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的範疇各國各有不同,以香港為例,廣義而言,上至特首,下至清潔工,都是公務員;若收窄定義,則香港公務員是指:根據公務員服務條例,直接受政府聘任且經由政府庫房發給薪酬的勞動者。香港公務員工運曾風光一時,是香港工運史上推動獨立工運的一股重要力量。
公務員工會對香港整體的工運的影響,早期是有意由工運介入社會,但現在已淡化。八十年代,公務員工會參與全港性工會運動,如職業安全、勞工立法等,進而涉足社會運動,為八八直選、大亞灣核電廠等議題發聲,與各勞工團體建立直接聯繫。九十年代中期,各集團工會的合作日漸減少,沒有常規性的共同活動。
梁寶龍過去多年訪問多位公務員工會領袖,他們分別來自郵政、紡織、小販管理、土地工程測量、機電、政府文書、消防救護、醫務等不同單位,而後參與公務員工運,並成為工運中的領頭人物。本書為公務員工運口述史的初步成果,包含蕭賢英、鄧福棋、黃華興、黃偉雄、馮兆銘、鄺漢泉、屈奇安、古聖光、郭紹傑、郭錦霖、李美笑、梁籌庭和李尋彪等13人的訪談紀錄;另附錄〈公務員工運史1843-2010〉、〈公務員薪酬制度〉、〈政府的員工諮詢架構〉等專文,可供香港公務員工運史、公務員評議會史的研究者參考。
「梁寶龍先生,作為一位民間歷史學家,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訪談了十多位工運參與者,記錄了他們參與爭取工人權益的心路歷程,寫出了《政府內部的呐喊——香港公務員工運的口述史》,是一部難得且珍貴的著作,對於希望瞭解香港工運的讀者,提供了珍貴的材料。」——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座教授 潘毅
作者簡介:
梁寶龍
中文中學畢業,業餘香港歷史研究者,主攻工人運動史,近日亦撰寫社會保障文章。八十年代協助陳明銶教授編寫《香港與中國工運回顧》和《香港與中國工運縱橫》兩書。1990年參與《工人起來了──工人自治聯合會運動1989》編輯工作。現定期在網上發表工運史研究文章,刊於個人博客:「香港工人的故事」、「惟工新聞」、工業傷亡權益會的facebook等。
2017年與香港中華書局合作出版《汗血維城──香港早期工人與工運》,及編輯出版《粵港工人大融合──省港大罷工九十週年回顧論文集》。2018年出版《爭尊嚴──香港海員大罷工史》,同年協助香港職工會聯盟編譯《成功組織者的八堂課》、2020年協助編寫《走不完的工會路──新巴職工會的古往今來》。2019年協助香港嶺南大學圖書館開辦陳明銶學術藏書。
現為香港個人及社區服務業工會副主席,香港社會保障學會理事,香港工黨成員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李峻嶸|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社會科學、人文及設計學部講師
潘毅|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座教授
齊聲推薦
名人推薦:李峻嶸|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社會科學、人文及設計學部講師
潘毅|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座教授
齊聲推薦
章節試閱
〈以「愛心」行公義的李美笑〉(節錄)
訪問時間:2013年2月18日(週一)下午4時至5時30分
地點:旺角何文田文福道垃圾站
被訪問者:李美笑小姐
訪問員:梁寶霖、梁寶龍
整理:梁寶龍
【李美笑簡歷】
李美笑於六十年代在香港出生,大專學歷,1982年入職公務員做小販管理隊,2004年組織「食物環境衛生署管工職系工會」,2007年另組「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職工權益會」。
第一批女性小販管理隊隊員
李美笑一生喜愛花草,青年時的工作志願是看管花園,愛護植物。於八十年代初的勞工處就業展覽,李美笑正在尋找工作,站在市政局(Urban Council)的展板前,看見有管理花園工作,喜上眉梢,報名投考。
市政局於1936年成立,負責港島和九龍區食物衛生、清潔街道、文娛康樂設施、管理食肆等市政服務工作,1985年成立執行部門「市政總署」(Urban Services Department)接管原市政事務署、康樂文化署和康樂體育事務處的工作,隸屬文康市政科。新界則由「區域市政局」(Regional Council)負責。2000年,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解散。兩局的決策工作分別由新成立的「環境食物局」和原有的「民政事務局」接管;兩局的服務工作由新成立的康文署和食環署接管。
