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討厭的勇氣》暢銷作家、哲學家岸見一郎,關於人類、生命最核心的思考,以最平實的方式闡釋,從青少年到為人父母者都應該讀的一本書。
★ 四十一道人生問題,含括個人、教育、人際、工作、未來以及生命的意義等面向,哲學家的回答,引領讀者思考屬於自己的答案與信念。
所謂的幸福到底是什麼?為何無法切身感受、理解幸福?
不知道該如何畫分他人的評價和自己的想法……
家人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應該以何為重?
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覺得生活索然無味……
面對想自殺的人、與病魔纏鬥的人,可以做些什麼呢?
怕被人討厭而活得小心翼翼,這樣真無法獲得幸福嗎?
無可避免得和討厭的人打交道,該怎麼做才對?
找到想做的事情,就會產生動力嗎?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該怎麼辦?
對於不知道如何發揮自己價值的人,有什麼建議?
沒有人際關係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嗎?
我們總有許多關於人生的疑問,而學校未曾教導的事,就讓我們一起問大師吧!
哲學家岸見一郎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討論哲學生命問答。
哲學的中心命題,關於人生,目標可說是追求幸福、活出自我。但是什麼是幸福、又如何活出自我,岸見一郎藉由提問者的疑惑,提出思考,例如:
人只有「該做的事」、「想做的事」、「能做的事」三件事,其中能做的只有「能做的事」而已。
要有「拿出結果」的勇氣,了解自己的選擇應該承擔的結果。
所謂的「普通」,不是大人擅自塑造出來的價值嗎?
他人的評價不見得是對的!有敵人、有討厭你的人,表示你活得自由自在。
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不正是因為你很在意周遭他人的評價嗎?
讀書與否,是孩子自己的事,做父母的不應該要求、叨念。
自己切身的事,即使牽涉到家人,還是不能輕易退讓。
要能告訴自己「就算我不特別,但這樣的我就夠了」。
帶著「只有當下」的想法,認真過好每一天。
為了今天這一天,努力活在今天。
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
一九五六年生於日本京都府。哲學家。
京都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專攻西洋哲學史)。同時從事哲學與阿德勒心理學研究,並分別從哲學與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幸福人生之道,獨特的觀點受到廣大支持。
著有《幸福的哲學》、《柏拉圖 蘇格拉底的辯解》、《幸福之書:擺脫煩惱,如何度過生活不順遂的指南》,合著有《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皆與古賀史健合著),另譯有《個人心理學講義 活著的科學》(阿德勒)、《克里底亞篇/蒂邁歐篇》(柏拉圖)等,譯作豐富。
譯者簡介:
蔡易伶
政大英語系、輔大譯研所畢,日本同志社大學留學生別科進修。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定居京都。譯有《京町家:京都町家的美感、設計與職人精神》、《吃飯睡覺、工作閱讀,都是修禪》、《奉納百景》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日本亞馬遜讀者好評:
雖然我已經是超過四十歲的歐巴桑,但我覺得自己內心還未成熟,和書中提問的學生們一起思考、關注、理解、不住的點頭,讀到最後一頁時,不禁覺得有點悵然若失。──Tommy
如果我讀高中的時候,能夠遇見岸見老師的話……
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人生不是一帆風順、如何才能活得良善,我身邊並沒有能夠以哲學的思考來回答這些問題的大人。現在,當我遇到人生的困頓之時,我也許會想:「即使這不是你應該過的生活,但只要你能在其中感受到幸福,這樣也很好。」──Star
雖然可能超譯了本書的主題,但本書讓我想到,人為什麼要學習,也許答案之一就是為了對他人有所貢獻吧。──山羊駝
名人推薦:日本亞馬遜讀者好評:
雖然我已經是超過四十歲的歐巴桑,但我覺得自己內心還未成熟,和書中提問的學生們一起思考、關注、理解、不住的點頭,讀到最後一頁時,不禁覺得有點悵然若失。──Tommy
如果我讀高中的時候,能夠遇見岸見老師的話……
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人生不是一帆風順、如何才能活得良善,我身邊並沒有能夠以哲學的思考來回答這些問題的大人。現在,當我遇到人生的困頓之時,我也許會想:「即使這不是你應該過的生活,但只要你能在其中感受到幸福,這樣也很好。」──Star
雖然可能超譯了本書的主題,但本書讓我...
