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彩玲
定價:NT$ 380
優惠價:88 折,NT$ 334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 解讀50場影響世界的戰爭起因、經過、結果與影響,呈現給讀者最真實的歷史場景。
★ 讀懂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發展,解開戰爭爆發前後的種種謎團,總結出這些戰爭的特點、得失與意義。
■ 50場震撼人心的經典戰爭,50場影響世界的偉大戰爭!
本書精選歷史上最經典的、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最具特色的戰爭,對每場戰爭的起因、經過、結果和影響有著簡單而真實的介紹。作者在分析戰爭的同時,對於戰爭的規模、戰術、心理變化等發展過程,也有相當精闢的評述!
■ 以戰爭發生的時間先後排列,讓讀者瞭解同一時代各國勢力的消長!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及查詢,本書以時間為依據,先後排列各場戰爭,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對當時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有更全面的認識與瞭解;同時,戰爭發生的時間,統一以西元時間作為對照,讓讀者可以清楚的瞭解各場戰爭的情勢。
■ 戰爭,不僅是過程,而是結果;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
戰爭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話題,在每一時代、每一國家,它都會以前所未有的面孔出現,給人們帶來福音或是災難,顯示出它的睿智或愚蠢的面孔。戰爭是人類長久的話題,尤其是激烈而充滿智慧的戰爭,往往最能打動人的心靈,因為那是很多人用自己的身體、靈魂、生命鑄造的歷史精彩。
■ 戰爭——最殘酷、最暴力的手段,也是最快速、最有效的辦法!
從古代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每一場戰爭都是一個時代的濃縮。戰爭不僅是為了爭而戰,戰爭的意義比它本身更重要、更耐人尋味。戰爭不僅是將士之間力量的較量,還是策劃者之間思想與智慧的較量。
【內文介紹】--------------------------------------------------------------------------------------〈
歷史上的教訓,永遠都是勝利者傳述!
諾曼第登陸戰——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英軍在法國西北部的諾曼第半島,對德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登陸戰役,被稱為諾曼第登陸戰役。美、英軍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開始登陸,七月二十四日登陸成功,八月二十五日佔領巴黎以及塞納河沿線,整個戰爭歷時兩個多月。在這場戰爭中,盟軍採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戰法,取得大勝,對聯軍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有決定性的意義。
起因
一九四三年初,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開始轉入反攻;日軍在太平洋戰區遭到挫敗;德軍隆美爾軍團在北非也受到嚴重打擊,整個世界戰局對美、英軍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極為有利。一九四三年一月,美、英卡薩布蘭加最高級軍事會議決定在法國北部實施登陸戰役,開闢第二戰場。但是,美、英軍除了組成聯合參謀部進行戰役的計畫以外,對戰役的組織、準備未採取積極行動。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德黑蘭會議決定,在一九四四年五月一日前,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隨後,美國總統羅斯福任命陸軍上將艾森豪為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全權指揮登陸戰役。
