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看似荒蕪的地方,其實遍佈生命的歌
「整個自然是清醒的,都在傳遞訊息。」
在自然裡除了動植物,有時候也會遇見解讀訊息的人。
因為不同任務而持續往返,他們或穿雨鞋或打赤足,都能輕快起落,
我們採訪12位野地職人的故事,跟上腳步走進自然,
好奇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以人為配角,彷彿另一個世界。
內容簡介
*以漫畫故事揭開序幕,貫穿三冊
漫畫中的主人翁代表作者群,內容是一整年走入自然的歷程,也循序漸進地引領讀者「把自己送回自然」。
*循序漸進打開視野,帶回豐盛
《把自己送回自然:成為走路的人》 運用大量插畫與解說方式,介紹人人均可親近的步道開始,生動凸顯各路線的棲地生態特色、職人經驗分享安全須知、食物準備等,閱讀間很容易就吸收了親近自然的基礎認識。
《把自己送回自然:遇見野地職人》 介紹守護自然與人們的12種類型工作者,從野地職人的故事,讀者更能感受到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並不遙遠、也不只有掠奪。
《把自己送回自然:與自然對話》 6篇自序故事、3個紙上攝影展,以大量視覺饗宴與感受書寫的呈現,鼓勵讀者也可以用五感去體驗,把豐盛帶給自己。
*把自己送回自然,從花蓮開始
花蓮的山海深具療癒能量,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讀者,不趕路慢慢走,找回與大自然的連結。
寫字採編學堂 每年底10-12月開課,招收十位在地年輕人學習採訪編輯,以出版、展演活動等方式,關注一個在地議題。寫寫字工作室 出版「每個人都可以說故事」的作品,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運用雙手與心,記錄我們在地球上活蹦亂跳的足跡。
章節試閱
生態攝影師・白欽源_於動物世界穿梭的讀光者(文字|蕭淳恩)
成為生態攝影師的人,想的或許都是同一件事:嘗試從我們這邊,往其他世界靠近,在交會的瞬間,按下快門。透過他們的眼睛,會發現看似荒蕪的地方,其實遍布生命的歌。
一雙新眼睛的誕生
看著白欽源(魯夫)的生態攝影作品,會感覺原先熟悉的世界,似乎輕輕調整了角度。從人類的視域,放低至一隻南蛇的高度,旁觀動物們忙碌的日常:農田溝渠是秧雞的通道、道路旁的魚塭住著水雉一家⋯⋯牠們不再僅存於想像中遼闊無人的荒野,而與我們共享著生活之地。
「當時以生態來創作的人很少。也沒有說特別要選擇攝影,有時候就是剛好,自然而然選一個能捕捉到你在野外的感覺的東西。」魯夫大學時,正好是數位相機初登場的年代。第一台相機,來自社團經常一起上山的學長。「有一天學長神秘兮兮地說他買了很貴的相機,一萬多塊,是Nikon200萬畫素的相機,記憶卡只有64MB。後來學長看了我拍的照片,就跟我說,那台相機放你這邊,給你拍。」
也許因為善於想像,魯夫喜歡夜晚出門觀察。看不見形體的聲音、潮濕而流動的空氣、手電筒的光束,都帶來探險的期待。身處黑暗之中攝影,必須成為一位讀光者,觀察光的方向與質地。當在樹蛙身上捕捉一道剛好的光,檢視照片時,就會發覺蛙眼中自有一個宇宙安靜運轉,星河燦爛。
成像與肉眼的差距,也許是攝影最迷人的地方之一,藉由鏡頭的機械之眼,彷彿獲得一雙新的眼睛。魯夫回想著當時受到的衝擊:「一開始拍的時候就覺得⋯⋯世界變得不太一樣了。」用鏡頭的角度思考,想像會跟著相機一起擴張。
