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對基督徒來說,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他發動了宗教改革,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陌生,則是因為除了新教及其所堅持之「因信稱義」教導之外,我們似乎又說不出關於路德的生平事蹟、重要主張或思想。
曾經,路德「稱義」的福音大大地撼動人心、扭轉歷史,但如今卻被人類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所侵蝕怠盡,這對於基督徒來說是很可惜的。因此,丁帥之牧師以馬丁路德倫理的研究,搜羅現有的中文文獻,忠實仔細陳述「因信稱義」福音的獨特內涵與洗禮的真義,讓我們體悟「由福音孕育之信及愛的特質」,並帶領我們追尋那「從真實的信,生發出無私之愛」的美好旅程。
作者簡介:
丁帥之
祖籍湖南攸縣,出生台灣基隆。
1999年就讀中華信義神學院道碩士科,現為中華信義神學院教牧博士班研究生。在擔任三峽復興堂主任牧師期間先後成立雲彩全人關懷協會、單親媽媽傳愛水餃事工,與弱勢學童傳愛課輔班,多次接受電視、電台、平面媒體採訪,並曾獲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召見。神學思想深受馬丁路德影響,主張愛上帝就是去愛鄰舍,藉著愛鄰舍的行動來呈現對上帝的信心。現任雙福基金會北部辦公室專案督導。
章節試閱
當受洗者結束了那天的洗禮之後,開始回到原來的生活,慢慢的他(她)開始感受到成為基督徒並不是如他(她)所想的一樣,他(她)發現到自己仍然會面對許多的試探,並且甚少能勝過試探,他(她)開始質疑基督徒身分的合理性,發現自己的內心有二個基督徒,一個是現實的基督徒,另一個是理想的基督徒,他(她)努力的想從現實的基督徒變成理想中的基督徒,但是他(她)越是努力,他(她)越覺得自己的虛偽,他(她)仍然會不斷的犯罪,覺得自己在教會是個雙面人,明明自己是很挫折,需要安慰的人,外表卻顯現出自己仍是得勝的人。這是很多基督徒的感受,只是不說,不敢說。
當我們是以人為中心來思考洗禮時,人的善功意念就會浮上心頭,就要從其他的事情上去確保自己與上帝的關係維持不變。就好像我們明明站在一艘不沉的船上,但我們卻不相信它不會沉,而跳進海中隨便抓住其它的浮板,我要為上帝做更多、更多的甚麼!還要參與教會更多事工及裝備課程,以增加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這樣無形中洗禮就被認為是成為基督徒的一個必要過程而已,對於自己的未來生活及面對罪,洗禮也不能產生什麼樣的幫助,洗禮無疑就是基督徒入教的一個宗教儀式。
會有上述情形,筆者認為是我們對「稱義」以及洗禮的錯誤認知,但我們都以為很熟悉這些道理。路德就說我們務必要在稱義的教義上下功夫,因為「若稱義的教義純正,其餘的教義也就純正。」
一位路德學者說洗禮觀無法與稱義的道理分開,因為路德與羅馬教會衝突的原因關鍵,就在於稱義這個問題上,他指出說「你若想明白路德對羅馬教會的聖禮觀念的攻擊,你必須首先明白他是如何堅定地持守著他新近發現的稱義之道作為他一切辯論的基礎」,因此他主張認識洗禮觀須與他以上帝為中心的得救之道聯繫起。基督親自設立「洗禮」,絕不是突然的。
上帝隱藏於洗禮的表記中,臨在於洗禮的過程中,使人感受上帝應許的實在,使人不再絕望,使人能有勇氣面對未來。對於我們洗禮絕不只是禮儀,也不是過時的傳統,過去教會看重它,如今的教會更應承繼它,因為它是上帝愛、憐憫、恩典的「稱義」記號。我們應該認真認識洗禮。
從路德改教文獻中可以發現,路德對於當時社會上的貧困問題及弊病提出了許多的建議與措施。因此,路德的宗教改革同時也是社會改革,它提醒了我們個人的社會義務,也強調團體與個人的共同社會責任,但是這些都是先有信仰的自由後才能有真實的行動。
