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華語教學工作者的你,
是否已經熟悉正確發音?
是否能夠了解說話本質?
是否充分掌握表達技巧?
對於教師來說,口語表達是相當重要的能力,標準的發音配上適當的語速與生動的表情,可以讓學生如沐春風;若教師的發音標準,口語表達流暢,不僅能成為學習者的模仿對象,更能有效傳遞教學內容。口語表達對於一般人來說也很重要,舉凡日常溝通、工作報告等等,擁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才能擁有更好的表現。
華語口語表達教學除了理論知識外,第一線的教師需要的是真正能夠運用於教學現場的專業知能,因此如何在教學現場使學習者真正落實所學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本書分為理論奠基、內容探索與教學實踐三大部分,課程目標則分為說話能力與說話教學能力兩方面,並採取體驗學習的方式使學習者能夠透過體驗與反思來提升學習成效。整體而言,即是培養學習者主動積極地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並具備批判思考的能力。
擁有25年教學資歷的張金蘭老師,人稱「小金姐姐」,
指導過16國老師和56國學生,是華語教學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金牌名師!
當前華語口語表達教學缺乏結合理論與實務相關的教學專書,張金蘭老師秉持多年來培訓華語師資的教學熱忱,將體驗與反思融入課程設計與教學現場,具體運用於華語口語表達教學相關課程中並撰寫成書。
一、結合華語口語表達教學之理論與實務
二、將體驗與反思融入華語口語表達教學
三、編寫教學研究專書以供師資培育相關課程授課參考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並非僅是口語表達理論的探究,而是進一步嘗試運用體驗的方式,建立以實踐為主的「華語口語表達教學」相關課程教學模式,並回饋於教學現場。
作者簡介:
張金蘭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博士。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專任副教授。
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主任、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中原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華語文教學組組長、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召集人與華語教師、日本別府大學專任中國語講師、日本大分縣立羽室臺高校兼任中國語講師、僑委會海外華文教師研習會巡迴講座教師、全國語文競賽演說組與朗讀組評審等。
專長:華語文教學、文化教學、漢字教學、課程設計、口語表達等。
著作:主編《華語文課程與教學設計》,著有《金瓶梅女性服飾文化研究》、《實用華語文教學導論》、《實用華語文教材教法》、《實用華語文教學實務》、《國際漢字教與學》、《華語教學視角下的文化教學理論與實務》等專書,並曾發表多篇華語文教學、漢字教學、文化教學、課程設計、口語表達等相關論文
作者序
從慢跑到教學與研究
關於慢跑。
其實,從小到大,運動一直與我無關。小學時從沒參加過大隊接力,全班41個同學要選出32個參加比賽,一定不會有我。國中時唸音樂班,對體育課幾乎沒有印象。高中的體育畢業考是跑完3200公尺,記得跑到終點那一剎那,我簡直要虛脫了。大學的體育課,我總是選桌球、扯鈴之類不必風吹日晒雨打的課。畢業之後就不運動了,現在能夠好好的,簡直是上天保佑。後來因為上了年紀,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我在2019年參加了人生中第一場路跑,雖然只有5K,但是抵達終點時的狼狽樣子,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就這樣,我開始了我的慢跑計畫。由自己決定計畫時間,每次的計畫大概是三個月;由自己決定目標,我訂的目標是比上次快10分鐘或是快0.5分速(「分速」指的是跑一公里要花幾分鐘,快0.5分速的意思是跑一公里的時間比之前快0.5分鐘);由自己來決定練習次數,我訂的是每週三次。手機APP裡的教練會安排好課表,在每次訓練結束後根據體能狀況給予回饋,讓我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比如今天的表現是「一英里最快」、「五公里最快」這樣的鼓勵,跟自己比就好,不需要跟別人比。然後按表操課,不知不覺就達到目標了。
這不正是教學目標、教學評量、教學設計三者的關係嗎?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既有形成性評量也有總結性評量,而所有的教學設計都是指向教學目標的。有了這樣的體驗再來思考教學,我覺得自己的教學變得跟以前很不一樣。一方面是花了很多時間在教學設計上,另一方面是花了很多力氣在給學生的回饋上。我的學生很喜歡分析老師的教學,以及分析自己的教學這樣的作業,表示可以很清楚知道每個教學環節;學生也非常喜歡我給他們的回饋,表示可以具體知道自己的學習情況,而且更喜歡寫作業了。慢跑與教學還有一些共同點,那就是在達成目標的那一瞬間,都是很有成就感的,也都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
關於教學。