一九四四年初,德軍在東線開始全線潰退,蘇軍的反攻矛頭已經指向柏林。為了加速德國法西斯的滅亡,英、美、法同盟軍決定在諾曼第登陸,開闢第二戰場。諾曼第是最理想的登陸地點,因為它距離英國空軍基地近,可以得到空軍的掩護,而且附近又有比較大的海港,運輸後勤物資和後續部隊比較有利。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的意圖是:先在法國西北部登陸,建立登陸場,保障主力登陸和後勤供應;再向德國內地發動進攻,協助蘇軍最後戰勝德國。
為了隱蔽登陸意圖,英、美盟軍在戰役準備期間,猛烈轟炸加萊地區德軍陣地,還在英國東南沿海港口設置大量假登陸艇和作戰物資堆積場,製造從加萊地區登陸的假象。在盟軍的欺騙下,德軍錯誤的判斷盟軍的主要登陸方向,遂集中主力機動部隊於加萊方向,準備等到盟軍登陸以後,用決定性的反突擊擊敗盟軍。因此,德軍在諾曼第的防守兵力比較薄弱。
美、英軍參戰兵力為:陸軍第二集團軍群轄美國第一、英國第二和加拿大第一集團軍;另外有美國第三集團軍登陸以後,與美第一集團軍合編為第十二集團軍群,共計三十九個師、十個裝甲旅、十個突擊隊;海軍由東部和西部兩個直接護航艦隊編成,共計大小艦隻五千餘艘,另有商船二千餘艘;空軍有美國第八、第九集團軍,英國第二集團軍,共計各型飛機一萬二千八百餘架。
德軍參戰兵力為:陸軍B集團軍群四十三個師,另外有G集團軍群十七個師分佈在法國南部和西南部地區;海軍西線有各種艦隻三百餘艘,以及輔助船隻六十餘艘;空軍第三集團軍飛機大約五百架。德軍在東線遭到慘敗,寄希望於西線。德軍統帥部認為,美、英軍在西線的登陸可能迫使德軍崩潰,也可能是使德軍轉敗為勝的絕好時機。如果可以將登陸部隊一舉殲滅,不僅美英軍在今後很長的時期內難以發起另一次登陸戰役,還有可能從西線抽調五十個師到東線去抗擊蘇軍進攻。據此,德軍企圖集中一切兵力、兵器於敵人可能登陸的主要方向,以便在敵軍一登陸就發起決定性的反擊。
經過
整個登陸戰役經歷三個階段:突擊上陸、鞏固與擴大登陸場、縱深作戰。
第一階段(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十一日),突擊上陸階段
一九四四年六月一日,聯軍登陸部隊第一梯隊完成上船準備。三日拂曉,各突擊輸送大隊自各港口啟航,至南側海域會合,編成突擊艦隊,待命向登陸地區開進。四日清晨,因為天氣不斷惡化,最高戰役司令官宣佈突擊上陸日期由原定的五日推遲二十四小時,並且召回已經出海的艦隊。五日清晨,天氣仍然沒有好轉,但是為了避免因為一再推遲而喪失戰術上的突擊性和影響軍隊士氣,最後決定登陸部隊在六月六日不利的天氣條件下,突擊上陸。各突擊艦隊再度在維特島南側海域集中,中午十二時開始向預定目標地區開進。掃雷艦隊在突擊艦隊之前航行,開闢十條航道。在整個航渡過程中,艦隊不間斷的得到戰鬥機群的掩護。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凌晨,盟軍利用漲潮時機和剛剛出現的短暫好天氣,開始在諾曼第登陸。登陸前四~五小時在空軍密集突擊的掩護下,美國空降第八十二師和第一○一師、英軍第六師分別在登陸地域兩翼距離海岸十~十五公里的縱深處實施空降,佔領登陸地附近的交通樞紐和橋樑、渡口等重地。凌晨五時,盟軍開始航空火力準備,輪番轟炸登陸地區的德軍十個炮兵陣地。美國空軍第八、第九集團軍的轟炸機集中一千五百餘架轟炸機,分批對德軍海岸炮兵陣地和海岸防禦設施,進行最後的航空火力準備。
六日六時三十分,美國第七軍步兵第四師在德軍防禦薄弱的「猶旦」海灘二公里寬的正面上突擊上陸,並且初步建立團的登陸場。當日,該師三個團全部上陸完畢,並且與空降一○一師取得聯繫,鞏固正面四公里、縱深九公里的登陸場。六時三十四分,美國第五軍在「奧瑪哈」海灘突擊上陸,遇到德軍步兵第三五二師較大兵力的頑強抵抗,被阻於海灘上,數小時內未獲進展。六時三十分至七時四十五分,第一批登陸部隊分別在五個登陸地段突擊上陸。九時,基本突破德軍防禦陣地,奪取並且建立比較穩固的立足點。在這一天,盟軍共十三萬二千人上陸,奪取數個縱深為八~十公里的登陸場。
後來,盟軍經過六天的激戰,初步在八十公里的正面上,建立縱深約十~十五公里的灘頭陣地,並且同時輸送三十二萬六千名士兵、五萬四千輛車和十萬四千噸物資上陸。
盟軍在諾曼第海岸登陸完全出乎德軍的意外,對德軍指揮和行動造成極大混亂。德軍未能及時向裝甲預備隊下達向登陸場開進的命令,預備隊開進時又受到盟軍空軍阻撓,喪失有利時機,無法組織強有力的反擊。六月十二日,諾曼第德軍認為已經無力奪回被佔領的海灘陣地、恢復原本態勢的時候,就全面轉入防禦,限制盟軍擴大登陸場,以等待更多的預備隊反突擊。六月六日至十二日,德軍調來七個師,加上原來在登陸場的五個師共有十二個師,比聯軍預先估計的少八個。
