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敘述從遠古至五代的中國斷代文化史著作。每章涉及政治、風俗、家族制度、商業、交通、幣制、官制、軍制、法制、宗教、美術、教育、理學、文學等。將物質與精神兩方面文化形態敘列而評論之,旨在揭示中國文化史的完整發展脈絡及其價值,是二十世紀上半葉較有影響的文化史著作。
作者簡介:
陳安仁(1889-1964)
歷史學家。少年時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1912年考入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今中山大學前身)學習。先後任教於上海的暨南大學、廣州的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著有《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近世文化史》、《中華民族抗戰史》等六十多部著作。
作者序
文化,是人類社會創造之產物,又是社會進化之產物;未有社會,而文化未有成立之可言也。社會未有進化,而文化未有發展之可言也。文化由傳遞而遺留,以縱的方面言之:文化是由過去歷史以積累者也。文化,是在人類集團中互相影響,而交替其形態。以橫的方面言之:文化之在一國家一民族,常表現其機能,以促社會集團之進步,控制自然界事物之更新者也。吾人欲了解社會進展之趨勢,與民族集團之盛衰,吾人必先了解文化。吾人欲了解現代國家民族之文化形態,必先了解上古中古近代之文化形態。文化有物質的、精神的二方面之表現:物質與精神,未能平均發展,則文化亦未能平均發展。中國數千年來之文化如何,吾人須從物質與精神二方面之探討,只從物質方面而棄其精神方面,抑只從精神方面而棄其物質方面,則文化之實質,未能明悉也。文化隨人類歷史以進展,又常隨人類價值以進展。故在一時期之文化階層,與在其他一時期之文化階層,必有異;然而文化未有進步,則文化常在停頓中,如航舟漂海,失去推進之力,終未知誕登彼岸之何期。寖假文化失去其推進之力量,必陷於停頓,由停頓而陷於衰落,國家民族受重大之影響,或相率而淪胥以亡。是故文化衰落之國家,民族欲談復興,是猶緣木而求魚者也。
(甲)民族之本質的價值與文化價值 民族之本質的價值,是指一個民族之品質才能力量,表現於文化之形態者而言。人類學家威士拉(Clark Wissler)有曰:「一切混合組成文化之物自身,都是內在行為之表現發展,或者是部分之修整。」劍橋大學教授哈登(A. C. Haddon)於《人類之種族》一書有曰:「某民族之文化,全是根據於他們生活之方式,又是根據於地理之環境。」依此二說,文化之表現,一由於地理境之影響,一由於民族本身意志之表現。二者有相互之影響作用,不是絕對相反者也。某一國家、某一民族雖有優良之環境,寖假民族之本質卑下,其對於文化,亦未有若何之發展也。今日之人種學者、人類學者,認定世界最卑下之民族,有曰:澳大利亞人(如斯賓塞、哈伯特Spencer, Herbert之說)。顧澳洲之地理環境亦佳,動植物之資源甚富,何以英吉利人移殖,而促進文化之舊觀?而澳洲人之文化,則長此落後乎?為之解曰:民族品質之劣下有以階之也。中國文化在上古中古時期,如漢唐之世,文化皆冠絕於當時鄰居之民族,數千年來環居之異族,常併力以優奪中國之領土,且有二次覆亡其邦家,中國民族終能奮發有為,以光復故國,在民族本身之品質而言,中國之民族固優勝於其他環居之民族也。然近代以來,中國文化每況愈下,而民族本質之品質又復不如前,缺少自尊心與自信力,而自利性、保守性、渙散性,又復潛伏於民族之本身,而消磨奮鬪犧牲獨立之精神。故民族本質之改進,與文化之更新,為目前民族起九淵而升九天之活命丹也。吾向者常言:「民族之新生時代,是常少壯而不衰老之謂也;民族之少壯者,其於文化,常呈蓬勃復興之景象,其精神事功,亦丕著而臻於光明燦爛之時代。寖假文化衰老矣,則不能推演進行,國家社會民族必受影響而毫無活氣甚或死氣沉沉,生機斵盡,即古人所謂哀莫大於心死之謂。是故評斷一國民族之盛衰,常可以文化之盛衰而推測之;評斷一國文化之興廢,常可以民族之興廢而證驗之。」(拙著《中國文化演進史觀》一書第三頁)由是觀之;民族之本質價值,與文化價值,固互相表裏者也。
(乙)文化之本質的價值與民族價值 中國民族數千年來所創造文化,間有其本質之價值,此具有史的價值之文化,當發展之,而未有價值的文化,則當淘汰以去之者也。歐美數百年之文化,亦有其史的價值,此具有史的價值之文化,當吸收之,而凡世界具有進步性的文化,則當利用之,以期至大同者也。各民族自有史以來所創造之文化,有其本質的價值。文化之優美者,常能擴展而浸潤其他環居比較卑下民族之文化。例如:前漢於武帝時代,漢民族之文化,皆取擴張形勢;遼東半島朝鮮以及西域等地,皆常沐浴中國之文化,所謂樂浪四郡為中國文化東北部分移殖之本營。又如日本中古之文化,全是由唐移殖,其負直接移殖之使命者,則日本赴唐之學問僧。可知中國文化之本質,於中古時代,常表現其價值者也。然而在中古時代以優異見稱於世界之中國文化,至近代則不能維護其本身之價值,而今遂以落後,見譏於世矣。法國歷史家及政治家居佐(Guizot)曾論及:「文化即是暗示進步觀念及增進人民生活之觀念。」歐西近代與現代之文化,其表現文化之本質價值,固足以當之,而中國現代之文化,則不足以語此也。歐洲之近代史現代史臻於光明之燦爛時代者何耶?是由於歐洲近代與現代之文化,充分表其本質之價值與人類進步有關,人民生活有關者也。