一心想以愛心照護花草的李美笑按時面試,考試內容與植物知識無關,李美笑以為美夢落空。數日後喜從天降,她收到取錄通知,安排在小販組工作,是為小販管理隊第一批女性隊員,編號是第3號。
見工時,管工見李美笑是女性而且具有學歷,就安排她在寫字樓工作,試用期兩年。李美笑當時正在夜校進修,計劃就在此段時間完成兩年試用期,然後申請調去其他的部門做自己喜歡料理花草工作。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李美笑得知不能申請調去做愛護花草的工作,因為這是另一個職位的工作範圍,但可以正式上工後再去投考,試用期的兩年年資繼續有效。如試用期滿後才再去投考,年資則由零開始。年資是公務員計算長俸的一個重要因子。
香港開埠初期已有小販的存在,政府於1873年開始施行發牌制度管理小販,隨著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香港經濟不景,小販人數增加,政府於1935通過《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立法規管小販,由警察執法。1958年政府成立專責的「小販管理隊」,取代警察的管理小販工作。及後,市政總署及區域市政總署成立「一般事務隊」負責管理小販。到了七十年代初,政府認為小販販賣阻塞街道,造成滋擾,影響市容,決定停發新的小販牌照。八十年代香港經濟再度不景,政府認為小販可舒緩失業,在通菜街設立小販認可區。
小販牌照基本分為:固定攤位小販牌照和流動小販牌照兩類。截至2013年12月底,市區共有5,711個固定攤位和226個流動小販牌照,新界區有268個固定攤位和229個流動小販牌照。而無牌小販約有1,460名。
小販管理隊專責管制小販販賣活動,其執法依據是基於法例規定:任何人未持有小販牌照而在街邊擺賣屬於違法行為,小販管理隊隊員可以提出檢控。管制小販活動的法例有:《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第83至86D條)、《小販規例》(第132章附屬法例)、《食物業規例》(第132章附屬法例);以及《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228章)第4A條等。
小販事務隊的職責是在分區及總區兩個層面上管制販賣活動,共編有191支小隊,其中包括總區特遣隊27支。小販事務隊的工作範圍包括:確保持牌小販按其牌照所訂的條件經營,並且遵守《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及其附屬法例,以及其他有關法例的規定;以及管制持牌小販所引致的街道阻塞和環境滋擾情況。小販事務隊人員定期巡查持牌固定小販攤檔,整頓街頭的流動小販,並在適當情況下,就違規行為採取執法行動。
政府一向聲言主張管控街頭小販,以減少街上的非法販賣活動,同時安排合資格的小販遷入新建的街市,從而減少持牌小販在街頭販賣,達到美化市容的效果,但社會上仍有不少聲音支持香港的小販文化。
食環署的執法策略是,對於售賣禁售/限制出售食物或熟食的無牌小販,小販事務隊會嚴厲執法;在主要通道、行人絡繹不絕的地方(例如使用者眾多的行人天橋、港鐵線/西鐵線/輕鐵線出入口、碼頭廣場、巴士總站、遊客區及行人專用區等),以及因販賣活動而經常被投訴的地方,致力確保沒有小販販賣;及在不影響食物及環境衛生的情況下,小販事務隊會先發出口頭警告;如口頭警告無效,隊員會執法及檢取行動。
在通菜街小販認可區出售的貨品不少是女性衣物,有很多女性小販。原來的小販管理隊屬全男班,在這區內使用女性隊員,在執行檢控工作上有一定好處。
性別歧視
小販管理隊增聘女隊員引起很多小浪花,在訓練學院上課時,男隊員經常違反課室條例,隨意在課室內更衣,旁若無人,令李美笑十分尷尬。當時訓練學院內尚未設有女性專用更衣室,學院臨時安排一間房讓李美笑更衣。訓練期間,男隊員習以為常隨意食煙、講粗口。充滿「愛心」的李美笑難以忍受,坐在課室外無聲抗議,為自己應有的合法合理權益作做出抗爭。教官見狀,問李美笑發生了什麼事。李美笑向教官投訴有學員違規在課室內吸煙。教官向學員訓話,要學員遵守課室規矩。教官訓話後,部分學員胸襟不足,恍如小學生般杯葛李美笑,坐車出外時時故意令李美笑一個人單獨坐,說話語帶揶揄,整個訓練課程都是如此。在嚴重性別歧視下,一向以「愛心」待人的李美笑難以忍受,多次想中途掛冠離去。其實性別歧視問題並不止存在學員間,課程完結時,班主任給李美笑的評語是「不好」。李美笑是一位工作認真審慎、一絲不苟的人,這也是一個成功工會領袖的共同點。從李美笑二十多年來的工作表現來看,這個評語怎令人信服是「公正」的呢?
