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女孩&關心女孩成長的父母、師長!
幫助女孩從青春期過渡到成年,擺脫想太多又往壞處想的習慣,
培養正念技能,勇敢脫離舒適圈,迎接成年世界的挑戰!
年輕女孩如何從校園和社群的比較競爭中找回自我?如何克服自我懷疑、展開獨立,迎接成年世界的挑戰?這是渴望表現出色的女孩,以及關心女孩卻不知如何引導她們的大人所面臨的難題。
長期鑽研青少年議題的瑞秋.西蒙在「女孩」和「自信」主題上有近十年的研究和教學成果,她發現,女孩們在學業成績、社群媒體、外貌身材和人際關係之間糾結打轉,她們追求成功背後的動力,是殘酷的自我批評和對失敗的焦慮;她們總是努力想扮演一位「好女孩」,卻不知不覺陷入「角色超載」和「角色衝突」的矛盾中。
本書採訪了九十六位年齡介於十五歲到二十四歲的女孩,並進一步訪談四十多位女孩身邊的成年人,完整探討女孩從青春期過渡到成年期這段歷程的心境和考驗,傾聽她們的心聲,一同迎接「現實世界」的挑戰。
.如何離開舒適圈,找到冒險的勇氣?
.如何面對恐懼和失敗,勇敢踏出下一步?
.如何避免過度思考,專注在微小的行動上,並探索新的機會?
.如何從他人的眼光中抽離、放下取悅的念頭,回來關心自己的需求?
●扭轉女孩「覺得自己不夠好!」六種負面訊息
.女孩,有個轉不停的腦袋,不是往壞處想,就是想太多?
.總是在取悅他人、尋求回饋、努力想表現好並且看起來美好?
.經常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不夠漂亮苗條、什麼事都做不到……
為何女孩表面上看來出色,卻經常感到焦慮、壓力沉重和不知所措?瑞秋.西蒙發現,女孩深受「防禦性悲觀」的思想束縛,在面對挑戰時,總是設想負面結果,以至阻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力。她引導女孩們扭轉最具破壞性的六種負面訊息,進而改變思想和行動!
訊息1)樣樣都要表現出色→導致受損的自信和持續的焦慮
訊息2)避免冒自己沒把握的險→降低好奇心、探索力和進行有益身心的冒險的意願
訊息3)成果比學習過程重要→導致失去內在動力
訊息4)擁有很多選擇=對生活有所掌控→假象的控制感,難以接受失敗
訊息5)在高中時就要找到終生志趣→勉強形成的志趣反而誤導生涯發展
訊息6)每個人都正在做且做得比妳好→導致不安、緊張和競爭的人際關係
●發展自我意識&正念技能,堅定地說:「我這樣就夠好了!」
年輕女孩如何從校園和社群的比較競爭中找回自我?如何克服自我懷疑、展開獨立,迎接成年世界的挑戰?這是渴望表現出色的女孩,以及關心女孩卻不知如何引導她們的大人所面臨的難題。全書以清晰的筆調,引導女孩們發展自我意識,培養健全的心態來面對考驗和失敗。
.女孩必須停止從世界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身體。
.收入、學歷和追求物質,都無法決定幸福感和對生活的滿意度。
.每個女孩都需要一張「失敗證書」;讓女孩拋棄每件事都必須表現優異的念頭。
.情緒健康最為重要;女孩應該優先照顧自我。
.練習「微勇氣」:每天做一些讓妳稍微緊張的事;劃分舒適區、低風險區和高風險區,逐步付諸實踐。
.培養對女孩來說最重要的關係,並懂得在追求成功時尋求支持和幫助。
.鼓勵女孩每學期至少選擇一項「想要」而不是「必須」的追求,將心力投注在真正喜歡的事情上。
.解開內在的「好女孩」枷鎖──如果可以發表意見、展現自我並參與決策,一切都會變好。
.教女孩自我同理、正念、負責的技能,避免過度思考和自我批評。
女孩進入大學並銜接社會是人生重要的「過渡期」──過渡到新學校、新職場和新的人際交友圈,處處充滿著考驗。書中分享不同族群及文化背景的女大學生和社會新鮮人的生命片段,從身心健康、學業表現、社群關係到離家、求職等,透過精采案例,啟發女孩更開闊的視野,培養正念技能,每天展開改變的行動!
【本書特色】
▎本書所探討的問題不但具有普世性,且持續存在於每天的生活中。適合青少女本人、曾是個青少女、或想幫助青少女成長的人閱讀;也推薦給正在為女兒/青少女教養問題煩惱的父母、師長或從事輔導工作的社工師閱讀,幫助女孩們建立自信,為自己發聲、負責。
▎本書是瑞秋.西蒙探討提升女力的進階之作,包含:性別教育、青少女教養、少女同儕問題等領域,論述紮實豐富、故事引人入勝,具有教育意義,且符合當前提倡女權促進的世界潮流,內容具有實用性、話題性和普遍共鳴度。
▎作者的觀點與洞見懇切中肯、深入人心,本書可成為教師在教育現場進行性別平等教育的精選讀物,提供女孩們借鏡學習的範例故事,與美國各地面對相同挑戰的少女們並肩作戰,培養自信,發揮無限潛能。
【誠摯推薦】
王理書(Mali)/親職作家、心靈牌卡創作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李佳燕/家庭醫師、前婦權會委員
沈雅琪/神老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烏恩慈/禾馨婦產科烏烏醫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楊俐容/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
(依姓氏筆畫排序)
【精彩好評】
「身為高中女孩的母親,這本書,讓我認清路標與路障。一○八課綱,認真要孩子提前規劃生涯,也讓女兒以為日日事事都關乎升學,而又錯以為升學攸關一輩子。這本書,讓我在教育體制的五花八門中,不改初心,能被制度支持而不被制度所障。」──王理書(Mali)
「我看到『防禦性悲觀』這幾個字,就想到以前曾經幫助過的一個女孩子。凡事先做最壞的打算,讓自己先沉浸在負面的想像裡,這樣真的出現不好的結果時,相對就不會那麼痛苦。然而,用這種策略防禦負面情緒,就是一直打擊自己,痛苦就變成常態,這讓生活更難過。儘管防止了突來的墜落,但生活也難快樂起來。真希望當時就有這本書,讓女孩可以更了解自己!」──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這是一本以扎實的研究、清楚的論述和精彩的故事串起的好書。誠摯推薦給每位青少女,以及所有關切青少女健康成長的大人。」──楊俐容/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
作者簡介:
瑞秋.西蒙(Rachel Simmons)
瑞秋.西蒙是《紐約時報》暢銷書《為什麼她們都不跟我玩?:第一本探討女性霸凌真相的專書》(Odd Girl Out: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及《好女孩的詛咒:用勇氣和信心養育真正的女孩》(The Curse of the Good Girl: Raising Authentic Girls with Courage and Confidence,暫譯)作者,美國非營利組織「女性領導力」共同創辦人、史密斯學院「領導力培養」課程顧問,以及紐約休伊特學校「青少女研究」駐校學者。瑞秋.西蒙目前與女兒一起住在麻薩諸塞州西部。
譯者簡介:
陳玫妏
德國漢堡大學亞非學院博士後研究,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所(亞洲研究)博士。現居荷蘭,從事學術與非學術類寫作與翻譯工作。譯有《我這樣告訴我女兒》、《擺脫親子情緒勒索,高效能合作教養11堂課》,與「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系列叢書。
個人網站:https://meiwen.nl
電子信箱:mwc511@gmail.com
章節試閱
Chapter 4 克服自我懷疑,勇敢踏出舒適圈
──打破「固定型心態」,冒有益身心健康的風險
每次我成功地做到我原先害怕或緊張的事情時,都會使我更加自信。
──潔西,十九歲
◆如果我做不到怎麼辦?學習設定務實的目標
有「固定型心態」的女孩用一種奇怪的邏輯在面對挑戰:她們越害怕失敗,就越期待失敗。過大的目標很少等於成功;事實上,它們通常會導致挫敗。完美主義的人,在面對挑戰時容易設定不切實際的期望。
