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子良、陳海思鐸
定價:NT$ 350
優惠價:9 折,NT$ 315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作者簡介:
陳子良
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系、美國紐約大學碩士班,美國AT斯蒂爾大學物理治療博士。
旅居美國三十年,長期工作於都會區,為殘障人士服務。同時身處同志與亞裔移民兩個邊緣化的族群,建立了對種種社會公義議題的認知與體驗。成為同志家長後,更致力於倡導建立對同志家庭友善的環境。小孩公開出櫃後,現以「有同志孩子的同志家長」雙重身分,在紐約亞太裔彩虹家長團體擔任指導委員,推動各種支持與訓練活動,幫助有同志孩子的家長成為伸張同志平權的倡導者。
多年來於台美兩地參與諸多演講訪問,成為台灣第一個公開出櫃的同志爸爸。
陳海思鐸
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學士、碩士,美國肯特州立大學諮商教育博士。
自從博士班受到兩位非裔指導教授啟發,便致力於反種族歧視及其他社會壓迫的倡導工作。擔任諮商教授的二十幾年中,專注融合社會正義於諮商教育與工作中,並推動改革學校諮商的權責。
專長涵蓋學校、性/別、社區心理健康、家庭伴侶諮商等。曾任美國許多專業組織主席,兼任過彰師大與實踐大學客座教授,發表諸多演講及著作,現任紐約市立大學李曼學院教授。著有《動盪時代中學校諮商與領袖可用的101種解決辦法》、《兩爸一孩:一個同志家庭在台美的拓荒之旅》等書。
名人推薦:
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
尤美女(人權律師、前立法委員)
適逢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兩週年(二○一九年五月正式合法),遠流出版公司出版了《兩個爸爸》一書,描述一個跨國同志家庭的愛情、婚姻與夢想的生命故事。
書中描述了兩位作者子良與思鐸透過代理孕母生下兒子愷樂的故事,其中包括二代同志自我認同的艱辛歷程,以及面對傳統價值和異性戀的各種質疑眼光,和有意無意的微歧視的因應之道。尤其令人感動的是他們決定擁有自己的小孩時所做的超前部署,包括教養小孩的方式、小孩的多元文化背景的教育、尊重與傳承。
對同志而言,無論是培養孩子在宗教或靈性上的認知、稱呼問題,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遭遇到的歧視與瓶頸,透過作者一路走來的寶貴經驗,足以成為新手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特此推薦。
活生生的同志生命故事
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
二○○五年,我在美國諮商學會的月刊看到關於子良與思鐸的報導,並得知他們即將回台灣,便邀請他們到我當時就讀博士班的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進行公開演講,於是開啟了這段超過十五年的友誼。
《兩個爸爸》這本書充滿了血淚及喜悅的故事,我一拿到書稿閱讀就停不下來。子良將身為五年級男同志認同歷程及與原生家庭關係的經驗描繪得相當深刻,對於跨文化男同志伴侶從相愛到組成家庭,以及養育彩虹孩子的心路歷程也很有啟發性。
本書應作為所有助人工作者的指定閱讀。關心性平、同志或親職議題的讀者也必能從中獲益。我特別想邀請反對同性婚姻及同志生養小孩的人讀這本書,先看完這些活生生的同志生命故事,再決定你要站在哪一邊吧!