路德清楚人的罪性及人非聖賢,必須正視自己的無能為力、膽怯與軟弱的性格;並且是失敗的、充滿血氣的自私自利、以及是有推卸人生責任的習慣。所以我們極需上帝的恩典與憐憫,並在這恩典與憐憫下,人就實在不需要(其實也無法)表現出公義與完美無瑕。人首先需要的是先能成為一位稱義的人,他行事雖然仍會有所過失,但因出於上帝的恩典及憐憫,良心不再受律法的控制,又因此可以藉著洗禮重新獲得行動的勇氣,然後膽敢冒險藉著愛鄰舍來愛上帝。作為基督徒不在為著自己而活,乃是因為基督的愛而無私的為鄰舍而活。
當受洗者結束了那天的洗禮之後,開始回到原來的生活,慢慢的他(她)開始感受到成為基督徒並不是如他(她)所想的一樣,他(她)發現到自己仍然會面對許多的試探,並且甚少能勝過試探,他(她)開始質疑基督徒身分的合理性,發現自己的內心有二個基督徒,一個是現實的基督徒,另一個是理想的基督徒,他(她)努力的想從現實的基督徒變成理想中的基督徒,但是他(她)越是努力,他(她)越覺得自己的虛偽,他(她)仍然會不斷的犯罪,覺得自己在教會是個雙面人,明明自己是很挫折,需要安慰的人,外表卻顯現出自己仍是得勝的人。這是很多基...
作者序
推薦序 一
因信稱義是使徒保羅對福音獨樹一幟,既衝撞人的期待,又令人瞠目結舌的宣告。他是保羅信仰與思想的基石,也是馬丁路德靈命關鍵的轉折點和改教運動的供電所。稱義的福音雖有過撼動人心,扭轉歷史的影響力,但時過境遷,它的重要性及獨特處,往往因人自我中心的傾向,被人的凸顯慾侵蝕,以致人的角色掩蓋了上帝的角色,人的作為取代了上帝的作為。
因信稱義強調的是,我們之所以能夠與上帝恢復關係,完全不是我們的作為,或能有什麼貢獻,而是上帝主動差遣的祂的愛子耶穌基督為我們贖罪,把不屬我們的義,賜給不義但全然信靠耶穌的人。這裡告訴我們,義乃完全的恩典,信亦純粹的禮物。不是我們有什麼力量能使我們回到上帝面前,也不是我們有任何功勞,才使上帝把義賞給我們。
在華人教會的社群裡,注重生命過於教義,強調行為過於信心。但生命不能脫離教義,即上帝啟示的真理,而不只是理論抽象的陳述 ; 行為也不能背離我們對上帝的仰賴,以為我們的自由意志與主體的努力,或與上帝的合作才會營造出讓人稱羨的表現。耶穌是道路、真理,也是生命。祂是我們信心的磐石,也是我們愛心的湧泉。換句話說,信和愛皆建立在同一根基 上,都來自同一源頭。
丁帥之牧師的這本有關路德倫理的研究,搜羅現有的中文文獻,忠實仔細陳述稱義福音的獨特內涵,闡明由福音孕育之信及愛的特質,以及從真實的信怎樣生發無私之愛的旅程。信是乞丐伸出的空空不配的手,領受救主基督所賜的一切禮物 ; 愛
是滿懷感恩,主動的,謙卑的,不怕麻煩,不計代價,也不求回報的與鄰舍分享福音及包含在福音裡的一切好處。
路德在基督徒的自由裡說:「因著信,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萬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的管轄 ; 因著愛,基督徒是全然順服的萬人之僕,受一切人的管轄。」他也說,「基督徒不是在自己裡面活著,乃是在基督裡,在他的鄰舍活著。.... 他藉著信在基督裡留著,藉著愛在鄰舍裡活著 ; 藉著信他被提到己身之外,到上帝裡面去了,藉著愛他沉落到在己身之下,到鄰舍裡面去了。」
丁牧師的這本新作,不只是「淺談」,它也邀請讀者從信仰的淺灘,走入稱義的福音,上帝之愛的浩瀚汪洋,深思謙卑的信,怎樣被大能的聖靈與十架捨己之愛的推動,樂意在不被人注意的人群中,做喜樂的,無私無己,無怨無悔的服事。
俞繼斌
中華信義神學院榮譽院長
2019 年 10 月 2 日於新竹
推薦序 一
因信稱義是使徒保羅對福音獨樹一幟,既衝撞人的期待,又令人瞠目結舌的宣告。他是保羅信仰與思想的基石,也是馬丁路德靈命關鍵的轉折點和改教運動的供電所。稱義的福音雖有過撼動人心,扭轉歷史的影響力,但時過境遷,它的重要性及獨特處,往往因人自我中心的傾向,被人的凸顯慾侵蝕,以致人的角色掩蓋了上帝的角色,人的作為取代了上帝的作為。
因信稱義強調的是,我們之所以能夠與上帝恢復關係,完全不是我們的作為,或能有什麼貢獻,而是上帝主動差遣的祂的愛子耶穌基督為我們贖罪,把不屬我們的義,賜給不義但全然信靠耶...
