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自由的神聖火炬,保衛共和制政府的命運意義深遠,至關重要。它將取決於由美國人民親手完成的這次嘗試。」
◤「我不認為我能勝任這個指揮官的光榮職位,但我會以最大的誠意接受。」──成為總指揮官,收復波士頓
1774年,因波士頓傾茶事件激怒英國政府,3月便通過五項「不可容忍法令」,企圖用高壓手段迫使北美殖民地人民就範。
大陸會議於隔年6月14日下令徵募官員,籌集軍火,並發行印有「聯合殖民地」字樣的美元鈔票。並選舉華盛頓為總指揮官,負責制訂有關軍隊的規章制度。
華盛頓整頓軍紀,向大陸會議匯報促使成立整套後勤供應機構,擬定攻擊英軍及奪取波士頓的作戰計畫,並著手進行相應的軍事部署。縝密的計畫下,英軍丟失多徹斯特高地,沒多久便撤退波士頓,象徵著北美聯邦的星條旗終於飄揚在波士頓上空。
波士頓的光復,對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國暴政的戰爭來說,無疑是造成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在這持續一年的圍困戰中,華盛頓盡職盡責的精神和駕馭全軍的才能已為人們所熟知,因此也受到了全體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讚賞。
◤「自由一旦扎根,就會像植物一樣迅速生長。」──美國獨立宣言
1776年初,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三番五次地拒絕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和解的請願書,並蠻橫無理地宣布:北美處於叛亂狀態。他還多次揚言要絞死殖民地每一個叛亂的首領。因此,要求「獨立」的呼聲開始在北美上空響起,大陸軍也越戰越勇,各地的愛國勢力逐漸火熱起來。
之後,大陸會議選舉產生了一個五人委員會,負責起草關於宣布獨立的文件,沒多久就通過了由湯瑪斯·傑佛遜主筆起草的《獨立宣言》,同時鄭重宣告:北美各殖民地根據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學說,解除對英國國王的一切隸屬關係,成立獨立自由的美利堅合眾國。這一天也成為美國舉國同慶的獨立日。
7月9日,《獨立宣言》的正式文件被送到華盛頓手中,當晚六點整,美軍以旅為單位,在各自的練兵場上靜靜地傾聽著宣讀《獨立宣言》。宣讀完畢後,華盛頓以一種預言家的口吻告訴將士們:
「《獨立宣言》將進一步推動每一位軍官和士兵以忠誠和勇敢來行動,領悟到現在在上帝的統轄下,他們的國家的平安與安全將完全取決於他們手中武器的勝利。」
◤「我將帶著無異於囚犯走上刑場的心情走上執政掌權的寶座。」──當選美國首任總統
1789年,選舉人團一致通過華盛頓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4月30日,各部門首長和受檢閱的部隊在華盛頓的面前集合完畢,浩浩蕩蕩的隊伍在繁華的大街上向聯邦大廈列隊行進。沿途擠滿了圍觀的群眾,他們載歌載舞,歡欣雀躍。
宣誓地點是安排在議事廳前面的一個大陽台上,這裡擺放著一張鋪著深紅色天鵝絨布的桌子,上面放著一本裝幀精美古樸的《聖經》,站在陽台上就可以俯瞰紐約市最繁華的市區。
當時的主持是大法官羅伯特·李維頓。參議院祕書捧起《聖經》,身材高大的華盛頓彎腰吻了吻這本寶典,然後將手放在《聖經》之上,以緩慢、清晰的語調莊嚴宣誓:
「我謹莊嚴宣誓:我將忠誠執行合眾國總統職務,我將竭盡所能堅守、維護並保衛合眾國憲法。」
宣誓完畢,華盛頓又恭敬地彎下身,輕吻了一下《聖經》。這時,大法官李維頓走上前,舉起右手高呼道:「合眾國總統喬治·華盛頓萬歲!」
◤「在我離開你們的時候,我的手是乾淨的,我的心是純潔的。」──逝世
1799年,華盛頓因喉嚨感染去世。葬禮在維農山莊舉行,遺體安放在家族的老墓地中。華盛頓逝世的消息傳遍美國,舉國沉痛哀悼。正在開會的國會休會一天,全體議員和工作人員佩戴黑紗,後來國會還發表了一個公開悼詞。
