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來的寶藏並非寶藏 要讓人真正懂得才是寶藏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定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機的佛法,只要是對人類的利益、福祉有所增進,只要是能饒益眾生、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都是人間佛教。
・一本結合「知識取向」與「實踐取向」的學術刊物
・銜接傳統與現代,落實佛學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簡介: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歷史背景】
香港中文大學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合中國與西方」為創校精神,重視人文與生命教育;星雲大師弘傳人間佛教,以「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為核心理念,是未來世界的一道光明,更是全人類的財富。因此,香港中文大學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人間佛教理念,以及推展佛教文化思想之研究。
2005年,香港中文大學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合作,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致力於人間佛教相關學術研究、交流及推廣。
2010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中大簽訂「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二期合作協議」,在過去佛學研究與文化推廣並重的基礎上,繼續深入人間佛教的相關研究,推動中外學術界交流與互動,加強佛學人才培養和文化推廣。
2014年8月,中心升格隸屬文學院,繼續推動人間佛教研究、文化教育等事務,以及推廣佛教中外學術交流,培養佛教研究人才。
2015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中大繼續攜手,為「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三期合作開啟新局。
第四期(2020-2025年)之合作,中心將本著創立宗旨,延續第三期之業績,擴大發展方向,為可持續發展累積因緣條件,發揮實際影響力,使人間佛教的理念得以積極獲得落實。
【工作方針】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致力於推廣佛教教育、人間佛教研究及佛學研究人才之培育。歷年來舉辦國際學術會議與出版學術期刊,均獲學術界和佛教界的高度評價。
為繼續深化人間佛教理論,培養佛教研究人才,推動佛教研究學術團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中心未來五年之工作方針如下:
1.每年舉辦世界性佛教學術研討會,加強國際佛教學界之交流,促進人間佛教理念之推廣。每年舉辦東亞、東南亞人間佛教發展與佈教相關的學術研討會、人間佛教管理文化論壇。
2.接受各大學或學術單位之學者申請訪問,進行長短期跨領域學術交流,提供研究平台,分享研究成果。
3.每年舉辦各類學術講座、論壇、交流會,以宣揚人間佛教理念。
4.定期出版通訊、學報、專著、學術年刊、學術叢刊、有聲書、電子書等出版品。
5.設立人間佛教資料中心,收集及彙整人間佛教相關文獻、圖像及電子資料,使之成為人間佛教資料完整而齊全之資料中心。
6.設立研究基金,提供長期(三年)、短期(一年)之人間佛教研究計畫,聘請國內外學者擔任副研究員或研究員,擬定研究項目,針對人間佛教之理念,進行研究並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7.設立博士後研究計畫,積極培養人間佛教研究之青年學者。
8.接受學術單位、佛教寺院的委託,承擔專題研究項目。
9.透過文學院向中大研究生院申請設立「人間佛教研究專業」之博士課程(Ph.D),提供專業的佛學研究課程,培養佛教研究人才。
10.籌辦及推廣人間佛教管理文憑課程予中高階層管理人士進修,從佛法的思維建立東方式管理範式。
11.推廣研修實務課程,配合香港佛光道場舉辦修持性課程,於積極推展學術研究之餘,亦鼓勵各項宗教修持活動,體現淨化社會人心之意義。
章節試閱
佛教慈悲精神與稻盛和夫的慈悲管理
摘要
