,從小學、中學到高中皆然。這讓老師們也團結起來,堅定於「不能讓任何孩子落單」的目標,努力實踐具有品質的學習。
Q:您認為疫情對全球教育環境帶來什麼影響?
A:新冠肺炎疫情,對教育所造成的傷害,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
例如日本,學校停課時間約是三~四個月,低於先進國家平均五個月,且兒童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傷、重症的比例非常低。但日本各地方政府仍對學校訂出嚴格的防疫規範,例如孩子們不能做分組討論、協同合作,不能唱歌,桌子要分開。
孩子是被打散的,學習的自由、權利,生活上的自由也都被剝奪。家庭社經背景較低的孩子,受到的打擊更是一般孩子的五倍,因為他們無法上學、學力低下。
在印尼,停課期間超過二十個月,許多孩子從此失學。尤其高中生,停課期陷入孤獨,結果提早結婚生子,再也無法回到學校。
疫情對整個世界的教育都帶來不小的影響。其中,最重要課題是「學習損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銀行於二○二一年十二月發表調查報告指出,疫情停課,已經造成嚴重的學習損失,學習的品質和量都下滑。原本十五歲青少年應有的學習水準,在疫情下,發展中國家損失超過三十%,已發展國家下滑十七~二十%。而經濟能力處於後半的孩子,每三人就有一人未來可能找不到工作。
報告中也推估,遭遇嚴重學習損失的孩子們,終身收入總額將減少十七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十四%。對這一代孩子們而言,疫情帶來的最大威脅,並非眼前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而是因學習損失,對他們未來的生活造成的極大風險。另外,工業四‧○在疫情下加速發展,也是很重要的變化。根據預測,在二○二五年的勞動市場上,有五十二%的工作會被AI及機器人取代,到了二○三五年,有六成的工作是目前並不存在,強調高度知識性的新工作。疫情下學習損失加劇、工業四‧○加速,我們必須以學習共同體,進行更高品質的探究及協同學習。保障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落單的學習權利。
Q:您認為疫情對台灣的影響如何?
A:台灣的防疫成效較好,停課的時間較短,在學習上所受到的限制也相對較少。
但台灣的授課方式或學習改革,相較其他國家,可能落後了二、三十年之久。一直到《學習的革命》這本書問世之前,台灣的教學可能都還維持著一百四十年之前的模式。雖然這十年來台灣的教育出現了很大的轉變,但面對後疫情時代及工業四‧○加速前進,台灣這樣的教育能否因應接下來的社會?我個人是抱持否定的。
尤其在現今國際趨勢瞬息萬變的波動之下,台灣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地位。能否以全球公民,也就是具有全球性的視野,進行新的教育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所謂世界公民,例如台灣的公民,他同時也是亞洲的公民,是世界的公民。以前我們講國民國家的時代,是國民;但現在是以公民的觀點,是該區域的公民、國家的公民、亞洲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具備多重的公民身分的視野。
同時有一個想法及觀念是,台灣本身的問題,要當成是世界、全球的課題,來找到解決對策。日本也是一樣。 改以世界的視角來思考。
Q:少子化對教育帶來什麼影響呢?
A:少子化造成日本人口變少、市場變小,但這並不是成長趨緩的唯一原因,日本政府的這種論調是錯的。
根本原因在於三十年來,日本的教育、產業、政治、經濟都沒有創新,但日本政府並不承認,所以一直推給少子化。孩子和老師的聲音,不太被政府聽到,無法反映在政治上。有就學人口的家庭(家庭內有正就讀幼稚園到大學的學生),不到十二%,在我小時候是八十%,因此現在的教育完全被政治忽視。
日本在一九七○到八○年間,教育支出不論GDP占比或政府支出占比都是世界首位,現在卻是OECD加盟國裡最低,在東亞、東南亞也是最低。教師薪水也最低,這的確是少子化造成的結果。因為政治無視教育,選舉還是可以贏。
這問題其實很嚴重。如何把兒童問題、教育問題變成所有國民所關心的課題,是很困難的。這可能是少子化對教育帶來的最大影響了。
Q:您曾提到,希望自己的女兒有追求幸福的能力,為什麼?
