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俊傑
定價:NT$ 480
優惠價:79 折,NT$ 379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如果孔孟生活在我們的時代,
他們對21世紀的重大問題與挑戰,會提出什麼看法?
孔孟對變動劇烈恍如漩渦的21世紀,
特別是處於新冠病毒肆虐的現代人,
會以何種倡議,讓人的「自我」能夠安身立命,
在黯兮慘悴中仍能持守「不動心」的境界?
孔孟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我們現代人從事各種思考,包括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個人生命等面向的重要文化資源。中國與亞洲的崛起,對世界局勢影響深遠,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劃時代事件之一,孔孟思想也重新獲得世界各國知識界的重視。歐美學界都在爭取儒學的發言權,儼然已成為國際學術界的新趨勢。
《深叩孔孟》並不是傳統的、以背誦為主的經典研讀;而是從21世紀出發為思考,與孔孟進行心靈的對話,厚植我們在現世參與文明對話的本土思想資源。
本書是黃俊傑教授在臺灣大學講授「深叩孔孟」通識課程的講稿,一共分為十二講,每講均附閱讀作業、延伸閱讀、思考問題、關鍵詞、本講內容架構圖,方便讀者自學參考。
作者簡介:
黃俊傑
現任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曾獲選為歐洲研究院院士(2019)、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會士(2020)與通識教育終身成就榮譽獎(2011)、教育部國家講座(2013-2016)、教育部學術獎(2011)、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2010)。著有《孟學思想史論‧卷三》(2022)、《東亞儒家仁學史論》(2017)、《東亞儒家人文精神》(2016)、《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2016)、《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2006,韓譯本2011,日譯本2014)、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2015)、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2014)等書。個人首頁:http://huang.cc.ntu.edu.tw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引言:課程說明
本課程開宗明義,我想首先介紹本課程的內容與進度,以及為什麼講授這門課。我首先說明:所謂「深叩」的出發點,為什麼是「孔孟」而不是「程朱」,或者不是其他的儒者?接著要說明我的教學方法是什麼?這種方法應該經過方法論的批判,經過批判以後,我會對這些論點給予再批判,最後我會提出結論。我今天主要提出課程的整體規劃,讓各位老師與同學第一次上課就有全盤的了解。
首先,為什麼在二十一世紀我們必須重溫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人文精神和生命智慧呢?我們可以從兩個問題切入來思考:(一)二十一世紀出現哪些新的發展趨勢?(二)儒家人文精神與生命智慧的內涵如何?有何二十一世紀的新啟示?
我們都知道,孔孟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我們現代人從事各種思考,包括政治的、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個人生命的思考時的重要文化資源。中國與亞洲的崛起,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劃時代事件之一,對世界局勢影響深遠。二十一世紀中國與亞洲再起的同時,孔孟思想也重新獲得世界各國知識界的重視,歐美學界都在爭取儒學的發言權,這是一個國際學術界的新趨勢。這門課程要從二十一世紀出發思考,從二十一世紀的觀點提出十個大問題,來叩問孔子和孟子,要進行「古」與「今」的對話,開發古典儒學的現代意涵。我們還要跟孔孟辯論,開發孔孟思想對二十一世紀的啟示。我們每個禮拜講課之後,均有「閱讀作業」、「思考問題」、「延伸閱讀」、「關鍵詞」及各講「內容架構圖」,提供各位老師與同學課後自學時參考。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來臨,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動日益密切,中華文明與域外文明之間的對話日益重要。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希望以十個問題來引導各位深思孔孟的智慧,及其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意義與新啟示。本課程特別重視經典的閱讀,也就是《論語》與《孟子》。《論語》全書正文共一萬五千九百八十八個字(可能不同版本如定州本或敦煌本有些微字數差異),幾乎每一章對我們現代人都有極大的啟示;《孟子》全書正文共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個字,但是要把它讀懂,就需要深入思考,特別是像《論語》「克己復禮」章、《孟子》〈公孫丑上‧二〉〈告子〉上下篇等意涵深刻的篇章,意蘊豐富,索解不易。我們提倡的經典研讀,並不是傳統的、以背誦為主的經典研讀;我們要從二十一世紀出發思考,與孔孟進行心靈的對話,厚植我們在二十一世紀參與文明對話的本土思想資源。
有人問:為什麼要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提出這十大問題來深叩孔孟呢?因為從文化角度來看台灣這個小小的島嶼,是大中華的瑰寶。二戰以後台灣的民間社會未經大動亂,保留最多最寶貴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價值理念,就像空氣一樣,是尋常老百姓生活中的價值理念,深深地潤澤著台灣的民間社會。
為了因應二十一世紀新挑戰,我們應該深思以下十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問題:
(一)到底「人」是什麼?「完整的人」如何可能?