第二階段(一九四四年六月十二日~七月二十四日),鞏固與擴大登陸場階段
在這個階段,盟軍的意圖是攔腰切斷康坦丁半島,阻止德軍向瑟堡增援;然後集中兵力奪取瑟堡,堅守卡朗坦,擊退德軍可能的反撲;奪取卡昂,進一步擴大登陸場。
六月十二日,美國第七軍從聖曼伊格利斯地域向西發起進攻,十七日前到達德律特海峽沿岸。然後,該軍以部份兵力向南面進展,以其餘兵力向北發動進攻,二十二日前到達瑟堡港區和市區的防禦外廓;二十三日佔領瑟堡東側八公里處的德軍機場及其附近的制高點;二十七日攻佔瑟堡;六月底肅清康坦丁半島的德軍殘部。
六月二十六日,英、加軍向勞雷地區的德軍發動進攻,迅速佔領勞雷和奧登河上兩個橋頭陣地。德軍被迫將準備實施反突擊的四個裝甲師投入戰鬥,阻止英、加軍的進一步攻勢。與此同時,英國第二集團軍集中力量攻打卡昂。七月八日,英軍在空軍的支援下,以三個步兵師和三個裝甲旅的兵力,向卡昂發起進攻,戰鬥到九日佔領該城的西北部。七月十八日,英、加軍在卡昂以東展開新的進攻,經過三天激戰,完全佔領卡昂。
到了七月二十四日,盟軍在諾曼第佔領正面寬一百公里、縱深三十至四十公里的登陸場,基本上具備向德國西北部大舉進攻的條件。
第三階段(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二十五日),縱深作戰階段
在這個階段,盟軍的計畫是英、加軍隊在卡昂西南牽制德軍,美軍則在聖羅城以西地區向南實施主要突擊,並且向阿夫朗含和勒恩發動進攻,佔領布列塔尼半島;然後回師東進,將德軍驅向塞納河,佔領德國西北部。為此,盟軍編成兩個集團軍群,即美國一、三集團軍編成第十二集團軍群,英國第一集團軍、加國第一集團軍編成第二十一集團軍群。
八月一日,美國第三集團軍在西冷河地區投入交戰。美國第三集團軍向南發動進攻的時候,德軍已經得到由加萊方向調來的步兵師的增援。八月六日,德軍抽出四個裝甲師自維爾、莫日丹向艾弗蘭齊斯發動反突擊,企圖切斷美國第三集團軍的補給線,遭到美軍的抵抗。美國第三集團軍第十五軍實施進攻,於八月六日攻佔拉瓦,九日佔領勒芒,進而使德國第七集團軍的左翼和後方受到威脅。與此同時,美國第八軍也攻佔除了聖馬洛、布勒斯特等港口以外的整個布列塔尼半島。
八月六日,英國第二集團軍、加國第一集團軍佔領平松山,威脅德軍右翼。美國第十五軍從勒芒發起進攻,於十三日佔領阿爾讓坦。加國第二軍向法累茲方向進攻,進展遲緩,未能在同一時間與美軍合圍法累茲的德軍。位於合圍圈內的德軍,大部份跳出聯軍的合圍圈,向塞納河方向退卻。八月十九日,盟軍完成對法累茲的合圍,在合圍圈內殲滅德軍六萬餘人。
殲滅法累茲德軍以後,盟軍各集團軍立即向塞納河方向追擊。八月二十五日,盟軍佔領巴黎,基本上佔領德國的整個西北部。
結果與影響
整個登陸戰役,美、英軍是在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的條件下實施的,在登陸前四~五小時,美、英軍使用三個空降師在諾曼第縱深空降,開創大規模空降的先例。此次戰役美、英軍傷亡十二萬二千人,德軍傷亡和被俘十一萬四千人。
諾曼第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也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登陸戰役。它的勝利對美、英軍在西歐展開大規模進攻,以及決定歐洲戰後形勢,產生重大作用,並且為組織和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提供有益的經驗。可以說,諾曼第登陸象徵著反法西斯第二戰場的正式開闢,使納粹德國陷入盟軍兩面夾擊的困境,加速德軍的失敗。
作者簡介:
張彩玲,為當代著名之軍事專家,對於世界歷史、戰爭史深有研究,已發表多本軍事著作。由於作者歷史專業出身的知識背景,使其非常注重史實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作品往往可以引人深思,回味無窮。本書精選的50場影響世界的經典戰爭,準確表達作者對於世界各國歷史的細微觀察與瞭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張彩玲
優惠價: 88 折, NT$ 334 NT$ 3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 解讀50場影響世界的戰爭起因、經過、結果與影響,呈現給讀者最真實的歷史場景。
★ 讀懂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發展,解開戰爭爆發前後的種種謎團,總結出這些戰爭的特點、得失與意義。
■ 50場震撼人心的經典戰爭,50場影響世界的偉大戰爭!