你的女兒如何追求目標與這些目標是什麼一樣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好消息是,她可以透過改變對成功的看法,來學習面對自我懷疑。
你的女兒需要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成功,通常是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而來的,而不是突然出現在某個史詩般的光榮時刻。我會在我的工作坊上建議女孩,「每天做一些讓妳稍微緊張的事情。」例如,潔西會練習「微勇氣」,在生活周遭找些小機會,練習她想獲得的重要技能。她會去一家咖啡廳,然後一家又一家。李決定在教授們的辦公時間去找他們,並努力不跳過任何一餐。這些女孩每天採取一個小步驟。
在實踐上,我使用一個「三階段」的系統來規畫目標:舒適區、低風險區和高風險區。哈迪亞是一名大一學生,她的目標是能夠在課堂上發言。她的舒適區──現在對她來說很容易的事──是在課堂上保持安靜。她告訴我,她偶爾會自願朗讀。
我問她的低風險區是什麼:一個可以朝向她上課發言目標邁進的小步驟。低風險區──應該讓妳感到緊張但不會把妳嚇壞。換句話說,它牽涉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面對的風險。
哈迪亞決定在每一堂課上發言三次。這是一個在課堂上幾乎不說話的女孩!不,我說,再試一次,再採取小一點的步驟。
哈迪亞對我翻了個白眼,但想了又想。她說她可以發電子郵件給教授,表達她對發言感到的焦慮,並希望能和他見面討論。
她的高風險區是什麼?這會是她可以邁向目標的一個步驟,只是現在感覺起來還有點太可怕。對哈迪亞來說,這個步驟是在班上選座位時,坐在前排,讓發言這件事變得不可避免,而教授更有可能點到她。
伴隨著這項練習,會發生兩件很棒的事:首先,隨著女孩做到低風險區的步驟,並變得更有勇氣,高風險區的步驟看起來也不會那麼可怕。隨著時間過去,練習會轉化成習慣。在她們的書《信心密碼》(The Confidence Code)中,凱蒂.凱(Katty Kay)和克萊爾.史普曼(Claire Shipman)寫道,「你從擅長的事情中獲得的信心是具有傳染性的,它會蔓延。你擅長什麼甚至不重要:對一個孩子來說,它可以是像綁鞋帶一樣簡單的事。重要的是,擅長一件事會讓你有信心嘗試別的東西。」所以當女孩意識到她們想變換朋友圈,或為戲劇表演進行試鏡時,她們不會再將這些挑戰視為一個令人畏懼且需要被克服的單一時刻,而是一道她們可以逐漸攀升的階梯,並在最後達到目標。
這對十七歲的喬安娜來說特別真實。在參加「勇氣訓練營」時,她的目標是讓自己變成肢體更靈活的舞者。在參加我們的工作坊之前,她告訴我,她會毫不猶豫地給自己設定一週五天、每天伸展一小時的目標。這也是為什麼她會坐在我們的教室裡,在前幾堂課給我白眼的原因。
隨著時間過去,她開始發現把標準設得太高,只會讓她感到挫敗,讓她完全停止伸展。她決定只在做功課的空檔或在學校課間休息時隨機做點伸展。不,這並不理想。「這是一種妥協,」她說,在一開始就覺得很奇怪。
在實施她的新計畫幾天後,喬安娜意識到,她喜歡生活沒有那種「我永遠無法滿足的期望」的心理負擔。她了解設定每天伸展一小時的目標,然後沒辦法做到,只會讓她感覺很差勁。「當妳能以更小的步驟做事時,妳對自己的感覺會更好。妳知道妳在完成某些東西……這就像,當妳從一份清單上劃掉一些完成事項時,會得到的那種快樂。」但是,她說:「當妳有這些高標準時,就不容易將焦點放在妳從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所獲得的喜悅上,因為妳投入的目的只是想得到最好的表現結果。」
凱和史普曼寫道,「信心與行動有關。」也許對女孩信心最大的威脅不是失敗,而是不行動、不做、不練習。這就是女孩傾向做的:低頭將手放在大腿上而不是舉起來,提出異議,而不是潛入水中。
一遍又一遍地,當我與女孩調整她們設定目標的方式時,我會給那些擁有偉大夢想,追求高成就的學生一個建議:降低妳的標準。她們每次都會笑,但我很認真,而她們也很快地就發現這是多麼有效。
我使用一個小技巧:在她們選擇去冒一個較小的風險後,我會問她們對它的看法。如果她們翻白眼,嘀咕著這個挑戰幾乎不算什麼,或是說這「感覺起來很蠢」,那就對了!她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目標,而且她們準備採取行動。
Chapter 5 妳不是往壞處想,就是想太多
──「心理跑步機」讓妳焦慮和轉不停的腦袋疲累不堪
「我是那種,當我上床睡覺時,會重新回顧我在白天說的每句話,然後對超過一半的話責怪自己的人。」──哈珀,十六歲
◆負面思考推著妳前進:防禦性悲觀
在考試前與一群女孩坐在一起,妳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此起彼落地預測最壞的情況:
「我一定會考不及格。」
「這會毀了我的學業成績平均點數。」
「我永遠畢不了業。」
心理學家稱之為「防禦性悲觀」(Defensive Pessimism),或「計畫失敗」。它運作的原理是這樣的:當你在面對挑戰時,預先設想一個負面的結果。如果事情如你所願,你會感到驚喜;如果沒有,那麼你也為失望的結果做好了心理準備。這與準備「緊急避難包」是一樣的心理,是你為了以防萬一而做的準備。
「我一直告訴自己最壞的情況就是那樣,所以即使我做得不那麼好,我的感覺會好一點。」十六歲的阿維莎告訴我。摩根是一位二十二歲的大學畢業生,她對我描述她在申請工作時按下「發送」按鈕的心情。「我說,『好吧,有這麼多人申請,大多數的人都比妳更有資格,而妳只做了這個和那個,所以妳不會得到這份工作。』」
「妳參加考試,然後對自己說,『我會失敗,這堂課我不會過』」,二十一歲的米菲比說,「或是『我可能必須採用不會顯示分數的通過/不通過的選項』,或『我畢不了業或找不到工作。我必須讓自己準備好面對失敗。』」她補充說,預期被拒絕,讓她能提前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痛苦感到麻木。
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的朱莉.諾瑞姆(Julie Norem)教授在研究中發現,約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會運用「防禦性悲觀」,主要為了排解焦慮的情緒,而防禦性悲觀者在工作上的表現往往更有效率。十六歲的哈珀說得更簡潔:「負面觀點推動我前進。」換句話說,這不一定是壞事。
然而,每當我聽到女孩大聲宣布她們會失敗得多慘,我都對這個說法抱持懷疑的態度。「防禦性悲觀」意味著你將負能量邀請進你的生活中,這樣你才能應付挑戰。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一種管理焦慮的有效方式;但研究證明,防禦性悲觀者經常對自己產生負面的想法。緊接在「我將會失敗」之後的是「我可能沒那麼聰明」,或是「如果我失敗了,沒有進入我想就讀的學校,讓我的父母失望怎麼辦?」
這種消極的思維模式降低一個人的自尊心,並提高發生抑鬱症狀的機率。低落的自尊心可能會使一個女孩更加倍努力──也許她還會把它當作一種自我懲罰。所以她努力了、成功了,並快速提高了她的自尊心;但如果她預測自己會失敗,那麼,她就會因為對自己的缺失做出正確判斷,而獲得小小的勝利。她會告訴自己,「我不是說過了嗎?」當下一個挑戰來臨時,這個循環又重新開始──就像你每天洗澡往身上抹肥皂又沖掉一般,日復一日。
這是我們希望女孩學習的方式嗎?是基於對失敗的恐懼而不是對成功的希望所驅動?思考她們不想要什麼,而不是對她們想要的懷抱更大的夢想?研究顯示,被「逃避表現目標」──避免比別人表現更差的渴望──激勵的人,更有可能努力實現目標。他們不太會有內在動力,比起學習並享受它,他們更擔心形象受損。二〇〇三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大學女生明顯比男生更擔心表現得比別人差。
由於多種原因,女孩更容易有「防禦性悲觀」。女孩將失敗看得特別重,並將失敗解釋為自己缺乏能力的標誌──她們實際上感受到的焦慮比男孩嚴重得多。當女孩比男孩成功時,她會貶低自己的才能,這表示成功並不能使她們變得更有自信(對男孩來說,成功則會讓他們變得更有自信)。如果女孩感覺自己面臨失敗的威脅越來越大,她們更可能採取自我保護的立場,而不是侵略性──我做得到──的態度。