(二)人應如何學習?學習的目標是什麼?
(三)「自我」是什麼?人應如何轉化「自我」?
(四)人應如何思考婚姻與家庭?
(五)在二十一世紀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安立合理的政治體制?
(六)在二十一世紀「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張力中如何抉擇?
(七)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中,如何維持友誼?「自我」與「他者」如何互動?
(八)在二十一世紀「自由」與「秩序」的張力之中,人應如何安身立命?
(九)人如何面對死亡?
(十)人如何面對宗教信仰?
我們要以這十大問題深叩孔孟,與孔孟進行批判性的對話,提煉孔孟思想在二十一世紀的新啟示。本課程主要教材是朱子(晦庵,一一三○─一二○○)的《四書章句集注》(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二○一六),這個版本的《四書》在每一篇、每一章上面都注明章數,也注明朱注所引用的學者的姓名,非常方便讀者閱讀。二十世紀偉大儒者馬一浮(一八八三─一九六七)先生對朱子《四書章句集注》推崇備至,馬先生說:「朱注字字稱量而出,深得聖人之用心,故謂治群經必先求之四書,治四書必先求之朱注」,可稱為對《四書章句集注》最公允的論斷。朱子自己也說:「《語孟集注》,增一字不得,減一字不得。」《四書》的思想內涵,可以參閱現代學者的翻譯與譯注,英文翻譯非常多,其中以已故劉殿爵(D.C. Lau,一九二一─二○一○)教授翻譯的《論語》、《孟子》最稱信、達、雅。
關於孔子的傳記,國學大師錢穆(賓四,一八九五─一九九○)先生有《孔子傳》一書,錢先生的《論語新解》備採眾說,折衷求是,義蘊深刻,自成一家之言。許同萊(一八八一─?)先生有《孔子年譜》,在孔子生平每年事蹟之後,均附有「時事紀要」,摘錄《左傳》同年所發生的史事,使孔子行誼的歷史背景為之豁然彰顯,極便參考。曾獲日本文化勳章的日本作家井上靖(一九○七─一九九一)撰有一部小說體的《孔子》(台北:時報出版,一九九○),寫得非常傳神,由劉慕沙(一九三五─二○一七)女士翻譯成中文。井上靖為了寫孔子傳,依孔子走過的路綫,去周遊列國六次。井上靖文筆優美,他用日文寫作,翻成中文後可讀性還是很高。一九九三年我有一本《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九三年)、杜維明(一九四○─)先生有一本《儒教》(原著係英文,有中譯本,台北:麥田出版,二○○二年),也很適合一般讀者。加州大學(伯克萊)大學的戴梅可(Michael Nylan,一九五○─)與另一個學校的教授魏偉森(Thomas Wilson),出版一本討論孔子兩千年來形象的變化的書,最近也有了中文翻譯本。 我也編過一本介紹東亞孔子形象與思想的論文集。李澤厚(一九三○─二○二一)先生著有《論語今讀》,李先生是當代很有成就的哲學家,在大陸改革開放初期對中國思想界影響極大。馬一浮先生著有《復性書院講錄》,如果各位對儒家思想有興趣,這是很好的入門書。我十八歲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接觸到二十世紀儒學大師馬一浮、熊十力(一八八五─一九六八)先生的書,讀後深受啟發,內心悸動。馬先生天生穎悟,是早慧天才,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任清政府駐美使館留學生公署祕書一年,在美期間曾遊歷歐洲,離美後在日本居留數月,精通儒佛學問,他在抗戰時期的四川興辦復性書院,聲動全國知識界。拙著《東亞儒家人文精神》則是多年前我為所開授的課程而撰寫的一本講稿。另外,曾任臺大校長的經濟學家孫震(一九三四─)先生,曾出版《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選譯今釋》以及《儒家思想在二十一世紀》兩本新著,從現代觀點對儒學傳統提出新解釋,很有參考價值。最近孫震先生的新著《孔子新傳》,在敘述孔子行誼與思想時,讀入了孫先生畢生生命歷程的體認,也以近現代西方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一七二三─一七九○)的思想,與孔子對話,頗能出新解於陳篇,弘揚孔子思想於二十一世紀。
何謂「深叩」?
