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能源行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動力保障。進入新時代,我國的能源行業要走新型的發展道路,以滿足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美麗中國的需求。
本書立足於我國能源行業發展的現狀和使命,從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間維度,全景掃描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深度分析我國能源革命的趨勢、瓶頸及未來前景。
本書作者長期研究、追蹤能源行業的變革,在行文中追求思想性、專業性和可讀性的統一,夾敘夾議,見物見事見人,讓讀者品味能源故事、瞭解能源經濟,旨在引發全社會對能源安全的關注、對能源轉型的關心和對能源科技的關切。
作者簡介:
作者
胡森林
高級經濟師,某能源央企辦公廳副主任;兼任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央企業青年聯合會委員、國家高端智庫中石油經研院理事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擔任《能源評論》編委。撰寫了《能源大變局:中國能否引領世界第三次能源轉型》、《能源的進化:變革與文明同行》、《破解石油迷局:直擊當前石油熱點問題》(合著)等著作。
林益楷
高級經濟師,某能源央企調研處副處長,《國際石油經濟》編委,《能源》等刊物專欄作者。長期從事能源政策及公司戰略研究工作,多篇研究論文獲得石油行業部級一等獎等多個獎項。撰寫了《能源大抉擇:迎接能源轉型的新時代》、《破解石油迷局:直擊當前石油熱點問題》(合著)等著作。
林火燦
主任記者,供職於經濟日報社,主要從事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報導,長期關注煤炭、電力等行業。曾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兩次)、中國經濟新聞大賽監督報導類一等獎,連續多年獲評經濟日報“十佳記者”,2017年獲評第四屆中國經濟媒體“十佳記者”。
作者序
序言
對能源行業的人士來說,2016 年《巴黎協定》的簽署是一個大家都十分關注的大事件。該協定的簽訂標誌着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的普遍共識,也意味着全球能源行業需要加速轉型以適應這一進程。新一輪能源大轉型的序幕正徐徐拉開。
與煤炭替代薪柴、油氣替代煤炭的兩次能源轉型相比,當前人類正在經歷的第三次能源轉型具有哪些顯著特徵呢?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尤其值得關注的特徵。
首先是去碳化。在《巴黎協定》對碳預算強約束的背景下,全球能源消費越來越呈現出去碳化的特徵。風能和太陽能等「零碳能源」規模快速擴大,將日漸成為未來的主流能源。截至2017 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計總裝機容量達2195 吉瓦,約佔全球總發電裝機容量的30%;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6.21 萬億千瓦時,佔全球電力生產量的比例為26.5%。在歐洲的部分國家,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比例達到30%~50%,甚至可以滿足100% 瞬時用電需求。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預測,到2050 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規模將佔全球發電規模的50% 以上。
其次是去中心化。新一輪能源轉型中,全球能源供給方式將逐步從過去的以集中式供給為主,過渡到與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分佈式能源相結合。綜合能源服務的新業態正在全球各地蓬勃興起,這必將帶來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的重大調整。
最後是數字化。新一輪能源轉型恰逢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以「雲大物移智」(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創新,正給能源行業的發展帶來顛覆性的變革。近年來,「數字油田」「數字風場」「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等能源領域的數字化實踐層出不窮,正極大地改變着能源生產和消費生態。
在新一輪全球能源轉型的大潮中,中國是積極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中國政府是《巴黎協定》的堅定踐行者,近年來通過大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為加速全球能源轉型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能和太陽能電力生產國,以及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最高的國家;中國用十幾年時間走過了西方30 年的成品油質量升級歷程;天然氣被中國確立為主體能源之一,過去兩年的消費增速均超過15%,展現出驚人的「中國速度」。近年來中國整體能源環境和質量的好轉與政府採取的舉措是分不開的。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能源轉型是一個長期而漸進的過程,尤其是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國家,能源轉型面臨着更加艱巨的挑戰。例如,2018 年,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5.9%,但能源消費總量卻佔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4%,消費方式相對粗放,且未來能源消費仍將保持增長態勢,更多的能源消費與更低的碳排放量的矛盾將日益凸顯。此外,「一煤獨大」的能源消費結構短期內很難改變。日益攀升的油氣對外依存度也將給國家能源安全帶來很大的風險。
未來中國該如何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能源轉型之路?我認為,中國需要通過大力推進能源的減量革命、增量革命和效率革命,探索出一條油氣替代、可再生能源替代與能效提升齊頭並進的能源轉型之路,根本目標是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穩定、綠色、經濟、便捷的高質量能源服務。這其中,以下四個方面的轉型措施尤為重要。
第一,大力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當前全球多個國家正在推進徹底的「去煤化」運動,但中國獨特的資源稟賦決定了煤炭在相當長時間內仍將是中國的主體能源之一。在煤炭短期內無法退出歷史舞台的情況下,實現煤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包括推進煤礦的清潔高效開發、煤電的「近零碳排放」(未來還要考慮通過CCS技術進行碳捕集)、發展特色煤化工技術等,尤為關鍵。而在華北等霧霾嚴重的地區,大幅減少散煤的使用更是當務之急。
第二,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中國石油和天然氣的一次能源消費佔比僅為25% 左右,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油氣,特別是天然氣,作為相對優質、低碳、高效的能源,在中國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面對中國油氣對外依存度攀升的嚴峻形勢,我們一方面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推動油氣勘探從陸上走向海上、從常規走向非常規、從中淺層走向深層,着力增加本土油氣供應量;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強化國際合作,鼓勵中國的石油公司到海外進行油氣勘探開發,將權益油氣運回國內使用;同時應採取加大油氣資源儲備、加快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等多種方式,確保油氣的穩定供應。