章節試閱
哲學人生問答01 無法切身感受、理解所謂的「幸福」。
Q: 我無法切身感受、理解所謂的「幸福」。
如果說幸福是活著的目的,那麼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伴隨而來的痛苦,或許也可以想成是為了獲得幸福的必要之惡。如此一來我不免想,這不就像在暗示自己痛苦即幸福,並說服自己接受這樣的想法嗎?到頭來我也只能用這種自我暗示的方法說服自己是幸福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
所謂的幸褔到底是什麼?可以請您說得具體一點嗎?(高二・男生)
A: 所謂的幸褔到底是什麼?要對現在感受不到幸福的人說明這一點相當困難。
就跟冬天最冷最凍的時候,很難理解夏天的酷熱是一樣的道理。曬得皮膚發燙的酷暑如果持續好一陣子,我們就能切身感受所謂的酷熱是怎麼一回事。隨著季節更迭,時序進入秋天再到冬天,腦袋雖然能夠理解夏天的熱,卻漸漸無法實際感受那酷熱。要理解幸福就跟理解酷熱有著類似的困難。
不過,我們不需要藉由自我暗示讓自己覺得幸福,因為幸福非關感覺。就算現在不幸福,那也不是因為我們全然不知幸福為何物,而是處於無知與知之間。如果完全不知幸福為何,說起來根本也不會想要追求幸福了。
現在念書念得很痛苦嗎?
鳥之所以能在天空翱翔,正是因為有空氣、有風的阻力。仔細看會發現,有些鳥拚了命想往前飛,卻因為風太強勁而被往後吹。然而若是真空狀態,鳥根本也飛不起來,正因為有風這樣的空氣阻力,鳥才得以飛翔。
我們面臨的痛苦就好比鳥在飛翔時遭遇的風,是必要的空氣阻力。痛苦不是要妨礙飛翔,是因為有痛苦才飛得起來。人類也一樣,正是努力克服困難、達成目標時,才能感受到活著的喜悅與幸福。
該怎麼努力才好?幸福和幸福感又有何不同?我們一步一步來思考吧。
幸福關乎質,成功關乎量
三木清又說:「幸福人人不同,關乎人的性格、特質,成功則是一般而普遍的,可以量化而來」。
各位應該理解成功可以量化的意思吧。舉例來說,《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合著)這本書賣了將近兩百萬本。數字是很容易理解的成功指標,於是有人看到兩百萬這個數字,就把我視為成功者,但對我來說重要的是與質有關的幸福。書的確賣得很好,但對我而言,重要的不是「書很暢銷」這樣的成功,而是這本書確實去到了需要它的讀者手中。
我曾收到韓國國中生的來信,整封信以流暢的英文寫成,後面也附上了韓文,所以我用韓文回了信。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認為會英文很重要,那名國中生想必也是努力學習英文,希望將來工作時可以派上用場吧。話說回來,如果把幸福而非成功當成人生的目標,我認為就算做出旁人眼中不甚合理的事也沒關係。
我跟各位一樣,上國中後拚命學英文。在洛南高中遇到某位老師後,不只英文,我對其他外文也開始產生興趣,這件事待會還會再提。雖然我長期關注歐美,不過《被討厭的勇氣》的韓文版、台灣版、中國版陸續出版後,我的焦點也轉向了亞洲。後來幾次有機會到韓國演講,於是我便開始學習韓文。
回到剛才國中生的話題,用韓文回信讓我感到幸福,這就是三木清所說的「幸福人人不同」,用書中其他地方的話來說,就是「幸褔獨一無二」,因此或許也沒必要被他人理解。
我切身感受到這本書真的去到了需要它的國中生手中。之所以這麼說,也是因為那個國中生在信裡提到自己一直很想死,讀了這本書後打消了尋死的念頭。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被討厭的勇氣》大賣,而是書出版後,我獲得了與幸福互相連結的經驗;很多人眼中看到的是可以量化的成功,但我對成功一事並不關心。