消息傳到英國,英國艦隊司令下令旗艦下半旗致哀,幾十艘艦艇也跟著下了半旗;消息傳到法國,法國政府命令各機關的旗幟上一律懸掛黑紗十天。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英雄,新建的美國首都命名為華盛頓。兩百多年以來,美國共有一百多個城鎮都以華盛頓命名。
關於這位偉人,亨利·李在美國國會發表的悼辭心中作了公允而概括性的評價:「戰爭時期的第一人,和平時期的第一人,同胞們心目中的第一人,一位舉世無雙的偉人。」
★本書特色:本書從華盛頓的兒時生活開始寫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創立的偉大事業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再現了這位美國首任總統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作者簡介:
潘于真,從小熱愛文學、世界史,對東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旅行家環遊世界,如今為了照顧孩子,雖不能常常出國旅遊,但可以寫下自己認識的世界各國人物,希望能以此激勵孩子們和更多讀者勇敢追尋夢想。
章節試閱
美國第一任總統
(一)再度出山
回到維農山莊的華盛頓潛心田園農事,享受著恬靜的生活,日子過得十分愜意。不過,華盛頓也並沒有完全消極遁世或沉溺於個人享樂,雖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一種對國家、對人民的責任感仍然讓他不能超然物外,他不能不常常思考著國家事務中出現的許多新問題。
他漸漸發現,《邦聯條例》下建立起來的新的國家體制並沒有實現人民預期的理想。由於中央權力極小而州的權利很大,各州如同一個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使整個邦聯儼然成為一個由十三個主權國家組成的鬆散的聯盟。在這種體制下的美國,也出現了許多無法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例如:國家不能建立穩定的財政秩序,無法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尤其是戰爭中欠下的大量國債無法償還;國家不能實行關稅壁壘政策,以保護美國年輕的民族工商業;美國在國際上處於軟弱無力的地位,國家無法保護美國人的海外權益;國家無法保證國內社會秩序的穩定……。
面對邦聯統治幾年後的美國,華盛頓感到一陣隱痛和不安。這種局面如果長久地持續下去,必然會給這個新生的共和國帶來巨大的損失。
就在華盛頓擔憂不已的時候,一七八六年秋,為了能存下去,麻薩諸塞州西部的廣大貧苦農民終於在丹尼爾·謝斯的領導之下發動了起義。起義隊伍很快就擴展到十五萬人,人數最多時甚至超過當年華盛頓統帥的大陸軍。
起義的消息很快傳到維農山莊。邦聯政府派去監視起義者的陸軍部長諾克斯在寫給華盛頓的信中寫道:
「他們的信條是:全部財產都是全國人民一起從英國統治下奪回來的,因此,它應該屬於全體美國人民。」
華盛頓聽到這個消息後,絕望至極。當初退伍時,他如果聽人說「在今天你將看到反對我們自己制定的法律與規章的可怕的叛亂……」,他會毫不猶豫地斥之為「神經病」;而現在,他看到了「這個國家裡第一次出現的最光彩奪目的晨曦之上籠罩烏雲」,他無比氣憤地喊道:
「仁慈的上帝啊!人類的行為怎麼能如此反覆無常,背信棄義?前幾年我們還在為建立今天的制度,為建立我們自己選擇和創立的制度,我們在流血;可是現在,我們又要拔出刀來,想要推翻這種制度!」
謝斯起義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但邦聯政府體制表現出來的極度的軟弱性讓華盛頓強烈地感到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緊迫性。華盛頓在給時任外交部長的詹姆斯·傑伊的信中指出:
我認為,我們想要作為一個國家長久地存在下去,就必須把權利交給某個機構,讓它雷厲風行地在整個聯邦中運用自己的權利,就像每個州的州政府可以在本州內雷厲風行地運用自己的權利一樣。
