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社會發展最進步的時代,卻也是人類最不快樂的時代
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擔憂與恐懼的來源:工作、家庭、人際、自我、未來⋯⋯
二〇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焦慮症和憂鬱症已成為影響身體健康的主因
二〇二〇年,全臺灣有二〇五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每四人就有一人不快樂
焦慮已經不是臨床患者的專利,而是當代普遍的精神問題
為何憂慮與恐懼會主導我們的人生?
二〇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焦慮症和憂鬱症已成為影響身體健康的主因;二〇二〇年,全台灣有二〇五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每四人就有一人不快樂。但是,焦慮已經不是臨床患者的專利,而是當代普遍的精神問題。在日常情境中,讓我們焦慮的原因幾乎無所不包:工作、學業、經濟收入、人際關係、性取向、自我形象、生命有無意義⋯⋯
然而,過去兩百年來,人類的經濟與科技發展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連低收入族群普遍都過得比中世紀的國王還好,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快樂?
瑞典社會學家羅蘭.保爾森在本書中從社會發展的歷史視野切入,指出焦慮、自我懷疑與批評其實是近代才有的現象,而諸多精神問題也是社會建構下的產物。現代社會打造出奉科學為圭臬、機械般重複的勞動模式,以及凡事皆需精準計算的環境,而經濟與科技的進步也讓生活充滿無數與未來相關的選擇,反而使我們越來越無法習慣生命的不確定性,甚至覺得風險無所不在。
保爾森深入探討數百份研究,亦結合大量私密而令人心碎的第一手訪談紀錄,闡述了人類的憂慮和恐懼從史前時代發展至今的演變,揭露我們的心靈是如何被未來、因果、風險及個人想法或感受逐漸侵蝕,並期望能藉本書讓整個社會正視普遍化的精神問題從何而來,建立起必要的良善關懷態度。
作者簡介:
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
現居斯德哥爾摩。畢業於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博士,並曾任康乃爾大學傅爾布萊訪問學人。現為瑞典最高學府隆德大學副教授,社會學者、作家與斯德哥爾摩組織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保爾森主要的研究領域為工作社會學、醫療社會學、文化研究,以及探討工作的無意義等。上述研究並衍生出他的兩本專著:《回歸意義:有話要說的社會科學》(Return to Meaning: A Social Science with Something to Say)(牛津大學出版社)和《混水摸魚的意義:不事生產作為對工作場域的抵抗》(Empty Labour: Idleness and Workplace Resistance)(劍橋大學出版),其著作已被翻譯五種語言。
譯者簡介:
溫澤元
專職英德譯者,師大翻譯研究所畢,現於德國修讀語言學。譯有《收入不平等》、《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等書。
譯稿賜教:lars801011@gmail.com
章節試閱
導讀:面對焦慮,學習與不確定共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黃涵榆
《焦慮世代: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後引為《焦慮世代》)譯自目前任教於瑞典最高學府隆德大學的社會學家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2020年以瑞典文出版之新書Tänk om : en studie i oro,為目前獲得翻譯版權六個國家語言譯文之一。《焦慮世代》一開始就提出一份值得重視的統計數字:憂鬱症在二十世紀最後十年躍升為全球第四大常見病因,在二十一世紀第十年來到第二位,在世界衛生組織在二〇一七年提出的報告裡,已成為首位,而全球罹患憂鬱症的人數在二〇三〇年左右將增加近百分之二十。當然,焦慮並非是臨床上的憂鬱症患者的專利,它已是當代普遍的情緒氛圍。面對精神問題的普及化,我們似乎無法確定更多教育、就業機會或社會福利就能解決問題。作者保爾透過哲學、精神醫學、生物學、文學與電影的跨領域方法,以及近距離的個案訪談與田野考察(不論是擔心掉落河裡的腳踏車會造成污染毒死河中的魚的丹尼爾,或是總是坐在公園椅子上自言自語長篇大論的女人),兼具宏觀的歷史視野與個案研究的親近與細膩,交織出不同的思考路徑和觀點,希望能夠解釋為何憂慮和恐懼會成為主導生命的因素。
《焦慮世代》一書中的「焦慮」是一個精神「問題」概括性的用語,涵蓋恐懼、憂慮、恐慌、悲傷、孤單、愧疚、恥辱、癡迷等;懼高症、疑病症、社交恐懼症、食物中毒恐懼症都是常見的焦慮類型,工作、學業、經濟收入、人際關係、性取向、自我形象、生命無意義等經常成為焦慮的根源。這表示「焦慮」並非一個具有清楚界線、單一的身心狀態,而是具有擴散性和不確定性的特質。生物取向的現代神經醫學也許會依據一些個案,主張焦慮導因於腦額葉皮質、基底核和丘腦之間的傳導失調,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哲學把焦慮解釋成一種主體面對存有的根本情境或虛無的情感狀態。在日常情境裡,我們總習慣認定焦慮是一種紊亂的情緒狀態,麻煩的是思考不見得能夠解決情緒問題(受精神問題所苦的哲學家比比皆是)。即使事實擺在眼前或者經過透徹的思考,不安的感受還是有可能引發「反事實思維」,為過去懊悔,為未來惶恐。
