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羅.伊比斯
定價:NT$ 380
優惠價:7 折,NT$ 266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1875年冬季,一位22歲的年輕俄國海軍偽裝成旅人,
獨自踏上臺灣島,進行了一趟充滿危險與奇遇的祕密訪查。
1876年,完成了踏查報告〈福爾摩沙之旅〉!
一部彌足珍貴的臺灣民族研究史料
一頁別具意義的俄臺民間交流史
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1874年5月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舉兵進攻臺灣南端原住民,
1875年1月,俄籍青年海軍保羅.伊比斯藉軍艦在香港長泊的機會來臺探險,
為臺灣原住民留下了詳盡珍貴的調查紀錄。
然而隨著伊比斯英年早逝,他和他的故事也被世人遺忘;
時隔一個半世紀後,由俄國史學家劉宇衛一一揭密……
本書介紹保羅.伊比斯的生平事蹟與他的民族誌研究,他是愛沙尼亞人、俄羅斯帝國的公民,是海軍准尉,也是「阿斯科爾德號」護衛艦艇在1872至1876年環球航行的參與者。1875年,伊比斯獨自一人前往臺灣進行大膽的「福爾摩沙之旅」。他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並在期刊上發表兩篇文章,是繼俄國軍官捷廉季耶夫之後來臺進行調查的俄羅斯人。
1877 年伊比斯溘然長逝,之後他的名字在俄羅斯被遺忘了逾一世紀,直到 1980 年代初,才被學者重新發現。經過學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保羅.伊比斯的傳記得以更全面、更準確地還原,我們也能夠更深入了解其所留下的遺產,和他對早期臺灣民族與文化研究的貢獻。
伊比斯的研究成果絲毫不遜於同一時代訪問臺灣的其他西方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為傑出。這些第一手民族誌資料,在近一百五十多後的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
▍本書特色:
塵封一個半世紀的珍貴臺灣民族研究史料,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俄羅斯人在臺灣的重要歷史足跡,也是俄臺民間外交別具意義的一頁。
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等角度對19世紀的臺灣原住民進行分析。
由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副所長劉宇衛編著、導讀,深入解讀伊比斯的著作及傳記重建。
探討保羅.伊比斯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超時空診斷」他病逝的原因。
收錄豐富的歷史照片及手繪圖像,圖文並茂。
黃樹民/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完成這部作品,讓我們得以了解何以在伊比斯短短的二十五年生命中,能做出如此影響深遠的學術貢獻。劉博士的這部著作,也讓我們看到在19世紀的國際紛爭中,俄羅斯當局對臺灣的關注及重視,為兩者在現代的交往和聯繫,提供悠久的歷史淵源。」
楊孟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教授:
「根據這份史料內容,發現當時俄羅斯人對臺灣原住民的記載,不同於美國李仙得充滿種族歧視性或大和民族政客的假文明聖潔。伊比斯對臺灣原住民有著全然不同的看法,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角度分析,比較客觀友善,這份俄文史料也是『俄羅斯人在臺灣』重要的歷史足跡。」
作者簡介:
原著者簡介
保羅.伊比斯 Pavel Ivanovich Ibis / Paul Ibis
1852年6月16日出生於俄國愛斯特蘭省,自克朗施塔特的領航學校畢業後於海軍服役,隨護衛艦「阿斯科爾德號」進行環球航行。1875年1月隻身來臺探究原住民各部落,並發表研究報告。1877年4月18日病逝於義大利。
編著、導讀者簡介