用希望創造更友善的社會
呂欣潔(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執行長)
我知道子良和他的家庭多年,但一直到這幾年才有機會在紐約面對面地認識彼此。遠在這世界上有同性婚姻的存在之前,子良和思鐸就舉辦了自己的儀式性婚姻,甚至養育孩子,作為先行者,他們要面對的挑戰和質疑,比這個世代多得多,但他們依舊保持著樂觀與勇氣,攜手面對一切的困難。
遠在二○一三年,子良和他的家庭就出現在台灣媒體上,在當時風起雲湧的同志運動與反同組織的衝突中,他們的故事不只帶給台灣的同志希望,更開始讓更多民眾了解不同家庭的真實故事。如今,子良願意將他們的家庭故事書寫成冊,帶著讀者們一起體驗他們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我不只感到敬佩,更希望透過《兩個爸爸》這本書的出版,讓社會和國家都能體會到許多同志朋友成家與育兒的辛苦,進而開創更友善的台灣社會。
用愛接納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站在一個敘事心理治療師的位置,我讚嘆子良的故事所帶出的多元性別教育及多元家庭「解構」意識;站在一個好友的位置,我深深以子良為榮。
從物理治療師退休以後,他的生命開始轉向,他轉向自已,開始說故事。
「我說,故我在。」說故事,讓他成為真實的自己。
「我們不是因為勇敢而說故事,而是因為說了故事讓自己變得更勇敢。」說故事帶給子良更多的勇氣與力量,讓他這幾年致力於性別平權、倡導多元家庭等人文新理念。
榮格曾說,人到中年,要讓自己「二次誕生」。子良透過說故事及性別平權實踐,讓自己「重生」(reborn)了。這個新的子良充滿生命熱情、反思力及驚人的行動力。他,真誠地活著,活得像一個人。
子良的故事很精彩,會讓你忍不住一直往下看。
如果你是同志,從他的故事或許會讓你看見過去的自己,進而療癒現在困頓的你,並為自己的未來找到新出路。如果你是心理治療師或教育工作者,這本書會帶給你嶄新的多元家庭解構意識,幫助你從事心理助人及教育工作更加得力、有效能。如果你是老師、父母或一般社會大眾,這本書會讓你對同志有更慈悲、更多元的理解。
有對話,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接納。接納就是愛,不是嗎?
在「一定」和「不一定」之間
祁家威(同志平權運動者)
人的一生真是充滿著「一定」和「不一定」。自少年始,對愛情的萌芽、成長、認同,即是反覆於兩者之間。人際關係的建立、維繫、增進,亦是折衝在兩者之中。本書作者陳子良在第二章就提及我的名字,是「一定」要的還是「不一定」要的呢?
目前國內同婚施行甫兩年,更早之前即安排自身受孕或到國外求助代理孕母的家庭,小孩的年紀皆屬學齡期間。但陳子良二○○三年與其伴侶即得子,養育至今,其中辛苦必然是「一定」,但其中幸福亦會是「一定」的。
雖說前人之路,後繼者不必然「一定」同軌同行,但「不一定」毫無參考價值吧!我認為,《兩個爸爸》這本書就是「一定」要買,但「不一定」要急著馬上看完;或是「一定」要看,但「不一定」急著馬上去弄出孩子來,這就是人生咩!
同志的生命經驗,為社會更增豐富滋味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作者、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在上一世紀,在台灣以及其他國家,同志子女經常面對一種悲劇腳本:跟父母決裂、被家庭驅逐。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許多昔日的「同志子女」已經長大,成為女女男男的「同志家長」,並且改寫「同志」、「家庭」、「親職」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在《兩個爸爸》這本書中,一對同志家長慷慨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他們在台灣同志運動集體出動之前,在電腦網路改變同志溝通方式之前,就已經透過傳統交筆友方式結緣,後來更一起打造展現同志主體性的跨國家庭。他們的生命史證明:同志跟家庭未必互相排斥,反而可能互相滋潤;同志跟親職未必無緣,反而可能互相成全;同志未必是社會的局外人,反而可能參與社會網絡的編織,為社會增加豐富複雜滋味。
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
許佑生(作家)
我認識子良近三十年,起自紐約留學時代。我們有一群朋友圈皆是來自保守島嶼,他們是飛往異國大都會的性傾向追夢者。
一九九六年,我與葛瑞搬回台灣後,子良因工作遷居芝加哥,聯繫漸疏。片段知曉他在當地遇見美籍男友海思鐸,有了歸宿。
我們實在有緣,後來又都回紐約定居。幾次兩家聚會,我看著這兩位爸爸以獨特方式生養兒子陳海愷樂的全家福,總有深刻感觸。
我和葛瑞雖舉行過一場受矚目的公開婚禮,但那僅是同性之愛的揭幕;真正讓我見證到同性愛情、同性婚姻、同性家庭完整三部曲,是子良一家人。
他們把這一段親身體驗寫成《兩個爸爸》,串連著珍貴元素:同志的自我省覺、對生命延續的思索、對家庭價值的追求、對手足的無私奉獻、對親子教育的獨立尊重、對多元文化的實踐等,都超越了市面傳統的同志議題閱本。
這本書,甚至超越同志範疇,觸及了普世主題──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讀來動容。
你我都該同理社會的多元面貌
郭媽媽(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
認識子良好多年了,看著他一路走來,同志身分、異國戀情與婚姻,幸福地擁有自己的孩子,又總是樂意分享,為同志盡心盡力,他們成功的關鍵何在?