保爾森從宏觀的歷史視角指出,現代人普遍沒有辦法與不確定性共處,《焦慮世代》主旨之一就是要考察我們是如何走到這樣的境地,焦慮何以具有時代性或者為何會在現代社會裡擴散。計算與運用時間的方式、生活型態、生產模式、經濟收入等都是相關因素,只是當中的因果關係也許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直接。例如,焦慮的程度和工作與財務壓力不必然成正比,好比我們讓高收入和社經地位的人知道,他們可以或其實過得好好的,對於減輕他們的焦慮不見得有幫助。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凡事力求精準計算,各種事物與活動也似乎都在加速之中,但是我們並不因此能有更多時間安心悠閒地過活,時間總是不夠用,時間依舊與我們的經驗和感受脫離或疏離,躁鬱症和妄想型思覺失調症患者飽受時間催促,憂鬱症和非妄想型思覺失調症患者容易覺得時間變慢甚至停滯。而更多的(消費、職業、生活方式等)選擇反而徒增選擇的困難,如同整體的經濟成長和各種進步不必然使人更幸福,反而更讓人對未來信心不足,覺得生命意義遞減⋯⋯
要理解這樣的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焦慮世代》提供了一些思考引導。整個西方社會和資本主義文明發明了各種消除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方法,企圖將風險極小化,將機會極大化。這其實反映了整個西方現代世界機械式的宇宙觀
和「除魅」的發展方向,不論是人類的身體、思考、自然、宇宙、基因遺傳都被套入規則或定律。我們習慣用科學解釋一切事物,但是科學無法告訴我們該如何活著,我們甚至覺得風險變得無所不在,從恐怖主義攻擊、像是COVID-19這樣的大型傳染病、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到股市崩盤、通貨膨脹、肥胖、食安,到隱藏在日常生活角落裡的各種騷擾和暴力。作者保爾森提醒我們,風險總是不離敘述和想像,透過媒體戲劇性或誇大的傳播,類似恐怖主義攻擊和大型傳染病較易引起注意,滋生更多的風險,即便慢性病或其他日常的意外死亡人數更高卻容易被忽視。我們不可能完全控制風險,保爾森強調,「在每種文化中,焦慮和擔憂都找得到蓬勃發展的養分」,宗教信仰、性、侵害以及人際關係是四個最為顯著的風險區域。
毫無疑問地,個人也早已是個岌岌可危的區域,各種風險、自我評價、孤單、性壓抑等等,都讓人焦慮不堪。但是當我們企圖理解甚至解決個人精神問題,我們必須先看清一個事實;病痛與受苦的理解、感受、診斷與治療都是社會建構的產物,都受到家庭成長背景、社會、文化或宗教影響,不單單是個人看不看得開的問題。我們甚至必須肯認每個人不論性別、年齡、職業、家庭的外在內在條件,都有焦慮的可能甚至權利,都願意去理解它,無須感到羞恥與慚愧。這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有集體的認知、環境、行動、體制和政策形成的支援網絡。如作者所強調的,「精神健康是由社會所創造。精神健康的存在與否,基本上是一項社會指標,因此社會與個人行動亦不可少。我們不僅得將焦點擺在集體行動的效力上,更得關注個體行動的效果。只將注意力擺在個體症狀上,就會造就所謂的『去肉身化心理學』,將個體腦中的思緒與感受從社會結構和背景中抽離。」強調精神問題和健康的集體性也意味著丟棄先天精神病態的假設(沒有人先天或生下來就註定是精神病患者),那也等於把精神病患視為無法修理的壞損機器。
《焦慮世代》另一個值得重視的面向是建構與想像精神醫學與醫療社會的未來。當精神問題越來越普遍,單純依靠談話診療的精神分析和生物醫學導向的精神醫學都引發不少小的檢討聲浪,精神醫療需要進行什麼樣的改革、納入什麼樣的非西方元素自然會是重大課題。書中提到迷幻劑與談話診療法並用的嘗試,或是史蒂文.海耶斯(Steven Hayes)提出的「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commitment-therapy,簡寫ACT)強調保持思想、感覺和印象的原始樣貌,盡量不去干涉、抵銷或淡化它們。作者也推崇佛教思想與當下的偶然共存的修為,認為那能提供讓人從煩優中抽離的契機。佛教思想如何發揮精神療效也許見仁見智,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可以試著想像控制與治療之外的可能,如作者所言,「藉由肯定、接納不確定性,我們能發現每份擔憂都包含一粒真理,使我們更接近神秘,體悟到我們知道的是如此地少。接納不確定,我們就有機會去了解,原來認為自己能掌控一切是多麼瘋狂的想法。」這當然不是最終的解答,但至少是面對普遍化的精神問題必要的態度。
筆者覺得台灣長久以來都不是一個細心面對和回應他人感受的社會,對於精神問題若非抱持刻板印象,就是築起一道堅固的牆抵擋在外、視而不見,若要建立一個良善的醫療社會,我們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像《焦慮世代》這樣的書讓我們看到改變的可能。
前言
「要是⋯⋯?」這類問題簡直就是智力遊戲。以「要是」開頭的疑惑,將人類帶上月球、讓我們進入粒子的世界,但它同樣也導致種族滅絕與經濟災難。
在我動筆寫書的此時此刻,以下由「要是」這兩個字起頭的問題,主導全球的人類日常:要是我們在阻止新冠肺炎繼續擴散時做的不夠多,那會怎麼樣?要是做得太超過,那又會怎麼樣?要是防疫政策造成經濟危機,那該怎麼辦?要是因為防止疫情擴散,使更多人因失業或貧困而喪生,那要怎麼辦?要是疫苗無法有效打擊病毒擴散,該怎麼辦?要是我們從現在開始,得預期疫情會周而復始地爆發,那又該怎麼辦?