劉宇衛 Головачёв Валентин Цуньлиевич
俄國學者,莫斯科大學史學博士(1992),東方學家、漢學家、臺灣史專家,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副所長。
譯者簡介:
江杰翰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及英國語文學系學士,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語文學系碩士、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學系助理教授。
吳進仁
哈爾科夫市礦業學院畢業,哈爾科夫市礦業設計院資深工程師,現居莫斯科,擔任自由筆譯、口譯、通傳翻譯者。
劉柏賢
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碩士,曾旅居莫斯科三年,現任職於臺北科技業公司。
陳韻聿
莫斯科大學歷史系碩士,現任中央社駐倫敦特派員,譯有《史達林:從革命者到獨裁者》等書。
審訂者簡介
黃樹民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2006–2015)、中央研究院院士(2010–),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
楊孟哲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東亞比較文化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教授。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著、導讀者序
俄羅斯人在臺灣與今昔俄臺民間交流
劉宇衛(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副所長)
當代臺灣讀者若得知俄羅斯人最初在二百五十年前便已來到福爾摩沙,想必會大吃一驚。1771 年 8 月,俄羅斯槳帆船「聖彼得號」接近臺灣的東部,沿著海岸航行兩週。船上組員共 70人,以奧地利/匈牙利冒險家莫里斯.奧古斯都.貝紐夫斯基為首。其中三名船員(Vasily Panov, Ivan Loginov, Ivan Popov)意外與原住民交戰,因而喪生,成了最早埋骨於臺灣土地上的俄羅斯人。
只有在大清帝國與西方強權簽署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858年《天津條約》及 1860 年《北京條約》),並因此對外開放新的海港及領土後,俄羅斯帝國的臣民才有機會自由造訪臺灣島,俄羅斯海軍水手開始不定期造訪臺灣的港口。例如,1862 年 8月,俄羅斯輕巡航戰船「鳴鐘號」(Rynda)從香港出發,在臺灣北部的基隆暫停。船長注意到,戰船所需燃煤在基隆的價格是香港的三分之一。
1870 年代,俄羅斯的外交人員無法不注意到日本對臺出兵的行動。1874 年 7 月,俄羅斯的「白鼬號」(Gornostay)砲艇駛抵臺灣。此行目的可見於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少將布琉梅爾(Theodor Brümmer)1874 年 7 月 10 日寫就的報告:「『白鼬號』船長於 6 月 3 日通知我,他遵照我國駐北京公使的命令,前往福州府……接著,他將前往福爾摩沙島上的臺灣港,就地觀察衝突雙方,日本人與中國人的行動」。「白鼬號」船長,海軍大尉捷廉季耶夫為執行公使命令來到臺灣,造訪島上不同地方,也蒐集了一些與島民生活相關的資訊。半年後,有一位海軍准尉,年輕的愛沙尼亞人保羅.伊比斯(Pavel Ivanovich Ibis/Paul Ibis, 1852–1877),成為第一個專為研究島嶼及其居民而訪問臺灣的俄國人。
本書介紹俄羅斯帝國愛沙尼亞省出生的保羅.伊比斯的生平及學術遺產。作為海軍領航員團准尉,伊比斯參與螺旋槳動力風帆護衛艦「阿斯科爾德號」(Corvette “Askold”)於 1872 至1876 年的環球航行。1875 年冬天,他獨自完成遊歷臺灣的「民族學旅行」。1 月 21 日,俄國准尉自香港抵達臺灣,他花了一個半月步行穿越整座島嶼:首先自打狗(高雄)向南,造訪楓港、車城、石門和其他地方。接著他回到高雄,沿西岸往北,途經臺南、嘉義、彰化、大稻埕,一路到達淡水港和基隆港。3 月7 日,他搭乘「海龍號」海輪離開淡水,在打狗停留數小時之後,回航香港。