從娓娓道來的故事中,兩人歷經諸多辛苦與挫折,彼此摸索前進,互相扶持,逐漸步入坦途,終能成為典範。能夠走到這步,其實最大的原因乃是突破了自己的心結,勇敢走出桎梏,從不曾放棄努力,直到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向與做法,他們從長期經營的關係中獲得力量,共同成長,創造了幸福的三人樂園。仔細研讀這本書,充分感染到兩人的積極正向與勇氣。
認識自己不容易,接納與擁抱自己的同志身分更難。父母經常是同志的心頭大患,子良與思鐸如此用心處理出櫃與原生家庭的親子議題,從和解、溝通、交流中,奠定了兩個家族堅實而深厚的基礎,建立起強大的支持脈絡,相信能給予同志朋友很大的啟發與激勵。
許多人對同志家長充滿疑慮,子良、思鐸的認真與專業絕不輸給任何異性戀父母,角色分工及超前部署更勝一籌,他們用開放的心態因應孩子的需求,並能妥善面對外在壓力,真是讓人拍手叫好,值得好好參考與學習。而他們對平權、法律的種種應對,更是不可多得的經驗傳承。
同婚通過已經兩年了,為何步入禮堂的同志不如預期?生養孩子的同志家長屈指可數?只因法令仍未周全嗎?眼見為憑,看到本書的三人世界,他們打造的真實而美好的理想家庭,也可以是同志的未來。人生有很多選擇,每一個決定、每一步行動都會更接近自己的夢想,但願子良與思鐸「意向性」的故事能讓同志們邁開大步,更勇於追求及掌握幸福。
一般的社會大眾也需要看到這樣成功的同志家庭,才能拓展視野,減少歧見,並且同理不一樣的各種需求,了解多元的家庭樣貌,這才是更豐富的人生百態。
誰比兩個爸爸更適合履行親職?
楊巧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兩個爸爸》是動人心弦、發人深省的一部生命史詩,全書分二十章,深度揭露一位於一九六○年代在台灣出生的男同志的成長、成家經驗。誠如女性主義者的重要體認──個人的即政治的,成長、成家看似非常個人,反照出的卻是社會結構中的權力關係;在異性戀中心的社會體制,「出櫃」成為接納自己、面對他人的重大課題與挑戰。
而如何從困境掙脫,正是本書動人心弦之處,揭示壓迫之所在也是希望之所在;兩位作者基於各自與父親的負面經驗,決心翻轉而非複製。他們對於如何教養小孩,充分討論、建立共識、齊心協力,因為深知環境對同志不友善,更致力於滋養孩子的自信與自尊,給予無條件的愛與支持,包括孩子決定出櫃。
隨著孩子進入學校體系,兩個爸爸如何積極參與,正是本書發人深省之處;他們不只為了自己的孩子而投入心力,更為了推動同志平權、實踐社會正義而竭盡所能,包括撰寫本書。當多元文化、尊重差異已是耳熟能詳的教育理念,學校教育工作者,尤其領導人,又如何實踐力行、以身作則?
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成長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從獨自一人的住居,到兩人天地,再到三口之家;歷經「非法婚禮」、紐約市「居家伴侶」、紐澤西州「市民結合」,到最後於紐約州合法完成「同志婚姻」;從自我認同、雙人磨合,到悅納孩子的性向認同……每一步走來,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所遭受的苦難折磨,從文字上讀來,若沒有類似經驗,可能僅止於讚佩其勇氣如此強大,但實際上的驚心動魄,真讓人不禁直冒問號:為何只因性傾向不同於主流,成家之路便如此漫漫無盡?