雖然這類問題會自然而然地浮現,但儘管世界一流的專家紛紛投入研究,答案仍然無處可尋。那麼,當單一個人面對類似的「要是」問題時,又會出現什麼狀況?
這本書想探討的就是這個主題,想進一步解析人類生活變得多麼複雜。就算沒有罹患長期憂鬱症或焦慮症的親身經驗,大家身邊可能也都有幾位受這類病症所苦的親朋好友。許多人內心無比擔憂焦慮,甚至糟到這種感受已成為例行日常的一部份。
二〇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一份報告。針對報告中揭露的現象,他們早就不斷發出警訊,而且還在發布報告的短短幾年前預測此現象會於二〇三〇年發生。報告指出在全球各地,憂鬱症已經擠下生理疾病,成為身體病弱最常見的原因。短短十年內,罹患憂鬱症的人數上升將近百分之二十,而焦慮症現在甚至比憂鬱症更普及。
雖然感覺很差是生活的一部份,但這部分似乎已經逐漸擴張、不斷放大。這遠不只是一種社會建構,也不單純是我們的感覺或是談論幸福快樂的方式。所有手邊的數據都指出相同結論:我們的感受比以往都還要差。
透過這本書,我希望能清楚解釋為何憂慮和恐懼會成為主導人生的因素。這本書闡述從史前時代到現今的發展,揭露人類心神逐漸被未來、因果、風險、災難以及個人想法與感受盤踞。這就是一段逐漸替世界祛魅 的過程,而心理健康遭到損害也只不過是眾多症狀之一。
過去四年來,我深入研究統計數據,彙整出一份關於人類痛苦的概述。此外,我也跟許多人談論他們的狀況。我想紀錄鮮活的個案,想描述具體的問題,而不要只是停留在數據和診斷層面。其中一位受訪對象是派翠克(Patrick),他已經迷失在個人思緒中,以至於完全忽略自己的妻兒;薩米哈(Samira)離婚後,進行將近四十場鬼藤水通靈之旅,並在過程中遇見上帝;雖然實際上完全沒生病,但赫蓮娜(Helena)在短短一年內就接受四種不同類型的癌症篩檢。還有丹尼爾(Daniel),他多年來都活在自己有戀童癖的強迫性意念中。
這些個案中的許多人都是極端案例,但是跟我們這些在生活中與更「正常」的日常問題掙扎奮鬥的人比起來,他們其實也沒什麼不同。焦慮症患者對災難場面的執著,強迫症患者在強迫性思考與行為之間的擺盪,恐慌症患者對於恐慌發作的自我應驗式恐懼,這些都只是相同潛在焦慮模式的不同表現方式而已。整體來看,這些都代表一種歷史發展,而此發展在這個時間點往錯誤的方向奔去。不過,方向隨時都有改變的可能。
除了希望讀者會喜歡這本書,我更希望大家能意識到,其實每個人心中都帶著同樣的孤獨痛苦,並透過這番意識得到療癒。
羅蘭.保爾森
思緒之窗
根據伊索(Aesop)的說法,希臘神話中有三位神祇在藝術方面一較高下。波賽頓(Poseidon)創造一頭公牛、雅典娜(Athena)創造一座房子,宙斯(Zeus)則創造出一個人。他們找來批判之神摩墨斯(Momos)擔任裁判,而摩墨斯認為三件作品都各有缺點。他對於公牛眼睛的位置不滿意,認為眼睛應該擺在牛角正下方,好讓公牛看清楚要將牛角往哪個方向推刺。他認為雅典娜的房子是一棟有缺陷的建築,因為房子底下沒有輪子,搬家時無法輕鬆拉著走。而人的問題就在於人能向他人隱藏內心想法。摩墨斯認為應該要在人的胸口開一扇窗,這樣其他人才能透過這扇窗洞悉此人的想法。宙斯認為摩墨斯抱怨太多,索性把他扔下奧林帕斯山(Mt. Oylmpus)。
《伊索寓言》是此神話最古老的典故來源,而在寓言故事中,摩墨斯並沒有說明為什麼他希望能洞察人的內心,而是把這個論點留給讀者解讀。有份較晚期的古老神話版本指出,摩墨斯之所以提出此批評,是希望能輕鬆判斷一個人是在說謊還是講真話。這個解釋固然有理,不過除此之外,我們還能找到其他挺有意思的原因,來說明為何希望透過窗口來窺探別人的思緒。另一項值得反思的解釋,是這樣一扇窗能減輕人的孤獨感。