旅行過程中,伊比斯不但蒐集民族學田野材料,更試圖為福爾摩沙原住民的起源和種族類型等問題尋找解答。為了研究原住民,伊比斯擬訂了大膽的計畫。他描述如下:
我能運用的時間為考量出發點,我給自己訂了以下目標:從南至北環島,盡可能造訪大量原住民部落,採集他們的語言,測量他們的體格。我希望可以藉此就這些原住民的來歷作比較確定的結論。這些原住民族分成好幾個較小的、各自
獨立的部族,其生活環境不一,生活方式、語言、甚至外表都不一樣。
按伊比斯的說法,旅程中他接觸了「十三個部落」,分屬於六、七種原住民族群。此外,他也和漢人、客家人,以及居住在島上的歐洲人有所往來。
伊比斯將這一趟非比尋常、充滿危險與奇遇的旅行總結為詳細的報告和圖畫,於 1876 至 1877 年以俄文和德文發表了兩篇文章。他總共發表五篇關於日本和福爾摩沙的文章。〈福爾摩沙之旅〉(Excursion to Formosa)一文刊登於 1876 年第一、二期的《海事文集》(Maritime Digest)雜誌。1877 年,在伊比斯逝世三個月後,知名地理雜誌《地球儀》(Globus)刊出修改後的德文文章〈在福爾摩沙:保羅.伊比斯的民族學之旅〉(Auf Formosa. Ethnographische Wanderungen von Paul Ibis)——加入了島嶼的基本資料、地圖、原住民語言的詞彙表和十幅圖畫。該年4 月 18 日,未滿 25 歲的伊比斯因不明疾病與世長辭。
保羅.伊比斯英年早逝,在俄國內外,他的名字被徹底遺忘了整整一個世紀。但一百四十多年過去,在 21 世紀,史無前例的〈福爾摩沙之旅〉中所取得獨一無二的民族學田野資料,以及年輕准尉運用當時先進的理論和方法作出大膽而深刻的結論,仍舊保有高度的科學和文化價值。
本書的第一部收錄兩篇伊比斯的文章:〈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於 1875 年 2 月 20 日刊登在《美景觀覽》雜誌,〈福爾摩沙之旅〉於 1876 年登載在《海事文集》期刊。〈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一文在此首度被譯為中文(外文)發表。1876 年關於伊比斯福爾摩沙之旅的俄文文章由基里爾.什克洛夫斯基(Kirill Shklovsky)譯為英文,1877 年的文章則由克里斯蒂安.巴斯(Christian Buss)自德文譯為英文。這些譯文於 1999 年發表在里德學院(The Reed Institute)的「福爾摩沙」網站(https://rdc.reed.edu/c/formosa/home/texts)。
居住美國的龔飛濤醫師將上述兩篇文章自英文翻譯為中文,於 2013 年發表於網路,並附上出色的注解(青年 Ibis 的臺灣之https://ting-tau.blogspot.com/2013/01/ibis.html)。然而,譯者將兩篇不同的文章合而為一,這樣的作法雖然較易閱讀,但不完全適用於史料的學術研究。本書首度收錄 1876 年的文章(自俄文直譯的中文譯本),由年輕、傑出的臺灣俄羅斯研究者江杰翰博士翻譯。在由原文翻譯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參照龔醫師的譯文,並心懷感謝地使用他寶貴的注解。
本書的第二部則重建伊比斯的生平,分析伊比斯在文章中所呈現 1874 年的牡丹社事件(日軍「征臺之役」),比較伊比斯與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 1842–1940)的民族學研究,並探討伊比斯在描述、研究島嶼居民時所使用的人類學方法。
2014 年 3 月 2 日至 23 日,在筆者和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臺灣研究中心的發起與支持之下,兩位俄國旅人——費奧多爾.拉布金(Fedor Labutin,來自俄國車里雅賓斯克﹝Cheliabinsk﹞市)和謝爾蓋.馬爾科夫(Sergei Malkov,來自俄國米阿斯﹝Miass﹞市)——「跟隨保羅.伊比斯的足跡」,步行完成了為期三週的臺灣之旅。旅程中,他們見到島上的居民、蒐集新的資料。憑藉這些資料,可以進行有趣的歷史對照,比較島上一百四十年前與今日的生活。