帶著學長給的小相機,魯夫走遍了花蓮每條林道,累積下紮實的觀察經驗和說不完的故事。幾年之後,他以指導老師的身分回到社團。一如當年的神奇學長,帶領年輕的眼睛看見那個發著光的世界。「我拍的影像,看到的人一定都覺得很漂亮,可是感受不到現場。如果可以,我會選擇帶他去野外。」
觀看的方式
魯夫也曾嘗試以畫畫記錄在自然中的感受,但他坦言個性上較沒有定力,「攝影是很直接立即的,我會比較喜歡一直有變動的東西。在野外可以等待很久,是因為我想像得到,接下來可能會有什麼出現。」生態攝影家像不持槍的獵者,在田野、樹林與大氣中,許多隱匿的訊息正向其開啟。
「會想透過拍攝,讓大家重新發現,原來在臺灣,身邊也有這些生物,進而對於身邊平凡的東西有好奇心。」魯夫說,每個物種身上,其實都攜帶令人著迷的時間感,「比方說動物的行為,一隻鳥為什麼會這樣獵食動物,或牠飛行的姿態,都具有演化上的意義,那就像是無形的自然歷史。」按下快門,就像於演化的時間河道中擷取了某個片段。
看著魯夫說起野外經歷時發亮的眼睛,不免好奇,如果遇見動物時手邊沒有相機,會感到痛苦嗎?他快速回答:「不會,現在不會。有時跟朋友出去完全輕裝,只帶望遠鏡,可以更直接地沉浸在裡面。攝影不只是拿著相機拍照,在觀察的時候攝影就已經開始了。」
魯夫的影像常搭配文字,無論長短,讀著讀著會感覺,照片裡灑落在動物身上的光影,也在身邊開始流動。「想讓大家知道,不用奇怪的方式(引誘、播鳥音)也可以拍得很好,而且獲得更多。重要的不是最後那張照片,跟動物相遇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對他而言,進行野生動物攝影,懷抱期待做好行前準備與研究,於現場細心閱讀環境中的線索,相遇的瞬間才令人屏息。若缺少靠近牠們世界的努力,形同輕盈迴避最關鍵的搜尋與發現歷程,當相遇成為固定複製的模式,未免無趣。「比起追逐一隻被設計好舞台的稀有鳥種,我更願意看著一隻普通的洋燕,從飛行的姿態、食性各種行為,直到看見牠的全部。」
如果每張照片都是用心凝視的產物,那麼它就不僅是畫面中的光影,我們其實也透過影像,看著創作者的心靈。
以行動與想像力,貼近動物的棲境
魯夫今年的夏天,一部份是屬於水雉的。為了拍攝水雉在較近距離自在活動,必須在天亮前搭好偽裝帳,靜待牠們出現。生態攝影並不浪漫,談起偽裝帳中的蚊群,魯夫苦笑,「從來沒有想過那個魚塭在四點到五點天要亮,一切都這麼漂亮的時候,會有個黎明前的黑暗,是如此可怕。」
或許最迷人的是拍照當下,能貼近環境獨特的韻律與變化。如在魚塭旁,看著木瓜山隨清晨的光慢慢轉紅,蚊群逐漸偃息;而釣客拋竿的聲音,緊接在日出之後颼響。「那時候會知道,原來這個地方不是只有你在這裡,還有人以完全不一樣的方式,共享這個地方。」細微觀察一點一滴,匯流為對所在之地的深刻認識。
有些認識,則透過身體感建立。五月時的花蓮溪口,沙洲與礫灘上充滿燕的的叫聲,「但等到五月底六月初的時候,你會發現燕的都不叫了,開始變成小燕鷗,小燕鷗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會有上千隻在天空飛。」魯夫邊說邊用手比劃小燕鷗盤旋的模樣。
為了取鏡與觀察這些夏季候鳥,他選擇走進涼冷溪水裡,以覆蓋著偽裝網的身體,試著模擬生物的視角,「在水裡面架腳架,相機距離水面大約15公分。水的聲音會一直啵啵拍上來,身體可以感覺到水的流動,那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像變成河口漂浮的布袋蓮。」他笑笑:「那種感覺蠻有趣的,而且很舒服。」