A:我認為能夠靠自己讓自己過得幸福,是一項最重要的能力。
有兩個原因,第一,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必須是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也就是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幸福。
第二個原因是,一個沒有辦法讓自己過得幸福的人,一定也只會為周遭的人帶來不幸。大家周遭應該都有遇過不少這樣的人吧。只有能讓自己幸福的人,也能夠與他人一起擁有幸福。
像我現在,過得很幸福喔!(施逸筠採訪整理)
台灣版特別收錄〈專文一〉
如何化解線上學習困境?數位工具應該是課堂上透明的存在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推動學習共同體的佐藤學談論他看到疫情對課堂學習的挑戰,還有日本「一人一機」新政策的影響。佐藤學教授建議,課堂上不用刻意注意數位工具本身,使用它們應該像用一枝鉛筆、原子筆那麼簡單。
日本在二○一九年十二月提出 GIGA School構想,期望活用網路資訊技術和數位設備,培養學生因應未來社會的能力。重要指標就是讓全國公私立國中、國小學生「一人一機」,這和台灣目前推動的「生生用平板」政策相當類似。
佐藤學看到疫情的挑...
作者序
【推薦序】
從宏觀視角看學習變革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 呂冠緯
最近,東西方兩大教育家都有新作在台灣上市,一本是有世界教育部長美稱的肯●羅賓森的著作《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另一本就是本書《學習的革命二‧○:AI與疫情如何改變教育的未來》。
前書維持肯‧羅賓森的一貫風格,幽默中帶著批判,是本易讀的書;相較來說,佐藤學這本新作較為艱澀。但如果硬要在這兩本中挑一本來讀,我會更推薦台灣的讀者,特別是政策制定者跟教育工作者,要看佐藤學的書,我有以下三個理由。
第一、國際且宏觀的視角。
佐藤學雖然是日本東京大學土生土長的博士並且持續在東大任教,但是他的研究以及他過去對於「學習共同體」的深入挖掘,是受到全世界肯定的。美國國家教育學會(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的會員中有百餘位頂尖的美國教育研究者,而僅有六位非美國籍研究者,佐藤學是唯一一位亞洲學者,可見其論述受美國為代表的國際之重視。
書中清楚點出,佐藤學撰寫本書的想法,是從二〇一六年的世界經濟論壇談到「工業四‧○」開始的。雖然很多教育學者並不喜歡把教育跟產業跨勾,認為這會把教育的目的窄化成只有經濟性目的,但仔細看佐藤學的論述會發現,他之所以會緊扣「工業四‧○ 」這個核心,是因為這樣的發展不僅影響經濟,同時也影響社會、文化以及人類如何自我發展,這剛好和肯‧羅賓森的教育四重目的不謀而合。
教育不該只為經濟效力,但同時教育也不應跟經濟脫鉤,這樣的務實,是任何政策制定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要體認的。而佐藤學用更國際且宏觀的視角去談,事實上「全球教育市場的巨大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這裡面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避免跳到全面擁抱與全面排斥的極端,而是發揮思辨能力,去思考台灣可以怎麼走。
第二、日本的脈絡與台灣更接近。
古諺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以前台灣的教育變革喜歡看美國,因為有很多學者從美國回來;近來,包含一〇八課綱,我們則很喜歡看芬蘭。但不得不承認,無論是美國或芬蘭,在文化脈絡與歷史背景上,都與台灣相差甚大,在學習中常要避免畫虎不成反類犬。
而日本,不論是在高齡化或者是同樣受儒家思想影響,這些反而是跟台灣更相近的。特別的是,過去在 ICT 融入教育上相對保守的日本,在疫情期間,卻大舉加速「一人一機」的 GIGA School 計畫,讓全世界的行動載具供應商都跑到日本去。而剛剛好,台灣也在今年啟動四年兩百億「生生用平板」的「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大概是教育界少有的超大型投資。而當脈絡相近的日本先投資時,日本所遇到的問題,絕對值得台灣去深入研究與反思。
書中有一段有趣的現場故事,因為要融入平板的使用,許多政府計畫都會綁孩子的使用時數,而在第一個月還算可行,但到第二個月,不論是跑在前面或者是進度落後的孩子都產生抱怨,老師就只能一直退守到三分之一課本、三分之一電子光碟、三分之一數位學習的狀況,最終又把數位學習變成非常次要為輔的角色。這裡面並不是因為數位學習是負面的,而是一下子狂推,如果沒有比較細緻的教學配套,加上教師增能的時間大大不如以往,反而可能造成負面效果。以我自己在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所看到的現場挑戰,也有許多是如此。