旅行結束後,馬爾科夫——攝影藝術家協會成員——策劃了「回到福爾摩沙,1875/2014,未被遺忘的英雄,跟隨俄國海軍准尉保羅.伊比斯的足跡」影像文字專題展覽:四十三幅大尺寸圖卷,內容包括馬爾科夫拍攝的照片、伊比斯的圖畫,以及 19世紀臺灣的舊圖畫和照片。2014 至2018 年,該展覽在俄羅斯的六個城市展出(米阿斯、車里雅賓斯克、莫斯科、塞瓦斯托波爾、聖彼得堡、海參崴)。2019 年 4 月,展覽本應於臺灣南部牡丹鄉開幕,但很遺憾,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展覽不得不延期舉行。
今日,多虧學者、媒體和所有計畫參與者的協力合作,在俄羅斯與臺灣,保羅.伊比斯的名字又再度為廣大民眾所知。伊比斯所作的五篇文章皆已被尋獲,並引介進入當代的學術視野;珍貴的文獻檔案也被發現,可以說明他的生平細節及其在研究島嶼的民族歷史與文化上的實際貢獻。
伊比斯的命運和學術遺產是俄臺交流史,以及使我們更加親近的「民間外交」的重要一頁。與此同時,伊比斯的一生與 19世紀俄羅斯軍艦環球航行的整體歷史,以及俄國海軍軍官許許多多的率先發現脫不了干係。他對研究東方國家與民族、和平擴展「俄羅斯世界」的國際關係及其文化影響範圍,使他的名字可以和最知名的「軍人東方學家」及有傑出貢獻的俄國知識分子並列。
若少了眾多朋友、夥伴、贊助者的參與和支持,多年來對伊比斯生平與著作的研究、展覽舉辦、學術文章、書籍和在俄國與外國媒體上一系列科普文章與報導的出版,便不可能實現。此書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筆者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黃煌雄先生、臺北教育大學楊孟哲教授,與四位專業水準最高的翻譯人:江杰翰教授、吳進仁博士、劉柏賢先生與陳韻聿女士。
錯誤定不能免,但是希望臺灣讀者喜歡我們關於俄國水手和他的「福爾摩沙之旅」故事—保羅.伊比斯懷抱著極大的興趣、關注,而且圓融得體地描述這趟旅程,同時誠懇真摯地喜愛這座島嶼及島上所有的居民。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2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保羅.伊比斯
優惠價: 7 折, NT$ 266 NT$ 38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1875年冬季,一位22歲的年輕俄國海軍偽裝成旅人,
獨自踏上臺灣島,進行了一趟充滿危險與奇遇的祕密訪查。
1876年,完成了踏查報告〈福爾摩沙之旅〉!
一部彌足珍貴的臺灣民族研究史料
一頁別具意義的俄臺民間交流史
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1874年5月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舉兵進攻臺灣南端原住民,
1875年1月,俄籍青年海軍保羅.伊比斯藉軍艦在香港長泊的機會來臺探險,
為臺灣原住民留下了詳盡珍貴的調查紀錄。
然而隨著伊比斯英年早逝,他和他的故事也被世人遺忘;
時隔一個半世紀後,由俄國史學家劉宇衛一一揭密……
本書介紹保羅.伊比斯的生平事蹟與他的民族誌研究,他是愛沙尼亞人、俄羅斯帝國的公民,是海軍准尉,也是「阿斯科爾德號」護衛艦艇在1872至1876年環球航行的參與者。1875年,伊比斯獨自一人前往臺灣進行大膽的「福爾摩沙之旅」。他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並在期刊上發表兩篇文章,是繼俄國軍官捷廉季耶夫之後來臺進行調查的俄羅斯人。
1877 年伊比斯溘然長逝,之後他的名字在俄羅斯被遺忘了逾一世紀,直到 1980 年代初,才被學者重新發現。經過學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保羅.伊比斯的傳記得以更全面、更準確地還原,我們也能夠更深入了解其所留下的遺產,和他對早期臺灣民族與文化研究的貢獻。
伊比斯的研究成果絲毫不遜於同一時代訪問臺灣的其他西方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為傑出。這些第一手民族誌資料,在近一百五十多後的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