目錄
導論
第一篇 站在稱義的基礎上
第一章 路德早期的靈性危機及轉向
壹、路德的靈性危機
貳、路德的靈性轉向
參、路德 1518 年的進展與確認
第二章 《海德堡辯論文》人的善功不能使人稱義
壹、海德堡神學論綱(二十八條)的十架神學
貳、海德堡神學論綱辯論文-人因意志被罪綑綁而無法藉善行稱義
第三章 因信稱義的教義
壹、什麼是因信稱義
貳、『因信稱義』的特點:
參、『義』的二個含意
肆、信心與稱義的關係
第四章 好樹結好果子
壹、信而後愛的善行(好行為)
貳、善行是稱義的外在記號
第二篇 路德的動態洗禮觀
第五章 路德改教初期的洗禮觀《論聖洗》
壹、聖洗的表記意義
貳、聖洗意義的應用
參、信心讓聖洗的效能發生在人身上,洗禮卻是滋養信心的恩具
第六章 路德在《教會被擄於巴比倫》中的洗禮觀
壹、洗禮永遠的有效性是因為上帝的應許
貳、洗禮的應許惟有信心可以領受
參、洗禮是上帝應許有形恩典的稱義記號
肆、洗禮的意義:是死亡與復活的象徵
伍、洗禮是上帝的工作
陸、路德如何看待嬰兒洗
第七章 《大小問答書》中的洗禮觀
壹、洗禮的本質就是道
貳、洗禮是上帝親手施洗的
參、洗禮的目的使人得救
肆、洗禮的意義
伍、信心只作為領受的器皿
陸、關於嬰兒洗禮的問題
第八章 路德的洗禮觀就是稱義觀
壹、道與聖禮
貳、洗禮就是稱義
參、受洗其實不是你(妳)自己的決定
第九章 信徒洗禮要學問答
第三篇 路德的社會關懷與慈善救助思想與實踐
第十章 路德的社會關懷與慈善救助的具體措施
壹、路德社會關懷及慈善救助的力行
貳、路德對社會關懷的呼籲與慈善救助的措施
第十一章 路德的社會關懷與慈善救助思想:「愛觀」
壹、以「稱義」為基礎的「愛觀」
貳、路德的「愛觀」就是「愛鄰舍觀」
第十二章 路德「愛觀」的獨特之處
壹、十字架的愛(具有被背叛能力的愛)
貳、利他的愛(不求自己的利益)
第十三章 為神為人而活的信仰
壹、以「召命觀」來實踐愛鄰舍
貳、基督徒榮神益人的自由
參、我們所面對的挑戰
後記
參考書目
導論
第一篇 站在稱義的基礎上
第一章 路德早期的靈性危機及轉向
壹、路德的靈性危機
貳、路德的靈性轉向
參、路德 1518 年的進展與確認
第二章 《海德堡辯論文》人的善功不能使人稱義
壹、海德堡神學論綱(二十八條)的十架神學
貳、海德堡神學論綱辯論文-人因意志被罪綑綁而無法藉善行稱義
第三章 因信稱義的教義
壹、什麼是因信稱義
貳、『因信稱義』的特點:
參、『義』的二個含意
肆、信心與稱義的關係
第四章 好樹結好果子
...
商品資料
出版社:真哪噠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01-15ISBN/ISSN:978986977788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