進入工作崗位後,重男輕女的情況更加嚴重。升職評核時,上司無視公平公正、用人唯才的守則,偏袒男性職工,在報告中指李美笑的工作不及男職工好。李美笑直斥其非說:「『幫辦』你明知他不懂的知識要來問我,為何你寫他的工作知識比我高。」幫辦振振有詞地說大道理,認為男性是家庭支柱,要養妻活兒,所以在報告評語會寫他們好些,讓他們能得以晉升,改善生活。而女性不是家庭支柱,不能升職對家庭影響不大。
八十年代以前,香港整個工作環境以至社會環境都是由男性主導,女性仍被視為無須享有同等的薪酬及福利。1981年政府始公布香港女公務員可享有與男公務員同酬待遇,即同工同酬。
李美笑的上司所說的那一番「男性是家庭支柱」的論調,是一貫以來政府統治階層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的主調,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在部門中,基層人員大部分都是男性,李美笑還要忍受他們隨意吸煙、講粗口的壞習慣。某潮洲籍下屬是位大男人,不喜歡被女性管,語帶諷刺地說:要讓女兒多讀書,將來可以出任管理人員。或語帶不滿地說:「俾個靚妹管。」歷史巨輪不斷地前進,女性的地位日漸提高,食環署上下多了僱用女性,工會的女性領導人也日多。資料顯示政府首長級公務員歷年的男女比率,儘管男性仍占較大比例,但女性人數上升的趨勢相當明顯。在1981年,女性只占整體公務員的4.9%,至2011年已升至32.9%,升幅近七倍。
女小販管理隊員在小販區站崗,常遭小販大聲指罵:「乜都唔識做,只會『企街』。」揶揄她們是站立在街頭的妓女,令女小販管理員尷尬得想離去,可是又不敢擅離崗位,獨個兒站著又對小販沒奈何。女小販管理隊員常嗟嘆:這是什麼社會服務呢?其他部門執法,市民報以掌聲,小販管理隊執法,市民卻報以噓聲。這是誰的錯呢?圍觀的市民通常不會支持小販管理隊員,有時還罵小販管理隊冷血無情,說:「捉賊唔見你咁叻!」甚至指責小販管理隊屈人,高聲要求放人,實在令小販管理隊員沮喪。當時部門認同管工執法的工作性質極度厭惡、環境危險,發給厭惡性津貼作補償。小販管理隊員謔稱這是「喪失尊嚴津貼」,道盡那份傷感失落的情懷。這些情況都是因為部門沒有清晰向市民交代政策,是「只控制非打擊」,引至市民以雙重標準看待這班文職執法的管工。
外判制度
李美笑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晉升為管工,食環署認為食環署管工屬文職人員,但管工的職務與一般文職工作有很大的分別。一般文職人員工作時間朝九晚五,每週工作44小時,包括食飯時間,於假期正日放假。管工則要執法,進行檢控工作,每天外出工作4小時50分,每週工作51小時,不包括食飯時間,假期輪休,假期正日要上班,24小時輪班,與一般文職工作性質截然不同。
九七前政府引入外判制度,認為外判制度可以提高服務質素和經濟效益,加強提供新增服務或擴展現有服務的能力,使管理層能更集中處理核心服務及善用資源,同時可為私營機構創造職位,及累積經驗和專業知識,從而推動整體經濟發展。可惜,這一切都是政府的一廂情願的設想,結果對整個勞工市場造成極壞的衝擊,外判制度百病叢生,如苛扣工資、僱用黑工、違規判上判、虛報人數、涉嫌騙取公帑、慳成本用禁藥、蛇王偷懶、貪汙回佣和公帑貼外判等醜聞層出不窮。
食環署於1992年開始將街道潔淨工作外判,苛扣工資問題立即浮現,外判商以極低的時薪7元、10元來聘用工人掃一條街等。除清潔工人的薪酬待遇受盡各式各樣剝削外,公共衛生服務亦因外判而響起警號。1999年農曆新年的清拆花市工作,外判商竟然臨時爛尾,要由食環署包底執手尾。2003年沙士期間,外判工怕感染生病拒絕進入疫症大廈工作,政府要抽調兩區工人應付疫情下的清潔工作。2004年長洲外判清潔工罷工抗議待遇太低,令到長洲6日無人掃街。2006年外判商疑用10元一樽的平價噴蚊禁藥,代替政府規定的質量較好但價錢較高的殺蟲劑。沙士期間,港大教授袁國勇嘆息香港過分追求效益,不留半點安全系數,引致沙士迅速傳播。這句話正直插外判制度陋弊的要點,可是政府沒深切反省,繼續讓外判制度為禍香港。
外判初期,李美笑等管理職系人員認為:外判是一件好事,以後不用監管工人,工作量減少了;外判後工人多了,晉升監管職位的機會自然增加,支持外判制度。李美笑現在回想,不禁大笑自己幼稚。直到加入職工盟後,李美笑吸收了外國工會經驗,工會意識進一步提高,了解到這種剝削工人的政策是政府一手造成的。明白到如果公務員不反對外判制度,外判會蠶食長工職位,所以公務員不要反對外判工,反過來要支持外判工,爭取外判工支持公務員爭權益,與外判工團結一起反對外判制度,才能根本保障自己的利益。
〈以「愛心」行公義的李美笑〉(節錄)
訪問時間:2013年2月18日(週一)下午4時至5時30分
地點:旺角何文田文福道垃圾站
被訪問者:李美笑小姐
訪問員:梁寶霖、梁寶龍
整理:梁寶龍
【李美笑簡歷】
李美笑於六十年代在香港出生,大專學歷,1982年入職公務員做小販管理隊,2004年組織「食物環境衛生署管工職系工會」,2007年另組「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職工權益會」。
第一批女性小販管理隊隊員
李美笑一生喜愛花草,青年時的工作志願是看管花園,愛護植物。於八十年代初的勞工處就業展覽,李美笑正在尋找工作,站在市政局...