▍本書特色:
塵封一個半世紀的珍貴臺灣民族研究史料,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俄羅斯人在臺灣的重要歷史足跡,也是俄臺民間外交別具意義的一頁。
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等角度對19世紀的臺灣原住民進行分析。
由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副所長劉宇衛編著、導讀,深入解讀伊比斯的著作及傳記重建。
探討保羅.伊比斯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超時空診斷」他病逝的原因。
收錄豐富的歷史照片及手繪圖像,圖文並茂。
黃樹民/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完成這部作品,讓我們得以了解何以在伊比斯短短的二十五年生命中,能做出如此影響深遠的學術貢獻。劉博士的這部著作,也讓我們看到在19世紀的國際紛爭中,俄羅斯當局對臺灣的關注及重視,為兩者在現代的交往和聯繫,提供悠久的歷史淵源。」
楊孟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教授:
「根據這份史料內容,發現當時俄羅斯人對臺灣原住民的記載,不同於美國李仙得充滿種族歧視性或大和民族政客的假文明聖潔。伊比斯對臺灣原住民有著全然不同的看法,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角度分析,比較客觀友善,這份俄文史料也是『俄羅斯人在臺灣』重要的歷史足跡。」
作者簡介:
原著者簡介
保羅.伊比斯 Pavel Ivanovich Ibis / Paul Ibis
1852年6月16日出生於俄國愛斯特蘭省,自克朗施塔特的領航學校畢業後於海軍服役,隨護衛艦「阿斯科爾德號」進行環球航行。1875年1月隻身來臺探究原住民各部落,並發表研究報告。1877年4月18日病逝於義大利。
編著、導讀者簡介
劉宇衛 Головачёв Валентин Цуньлиевич
俄國學者,莫斯科大學史學博士(1992),東方學家、漢學家、臺灣史專家,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副所長。
譯者簡介:
江杰翰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及英國語文學系學士,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語文學系碩士、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學系助理教授。
吳進仁
哈爾科夫市礦業學院畢業,哈爾科夫市礦業設計院資深工程師,現居莫斯科,擔任自由筆譯、口譯、通傳翻譯者。
劉柏賢
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碩士,曾旅居莫斯科三年,現任職於臺北科技業公司。
陳韻聿
莫斯科大學歷史系碩士,現任中央社駐倫敦特派員,譯有《史達林:從革命者到獨裁者》等書。
審訂者簡介
黃樹民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2006–2015)、中央研究院院士(2010–),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
楊孟哲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東亞比較文化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教授。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著、導讀者序
俄羅斯人在臺灣與今昔俄臺民間交流
劉宇衛(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副所長)
當代臺灣讀者若得知俄羅斯人最初在二百五十年前便已來到福爾摩沙,想必會大吃一驚。1771 年 8 月,俄羅斯槳帆船「聖彼得號」接近臺灣的東部,沿著海岸航行兩週。船上組員共 70人,以奧地利/匈牙利冒險家莫里斯.奧古斯都.貝紐夫斯基為首。其中三名船員(Vasily Panov, Ivan Loginov, Ivan Popov)意外與原住民交戰,因而喪生,成了最早埋骨於臺灣土地上的俄羅斯人。