幸福獨一無二,成功一般而普遍
前面提到,三木清曾說:「成功一般而普遍,可以量化而來」,同時他也說:「純粹的幸福人人各有不同,獨一無二」。
所謂「成功一般而普遍」,舉例來說就是「考上醫學系」、「成為政治人物」、「當上政府官員」、「在大企業工作」之類的事。
幸福則非一般而普遍的,每個人的幸福都不同,獨一無二。
我曾有機會與主播島津有理子小姐共事,去年她突然離職了,聽說是為了完成大學時代以來「當醫生」的夢想。當初我和她一起在《100分鐘讀名著》節目上談三木清的《人生論筆記》,後來該節目也介紹了精神科醫師神谷美惠子的《關於人生的意義》一書。據說島津有理子小姐知道那本書與神谷醫師的人生後,想當醫生的心情甦醒過來。當然她大可繼續從事主播工作,但她想必是追隨內心想當醫生的想法才下定決心辭掉工作吧。後來島津小姐考上醫學系,現在和一群年輕學子們一起鑽研醫學。
為什麼一個有安定社經地位的人會突然辭掉工作,跑去念醫學系呢?到取得醫師資格、可以開始行醫前,必須投入很長的時間念書才行。以成功為目標的人或許無法理解這樣的行為,因為這行為並非「一般而普遍的」。
從另一方面來看,幸福「各有不同,獨一無二」,所以有其他人難以理解的部分。各位怎麼想我不知道,不過如果才剛進以升學為目標的中學,話題就圍繞著六年後要念京大、東大還是醫學系打轉,我覺得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島津小姐不是為了成功才決心當醫生,那她是為了什麼才下了這樣的決心呢?這一點我們得好好想一項。在現在這個時代,人生要追求的目標不是只有成功,非但不是如此,甚至有人不把成功當成一回事,這一點請不要忘記。
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
剛才引用三木清的《人生論筆記》,提到「幸福關乎存在」。這句話是說一個人即使沒有達成任何目標,在這個當下就已經「是幸褔的」,既然如此,也可以說根本沒必要去思考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
為了成功,非得達成什麼才行,而幸福是一種存在,沒有成功的必要,就算不以「現在不幸福」為藉口把「獲得幸福」當成目標,我們在此時此刻就已經「是幸福的」。若能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說是一般所謂的「獲得幸福」了。
話雖如此,也不能就這樣結束這個討論。到底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呢?我們一起來想想具體的方法吧。
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1
不要在意別人怎麼想
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首先是「不要在意別人怎麼想」。剛才提到《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光看書名給人一種萬事靠自己的感覺,不過這書名並不是要你「被人討厭」的意思,而是「不要害怕被人討厭」。
我長年從事諮商工作,來諮商的清一色都是不會被討厭的好人。說起來這些人為什麼不會被討厭呢?因為他們要不是沒有說出真心話,就是沒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周圍的人沒有人會說他們不好。我就是想對這些人說「不要害怕被人討厭」。至於已經被討厭的人,不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我們總是受他人評價左右,可是別人對我們的評價,跟我們的自我價值、本質完全是兩回事。譬如被人家說「你這人很討人厭耶」馬上就心情低落,整天悶悶不樂。仔細想想,「討人厭」不過是說這話的人對你的評價而已,你的自我價值或本質並不會因為那幾個評價的字眼減損半分。