在進入課程之前,我們先解釋什麼是「深叩」?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二十一世紀青年必須傾聽來自孔子(五五一─四七九BCE)與孟子(三七一─二八九?BCE)的呼喚。為什麼呢?舉例言之,《論語‧衛靈公》第三十二章中,孔子說:「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這句話用現代白話文可以這樣解釋:你在知識上知道這個價值理念,但是你在道德上持守不住這個理念,你雖然得到知識,但你最後一定會失去。
舉例言之,幾年前新竹清華大學畢業的化工博士以專業知識生產純度最高的毒品被捕判刑,澈底告訴我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我們可以再舉二○一四年科學界一件大事來說明。日本地位崇高的國立理化學研究所,是全日本唯一自然科學的綜合性研究所,二○一四年該所有一位青年研究人員是早稻田大學博士,被當時日本科學界認為是科學界的明日之星。日本是自然科學已經扎根的國家,日本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已有二十餘人。這位青年學者研究幹細胞,但實驗數據造假被發現,最後被撤銷早稻田大學博士學位,也從研究工作解職,她的上司因為慚愧而自殺,這是國際科學界二○一四年最大的一件醜聞。除了這個震動國際學術界的個案之外,國內外學術界層出不窮的造假或抄襲案件,也指不勝屈。是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孔子在兩千六百多年前,似乎已經預知我們這個時代會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怎能不傾聽孔孟的呼喚呢?
歷代學者解釋孔子這句話言論極多,我認為明末三大儒之一王夫之(船山,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在《四書箋解》中的解釋可稱確解:
「知及」者,已曉得此事當如此作,方合於理而宜於人也。在愚者思維不到,「知」乃周徹。「仁守」者,明明事理如此,而私欲未淨,則為外物所誘而改其知之所已及者,故必存心天理,而不為物欲所亂,乃可守所知而行之不失。
王夫之以「存心天理」來拉近「知及」與「仁守」之間的鴻溝,以淨除「私欲」。這是很有見識的解釋。
我們「深叩」孔孟必須從二十一世紀出發思考,並迴向個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因為生命的悲劇常常起於文化資源的貧困。二十一世紀多少青年成為飄泊的浮萍、失根的蘭花、歷史的浪人,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文化與精神的資源,這門課程希望帶給各位老師和同學扎實的文化資源。
本課程中所謂「深叩」有兩個立場,第一是從二十一世紀文化出發思考。從我們現代社會與文化出發,正如荀子(二九八─二三八BCE)在《荀子》〈性惡篇〉所說:「故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東漢王充(二七─?CE)《論衡》則倒過來講:「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可是我們也不能「食古不化」,《中庸》第二十八章早已提醒我們:「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也。」因為食古不化的人,很容易像《史記》所講的「膠柱鼓瑟」、《呂氏春秋》講的「刻舟求劍」,或《後漢書‧馬援傳》說的「畫虎不成反類犬」。所謂「從二十一世紀出發思考」的含義,就是在我們自己的時代來找問題,而在過去的時代裡找答案。二十世紀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精神》這部書中說,研究歷史應該注重兩點,要「求其變」、「求其久」。本課程致力於「鑑古知今」、「究往窮來」,在二十一世紀開發孔孟思想中的普世價值與現代意義。
本課程第二個立場是我們要從自我出發思考。現代教育有很多特徵,其中一個特徵就是力求知識的「數量化」、「標準化」,才能追求「商品化」。我使用的這三個名詞,出自於二戰以後德國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哲學家,對十八世紀歐洲近代「啟蒙文明」(Enlightenment)的批判歸結在這三個詞上面。現代大學校園裡,知識的傳播正勇猛地向「數量化」、「標準化」、「商品化」的道路邁進。現代大學生的學習方法,基本上是「出乎其外」(etic approach)大於「入乎其內」(emic approach)。現代大學生作為知識的「觀察者」角色常常遠大於「參與者」。現代大學生學習的價值理念,大多沒有進入身心之中,因為現代大學的學習方法不是「入乎其內」的方法。也因此,現代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知識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所以現代大學教育之知識傳遞,多半與學生自我生命的成長關係較遠。因此,大學生的生命的狀態確實有待提升。孔孟思想正是哲學家牟宗三(一九○九─一九九五)先生在一九六一年提出的所謂「生命的學問」,深具東方文化的智慧。
希望這門課程對我們生命的提升有所幫助,所以本課程從「自我」出發,以十個問題深叩孔孟。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5折311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5折 | 1 |