我們不要忘記,女孩的世界喜歡防禦性悲觀者。她們預想最糟的結果,是在實踐社會認可的謙虛。「我把那個考試考砸了」也是女孩在說「我不是那麼聰明、成功、精通」的代名詞。女孩的謙卑,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同儕朋友和成年人的獎勵。
女孩關於「我很醜-不-我最醜」的對話,是很接近「防禦性悲觀」的表現。一個女孩大聲地表達她擔心自己的職業夢想不會成真,她的朋友會安慰她:「妳在開玩笑吧,我相信妳一定沒問題,我表現得比妳差多了!」兩個女孩都獲得同儕的認可和壓力釋放。她們可以透過將自己的恐懼外放來停止再想它。因為她們通過了女孩世界的「謙虛測試」,她們彼此馬上會更喜歡對方。
「這是種扭曲的社群感,」十七歲的喬安娜告訴我,「知道妳並不孤單,令人感到放心。妳們一起完成了所有事情,也一起做好了準備,並一起經歷了這一切,之後它很自然地變成共享失敗的同溫層。」
但是,當你深入一點探究,你會看到表面下潛藏著不那麼具有姐妹情誼的東西。隨著女孩分享她們的恐懼,競爭的種子也開始萌芽。「妳拿自己與其他人做比較,」喬安娜說:
即使當妳聽到別人說「我搞砸了」,妳會說些讓她們放心的話,但妳可能在心裡面會說,「哦,她把這個搞砸了,但我沒有。」這讓我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有一點點像是……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
女孩悄悄地從盟友變成競爭對手。一直在說她們的缺點,會讓女孩感到自己不夠好和有所缺乏。這是一個「比較」的有害配方。為了真正感到放心,她們可能需要知道另一個人已經失敗了。如同戈爾.維達爾(Gore Vidal)說過的,「成功還不夠,其他人必須失敗。」
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這種行為會成為一種習慣,讓女孩每次面臨未知且結果可能會令人失望的挑戰時,都傾向於依賴這種心態。如果女孩不是真的期待會成功,她們如何對新的可能性保持完全開放的心態?「防禦性悲觀」可能會讓女孩感覺更好、更確定,但它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好奇心和成長的可能。這不是對她們成功機會所進行的深思熟慮,只是用「反正我可能會失敗」來面對每一個重大問題。它也可能會影響信心;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當女性低估自己的能力時,她們不太可能冒險並探索新的機會。
女孩在學習成長上能感受到的喜悅很少,尤其是表現最好的人。太多人似乎認為苦難等於成功。如果它沒有傷害你、嚇唬你、給你關於失敗的噩夢,或是讓你壓力大到瀕臨極限,你一定是不夠努力,這樣你也不配成功。
「防禦性悲觀」是這種痛苦次文化的一部分。這是一種大幅減低焦慮並將謙卑最大化的工具,但它犧牲的卻是女孩的勇氣。畢竟,女孩無法在面對風險時,透過快速拉上她們思想和靈魂的窗戶,並祈禱免於遭受甚至還沒發生的失敗,來變得更強大。不,當她們能確實地思考失敗可能意味著什麼和看起來是什麼樣子,而不是轉向她們想像中那些不真實的災難畫面,她們才會變得更強大。
幫助女孩不僅想像挫折,也想像她們對挫折的反應,會是取代防禦性悲觀並增加其信心的方法。幾十年來,運動心理學家透過在競賽前將賽事具象化的方法來培養菁英運動員。運動員對賽事進行「意象」(Imaging)是一種訓練工具,讓參賽者在不可預測的情況發生前,制定應對策略。
如果你的女兒擔心可能被拒絕,無論是工作上或在學校裡,和她一起討論聽到「不」的感受。她想像自己會有什麼感受?她會想到什麼?她在接到被拒絕的消息後,如何關照自己?她接下來還能做什麼來推動自己前進?
現在和她一起想像,她在聽到「是」的時候會有什麼感受。她會感覺什麼和想到什麼?為什麼這個勝利對她來說是重要的?她會如何慶祝?擁有這兩種情境將有助於提醒她,為什麼她起初會關心這件事(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不關心)。這可以幫助她記得,對於如何處理發生在她身上的事,她是有所選擇的,同時你也可以向她保證,無論如何,你都會在身邊支持她。
在我開始教導女孩有關「防禦性悲觀」之前,預期最壞的情況也是我的祕密策略,而我從未對它多做思考。然後,我開始在學生的話語裡聽到自己。聽著這些聰明勤奮、未來正在等著她們的女孩告訴我,她們將會輸得多慘,給我帶來很大的刺激──它讓我很生氣。
我開始面對自己的壞習慣。每隔幾個月的時間,我會向《紐約時報》提交一份社論。每次我按下「發送」按鈕時,我會對自己竊竊私語:「他們會拒絕它。」 我確實被拒絕過: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當然,它令人失望。然後,有件奇怪的事發生了。有個影像突然進入我的腦海中:影像中的人是我,手上拿著《紐約時報》,並看到我的名字印在上面。
想像成功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經驗。但是,我已經被拒絕了很多次,因此聽到「不」的經驗,對我而言已經不再陌生──我不僅知道它,還知道它不會把我殺了。
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我揭露了「奧茲大帝」(Great and Powerful Oz)的真面目(我要聲明,我以此比喻「失敗」,而不是《紐約時報》),並且發現「失敗」就如同電影中的奧斯卡,不是奧茲王國預言中的奧茲大帝,而只是一個在馬戲團耍小手段的騙子魔術師。
練習面對「失敗」、「不」、「拒絕」、「失望」的心態:這是放棄「防禦性悲觀」心態的關鍵。一旦我害怕失敗的感覺消退,我就沒有什麼理由需要保護自己;我可以更專注於冒險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建立認知障礙來保護自己免受風險。
讓我再說一遍:我可以真的享受自己在做的事。我可以抓住機會,享受樂趣,並從挑戰中學習。
如果你是個防禦性悲觀者,你可能已經向女兒傳達過一些類似的觀念。我們很容易幫孩子和學生寫好面對風險的劇本,正如一位大學生告訴研究人員:「我的父母總是說,『不要將目標設得太高,因為妳只會感到失望。』……他們總是小心地不想提高我的希望,這樣我就不會感到失望。」在與女兒談她的習慣之前,花一些時間反思自己的習慣。諾瑞姆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目的就在於衡量「防禦性悲觀」。其中的問題包括:
儘管我應該會做得很好,但我經常在一開始就預期最壞的情況。
我花了很多時間想像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
我會在這些情況下,小心不要變得過度自信。
在這些情況下,有時我更擔心自己看起來會不會像個傻瓜,而不是擔心是否做得好。
考量可能出錯的情況,有助於我做好準備。
我們大多數的人不會為了打擊孩子,告訴他去預期最壞的情況。我們在建議女孩不要對目標感到太興奮時,我們認為自己是在保護她們。但是,我可以確定地說,社會已經在那個部分做很多了,女孩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幫助她們設想從失敗中恢復和成功的能力。
Chapter 4 克服自我懷疑,勇敢踏出舒適圈
──打破「固定型心態」,冒有益身心健康的風險
每次我成功地做到我原先害怕或緊張的事情時,都會使我更加自信。
──潔西,十九歲
◆如果我做不到怎麼辦?學習設定務實的目標
有「固定型心態」的女孩用一種奇怪的邏輯在面對挑戰:她們越害怕失敗,就越期待失敗。過大的目標很少等於成功;事實上,它們通常會導致挫敗。完美主義的人,在面對挑戰時容易設定不切實際的期望。
你的女兒如何追求目標與這些目標是什麼一樣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好消息是,她可以透過改變對成功的看法,來學習...