本文設定有限的論述目的,具體的說,本文先分析佛教的慈悲觀的理論成分,從哲理分析,提出從存在論、形上學及本性論三向,解釋生緣、法緣與無緣慈悲的三層次;並凸顯慈悲的四個面向,它們分別是意向性的關聯、位格的關係性、平等的同理性及動態的實踐性;並進而以日本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為例,以彰顯在其詮釋下,所見到的佛教慈悲精神跟慈悲管理的選擇親和性(Elective affinity)。
一、導言
近年許多商業會議的會議主題,都跟慈悲相關;譬如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Compassionate Organizations以及The Changing Culture in the Workplace Conference;至於Wisdom 2.0會議的目的更明確的擺在如何讓現代世界活在更大的覺醒、智慧與慈悲之中(greater awareness, wisdom and compassion in the modern age.),參與會議的講者都非泛泛之輩,而是各行各業中的重要領袖,譬如創立eBay的Pierre Omidyar,福特的Bill Ford、穀歌VP of Talent的Karen May 以及Linked In的CEO Jeff Weiner等等。慈悲管理已成為當前業界關注的重要議題,但這卻非全新的發展。當代人間佛教高僧星雲法師就非常重視慈悲的管理,星雲法師說:「慈悲沒有敵人,慈悲才能受人愛戴;你能以慈悲待人,人家自然會對你有好的回應。慈悲就是最好的管理方法。」艾瑪.塞佩萊(Emma Seppälä)是美國非常知名的慈悲學研究者,她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指出慈悲是比強硬更有效的管理工具(a better managerial tactic than toughness.),並且她的經典著作《快樂的軌道》(The Happiness Track)論述慈悲與成功的關係,也深受重視,這顯示近年管理學已關注慈悲在管理上的相關性。
當然,企業界主管自身擁有多年具體經驗,多數非常清楚管理的內涵;而學界中就算是專攻工商管理專業的,也沒有多少人像稻盛和夫般具備成功的實戰經驗;至於不是專研管理的宗教及哲學學門的學者,對於管理事宜,似乎更無發言權;然而慈悲管理,卻又跟宗教及精神文明相關,譬如在TED的演講系列中,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及宗教學家 Karen Armstrong就採用金律為題,發揮不同宗教傳統的相關意見,而她的演講贏得2009年的TED獎;其後,超過十萬人簽署支持 Charter for Compassion(慈悲約章)。可見從東方宗教中吸取養分,以豐富管理的智慧,已經成為當前重要的研究及實務的重點之一。在傳統中國的三教中,佛教最重視慈悲的觀念;所以就開發東方慈悲智慧方面,我們實有充分的理由,專門研究佛教慈悲精神與管理的關係。
管理並非只是一系列的管控的技術,而是具備價值和道德取向的工具;所以不能欠缺價值思考。而管理的對像是人所進行的關乎生產力的安排,因此管理必須跟他人打交道,而這得面對人性的優缺點。從這個方向想,管理跟倫理與價值非常相關,而這就是宗教與哲學的關涉之處;本文並非要系統的探索慈悲管理,也非要論斷慈悲管理是否有效,因為這是企業家與領導者的專業。本文只有非常有限的論述目的,嘗試從哲學分析展現佛教慈悲精神的某些特點,並進而呈現其與管理學上的「慈悲管理」之間,存在選擇的親和性(Elective affinity)。具體的說,本文先分析佛教的慈悲觀的理論成分,進而以日本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為例,並在具體解釋選擇親和性的詞意之後,指出在稻盛和夫詮釋下,佛教慈悲精神跟其慈悲管理之間存在選擇親和性。
二、佛教慈悲精神的哲學分析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概念,星雲法師提供非常精要的解說:「慈悲二字,是把快樂給人;悲,是替人拔除痛苦。你有痛苦,我願意為你拔除、願意帶給你快樂,這就叫作慈悲。」星雲法師這一說法跟經典的表述基本一致,譬如《大智度論》卷27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依照這一說法,慈是給予眾生快樂,悲就是拔除一切痛苦。所以慈悲就是給予眾生快樂,幫忙減滅眾生痛苦的總稱。而慈悲精神就是在超脫輪迴、證入涅槃的總目標下,從事拔苦予樂的工作。所以慈悲並非只管世間的苦樂,而必有更高的精神,引領出世間的成就,這才是佛教慈悲的重點。因「有」眾生而興悲憫,因諸法「空」而生智慧,以慈悲為觸媒,以智慧來超越。悲智雙運的慈悲,不執於凡塵生滅,不迷於人間苦樂,而是讓眾生領悟輪迴的本質,得聞正見,悟諸法實相。古德說悲智雙運,就是點出慈悲與般若智的緊密關係。