為了表達自己對國家的關心,華盛頓在信中還強調:雖然他已退職回鄉,但他無法將自己完全置於漠不關心的旁觀者的地位。
在華盛頓的呼籲下,安納波利斯會議上提出的關於一七八七年夏在費城召開全國代表會議的建議得到廣泛響應。一七八七年二月,邦聯會議決定召開全國代表會議,修改《邦聯條例》。
此時,維吉尼亞、紐澤西、賓夕法尼亞、德拉瓦和北卡羅萊納州已指定出席會議的代表,議會要求其他各州也派代表參加。後來,麻薩諸塞、紐約、喬治亞、馬里蘭和康乃狄克州也先後派出出席會議的代表,只有羅德島州拒派代表參加。
維吉尼亞議會一致推舉華盛頓擔任州代表出席費城會議,但華盛頓卻有些猶豫不決。他認為,自己既然已經公開宣布退出政壇,現在再重新出現在政壇上,別人會覺得他出爾反爾;而且,如果他出席會議,而會議還未召開就失敗了,那對他的名聲影響也會十分不好。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考慮,華盛頓又很擔心,如果自己閉門不出,會有人認為他不肯為國家出力,讓美國建立共和國的試驗失敗。
種種顧慮,讓華盛頓陷入遲疑不決之中。
後來,親友們都勸華盛頓出席非常會議,以便利用他的威望和影響促使這次會議成功舉行。華盛頓本人也考慮到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和維護共和主義的必要性,終於決定再度出山。
(二)立憲會議
一七八七年三月二十八日,華盛頓致函維吉尼亞州州長藍道夫,表示自己的健康允許的話,他願意作為維吉尼亞代表參加費城全國代表會議。帷幕既然已經拉開,華盛頓只有希望這次會議「不要接受妥協的權宜之策,而是要徹底找出憲法的弊端,並要制定出根治方法」。
在對維農山莊進行一番安排後,五月十三日,華盛頓到達費城。這位聲名顯赫的前大陸軍總司令的到來,在整個費城都引起了轟動。賓夕法尼亞一家報紙對此做過這樣的報導:
「入城時,禮炮轟鳴,鐘聲響亮,人們高聲歡呼,表達他們對這位偉人到來的熱烈歡迎。」
五月十四日原定是費城會議開幕的日子。可當華盛頓和維吉尼亞代表們一到達會場時,卻驚訝地發現只有維吉尼亞和東道主賓夕法尼亞的代表到達了,整個會議廳顯得空空蕩蕩。這些難道都是不祥之兆嗎?
但華盛頓的處事態度是:要麼不做,只要決定做,就一定要做出個樣子來。於是,他利用開會前的間隙時間一面與本州代表討論磋商,盡可能統一意見;一面與陸續到達的各州代表廣泛交流。因此到開會前,華盛頓等人的觀點已經為相當一部分代表所瞭解並初步認可了。
五月二十五日,七個州的代表先後抵達費城,勉強湊夠了法定人數,制憲會議才正式召開。後來,又有五個州的代表陸續來到費城。這樣,一三個州中除了羅德島州外,都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在出席會議的五十五名代表當中,最具有影響和權威的人物要數富蘭克林和華盛頓。但富蘭克林此時已是八十一歲的高齡,年老體衰,精神不濟,因此主持領導這次會議的重任不可避免地就落在華盛頓身上。大會代表透過議程,選出會議領導人員,華盛頓被一致推舉為會議主席。
會議開始不久,華盛頓就提議通過兩個決議:各州不論大小,在表決時只有一票;會議期間嚴加保密,不得將內容外洩。對於後者,華盛頓尤其重視。他認為,如果會議議事紀錄外洩,就會使大會不成熟的思想擾亂公眾的平靜,從而可能在國內激起對抗浪潮。
制憲會議每天正式開會四到七個小時,會期一直延續了四個多月。其間,華盛頓恪於主席身分,不便參加辯論,但他那眾所周知的意見對大家都產生了影響。
在會議進入正題後,維吉尼亞代表團麥迪遜起草了一份建立新政府的方案。這個方案被稱為「維吉尼亞方案」,其基本要點是:
一,按各州認可比例設立一個兩院制立法機構。下院由人民選舉產生,上院由下院選舉產生。
二,由立法機關選擇一種行政機構。
三,建立一個由立法機關選舉的司法機關,包括最高法院和下級法院。
經過激烈的辯論,九月十七日,會議以七票對三票的優勢通過了以維吉尼亞方案為藍本建立新政府的決定。歷時四個多月的制憲會議正式降下帷幕,接下來就是要各州議會逐一批准了。