另外一個有趣的觀察點在於,日本這一波的變革除了是日本的教育部(文部科學省)大力投入外,經濟部(經濟產業省)也成為重要的政策共同推動者。目前,台灣在這方面僅限以教育部為主,不論是經濟部、國發會或者即將要運作的數位發展部,都還沒有明確的角色,而這樣的變革確實可能需要跨部會的協作,才能達到更深入的效果。這一點,或許也可以參考日本的經驗。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獲得第五屆「總統創新獎」,剛剛好是由經濟部主責的獎項,或許,政府可以更深入去思索這中間如何統合綜效。
第三、對學習扎實的洞見與證據。
最終,任何一本談教育的書,一定要扣回學習本身,因為學習才是教育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佐藤學用「持續學習的勞動者」來說明要因應不斷地變化、終身學習,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才有可能健康前行。
我很喜歡佐藤學從這個視角切入,再次檢視科技在教育中的角色時,並不僅限於「個人最適化」的切角,也就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學習到合適自己程度及速度的內容。這是根植於施金納的編序教學或者布魯姆的精熟學習等理論的整合運用,確實這也是科技之力所能達到的。
但是,如果只局限在此,不僅無法培養有創造力的下一代,甚至會把教育再一次窄化為只是分數的提升。也因此,本書第八章談到的「探究協同學習」,並且用十個案例說明,如何運用網路進行更深入的主題探究,或者是更有效地去呈現並且與他人協作共創,都是科技融入教育更重要的應用。
對我個人而言,科技能帶給教育的最大機會,是讓教育能從「工廠模式」大步邁向「個人化深度學習」,一個面向側重自由度的提升,另一個面向側重深度的加強。佐藤學用更扎實的論述與案例來表達這些概念。
基於以上三個理由,我衷心地推薦台灣的朋友可以去買這一本書來讀,遇上生硬之處停下來,反覆看幾次,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
而二〇二二年,恰巧台灣也在疫情後誕生了第一所「數位實驗高中 T-School」,標榜要用科技輔助未來教育更突破性的進展。我相信,在工業四‧○、一〇八課綱、疫情等因素交錯之下,雖然給台灣教育帶來很多挑戰與壓力,但我們若能挺過這樣的壓力,台灣將有機會成為區域內、甚至是整個國際上一個重要的教育變革案例。而比這個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每一個孩子,就真的有機會享有公平且優質的學習權。
學習革命2.0 VS. 工業革命4.0
康橋學校昆山校區小學部校長 林文生
自從二〇一二年學習的革命一‧○在台灣出版,課堂改革的步伐就不曾停歇,這十年來,佐藤學教授幾乎將每年的聖誕假期貢獻給台灣。如果說佐藤學是台灣課堂教學改革的聖誕老人,一點也不為過。
佐藤學教授之所以受到現場教師的歡迎,有很大的成分是因為他不斷走進課堂,不斷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所以佐藤學教授來台灣所傳導的不僅是學習的理論,也是解決問題的處方。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全台都還在瘋狂地強調分組發表、分組競賽的時候,他就提出「傾聽」才是學習的核心,而不是「發表」。傾聽的強調與實踐,終於讓過度滾燙的教室得以冷卻下來,休養生息。
事隔十年,學習的革命二‧○又有機會在台灣出版,實在是台灣教育界的福音。如果說佐藤學教授在學習的革命一‧○是以螞蟻之眼,帶領大家去領略課堂教學的細節與問題,那麼學習的革命二‧○便是以老鷹之眼,站在全球化的視野,分析工業四‧○對於經濟生產模式、就業型態、教育模式等所產生劇烈的影響。
由於各國政府對於工業四‧○過於浪漫美好的憧憬,加上新冠疫情對於教育產業的衝擊,電腦與資訊科技似乎就成為停班不停學的救世主。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從二〇二〇到二〇二二年這段疫情期間,各校不斷受到疫情衝擊,停止實體課程,改為線上教學,實際上就面臨以下的問題:
1.每個家庭是否都擁有足夠的網路頻寬可以支應教學傳播的網路流量?
2.每位學生是否接受長時間錄播的課程而不會分心?
3.長時間接觸電腦螢幕是否會導致近視的加深?
4.網路課程無法取代的實體課程,例如游泳、實驗、體育、團體互動……,這些比分數還重要的實體課程如何實施?