反過來如果被人家說「你人真好耶」,或許就高興得要飛上天了,不過那也只是說這話的人的評價而已,你的自我價值不會因為對方幾個字就增加。
在意他人的評價,迎合他人而行動,會產生兩個問題。
第一,確實只要迎合他人,可能就不會有人說自己的壞話,但這麼一來就沒辦法自己樹立人生方向了,因為一旦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好,遇到事情不自己決定,想說的話也會吞回去,漸漸就不再表示自己的想法了。
各位進這所學校是自己決定的嗎?如果有人是因為父母要他來就來,那他就沒有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沒有活出自己的人生。像這樣迎合他人、在乎他人評價而活,不僅無法確定人生方向,也會漸漸不受人信任。為什麼呢?因為這就好像對所有的人都說「我只喜歡你」一樣,一旦大家知道你對所有的人說同樣的話,會覺得你就是那種逢人就討好的人,不再信任你。
第二個問題是,該說的話會說不出口,該做的事會沒辦法做。一個人若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路走,影響所及只有自己的人生而已。但如果該說的話說不出口,該做的事沒辦法做,那就不只是個人的問題了。
當今的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員,為求明哲保身面對非法情事也視若無睹,或是公然說謊面不改色。換言之,因為事關生計,明知不可縱容不法,卻不敢違逆上司,或保持沉默,或捏造事實。甚至有人不只為了保住飯碗,而是為了仕途順利不惜縱容不法情事。做出這種事照理說評價應該一落千丈,沒想到竟然還升官發財。每每看到現狀如此,我就希望當事人能拿出勇氣,不對的事就大聲說不對,不要管上司如何評價。即便結果對自己不利仍挺身而出,告發不法情事,這樣的人一定存在。如果少了這種人,這個社會不會變好。因此,不能抱有「想讓人覺得自己很好」的想法。若用剛才發問的同學的話來說,就是不能做出出賣靈魂的事。
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2
活出自己的人生
關於「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還有一點我想談一談,那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
不久前,一個醫學系畢業的人跟我說他放棄醫生這條路了。我問為什麼,他說:「我因為想被雙親肯定、想討父母歡心,一路用功念書到現在,但我突然意識到這樣是不行的。」當初他是基於他人評價,換言之是「想被雙親肯定」才立志當醫生,但卻對繼續過這樣的人生產生質疑。
這個人想必是意識到自己的人生該由自己決定吧。不過,認為想討父母歡心一路用功到現在是不行的而放棄行醫,這個決定就結果來看一樣是受到父母影響。不論順從或違抗父母,若是根據父母的反應決定自己的做法,就是在過別人的人生,無法活出自己的人生。
哲學人生問答03 不知道該如何畫分他人的評價和自己的想法。
Q: 大約在國三還是高一時,我發現自己太在乎別人怎麼看了,於是從那時起我反其道而行,完全不管別人怎麼想,一直到現在。
不過最近我開始會想,這樣真的好嗎?不在意他人評價,意思就是無法從別人的意見中獲益,會不會變成這樣呢?
另外,就算造成別人的麻煩也不以為意,繼續我行我素過日子,這樣好嗎?