這部憲法規定了一整套符合美國國情的治國原則,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共和國。在國家政治體制上有兩個重要特點:從中央政權和州政權的關係上,它是聯邦制國家;從國家最高權力的結構看,它是個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家。這種體制也奠定了美國的立國基礎,至今已執行兩百多年。
在十八世紀,美國憲法規定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總統由選舉產生並規定了任職年限,這與終身制和世襲制的封建君主制相比,是一種偉大的歷史進步。它否定了君權神授的合法性,否定了國家最高權力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轉讓性。正如列寧所說:
「資產階級的共和制、議會和普選制,所有這一切,從全世界社會發展來看都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三)當選
制憲會議結束的第二天,華盛頓就匆匆處理好各種事務,坐馬車回到維農山莊。大約在同時,邦聯議會也將新憲法的文本轉發給各州議會,以供由各種選舉產生的代表大會討論批准。按規定,如果有九個州批准,憲法就可以生效。但事實上,如果有一個州從中作梗,憲法也難以在全國實施。所以,爭取批准憲法的工作雖然不如制定它那樣富有創造性,但卻更為艱難和複雜。
這次回到維農山莊後,華盛頓再也無法靜心於恬淡的莊園生活了,而是日夜焦慮地關注著新憲法的命運。
從一七八七年底開始,好消息便陸續傳來,各個州陸續批准了新憲法。直到一七八八年六月底,華盛頓在憲法上簽字十個月後,北卡羅萊納州最後一個批准了憲法,爭取批准憲法的運動最終在全國取得了勝利,一個新型的聯邦制國家在北美誕生了。
根據新憲法的規定,國會立即通過決議,定於一七八九年一月的第一個星期三由美國人民推舉總統選舉人。隨後,在二月的第一個星期三,由選舉人開會選舉總統。新政府的會議將在三月的第一個星期三在紐約市舉行。
選舉誰來當選美國的第一任總統成了全國人民都在議論的話題。人民的目光很自然地投向了領導他們爭取祖國和民族獨立的英雄華盛頓。
華盛頓對於是否出任美國總統表現出一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總統職位並沒有產生讓他入迷的魅力;另一方面,他又為新憲法的通過而歡欣鼓舞,並期望這可以將他引向政治事業上輝煌的巔峰。因此,當漢密爾頓來函勸說他接受總統職務時,華盛頓一再表示:
「如果我被委任而又無法推辭,可以肯定,接受此項任命將比我生平所經歷的任何任命更加令人惶恐和不快。」
同時他又表示:
「我將下定決心,別無他顧,竭盡全力為民效力,以期能在適當的時機儘早解除這一職務,使我能再一次退隱,以便在驚濤駭浪之後度過平靜的晚年,享受天倫之樂。」
一七八九年二月四日,選舉人團一致通過華盛頓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他的當選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就當時美國的情形來說,華盛頓的領導是新政府唯一能夠吸引美國全國團結一致的一種力量。
根據規定,華盛頓將於一七八九年三月四日起出任美國總統,任期為四年。於是。華盛頓開始安排家務,準備一接到擔任總統的正式通知後就立即動身前往臨時首都紐約繼任。
在臨行前,華盛頓特意前往菲德里克斯堡探望了年過八旬、重病在身的老母親。由於這可能是一次生離死別了,華盛頓非常難過。但母親得知兒子已經得到了美國的最高榮譽,感到無限榮光,她安詳而愉快地與這位有出息、有成就的兒子告別。
四月十六日,華盛頓告別了五年多的布衣生活,動身前往紐約赴任。但是,他卻絲毫感覺不到快樂,他在給諾克斯將軍的信中甚至滿懷憂鬱地寫道:
「我將帶著無異於囚犯走上刑場的心情走上執政掌權的寶座。」
此刻的華盛頓,心情的確難以名狀。起初,他擔心在自己已保證隱退之後再次重返政壇會引起人們對他的不滿,但一路之上,他卻受到了熱情的歡迎。無論途徑哪裡,他都會遇到禮炮轟鳴、被簇擁在遊行隊伍的前列,人們爭先恐後地與他握手……經久不息的歡呼,讓他的耳朵屢屢生出痛意。
人們對華盛頓的歡迎是發自內心的敬佩和真誠的希望。但是,這位新總統心裡很清楚,倘若他以後的政績無法滿足廣大人民的要求和願望,那麼,這種熱情就會變成同等瘋狂的責難。期待如此熱烈,可能出現的棘手的事情那麼多,這種新的危機局面使華盛頓不能不感到「力不從心,難以招架」。