5.網路授課破壞了原有的課程結構,原本兩節語、數,後面接著一節音樂,再加上一節體育,對於學習的心靈具有強烈的調劑作用。網課之後就只能線上的學習活動,大大限縮五官可以參與的活動課程。
6.對於雙薪家庭忙於工作的家長,網課的品質只能完全依賴孩子的主動性與意志力。
7.網路課程失去了人與人互動的機會,最後學生會喪失了部分人際互動的能力,例如對方生氣的時候如何應對?如何察言觀色?如何接話?如何整合大家的意見?網路課程會從人際互動,轉變為人機互動。
資訊科技所帶來的衝擊當然不只在教育面向。當我們走進餐廳,送餐的都是機器人;進入超市結帳的也是機器人;入住飯店,擔任客服的也是機器人;以後走進醫院幫我們量血壓、測心跳、健康檢查的都是機器人——當大量的工作都被機器人取代的時候,人類生存的主體性將面臨重大的衝擊。
那麼,哪些是機器人所無法取代的能力?目前比較統一的答案是情感與創意。例如,很多華人喜歡鄧麗君的歌曲,也可以透過電腦三D的技術,還原鄧麗君唱歌的狀態。可是每位觀眾都知道,那不是真的。我曾經有將近兩年的時間離家到外地去工作,也經常利用視訊跟家裡的小狗互動,剛開始牠的耳朵還會動一動,感覺是聽到熟悉的聲音;幾次之後,牠連耳朵都懶得動,因為牠知道到「那不是真的」。兩年之後回到家,牠看我一眼,還不斷在我身上聞了又聞,確定之後,牠就縱身跳起,在我身上親了又親。原來情感是由多重維度所構成的立體經驗,當一位好朋友坐在我的旁邊,就算還沒有開始講話,心裡都會覺得十分溫暖。情感教育反而是工業四‧○之後重要的工作。
另一個主題是創意,創意也是機器人所無法取代的,縱使機器人也可以模仿人類創作出動人的音樂,但是機器人無法賦予歌詞、歌曲深刻的生命意義。當許多人一起傳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有共同文化經歷的人,才可以共同體會文字的美感與惆悵。
台灣在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歷程中,留下最多的經驗就是創意教學,從最早期創意思考教學、開放教育、特色學校、創新教學獎、教學卓越獎等,都跟學習的創意有關。台灣的教育環境,可以說是解除了部分學習創意的束縛,如果可以持續這種改革開放的校風,孩子的擴散性創造思考,就會源源不斷被開發出來。
創意才是推動資訊科技進步的原動力,從人力、獸力時代,到蒸汽動力、汽柴油動力、到純電汽車的問世,每個世代的演變,時間越來越短。其中所依賴的就是人類無窮無盡的創意。
既然如此,那麼資訊科技之於教育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佐藤學教授給了一個明確答案,那就是「透明的存在」。資訊科技的角色,應該從電腦輔助教學系統(CAI),轉變為電腦輔助學習系統(CAL)。資訊科技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協助學習的工具,如何善用這種工具來增進學習的效果,才是資訊科技在教育上具備的功能及角色。
最後佐藤學教授總結出未來教育的三大方向:創新、協同、探究。將資訊科技納入學習的工具箱,善用資訊科技進行主題式的學習,讓學生與學生的力量結合在一起,不斷對於未知的世界深深地挖掘。這可能也是二十一世紀對於學習的重新定義吧!
教育不能忘記學習的本質
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藍偉瑩
在台灣,教育現場不斷有新的理論或政策,已然成為一種必然,無論是來自於主管機關或是民間組織,談的都是教育需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麼?過去是錯誤的嗎?為何非改不可?這樣的情形呈現的結果是有一些人永遠在追求新的理論與方法,有一些人永遠不動如山,還有一些人則是被一大堆資訊搞得很焦慮,卻不見得真正花時間接觸。有部分追求「流行」的人急欲學會新方法,教學方法越來越像拼裝車,或是不斷地換方法企圖找到一個完美解方。你是哪一種?我不喜歡追流行,如果聽到新的理論或政策,第一個問的是為何需要如此。回到本質後會發現,其實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學習」。你如何將新的所知融入你有的已知,進一步優化學習呢?