本書精選歷史上最經典的、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最具特色的戰爭,對每場戰爭的起因、經過、結果和影響有著簡單而真實的介紹。作者在分析戰爭的同時,對於戰爭的規模、戰術、心理變化等發展過程,也有相當精闢的評述!
■ 以戰爭發生的時間先後排列,讓讀者瞭解同一時代各國勢力的消長!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及查詢,本書以時間為依據,先後排列各場戰爭,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對當時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有更全面的認識與瞭解;同時,戰爭發生的時間,統一以西元時間作為對照,讓讀者可以清楚的瞭解各場戰爭的情勢。
■ 戰爭,不僅是過程,而是結果;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
戰爭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話題,在每一時代、每一國家,它都會以前所未有的面孔出現,給人們帶來福音或是災難,顯示出它的睿智或愚蠢的面孔。戰爭是人類長久的話題,尤其是激烈而充滿智慧的戰爭,往往最能打動人的心靈,因為那是很多人用自己的身體、靈魂、生命鑄造的歷史精彩。
■ 戰爭——最殘酷、最暴力的手段,也是最快速、最有效的辦法!
從古代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每一場戰爭都是一個時代的濃縮。戰爭不僅是為了爭而戰,戰爭的意義比它本身更重要、更耐人尋味。戰爭不僅是將士之間力量的較量,還是策劃者之間思想與智慧的較量。
【內文介紹】--------------------------------------------------------------------------------------〈
歷史上的教訓,永遠都是勝利者傳述!
諾曼第登陸戰——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英軍在法國西北部的諾曼第半島,對德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登陸戰役,被稱為諾曼第登陸戰役。美、英軍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開始登陸,七月二十四日登陸成功,八月二十五日佔領巴黎以及塞納河沿線,整個戰爭歷時兩個多月。在這場戰爭中,盟軍採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戰法,取得大勝,對聯軍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有決定性的意義。
起因
一九四三年初,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開始轉入反攻;日軍在太平洋戰區遭到挫敗;德軍隆美爾軍團在北非也受到嚴重打擊,整個世界戰局對美、英軍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極為有利。一九四三年一月,美、英卡薩布蘭加最高級軍事會議決定在法國北部實施登陸戰役,開闢第二戰場。但是,美、英軍除了組成聯合參謀部進行戰役的計畫以外,對戰役的組織、準備未採取積極行動。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德黑蘭會議決定,在一九四四年五月一日前,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隨後,美國總統羅斯福任命陸軍上將艾森豪為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全權指揮登陸戰役。