我記得那天到某所大學演講,在場的學生問我:「老師,您教書教了25年了,您是怎麼保持教學的熱情的呢?」我說,第一是老師總是有新事物要學,第二是老師要愛上教學。這兩點我都是用慢跑來比喻。首先是在學習新知方面,我在慢跑之前其實沒有很多相關知識,所以剛開始跑的時候膝蓋會痛,但在查找資料、詢問專家之後我才知道那叫做髕骨疼痛症候群、髂脛束症候群,那是因為肌肉張力不平均所導致的痛。要用核心肌群的力量,要讓平常不太使用的臀大肌出力,所以慢跑的姿勢很重要,慢跑前後的拉伸與舒展也很重要。教學也是一樣,如果只是一直把自己所知所學往外倒,時間久了就會有種被掏空的感覺。所以我想吸收新知,像是利用參加研討會了解最新的研究結果,或是參加教學研習、到各地演講,跟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師們交流,學習最新的教學趨勢與發展狀況,再回過頭來運用在課堂上。我認為教學也是可以充滿新鮮與需要刺激的,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麼一回事。
第二是在愛上教學這個方面,在慢跑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不要有壓力,跑不完、做不到也沒有關係,下次再跑就好了。因為慢跑是用來抒壓的,不是用來製造壓力的。更重要的是,慢跑讓我看見自己,看見快樂的自己。教學也是一樣,最重要的是能夠樂在其中,老師要真心喜歡自己教的內容,而且要用最快樂的方法教給學生。喜歡教學的老師在講課時眼睛裡有光,那種喜歡與熱情是擋不住的。在踏進教室前我時時想著,「如果我是學生,我想要在課堂上學到什麼?我能在課堂上學到什麼?什麼樣的課會引起我的興趣?我走出教室時會不會變得不一樣?」還要捫心自問,「身為老師的我,喜不喜歡自己上的課?喜不喜歡自己上課的樣子?上課的自己是不是快樂的?我希不希望我的學生在上課時眼神閃爍著求知若渴的光芒?」還要不斷思考怎麼樣讓自己教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得更好。而在這樣的循環中,我發現了教學的樂趣,也漸漸地愛上了教學。
關於慢跑、教學與研究。
我覺得慢跑是一種門檻很低的運動,只要有一雙跑鞋跟一點點時間就好了,換上運動服的那一剎那,彷彿是某種儀式,一種幫助自己了解自己的儀式。在慢跑的過程中,無論是一個人跑或是跟朋友一起跑,其實只有自己可以跟自己對話。這就如同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研究是教學的養分,而教學則是研究的實踐,這樣的追尋讓我有著源源不絕的動力。研究自己的教學正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不但可以發現自己在教學上的優點與缺點,也記錄著與學生一起成長的軌跡。
由於我開的課大部分都是實務類、教學類的課,如果只是讓學生學到知識,稱不上真正學會,重要的是必須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付諸行動。每天都在想著如何「讓學生主動運用所學知識在生活中解決問題,並具備批判思考的能力」。所以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學生學得更好?其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只要能達到教學目標就是最好的方法,這樣都是腦力活與體力活交織而成的。回首這些日子,原來我們一直都這麼努力。透過研究自己的教學,可以讓自己更了解自己。新老師可以嘗試找到自己的定位,資深老師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價值。我認為教研如果可以合一,可以說是一石二鳥、一箭雙鵰,因為只要有開課,就會有源源不絕的研究題目,無論是新課或是舊課,都會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研究,而且是取之於課堂、用之於課堂,師生都會有所成長的。
開始慢跑之前,我從沒想過慢跑可以教我這麼多。每次慢跑都會有個檻,就是令人感到身心俱疲的檻,讓人很想放棄的檻。之前跑5K的檻在4K,跑10K的檻在8K,跑15K、20K的呢?我著實忘了。突破檻的方法就是放鬆再放鬆,這跟面對人生問題的時候一樣,過了檻之後會覺得無比舒暢。開始慢跑之後,不只是體力變好、精神變好,也加深了我相信我可以做到的信念。開始慢跑之後,心率從80降到60,讓我的毛毛躁躁變得從容平靜;開始慢跑之後,原本規律的作息變得更加規律,每天晚上11:00就寢、隔天5:30起床。在夏天的清晨慢跑,掙扎著起床後把身心的開關打開,全身的感官也跟著敏銳起來了。慢跑時是隻身一人,也只有這個時候才能忘卻一切雜念,讓思慮變得清明,尤其是慢跑的時候身上帶的東西越少越好,所以必須考慮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會有一種超脫的感覺,會有某個瞬間覺得身心其實是分離的,可以很清楚看見自己慢跑的樣子,最後再來評量自己的表現。
然而,把自己抽離出來研究自己的教學,並且學習如何教學,這樣的角色轉換非常有趣,跟慢跑一樣。我覺得這樣的方法不只是方法,也是一種信念、一種態度。慢跑這件事,只要練習就會有進步,教學跟研究也是一樣,讓我覺得又快樂又有成就感。在心理上,我對自己說只要設定好目標一定能完成,這種以對自己的了解做為前提,然後按表操課達成目標的堅定信念,讓我在這兩年有了一些小小的成果。我相信自己可以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無論是慢跑、教學或是研究。我相信自己可能會遇到挫折,可能會被挫折打擊,但是不會被打敗;我相信努力必成,未來必定會美好。我也更愛自己了,每天都會告訴自己「我好棒」,開心地面對生活,正向地迎接工作。
回首這一路「跑」來,從400公尺到30公里,我靠的不是奇蹟,而是一步一步的累積。慢跑這件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堅持與累積,堅持的是心志,累積的是努力。教學、研究和慢跑之道相通,都是在過程中與自己對話、不斷地傾聽自己的聲音,包括生理的與心理的。不論是慢跑或是教學與研究,練好了就是你的,別人拿不走。「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雖然這本小書出版了,但是我依然會帶著慢跑的精神在教學與研究上繼續努力的。