二〇一二年佐藤學教授的「學習共同體」引入台灣,在台灣颳起一陣旋風,無論是書籍或演講,有不少人是每一場都追,甚至有許多縣市遠赴日本取經,想親眼看看這樣的理念是如何運作的。記得初次聽到這個名稱是朋友問我台北某個演講廳要如何到達,並說要去聽佐藤教授的演講,我只注意要怎麼幫助他到達。大約半年後,學校主任詢問我是否願意代表學校跟著教育局去日本參訪,沒多了解內容就答應了,到了日本才知道原來是要參訪實施學習共同體的學校。一路上同行的老師們詢問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對我來說都是已知,因為我的碩士論文處理的就是學習共同體中提到的協同學習。協同學習不是新的教育理論,為何值得這樣被「追」?不只是我,很多教育圈的學者和老師也這樣充滿疑問。這讓我開始花時間了解學習共同體的完整理論:原來不只是教室內的學習,其背後蘊含杜威與維高斯基的教育哲學觀是如何整合在一起,同時思考著學校在社會中的定位,所有人在學校教育實踐中的角色,共同體包含了社會、學校、教師群體、親師、師生等,而不僅僅是一個課堂。
為了不讓學生從學習中逃走,一九九五年佐藤學教授提出多元、多層次的學習概念,藉由語言活動,把學習重新界定為「意義與關聯的建構」。協同學習追求的學習是透過和事物的相遇與對話來構築世界;與他人的相遇與對話來構築同伴;與自己的相遇與對話來構築自我,學習共同體的課程是提供學習的軌跡,要創造學習的經驗,這樣的經驗不是在辦公室裡創造出來的,而是在教室裡慢慢創造出來的。以學生的認知興趣和需要為基礎的單元主題,透過主題探究的素材或資料,促進學生探究和交流互動活動的學習環境,進而預見學習發展性的可能。將學生與對象物、其他學生和自我的接觸與對話作為單元並加以組織,將活動的、協同的與反思的學習作為單元並加以組織。這樣的學習也正是二十一世紀各國或各國際組織所追求的模式,透過學習安排讓學生與世界中的人事物連結,讓學生找回學習的熱情與動機,讓學生擁有認識世界的能力,讓學生保有面對世界的勇氣與態度,讓這個世界能夠共好永續。
二〇二〇年新冠疫情對於全球的衝擊讓數位學習的推動跨出一大步,停課不停學讓所有人不得不認真地面對與運用。台灣教育政策從過去的多媒體運用,到正在登場的生生用平板,工具的運用永遠不可能高過課程的規劃與教學的安排,老師和父母都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透過數位工具讓學生的學習得到助益,用對而非無意義的濫用,不該追求數字上的KPI,更不能把數位學習當成改變與解決的萬靈丹,教育裡最關鍵的仍然是人。回到學習的本質,在充滿挑戰的時代中更不能迷失教育的初衷。
未來社會的改革與創新,來自於現今學習的革命
新北市科技教育諮詢委員 施信源
十年前「學習的革命」帶來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改變,十年後面對全球疫情影響學習與科技融入課堂的問題,佐藤學教授再次帶來了「學習的革命二‧○」,同樣讓人有如醐灌頂般的啟發與感動!
「生生用平板」的兩百億教育投資,即將在暑假進入每一間教室。二〇二一年疫情帶來的「五一八停課不停學事變」,讓全台教師資訊能力、教學模式、行政支援等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寫下了歷史紀錄。然而,接下來面對的不是危機,而是二〇三〇的願景——自主學習與適性教育的未來教室,我們要如何邁出步伐?
而當我們昂首向前時,卻必須面對二〇三〇年全球預計有八億學生是學習失敗,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億萬青少年學生,正面臨在成年後喪失機會和低工資的前景。其原因是中小學未能給予他們獲得人生成功機會的教育。從過去高度體力轉變為高度腦力的勞動,教室與課堂應該有什麼轉變?
科技融入學習熱潮之下,ICT的未來教室是否真是未來?教室裡的平板、智慧觸控螢幕到各大平台,是科技堆疊還是智慧學習的表現?是教學工具還是學習工具?教師的課程、教學地位又將如何轉變?
許多的問題總是伴隨著前進的腳步,讓人如臨深淵。佐藤學教授十年前走踏數以千計教室所完成的「學習的革命」猶如明燈,帶來課堂教學改變的方向。十年的睽違,佐藤學教授再一次透過實證走踏,在ICT、AIOT、機器人、工業四‧○、線上教育等許多重大科技推波的熱浪下,以更具冷靜、理性、未來、宏觀與微觀兼具的教育觀察,帶來「學習的革命二‧○」,非常值得各階段的教育人員參考與應用。筆者長年深信社會的改革與創新,來自於教育的力量。而這次面對科技、後疫情下所產生的「學習的革命」,也將影響著未來!