一九四四年初,德軍在東線開始全線潰退,蘇軍的反攻矛頭已經指向柏林。為了加速德國法西斯的滅亡,英、美、法同盟軍決定在諾曼第登陸,開闢第二戰場。諾曼第是最理想的登陸地點,因為它距離英國空軍基地近,可以得到空軍的掩護,而且附近又有比較大的海港,運輸後勤物資和後續部隊比較有利。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的意圖是:先在法國西北部登陸,建立登陸場,保障主力登陸和後勤供應;再向德國內地發動進攻,協助蘇軍最後戰勝德國。
為了隱蔽登陸意圖,英、美盟軍在戰役準備期間,猛烈轟炸加萊地區德軍陣地,還在英國東南沿海港口設置大量假登陸艇和作戰物資堆積場,製造從加萊地區登陸的假象。在盟軍的欺騙下,德軍錯誤的判斷盟軍的主要登陸方向,遂集中主力機動部隊於加萊方向,準備等到盟軍登陸以後,用決定性的反突擊擊敗盟軍。因此,德軍在諾曼第的防守兵力比較薄弱。
美、英軍參戰兵力為:陸軍第二集團軍群轄美國第一、英國第二和加拿大第一集團軍;另外有美國第三集團軍登陸以後,與美第一集團軍合編為第十二集團軍群,共計三十九個師、十個裝甲旅、十個突擊隊;海軍由東部和西部兩個直接護航艦隊編成,共計大小艦隻五千餘艘,另有商船二千餘艘;空軍有美國第八、第九集團軍,英國第二集團軍,共計各型飛機一萬二千八百餘架。
德軍參戰兵力為:陸軍B集團軍群四十三個師,另外有G集團軍群十七個師分佈在法國南部和西南部地區;海軍西線有各種艦隻三百餘艘,以及輔助船隻六十餘艘;空軍第三集團軍飛機大約五百架。德軍在東線遭到慘敗,寄希望於西線。德軍統帥部認為,美、英軍在西線的登陸可能迫使德軍崩潰,也可能是使德軍轉敗為勝的絕好時機。如果可以將登陸部隊一舉殲滅,不僅美英軍在今後很長的時期內難以發起另一次登陸戰役,還有可能從西線抽調五十個師到東線去抗擊蘇軍進攻。據此,德軍企圖集中一切兵力、兵器於敵人可能登陸的主要方向,以便在敵軍一登陸就發起決定性的反擊。
經過
整個登陸戰役經歷三個階段:突擊上陸、鞏固與擴大登陸場、縱深作戰。
第一階段(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十一日),突擊上陸階段
一九四四年六月一日,聯軍登陸部隊第一梯隊完成上船準備。三日拂曉,各突擊輸送大隊自各港口啟航,至南側海域會合,編成突擊艦隊,待命向登陸地區開進。四日清晨,因為天氣不斷惡化,最高戰役司令官宣佈突擊上陸日期由原定的五日推遲二十四小時,並且召回已經出海的艦隊。五日清晨,天氣仍然沒有好轉,但是為了避免因為一再推遲而喪失戰術上的突擊性和影響軍隊士氣,最後決定登陸部隊在六月六日不利的天氣條件下,突擊上陸。各突擊艦隊再度在維特島南側海域集中,中午十二時開始向預定目標地區開進。掃雷艦隊在突擊艦隊之前航行,開闢十條航道。在整個航渡過程中,艦隊不間斷的得到戰鬥機群的掩護。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凌晨,盟軍利用漲潮時機和剛剛出現的短暫好天氣,開始在諾曼第登陸。登陸前四~五小時在空軍密集突擊的掩護下,美國空降第八十二師和第一○一師、英軍第六師分別在登陸地域兩翼距離海岸十~十五公里的縱深處實施空降,佔領登陸地附近的交通樞紐和橋樑、渡口等重地。凌晨五時,盟軍開始航空火力準備,輪番轟炸登陸地區的德軍十個炮兵陣地。美國空軍第八、第九集團軍的轟炸機集中一千五百餘架轟炸機,分批對德軍海岸炮兵陣地和海岸防禦設施,進行最後的航空火力準備。
六日六時三十分,美國第七軍步兵第四師在德軍防禦薄弱的「猶旦」海灘二公里寬的正面上突擊上陸,並且初步建立團的登陸場。當日,該師三個團全部上陸完畢,並且與空降一○一師取得聯繫,鞏固正面四公里、縱深九公里的登陸場。六時三十四分,美國第五軍在「奧瑪哈」海灘突擊上陸,遇到德軍步兵第三五二師較大兵力的頑強抵抗,被阻於海灘上,數小時內未獲進展。六時三十分至七時四十五分,第一批登陸部隊分別在五個登陸地段突擊上陸。九時,基本突破德軍防禦陣地,奪取並且建立比較穩固的立足點。在這一天,盟軍共十三萬二千人上陸,奪取數個縱深為八~十公里的登陸場。
後來,盟軍經過六天的激戰,初步在八十公里的正面上,建立縱深約十~十五公里的灘頭陣地,並且同時輸送三十二萬六千名士兵、五萬四千輛車和十萬四千噸物資上陸。
盟軍在諾曼第海岸登陸完全出乎德軍的意外,對德軍指揮和行動造成極大混亂。德軍未能及時向裝甲預備隊下達向登陸場開進的命令,預備隊開進時又受到盟軍空軍阻撓,喪失有利時機,無法組織強有力的反擊。六月十二日,諾曼第德軍認為已經無力奪回被佔領的海灘陣地、恢復原本態勢的時候,就全面轉入防禦,限制盟軍擴大登陸場,以等待更多的預備隊反突擊。六月六日至十二日,德軍調來七個師,加上原來在登陸場的五個師共有十二個師,比聯軍預先估計的少八個。