然而,華盛頓此行的使命可能會改變整個歷史進程,他不能不打起信心,謹慎行事。正如他自己所說的:
「保衛自由的神聖火炬,保衛共和制政府的命運意義深遠,至關重要。它將取決於由美國人民親手完成的這次嘗試。」
美國第一任總統
(一)再度出山
回到維農山莊的華盛頓潛心田園農事,享受著恬靜的生活,日子過得十分愜意。不過,華盛頓也並沒有完全消極遁世或沉溺於個人享樂,雖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一種對國家、對人民的責任感仍然讓他不能超然物外,他不能不常常思考著國家事務中出現的許多新問題。
他漸漸發現,《邦聯條例》下建立起來的新的國家體制並沒有實現人民預期的理想。由於中央權力極小而州的權利很大,各州如同一個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使整個邦聯儼然成為一個由十三個主權國家組成的鬆散的聯盟。在這種體制下的美國,也出現了許多無法...
推薦序
前言
喬治·華盛頓(西元一七三二到一七九九年),美利堅合眾國開國元勛,獨立戰爭期間任大陸軍總司令,美利堅合眾國成立後第一、第二任總統,集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於一身,被譽為「戰爭時期第一人,和平時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深受美國人民的愛戴和敬仰。美利堅合眾國獨立後,他是美國聯邦憲法的制定者和積極倡導者,為美國近代民主共和制的確立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奠基作用,被譽為「美國國父」。
一七三二年二月二十二日,華盛頓出生在英屬北美維吉尼亞殖民地的一個種植園主家庭。十一歲喪父,只受過少量的初等教育,後來完全靠自學汲取了自己所需的各種知識。
一七五三年,華盛頓到部隊服役,參加了法國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表現出眾,為他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一七五六年,華盛頓毛遂自薦,請命率維吉尼亞民團對法軍作戰,為與法國爭奪俄亥俄州付出了艱苦的努力。
一七六三年,北美人民與英國統治集團之間矛盾激化,華盛頓立即投入到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戰爭中,為北美人民謀求應得的權益。一七七四年,他被維吉尼亞議會選為代表出席第一屆大陸會議。一七七五年四月,萊辛頓的槍聲揭開了北美人民武裝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序幕,華盛頓勇敢地擔負起大陸會議委任給他的大陸軍總司令重任,領導北美人民為爭取獨立而進行的武裝戰爭。從此,華盛頓成為北美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
一七八三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一七八七年,華盛頓主持召開費城制憲會議,制定了美國第一部聯邦憲法。一七八九年,華盛頓眾望所歸,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隨後開始組織機構精幹的聯邦政府,頒布司法條例,成立聯邦最高法院,並支持關於成立國家銀行的計畫,確立國家信用。在執政期間,每每遇到難題,華盛頓都會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後才做出決斷,而決斷的主要依據都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全體美國人民的幸福。
一七九三年,華盛頓蟬聯第二任總統。期間,美國兩黨政治將這位總統捲入激烈的黨爭之中,使他的聲望受到極大傷害。對黨爭的厭惡使其在第二屆總統任滿之際,不顧多數人盼其連任的願望,堅決辭任總統職務,從而確立了美國總統任期不過兩屆的慣例。