科技的角色,「輔助」教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陳佩英
佐藤學的第二本書《學習的革命二‧○:AI與疫情如何改變教育的未來》,除了堅持學習共同體的同儕探究與協同學習的理念,以及課堂的民主實踐之外,作者進一步從後疫情的學校教育轉型、ICT教育科技產業化的發展趨勢,重申學習革命的人文價值。
作者提醒教育工作者與政策決策者,電腦與數位科技應視為學習的輔助工具,而非教學工具,且不能任由市場和私營改變了教育的公共性價值。如此,教師的專業才得以發揮,懂得善用教學科技進行教學設計、協調和反思,並為學生的學習搭起鷹架,讓學習過程充滿創意、即興和發現。教師也可運用ICT增強學生的協同學習,引導學生在對話中持續思考與探究,在社會互動中建構理解與學習意義,進而培養學生具備世界公民素養的終身學習者。
走向四‧○的教育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前清華大學校長 賀陳弘
工業一‧○到四‧○,大家耳熟能詳,其實教育有著相同的變化。一‧○是分別誕生了人力以外的工業與教育實施工具;二‧○是大規模的工業製造與普及教育;三‧○引入電子化的生產與教育方式;四‧○則是連結大數據的客製化生產與教育。ICT從三‧○開始進入教育現場,使教育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進行翻轉式與遠距的教育。教育內容不再受到特定教材的限制,上窮碧落下黃泉,很輕易地在指尖獲得。到了四‧○,大數據以及互聯網帶來的最重要變化,是更加尊重每一個人:工業上是為顧客製造客製化不同的產品,教育上則是完全可以因材施教,不再受到固定時間、空間與教材的規格化的教育所限制。從規格化到適性化,是千百年來教育的一大步,傳統教育的理想出現了從談論到落實的最大可能性。
教育出現更多的內容、更多的選擇,的確同時帶來更多的興奮與焦慮。教育變得複雜,老師、學生、家長更加煩惱。快樂學習,不再是建築在選擇的單純,而是適才適性的學習方式。大規模的適性教育,必然伴隨著大尺度的多元化與複雜的選擇,教育現場的環境、教材、師資、評量、文憑、學校制度、大學與高中的招生方式……,全都會陸續變動。台灣教育界的客觀環境與主觀的心理,可能都還沒有準備好面對這一場變動。佐藤教授這本書,從人人都有的疫情經驗出發,引導教育變革的討論,可以為台灣的教育帶來新的啟發與所需要的動力。
【自序】
為台灣教育的未來與孩子們將來的幸福貢獻力量
本書雖然是一本篇幅不大的小書,內容卻論述了巨大的主題。「工業四‧○」的概念在二○一六年經由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會議)的介紹而普及,在極短的時間就擴大到全世界,並且以更快的速度劇烈改變產業、經濟、社會、文化與教育。不僅如此,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更加快了工業四‧○的腳步。
在工業四‧○之下,教育產生了以下三大變化。第一個變化是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教育市場的爆炸性擴張。如今世界的ICT教育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八○兆新台幣,這個金額是世界汽車市場的四倍之多。第二個變化是ICT機器在學校現場的快速普及。因為疫情造成學校必須進行線上課程,如今對於世界各國而言,ICT機器都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必需品。第三個變化是學校的課程與學習革新。世界經濟論壇在提出「二〇二〇未來工作報告(The Future of Jobs 2020)」時指出,二○二○年時世界的工作已經有二十九%達到自動機械化,預測在二○二五年時高達五十二%的工作將被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取代。目前十二歲的孩子將來出社會時所從事的工作,將有六十五%是現在不存在的工作,也就是需要比現在擁有更高知識才能進行的工作。學校的課程必須以「創造(creativity)」、「探究(inquiry)」、「協同(collaboration)」以及革新的學習為中心進行改革。
工業四‧○與教育的關係是極其重要的議題,但研究此議題的論文或書刊卻極為稀少。因此,我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與非常大的心力收集資料撰寫本書。作為費盡心力的果實,本書在開始販售後隨即成為暢銷書,海外的翻譯出版計畫也不間斷進行。期待本書成為學校改革與學習革新的指針,給予更多的台灣讀者閱讀並參考的機會。