終究是個尚未真正性別平權的世界。
只能繼續奮鬥,懷著一股浪漫卻搆得著邊際的想像,去改變這個世界。感謝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持續走在平權路上,以這本《兩個爸爸》承先啟後,加入寧靜革命般的出版戰隊,帶著我們看見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與成長。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前言】
平凡中的拓荒者
「平凡」的日子過久了,常常忘了我們目前這樣的生活是許多同志羨慕嚮往的未來。這天,一位擔任護理系教授的同志朋友來到我們家進行採訪,這次的採訪是他為一項質性研究的資料進行收集,他在離開我們家時說:「你們的家、你們這樣的生活,正是我想要達到的夢想目標!」
在採訪中我提到,國小時因為錯誤的資訊而認為自己是有病的人,便開始努力壓抑自己、否定自己,就這樣痛苦地過了十幾年的青春歲月。一轉眼,在今天年過半百的人生中,我有個相處了二十幾年的伴侶,一起撫養了一個即將讀大學的孩子,住在一個舒適的家,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的確,這一路走來充滿了許多曲折辛苦,但也有很多令人振奮欣慰的故事。一次,有人在聽完我們分享的故事後,跟我們說:「你們的故事真是充滿了意向性(intentionality)。」從此,我一直記著這句話,也常常省思這句話的涵義,來激勵自己。
或許,我們真的是很用心地在過生活,遇到困難挫折時,我們互相扶持,想辦法找到出路。面對未知與不平的社會系統時,我們秉持著拓荒鬥士的精神,不畏懼地往前走。這一路走來並非順遂,我倆之間也遇過很多難關,可是我們一步一步用心經營,不僅為這個家努力,也為弱勢族群們盡一份力。
我們十幾年前接受邀請,開始在台灣公開演講,也陸續參與許多媒體採訪。當時台灣很少有同志願意在媒體公開出櫃分享故事,更遑論是個有孩子的同志,於是我成了台灣第一個公開出櫃的同志爸爸。
雖然我在公開場合能夠跟別人侃侃而談,論述自己的想法,分享經驗與故事,但其實我原本是一個內向、低調、不喜歡引人注目的人,而我一直相信故事的力量,如果我的生命故事能夠感動激勵別人,這便是我的職責,應該盡可能跟更多人分享我的故事。再加上我是個中產階級的專業人士,一個在社經地位上占有一定優勢的男人,而且能夠以公開的同志身分,不怕被家人朋友議論,也不怕在工作崗位上遭到歧視欺壓,這是我累積到的說話「特權」,我一向認為,人有特權就應該擔負更多的社會職責,所以現身在媒體說故事,也就成了我經常做的事。
述說分享我們的故事時,常陸陸續續聽到許多人建議,要我們把這些故事寫成書以幫助更多人。而且在媒體的訪問中,通常有篇幅或時間的限制,也只能透過採訪人的角度,片片斷斷地提到一些事情,如果我們自己寫書,便能夠較完整地寫出我們的故事和想法。思鐸一直有記錄我們生活經歷的習慣,所以他整理了這些紀錄,將我們的故事寫成一本英文書出版。原本我們想將他的英文書翻譯成中文出版,雖然書中很多故事是我在台灣的經歷,可是翻譯他的敘述觀點,反而讀起來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為了讓中文讀者能對我們的故事產生更多共鳴,便決定讓我用中文、以我的觀點來敘述我的感想經歷,以及我們一家的故事,於是這本書誕生了。為了尊重思鐸對本書的貢獻,將他列為第二作者。
此書的出版要非常感謝畢柳鶯醫師的促成,畢恆達老師和洪文龍老師的指導和轉介,以及遠流出版公司編輯群給予的修改建議,讓我能夠以更好的方式,將這些故事經歷傳遞給讀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8折13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2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陳子良、陳海思鐸