推薦序
〈推薦序 不是明星的工運骨幹〉
文/李峻嶸(關心工人運動的大專講師)
說起香港的工人運動,大眾可能會想起李卓人、劉千石、陳婉嫻等「政治明星」級人物。但無論是職工盟還是工聯會,這些工會聯合會的領袖能有高知名度,實在有賴兩會旗下的一眾屬會支撐。事實上,工人運動要持續累積力量、團結工友,是不能單靠明星的。那些長年累月花公餘時間為工友謀福祉的工會中堅,肯定是工人運動不可或缺的力量。這些工會重臣未必有很多人認識,但他們的工作和付出,對於香港打工仔女的權益和工人運動的狀況是相當重要的。
龍哥(本文筆者對本書著者的尊稱)這本書透過訪談,記下了十多位工會中堅投身工人運動經歷和心路歷程。這些訪談內容不但都是香港工人運動的重要史料,讀者們也可以透過閱讀和消化訪談內容,來認識香港工運以至社會的發展,甚至反思自己對工人運動的認識和判斷。在香港,公務員往往被視為「筍工」(即高薪厚祿的工作)。他們的待遇亦確實比起絕大部分香港其他的打工仔女要好。但這不代表一般僱員就不應該關心公務員工會的情況。政府是香港的最大僱主。換言之,公務員就是最大的僱員群體。因此,整體公務員的待遇是改善還是倒退,也會影響到廣大打工仔女的議價能力。除了公務員工會骨幹的訪談外,這本書也回顧了過去百多年的公務員工運,為大家了解香港勞資關係和工人權益的演化提供更多的線索。
〈推薦序 不是明星的工運骨幹〉
文/李峻嶸(關心工人運動的大專講師)
說起香港的工人運動,大眾可能會想起李卓人、劉千石、陳婉嫻等「政治明星」級人物。但無論是職工盟還是工聯會,這些工會聯合會的領袖能有高知名度,實在有賴兩會旗下的一眾屬會支撐。事實上,工人運動要持續累積力量、團結工友,是不能單靠明星的。那些長年累月花公餘時間為工友謀福祉的工會中堅,肯定是工人運動不可或缺的力量。這些工會重臣未必有很多人認識,但他們的工作和付出,對於香港打工仔女的權益和工人運動的狀況是相當重要的。
龍哥(本文筆...
目錄
推薦序 不是明星的工運骨幹/李峻嶸
前言/梁寶霖
龍少爺的導讀
涉足國際工運的香港人蕭賢英
負責任的工會領袖鄧福棋
從左派走到左翼的黃華興
從工運走上社運的黃偉雄
為第一標準薪級工友打拚的馮兆銘
不涉政治的工會領袖鄺漢泉
律己律人的工會領袖屈奇安
俠義之士古聖光
民主先導的民族主義者郭紹傑
拔萃的百厭仔郭錦林
以「愛心」行公義的李美笑
一往無前的梁籌庭
在多個部門工作的李尋彪
後記
附錄
公務員工運史1843-2010
公務員薪酬制度
政府的員工諮詢架構
徵集工運史料
參考資料
推薦序 不是明星的工運骨幹/李峻嶸
前言/梁寶霖
龍少爺的導讀
涉足國際工運的香港人蕭賢英
負責任的工會領袖鄧福棋
從左派走到左翼的黃華興
從工運走上社運的黃偉雄
為第一標準薪級工友打拚的馮兆銘
不涉政治的工會領袖鄺漢泉
律己律人的工會領袖屈奇安
俠義之士古聖光
民主先導的民族主義者郭紹傑
拔萃的百厭仔郭錦林
以「愛心」行公義的李美笑
一往無前的梁籌庭
在多個部門工作的李尋彪
後記
附錄
公務員工運史1843-2010
公務員薪酬制度
政府的員工諮詢架構
徵集工運史料
參考資料
商品資料
出版社:新銳文創出版日期:2021-08-02ISBN/ISSN:978986554064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2頁開數:17*23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