作者序
全球女孩共同面對的挑戰: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今日的女孩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機會。我們的女兒成年後會進入的這個世界,沒有她們的母親所面臨的限制,也沒有她們的祖母還無力辨識的禁錮。女孩們正在打破「玻璃天花板」,並以手機自拍來改變世界。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的工作一直是教導女孩、研究她們,與她們一起生活,並傾聽她們的故事。
然而,在所有這些成功的表象下,潛藏著某種極度令人不安的東西。有些女孩對課業焦慮到晚上無法入睡──高一學生不斷去刷新線上評分系統,不時地在精準計算著自己的「學業成績平均點數」(GPA),放學後查一遍,上完體育課後查一遍,晚餐後查一遍,睡醒後再查一遍。
女孩們常在考完試後聚在一起,爭相告訴對方,自己剛剛考得有多爛,因為唱衰自己會使她們感覺好一點;她們也是同一群在拿到A-以下的分數時,會崩潰和傷心欲絕的女孩。
有女孩在上傳了自拍照後,不斷地刷新螢幕,最後卻因為擔心它沒有吸引到足夠的注意力,而決定刪除這則動態。有女孩在上課時完全聽不進老師講課的內容,因為她腦袋裡有個碎唸的聲音──懷疑她午餐是否吃得太多,她的大腿貼著椅子會不會看起來太胖。
現在有太多女孩追求成就的動力來自殘酷的自我批評和對失敗的焦慮。我們正在培養的這個世代的女孩,在履歷上看起來很出色,但在生活中卻經常感到焦慮不堪、壓力沉重──她們感到無論自己多麼努力,永遠都不夠聰明、成功、漂亮、苗條、受歡迎,在網路上不夠風趣或性感。無論她們累積了多少的成就,都還是覺得自己不夠。這本書談的是:如何幫助妳的女兒重新定義成功,並在不犧牲自我價值的前提下,以健康的方式追求成功,以及如何在一個通常不健全的世界中,保持健全的身心。
●壓力流行病,衝擊女孩的自信
我們的文化正在以不健康的成功定義打擊女孩,我們正在見證一種壓力的流行病,這種壓力從內部侵蝕年輕女性的自信。對於她們、她們的學校和她們的家庭來說,這已經悄悄地成為一種心理健康危機,如果我們此時不敲響警鐘,這種危機只會持續惡化。
我們看到許多令人感到震驚的研究數據。珍.特溫格(Jean Twenge)在她的《i世代報告》(iGen)一書中,引用的「監測未來」(Monitoring the Future)調查顯示,從二〇一二年到二〇一五年,女孩出現抑鬱症狀的情形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是男孩的兩倍多。二〇一五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年度「合作機構研究計畫:新生調查」(Cooperative Institutional Research Program Freshman Survey),其中包括兩百多所大專院校、十五萬名全日制學生的回答,正式寫下大一女學生不快樂程度創歷史新高紀錄。根據這份調查報告,女性和男性表達他們感到沮喪的頻率是偶爾或時常的程度,是過去的兩倍;有兩倍以上的女孩認為,她們「對自己必須做的所有事情感到壓力沉重」。在短短十五年的時間裡,勾選這些選項的女孩人數暴增了百分之二十五。同時,認為自己在同儕中是「最有好勝心」的女孩人數增加了近百分之十五,男孩人數則幾乎沒有改變。二〇一七年,「女力指數」(the Girls’ Index)――一項針對全美境內一萬二千名五年級至十二年級女孩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在整個中學求學的過程中,自認為「有自信」的女孩人數,下降了超過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信心指數在九年級生中到達最低點,並在整個高中時期保持不變。
「成功」對這些女孩來說,並不保證她一定會有好人緣;學業成績平均點數高於四.○的女孩,最不可能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或不同意別人,因為她們希望自己受歡迎。在非營利組織「當自己經驗的主人」(Ruling Our Experiences)的麗莎.欣克爾曼(Lisa Hinkelman)博士的帶領下,這項調查顯示出女孩自信程度驟降,同時在渴望改變自己外表的程度上則飆升。
的確,女孩從未像現在這樣成功過,但她們也從未如此掙扎過。女孩有能力,不等於她們有信心,也不等於她們快樂、有韌性,或感受得到自我價值。
●角色超載&角色衝突,讓女孩陷入掙扎
每年我在全美為數千名年輕女性上課。我的大學定向輔導課程幫助新生轉化高中的生活型態,並過渡到大學生活。身為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領導力發展專家,我設計旨在培養女大學生韌性、自我同情和自信心的工作坊。我在學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遊走於全美各地的高中和大學,與學生、父母和老師一起工作。我同時擔任紐約休伊特學校(Hewitt School)的駐校學者,我的工作是將我對女孩的研究觀察納入課程設計、學生工作坊和親職教育中。
我厭倦那些吹捧女孩成功故事的頭條新聞,彷彿好成績和上大學就是好生活的標誌。是時候取消所謂「神奇女孩」的神話了。我們允許膚淺的標準,影響我們對女孩表現的判斷。當我聽女孩們談論她們如何及為何追求成就,並且她們為此在身心靈上所付出的代價時,「成功」並非我想到的第一個詞。
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女孩會面臨多重的健康風險,但最新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富裕家庭的青少女同樣容易受傷害。住在富裕郊區的高中女孩說,她們抽香菸和大麻的比例,接近正常水準的兩倍。與美國任何青少年相比,她們在更多領域中出現適應的問題──從抑鬱、焦慮到身材羞辱──但她們卻繼續鞭策自己追求成就。
女孩為什麼會如此掙扎?心理學家認為女孩掙扎的主因是「角色超載」──一個人要扮演的角色太多,以及「角色衝突」──當妳需要扮演的角色彼此間的義務相互衝突時。這兩種情況都證明會引發高度的壓力。
●看重「成就」勝過「關係」
在所謂的「女力」(Girl Power)時代,我們還沒能拋棄對女性成功最落伍的標準,並以更進步的標準來取代。相反地,我們將越來越多的期望,加在已經很長的特質清單上,並希望女孩必須通通具備。
杜克大學的蘇珊.羅斯(Susan Roth)寫道:「今日的女性,必須依照傳統上男性的教育和職業標準來取得成功,同時也必須透過傳統上賦予女性(更不用說母性)的審美標準來取得成功。」女孩必須是神力女超人:有企圖心、聰明、有幹勁、體態優美、漂亮且性感、社交活躍、熱愛運動、善良並受歡迎。正如考特妮.馬丁(Courtney Martin)在《完美的女孩,飢餓的女兒》(Perfect Girls, Starving Daughters,暫譯)中所說的那樣,「女孩聽著她們可以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長大,但其實她們聽到的是,她們必須成為一切。」