(一)慈悲心及不同層次
修行不能無佛心,因為若無佛心,則根本不可能成佛;《觀無量壽佛經》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這點出所謂佛心其實就是大慈悲。簡單的說,佛心是根本,而佛心的表現就是慈悲;換言之,佛心就是作為慈悲基礎與動力的「體」;而佛心的發動,就表現為各式各樣的慈悲表相;而拔苦予樂就是慈悲的實踐作用;綜合而言,佛心是體,慈悲為相,離苦得樂是用。打個比方,母愛是體,而其顯現為種種愛護兒女的養育行為,無論是小時候的餵養,還是長大後的教育,都是內在母愛的外在表現,是以成為「表相」;而其效果就在於讓兒女離苦得樂,這就是所謂「作用」。就此而言,佛心就是慈悲心。
一般習慣,將慈悲分為生緣、法緣與無緣慈悲三層次;筆者嘗試從現代哲學分析的進路,提出存在感、形上學及本性論三向詮釋︰
1. 生緣慈悲:存在的把握
生緣慈悲是眾生緣慈悲的簡稱;也就是感受到眾生的苦痛,而產生相應的拔苦予樂的行為,由於這是從存在的苦痛著眼,所以是「存在的」(existential)把握;吉藏《法華遊意》云:「若無空觀者,則見有眾生,眾生成緣,名凡夫慈。」慈悲並非是菩薩所獨有的,而是人人所共有的本性;但凡夫因為沒有空觀,將一切諸有視為實在,並對因緣所產生的一切法(一切存在),呈現其慈悲。譬如因緣所引,眼前見到市場中屠狗,凡夫即此因緣,而引發內在慈悲心的作用,於是產生諸多不忍,甚至因而產生購買放生的行為。這種慈悲,是緊扣在其所攀緣的境而產生;而凡夫也有這種慈悲,故稱為凡夫慈。
2. 法緣慈悲:形上的說明
人們善觀諸法因緣生,自然能明白我與一切眾生,其實同處於複雜的因緣相互交織中,真可謂呼吸相關,環環相扣;依照佛教通譯,一切存在彼此或直接或間接互為條件;而基於此,也就容易產生「自他不二」的領悟;這裡所謂「不二」,就是不把自我與他者強行裂分為絕不相干,甚至是對立的敵體;反之,把握緣起的存在法則,就能將一切眾生視為相關而不相同的「關係性存在」(relational beings);所以從形上學講,由於一切眾生都處於龐大無盡的因緣網絡之下,於是佛教慈悲普度的基礎就有其「形上學」(metaphysical)的說明。
既然明白經驗界中自他同處於都同處於生滅的因緣網絡中,也就可以從形上原理的把握,進而反省到彼此相依;甚至從明白形上學的自他不二,進而發展為倫理學的自利利他領悟。當人有此一貫徹形上學與倫理學的體悟,則自然容易對他者展現慈悲。簡而言之,這並非道德本心直接發用的慈悲;而是從形上原則領悟出彼此相關,並在這相關性的基礎上,體悟自他相依,從而自愛愛人,自利利他。順此思路,放下分別心,而落實為待人如己的精神與實踐,也就不難理解了。筆者認為這種從形上原則把握的慈悲,就是「法緣慈悲」,這是一種形上學的進路。
3. 無緣慈悲:本性論的進路
但從一切皆空的領悟,也可觀眾生平等,無分別親疏。值得注意的是,無緣慈悲並不從緣起而產生的相關性談,而是從空性談,於是可以得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觀點。而這種從空性講的慈悲,可以稱為「本性論的掌握」。值得注意的是,無緣慈悲雖從空性講,但並不偏廢;反之,它同時具備「空有兼顧,悲智雙運」的性格。
讓我們先從空性談「無緣大慈」,然後再談「同體大悲」。首先,能明白諸法皆空,則把握了諸法的根本。從一方面講,吾人明白一切皆空的本性,就生「平等慧」;也就是能夠平等地看待眾生,並本無分別心以行慈悲普度,這就是「無緣大慈」。是以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說:「明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簡而言之,佛菩薩從無分別心,而興發平等智,所以無論眾生與我是否特別有緣,全都放在慈悲的普遍關懷之下,這稱為「無緣大慈」。
另一方面,能把握空性,則心既不攀緣於外在虛境,也不執著於諸法差別;因為無論是內在的吾心與外在的諸法都是空的;究竟說來,確實也無可攀緣;此時,妄心息止;又因為真妄相依,真心就是妄心的反面;所以妄心息止,則真心呈現。所謂同體,就是指同此真如本體。於是在承認一切皆空之同時,也肯定一切眾生都有此能悟的真心。從普遍性言,真心遍在於法界中一切眾生;從關係性言,一切眾生的真心彼此又互具互攝,則法界一切眾生,也都同在真心之中。而在這樣的境界中,真心包舉一切法,遍滿法界一切眾生都不外於心,而同為吾人給予福樂的對象。
「同體大悲」的「體」,就是指諸佛與眾生無二的真心,本質上無二無別。而從圓成佛道看,則一切心、一切有情及其所依報的無情世界,全幅統攝入諸佛空性本體的觀照之下,所以能產生「同體大悲」的瞭解與行為。這真心,在眾生名為理體、佛性、如來藏等,在佛則名為法身、圓覺、真如等。這個真心,是眾生和佛都一樣的,一切諸佛都是同一個法身,一切眾生也都是同一個理體,而諸佛的法身和眾生的理體也是同一個,所以說「生佛同體」。