第三,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儘管中國風能、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已是全球第一,但累計發電量佔全國電力消費的比例還不到8%。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測,到2050 年,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電力在中國電力體系中佔主導地位是極有可能實現的。另外,中國生物質資源可轉換為能源的潛力約為4.6 億噸標準煤,而目前利用量僅為2200 萬噸標準煤,待開發利用的潛力同樣巨大。
第四,高度關注能效提升。能效提升被普遍認為是「第一能源」。有些歐洲國家,如丹麥,通過推廣熱電聯產、第四代區域供熱等技術創新,大幅提升能效,已基本實現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脫鈎。目前,中國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還相對粗放,單位標準油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僅為美國、德國和日本的50% 左右,提升能效的潛力巨大。有關機構預計,通過提升能效,中國完全有可能在同等能源消費規模下實現GDP 的翻倍。
中國的能源轉型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巨大工程,與每一個中國人都息息相關,不僅需要政府和企業界投入力量,所有中國人都應是這場大轉型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近期收到胡森林先生等人新著的《神州脈動:能源革命改變中國》書稿,讀完之後感覺亮點頗多。這本書對中國能源行業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進行了深入思考,討論的範圍涵蓋了煤炭、油氣和電力等多個領域。全書視野宏闊,結構清晰,行文生動,既是一部具有專業眼光的新著作,也是一部具有較強可讀性的通俗讀物,相信對國人了解中國能源轉型進程具有較大的幫助,也將為致力於推進中國能源轉型的各界人士提供有益的借鑒。
作者希望我寫一篇序言,我結合自己對能源發展的一些想法,談了如上的觀點,是以為序。
序言
對能源行業的人士來說,2016 年《巴黎協定》的簽署是一個大家都十分關注的大事件。該協定的簽訂標誌着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的普遍共識,也意味着全球能源行業需要加速轉型以適應這一進程。新一輪能源大轉型的序幕正徐徐拉開。
與煤炭替代薪柴、油氣替代煤炭的兩次能源轉型相比,當前人類正在經歷的第三次能源轉型具有哪些顯著特徵呢?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尤其值得關注的特徵。
首先是去碳化。在《巴黎協定》對碳預算強約束的背景下,全球能源消費越來越呈現出去碳化的特徵。風能和太陽能等「零碳能源」規模快速擴大,將日漸成為未來的...
目錄
序言
前言 對“能源之變”的觀察與描述
第一部分 為中國經濟貢獻光和熱
第一章 60歲的大慶油田
引子
1.1 被改變的歷史
1.2 一個閃光的名字
1.3 不斷延續的青春
1.4 鳳凰涅槃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章 電力點亮中國
引子
2.1 從“無電生活”起步
2.2 多元電力格局
2.3 向改革要“電力”
2.4 重大電力工程結碩果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三章 負重的煤炭
引子
3.1 不能抹殺的功績
3.2 粗放發展
3.3 自我革新
3.4 說“再見”為時尚早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向高質量轉型
第四章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引子
4.1 其命維新
4.2 “第三條道路”
4.3 加法、減法與乘法
4.4 戰略路線圖
4.5 “一帶一路”新機遇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五章 與時間賽跑的油氣
引子
5.1 對外依存度之憂
5.2 石油消費峰值何時到來
5.3 中國“頁岩氣革命”能否誕生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六章 解放“第一生產力”
引子
6.1 國產化的機遇與挑戰
6.2 重大工程助推裝備發展
6.3 技術突破帶動產業發展
6.4 加快釋放“第一生產力”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七章 能效是最大的能源
引子
7.1 看不見的“革命”
7.2 能效“富礦”
7.3 效率競爭力
7.4 珍惜用好“能效紅利”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八章 煉化轉型升級之路
引子
8.1 摘下“五朵金花”
8.2 “大煉油”橫空出世
8.3 零售終端“硝煙”燃起
8.4 走向世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通往美麗中國
第九章 天然氣的希望之光
引子
9.1 天然氣為何受熱捧
9.2 管網建設提速
9.3 不斷做大的LNG市場“蛋糕”
9.4 紓解“氣荒”困局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章 化石能源清潔化
引子
10.1 煤炭的清潔化利用
10.2 化石能源的清潔化生產
10.3 碳捕集與封存的價值
10.4 創新是關鍵一招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邁向“零碳社會”
引子
11.1 風電加速
11.2 光伏的新征程
11.3 氫能產業“風口”已來?
11.4 核電的未來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擁抱能源互聯網
引子
12.1 跨越國界的大手筆
12.2 微電網向我們走來
12.3 泛在電力物聯網
12.4 萬物互聯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能源改變未來
引子
13.1 能源“遊戲規則”悄然生變
13.2 交通新時代
13.3 智慧城市
13.4 未來建築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尖峰時刻
引子
14.1 搶佔技術制高點
14.2 可能的顛覆性技術突破
14.3 “終極能源”猜想
本章參考文獻
結語
後記
序言
前言 對“能源之變”的觀察與描述
第一部分 為中國經濟貢獻光和熱
第一章 60歲的大慶油田
引子
1.1 被改變的歷史
1.2 一個閃光的名字
1.3 不斷延續的青春
1.4 鳳凰涅槃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章 電力點亮中國
引子
2.1 從“無電生活”起步
2.2 多元電力格局
2.3 向改革要“電力”
2.4 重大電力工程結碩果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三章 負重的煤炭
引子
3.1 不能抹殺的功績
3.2 粗放發展
3.3 自我革新
3.4 說“再見”為時尚早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向高質量轉型
第四章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引子
4.1 其命維新
4.2 “第三條道路”
4.3 加法、減法...
商品資料
出版社:開明書店出版日期:2022-06-08ISBN/ISSN:978962459249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3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