7折 | 0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黃俊傑
優惠價: 79 折, NT$ 379 NT$ 48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作者簡介:
黃俊傑
現任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曾獲選為歐洲研究院院士(2019)、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會士(2020)與通識教育終身成就榮譽獎(2011)、教育部國家講座(2013-2016)、教育部學術獎(2011)、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2010)。著有《孟學思想史論‧卷三》(2022)、《東亞儒家仁學史論》(2017)、《東亞儒家人文精神》(2016)、《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2016)、《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2006,韓譯本2011,日譯本2014)、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2015)、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2014)等書。個人首頁:http://huang.cc.ntu.edu.tw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引言:課程說明
本課程開宗明義,我想首先介紹本課程的內容與進度,以及為什麼講授這門課。我首先說明:所謂「深叩」的出發點,為什麼是「孔孟」而不是「程朱」,或者不是其他的儒者?接著要說明我的教學方法是什麼?這種方法應該經過方法論的批判,經過批判以後,我會對這些論點給予再批判,最後我會提出結論。我今天主要提出課程的整體規劃,讓各位老師與同學第一次上課就有全盤的了解。
首先,為什麼在二十一世紀我們必須重溫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人文精神和生命智慧呢?我們可以從兩個問題切入來思考:(一)二十一世紀出現哪些新的發展趨勢?(二)儒家人文精神與生命智慧的內涵如何?有何二十一世紀的新啟示?
我們都知道,孔孟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我們現代人從事各種思考,包括政治的、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個人生命的思考時的重要文化資源。中國與亞洲的崛起,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劃時代事件之一,對世界局勢影響深遠。二十一世紀中國與亞洲再起的同時,孔孟思想也重新獲得世界各國知識界的重視,歐美學界都在爭取儒學的發言權,這是一個國際學術界的新趨勢。這門課程要從二十一世紀出發思考,從二十一世紀的觀點提出十個大問題,來叩問孔子和孟子,要進行「古」與「今」的對話,開發古典儒學的現代意涵。我們還要跟孔孟辯論,開發孔孟思想對二十一世紀的啟示。我們每個禮拜講課之後,均有「閱讀作業」、「思考問題」、「延伸閱讀」、「關鍵詞」及各講「內容架構圖」,提供各位老師與同學課後自學時參考。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來臨,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動日益密切,中華文明與域外文明之間的對話日益重要。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希望以十個問題來引導各位深思孔孟的智慧,及其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意義與新啟示。本課程特別重視經典的閱讀,也就是《論語》與《孟子》。《論語》全書正文共一萬五千九百八十八個字(可能不同版本如定州本或敦煌本有些微字數差異),幾乎每一章對我們現代人都有極大的啟示;《孟子》全書正文共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個字,但是要把它讀懂,就需要深入思考,特別是像《論語》「克己復禮」章、《孟子》〈公孫丑上‧二〉〈告子〉上下篇等意涵深刻的篇章,意蘊豐富,索解不易。我們提倡的經典研讀,並不是傳統的、以背誦為主的經典研讀;我們要從二十一世紀出發思考,與孔孟進行心靈的對話,厚植我們在二十一世紀參與文明對話的本土思想資源。
有人問:為什麼要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提出這十大問題來深叩孔孟呢?因為從文化角度來看台灣這個小小的島嶼,是大中華的瑰寶。二戰以後台灣的民間社會未經大動亂,保留最多最寶貴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價值理念,就像空氣一樣,是尋常老百姓生活中的價值理念,深深地潤澤著台灣的民間社會。
為了因應二十一世紀新挑戰,我們應該深思以下十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問題:
(一)到底「人」是什麼?「完整的人」如何可能?
(二)人應如何學習?學習的目標是什麼?
(三)「自我」是什麼?人應如何轉化「自我」?