因此,在美國女孩中「一切皆有可能」的心態,已經成為一種心理健康危機。純粹致力在一切事物上給予女孩平等的機會,卻似乎將女孩往恰恰相反的方向推去:兩性在抑鬱、焦慮和信心程度上的差距提高到二位數。二〇一六年,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多數進入大學的新鮮人,將他們的心理健康描述為「低於平均水準」。自二〇一一年以來,認同「我什麼事都做不好」這一說法的青少年人數大幅激增。我們時時刻刻追求成功的文化,促使女孩為了獲得成就而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包括犧牲可以培養自尊和毅力的重要關係。
看重成就勝過看重關係,不僅威脅著女孩的身心健康,而且很諷刺地,也不利於她們追求成功的能力。不斷強調追求成功,反倒會使女孩不願意冒有益身心健康的風險,使她們無法成為一名有創造力、具原創性的學習者。這讓女孩們在必須進行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時,失去了勇氣,限制她們去釐清自己是誰,以及什麼是真正重要的能力。
●女孩男孩思想、感受、行為有別
另外還有性別差異的問題,其中有許多問題在青春期都會加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琳達.薩克斯(Linda Sax)將「性別差異」定義為:區分男孩和女孩生活的不同「價值觀、信心、志向和行為模式」。這些差異並非與生俱來,它們主要是社會化的產物:女孩每天接收來自同儕、媒體和家庭非正式的課外學習。這些規範仔細地指導女孩如何行動、打扮和說話。
大量的研究報告顯示,女孩和男孩教養方式的差異,導致女孩在行為、感受,甚至思維方式上與男孩有所不同,並使得青春期對她們而言特別具有挑戰性。
到了六歲時,有焦慮感的女孩人數是男孩的兩倍;當進入青春期後,女孩出現抑鬱症狀的可能性是她哥哥的兩倍。女孩比男性同儕更容易感受到壓力。她的睡眠會減少;她的自尊心在各方面都會降低:運動、外表和自我滿意度,而這只是其中的幾個例子。
女孩會抑鬱的部分原因是,她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過度思考(「我應該在課堂上說那個嗎?」「她在生我的氣嗎?」),這會使她的動機失焦,並限制她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自我批評,因為女孩更容易回頭檢視自己。還有部分原因是由於羞恥,她們難以擺脫「自己不值得」的感受,一種在青春期出現並伴隨她進入成年期的感受。到了青春期末期,她的「自我同情」度在所有的年輕族群中是最低的。
在此期間,女孩的身體會發生一些變化,可能會使她感到不自在並自我批評。相對於青春期男孩將獲得高密度肌肉質量和低體脂肪──一種文化要求青少年擁有的理想體態,一個女孩則會平均獲得十八公斤的體脂肪。她會無法控制地與纖細的理想漸行漸遠──一個幾乎所有她身邊的人都會要求她實現的目標。她將自我物化或對身體過度監控(「我看起來還好嗎?看看我肚子上的肥肉!」),這與飲食失調、抑鬱、身材羞辱、學習困難、人際關係受損,甚至是減少學校公共事務的參與都有關係。
如果女孩來自富裕家庭,她對自己身體的不滿程度將會高於同儕三個標準差,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差數,她將更可能有抑鬱、焦慮、攻擊行為和不良行為的問題。
女孩的嫉妒心在所有年輕族群中也是最強的,研究人員推測,這是被一種「總是無法達到完美而感到沮喪」的情緒所引發。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發現「特別令人不安」。
當女孩拿起手機時,更有可能造訪Instagram或Snapchat這類視覺化的社群平台,在那裡,她會感受到壓力,需要以一連串精心修飾的影片和照片,建構自己體態完美、社交活躍的數位生活。
如果她被認為是高成就者,將更容易把即使是小小的失敗,視為她不夠聰明的標誌。這種心態將促使她避免去冒健康的風險,把挫折災難化,甚至會作弊。隨著她提升的學業成績平均點數和越來越豐富的履歷,她將更容易患上「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認為自己是個冒牌貨,正等著被發現。
當她進入大學時,她在所有的智力測驗上幾乎都低於男性(儘管在實際能力上並沒有任何可測量到的差異)。在整個大學階段,與男性同儕相比,她的運動量變少了,並更常尋求諮商輔導。在大學裡,她四個女性朋友中就有一個會受到性侵犯。
而且,當她走過畢業典禮舞台領取畢業證書時,她可能不如在她身後排隊的男同學那般有自信,甚至可能不如她剛上大學時那麼自信。二〇一二年,由波士頓學院所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女學生畢業時的信心指數比剛進大學時來得低,而男學生則變得更加自信。焦點小組告訴學校行政人員,重視外表的壓力、約炮文化和住宿抽籤(為了搞小圈圈,女孩容易變成像《辣妹過招》(Mean Girls)電影中壞心眼的女孩,想辦法將抽到套房的女孩趕走)都是可歸咎的原因。毫不意外地,學校行政人員對此一發現表示震驚,「這不符合」他們在教室和校園裡看到的「自信女孩」的經驗。
●青春期女孩「失聲」隱藏自己
我們早就知道,隨著女孩進入青春期,她們的自尊心會降低──心理學家稱此為全球性的「失聲」,一個通常在青春期前就會出現的嚴重現象。作為小女孩,她們可能好勝、活潑、霸道且固執,但隨著她們越來越意識到身為年輕女性的不成文規定,這些曾經激烈的聲音變得溫馴甚至無聲。她們學會當個「好女孩」的含義:取悅他人、「善良」並遵守規則。在教室裡,「我認為」會被猶豫的「我不確定我說的是否正確」取代。「哦,是的!」會變成一聲平淡的「我猜」;「我想要那個」變成了「我不知道」。曾經喜歡跳躍和雙腿跨坐的身體,現在則被乖乖放好。
為了受到他人的喜愛,她們學會隱藏自己強烈和真實的感受,例如憤怒或失望。 對人友善、多微笑,留住妳的朋友;用「失聲」來換取人際關係。就像一九九〇年代諸如《拯救奧菲莉亞》(Reviving Ophelia)和《在十字路口見面》(Meeting at the Crossroads)之類的書所說的,結果是女孩們失去了信心,並且為了追求完美而付出更多的努力。
●「好女孩」枷鎖阻礙潛力發揮
在我大部分的職涯生活中,我確信這就是阻礙女孩發揮潛力的原因。如果女孩能夠解除內在那道「好女孩」的枷鎖──如果她們可以發表意見、展現自我並參與決策,一切都會變好。我在二〇〇九年出版的《好女孩的詛咒》(The Curse of the Good Girl)中寫道:「為女孩打開大門還不夠,我們必須讓她們有信心跨過去。」