最後,我要感謝審查專書出版計畫的兩位委員,以及審查本書全文的三位委員,謝謝您們的寶貴意見,謝謝您們對於後輩的諄諄教誨與提攜之情,讓我可以順利出版這本小書。感謝我的家人,你們是我最豐厚的羽翼,讓我可以飛往那片夢想的天空;感謝我的師長,您們是我最閃亮的北極星,讓我有著大步向前的無比勇氣;感謝我的學生,你們是我最強大的動力,讓我努力成為一位更好的老師;感謝我的朋友,你們是我最柔軟的依靠,陪著我度過寫作途中的喜怒哀樂。愛你們,也謝謝你們,讓我知道自己真的做得到。我們曾經一起努力、一起進步,才會變成現在的我們。讓我們繼續帶著愛與勇氣,迎向未來的柳暗花明。最後,我要用一杯咖啡謝謝自己,謝謝一直以來那麼努力的
從慢跑到教學與研究
關於慢跑。
其實,從小到大,運動一直與我無關。小學時從沒參加過大隊接力,全班41個同學要選出32個參加比賽,一定不會有我。國中時唸音樂班,對體育課幾乎沒有印象。高中的體育畢業考是跑完3200公尺,記得跑到終點那一剎那,我簡直要虛脫了。大學的體育課,我總是選桌球、扯鈴之類不必風吹日晒雨打的課。畢業之後就不運動了,現在能夠好好的,簡直是上天保佑。後來因為上了年紀,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我在2019年參加了人生中第一場路跑,雖然只有5K,但是抵達終點時的狼狽樣子,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就...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摘要
緒論
第一章 口語表達與口語表達教學理論
第一節 華語口語表達的意涵
第二節 口語表達的理論
1.2.1 四種研究派典
1.2.2 語言表達與非語言表達
第三節 口語表達教學的發展與重要性
1.3.1 口語表達教學的發展
1.3.2 口語表達教學的重要性
第二章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的口語表達教與學
第一節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教學者之口語表達教學現況
2.1.1 臺灣教學者之口語表達教學
2.1.2 中國大陸教學者之口語表達教學
2.1.3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地區教學者之口語表達教學比較
第二節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學習者之口語表達教學現況
2.2.1 臺灣學習者之口語表達教學
2.2.2 中國大陸學習者之口語表達教學
2.2.3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地區學習者之口語表達教學比較
第三章 以華語為第二語言的口語表達教與學
第一節 以華語為第二語言教學者之口語表達教學現況
3.1.1 臺灣華語教師口語表達教學
3.1.2 中國大陸國際漢語教師口語表達
3.1.3 中文母語地區以華語為第二語言教學者口語表達標準之比較
3.1.4 中文母語地區以華語為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教師口語表達標準之比較
第二節 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之口語表達教學現況
3.2.1 中文母語地區
3.2.2 非中文母語地區
3.2.3 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之口語表達標準比較
第四章 華語口語表達的教學實踐
第一節 華語口語表達教學目標、設計與評量
4.1.1 教學目標與教學評量
4.1.2 教學模式:從體驗學習到文化體驗教學模式
第二節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口語表達教學實例:說話教學
4.2.1 關於教師專業與口語表達
4.2.2 說話教學課程設計
4.2.3 說話教學課程實施結果
4.2.4 說話課程教學省思
4.2.5 結語
第三節 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口語表達教學實例:海外華語師培
4.3.1 海外華語師資培訓相關研究
4.3.2 海外華語師培口語表達課程設計
4.3.3 海外華語師培課程實施結果
4.3.4 海外華語師培課程實施結論與建議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理論奠基—華語口語表達教學理論
第二節 內容探索—華語口語表達教學現況
第三節 教學實踐—華語口語表達教學應用
第四節 結語與未來展望
參考書目
推薦序
自序
摘要
緒論
第一章 口語表達與口語表達教學理論
第一節 華語口語表達的意涵
第二節 口語表達的理論
1.2.1 四種研究派典
1.2.2 語言表達與非語言表達
第三節 口語表達教學的發展與重要性
1.3.1 口語表達教學的發展
1.3.2 口語表達教學的重要性
第二章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的口語表達教與學
第一節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教學者之口語表達教學現況
2.1.1 臺灣教學者之口語表達教學
2.1.2 中國大陸教學者之口語表達教學
2.1.3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地區教學者之口語表達教學比較
第二節 以華語為第一語言...
商品資料
出版社: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2-02-15ISBN/ISSN:978957091986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