優惠價: 9 折, NT$ 315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作者簡介:
陳子良
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系、美國紐約大學碩士班,美國AT斯蒂爾大學物理治療博士。
旅居美國三十年,長期工作於都會區,為殘障人士服務。同時身處同志與亞裔移民兩個邊緣化的族群,建立了對種種社會公義議題的認知與體驗。成為同志家長後,更致力於倡導建立對同志家庭友善的環境。小孩公開出櫃後,現以「有同志孩子的同志家長」雙重身分,在紐約亞太裔彩虹家長團體擔任指導委員,推動各種支持與訓練活動,幫助有同志孩子的家長成為伸張同志平權的倡導者。
多年來於台美兩地參與諸多演講訪問,成為台灣第一個公開出櫃的同志爸爸。
陳海思鐸
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學士、碩士,美國肯特州立大學諮商教育博士。
自從博士班受到兩位非裔指導教授啟發,便致力於反種族歧視及其他社會壓迫的倡導工作。擔任諮商教授的二十幾年中,專注融合社會正義於諮商教育與工作中,並推動改革學校諮商的權責。
專長涵蓋學校、性/別、社區心理健康、家庭伴侶諮商等。曾任美國許多專業組織主席,兼任過彰師大與實踐大學客座教授,發表諸多演講及著作,現任紐約市立大學李曼學院教授。著有《動盪時代中學校諮商與領袖可用的101種解決辦法》、《兩爸一孩:一個同志家庭在台美的拓荒之旅》等書。
名人推薦:
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
尤美女(人權律師、前立法委員)
適逢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兩週年(二○一九年五月正式合法),遠流出版公司出版了《兩個爸爸》一書,描述一個跨國同志家庭的愛情、婚姻與夢想的生命故事。
書中描述了兩位作者子良與思鐸透過代理孕母生下兒子愷樂的故事,其中包括二代同志自我認同的艱辛歷程,以及面對傳統價值和異性戀的各種質疑眼光,和有意無意的微歧視的因應之道。尤其令人感動的是他們決定擁有自己的小孩時所做的超前部署,包括教養小孩的方式、小孩的多元文化背景的教育、尊重與傳承。
對同志而言,無論是培養孩子在宗教或靈性上的認知、稱呼問題,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遭遇到的歧視與瓶頸,透過作者一路走來的寶貴經驗,足以成為新手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特此推薦。
活生生的同志生命故事
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
二○○五年,我在美國諮商學會的月刊看到關於子良與思鐸的報導,並得知他們即將回台灣,便邀請他們到我當時就讀博士班的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進行公開演講,於是開啟了這段超過十五年的友誼。
《兩個爸爸》這本書充滿了血淚及喜悅的故事,我一拿到書稿閱讀就停不下來。子良將身為五年級男同志認同歷程及與原生家庭關係的經驗描繪得相當深刻,對於跨文化男同志伴侶從相愛到組成家庭,以及養育彩虹孩子的心路歷程也很有啟發性。
本書應作為所有助人工作者的指定閱讀。關心性平、同志或親職議題的讀者也必能從中獲益。我特別想邀請反對同性婚姻及同志生養小孩的人讀這本書,先看完這些活生生的同志生命故事,再決定你要站在哪一邊吧!