(四)人應如何思考婚姻與家庭?
(五)在二十一世紀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安立合理的政治體制?
(六)在二十一世紀「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張力中如何抉擇?
(七)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中,如何維持友誼?「自我」與「他者」如何互動?
(八)在二十一世紀「自由」與「秩序」的張力之中,人應如何安身立命?
(九)人如何面對死亡?
(十)人如何面對宗教信仰?
我們要以這十大問題深叩孔孟,與孔孟進行批判性的對話,提煉孔孟思想在二十一世紀的新啟示。本課程主要教材是朱子(晦庵,一一三○─一二○○)的《四書章句集注》(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二○一六),這個版本的《四書》在每一篇、每一章上面都注明章數,也注明朱注所引用的學者的姓名,非常方便讀者閱讀。二十世紀偉大儒者馬一浮(一八八三─一九六七)先生對朱子《四書章句集注》推崇備至,馬先生說:「朱注字字稱量而出,深得聖人之用心,故謂治群經必先求之四書,治四書必先求之朱注」,可稱為對《四書章句集注》最公允的論斷。朱子自己也說:「《語孟集注》,增一字不得,減一字不得。」《四書》的思想內涵,可以參閱現代學者的翻譯與譯注,英文翻譯非常多,其中以已故劉殿爵(D.C. Lau,一九二一─二○一○)教授翻譯的《論語》、《孟子》最稱信、達、雅。
關於孔子的傳記,國學大師錢穆(賓四,一八九五─一九九○)先生有《孔子傳》一書,錢先生的《論語新解》備採眾說,折衷求是,義蘊深刻,自成一家之言。許同萊(一八八一─?)先生有《孔子年譜》,在孔子生平每年事蹟之後,均附有「時事紀要」,摘錄《左傳》同年所發生的史事,使孔子行誼的歷史背景為之豁然彰顯,極便參考。曾獲日本文化勳章的日本作家井上靖(一九○七─一九九一)撰有一部小說體的《孔子》(台北:時報出版,一九九○),寫得非常傳神,由劉慕沙(一九三五─二○一七)女士翻譯成中文。井上靖為了寫孔子傳,依孔子走過的路綫,去周遊列國六次。井上靖文筆優美,他用日文寫作,翻成中文後可讀性還是很高。一九九三年我有一本《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九三年)、杜維明(一九四○─)先生有一本《儒教》(原著係英文,有中譯本,台北:麥田出版,二○○二年),也很適合一般讀者。加州大學(伯克萊)大學的戴梅可(Michael Nylan,一九五○─)與另一個學校的教授魏偉森(Thomas Wilson),出版一本討論孔子兩千年來形象的變化的書,最近也有了中文翻譯本。 我也編過一本介紹東亞孔子形象與思想的論文集。李澤厚(一九三○─二○二一)先生著有《論語今讀》,李先生是當代很有成就的哲學家,在大陸改革開放初期對中國思想界影響極大。馬一浮先生著有《復性書院講錄》,如果各位對儒家思想有興趣,這是很好的入門書。我十八歲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接觸到二十世紀儒學大師馬一浮、熊十力(一八八五─一九六八)先生的書,讀後深受啟發,內心悸動。馬先生天生穎悟,是早慧天才,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任清政府駐美使館留學生公署祕書一年,在美期間曾遊歷歐洲,離美後在日本居留數月,精通儒佛學問,他在抗戰時期的四川興辦復性書院,聲動全國知識界。拙著《東亞儒家人文精神》則是多年前我為所開授的課程而撰寫的一本講稿。另外,曾任臺大校長的經濟學家孫震(一九三四─)先生,曾出版《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選譯今釋》以及《儒家思想在二十一世紀》兩本新著,從現代觀點對儒學傳統提出新解釋,很有參考價值。最近孫震先生的新著《孔子新傳》,在敘述孔子行誼與思想時,讀入了孫先生畢生生命歷程的體認,也以近現代西方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一七二三─一七九○)的思想,與孔子對話,頗能出新解於陳篇,弘揚孔子思想於二十一世紀。
何謂「深叩」?