我們常低估他人的不幸,這是個有憑有據的現象。在科學研究中,實驗參與者先描述自己碰到的問題,然後再評估他人的問題。研究結果清楚明瞭:我們認為其他人過得比我們輕鬆。這個想法不僅適用於陌生人,也能套用在我們認識的人身上。最低估他者不幸者通常承受最多痛苦。光是別人過得比我們快樂的想法,就會引發焦慮與憂思。這種想法背後有時還藏著嫉妒的感受,但是如果體認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我們通常就不太會將個人痛苦視為挫折或失敗。
要是能知道別人內心正在經歷、感受什麼,我們內心的焦慮又會有多強烈?
導讀:面對焦慮,學習與不確定共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黃涵榆
《焦慮世代: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後引為《焦慮世代》)譯自目前任教於瑞典最高學府隆德大學的社會學家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2020年以瑞典文出版之新書Tänk om : en studie i oro,為目前獲得翻譯版權六個國家語言譯文之一。《焦慮世代》一開始就提出一份值得重視的統計數字:憂鬱症在二十世紀最後十年躍升為全球第四大常見病因,在二十一世紀第十年來到第二位,在世界衛生組織在二〇一七年提出的報告裡,已成為首位,而全球罹患...
目錄
導讀/面對焦慮,學習與不確定性共存
前言
思緒之窗
震耳欲聾的思緒
與不確定性共處
第一部 當代的憂懼
我們好嗎?
變幻莫測的運氣
不快樂作為一種普遍現象
遺書
腦袋的主宰
什麼是焦慮與擔憂?
對於不存在事物的思緒
反事實之轉移
不要去想北極熊
腦中的反對聲音
思想桎梏
邏輯的局限
墜落的風險
思想作為一種疾病
思想的機器
第二部 回顧歷史:我們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時間跨度
沒有時間的時代
生活的強度
拓展未來的視野
對抗為來的鬥爭
祛魅
祛魅的生活
像時鐘一樣
機械人
機器的附屬品
剩餘與貧富差距
手工的瓦解
勞動作為立足點
步伐落後的生活
世界作為一種風險
風險的合理性
風險的倫理
對風險的認知
風險政治
自我生成的風險
自我作為一種風險
內在
在一起孤獨
內在的評價
潛在的同性戀
要是我殺了人該怎麼辦
消滅經驗
自我懷疑
風險區域
風險區域(一):宗教信仰
風險區域(二):性
風險區域(三):侵害
風險區域(四):人際關係
不要過度重視一切的勇氣
第三部 當代應對措施:我們(能)做什麼?
控制擔憂
沉默的片刻
從分散注意力到上癮
來自治療工廠的全新見解
「只想去感覺」的渴望
依然存在的憂慮
與憂慮共處
疾病與情況
接納
不確定的智慧
與擔憂共處時,我們該做些什麼?
超越治療
致謝
注釋
導讀/面對焦慮,學習與不確定性共存
前言
思緒之窗
震耳欲聾的思緒
與不確定性共處
第一部 當代的憂懼
我們好嗎?
變幻莫測的運氣
不快樂作為一種普遍現象
遺書
腦袋的主宰
什麼是焦慮與擔憂?
對於不存在事物的思緒
反事實之轉移
不要去想北極熊
腦中的反對聲音
思想桎梏
邏輯的局限
墜落的風險
思想作為一種疾病
思想的機器
第二部 回顧歷史:我們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時間跨度
沒有時間的時代
生活的強度
拓展未來的視野
對抗為來的鬥爭
祛魅
祛魅的生活
像時鐘一樣
機械人
機器的附屬品
剩餘與貧富差距
手工的瓦解
勞動作為...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84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