例如:培根發見之科學方法,牛頓之發明萬有引力,一七六四年哈格里佛士氏之發明汽機,一七九二年輝特瓦氏之發明軋棉機,一八○四年道爾頓氏之創原子論,一八○七年富爾頓氏之實用汽船,一八七六年鄂圖氏之發明內燃機,科和氏之證明細菌致病說,一八七七年愛迪生之發明留聲機,一八九五年欒琴氏之發明愛克斯光線,林得氏之製造液體空氣,一八九八年居禮夫人之發明鐳質,一九○三年來特氏之製成飛機飛船等;其他文學、算學、教育、思想、哲學皆有突越之進步,而促成世界未有之奇觀。凡此者何耶?文化本質的價值之表現也。歐美人士,智周宇宙,懷實挺秀,表現文化之本質價值,而民族之本質的價值,因相得而益彰,遂以其駕御天然之偉力,鞭驅世界之弱小,可知文化價值之高下,常為民族興衰民質優劣判決之標準也。中國於歷史上表現文化之本質價值,如印刷、指針、火藥、美術、文藝、哲學、史學等,然而因循故舊,未有改進,今後樹立文化本質之價值,對於歐美優異之文化,為極度之吸收,並以最大之努力,創造未來之新文化,為目前民族復興之基石,斯則國人所當致力者也。
予近著《中國近世文化史》既竟,(由宋代以迄清代為期約一千年,)復續著《中國上古中古文化史》(合前後兩冊約六十萬言),將物質的精神的二方面之文化形態,敍列而評論之,中國文化之本質的價值,與中國民族創造文化力量之本質的價值,其實相如何?由茲櫽栝大綱,以貫眾理,亦滄海不厭細流之意也。昔柳冕與徐給事書有言:「文章本於教化,形於治亂,繫於國風。」吾於文化之影響於國家與民族者,亦云然。本書與中國近世文一書,均得王雲五先生之介紹出版,遂得早而問世,當誌其感謝之忱者也。
時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一日,陳安仁序於國立中山大學。
文化,是人類社會創造之產物,又是社會進化之產物;未有社會,而文化未有成立之可言也。社會未有進化,而文化未有發展之可言也。文化由傳遞而遺留,以縱的方面言之:文化是由過去歷史以積累者也。文化,是在人類集團中互相影響,而交替其形態。以橫的方面言之:文化之在一國家一民族,常表現其機能,以促社會集團之進步,控制自然界事物之更新者也。吾人欲了解社會進展之趨勢,與民族集團之盛衰,吾人必先了解文化。吾人欲了解現代國家民族之文化形態,必先了解上古中古近代之文化形態。文化有物質的、精神的二方面之表現:物質與精神,未...
目錄
第一編 中國上古文化之探討
緒論
第一章 中國上古期文化的溯源
第一節 中國民族的來源與其所淵源的文化
第二節 中國上古期(前期)之文化形態
第二章 夏代之文化
第一節 夏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夏代之文化形態
第三章 商代之文化
第一節 商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商代之文化形態
第四章 周代之文化
第一節 周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周代之文化形態
第二編 中國中古文化之探討
第一章 秦漢時代之文化
第一節 秦漢時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秦漢時代之文化形態
第二章 三國時代之文化
第一節 三國時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三國時代之文化形態
第三章 兩晉時代之文化
第一節 兩晉時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兩晉時代之文化形態
第四章 南北朝時代之文化
第一節 南北朝時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南北朝時代之文化形態
第五章 隋代之文化
第一節 隋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隋代之文化形態
第六章 唐代之文化
第一節 唐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唐代之文化形態
第七章 五代之文化
第一節 五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五代之文化形態
結論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第一編 中國上古文化之探討
緒論
第一章 中國上古期文化的溯源
第一節 中國民族的來源與其所淵源的文化
第二節 中國上古期(前期)之文化形態
第二章 夏代之文化
第一節 夏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夏代之文化形態
第三章 商代之文化
第一節 商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商代之文化形態
第四章 周代之文化
第一節 周代之政治社會
第二節 周代之文化形態
第二編 中國中古文化之探討
第一章 秦漢時代之文化
第一節 秦漢時代之政...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1-11-10ISBN/ISSN:978986079912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36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