在進入課程之前,我們先解釋什麼是「深叩」?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二十一世紀青年必須傾聽來自孔子(五五一─四七九BCE)與孟子(三七一─二八九?BCE)的呼喚。為什麼呢?舉例言之,《論語‧衛靈公》第三十二章中,孔子說:「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這句話用現代白話文可以這樣解釋:你在知識上知道這個價值理念,但是你在道德上持守不住這個理念,你雖然得到知識,但你最後一定會失去。
舉例言之,幾年前新竹清華大學畢業的化工博士以專業知識生產純度最高的毒品被捕判刑,澈底告訴我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我們可以再舉二○一四年科學界一件大事來說明。日本地位崇高的國立理化學研究所,是全日本唯一自然科學的綜合性研究所,二○一四年該所有一位青年研究人員是早稻田大學博士,被當時日本科學界認為是科學界的明日之星。日本是自然科學已經扎根的國家,日本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已有二十餘人。這位青年學者研究幹細胞,但實驗數據造假被發現,最後被撤銷早稻田大學博士學位,也從研究工作解職,她的上司因為慚愧而自殺,這是國際科學界二○一四年最大的一件醜聞。除了這個震動國際學術界的個案之外,國內外學術界層出不窮的造假或抄襲案件,也指不勝屈。是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孔子在兩千六百多年前,似乎已經預知我們這個時代會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怎能不傾聽孔孟的呼喚呢?
歷代學者解釋孔子這句話言論極多,我認為明末三大儒之一王夫之(船山,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在《四書箋解》中的解釋可稱確解:
「知及」者,已曉得此事當如此作,方合於理而宜於人也。在愚者思維不到,「知」乃周徹。「仁守」者,明明事理如此,而私欲未淨,則為外物所誘而改其知之所已及者,故必存心天理,而不為物欲所亂,乃可守所知而行之不失。
王夫之以「存心天理」來拉近「知及」與「仁守」之間的鴻溝,以淨除「私欲」。這是很有見識的解釋。
我們「深叩」孔孟必須從二十一世紀出發思考,並迴向個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因為生命的悲劇常常起於文化資源的貧困。二十一世紀多少青年成為飄泊的浮萍、失根的蘭花、歷史的浪人,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文化與精神的資源,這門課程希望帶給各位老師和同學扎實的文化資源。
本課程中所謂「深叩」有兩個立場,第一是從二十一世紀文化出發思考。從我們現代社會與文化出發,正如荀子(二九八─二三八BCE)在《荀子》〈性惡篇〉所說:「故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東漢王充(二七─?CE)《論衡》則倒過來講:「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可是我們也不能「食古不化」,《中庸》第二十八章早已提醒我們:「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也。」因為食古不化的人,很容易像《史記》所講的「膠柱鼓瑟」、《呂氏春秋》講的「刻舟求劍」,或《後漢書‧馬援傳》說的「畫虎不成反類犬」。所謂「從二十一世紀出發思考」的含義,就是在我們自己的時代來找問題,而在過去的時代裡找答案。二十世紀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精神》這部書中說,研究歷史應該注重兩點,要「求其變」、「求其久」。本課程致力於「鑑古知今」、「究往窮來」,在二十一世紀開發孔孟思想中的普世價值與現代意義。
本課程第二個立場是我們要從自我出發思考。現代教育有很多特徵,其中一個特徵就是力求知識的「數量化」、「標準化」,才能追求「商品化」。我使用的這三個名詞,出自於二戰以後德國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哲學家,對十八世紀歐洲近代「啟蒙文明」(Enlightenment)的批判歸結在這三個詞上面。現代大學校園裡,知識的傳播正勇猛地向「數量化」、「標準化」、「商品化」的道路邁進。現代大學生的學習方法,基本上是「出乎其外」(etic approach)大於「入乎其內」(emic approach)。現代大學生作為知識的「觀察者」角色常常遠大於「參與者」。現代大學生學習的價值理念,大多沒有進入身心之中,因為現代大學的學習方法不是「入乎其內」的方法。也因此,現代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知識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所以現代大學教育之知識傳遞,多半與學生自我生命的成長關係較遠。因此,大學生的生命的狀態確實有待提升。孔孟思想正是哲學家牟宗三(一九○九─一九九五)先生在一九六一年提出的所謂「生命的學問」,深具東方文化的智慧。
希望這門課程對我們生命的提升有所幫助,所以本課程從「自我」出發,以十個問題深叩孔孟。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5折 | 1 |
7折 | 0 |
7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5折311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