我與眾生的理體既為同一,則一切眾生都跟我密切相關;眾生受苦,與我受苦無異;其間,既無親疏之分,也無敵友之別。《維摩詰經》雲:「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癒。」正因生佛無異,所以眾生有病,菩薩也病。於此,心靈興發拔除眾生痛苦的願力,嘗試令眾生都能離脫苦果,更能不造苦因,這種從空觀把握的理體,從而講普度眾生,就是「同體大悲」。
總上所述,慈悲若從能否把握空性觀察,可以區分為三類;第一是不明白空性,此時心靈依照感官為主的「六入」,一旦接觸於能感動的情境,往往不容或已的產生慈悲之感。這種從實存感受入手談的慈悲,就是「生緣慈悲」。
第二是雖不明白空性,但能把握緣起原則,從而明白諸存有之間,實在呼吸相關,環環相扣;並進而能產生自他不二、人溺己溺的覺悟,於是也容易產生對他者的慈悲。這種從形上法則談的慈悲,就是「法緣慈悲」。
第三是從理解絕對空性看,除了理解心並無所緣之境,也知道一切對象(諸法)也是空,進而回頭反思那能夠進行一切反思的心靈自身也是空的;於是一方面,理解「我法二空」。另一方面,從破妄而返顯真心。從空性講平等,於是無論眾生是否有緣,都應大慈,是故能「無緣大慈」;從真心的「生佛無異」,則一切眾生都收攝於真心,故能講「同體大悲」。因把握空性,而在顯空智之外,更生慈悲心,所以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空有無礙,悲智雙運的。
佛教慈悲精神與稻盛和夫的慈悲管理
摘要
本文設定有限的論述目的,具體的說,本文先分析佛教的慈悲觀的理論成分,從哲理分析,提出從存在論、形上學及本性論三向,解釋生緣、法緣與無緣慈悲的三層次;並凸顯慈悲的四個面向,它們分別是意向性的關聯、位格的關係性、平等的同理性及動態的實踐性;並進而以日本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為例,以彰顯在其詮釋下,所見到的佛教慈悲精神跟慈悲管理的選擇親和性(Elective affinity)。
一、導言
近年許多商業會議的會議主題,都跟慈悲相關;譬如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Compassionate Or...
目錄
佛教慈悲精神與稻盛和夫的慈悲管理 /吳有能
家族企業傳承中的人間佛教精神――以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為中心/ 周孜正
戴季陶「安遠柔邊」思想的佛教實踐――以與九世班禪的政教互動為考察中心(1927—1937)/韓敬山
佛教與岡倉天心的「亞洲一體論」/盛鈺
中國大陸佛教80年代重新認可太虛大師的歷史進程/王佳
Confucian Morality and Rebirth into the Pure Land ofAmitābha――The Compartmentalist Thoughts of Ven. Jingkong/Stefan Kukowka
佛教居士組織參與地方社會生活:以當代西樵為例/程肖力
「四眾」之外:近代上海佛寺的工役群體與寺院經濟/朱明川
教會、教育:聖嚴法師早期以基督宗教為鏡像的佛教改革理念/徐鳴謙
撰稿體例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簡介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Buddhism,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人間佛教研究》稿約Call for Papers Studies in Humanistic Buddhism
佛教慈悲精神與稻盛和夫的慈悲管理 /吳有能
家族企業傳承中的人間佛教精神――以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為中心/ 周孜正
戴季陶「安遠柔邊」思想的佛教實踐――以與九世班禪的政教互動為考察中心(1927—1937)/韓敬山
佛教與岡倉天心的「亞洲一體論」/盛鈺
中國大陸佛教80年代重新認可太虛大師的歷史進程/王佳
Confucian Morality and Rebirth into the Pure Land ofAmitābha――The Compartmentalist Thoughts of Ven. Jingkong/Stefan Kukowka
佛教居士組織參與地方社會生活:以當代西樵為例/程肖力
「四眾」之外...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海出版日期:2021-02-03ISBN/ISSN:978986991224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