但是現在我改變主意了。告訴女孩她們需要加強自信,是在暗示她們必須再做修補、努力和改善。同樣地,說女孩因為「太追求完美」而受苦──我在研究本書時不斷聽到這樣的評論,不僅來自成年人,也來自女孩本身──卻是一個過於簡單的藉口,讓女孩以外的所有人都擺脫了責任。這兩種都是會令女孩感覺自己有問題的態度,我逐漸意識到,其實是我們的文化本身出了很多問題。在過去十年中,社群媒體興起、「大學申請狂熱」的出現,以及越來越殘酷的瘦身壓力,以近乎懲罰的方式,讓女孩追求成功的規則變得更嚴格。作為一名教育者和研究員,我看著每一種文化力量都在向女孩傳遞一系列有害的訊息,衝撞她們獨特心理狀態中最脆弱的部分,並損害她們自信和真實自我的發展。
現在,女孩們正在進行一種全新但同樣有害的交易,特別是那些擁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其他所需資源,幫助她進入四年制大學的女孩。如果她們曾經犧牲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來換取人際關係,現在她們會犧牲與同儕好友的緊密聯繫,來追求贏過她們的快感。她們放棄自己的好奇心和真正的興趣,以換取狹義且偏重外部成就的成功標誌。她們了解到自己的成就必須看來毫不費力且信手捻來,需要幫助就表示無能;同儕是她們的競爭者,成功意味著在每個領域都出類拔萃。如果女孩曾經在進入青春期時聽過,「這就是當個『好女孩』的意思」,那麼現在她們也被告知,「這就是妳成為『超級女孩』的方式」。「超級女孩」是新的標準:少了一點就什麼都不是了。
●「追求表現的壓力」影響人際關係
二〇一四年,哈佛大學的「大眾關愛」(Making Caring Common)計畫,要求一萬名美國中學生和高中生,對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價值觀進行排名。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選擇了高成就或個人幸福,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選擇照顧他人。學生將自我利益置於公平之上。這項研究揭示了「個人主義」倫理觀在美國家庭中日益增長的影響,這種倫理觀看重往上爬、獨立性和外部的成功標誌,並將物質財富與幸福感聯繫在一起。
「關係」對於健康發展並非可有可無,而是其重要的基礎。與同儕好友和成年人之間親密、真誠的關係,會賦予女孩嘗試新事物、表達自己並面對失敗的勇氣。五十年來,我們都知道女孩自我認同的發展與其擁有的關係密切相關;她們會透過與他人的關係來發展自己的價值觀、目標和自我價值。這主要與女孩社會化的方式有關:幾乎從女孩誕生的那一刻起,她們就在學習照顧他人,並十分依賴他人的回饋。
但是,新的成功法則卻讓女孩為了追求一種難以捉摸的理想成就,而切斷對她們來說最滋養的關係。一名女孩因為擔心競爭,而不願意告訴她的好友自己正在申請哪一所大學;另一名女孩為了在圖書館裡花更多時間學習,一再錯過吃飯時間;還有女孩離家千里,藉由上「名牌」大學來取悅父母。每個女孩都更看重企圖心勝過連結,並且,每個女孩都放棄一條通往幸福的重要渠道。
二〇一六年,研究人員在兩所女子高中裡,研究因壓力和緊張的同儕關係而感到不堪負荷的學生,並將女孩的「缺乏幸福感」歸究於一個「普遍的信念」,亦即職業地位和經濟收入會帶來幸福。女孩們從父母和媒體那裡接收到這些訊息。這些心理學家寫道,正是「追求表現的強烈壓力」在威脅著女孩發展關係的能力,這些關係可以提供她們有意義的社會支持。
傳統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在青春期的目標是離開父母,並證明他們可以獨立生活。但是我和其他人的研究對這個假設提出質疑。青少年──尤其是青少女──在與他人保持連結時會最有韌性。女孩自己也同意這個觀點:二〇一二年,一份針對此一主題全面進行的文獻回顧發現,「對女孩而言,保持與同儕朋友的關係的需求,比透過勝利來獲得成功更重要。」
青少年不讓大人管他們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二〇一四年,在我協助非營利組織「女孩領導力」(Girls Leadership)設計的一份研究中發現,有百分之七十七的高中女生表示,她們在追求目標時,首先會尋求母親的建議;百分之八十六的女孩說,父母比朋友更能幫助她們表現勇氣。其他研究發現,即使大學生追求更多的自主性,他們仍會繼續尋求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成年人的贊同與認可。
這些觀點是「關係文化理論」(Relational-Cultural Theory)的核心。「關係文化理論」首先由心理學家珍.貝克.密勒(Jean Baker Miller)和艾琳.斯蒂弗(Irene Stiver)進行定義。「關係文化理論」認為,所有人都是透過最重要的關係來成長,而不是與這些關係分離。促進成長的關係幫助我們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讓我們感覺有能力處理衝突或應對變化。這些關係還會增強自我價值感;這一切都在幫助我們成為一名成熟的成年人。「關係文化理論」認為,與他人分離並非一種進步,疏離本身才是造成人類痛苦的主因。
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媒體對女孩的報導告訴我們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最精明的年輕女性避免在關係中承諾,以便追求成功。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位女學生向《紐約時報》提到,年紀輕輕就嫁人,「不是缺乏企圖心的證據,就是一個不幸的錯誤,會阻礙一個女人的職業發展」。漢娜.羅辛(Hanna Rosin)在她的《男人的終結》(The End of Men)一書中指出,大學約炮文化中交易性的性行為,是女孩對過度安排生活做出的精明回應,這種文化賦予她工作選擇的彈性,同時又不強迫她對特定的人承諾。在這些故事中,人際關係反而成了女孩在追求目標時的干擾。
實際情況正好相反。追求抱負的壓力,正在使女孩疏離她為了實現目標所需要的關係。在二〇一四年一項全美的調查中,自有紀錄以來,青少年第一次出現比大人承受更大的壓力;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發現,有百分之十七的青少年因為壓力而取消社交計畫。在二〇〇〇年至二〇一五年間,每天與朋友見面的青少年人數,幾乎暴跌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女孩社交自信心下降的速度是男孩的兩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二〇一五年的新生調查中發現,大一新生每週與朋友進行社交活動的時間超過十六個小時的比例,在短短十年間,就掉了將近一半,僅為百分之十八。女性更有可能說自己與朋友相處的時間變少了。
社群媒體是罪魁禍首。研究世代趨勢的心理學家珍.特溫格(Jean Twenge)發現,每天造訪社交網站而較少和朋友親自見面的青少年,最有可能同意以下的說法:「我在很多時候感到孤單」,「我常常覺得自己被人忽略」和「我經常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好朋友。」她表示,自二〇一三年以來,青少年的孤獨感一直在穩步上升,如今已達到歷來最高的程度。