只有在大清帝國與西方強權簽署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858年《天津條約》及 1860 年《北京條約》),並因此對外開放新的海港及領土後,俄羅斯帝國的臣民才有機會自由造訪臺灣島,俄羅斯海軍水手開始不定期造訪臺灣的港口。例如,1862 年 8月,俄羅斯輕巡航戰船「鳴鐘號」(Rynda)從香港出發,在臺灣北部的基隆暫停。船長注意到,戰船所需燃煤在基隆的價格是香港的三分之一。
1870 年代,俄羅斯的外交人員無法不注意到日本對臺出兵的行動。1874 年 7 月,俄羅斯的「白鼬號」(Gornostay)砲艇駛抵臺灣。此行目的可見於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少將布琉梅爾(Theodor Brümmer)1874 年 7 月 10 日寫就的報告:「『白鼬號』船長於 6 月 3 日通知我,他遵照我國駐北京公使的命令,前往福州府……接著,他將前往福爾摩沙島上的臺灣港,就地觀察衝突雙方,日本人與中國人的行動」。「白鼬號」船長,海軍大尉捷廉季耶夫為執行公使命令來到臺灣,造訪島上不同地方,也蒐集了一些與島民生活相關的資訊。半年後,有一位海軍准尉,年輕的愛沙尼亞人保羅.伊比斯(Pavel Ivanovich Ibis/Paul Ibis, 1852–1877),成為第一個專為研究島嶼及其居民而訪問臺灣的俄國人。
本書介紹俄羅斯帝國愛沙尼亞省出生的保羅.伊比斯的生平及學術遺產。作為海軍領航員團准尉,伊比斯參與螺旋槳動力風帆護衛艦「阿斯科爾德號」(Corvette “Askold”)於 1872 至1876 年的環球航行。1875 年冬天,他獨自完成遊歷臺灣的「民族學旅行」。1 月 21 日,俄國准尉自香港抵達臺灣,他花了一個半月步行穿越整座島嶼:首先自打狗(高雄)向南,造訪楓港、車城、石門和其他地方。接著他回到高雄,沿西岸往北,途經臺南、嘉義、彰化、大稻埕,一路到達淡水港和基隆港。3 月7 日,他搭乘「海龍號」海輪離開淡水,在打狗停留數小時之後,回航香港。
旅行過程中,伊比斯不但蒐集民族學田野材料,更試圖為福爾摩沙原住民的起源和種族類型等問題尋找解答。為了研究原住民,伊比斯擬訂了大膽的計畫。他描述如下:
我能運用的時間為考量出發點,我給自己訂了以下目標:從南至北環島,盡可能造訪大量原住民部落,採集他們的語言,測量他們的體格。我希望可以藉此就這些原住民的來歷作比較確定的結論。這些原住民族分成好幾個較小的、各自
獨立的部族,其生活環境不一,生活方式、語言、甚至外表都不一樣。
按伊比斯的說法,旅程中他接觸了「十三個部落」,分屬於六、七種原住民族群。此外,他也和漢人、客家人,以及居住在島上的歐洲人有所往來。
伊比斯將這一趟非比尋常、充滿危險與奇遇的旅行總結為詳細的報告和圖畫,於 1876 至 1877 年以俄文和德文發表了兩篇文章。他總共發表五篇關於日本和福爾摩沙的文章。〈福爾摩沙之旅〉(Excursion to Formosa)一文刊登於 1876 年第一、二期的《海事文集》(Maritime Digest)雜誌。1877 年,在伊比斯逝世三個月後,知名地理雜誌《地球儀》(Globus)刊出修改後的德文文章〈在福爾摩沙:保羅.伊比斯的民族學之旅〉(Auf Formosa. Ethnographische Wanderungen von Paul Ibis)——加入了島嶼的基本資料、地圖、原住民語言的詞彙表和十幅圖畫。該年4 月 18 日,未滿 25 歲的伊比斯因不明疾病與世長辭。
保羅.伊比斯英年早逝,在俄國內外,他的名字被徹底遺忘了整整一個世紀。但一百四十多年過去,在 21 世紀,史無前例的〈福爾摩沙之旅〉中所取得獨一無二的民族學田野資料,以及年輕准尉運用當時先進的理論和方法作出大膽而深刻的結論,仍舊保有高度的科學和文化價值。
本書的第一部收錄兩篇伊比斯的文章:〈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於 1875 年 2 月 20 日刊登在《美景觀覽》雜誌,〈福爾摩沙之旅〉於 1876 年登載在《海事文集》期刊。〈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一文在此首度被譯為中文(外文)發表。1876 年關於伊比斯福爾摩沙之旅的俄文文章由基里爾.什克洛夫斯基(Kirill Shklovsky)譯為英文,1877 年的文章則由克里斯蒂安.巴斯(Christian Buss)自德文譯為英文。這些譯文於 1999 年發表在里德學院(The Reed Institute)的「福爾摩沙」網站(https://rdc.reed.edu/c/formosa/home/texts)。