用希望創造更友善的社會
呂欣潔(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執行長)
我知道子良和他的家庭多年,但一直到這幾年才有機會在紐約面對面地認識彼此。遠在這世界上有同性婚姻的存在之前,子良和思鐸就舉辦了自己的儀式性婚姻,甚至養育孩子,作為先行者,他們要面對的挑戰和質疑,比這個世代多得多,但他們依舊保持著樂觀與勇氣,攜手面對一切的困難。
遠在二○一三年,子良和他的家庭就出現在台灣媒體上,在當時風起雲湧的同志運動與反同組織的衝突中,他們的故事不只帶給台灣的同志希望,更開始讓更多民眾了解不同家庭的真實故事。如今,子良願意將他們的家庭故事書寫成冊,帶著讀者們一起體驗他們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我不只感到敬佩,更希望透過《兩個爸爸》這本書的出版,讓社會和國家都能體會到許多同志朋友成家與育兒的辛苦,進而開創更友善的台灣社會。
用愛接納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站在一個敘事心理治療師的位置,我讚嘆子良的故事所帶出的多元性別教育及多元家庭「解構」意識;站在一個好友的位置,我深深以子良為榮。
從物理治療師退休以後,他的生命開始轉向,他轉向自已,開始說故事。
「我說,故我在。」說故事,讓他成為真實的自己。
「我們不是因為勇敢而說故事,而是因為說了故事讓自己變得更勇敢。」說故事帶給子良更多的勇氣與力量,讓他這幾年致力於性別平權、倡導多元家庭等人文新理念。
榮格曾說,人到中年,要讓自己「二次誕生」。子良透過說故事及性別平權實踐,讓自己「重生」(reborn)了。這個新的子良充滿生命熱情、反思力及驚人的行動力。他,真誠地活著,活得像一個人。
子良的故事很精彩,會讓你忍不住一直往下看。
如果你是同志,從他的故事或許會讓你看見過去的自己,進而療癒現在困頓的你,並為自己的未來找到新出路。如果你是心理治療師或教育工作者,這本書會帶給你嶄新的多元家庭解構意識,幫助你從事心理助人及教育工作更加得力、有效能。如果你是老師、父母或一般社會大眾,這本書會讓你對同志有更慈悲、更多元的理解。
有對話,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接納。接納就是愛,不是嗎?
在「一定」和「不一定」之間
祁家威(同志平權運動者)
人的一生真是充滿著「一定」和「不一定」。自少年始,對愛情的萌芽、成長、認同,即是反覆於兩者之間。人際關係的建立、維繫、增進,亦是折衝在兩者之中。本書作者陳子良在第二章就提及我的名字,是「一定」要的還是「不一定」要的呢?
目前國內同婚施行甫兩年,更早之前即安排自身受孕或到國外求助代理孕母的家庭,小孩的年紀皆屬學齡期間。但陳子良二○○三年與其伴侶即得子,養育至今,其中辛苦必然是「一定」,但其中幸福亦會是「一定」的。
雖說前人之路,後繼者不必然「一定」同軌同行,但「不一定」毫無參考價值吧!我認為,《兩個爸爸》這本書就是「一定」要買,但「不一定」要急著馬上看完;或是「一定」要看,但「不一定」急著馬上去弄出孩子來,這就是人生咩!
同志的生命經驗,為社會更增豐富滋味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作者、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在上一世紀,在台灣以及其他國家,同志子女經常面對一種悲劇腳本:跟父母決裂、被家庭驅逐。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許多昔日的「同志子女」已經長大,成為女女男男的「同志家長」,並且改寫「同志」、「家庭」、「親職」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在《兩個爸爸》這本書中,一對同志家長慷慨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他們在台灣同志運動集體出動之前,在電腦網路改變同志溝通方式之前,就已經透過傳統交筆友方式結緣,後來更一起打造展現同志主體性的跨國家庭。他們的生命史證明:同志跟家庭未必互相排斥,反而可能互相滋潤;同志跟親職未必無緣,反而可能互相成全;同志未必是社會的局外人,反而可能參與社會網絡的編織,為社會增加豐富複雜滋味。
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
許佑生(作家)
我認識子良近三十年,起自紐約留學時代。我們有一群朋友圈皆是來自保守島嶼,他們是飛往異國大都會的性傾向追夢者。
一九九六年,我與葛瑞搬回台灣後,子良因工作遷居芝加哥,聯繫漸疏。片段知曉他在當地遇見美籍男友海思鐸,有了歸宿。
我們實在有緣,後來又都回紐約定居。幾次兩家聚會,我看著這兩位爸爸以獨特方式生養兒子陳海愷樂的全家福,總有深刻感觸。
我和葛瑞雖舉行過一場受矚目的公開婚禮,但那僅是同性之愛的揭幕;真正讓我見證到同性愛情、同性婚姻、同性家庭完整三部曲,是子良一家人。
他們把這一段親身體驗寫成《兩個爸爸》,串連著珍貴元素:同志的自我省覺、對生命延續的思索、對家庭價值的追求、對手足的無私奉獻、對親子教育的獨立尊重、對多元文化的實踐等,都超越了市面傳統的同志議題閱本。
這本書,甚至超越同志範疇,觸及了普世主題──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讀來動容。
你我都該同理社會的多元面貌
郭媽媽(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
認識子良好多年了,看著他一路走來,同志身分、異國戀情與婚姻,幸福地擁有自己的孩子,又總是樂意分享,為同志盡心盡力,他們成功的關鍵何在?