●「自我貶低」是女孩的一張面具
學習當一名女孩,是一個歷時多年的過程。有位小學校長曾這樣對我說:「如果妳問屋子裡一群小一女生,『誰是這個班上最會跑步的人?』每個人都會把手舉起來說,『我最會跑步!』」她繼續說道,「但是,如果妳對一群小五的女孩問同樣的問題,她們則會用手指向最佳跑者。妳向一群九年級的女孩問同樣的問題,她們可能會保持沉默。或者,如果女孩們指出那位最佳跑者,她可能會勉強微笑地否認,並把頭低下,或是說:『不,我沒有那麼好。』」
克萊兒.梅蘇德(Claire Messud)在她的小說《樓上的女人》(The Woman Upstairs)中寫道,當一名青少女,就是「永遠不要讓人發現妳感到驕傲,或是妳知道自己比別人擅長歷史、生物或法語……妳在任何時候盡可能地自我貶低,這樣別人不會感到受威脅,所以他們會喜歡妳……妳將學著以一種非常禮貌的方式說話,讓人無法真正看清妳。」這些慢慢影響小女孩的變化是微妙且深刻的。梅蘇德寫道:「妳甚至都不會意識到它,當妳如此精心製作妳的面具時,它會緊緊地貼合妳的皮膚,讓它變得幾乎無法摘除。」
●正視性別差異,有意識地給予支持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在談論到男女之間的差異時會感到不自在,然而,談論性別差異並非一無是處。幾千年來,人們認為「女人和女孩就是不一樣」的信念,印證了她們的退化及不平等待遇是合理的。部分基於這個原因,近來在法律上為實現性別平等所做的努力,強調女性與男性是相同的,兩性應該受到平等的對待。
提倡注意性別之間的差異,也會使它們看起來比實際的更大。總括來說,男女之間相似的地方多於不同。強調差異可能會強化具破壞性的刻板印象,使女性躊躇不前,並扭曲公眾輿論對女性潛力的看法。
但是,如果妳正在養育或教導一名青少女,妳會知道她和她的兄弟有所不同。我在這本書中提出,忽視性別差異,會讓我們忽略女孩在這個動盪不安的發展階段裡,如何以特殊的方式在掙扎,並錯失支持她們最有效的策略。
我反對「差異」意味著女孩比較沒能力的觀點。但是我認為,她們和她們的父母須擁有特殊的知識、支持和意識,來幫助他們度過二十一世紀青春期的挑戰並進入成年期。為了在此一時期好好撫養和教導女孩,我們需要不同形態的成績單,來評量她們的健康和潛能。
●提供「語言」和「策略」,幫助女孩自信成長
妳從本書中將能學到兩件事。
首先是語言。女孩在面對許多事情都是難以言說,但她們卻深有所感。因為找不到適當的言語描述自己的經驗,她們會以為自己是孤獨的;更糟的是,她們可能還會認為這是自己的錯。然而,當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它意味著什麼時,這就會改變你。以過度思考為例。當我告訴女孩這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以及該怎麼做時,她們明顯鬆了一口氣。她們意識到,有這些執迷的想法並不表示她們瘋了;它有一個名稱,妳可以做些什麼來加以控制。突然間,改變是有可能的。
其次,本書將為你提供可以立即嘗試的策略。我的首要角色是一名教育者。我的熱情是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技能培養課程,幫助人們改變思維和行為模式。我希望你將每個章節想像成一個你和我一起參加的工作坊。這本書包含了我在「女孩和自信」的主題上將近十年的研究和教學成果。這也是我成為一個女孩的母親後,所寫的第一本書。
身為父母,是記者珍妮佛.希尼爾(Jennifer Senior)所說的「很有樂趣,但不快樂」的一種實踐:有意義的時刻,在無止境的日常瑣碎中顯得相形失色,而母親則不成比例地承受這種負擔。蘇妮雅.盧蕯(Suniya Luthar)和露西婭.西西奧拉(Lucia Ciciolla)在二〇一六年所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孩子從嬰兒到成年的不同階段中,母親的幸福感和對生活的滿意度,特別是在孩子上中學後的青春期,達到最低點。
女孩並非唯一一個與自我價值鬥爭的人。儘管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教養孩子──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父母雙方投入教養的時間都大幅增加──但我們對做父母的信心卻降到最低。我歸咎於三種有害的文化訊息,使我們質疑自己的直覺:
①你可以完全控制孩子的發展;如果沒有,那你肯定是做錯了什麼。
別管遺傳學了,你所要做的就是閱讀正確的書籍,參加一些講座,並仔細閱讀親職教養的部落格。如果你很聰明且夠認真,你應該有辦法把孩子塑造成迷你版的超人。現今一堆教養專家(是的,我也有罪)的蓬勃興起,似乎暗示著,他們知道一些父母不知道的答案,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與生俱來的自信和權威被徹底地摧毀。正如潔西卡.雷希(Jessica Lahey)在《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失敗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The Gift of Failure)中所寫的那樣,養育子女已經從每個人類都有的一種本能,轉變成一項必須「研究和學習的技能」。
②身為父母,你永遠做不到或做不夠。
儘管有人告訴我們,我們無所不能,但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一直被擔心自己不夠好的恐懼所困擾。這種不安全感迫使我們與他人競爭,並暗自將同儕父母的缺點視為印證己身優勢的標誌,反之亦然。雷希寫道,這也促使我們成為「一直存在、一直幫忙、一直提醒、一直拯救」的父母。
③孩子的成功或失敗定義了你。
你很難不隨著孩子的起起落落感同身受,任何告訴你別在意的人可能都不是父母。只要孩子活著的一天,我們大多數的人就會將自己大部分的精力、資源和心血,傾注在他們身上。但到了某一刻,這會演變成一種對父母的靈魂極具破壞性的世界觀:「隨著孩子成長,我身為父母和作為一個人的價值也隨之失去」。這個迷思驅使我們介入孩子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雷希說,這也促使我們將孩子安全、成功或快樂的時刻解釋為:「證明我們教養成功的確切證據。」
要成為更好的父母,你必須接受一個事實,亦即總是存在著你無法控制的因素。儘管你可能在最低潮的時刻會這麼擔心,但你都不應該是那個唯一需要為女兒的掙扎負責的人。這就是為什麼本書第一部分專門介紹文化中有哪些改變,以及為何這些變化加劇了女孩所面對的挑戰。
●九十六個女孩為青春發聲,由內而外探索自我
在進行這項研究計畫時,我提出了兩個問題:
是什麼讓女孩逐漸流失自我意識?
在面對挑戰時,是什麼在支持女孩?