居住美國的龔飛濤醫師將上述兩篇文章自英文翻譯為中文,於 2013 年發表於網路,並附上出色的注解(青年 Ibis 的臺灣之https://ting-tau.blogspot.com/2013/01/ibis.html)。然而,譯者將兩篇不同的文章合而為一,這樣的作法雖然較易閱讀,但不完全適用於史料的學術研究。本書首度收錄 1876 年的文章(自俄文直譯的中文譯本),由年輕、傑出的臺灣俄羅斯研究者江杰翰博士翻譯。在由原文翻譯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參照龔醫師的譯文,並心懷感謝地使用他寶貴的注解。
本書的第二部則重建伊比斯的生平,分析伊比斯在文章中所呈現 1874 年的牡丹社事件(日軍「征臺之役」),比較伊比斯與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 1842–1940)的民族學研究,並探討伊比斯在描述、研究島嶼居民時所使用的人類學方法。
2014 年 3 月 2 日至 23 日,在筆者和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臺灣研究中心的發起與支持之下,兩位俄國旅人——費奧多爾.拉布金(Fedor Labutin,來自俄國車里雅賓斯克﹝Cheliabinsk﹞市)和謝爾蓋.馬爾科夫(Sergei Malkov,來自俄國米阿斯﹝Miass﹞市)——「跟隨保羅.伊比斯的足跡」,步行完成了為期三週的臺灣之旅。旅程中,他們見到島上的居民、蒐集新的資料。憑藉這些資料,可以進行有趣的歷史對照,比較島上一百四十年前與今日的生活。
旅行結束後,馬爾科夫——攝影藝術家協會成員——策劃了「回到福爾摩沙,1875/2014,未被遺忘的英雄,跟隨俄國海軍准尉保羅.伊比斯的足跡」影像文字專題展覽:四十三幅大尺寸圖卷,內容包括馬爾科夫拍攝的照片、伊比斯的圖畫,以及 19世紀臺灣的舊圖畫和照片。2014 至2018 年,該展覽在俄羅斯的六個城市展出(米阿斯、車里雅賓斯克、莫斯科、塞瓦斯托波爾、聖彼得堡、海參崴)。2019 年 4 月,展覽本應於臺灣南部牡丹鄉開幕,但很遺憾,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展覽不得不延期舉行。
今日,多虧學者、媒體和所有計畫參與者的協力合作,在俄羅斯與臺灣,保羅.伊比斯的名字又再度為廣大民眾所知。伊比斯所作的五篇文章皆已被尋獲,並引介進入當代的學術視野;珍貴的文獻檔案也被發現,可以說明他的生平細節及其在研究島嶼的民族歷史與文化上的實際貢獻。
伊比斯的命運和學術遺產是俄臺交流史,以及使我們更加親近的「民間外交」的重要一頁。與此同時,伊比斯的一生與 19世紀俄羅斯軍艦環球航行的整體歷史,以及俄國海軍軍官許許多多的率先發現脫不了干係。他對研究東方國家與民族、和平擴展「俄羅斯世界」的國際關係及其文化影響範圍,使他的名字可以和最知名的「軍人東方學家」及有傑出貢獻的俄國知識分子並列。
若少了眾多朋友、夥伴、贊助者的參與和支持,多年來對伊比斯生平與著作的研究、展覽舉辦、學術文章、書籍和在俄國與外國媒體上一系列科普文章與報導的出版,便不可能實現。此書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筆者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黃煌雄先生、臺北教育大學楊孟哲教授,與四位專業水準最高的翻譯人:江杰翰教授、吳進仁博士、劉柏賢先生與陳韻聿女士。
錯誤定不能免,但是希望臺灣讀者喜歡我們關於俄國水手和他的「福爾摩沙之旅」故事—保羅.伊比斯懷抱著極大的興趣、關注,而且圓融得體地描述這趟旅程,同時誠懇真摯地喜愛這座島嶼及島上所有的居民。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2 |
7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