一七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華盛頓在維吉尼亞州的維農山莊家中病逝,享年六十七歲。
前言
喬治·華盛頓(西元一七三二到一七九九年),美利堅合眾國開國元勛,獨立戰爭期間任大陸軍總司令,美利堅合眾國成立後第一、第二任總統,集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於一身,被譽為「戰爭時期第一人,和平時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深受美國人民的愛戴和敬仰。美利堅合眾國獨立後,他是美國聯邦憲法的制定者和積極倡導者,為美國近代民主共和制的確立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奠基作用,被譽為「美國國父」。
一七三二年二月二十二日,華盛頓出生在英屬北美維吉尼亞殖民地的一個種植園主家庭。十一歲喪父,只受過少量的初...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移民的後代
(一)家世
(二)成長
(三)良好的教養
第二章 年輕的土地測量員
(一)從軍受阻
(二)首遇印第安人
(三)學習戰爭技巧
(四)哥哥過世
第三章 投身軍界
(一)嶄露頭角
(二)會見印第安領袖
(三)初次領軍
(四)首戰告捷
第四章 打敗仗的英雄
(一)升任上校
(二)初嘗敗仗
(三)重回軍職
(四)不被重視的幕僚
第五章 平靜之後的風雨
(一)出任總指揮官
(二)結婚
(三)英法戰爭結束後的衝突
第六章 投身反英戰爭
(一)與英國的衝突
(二)帶領對抗英政府
(三)揭開反英戰爭序幕
第七章 受命於危難之際
(一)權利宣言
(二)獨立戰爭開打
(三)擔任獨立運動軍事指揮官
第八章 收復波士頓
(一)大陸軍成立
(二)進攻波士頓
(三)擊退波士頓英軍
第九章 《獨立宣言》與長島之戰
(一)獨立已成為一選項
(二)獨立宣言
(三)紐約保衛戰
第十章 節節敗退
(一)撤出紐約
(二)慘敗
(三)不斷撤退
第十一章 兩次力挽狂瀾
(一)特倫頓戰役
(二)阿遜平克溪戰役
(三)歐洲最年老的將軍致世界上最偉大的將軍
第十二章 費城淪陷前後
(一)莫里斯長期駐守
(二)英軍準備孤注一擲
(三)費城淪陷
第十三章 薩拉托加大捷
(一)誘敵深入
(二)擊潰北部英軍
(三)撤退福吉谷
第十四章 「康韋陰謀」
(一)奪權
(二)破除陰謀
(三)美法同盟
第十五章 風雲變幻
(一)法軍參戰
(二)人心浮動
(三)間諜
第十六章 約克鎮的勝利
(一)決戰在即
(二)約克鎮大戰
(三)自由萬歲!獨立萬歲!
第十七章 從將軍到公民
(一)危機尚存
(二)反對稱王
(三)卸甲歸田
第十八章 美國第一任總統
(一)再度出山
(二)立憲會議
(三)當選
(四)就任總統
第十九章 艱難執政
(一)建立新形態政府
(二)百廢待舉
(三)成立國家銀行
(四)連任
(五)左膀右臂辭職
第二十章 桑榆晚景
(一)建立兩任慣例
(二)卸任
(三)擔任總司令
(四)偉人辭世
前言
第一章 移民的後代
(一)家世
(二)成長
(三)良好的教養
第二章 年輕的土地測量員
(一)從軍受阻
(二)首遇印第安人
(三)學習戰爭技巧
(四)哥哥過世
第三章 投身軍界
(一)嶄露頭角
(二)會見印第安領袖
(三)初次領軍
(四)首戰告捷
第四章 打敗仗的英雄
(一)升任上校
(二)初嘗敗仗
(三)重回軍職
(四)不被重視的幕僚
第五章 平靜之後的風雨
(一)出任總指揮官
(二)結婚
(三)英法戰爭結束後的衝突
第六章 投身反英戰爭
(一)與英國的衝...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2-03-07ISBN/ISSN:978626332055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4頁開數:25K/21x14.8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