我不知道該如何畫分他人的評價和自己的想法。(高二・男生)
A: 我不是要各位對他人的評價或意見完全充耳不聞。如果多數人給了自己同樣的評價,就算不願承認,但那評價或許正確無誤,非聽進去不可,必要時還得改變自己的態度。如果連他人的意見也不聽,人會變得自以為是。
話雖如此,有時別人給的評價全盤皆錯,如果太在意他人評價而沒能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剛才也講過,就沒辦法過自己的人生。
做父母的會給孩子各種意見,「用功讀書,考上好大學!」不只像這樣對孩子的人生規劃下指導棋,甚至連性格、生活方式都加以干涉。被父母叨唸「再這樣下去你會完蛋」固然讓人不爽,搞不好還會滿肚子火,不過也只能告訴自己,父母就是這樣看待自己的,這就是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如果那評價合理就接受,必要時改變自己的行動即可。不限於父母,周圍其他人的評價也是。我並不是要各位完全不理會他人評價,目中無人過日子。
只不過各位必須知道,很多情況下即便你盡可能傾聽他人意見,卻還是得鼓起勇氣堅持自己的意見。在職場上,希望別人覺得自己很好而老是對上司言聽計從的人不會被信任。認真負責的主管不會想跟一個唯唯諾諾的人共事吧。從上司的角度來看,就算想法和自己不一樣,依舊能清楚表達意見,這種人共事起來比較愉快。
至於什麼時候非得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可?就是對他人造成「實質困擾」的時候。所謂「實質困擾」,舉例來說像是三更半夜音樂放得很大聲。沒有人可以阻止你聽哪一種音樂,就算真有人要你別聽特定音樂,你也沒必要接受。但是半夜音樂放得老大,會對家人造成實質的困擾吧。像這樣的事就不能做。
只要不是這類事情,自己所做的決定其實不太會對他人造成實質困擾。不過要注意,自己的決定確實有可能對他人造成情感上的困擾。舉個例來說,父母都覺得你一定會上大學,結果你決定不念大學直接工作,這個決定想必會讓父母大吃一驚、困惑不已吧。有的父母甚至會大發雷霆。
不過,這些情感做父母的只能自己想辦法平復。如果父母好言相勸:「你不上大學我會很難過,算我拜託你,去念大學好嗎?」或是語帶威嚇:「不上大學你要幹嘛?」你還是可以堅持己見。當然,只有你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所以不能心血來潮隨口說說,若父母問起為何不上大學,你得要能明確提出自己的想法,好好說明理由。
做了決定後如果發展不如人意,只要重新來過就行了,不是做了決定就非得貫徹到底,沒這回事,反倒是如果發現自己的決定有問題,應該當機立斷,趕快放棄才對,就算已經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也一樣。
將來你想和心愛的人結婚時,如果父母反對,你會放棄嗎?不會吧。
剛才也說了,我們確實有必要傾聽他人意見,才不會變得自以為是,但若聽了他人意見後完全照著走,這樣的人或許並不想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或者至少可以說是害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他們心想,如果別人怎麼說就跟著做,一旦結果不理想時,可以把問題都推給別人。不過真要那麼做了,會發現責任還是得自負,沒有人會代替我們過我們的人生。
哲學人生問答01 無法切身感受、理解所謂的「幸福」。
Q: 我無法切身感受、理解所謂的「幸福」。
如果說幸福是活著的目的,那麼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伴隨而來的痛苦,或許也可以想成是為了獲得幸福的必要之惡。如此一來我不免想,這不就像在暗示自己痛苦即幸福,並說服自己接受這樣的想法嗎?到頭來我也只能用這種自我暗示的方法說服自己是幸福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
所謂的幸褔到底是什麼?可以請您說得具體一點嗎?(高二・男生)
A: 所謂的幸褔到底是什麼?要對現在感受不到幸福的人說明這一點相當困難。
就跟冬天最冷最凍的時候,...