我開始把這項工作想像成我正在設計一份「食譜」(恰好我最近也對烹飪燃起了熱情)。我想挑出信心的「食材」;本書就是那份食譜,每一章都是其中的食材。我發現,要成功「煮出一個女孩」,你需要清楚哪些是對她不利的力量,以及她需要什麼來變得堅強。每一章都從列出你的女兒在某個領域可能面臨的挑戰開始,然後逐步指引你如何帶領她克服挑戰。
在這本書中,我採訪了九十六個女孩,她們的年齡幾乎介於十五到二十四歲之間──一段從青春期到成年期完整的發展過程,也因此,我都稱她們為「女孩」。絕大多數的女孩出身於中產階級的家庭,並來自精英學校。我的一名受訪者是「生理女性」,長大後自我認同為「非二元性別」。這些對話大多是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大部分的學生來自美國東北部的三所大學:一所精英大學、一所大學社區的分校和一所小型大學;一所主要為非寄宿的大學;還有一所是大型的州立大學。其中兩所學校是女子大學。透過同事和我自己的拜訪,我們訪談的高中生大多數來自東北部,她們就讀的是男女同校的公立和私立高中。我們對大學畢業後學生的訪談方式也採取一對一的形式。我還採訪了四十多位成年人:父母、研究人員、大學和高中行政人員,以及學校心理輔導師。我採訪的女孩中,有三分之一為有色人種──為了便於閱讀,我只在女孩訪談時提到自己的種族,並與她們說的故事有關聯時,才會特別指出。在書末的附錄中,包含更多書中提到的每個女孩的資訊;為了保護其隱私,我更改了她們的名字。
如同我寫的任何一本書,引導我的是女孩的聲音(同樣地,為了便於閱讀,當女孩說話時大量使用「像是」這類虛詞時,我會適度地刪除)。在我寫這本書的兩年中,她們在Snapchat和Instagram上,在我的辦公室裡,在她們的宿舍和美食廣場,透過電子郵件、視訊聊天和文字,與我對話。她們告訴我──我什麼時候錯了,什麼時候我的聲音會浮現在她們的腦海中。這些聲音幫助我了解,教女孩表達意見和負責的技能,只是我們幫助她們成功的一小部分。所謂「美好生活」,並非是要做到和完成更多的事情,也不是只能靠自己。我們必須付出同等的心力教導女孩「自我同情」和「正念」的技能,幫助她們緩解自己愛過度思考和將事情災難化的傾向,並培養健康的心態面對失敗。我們須幫助她們勇於對有害的文化訊息說不,並提醒她們,成功不僅僅是「大學學歷」加上過濾後的「Instagram動態消息」的總和。我們不僅須幫助女孩挺身前進,還要幫助女孩向內探索。
不管女孩可能從父母和學校那裡聽到和學到什麼,收入和學業成就都無法決定她們的幸福和生活滿意度。追求物質同樣也是。不論收入高低,純粹專注在這些外在的追求上,會給人帶來較低的生活滿意度。情緒健康最為重要。我希望女孩能優先考慮自我照顧,培養對她們來說最重要的關係,並懂得在追求成功時尋求幫助。
成功本身對女孩來說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她們被期待去追求成功的方式:她們相信自己必須遵循的規則,在成功和失敗時對自己抱持的信念,以及她們由此形塑出來的習慣和價值觀。當女孩進入成年初期,這些思想和行為的習慣正在慢慢地確立——在她們開始第一份工作和擔任第一個領導職位時;在她們從事可以探索自己是誰、想要成為什麼的工作時;在她們學著如何當個大人時。她們在這些成長期學到的東西,可能會陪伴終生,因此,這段青春期晚期正好是我們可以幫助她們養成更健康且可持續一生的習慣的好時刻。
女孩可以在不犧牲自己的情況下成功。我們需要提供一些方法來幫助她們發展強烈的自我意識,讓她們能信念堅定地說:「我現在就夠好了!」如果我們能成功地做到這一點,女孩的生活將能迎接更好的改變。
全球女孩共同面對的挑戰: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今日的女孩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機會。我們的女兒成年後會進入的這個世界,沒有她們的母親所面臨的限制,也沒有她們的祖母還無力辨識的禁錮。女孩們正在打破「玻璃天花板」,並以手機自拍來改變世界。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的工作一直是教導女孩、研究她們,與她們一起生活,並傾聽她們的故事。
然而,在所有這些成功的表象下,潛藏著某種極度令人不安的東西。有些女孩對課業焦慮到晚上無法入睡──高一學生不斷去刷新線上評分系統,不時地在精準計算著自己的「學業成績平均點數」(GPA),放...
目錄
前言 全球女孩共同面對的挑戰: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Chapter 1 放下「絕對優秀」的念頭
──每個女孩都需要一張「失敗證書」
◆在追求卓越的競爭中,扭轉六種負面訊息
訊息1 樣樣都要表現出色
結果→ 導致受損的自信和持續的焦慮
訊息2 避免冒沒把握的險,尤其在可能失敗的事情上
結果→ 降低好奇心、探索力和進行有益身心的冒險的意願
訊息3 成果比學習過程重要
結果→ 失去內在動力
訊息4 有很多選擇=對生活有所掌控
結果→ 假象的控制感,難以接受失敗
訊息5 在高中時就要找到終生志趣
結果→ 勉強形成的志趣反而誤導生涯發展
訊息6 每個人都正在做且做得比妳好
結果→ 導致不安、緊張和競爭的人際關係
◆抵抗「大學申請產業複合體」
Chapter 2 女孩與社群媒體:虛擬的第二個轉變
──精心打造線上生活 vs 真實的離線自我
◆在社群媒體中表達自我、迎接挑戰
社群媒體如何誘惑女孩:控制的錯覺
缺點:情緒的雲霄飛車
社會比較:「為什麼我的生活如此糟糕,而其他人都如此出色?」
當「社會比較」遇到「社群媒體」
幫助她理解別人的成功不是她的失敗
登出並向內探索
在網上說謊以掩飾痛苦
Chapter 3 女孩為何愛談肥胖話題?
──找到內在核心,從別人的眼光中掙脫
◆提供支持,擺脫「身體形象」的束縛
女孩的身材曲線:轉化中的身體
注意力渙散:對身體過度思考
女孩之間的「肥胖談話」
手機螢幕上的魔鏡啊魔鏡,誰是動態牆中最瘦的人?
女孩如何找回自己的直覺
Chapter 4 克服自我懷疑,勇敢踏出舒適圈
──打破「固定型心態」,冒有益身心健康的風險
◆提升自信,行動帶來改變
如果我不聰明怎麼辦?打破「固定型心態」
如果我做不到怎麼辦?學習設定務實的目標
如果我不屬於這裡怎麼辦?「冒名頂替症候群」
如果這是我的錯怎麼辦?對錯誤平衡地進行歸因
Chapter 5 妳不是往壞處想,就是想太多
──「心理跑步機」讓妳焦慮和轉不停的腦袋疲累不堪
◆負面思考推著妳前進:防禦性悲觀
過度思考
共同反芻思考
不做反芻思考的談話
Chapter 6 把「自我批評」轉化成「自我同情」
──保持正念、善待自己,挖掘內心的勇氣之泉
◆堅定信念,不為難自己
為什麼女孩容易「自我批評」?
自我同情的承諾
如何向女孩傳授「自我同情」的技巧
叫內心的評論家閉嘴
Chapter 7 追求「毫不費力的完美」&祕密展開「壓力奧運會」
副標:勇敢展現妳的脆弱,尋求支持和幫助
◆角色超載,妳累了、倦了嗎?
角色超載
完美的女孩,不完美的友誼
壓力文化的新規則
壓力奧運會
「輕鬆」女孩不需要幫助
妳不好,沒關係
Chapter 8 離家時刻──青春年少的過渡與掙扎
副標:允許自己踩剎車:轉換跑道或休息一下
◆「停頓」,重新思考自己的路
「恆毅力」不一定總是好的
擁抱她的復原
過渡危機的教養
她需要你說出來
彎路變成了路徑
Chapter 9 從青春期過渡到成年,父母的陪伴與支持
副標:以身作則和價值觀確立,引導孩子邁向成長
◆給女兒的8個情感支持方法
1請記住,她還在看著你
2示範脆弱
3不論任何年紀,鬧脾氣就是鬧脾氣
4對「災難性想像」重新定向
5提醒她,事情並不總是跟她有關
6練習自我調節
7引導女兒自在地與不確定性共處
8教養你的女兒,而不是你希望擁有的女兒
妳真的夠好了!
Chapter 10 如何面對成年世界:大學畢業後的生活
副標:迎接「現實世界」的挑戰,挺身前進!
◆一趟充滿未知的旅程
大學後的生活永遠不會沿著線性路徑展開
每一步都是好的,但並不是在每個方面都好
職場充滿不可控制的變數
握手的日子結束了
就算妳很棒,仍然要去泡咖啡和接電話
社群媒體是精心設計的,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掙扎
大學畢業後的美好生活願景
結語 親愛的女孩:無論如何,妳很重要也夠好了!
致謝
前言 全球女孩共同面對的挑戰: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Chapter 1 放下「絕對優秀」的念頭
──每個女孩都需要一張「失敗證書」
◆在追求卓越的競爭中,扭轉六種負面訊息
訊息1 樣樣都要表現出色
結果→ 導致受損的自信和持續的焦慮
訊息2 避免冒沒把握的險,尤其在可能失敗的事情上
結果→ 降低好奇心、探索力和進行有益身心的冒險的意願
訊息3 成果比學習過程重要
結果→ 失去內在動力
訊息4 有很多選擇=對生活有所掌控
結果→ 假象的控制感,難以接受失敗
訊息5 在高中時就要找到終生志趣
結果→ 勉強形成...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好書屋出版日期:2021-11-04ISBN/ISSN:978986079567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2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