第二階段(一九四四年六月十二日~七月二十四日),鞏固與擴大登陸場階段
在這個階段,盟軍的意圖是攔腰切斷康坦丁半島,阻止德軍向瑟堡增援;然後集中兵力奪取瑟堡,堅守卡朗坦,擊退德軍可能的反撲;奪取卡昂,進一步擴大登陸場。
六月十二日,美國第七軍從聖曼伊格利斯地域向西發起進攻,十七日前到達德律特海峽沿岸。然後,該軍以部份兵力向南面進展,以其餘兵力向北發動進攻,二十二日前到達瑟堡港區和市區的防禦外廓;二十三日佔領瑟堡東側八公里處的德軍機場及其附近的制高點;二十七日攻佔瑟堡;六月底肅清康坦丁半島的德軍殘部。
六月二十六日,英、加軍向勞雷地區的德軍發動進攻,迅速佔領勞雷和奧登河上兩個橋頭陣地。德軍被迫將準備實施反突擊的四個裝甲師投入戰鬥,阻止英、加軍的進一步攻勢。與此同時,英國第二集團軍集中力量攻打卡昂。七月八日,英軍在空軍的支援下,以三個步兵師和三個裝甲旅的兵力,向卡昂發起進攻,戰鬥到九日佔領該城的西北部。七月十八日,英、加軍在卡昂以東展開新的進攻,經過三天激戰,完全佔領卡昂。
到了七月二十四日,盟軍在諾曼第佔領正面寬一百公里、縱深三十至四十公里的登陸場,基本上具備向德國西北部大舉進攻的條件。
第三階段(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二十五日),縱深作戰階段
在這個階段,盟軍的計畫是英、加軍隊在卡昂西南牽制德軍,美軍則在聖羅城以西地區向南實施主要突擊,並且向阿夫朗含和勒恩發動進攻,佔領布列塔尼半島;然後回師東進,將德軍驅向塞納河,佔領德國西北部。為此,盟軍編成兩個集團軍群,即美國一、三集團軍編成第十二集團軍群,英國第一集團軍、加國第一集團軍編成第二十一集團軍群。
八月一日,美國第三集團軍在西冷河地區投入交戰。美國第三集團軍向南發動進攻的時候,德軍已經得到由加萊方向調來的步兵師的增援。八月六日,德軍抽出四個裝甲師自維爾、莫日丹向艾弗蘭齊斯發動反突擊,企圖切斷美國第三集團軍的補給線,遭到美軍的抵抗。美國第三集團軍第十五軍實施進攻,於八月六日攻佔拉瓦,九日佔領勒芒,進而使德國第七集團軍的左翼和後方受到威脅。與此同時,美國第八軍也攻佔除了聖馬洛、布勒斯特等港口以外的整個布列塔尼半島。
八月六日,英國第二集團軍、加國第一集團軍佔領平松山,威脅德軍右翼。美國第十五軍從勒芒發起進攻,於十三日佔領阿爾讓坦。加國第二軍向法累茲方向進攻,進展遲緩,未能在同一時間與美軍合圍法累茲的德軍。位於合圍圈內的德軍,大部份跳出聯軍的合圍圈,向塞納河方向退卻。八月十九日,盟軍完成對法累茲的合圍,在合圍圈內殲滅德軍六萬餘人。
殲滅法累茲德軍以後,盟軍各集團軍立即向塞納河方向追擊。八月二十五日,盟軍佔領巴黎,基本上佔領德國的整個西北部。
結果與影響
整個登陸戰役,美、英軍是在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的條件下實施的,在登陸前四~五小時,美、英軍使用三個空降師在諾曼第縱深空降,開創大規模空降的先例。此次戰役美、英軍傷亡十二萬二千人,德軍傷亡和被俘十一萬四千人。
諾曼第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也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登陸戰役。它的勝利對美、英軍在西歐展開大規模進攻,以及決定歐洲戰後形勢,產生重大作用,並且為組織和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提供有益的經驗。可以說,諾曼第登陸象徵著反法西斯第二戰場的正式開闢,使納粹德國陷入盟軍兩面夾擊的困境,加速德軍的失敗。
作者簡介:
張彩玲,為當代著名之軍事專家,對於世界歷史、戰爭史深有研究,已發表多本軍事著作。由於作者歷史專業出身的知識背景,使其非常注重史實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作品往往可以引人深思,回味無窮。本書精選的50場影響世界的經典戰爭,準確表達作者對於世界各國歷史的細微觀察與瞭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