作者序
不只「活著」,要「活得良善」
第一部的標題「活得良善」引用自柏拉圖對話集《克力同篇》。《克力同篇》中出現了「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著,而是活得良善」這段文字。
這段話意思是說,人活著有其目標,也就是「善」。這裡的「善」在希臘文中是「有用處」之意。從活著這件事開始,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有目標,而該目標即「有用處」。
這裡的「善」也可進一步替換成「幸福」,因此「活得良善」就是「活得幸福」。希臘與羅馬的哲人都說「凡是人無不渴望獲得幸福」,換言之,打從一開始就沒有「不想獲得幸褔」、「想變不幸」等選項。
在這個大前提下可以討論的只有「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多數人都渴望獲得幸福,但若實際上一點都不幸福,是因為選擇「獲得幸福」的方法時出了差錯。
「成功」不等於「幸福」
應該有很多人認為「成功即幸福」,或者說「只要成功就可以獲得幸福」。這種人把成功當成獲得幸福的手段,不過我們得好好想想,成功到底是否真能帶來幸福。這是這門課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以前有個哲學家叫「三木清」,生於一八九七年,一九四五年去世。說是「去世」,用「被害死」來形容更恰當。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因涉嫌違反《治安維持法》遭逮補的三木清當時人在獄中,然而敗戰後政治犯、思想犯並未立即獲得釋放。同年九月,被囚禁在單人牢房的三木清在無人照料的情況下離世。如果敗戰後立刻被釋放的話,或許不會走到這一步,所以才說他並非去世,而是被害死的。
三木清留給後世《人生論筆記》一書,高中國文課本也曾收錄其中內容。可能有不少人被書名吸引買了這本書,翻閱後卻很難馬上理解,沒能讀到最後。
三木清在書中將成功和幸褔放在一起討論,表示「幸福關乎存在,成功關乎過程」(《人生論筆記》)。所謂「成功關乎過程」,意思是為了成功,必須達成什麼才行。以各位來說,成功應該就是唸書、上大學、畢業後進入一流企業工作吧,不過現在還沒有上大學,所以還沒有成功。
另一方面,所謂「幸褔關乎存在」,意思是我們並非「變得幸福」,而在當下這一刻就「是幸褔的」。大考在即,各位目前還沒有拿出任何結果,不過就算還沒有結果,就算尚未成功,現在在這裡的各位都「是幸福的」。
不只「活著」,要「活得良善」
第一部的標題「活得良善」引用自柏拉圖對話集《克力同篇》。《克力同篇》中出現了「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著,而是活得良善」這段文字。
這段話意思是說,人活著有其目標,也就是「善」。這裡的「善」在希臘文中是「有用處」之意。從活著這件事開始,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有目標,而該目標即「有用處」。
這裡的「善」也可進一步替換成「幸福」,因此「活得良善」就是「活得幸福」。希臘與羅馬的哲人都說「凡是人無不渴望獲得幸福」,換言之,打從一開始就沒有「不想獲得幸褔」、「想變不幸」等選項。
在這個大...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活得良善
不只「活著」,要「活得良善」
「成功」不等於「幸福」
幸福關乎質,成功關乎量
幸福獨一無二,成功一般而普遍
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
1不要在意別人怎麼想
2活出自己的人生
3接受原原本本的自己
要有拿出結果的勇氣
所有的煩惱都和人際關係有關
幸福只能從人際關係中獲得
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時的運作機制
把短處轉換成長處
1「注意力不集中」=「可以一心多用」
2「沒定性」=「有決斷力」
3「陰鬱」=「體貼」
要有貢獻感
「貢獻他人」與「生產力」無關
第二部 自立的三要件
可以自己決定必須自己決定的事
不能靠他人的力量站起來
自己的價值可以自己決定
有敵人表示你活得自由自在
他人的評價不見得是對的
脫離自我中心
雖是共同體的一員,卻非中心
導引之星
前言
第一部 活得良善
不只「活著」,要「活得良善」
「成功」不等於「幸福」
幸福關乎質,成功關乎量
幸福獨一無二,成功一般而普遍
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
1不要在意別人怎麼想
2活出自己的人生
3接受原原本本的自己
要有拿出結果的勇氣
所有的煩惱都和人際關係有關
幸福只能從人際關係中獲得
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時的運作機制
把短處轉換成長處
1「注意力不集中」=「可以一心多用」
2「沒定性」=「有決斷力」
3「陰鬱」=「體貼」
要有貢獻感
「貢獻他人」與「生產力」無關
第二部 自立的三要件
可以自己決定必...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天培出版日期:2022-02-01ISBN/ISSN:978626950162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92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