從娓娓道來的故事中,兩人歷經諸多辛苦與挫折,彼此摸索前進,互相扶持,逐漸步入坦途,終能成為典範。能夠走到這步,其實最大的原因乃是突破了自己的心結,勇敢走出桎梏,從不曾放棄努力,直到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向與做法,他們從長期經營的關係中獲得力量,共同成長,創造了幸福的三人樂園。仔細研讀這本書,充分感染到兩人的積極正向與勇氣。
認識自己不容易,接納與擁抱自己的同志身分更難。父母經常是同志的心頭大患,子良與思鐸如此用心處理出櫃與原生家庭的親子議題,從和解、溝通、交流中,奠定了兩個家族堅實而深厚的基礎,建立起強大的支持脈絡,相信能給予同志朋友很大的啟發與激勵。
許多人對同志家長充滿疑慮,子良、思鐸的認真與專業絕不輸給任何異性戀父母,角色分工及超前部署更勝一籌,他們用開放的心態因應孩子的需求,並能妥善面對外在壓力,真是讓人拍手叫好,值得好好參考與學習。而他們對平權、法律的種種應對,更是不可多得的經驗傳承。
同婚通過已經兩年了,為何步入禮堂的同志不如預期?生養孩子的同志家長屈指可數?只因法令仍未周全嗎?眼見為憑,看到本書的三人世界,他們打造的真實而美好的理想家庭,也可以是同志的未來。人生有很多選擇,每一個決定、每一步行動都會更接近自己的夢想,但願子良與思鐸「意向性」的故事能讓同志們邁開大步,更勇於追求及掌握幸福。
一般的社會大眾也需要看到這樣成功的同志家庭,才能拓展視野,減少歧見,並且同理不一樣的各種需求,了解多元的家庭樣貌,這才是更豐富的人生百態。
誰比兩個爸爸更適合履行親職?
楊巧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兩個爸爸》是動人心弦、發人深省的一部生命史詩,全書分二十章,深度揭露一位於一九六○年代在台灣出生的男同志的成長、成家經驗。誠如女性主義者的重要體認──個人的即政治的,成長、成家看似非常個人,反照出的卻是社會結構中的權力關係;在異性戀中心的社會體制,「出櫃」成為接納自己、面對他人的重大課題與挑戰。
而如何從困境掙脫,正是本書動人心弦之處,揭示壓迫之所在也是希望之所在;兩位作者基於各自與父親的負面經驗,決心翻轉而非複製。他們對於如何教養小孩,充分討論、建立共識、齊心協力,因為深知環境對同志不友善,更致力於滋養孩子的自信與自尊,給予無條件的愛與支持,包括孩子決定出櫃。
隨著孩子進入學校體系,兩個爸爸如何積極參與,正是本書發人深省之處;他們不只為了自己的孩子而投入心力,更為了推動同志平權、實踐社會正義而竭盡所能,包括撰寫本書。當多元文化、尊重差異已是耳熟能詳的教育理念,學校教育工作者,尤其領導人,又如何實踐力行、以身作則?
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成長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從獨自一人的住居,到兩人天地,再到三口之家;歷經「非法婚禮」、紐約市「居家伴侶」、紐澤西州「市民結合」,到最後於紐約州合法完成「同志婚姻」;從自我認同、雙人磨合,到悅納孩子的性向認同……每一步走來,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所遭受的苦難折磨,從文字上讀來,若沒有類似經驗,可能僅止於讚佩其勇氣如此強大,但實際上的驚心動魄,真讓人不禁直冒問號:為何只因性傾向不同於主流,成家之路便如此漫漫無盡?