在年輕的島嶼上,成為說故事的人
一張好的生態攝影作品,是動員了山野技能、攝影技術、觀察力和野生動植物知識而成的結果。但對生態攝影者來說,期望落空也是日常,動物並不會按照人的意志出現。魯夫說起讀研究所時的困窘輕描淡寫,「拍生態初期會很難熬。這些事情一開始會花很多時間在上面,而且不太會有什麼金錢上的回報。」
魯夫提到,相較於英國盛行的賞鳥文化、日本細緻的攝影範疇,臺灣目前不太可能單純以拍攝生態為主業。「現在於臺灣進行生態攝影,其實會比較偏向一種自我實踐,自己想要做這件事,試試看有沒有什麼方式,朝這個方向也可以養活自己。」
「攝影是很自由的,差別只在於看待它的態度。如果能賺到錢活下去,就是職業攝影師;沒有以這個賺錢,就是業餘攝影師。職業就是客戶要的東西要拍得出來,有技術去實現它。但業餘有可能創作的空間是更豐富的。」
近二年,魯夫在美國檔案館擔任拍攝計畫的專案攝影師,閒暇之餘常參與當地的賞鳥社團,觀察生態攝影在不同地域的運作模式,也構思未來帶團看生態的可能。在臺灣,愛好生態攝影的人,都還在嘗試找到能夠站穩腳步的位置。「我也沒想過什麼要不要,反正就是,應該一直都會想要拍生態。不管怎樣都會想要透過影像與文字,有時解說,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
生態攝影師・白欽源_於動物世界穿梭的讀光者(文字|蕭淳恩)
成為生態攝影師的人,想的或許都是同一件事:嘗試從我們這邊,往其他世界靠近,在交會的瞬間,按下快門。透過他們的眼睛,會發現看似荒蕪的地方,其實遍布生命的歌。
一雙新眼睛的誕生
看著白欽源(魯夫)的生態攝影作品,會感覺原先熟悉的世界,似乎輕輕調整了角度。從人類的視域,放低至一隻南蛇的高度,旁觀動物們忙碌的日常:農田溝渠是秧雞的通道、道路旁的魚塭住著水雉一家⋯⋯牠們不再僅存於想像中遼闊無人的荒野,而與我們共享著生活之地。
「當時以生態來創作的人很...
目錄
序幕故事|蕭舜恩
手作步道師・江敬芳_連結人、生態與文化|周明慧
山屋管理員・林高帆_把自己準備好,山林很美|王玉萍
森林護管員・黃家發_走入山林,敬天愛人|夏尊湯
生態攝影師・白欽源_於動物世界穿梭的讀光者|蕭淳恩
植物調查者・陳添財_獨自但不孤單的荒野|俞凱倫
動物調查者・鄭勝文、林祐竹_探尋千石之下的祕密|蕭舜恩
動物醫生・朱何宗_帶刀走山林,開闢一條保育之路|蕭舜恩
古道探勘者・陳志強_在時間之河中往返|蕭淳恩
山徑調查者・張嘉榮_追溯故道的物語|蕭淳恩
高山協作・沙力浪_駝於群山間|歐陽夢芝
山域義消・楊聰得_做好準備去冒險|陳乙先
編輯體驗・我們新做的這一階很特別|周明慧
序幕故事|蕭舜恩
手作步道師・江敬芳_連結人、生態與文化|周明慧
山屋管理員・林高帆_把自己準備好,山林很美|王玉萍
森林護管員・黃家發_走入山林,敬天愛人|夏尊湯
生態攝影師・白欽源_於動物世界穿梭的讀光者|蕭淳恩
植物調查者・陳添財_獨自但不孤單的荒野|俞凱倫
動物調查者・鄭勝文、林祐竹_探尋千石之下的祕密|蕭舜恩
動物醫生・朱何宗_帶刀走山林,開闢一條保育之路|蕭舜恩
古道探勘者・陳志強_在時間之河中往返|蕭淳恩
山徑調查者・張嘉榮_追溯故道的物語|蕭淳恩
高山協作・沙力浪_駝於群山間|歐陽夢...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