二〇二〇年起因為疫情,世界上一八六個國家平均停課約七個月,台灣只停課了一個月,台灣可說是世界上對應新冠肺炎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但是,對於工業四‧○的應對策略與ICT教育的進展,台灣與日本相同,以國際來說都是比較遲鈍的國家之一。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之下,與日本相同,台灣也加緊腳步整備一人一機(平板)。日本在二○二○年電腦及平板的銷售數量為二○一九年的兩倍之多,這一整年的數字幾乎都是販賣給學校的銷售量。相信台灣也有類似狀況。
ICT教育這樣爆炸式的滲透,會在學校現場與教育行政層面產生許多混亂。ICT企業透過巨額的投資把教育當成「大生意」(big business)積極滲入,一般民眾與教育行政會將「ICT神話」當成萬靈藥,教師也會想盡辦法在即使不需要的場合也使用ICT機器。台灣與日本面臨同樣混亂,這是在短期內突然導入ICT教育的地區不能避免的現象。
然而,我們應該站在更廣大的視野,用更冷靜的態度直視教育的未來。因此我希望透過這本小書,提供思考的線索。
本書的出版是在《親子天下》的支持下所實現。《親子天下》在十年前曾經出版我的著作《學習的革命》,為其後台灣的學校改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親子天下》在睽違將近十年後,再次決定出版這本論述工業四‧○與教育的未來的重要議題,極可能決定台灣未來的書,對我來說是無上的歡喜。
如同前面多本的翻譯著作,這本書也是委託黃郁倫老師翻譯。黃郁倫老師是我在東京大學研究所任教時在我的研究室學習的優秀研究者,我確信沒有人比她更能勝任本書的翻譯工作。我深表感謝!
現在世界正進入歷史上少見的激烈變動的時代,台灣也處於變動的旋風當中。期待本書能為台灣教育的未來與孩子們將來的幸福貢獻些許力量。
二○二二年五月三十日
佐藤 學
【推薦序】
從宏觀視角看學習變革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 呂冠緯
最近,東西方兩大教育家都有新作在台灣上市,一本是有世界教育部長美稱的肯●羅賓森的著作《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另一本就是本書《學習的革命二‧○:AI與疫情如何改變教育的未來》。
前書維持肯‧羅賓森的一貫風格,幽默中帶著批判,是本易讀的書;相較來說,佐藤學這本新作較為艱澀。但如果硬要在這兩本中挑一本來讀,我會更推薦台灣的讀者,特別是政策制定者跟教育工作者,要看佐藤學的書,我有以下三個理由。
第一、國際且宏觀的視角。
佐藤學雖然是日本東...
目錄
推薦序--從宏觀視角看學習變革/呂冠緯
推薦序--學習革命2.0 VS. 工業革命4.0/林文生
推薦序--教育不能忘記學習的本質/藍偉瑩
推薦序--未來社會的改革與創新,來自於現今學習的革命/施信源
推薦序--走向四‧○的教育/賀陳弘
推薦序--科技的角色,「輔助」教學/陳佩英
台灣版作者序:為台灣教育的未來與孩子們將來的幸福貢獻力量
前言
1.工業四‧○造成的社會變化
2.新冠肺炎大流行與ICT教育
3.全球教育市場的巨大化
4.「人才=人力資本」的概念變化
5.ICT教育的現在與未來
6.邁向學習的革新
7.改革的展望
8.新冠肺炎下的ICT教育-活用電腦進行探究協同的學習
9.台灣版特別收錄專文<一>:如何化解線上學習困境?數位工具應該是課堂上透明的存在
10.台灣版特別收錄專文<二>:創造能安心說出「我不懂」的教室,拯救疫情下的「學習損失」
後記
參考文獻
推薦序--從宏觀視角看學習變革/呂冠緯
推薦序--學習革命2.0 VS. 工業革命4.0/林文生
推薦序--教育不能忘記學習的本質/藍偉瑩
推薦序--未來社會的改革與創新,來自於現今學習的革命/施信源
推薦序--走向四‧○的教育/賀陳弘
推薦序--科技的角色,「輔助」教學/陳佩英
台灣版作者序:為台灣教育的未來與孩子們將來的幸福貢獻力量
前言
1.工業四‧○造成的社會變化
2.新冠肺炎大流行與ICT教育
3.全球教育市場的巨大化
4.「人才=人力資本」的概念變化
5.ICT教育的現在與未來
6.邁向學習的革新
7.改革的展望
8.新冠肺炎下的ICT教育-活...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