終究是個尚未真正性別平權的世界。
只能繼續奮鬥,懷著一股浪漫卻搆得著邊際的想像,去改變這個世界。感謝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持續走在平權路上,以這本《兩個爸爸》承先啟後,加入寧靜革命般的出版戰隊,帶著我們看見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與成長。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前言】
平凡中的拓荒者
「平凡」的日子過久了,常常忘了我們目前這樣的生活是許多同志羨慕嚮往的未來。這天,一位擔任護理系教授的同志朋友來到我們家進行採訪,這次的採訪是他為一項質性研究的資料進行收集,他在離開我們家時說:「你們的家、你們這樣的生活,正是我想要達到的夢想目標!」
在採訪中我提到,國小時因為錯誤的資訊而認為自己是有病的人,便開始努力壓抑自己、否定自己,就這樣痛苦地過了十幾年的青春歲月。一轉眼,在今天年過半百的人生中,我有個相處了二十幾年的伴侶,一起撫養了一個即將讀大學的孩子,住在一個舒適的家,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的確,這一路走來充滿了許多曲折辛苦,但也有很多令人振奮欣慰的故事。一次,有人在聽完我們分享的故事後,跟我們說:「你們的故事真是充滿了意向性(intentionality)。」從此,我一直記著這句話,也常常省思這句話的涵義,來激勵自己。
或許,我們真的是很用心地在過生活,遇到困難挫折時,我們互相扶持,想辦法找到出路。面對未知與不平的社會系統時,我們秉持著拓荒鬥士的精神,不畏懼地往前走。這一路走來並非順遂,我倆之間也遇過很多難關,可是我們一步一步用心經營,不僅為這個家努力,也為弱勢族群們盡一份力。
我們十幾年前接受邀請,開始在台灣公開演講,也陸續參與許多媒體採訪。當時台灣很少有同志願意在媒體公開出櫃分享故事,更遑論是個有孩子的同志,於是我成了台灣第一個公開出櫃的同志爸爸。
雖然我在公開場合能夠跟別人侃侃而談,論述自己的想法,分享經驗與故事,但其實我原本是一個內向、低調、不喜歡引人注目的人,而我一直相信故事的力量,如果我的生命故事能夠感動激勵別人,這便是我的職責,應該盡可能跟更多人分享我的故事。再加上我是個中產階級的專業人士,一個在社經地位上占有一定優勢的男人,而且能夠以公開的同志身分,不怕被家人朋友議論,也不怕在工作崗位上遭到歧視欺壓,這是我累積到的說話「特權」,我一向認為,人有特權就應該擔負更多的社會職責,所以現身在媒體說故事,也就成了我經常做的事。
述說分享我們的故事時,常陸陸續續聽到許多人建議,要我們把這些故事寫成書以幫助更多人。而且在媒體的訪問中,通常有篇幅或時間的限制,也只能透過採訪人的角度,片片斷斷地提到一些事情,如果我們自己寫書,便能夠較完整地寫出我們的故事和想法。思鐸一直有記錄我們生活經歷的習慣,所以他整理了這些紀錄,將我們的故事寫成一本英文書出版。原本我們想將他的英文書翻譯成中文出版,雖然書中很多故事是我在台灣的經歷,可是翻譯他的敘述觀點,反而讀起來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為了讓中文讀者能對我們的故事產生更多共鳴,便決定讓我用中文、以我的觀點來敘述我的感想經歷,以及我們一家的故事,於是這本書誕生了。為了尊重思鐸對本書的貢獻,將他列為第二作者。
此書的出版要非常感謝畢柳鶯醫師的促成,畢恆達老師和洪文龍老師的指導和轉介,以及遠流出版公司編輯群給予的修改建議,讓我能夠以更好的方式,將這些故事經歷傳遞給讀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2 |
8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8折13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